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子监孔庙心得

时间:2024.5.4

北京国子监孔庙心得 孔庙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源远流长。北京孔庙始建于1302年(元大德六年),1306年(大德十年)建成,初具规模。1530年(嘉靖九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19xx年(光绪三十二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00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北京孔庙,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的封建贵族和士大夫,下令袭历代旧典,命宣抚王楫于金枢密院建宣圣庙,祭祀孔子。据《元史·哈刺哈孙传》:“京师久阙孔子庙,而国学寓他署,乃奏建庙学。”至了1302年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六年,在今址正式建庙于1306年大德十年建成。根据“左庙右学”的礼制,同年在孔庙西侧,建国子监,又称太学。1307年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块“加号诏书”石碑,现仍耸立在大成门前。1331年(元文宗至顺二年),皇帝下诏恩准孔庙配享宫城规制,许孔庙四隅建角楼。元末,孔庙荒废。1411年(永乐九年),又重新整治,并修缮了大成殿。1429年(宣德四年)修整了大成殿及两庑。1530年(嘉靖九年)为祭祀孔子五代先祖,增建崇圣祠。1737年(乾隆二年)皇帝亲谕孔庙使用最高贵的黄琉璃瓦顶,只有崇圣祠仍用绿琉璃瓦顶。这时的孔庙已是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了。到了19xx年(光绪三十二年)祭孔的礼节升为大祀,孔庙也大规模地修缮。工程尚未完成,清朝被推翻,但修缮仍继续进行,到了19xx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孔庙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布局,成为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众多名碑记载,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

砚水湖位于中心院落御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还有那里的美食文化,像全聚德烤鸭、北京涮羊肉等。“全聚德”是中国著名的老字

号,始建于1864年。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全聚德烤鸭采用挂炉、明火烧果木的方法烤制而成,鸭体形态丰盈饱满,全身呈均匀的枣红色,油光润泽,赏心悦目。配以荷叶饼、葱、酱食之,腴美醇厚,回味不尽。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涮羊肉也已有百年,今以“东来顺”所作最佳。05年在北京东安市场后挂起“东来顺”招排,成为首屈一指的清真馆。肉嫩无膻味切片匀薄调料多样,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此次国子监孔庙之行,让我看到了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建筑之宏大,精神之深远。


第二篇:北京国子监资料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南京国子监主体在成贤街一代,现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所在地。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隋代\。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 董仲舒:“五帝名大学曰成均”,郑玄:“上庠为大学。”至于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汉代始设太学,隋代始设国子监。

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唐高宗龙朔元年(661)﹐东都亦置监。一度改称司成馆或成均监

国子监古槐

张宝贵

位于安定门内大街东侧国子监街的国子监和孔庙现已复修一新,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中外游客。如果游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在国子监街和国子监内是广植古槐,这是为什么呢?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北京的是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的,其东边与孔庙毗邻,体现着古代“左庙右学”的规制。国子监可以说是北京最古老的学校。在“戊戌变法”时,兴建学堂,废除科举,国子监学停办。在国子监里,是古槐成片,因自周代起,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即在皇宫大门外种植三棵槐树,分别代表太师、太傅、太保的官位。古人所谓:“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就把国槐视为“公卿大夫之树”。在国子监里广植槐树,喻示着监生们(大学生)可以考中高官之意。在周代,国子监的内外就广植槐树,所以在我国历代的国子监内外就沿周礼之制,都广植槐树。从隋代起,我国又兴起了科举制度,其科考的考场叫“贡院”,即给皇帝和国家贡献人才的地方。在贡院里也是广植槐树。如在明清时北京的贡院内就有一棵著名的元代古槐,名叫“文昌槐”,相传此槐是文昌射斗的地方。因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文昌帝是专管考试的神仙,所以在我国古代,考生们都要拜文昌帝。(现在在大考时,竟然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到道观中拜文昌,是否有意义?)。所以贡院的这棵“文昌槐”和考生们的文运有关,成了考生们膜拜之神。北京的国子监和孔庙修建于元代,而北京城也是在元代正式建都修建的大都城,并以槐树为大都城街道和胡同的行道树。七百多年来,槐树一直是北京行道树的当家树,成为了北京的特色。所以,人们一说起北京的古都风貌,总是说起:“古槐、紫藤、四合院”。而且,古槐还和我国的一些

古今名人有关。像西山曹雪芹故居门前的“歪脖槐”、东郊通惠河畔的“曹公槐”等,还相传和曹雪芹有关。其例举不胜举。可见槐树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见证。

据史料载,在元明时,北京的国子监内有国槐古柏二百余株,随着年代的推移,现存古槐古柏仅四十余株。国子监里的古槐大多种植于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是位于彝伦堂前西侧的“吉祥槐”。

