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岳麓书院

时间:2024.5.15

感悟岳麓书院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皱鲁,礼门义路圣贤心”,巍巍岳麓山,悠悠古书院,浩浩湘江水,泱泱儒学魂,这就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读书人的文化梦想和家园。

伫立在古朴的岳麓书院门前,仿佛听到第一位山长张栻提出的“成就人才,传道以济斯民”的办学方针从深幽的庭院里传出,振聋发聩。古代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大教育家孔老夫子为“万世师表”,教育都受到极高的尊崇。“若不读书,便不知如何而能修身,如何而能齐家、治国”,在大儒先哲的眼里,天底下没有任何一种事业比教育更重要。而当时教学的目的却只是为了仕途做官。但张栻提出的办学方针,否定了那种仅能应付科举考试,只有言语文辞之工的无用之才,提出书院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传道济民”的人才。因而湖湘学子纷纷来此研习,一时“潇湘槐市”,就犹如门联“千百年楚才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可以说岳麓书院就是东方楚才的孕育地,发展地,腾飞地。

看着古色古香的匾额,“千年学府”仿佛在诉说悠悠岁月:书院的最初是从喜爱清静的佛家弟子手中交给文化人,文化人的相互碰撞,文化人与官方的碰撞,以及帝黄的眷顾,仿佛使书院插上了遨翔的翅膀,在漫漫风尘中笑傲天下?

因此,从这扇小小门,走出了理财大师陶澍、启蒙思想家魏源、哲学大师王夫之、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外交家郭嵩焘、反袁护国运动领袖蔡锷、维新运动领袖唐才常、沈荩,教育家杨昌济等等仁人雅士,更有一大批如唐才常、黄兴、陈天华以及邓中夏、蔡和森等爱国志士,还有推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举足轻重的人物毛泽东。一颗颗耀眼的星星从这寂静、幽深的庭院升起,无不使人赞叹、景仰和探知。

在书院长长的碑廊里徜徉,朗朗书声似穿越千年的时空在庭院廊榭间回荡,“朱张会讲”弦歌绵延?

一千多年来,书院聚集了高水平的文化先哲、教育家,如朱熹、张栻、王阳明等,他们真正传道受业解惑,强调人格的培养,做事首先要做人。因此,山明水秀、书声朗朗的书院就成了文化人格的冶炼所。而书院又以传播学术文化、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和“以济斯民”而闻名,特别是湖湘文化达到全盛时期,湖湘学派把心性的修炼和经世致用结合起来,包括经世之学、《孙子兵法》等,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才,树立新的学风,因而就有曾国藩的湘军,其实是儒军,因大多数指挥者都是岳麓书院的儒生,以这样一支儒军对抗洪秀全的天兵,夺回半壁江山,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不能不在历史上大书特书!

书院的一块块匾额,一幅幅对联都骄傲地诉说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辉煌,我站在“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

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的对联前沉思良久?。

19xx年,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第四师范(后合并为第一师范),就与岳麓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和杨昌济的师生关系,数次寓居岳麓书院求学,他不仅经常横渡湘江,写下了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的词句,还与就读于岳麓书院的蔡和森等探讨人生真理,并同他们一起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岳麓书院讲堂前有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原是治学之铭,毛泽东在革命的实践中加以丰富完善,发扬光大,使之逐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行走在书院里听着一个个故事,教书人的故事,读书人的故事,让人迷恋,令人钦佩,给人启迪。从这里走出的读书人,他们的智慧、卓越才能、爱国激情、生活激情都源自书院最初的文化恩泽?。

而书院的故事又是藏书的故事呢?巍峨的藏书楼上,三个镀金的大字,骄傲地昭告天下:御书楼,这里的藏书足以让书院的读书人与历史上历代杰出的灵魂相会、交流、碰撞,并发新的理念和思想,让读书人在书里书外会意、启迪?。

当代的读书人、文化人在书院登台吟唱的欲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余秋雨、黄永玉、傅聪、余光中??仍然是禀承书院的“传道而济斯民”的办学方针,将岳麓书院的传统发扬光大,书写新的篇章。

漫步在书院里,高高的御书楼,辉煌的大成殿,清幽的百泉轩等无不显示古建筑的庄严和完美,并且它广泛应用寓意深远的雕刻、对联、匾额等装饰手法,把人生哲理、传统美德、儒家教训等与建筑结和起来,营造了一种人文环境,使得书院的建筑古韵悠悠,更具魅力,叹为观止!

