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 读书笔记

时间:2024.4.20

《英国文学》课程作业2

学号:200903090013 姓名:杨婧

班级:原英三 系10 班

A Modest Proposal

This article is a bitter satire on the policy of English government towards the Irish people. Swift in this essay suggested to the Irish people that the best way to end their misery was to produce children and sell them at market as delicious dish for the rich. However, for most Chinese people, "cannibalism", eating people, is not fresh to us, especially in Lu Xun renowned novel A Madman's Diary.

I have seen a commentary which compared the cannibalisms between A Modest Proposal and A Madman's Diary. According to writer of this commentary, cannibalism, as a prototype, existed in our collective subconscious. He explained that the prototype is a kind of memory of our human beings, coming from the ancient times' images. And these images would reappear in different ways. We could find some in our literary works, such as in England heroic poetry Beowolf, the monster ate the warriors.

Besides, in this commentary, the author mentioned that in A Madman's Diary, "mouth","teeth" and "the people's view" were talked many times, and these organs consisted of the major details of cannibalism. On the other hand, Swift focused on describing how to cook babies." a young healthy Child well Nursed is at a year Old, a most delicious, nourishing, and wholesome food, whether stewed, roasted, baked, or boiled, and I make no doubt that it will equally serve in a fricassee, or ragout.""and when the family dines alone, the fore or hind quarter will make a reasonable dish, and seasoned with a little pepper or salt will be very good boiled on the fourth day, especially in winter." In Swift's description, the way of eating people seems comparatively civilized and quite gentle. However, in Lu Xun's story would more directly."I know their way: they are not prepared to kill outright, nor would they dare, for fear of the consequences.In stead they have banded together and set traps

everywhere, to force me to kill myself." From the different description, we might ask why there are so many descriptions about the ways of cooking in Swift's essay and the

other one is not? Actually, we can find the answer by the prototype we mentioned above. In English history, eating people because of famine is rare. But in our history, we can find a lot of tragic stories. So that why Swift would detail the cook methods in his article.


第二篇:读书笔记之英国文学


1.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早期及中世纪英国文学

( 1).The Roman Conquest[55B.C.—410A.D.]

The aboriginal Celtics 英国原始居民凯尔特人

Roman troop led by Julius Caesar[55B.C.---43A.D.]凯撒占领时期

A province of Roman Empire [43A.D.---410A.D.]罗马行省

( 2)The English Conquest or The Anglo-Saxon Period [410---1066A.D.]

部落、王国林立时期

有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朱特人(Jutes)等部落 ,其中Angles建立了East Angles王国,7世纪很多小王国建立逐渐融合合并成一个大王国-England,人民成为English,说着今天人定义的古英语。

In the late 8th century丹麦人(Danes)人 占领(invade)英国东北大部分地区超过100多年

In the late 9th century the King Alfred the Great国王埃尔弗雷德大帝(849—901A.D.)of the Kingdom of Wessex带领南方人民反抗Danes人的进攻取得成功,但在11世纪早期丹麦人又南下并占领许多地方。

1066年William ,the Duke of Norman invaded England ,was crowned as King of England 结束了Anglo-Saxon时期进入“Norman Conquest”(诺曼征服)时期。

(3)The Norman Conquest(1066---1350A.D.)

这一时期英国发展起封建主义(the development of feudalism)并是封建集权得到加强。英国文化此时深受法国影响,上层人说的是法语(The three centuries following the Norman Conquest saw the introduction of medieval French culture, including French modes of customs ,manners, literature , and especially the Norman-French language into English on a large scale)。这一时期流行欧洲的黑死病传到英国造成人口锐减,同样这一时期也是古英语过渡到现代英语的过渡时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古英语或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

整个古时期英国文学作品数量很少,仅有Anglo-Saxons的遗留(The relics of the Anglo-Saxons)和一些劳动人民的诗和歌曲,部分历史故事,及部分传说流传下来,其中著名的是6世纪一直口头流传,直到7、8世纪才被编成文字,并于1705年问世。

在中世纪英国英语融合了拉丁语、法语逐渐形成主流语言,这一时期民间文学和宗教著作(folk literature and religious writings)得到发展。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主义,重点涉及三大主题:英国的亚瑟王及他的圆桌武士(the adventure of 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法大帝查理曼和他的王公大臣(Emperor Charlemagne and his peers); 古罗马历史-从特洛伊战争到功宣卓著的亚历山大大帝(Tales of antiquity ,from Trojan War to the feats of Alexander the Great)。民间文学数Geoffrey Chaucer(杰夫里-乔叟1340--1400)的Geoffrey Chaucer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大学,1367年为爱德华三世出人欧洲外交大臣,由此受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他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1