吉祥槐”高约15米,由两棵主干组成,其双干周长分别为2.6和2.5米。似一对孪生兄弟并肩而立,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风采。此槐种植于元代,据说是元代国吉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许衡所植。人们为什么叫它为“吉祥槐”呢?相传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的初夏,枝干上忽又萌发新芽成叶,枯而复荣。国子监的师生们发现后,纷纷传颂,当时正值乾隆生母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纷纷题诗作画,以示庆贺。这年正赶上大学士将溥奉旨到孔庙祭先师,他得知此事后,竟夜宿国子监,发挥其树画的特长,绘制一副古槐图,得到乾隆的嘉奖。据《日下旧闻考》载“国学古槐一株,元臣许衡所植,阅岁既久,枯而复荣。当辛末一枝再茁之出,时慈宁六旬万寿之岁,槐市众生,传为瑞事”。乾隆皇帝也作《御制国学古槐诗》,诗云:“黄宫嘉荫树,遗迹缅前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末年。奇同曲阜桧,灵纪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寿筵。乔柯应芹藻,翠叶润觚编。右相非夸绘,由来事可传。”乾隆的古槐诗和蒋溥的古槐图及众大臣的诗文还刻在碑上,立在树旁。朝廷还下旨把古槐用琉璃围墙保护起来。据说古槐诗画碑保存完好,在19xx年该碑与《十三经石刻》一起移到孔庙西侧。关于此槐的名字,在上述《日下旧闻考》引句中的“槐市”。在周代时的太学旁,有一大片槐树林。当时的士人和太学生为了互通有无,每逢初一、十五,就在槐树林里,各自拿出家乡的土特产或书籍等互通有无,或进行买卖。因都是文人进行交易,故出现和气礼让的景象,人们称为“槐市”,以后槐市也就泛指国子监。文句中的“槐市众生”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

在国子监的“辟雍”殿西的圆水池旁,高矗一棵古槐,它的主干呈罗锅状,上部向南倾斜,而且在干北侧的罗锅部位还有很像被用利器砍过的痕迹,其实是原有一大枝断掉的原故。人们叫此槐为“罗锅槐”。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因“辟雍”殿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为皇帝讲学的地方,由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的刘墉主持修建。辟雍竣工后,其“辟雍泮水”是我国古建的精华,刘墉陪乾隆及众官员视察。众人来到辟雍西,立刻就看到这棵明显的罗锅古槐。因相传平时刘墉经常给乾隆出难题,而又相传刘墉是个罗锅,乾隆就灵机一动,说:“众位爱卿,你们看此槐像谁?”众官心里明白,却不好回答。乾隆又说:“此槐罗锅,有失大雅”,于是下旨,砍掉罗锅槐,其意思是象征杀掉刘墉。刘墉爱惜古槐,就说:“万岁,使不得,此老槐虽相貌丑陋,但却是年代久远的古槐。在国子监里,终日听圣人经典,饱含国学文墨之气,虽表陋而内秀。现在辟雍落成,以后将经常聆听圣上教诲,乃是大大的忠臣也”。乾隆听了,只好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

国子监街的行道树,七百多年来,交替种植,一直是以槐树作为行道树,是有着文化内涵的。高大的槐树把古老的国子监街打扮得古香古色,是京城的一道亮丽风景,也增添了国子监和孔庙的文化色彩。

北京国子监资料

北京国子监资料

北京国子监资料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

学习孔子的《论语》心得体会孔夫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学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这些理论作为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积累下的经验对后世甚至到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借鉴意义。在教育思想方面,他…

孔子教育思想培训心得体会

孔子教育思想培训心得体会20xx年x月x日,我到曲靖参加孔子教育思想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明白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它对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此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在这次培训中,…

孔子的修养之道学习心得

孔子的修养之道读书笔记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君子哪有那样容易看起来君子有很多要素第一起码要物质生活充裕才有时间去搞修养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指望建筑工地的朋友们去修身养性不合适他们有小孩老人要抚养是没有这个精...

《孔子》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记录表教师姓名袁红敏20xx年月

学习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

新前程美语中学学习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陈灵刚20xx428学习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今年4月1516日我校聘请闫合作老师来我校手把手的教老师们学习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闫合作老师是河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王屋山道学文化研究会...

孔子的交友之道学习心得

孔子的交友之道-读书笔记感觉很好,很受启发。老师讲的也非常幽默。比如他在讲到,益者三友和损者三友的时候,说,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他说,友谅,有一个人叫,陈友谅。哈哈,这个陈友谅就是当年和朱元璋夺天…

孔子的为官之道学习心得

孔子的为官之道读书笔记孔子做官的时间很短的只有五年不过也算是有实际经验他的为官经历包括他的辞职是非常的无奈的儒家思想有他的闪光处他讲究入世人要到社会中去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不论做什么能对社会有点贡献讲究在人与人...

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第一次真正接触孔子应该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初一的第一本语文课本有一课叫做论语十则很清楚地记得第一句话叫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时只知道看着课本摇头晃脑地学着古...

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之心得体会

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之心得体会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之gt心得体会20xx年12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青浦进修学院第二轮骨干班的开班仪式黄海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倍受启迪的课程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论语博大精深作为精神食...

教师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之心得体会

精教师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之心得体会20xx年12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青浦进修学院第二轮骨干班的开班仪式黄海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又倍受启迪的课程像孔子一样教书育人论语博大精深作为精神食粮滋养了我们民族两千多年论...

孔子的中庸之道学习心得

孔子的中庸之道学习心得激情澎湃很受启发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做什么事情做的不够不行做的太过火也不行要保持一个度不温不火的状态才能更加有利于解决问题所谓万物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意思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一个集...

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心得体会

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心得体会曲阜市王庄镇蔡庄小学吴振生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更是全人类的精神营养品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白事理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水...

孔子心得(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