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

时间:2024.5.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将尽可能的让学生明白数学源自于生活,我们身边随处都有数学。课堂上,本着教师为引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而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动手实践等,从而得到新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教师教学中不能没有的教学理念,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最好的导师。总之,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从教会学生数学,过渡到学生明白怎样会学数学。

以上理念我在教学中我做得如何?每一节课后我都要反思想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实行的程度,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反应,学生获知结果。以及课后学生的情绪,应用新知的情况等。寻求学生学习成果最大化。

《11.1全等三角形》这一节教学中,情景引入这一环节,我以问题先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去思考,而得到答案。而再拿出生活中易见的事物,让学生观察、体验而引入下一环节。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由上面的环节作为铺垫,得出概念。学生的反应有点欢庆。进一步探索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我再拿出实物课件,提出问题(看老师手中的两个三角,如何通过动,让这两个三角形重合?),学生观察,思考,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再让学生上黑板动手解决。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能够轻松回答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学生也能够自己轻松的知道。在做教科书第三页的练习题的时候,学生也轻易的做出。整个教学过程还算顺畅。课后当自己洋洋得意时,问题出现了,学生在做作业,教科书第四页习题11.1第1、2的时候,相当有一部分学生做错了。写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时候,写错了。据了解,是因为这类学生不知道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不知道那两个点时重合的。那为什么课堂上,做练习的时候学生会做呢?是因为课堂上的数学题相对简单些,而作业题具有一定的抽象,学生缺少让两三角形动起来的想象能力。

学生做作业的“迟钝”,让我看见了我教学中的不足。教学中,那个环节出现了不足呢?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挺好,为什么做作业的时候会做错呢?不断的反问,不断的反思,让我逐渐清晰缘由。一、部分学生缺少“动”的感和触,部分学生的想象缺少了基础。可以利用多媒体,效果将不赖,但本校暂时缺少多媒体,教学要讲究实际。学生缺少想象的基础,问题应该出现在,教师拿出实物课件,提出问题(看老师手中的两个三角,如何通过动,让这两个三角形重合?), 1

学生观察,思考,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再让学生上黑板动手解决这一环节上。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虽然集中,但部分学生缺少主动参与讨论活动,缺少动手实践。学生虽然轻松回答问题,却是部分学生的作为。课堂上如何纠正这一缺点?增大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择时分组讨论合作,这样,积极的同学带动、影响消极的同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为启发学生奠定好的基础。趁着纠正作业的时候,我择时分组讨论合作,作业时如何做的?小组讨论合作的成果向老师汇报,老师适时引导和总结。当再做同等难度题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一一回答,达到了老师的预测效果。加深认识到教学中,适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可以增加教学效果。这样更能凸显我的教育理念。二、自身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会以部分学生的反应代替绝大多数学生的反应,得到的是错误的教学评估。以后教师自身要注意这方面的现象,认真、正确做出教学评估。三、教学中看不见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自身的教学当然肯定有问题。要想很好了解、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练习题的设计就是一个关键。在这次教学设计中,设计练习题不合理,不能检测、促进教学效果。所以在以后的设计中,练习题要适时的有难也有易。才能适时增加学生的兴趣,才能真实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才能把握好教学进程。四、出现这些问题无疑是自身的教学预测能力上的不足而造成的。以后要注重、加强自身的教学预测。

这次的反思,让我深刻的明白,我们要把宏观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微观教育理念作为主导。细节凸显整体。要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反思,让我体会细节,纠正细节,掌握细节。朝着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从教会学生数学,过渡到学生明白怎样学会数学的方向不断前进!

反思,纠正了我教学上的不足,增加了我的教学经验,增强了我的教学的能力。学生的学习逐渐的提高,仿佛我正攀爬价值的高峰!

2


第二篇: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8号御道华城A座10层

全等三角形测验题目1

班级:一、选择题(3*10=30)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2. 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A.已知两边和夹角 B.已知两角和夹边

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三边

3.如图,在△ABC中,∠A:∠B:∠C=3:5:10,又△MNC≌△ABC,则∠BCM:∠BCN等于

A.1:2 B.1:3 C.2:3 D.1:4 4.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A.AB=DE,BC=EF,∠A=∠D

B.∠A=∠D,∠C=∠F,AC=EF

C.AB=DE,BC=EF,△ABC的周长= △DEF的周长 D.∠A=∠D,∠B=∠E,∠C=∠F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如图, ∠AOB和一条定长线段A,在∠AOB内找一点P,使P 到OA、OB的距离都等于A,做法如下:

(1)作OB的垂线NH,使NH=A,H为垂足.(2)过N作NM∥OB.(3)作∠AOB的平分线OP,与NM交于P.(4)点P即为所求.其中(3)的依据是

A.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B.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C.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D.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7. 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

角平分线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ABO︰S△BCO︰S△CAO等于

A.1︰1︰1 B.1︰2︰3 C.2︰3︰4 D.3︰4︰5

8.如图,从下列四个条件:①BC=B′C, ②AC=A′C,③∠A′CA=∠B′CB,④AB=A′B′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得到?EDC??ABC,所以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A.SAS B.ASA C.SSS D.HL

10.如图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8号御道华城A座10层

A.80° B.100° C.60° D.45°.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二、填空题(3*8=24)

11.如图,在△ABC中,AD=DE,AB=BE,∠A=80°,则∠CED=_____. 12.已知△DEF≌△ABC,AB=AC,且△ABC的周长为23cm,BC=4 cm,则△DEF中的EF边等于______.