作者的遗作,反映了早期文艺复兴的思想。乔叟是第一个用英语写诗的诗人,对后世形成以伦敦方言为标准的现代英语有重要影响。(he was the first great poet to

2. The Renaissance文艺复兴时期

16世纪英国是一个封建制度逐渐灭亡,资本主义逐步建立的过程(feudalism collapsed and the foundation of capitalism was established)。在经济领域,中产阶级(Bourgeoisie)对羊毛需求增加出现了所谓的“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大量农民离开了土地走向工场,早期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文化上,新兴的中产阶级要求摆脱宗教神学,推崇由意大利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大量翻译古希腊、罗马文献,在思想上强调人的解放和自由,不再受神的控制(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movement is the exaltation of man and absorption in earthly life,people were no longer interested in living for God and in life after death).

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学巨匠(Giants)有Thomas Moore(托马斯·莫尔),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Edmund Spenser( 艾德蒙德·斯宾塞),Christopher Marlowe(克里斯托弗·马洛),and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

1.Thomas Moore(托马斯·莫尔)1478-1535 Utopia乌托邦 该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对话形式,是作者和旅行归来的Hythloday 对话。下半部分是作者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称为乌托邦。

2.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 是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被广泛传阅,影响深远。12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法律并获得学位。他曾经和中产阶级联合反对伊丽莎白女王,但最后却得到女王的赏识,服务于王室,詹姆士一世上台时被封为大法官(Lord chancellor)及爵士。它爬 2

到政治地位的最高层,同时也树敌不少,并最终导致他的悲惨逝世(died in disgrace)。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创人及英国现代科学奠基人。作品包括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1605), Novum Organum(1620) ,Of study 等58篇论文。

3.Edmund Spenser( 艾德蒙德·斯宾塞)1552-1599 被称为是“诗人的诗人”(poet’s poet) The Faerie Queen精灵女王 被认为是英文最大的诗篇之一,这个精灵女王代表的是Queen Elizabeth 以及歌颂伊丽莎白时期光荣国土。

4.Christopher Marlowe(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 被认为是最有天赋的“大学才子”(university wits) 和 伟大的英国戏剧先锋(the greatest pioneer of English drama)是第一个把无韵诗/素体诗(blank verse)格式写进戏剧的人。他的作品有Tamburlaine(泰姆勃兰),The Jew of Malta(马耳他的犹太人)and Doctor Faustus(浮士德)。其中数《浮士德》最为出名,这是根据德国的一个传说改变而来。这部作品充分运用素体诗风格,是马洛的代表作。

5.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 1564-1616

莎士比亚的作品涵盖范围非常广包括戏剧,诗歌(十四行诗),历史剧,散文。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 The first period9[1509-1600]

1590-1591. Henri VI

1592. Richard III, The Comedy of Error

1593. Titus Andronicus , The Taming of The Shrew

1594. 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 Love’s Labour’s Lost, Romeo and Juliet 1595. Richard II ,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596. King Joh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1597. Henry IV

1598. Much Ado About Nothing , Henry V ,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1599. Julius Caesar , As You Like It

1600. Twelfth Night

(2) The second period[1601-1608]

1601.Hamlet

1602. Troilus and Cressida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1604. Measure for Measure Othello

1605. King Lear Macbeth

1606. Antony and Cleopatra

1607. Coriolanus Timon of Athens

1608. Pericles

(3) The third period[1609-1612]

1609. Cymbeline

1610.The Winter’s Tale

1612. The Tempest Henry VIII

3. The Period of 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

资产阶级革命及王朝复辟时期

3

社会背景:随着封建君主权力不断加强,17世纪绝对的王权开始束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矛盾不断加剧,并最终导致革命。1603年伊丽莎白死后詹姆士一世(Jams I)上台,之后是查理一世(Charles I)。他们都相信君主的绝对权威,根据个人喜好垄断商品买卖,君主和议会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查理一世解散议会11年,这一解散使得国家分成两大阵营,议会党和王当,并最终爆发内战,从1642年打到1649年,议会军胜利,奥利佛·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上台,1653-1658年,依靠军队实行军事独裁,建立共和国,但他死后两年查理二世就上台复辟了帝制,进行反攻倒算,但不久就被中产阶级驱逐了,并在1688年迎来了威廉王子作为国王,这就是不流血的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从此英国就安稳下来了。

