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36805

时间:2024.4.27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能结合注释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请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儿,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之韵。

5、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语言综合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感受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自古以来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如我们熟悉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人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聪慧的孩子,他就是—杨氏之子。

2、看到这个课题,老师就发现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学得好像有些不太一样,通过预习,谁来说说怎么不一样?

3、请大家想一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归纳学生意思释题:杨氏之子就是杨家的孩子。那周墨林姓周,就是周家的孩子,古时候就叫“”??

同学们真聪明,看来文言文也不是想像中那么难学,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下面的课文?

二、反复朗读

1、课文究竟讲了杨氏之子什么事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请大家大声朗读,把课文读通

2、指名读,正音

3、老师范读要求学生:一是注意字的读音,二是听听怎么停顿,并在停顿的地方画一条斜线。

师生交流:读文言文讲究“断句”。原来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刚才老师就在很多没有标点的地方拖长了字音,你们读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得人也容易明白。

4、按刚才画的线,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5、再指名读

三、咬文嚼字

1、读了几遍课文,是不是觉得课文的意思越来越明白了?请结合注释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文章的大意。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可以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你读懂了的地方,可以帮同学解答。

看看有没有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字形、意思)。

2、生交流。老师点拨。

3、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

梁国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父亲不在,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为客人端来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

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讨论) 预设一:很聪慧的人

“应声”(品析该词)

他回答的话(你觉得他的回答妙吗?妙在哪儿?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回答呢?)

预设二:懂礼貌的人

“为设果”

四、背诵表演

1、故事读懂了,还要能记住。谁能把这篇文言文背给大家听?

2、表演,改编。

五总结拓展

1、杨氏之子选自小说《世说新语》,简介。(出示故事一则)

在这部小说中,像这样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课后阅读。

2、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完这篇课文,杨氏之子的巧妙应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与人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它可以是身边的人所说的话,可以是一些富有情趣的提示语和广告词,可以是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或古今笑话,也可以是相声、小品或影视剧中的精彩对白。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使楚王由衷的佩服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晏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晏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A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 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A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 体会晏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晏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A 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B 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晏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晏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1、 摘录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2、 排练课本剧。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

1、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 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课前准备:

1、相声《打电话》录音。

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 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 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 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口语交际三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课前准备:

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1)片断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

(2)片断二:《成长的故事》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

2、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1)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

(2)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

(2)自由地说说。

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

2、学生轻声地练说。

3、师生模拟表演。

(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

(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

教师可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价中随机地指出或引导学生指出劝说是要注意的事项: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等。

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

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习作三

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言稿。 (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教师读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4、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不慌,从容不迫。

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班级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更多相关推荐: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教师史海燕初次拿到课文杨氏之子因为是古文虽短但我的反应是不会教这第一次需要教学古文而学生也是第一次学到古文虽然如此总也不能不教那么我想面对这第一次该让孩子学到什么首先我...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学反思课题杨氏之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绝在...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一由浅入深授之以渔杨氏之子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文言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免晦涩难懂又不好读所以在自主性课堂模式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着学习兴趣学得...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三组的一篇课文该组课文以语言的艺术为单元主题通过古今人物语言的艺术展示了语言的魅力这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在梁国有户姓杨的人家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有一日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来找他父亲他摆出水...

杨氏之子及教学反思

10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初步认识学习本课生字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能在生活中尝试运用精妙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

《杨氏之子》听课反思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平实朴实扎实是我追求的语文课堂潜心会文情满课堂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喜欢语文获得发展是我所教的学生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杨氏之子这节课就是我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学案完成得比较成功的一节课通过实践本...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亚东第一小学贾永清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三组的一篇课文该组课文以语言的艺术为单元主题通过古今人物语言的艺术展示了语言的魅力这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在梁国有户姓杨的人家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有一日他的...

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杨氏之子》听课反思

今天去五年级2班听了陈海萍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学到了许多东西她讲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杨氏之子一篇文言文文言文一边比较难讲难度比较大一方面语言简练意思比较难懂另一方面生僻字比较多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再就是文言文的节奏读...

10.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解读((1)

杨氏之子实录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教学实录一谈话导入背景去年李老师曾给本班执教过一课卜算子咏梅师同学们咱们是老朋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

10.(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

10杨氏之子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会写梁惠等6个生字会认曰禽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能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3体会故事中孩子的机智风趣及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