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用学生的思路上课,把天空还给学生

很久以来,我们也许常常存在这样一个迷惑,我们课堂为什么变得枯燥无味了?事实上,是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就有趣了。开学第一周学校提出了坚持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思想,我们语文组也一直在坚持去做,我想就我的这一次出课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从确定课题到最后的出课,我的教案写了五稿,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思路都是建立又被推翻,重新建立再推翻,最后才确定了出课思路,这也要感谢我们语文组各位老师不遗余力的耐心帮助。在每一次的磨课过程中,我都感觉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当然,有些想法也让我越来越坚定,也让我受益匪浅。

1、用贴近学生的语言,顺着学生的思路,拉动学生的思维。这次出课我选择了《最后一课》,在刚开始设计这堂课时,我在问题导入时选用以背景填空的形式释放,后来在磨课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过于死板,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思考,经过研究,我选用了“这是谁的最后一堂课?”,后来发现这样的问题既切近学生的思路,又拉动了他的思考。同时在磨课过程中,课堂的思想主线也越来越清晰,一堂课不是由老师控制课堂,不是由老师牵制着学生,而是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但同时老师的心中要有一条课堂的主线,无论学生怎么回答,都是围绕着这条主线进行的,这样的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同时又活而不乱。

2、针对学情,重难点取舍,课堂目标设定越来越清晰。学生第

一次接触小说,一开始我选择了以韩麦尔先生的话语蕴含的情感和小弗朗士的内心情感变化,情节和人物分析两条线同时进行,但是后来觉得学生第一次接触小说,这样设计可能课堂容量较大,学生接受不了。在分析了我们之前曾经做过现代文的人物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我们之前的人物分析方法,我将这节课的课堂目标设定为1、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抓住关键词,品读人物的情感。(知识能力目标)2、学习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的祖国。(情感目标)

3、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以往有的学生有回答不上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很着急,有时候迫不及待地就脱口而出,但是通过这次出课,我认识到有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可能还有别的学生能够做到,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和细心指导。同样的当学生回答问题偏离正确方向时,不要急于去纠正,也许细心的同学能够发现。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个学生。放手吧,把时空还给孩子们,他们会还我们一整世界的精彩!


第二篇:《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7、《最后一课》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叙事线索。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艺术形象。

3、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难点】: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概括法、讨论与点拨法

【教学课时】 :共两课时,第1课时是让学生读课文,弄懂生词词语意思,本设计是第2课时,把握小说内容,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艺术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简要介绍《柏林之围》的故事情节。

大家知道吗?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普法战争。这篇小说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的名篇,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同样背景的短篇小说。(板书课题)

二、了解背景、作者

1、背景:《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这场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而发动了这场战争。结果,法军大败,拿 1

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黎,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乡村教师韩麦尔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2、作者: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三、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让学生自己快速浏览大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四、检查预习,正音正字。

思量 捂耳朵 诧异 哽住 祈祷 郝叟 ........

钥匙 踱步 请帖 字帖 惩罚 妥帖 .......

五、整体感知课文(多媒体展示)

1.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我”的见闻和感受。

六、分析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着重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2

生回答: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师板书)

1、认识小弗郎士

(多媒体展示)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师:刚才是上学路上发生的事,那么在上课之前、上课之中,小弗郎士又有哪些见闻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

想一想小弗郎士在

上课前后心情、态

度有什么变化?

(找出文中具体语

句加以揣摩)

上课之前

“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

上课之中

1、“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

2、“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3、“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4、“可怜的人心里挺难受!”的,头也不敢抬起来。”

5、“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听懂了。”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并揣摩小弗郎士内心情感的变化。 4

学生在师的提示点拨下,总结小弗郎士的变化。

总结:

贪玩不爱学习 热爱法语;

怕老师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幼稚不懂事 热爱祖国。

小组讨论:

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

爱国情感。

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

沉痛心情的感染。

各学习小组讨论明确情感变化原因。

2、分析韩麦尔先生艺术形象。

分析人

物形象韩麦尔先生

标出有关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段并分析该人物。

5

生在师的引导下分析探讨,明确答案。 1、(7)动作描写严厉的老师2、(9)语言描写温和的老师 3、(10)外貌描写内心的悲痛和崇高的爱国感情 4、(18、19)语言描写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老师5、(22)神态描写留恋祖国、为国伤怀 6、(24-29)神态、语言、动作 十分悲痛的心情;坚信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

韩麦尔先生就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

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七、语言赏析(多媒体展示) 语句赏析(合作探究) 1、“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 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 的钥匙。”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 么?全句有什么含义?

比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

喻把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使法

国人民失去自由比作监狱。

只要牢记自己的祖国,保持强烈的爱国心,

就一定能赶走侵略者。

2、“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 “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

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 飘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

用?

反复,强调阿尔萨斯和祖国永远在一

起,表明祖国和家乡在人民心目中神圣 地位。

比喻,表现作者对祖国文字、祖国语言的热爱。

6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九、课堂达标检测(学生当堂完成)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普士兵的号声——①他们已经收操了。[A]站起来,脸色惨白,[B]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②”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文中画线处描写人物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①②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

( )

A.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停顿。

D.表示递进转折,语音的延长。

(3)为什么听到钟声与号声后,韩麦尔先生的脸色变得这样难看?

(4)从情节上看,这部分是故事的________

(5)“使出全身的力量”“法兰西万岁”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6)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

(多媒体展示答案)

十、布置作业

?创新写作

话,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愤怒的

人们久久不肯离开教室,人们高呼:“我们要法语,不要德

语!”“打倒普鲁士!”“法兰西万岁!”……普鲁士兵凶神恶煞

地冲进教室,与人们厮打起来……人们含恨离去……几天

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韩麦尔先生又给

人们上法语课……③结构要完整。?1、通过合理的想象为本方续写一个结尾。 ①题目设计为《〈最后一课〉之后》。②紧承上文一句

?2、读《行知天下》p30页郑振铎的《最后一

课》,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8

板书设计:

7、最后一课

都德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热爱法语、深爱祖国

9

更多相关推荐:
最后一课 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在新课程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再来审视和思考这篇课文第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很快一节课过去了但回顾这一节课的收获如下1本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发言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体现了新课改中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变成学生自主的学2从教学...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传统经典的短篇小说主题鲜明突出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篇课文我首先制定了简单可行的教学目标即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感悟小说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

最后一课的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的教学反思这次讲课的篇目为最后一课是莫泊桑著名的一片短篇小说在备写教案的时候挺纠结的因为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小说这文体上好是按照以前的那种老方法解决生字词划分段落理清小说的发展脉络分析人物形象等等但是这种...

《最后一课》 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哈拉海乡中心学校任燕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选取一所普通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篇文章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同时成...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最后一课gt教学反思一最后一课是都德的着名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这篇文章都被选入初中课文从教近10年这篇...

最后一课 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最后一课是一篇传统经典的短篇小说主题鲜明突出意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这篇课文我首先制定了简单可行的教学目标即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感悟小说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最后一课教学反思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分校李建媛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吗如果没有感...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语文老师奥小梅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贯穿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开放自主合作培养会学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的教学理念4月1日在旗教研室陪同下我赴二中讲了一节都德的最后一课讲完后教研室老师及二中的老师们...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门坎初中吴室兵从教几十年了这篇课文教了好几遍了每次教完后都觉得很不满意真是越教越难越难越教教前设计1解决字词理清层次2了解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归纳文章主旨探讨写作特色成功之处1学生能...

《最后一课》的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反思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来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考虑到了几个问题首先就是如何让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其次...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现在的小学语文非常重视古诗文的积累古诗还在积累对于现代诗歌的重视程度就明显不如前者了就连我们的阅读等级考核也只是在6级测试中见到了一首再别康桥虽然我本人一向认为中国诗歌的最精华所在是古诗尤其是...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