我行走在书院的庭台楼阁,仰望高高的匾额,伫立古朴的楹联,抚摸着块块砖石,凝望着孔子铜像,感受书院古老的气息,文化底蕴的厚重和奢华,古建筑的高贵和典雅;感悟“道南正脉”的深渊,“学达性天”的学问境界,“实事求是”的精髓,感动千年学府的文化魅力。

一座宁静幽远的古书院,雄视天下,弦歌不绝,沿着历史画卷骄傲地向今人、后人层层抖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喜欢


第二篇:逛岳麓书院


[潇湘风情]系列

逛 岳 麓 书 院

如皋 蒋文祥

岳麓书院,位于文化名山岳麓山脚下,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名列四大书院之首,比我在庐山看到的白鹿洞书院气派多了。现占地21000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景点。

岳麓书院始创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xx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xx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断,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比法国的巴黎大学早280多年,比英国的牛津大学也要早300年。岳麓书院的前门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额,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

从前门走进,可以看到赫曦台,这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赫曦台建于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书院主教张栻进行学术交流,两人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看赫曦台左边墙壁上近丈高的“寿”字,柔中带刚,形如龙蛇盘绕。右边墙壁上的“福”字,笔力强劲,状若猛虎下山。“福、寿”二字看似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 大门门额“岳麓书院”四字为宋真宗赵恒亲笔御书。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以岳麓书院办学有方,又闻山长周式以德行著称,特别召见周式,拜为国子监主簿,请他留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岳麓,仍请归院。于是皇帝赐以经书等物,并亲书“岳麓书院”御匾,悬于大门正上方。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

大门两旁挂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下联取自《论语》,源出经典,联意关切,道出了岳麓书院英才辈出的历史事实。有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并加赠龙图阁学士的彭龟年,主张“身教重于言传”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家魏源,晚清“中兴名臣”、著名湘军首领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外交大臣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的领袖之师杨昌济,以《猛回头》、《警世钟》遗世的陈天华,还有早期的共 产 党人蔡和森、邓中夏等。

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侧均为昔日师生居舍,过去学生大量活动时间就是在这里自修。右侧是教学斋,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斋名出自《礼记》,“半学斋”斋名源出《尚书》。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了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是书院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檐前悬有“实事求是”匾,由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撰写。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语出《汉书》,对青年毛泽东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逐渐丰富发展了其内涵,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岳麓书院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

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鎏金木匾:一为“学达性天”,由康熙皇帝御赐,意在勉励张扬理学,加强自身修养;一为“道南正脉”,由乾隆皇帝御赐,它是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崇高地位。

讲堂墙壁上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比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刊刻的“忠孝廉节”碑,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手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碑,清代山长王文清撰文的《岳麓书院学规碑》、《读书法》等十数方,这些都是我国书院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史料,即使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讲堂南侧是百泉轩、麓山寺。百泉轩始建于北宋之初,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乃书院风景绝佳之地。历代山长喜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自然的天籁之音。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访院,与山长张栻“聚处同游岳麓”,“昼而燕坐,夜而栖宿”,都在百泉轩中,相传二人曾在此论学三昼夜而不息。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碑,由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书丹并镌刻,因为文、书、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绝碑”之称。

讲堂北侧是文庙、湘水讲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文庙由照壁、门楼、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明伦堂等组成。岳麓书院祭祀孔子始于书院初创时期,北宋时期曾建礼殿于讲堂前,内塑先师十哲像,画七十二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改为宣圣殿,“置先圣像于殿中,列绘七十二弟子”。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改名大成殿。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迁于现址。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重修,正式称为文庙。湘水校经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从岳麓书院迁到城南天心阁附近,原堂址改为船山祠。船山祠是专门祭祀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王夫之不到20岁就进岳麓书院读书,深受当时山长吴道行经世致用的传统学风影响,后来结社著书,评议朝政,又在衡阳揭竿起义,举兵抗清。晚年隐居石船山,以笔杆为武器,潜心著述。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前来拜访,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借由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穿过讲堂,就是御书楼。御书楼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叫书楼,后来屡建屡毁,搬了好几个地方,名称也改为藏经阁、尊经阁。御书楼是清代民间较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最丰时有2万多卷,制定有藏书条例,管理科学而且严格。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现在的藏书量已超过5万册。大型工具书如《四库全书》、《续解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均有珍藏。