文化上也反映这些社会变革,诗人用笔表达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这一时期出现两个主要是个流派分别是:玄学派诗人和骑士诗人(Metaphysical / Poets and Cavalier Poets)

玄学派以内容的神秘和形式的怪异为特点,它的代表人物是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3-1631)他有自己独特的推理和论证方法,The Flea被认为是英国最优秀的诗篇之一。另一位玄学代表是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1621-1678,写了To his Coy Mistress至今广为流传。

骑士诗人 是以朝臣和地主为主,反映了没落的贵族悲观思想,其中以罗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 )为出名,他的Gather Ye Rose Buds While Ye May充分反映了没落阶级短暂(flitting)的欢愉。

约翰·米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 约翰·米尔顿从小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之后又进入圣保罗学校(St. Paul’s School) 、基督学院(Christ’s College)、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学习,毕业后在家与父亲一起阅读古典名著,在1637年到1639年游学法国、瑞士、意大利。在意大利听说即将爆发的战争,就回到英国,写了系列宣传册,保护英国国教(Anglican Church),对清教产生同情。克伦威尔执政后他被认为新议会中拉丁语部,由于工作劳累他逐渐失明,在1652 4

年完全失去了视力,更糟糕的是他的妻子去世留下三个女儿。王朝复辟后米尔顿被捕入狱,他从此转向文学创作,于1666年完成失乐园Paradise Lost,1671完成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 和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不久就于1674年就去世了。

《失乐园》(Paradise Lost)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 相比于弥尔顿班扬基本上没有受过正式教育,清教徒革命时他参加了战斗,那时他16岁,战争结束后他患上严重的精神病,通过与病魔挣扎他终于皈依了上帝,并终生信仰。王政复辟后他被捕,在监狱坐了12年,但也就是这12年给了他潜心阅读圣经Bible机遇,并开始文学创作,到被释放他已经完成好几部书,其中包括狱中冥想Prison Meditation, 圣城The Holy City以及功德无量Grace 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并且开始了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的写作并在释放后于1672年完成,另外还有作品包括:The Life and Death of Mr. Badman(1680),The Holy War(1682),A Holy Life.1688年也就是光荣革命那年,约翰·班扬死于肺炎。

《天路历程》作为他狱中心血凝成的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家喻户晓的程度仅次于《圣经》。 本书讲述了一个坚韧的基督徒为寻求永生而踏上荆棘遍布的漫漫长旅,充满危险,诱惑与灾难的尘世被他一一抛弃,只为负罪的灵魂在高天之上得到迎接。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想象奇特,故事生活化,对人性弱点的写照尖锐而深刻,理想主义的热情震撼人心,因而超越了时间和宗教的局限,在成书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光彩夺目。

4. Eighteen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18世纪英国文学

社会背景:经过狂风暴雨的17世纪革命,18世纪的英国进入段平和统一的时期,1866的光荣革命以一种折中的方式结束了贵族和中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也标志着长期为政治自由的斗争结束。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王成为一种象征性首脑(figurehead),实际权利落到国会和内阁会议手上(Parliament and cabinet).英国人不再热心 5

于参加政治自由斗争,而更多地参与到政治讨论,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启迪人民。在农村,长达三个世纪的土地征用使农民失去土地,农业人口日益减少,随着工业化的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生活发展迅速,因而报纸产生了。

文学上,报纸,杂志,书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工具。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发展迅速,咖啡馆、学校、俱乐部广泛建立,书籍、杂志大量发行。咖啡馆是文人雅士集聚地,他们讨论政治话题及社会流行因素。大量的讨论交流,日益规范了文学形式,使散文、诗歌变得优雅。

同时在思想领域,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传入英国,英国人注重人的启蒙和教育,因而18世纪的英国也叫做启蒙年代(the age of reason). 英国启蒙运动可分为两派,一是主张维持现有社会秩序,作局部改革调整的温和派;另外一派是主张政府管理的绝对民主甚至部分反对剥削的激进派。温和派主要作家有Pope波普,Defoe笛福,Addison阿迪森,Steele斯蒂尔和Richardson理查德森.激进派的代表包括Swift斯威夫特,Fielding菲尔丁,Smollett斯莫利特,Sheridan谢里丹 和Goldsmith戈德斯密斯,但他们日益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这种现实最终导致18世纪末理性主义的危机,并产生感性主义。

18世纪英国文学异彩纷呈,小说,诗歌,戏剧大发展,可粗略分为

早期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代表人物有Addison, Steele, Pope, Johnson.

