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时间:2024.4.5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三上小学语文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是指诗人在做什么?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三遍课题后有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这时有的学生一想也开始赞同了他的意见,我舒了口气随即赞同了王祥光的意见,因为开课前我也查了不少资料正在这个书上为难呢,这个书字是应作写来讲,但很容易让人感到是诗人在看书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们说不出来都认为是看书的话,也不能说错,但学生竟能悟出来,看来多读确实有好处。而这两首诗的难点也就是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已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能够说出来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办了,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学生就马上能理解了,第二首诗学生基本可以自学成功。


第二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0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2、 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 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

会诗的意境。

4、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

能力。

教学重点:

1、 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体会末两句诗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 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 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 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

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 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

佳表演小组。

3、 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 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人物:孟浩然 李白

事件: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

地点: 黄鹤楼

时间: 三月

反思:

教学时我主要努力是创设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设法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让学生进入大诗人李白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是那黄鹤楼下江边的李白,他们的心完全沉浸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正是因为学生已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

的浓厚情谊,感受到分别时的惆怅,才能深情地吟诵。学生在吟诵中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

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

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 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 客舍 尽 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2 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悒(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 “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 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

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

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 、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人物:王维 元二

事件: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地点: 客舍

时间: 柳色新 春天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亮点在第三和第四步。第三步:教师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放手让学生说看到的画面。这样,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即:给了学生打乱顺序理解诗句的自由。真正做到

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第四步:让学生披文入境,再现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与诗人达到情感共鸣。最后的感情朗读自然会很到位。学生批文入境,情景交融,读出了离别的伤感和心境

更多相关推荐: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课后反思教学二下年级第2课古诗两首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因为上个星期我重点让学生进行学习行为的规范并没有开始文本教学所以在本星期的教学中孩子基本上已经有意思地让自己做端正让自己的行为规范一些2草一课的学习对于孩子们而言是非常简单的很多学生很容易就理...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3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山行随堂反思很多问题都是老师代劳了今后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查字典的习惯还没养成平时应多让学生查字典挂图应该用起来老师的讲解还不够巧妙缺少灵动的语言学生的朗读指导在今后...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之绝句教学反思古诗教学一直是叫我比较头疼的一种文体怎么教孩子才能比较容易接受怎么教孩子才更容易理解而不觉得乏味怎么教孩子才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这次在我教学古诗两首的时候就思考了很久通过平...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这次学的古诗草和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其中草学生已经都会背诵了我把古诗的教学重点放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充满童趣的古诗时上课开始我先给学生讲了个有趣的故事春天来了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一个住在乡...

2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2两首古诗教学反思一打乱教材的安排顺序春日咏柳是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古诗两首诗都是借助对物的赞美来表达对春的喜爱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境我把它安排在学完三篇课文后面来进行的让他们借助现代接触到春的美丽...

21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

《古诗两首》 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教材分析题西林壁是苏轼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阐述一个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罪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作者寓居在梓州时听到唐朝军队平定了叛乱古诗两首教学反思这个天大的喜讯时候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诗作者喜是因为祖国重新得到统一这种喜之情包含着杜甫浓浓的爱国之情为...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王金雀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

5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5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武台镇中心校管祥敏清晰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讲授题西林壁一诗决定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