13.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若AB=4,AC=6,则AD的取值范围是

14. 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 ,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_____个.

?D?分别是锐角三角形ABC和锐角三角形A?B?C?中BC,B?C?边上的高,且,A15. 如图,AD

AB?A?B?,AD?A?D?.若使△ABC≌△A?B?C?,请你补充条件___________.(填写一个你认为适

当的条件即可)

C B D

'

B'

D

'

C'

16.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

17. 如右图,已知在?ABC中,?A?90?,AB?AC,CD平分?ACB,

B

DE?BC于E,若BC?15cm,则△DEB的周长为cm.

18.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是______. 三、解答题 46分

19.如图12,AB=CD,DE⊥AC,BF⊥AC,E,F是垂足,DE?BF. 求证:(1)AF?CE;(2)AB∥CD.6分 C D

A B

图12

20.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且AB=DE,BE=CF.求证:AC∥DF.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8号御道华城A座10层

21.如图,公园有一条“Z”字形道路ABCD,其中AB∥CD,在E,M,F处各有一个小石凳,且BE?CF,M为BC的中点,请问三个小石凳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说出你推断的理由.8分

22.如图,给出五个等量关系:①AD?BC ②AC?BD ③CE?DE ④?D??C

⑤?DAB??CBA.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三个中的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

的结论(只需写出一种情况),并加以证明.8分

已知:

求证:

B

23.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M=ON,OD=OE,DN和EM相交于点C.

求证: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8分 AM

ON B E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证明:

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8号御道华城A座10层

26.填空,完成下列证明过程.9分

如图,△ABC中,∠B=∠C,D,E,F分别在AB,BC,AC上,且BD?CE,∠DEF=∠B 求证:ED=EF. 证明:∵∠DEC=∠B+∠BDE( ),

又∵∠DEF=∠B(已知),

F ∴∠______=∠______(等式性质). 在△EBD与△FCE中,

∠______=∠______(已证),

C ______=______(已知), E

∠B=∠C(已知), ∴△EBD≌△FCE( ).

∴ED=EF( ). 第 4 页 共 4 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目一

更多相关推荐: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杨文国全等三角形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1能驾驭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灵活的解决办法2在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争议的时候教师能放能收处理的到位符合新的课堂教学理念3在处理课堂练习时让学生选择...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平面图形关系的引言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而人教版将其建立在已学内容图形的变化基础上加强与前面的知识点的联系下面是我对这一节课的得失分析一教法和法学让学生通过作...

8上期末复习《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因为是期末复习课且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本学期的第一章复习的遍数较多教学节奏较快课后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感觉得失之间收获甚丰一教学设计的思考一节复习课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比较有效的复习效果...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反思[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AAS的课例反思店垭中心学校李祖莲本节课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二是后面几种判定方法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备课时发现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处理从确定一个三角形到得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复习的教学反思一节复习课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比较有效的复习效果从选择例题到组织形式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就复习的组织形式来看我进行了反复的思考结合我班学生层次和复习的综合性我决定选取以两个等边三角形为...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反思(1)

全等三角形复习的教学反思一节复习课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比较有效的复习效果从选择例题到组织形式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就复习的组织形式来看我进行了反复的思考结合我班学生层次和复习的综合性我决定选取以两个等边三角形为...

《全等三角形判定》教学反思

论文题目全等三角形判定教学反思知识点编码10222311020工作单位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作者姓名黄冬梅职务职称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联系电话132xxxxxxxx电子信箱地址zyzhdmsohucom1全等三角形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教案及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边边边条件的内容并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并初步体会分类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全等三角形的SSS判定教学设和计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的SSS判定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黎平县第二中学陆梅花教学设计理念1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能通过正确的动手操作探索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认真设计边边边判定定理的演示形成直观印象并通过...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教学反思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反思民乐三中张秀花本节课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一是后面几种判定方法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看似简单仔细研究后才发现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处理不好可能难以成功备课时发现本节课...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陆良县活水中学念卫霞第1课时SSS一教学分析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时全等三角形是研...

20xx1011-铁二中于秀敏-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反思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意在通过四个题组的训练师生共同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的解题思路并将思考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流程图逐步展现给学生其中有以下几点达成较为理想1关注几何分析语言的培养本章伊始教师便有意通过每天...

全等三角形教学反思(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