6

中期的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诗歌和散文(poetry and prose),这只新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阶段,代表作家有Thomas gray,Oliver Goldsmith,Laurence Sterne,Samuel Richardson。

18世纪还产生了现代小说(modern novel)作家,以Defoe,Swift,Richardson,Fielding,Smollett和Sterne为代表,以及早期浪漫主义(pre-romanticism)诗歌,他们严格区别于古典主义,以William Blake 和 Robert Burns最为出名。戏剧,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取得小说发展水平,但也流行了大后半个世纪,其中最伟大的戏剧家要数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著名作品是 The School for Scandal 造谣学校。

作家及其作品简介

1.Daniel Defoe 丹尼尔·笛福 1660—1731

他出生在伦敦一个屠夫家庭,在一个异端宗教学院受到很好的教育,然而他没有成为牧师(clergyman)而是一个袜子商人(hosier)走遍意大利、法国、德国,而且一度很富有。他对政治也很感兴趣,光荣革命时期,它支持王室,希望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然而由于他冒险的投机生意和英法战争期间船运业的巨大损失,1692生意破产。

在他70年的生涯中,他经历过许多极端的变化。从贫穷到富裕,从兴旺繁荣到萧条没落,从Newgate的狱囚到广受欢迎甚至是皇室宠儿,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不值得一提,除了以下的两件。

第一,笛福是个多面手(a jack-of-all-trades).他不仅当过商人(merchant),还当

过士兵(soldier),经济学家(economist),记者(journalist),传单作家(pamphleteer),出版家(publicist),小说家(novelist)。他多才多艺,尤其擅长新闻报道(journalism)和小说写作,在英国文学地位上,他常常被认为是现代小说发现者。他曾经创办过多起报纸,其中最出名的一版叫The Review,作为一记者,对于美,他拥有报道者的独特眼光,以及拥有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直觉,就是用朴素,精炼,平白如话的语言写好每一个故事,这一切使得他的作品广受欢迎。

第二,他了解监狱生活。在1702年,当社会对异教徒歧视出现时,笛福写了一本匿名宣传单号召用极端的方法铲除异教,这一行为同时得罪了辉格党(Whigs)和托利党(Tories),被告犯有煽动性的诽谤罪(seditious libel),被判带上颈手枷(pillory)在伦敦三个不同地方示众三天。然而还等到宣判,他就写好了一套讥笑他的告发者的打油诗——Hymn to the Pillory 赞美示众,并交付他的朋友在他 7

第一次上街游行就当街发送,他的勇敢和幽默得到许多人的同情,因而在他带枷游行时不但没有遭遇石头投掷,还被欢呼为英雄。这段经历成了笛福生命的转折点,他的牢狱经验和他对罪犯的进一步了解帮助他创作许多关于盗贼和海盗的故事,比如Captain Singleton辛格顿船长 和 Moll Flanders 莫尔弗兰德斯。

笛福60岁的时候完成他的名著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这部著作获得了迅速的成功,其他的作品也开始如潮水般出现:Captain Singleton (1720),Colonel Jacque雅克上校 (1722),Moll Flanders (1722),History of the Devil 魔鬼的历史(1726).

笛福死于1731年,葬在现在的Bunhill 地区。

2.Jonathan swift 乔纳森·斯威夫特 1667—1745

乔纳森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贫寒家庭,一出生母亲便去世了,基本上靠亲戚的可怜接济长大成人,曾经就读于都柏林的Trinity college,但他并没有按部就班地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上课,毕业后他做了一个远房亲戚的秘书,他叫Sir William Temple。Temple 是个外交官,而且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作为他的秘书,斯威夫特感到耻辱。Temple明知他有过人的才能,却始终把他当下人看。为了生计斯威夫特和他在一起呆了10年,在此期间他大量阅读,广泛学习,使他进步很多。离开Temple后,他在爱尔兰的一个小教堂工作,在此他完成了A Tale of a Tub《桶的故事》和Battle of the Books《书籍的战斗》1704,他也因此获得讽刺作家的名声。他努力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然而他发现很多小人物爬到很高的地位,因此他毅然放弃了在教堂的工作,进入政治界。经过几年的打拼,他就在伦敦就赫赫有名,辉格党和托利党都不敢得罪他,他傲视一切,变得骄傲自大(arrogance take possession of him),当托利党失势后,他失去了支持,地位变得微不足道,一心想成为英国大主教的梦想化为泡影,最后辉格党安排他为都柏林St. Patrick Cathedral的院长,他只能勉强接受。

