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观后感

时间:2024.5.4

十月围城观后感

林学院地理信息一班朱媛

学号:20112825

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未曾经历过我国那个风雨飘摇的属于近代的历史。对于其沉重性或许未曾有深入感受。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次课程实践。观看了电影《十月围城》。看了之后,感触颇多。也让我对于我国的近代所经历的那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清末民初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捐躯赴国难的能人志士不可枚举。革命难免要历经苦痛,流血牺牲更是不可避免。在清政府的末年,由于封建集团的日益腐朽,加之外国帝国主义的铁蹄长驱直入,导致人民饱受战乱,苛捐杂税也不断加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这时候,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广大仁人志士团结起来,兴建各种革命团体,在中国广大的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当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对他们进行镇压,这使得孙中山不得不想办法把中国众多的革命组织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日益腐朽的政府。于是,孙中山与全国的爱国同盟相约在香港举行会议,以来明确方针,二来统一战线。《十月围城》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在孙中山前赴香港的这几天里,香港光大的革命者组织起来,与清廷派下的暗杀队伍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保证了联合会议的正常进行和孙中山的安全,这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条件。

《十月围城》中的人们身处历史转折点,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同饰演重光少爷的王柏杰戏中所说:全中国都被(革命)卷了

进去,难道我还能避开吗?!但为了保护素未谋面、与自己整个命运都没有关系的孙中山先生,再说是历史需求,戏中的普通人也是感觉不到的,他们能感觉得到的,是自己亲人的爱与痛,是为了至亲的选择,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以最普通的血肉之躯去完成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步步维艰的任务。赌徒、乞丐、车夫、小贩、孤女,三教九流各层阶级都有。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目的不同,但却在同一条道路上先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心中,并没有强烈的革命思想,或许只是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碗米饭、一个铜板,便慷慷慨慨地把自己的性命交了出去!这一份慷慨,让我想起了刺客列传里的故事——专诸、聂政、荆轲图的什么?不就为了报那份知遇之恩。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死士的舍命保护,也许辛亥革命就要夭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在革命的过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无私,那么忘我,为了一个目的——保护孙先生,而拼上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十月围城》之感触,收获颇多,受益颇多。“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的确,革命是轰轰烈烈的,战争是十分惨烈的,我现在每一天的安宁都是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除了敬佩,有时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当做之事,才不枉哪些流血牺牲的先人。


第二篇:观《十月围城》有感


观《十月围城》有感

《十月围城》讲述的是孙中山19xx年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之后,为发起辛亥革命而在香港召集全国各地方爱国革命人士商量有关事宜的过程中,为躲避反动统治者清政府的追杀围捕而进行的惨烈斗争。 革命人士陈少白,商人李玉堂、李重光父子,金利源伙计郑阿四,方将军及其部下,方将军之女方红,乞丐刘郁白,臭豆腐王复明(少林弟子),香港境内黄包车夫,香港皇家警察(尤其是赌夫,警司容开)等等都为这场保护战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心中有着自己的信念,他们谨记自己是中国人,他们虽然不知道他们用生命换来的革命能否能够胜利,但是只因为自己觉得这么做是对的,孙中山的理念能够救中国,他们甘愿牺牲。同时他们心中还怀揣着自己的梦,有的是为了孝,有的则是为了自己心中所爱,为了自己的承诺!

李玉堂年过四十才有子李重光,而年仅17岁的李重光舍弃了一切只为中国,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代替孙中山,最后也难逃一死(可悲)。最令我敬佩的是李玉堂,他年过六十仍投身与革命的行列,虽为一届商人但他不仅仅是为革命贡献自己的财富,甚至搭上了儿子的命,虽然他不断阻止儿子参与革命,但是他内心确实为儿子感到自豪与骄傲!15分钟在我们看来是十分短暂的,但是在片中在孙母出的15分钟却是十分漫长的,这15分钟他们是在痛苦与煎熬中度过的,听着刘郁白的声声惨叫,他们内心痛苦不安,那种束手无策的痛苦是别人所难以想象的。复明拖动他那千疮百孔的身体为队伍派出外敌时的一幕幕令人震撼!最后,在知晓自己必死无疑时,李重光那眼带泪

笑得令人陶醉。

整部影片除了打斗部分过于血腥之外,其余部分处理的不错,演员卓越的演技令人折服!所表达的感情让我动容,兄弟之情、坚守信念的爱国之情、社会互帮互助的和睦之意溢于言表。

经典台词:

李玉堂:行医只能救助很少的人,而革命却能救助中国的亿万大众。二百六十年丧国之痛,两千余年的专制统治,满清政府腐败不堪恰似江河日下,如此黑暗的政府,只能带给人民苦难和痛苦连绵不绝。

李重光:我晚上闭上眼睛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

孙中山:十年前瞿云兄与我在此讨论何为革命,当时我说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提饥不嚎寒;十年过去了,与我志同者相继牺牲,而我他乡漂泊重临,革命二字于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语,今日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即为革命。

庄梦璐,你必须有理想,有信仰,你为了以后的幸福,必须现在受苦!

更多相关推荐: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牵着蜗牛散步铭记历史缅怀先辈感受世间情俯仰之间辛亥革命的腥风血雨已掩埋一个世纪之久那是一场救国救民势在必行的革命我们曾扼腕辛亥革命的功败垂成痛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反思革命的不彻底性虽然革命最终失...

十月围城观后感.共计2800字

一场革命一场血泪一场矛盾十月围城观后感俯仰之间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那是革命与战争的五十年无论是对于世界抑或是对于中国辛亥革命便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的开始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

观后感十月围城

十月围城观后感十月围城讲述的是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要来香港与13省的革命代表开会商讨武装起义大计组织一场全国性的反清运动苟延残喘的满清政府派出暗杀部队要刺杀孙中山先生而一群由社会小人物组成的仁人义士为了不曾谋面的...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清末民初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捐躯赴国难的能人志士不可枚举革命难免要历经苦痛流血牺牲更是不可避免十月围城就借孙中山来香港开会的事情表达了这一主题十月围城中的人们身处历史转折点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同饰演重...

十月围城观后感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十月围城讲述了19xx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

十月围城观后感

观影心得十月围城十月围城讲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尽管具有一定的虚构性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既体现了人性的懦弱也体现了人性的倔强与不屈故事发生在19xx年的香港得知孙文即将抵达香港的清廷派谴将军阎...

《十月围城》观后感1

十月围城观后感好久之前就有人推荐我看看十月围城包括老师也说过一直没挤出时间看这部2个多小时的影片但是昨天我下定决心了贪黑看完了泪水擎在眼中看着一个个人物死去好痛心我反问了自己他们都为了保护孙中山而死去值得吗但是...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十月围城一部影片也许是纯属虚构也许是真有史实但是无论如何它让我体会到另一种宽慰在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不光是社会精英普通的中国人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每一个后来者都在享受着他们用鲜血浇灌出的希望和繁荣这是全...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侵略势力大举渗入中国的时候也是传统中国的制度与秩序被摧残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清政府由盛转衰国人不断在各方面要求改革或适应无效后许多内部冲突不能解决进而延宕积习成弊造成封建统治的政权...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16211220xx1001657邓修雅十月围城的故事设定在19xx年10月15日这天历史上这一年的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电影十月围城gt观后感星期一晚上学校组织了看红色电影十月围城以往看过的任何关于革命或者激进运动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赞美革命的而且电影的视角无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领导人身上少数伟人的英明决策和叱咤风...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讲述的是在清朝末年政府孱弱外强入侵民不聊生国父孙中山率领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鲜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背景下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等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该片把看似主角...

十月围城观后感(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