逛完岳麓书院,我忽然想起了湖湘文化。岳麓书院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它成为湖湘文化的象征。现在人们一提到湖湘文化,就会联想到岳麓书院;一走进岳麓书院,就会联想到湖湘文化。可以说,岳麓书院是现代湖湘文化人的精神“圣殿”,人们将岳麓书院视为湖湘文化的思想发祥地。到今天,湖湘文化中的精髓思想仍然在影响着湖湘文化人。岳麓书院千年积淀的学风,也成了湖湘文化人的精神特质。岳麓书院培养的一代代人才,更体现出湖湘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我想,恐怕这就是迄今为止岳麓书院总被一代代湖湘子弟视为精神圣殿的原因吧?!

更多相关推荐:
观岳麓书院有感

观岳麓书院有感期待已久的思想户外课终于到了这一课我将在向往已久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里上兴奋一下车我就大步向岳麓书院迈进走在林荫小道上一丝丝阳光从树间空隙中射下来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整个人有放飞的感觉此时的我已不再受...

游岳麓山有感

游岳麓书院心得在星期三的中午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去了岳麓书院我一踏进那儿就感到这儿古色古香的听了解说员的讲解后我才知道这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宋建筑呢走进门后看见了一个高大的台子赫曦台听说赫曦台两侧墙面有福寿两个字...

夜游岳麓山有感(湖南师范大学培训有感)

夜游岳麓山有感20xx年3月17日新区第三期学校管理骨干班全体学员到湖南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学习住在岳麓山下的红楼学在湘江之滨的学院放下手上繁重的工作放下心中沉重的思绪让心灵做一次文化之旅再当一次...

游岳麓山后感

游岳麓山后感不经意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已经一年多了却还没仔细的去岳麓山游玩一番说没时间是假的不想动倒是真的岳麓山在长沙市区之西东临湘江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林壑幽美山幽涧深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

游岳麓山有感

岳麓山一日游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杜牧的这首诗我从小背到大却从未见过这诗中描写的爱晚亭今天有幸来岳麓山一游心中甚感激动才知道这样的佳句绝不是诗人意境而是出于眼实12月已经入冬了...

游岳麓山有感

我们应该记住的一些人新传院11级播主班王哲20xx040632前几天我们又一起去了一趟岳麓山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记得还没来长沙之前就听别人提过去长沙没去岳麓山就像去北京没去长城一样所以开学没多久我们就到岳麓山了当时...

登岳麓山有感

登岳麓山有感暑假辛苦了一个月所以决定趁着中秋节放假去长沙游玩联系好同学以后提前一天买了火车票长这么大第一次一个人出省感觉是很奇妙的好像自己真的长成了一个大人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庇护经过3个多小时的旅途终于到了长沙其...

观东林书院有感

观东林书院有感经管1105伴着暖暖的阳光我们一起走进了具有历史气息的东林书院没有参观之前我感觉中的东林书院应该是压抑的陈旧的只有无数的书本繁冗的堆叠在陈旧的屋子里可是当我看到东林书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有些愣愣的建...

观东林书院有感1

观东林书院有感参观东林书院前我对此书院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

百姓书记观后感

话剧百姓书记观后感八月二十七日下午在影剧院观看了市话剧团编排的大型话剧百姓书记深受教育和启发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期间真实的故事加上演员们的精彩演出把一位正义英勇的党员干部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令我...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观看了革命电影第一书记重温党员前辈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主义精神这位将自己的抱负自己的目地甚至自己的灵魂都放在小岗村最后甚至...

读红书观后感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级高中小教程佳俊读雷锋的故事有感二十几岁的我们都在干些什么事情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拿到自己赚到的第一笔工资喜极而泣和要好的朋友四处旅游还是在外当兵保卫着祖国的大好山河而有一个人他的二十几岁却失去了自...

岳麓书院观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