在爱尔兰,他上演了他悲剧人生中的最后一幕,写出了他的代表作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之后,人生的痛苦几乎使他精神失常。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与生俱来的病痛折磨的他死去活来,最后变得疯疯癫癫,并最后导致了他的死亡。1745年他在痛苦中死去。按照他遗愿,在他死后捐出所有资产在都柏林为那些发疯的人和不可治愈者建立收容所,命名为“斯威夫特博士疯人院”-Dr. Swift’s Madhouse,该院一直保存至今,成了一代天骄的纪念碑。

除了文学成就之外,斯威夫特还以他的宣传单颇有名气。他曾经以宣传单的形式奔告爱尔兰人,揭露他们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特别是受到英国政府残酷剥削和压迫,不仅揭露事实,他还号召爱尔兰人反抗剥削压迫,并取得不一般的效果。这些宣传册中属The Drapier’s Letter《德拉皮尔的信》和A Modest Proposal《一个温和的建议》最为出名,深刻体现一个讽刺作家的语言功底。

3.Henry Fielding 1707---1754

亨利·菲尔丁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创始人同时是英国历史上最具艺术美感的作家,毕业于著名的伊顿中学Edon,而后一度又进入雷顿大学Leyden University学习,但由于贫穷被迫一年半后中途辍学,自谋生路。丰富多样又无拘无束的生活经历,给了菲尔丁丰富的生活阅历,离开学校后的年里以靠写舞台剧谋得生路,并且变成伦敦最受欢迎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大多数是喜剧,充满了对政治和社会的讽刺,从1729年到1737年他创作以及改编了约26出不同风格和篇幅长短的戏剧,然而随着政府的一道令下,他的戏剧生涯戛然而止。1737年政府颁布戏剧审查制度,限制戏剧的自由上演。菲尔丁一度蹲了监狱。尽管如此他没有放弃 8

写作,1739年出现了一份叫“胜利者报”The Champion报纸,每周印刷三次,里面大多数文章出自菲尔丁之手。自1742年开始菲尔丁写出了四部小说,分别是1742年出版的Joseph Andrews,1743年的The History of life of the Late Mr. Jonathan Wild the great ,1749年The History of Tom Jones和最后一部Amelia.1749到1750作为地方法官,菲尔丁忙于公务,导致健康的急剧下降,1754年他就病的不轻了,那年他离开英国去葡萄牙的里斯本,并在同年8月病逝里斯本。

5. William Black 1757-1827

威廉·布莱克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一辈子没有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作为18世纪最独立、最纯粹的诗人,他生性独特,从小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和溪流、花草及神话故事打交道,而不是去外面的城市街道。没进过学校,一切知识靠自学,他最喜欢的作家包括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弥尔顿。10岁时他被送往美术学校,14岁时又师从雕刻师学习雕刻艺术,之后便以此为生,并时有作品诞生,但他并未因此致富或享誉,而是一生穷困,默默无闻。

曾经有两个富裕的朋友出资刊印了他诗集-Poetical Sketches 《素描的诗集》,诗中表现了他对诗歌规则套路的谴责和对旧式题材中新风气的认同。1788年到1793年间,他的诗融入了政治改良和社会改革的思潮,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写了很多长诗讴歌革命,大声赞扬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写下了诸如“the French revolution,a prophecy”“visions of the daughter of Albion and American ,a prophecy” 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反映他反对天主教和君主制的政治改良思想,同时还反对奴隶制和对穷人的剥削和压迫。然而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更关心内在精神的自由而非外在政治和社会地位的自由。除了诗歌外布莱克还写预言讽刺散文-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天堂和地狱的联姻 》,这里包含一首“自由之歌”为人们所传唱,这篇散文也是布莱克反抗压迫有名气且有份量的代表作。1789年和1794年又写出两首诗分别是:songs of innocence and songs of experience 无辜者之歌和经验之歌。

晚年的布莱克放弃了诗歌创作,投身于美术和雕刻,但他终究一无所成,并在1827去世,一生贫穷,默默无闻。

6. Robert Burns 1759-1796

约翰·伯恩斯是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出生在农民贫困的家庭,他仅接受过两年半的正规学校教育,平生一切所学都凭他的父亲口头教育和个人天资领悟。排行老七的他从小和父亲在地里耕作,他的父亲是个优秀的农民,勤劳善良。与父亲一起耕作的过程中,伯恩斯学会了很多苏格兰民谣和部分法语。13岁的伯恩斯,就可以独立在地里耕种,16岁就成了家里主要农业劳动力。他经常一边劳作一边哼唱苏格兰歌曲,并不时加入自己新创作的新歌词。1784年,伯恩斯的父亲去世后,他就搬到了Mossgiel,尽管他做事小心谨慎,勤勉能干,生活依然徘徊在贫困的边缘,他难以支撑起这个家,1786年都接近破产,为了生存,伯恩斯想到国外另谋生路,于是他整理了自己的一些诗,试图卖掉换些路费,不久他的诗就以《苏格兰方言诗集》出版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诗获得很多人的喜爱,这为他赚取20英镑的稿费,正当他买好车票准备出去闯荡一番的时候,他收到一份来信:出版商希望他再出第二版,于是他放弃了他的外出计划,来到爱丁堡计划他的第二版印刷。然而在爱丁堡他发现自己和那些贵族们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们始终因他是个农民诗人而看不起他。带着愤怒和失望,他回到了田园生活,这里让他感觉更舒适。

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伯恩斯的生活凄惨得很。法国大革命爆发,他无论在演讲还是 9

在诗歌中都公然表示支持,这使他得罪了很多权贵,小小的税务官的职位也变得岌岌可危,不久,疾病就扼杀了这位天才诗人。1796年,在穷困潦倒中死去,那年,他仅37岁。

伯恩斯的主要贡献在他编写的苏格兰民间歌谣,这些诗歌分别合成两个诗选:the scots musical museum 和 select collection of original Scottish airs 表达了从爱情、友情到爱国、革命的主题思想。

伯恩斯的诗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关于爱情和友情,比如“a red ,red rose”“highland Mary”“auld lang syne”,这些歌颂爱情和友情的诗不仅在英文诗歌而且在世界文学中都赫赫有名。第二类是体现爱尔兰人民生活风俗,特别是农民生活,比如“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第三类是在法国大革命推动下,伯恩斯对自由、平等、博爱(fraternity)的认识。

伯恩斯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他作为一个农民诗人,他深刻了解农民,并且把他们的思想感情,用诗歌传递给世人。

5.Romanticism in English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历史背景:尽管人们对于浪漫主义文学何时在英国兴起存在不同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19世纪上半期浪漫主义已经在英国吹响了号角,这得益于有两大革命的推动,一是工业革命,二是法国大革命。 早在18世纪后半期,英国就开始了工业的革命,大量的工业生产足以满足全球的需要,也造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革命带来了现代化的机器和工厂生产模式,同时也诞生了工业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这两个重要的角色,财富超越一切成为国家主要追求目标。然而,先进的科技,发达的工业生产,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工人。财富加剧了穷人和富人的距离,越来越富有的中产阶级,取代了传统贵族阶级,成为统治者,伴随而来的是对新生无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结果导致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成为社会主流矛盾,无产阶级不断自发地组织运动表达政治诉求和反抗资本家的剥削。

10

随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革命得到许多英国底层人民的支持,法国大革命的浪潮也席卷了所有文明国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传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英国,一系列的爱国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力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理念。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特别是上层统治者害怕法国大革命在人民中产生激进主义的影响,加入“神圣同盟”-Holy Alliance,以防止国内革命。 就在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以威廉·华兹华斯的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1798)为开端,以Walter Scott的死结束。浪漫主义反对一切批判的立法,要求尊重人的天性和自然,不受规矩制度的约束,强调个人的自由。这一时期是英国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优秀作品异彩纷呈,世界级诗人也不胜枚举。

诗人及其作品: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

威廉·华兹华斯的一生可以分为明显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770-1787)是成长和学习时期,这一时期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将来奠定基础的。出生在英国Cockermouth,七岁就失去了母亲,从此家人就分散四处了,华兹华斯被送往寄宿学校,姐姐送到远方姑姑那儿。华兹华斯就住在英国北部的Hawkeshead,靠近现在人们叫的“湖区”。这个确实风景秀丽,就在那是威廉爱上了户外运动,他从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取很多营养,一边享受学习的乐趣,一边发展期对诗歌的喜爱。不幸的是大约6年后他的父亲去世了,使得他不得不离开了湖区,开始他在剑桥的圣·约翰学院的学习,那年是1787年,威廉人生的第一段漫长而平淡的成长时期结束了。

第二个阶段(1787-1797)包括他在剑桥的学习,在国外游历和革命经历。1791年剑桥毕业后,威廉两度游历欧洲大陆,在法国,他深深被其革命影响,尽管之前他对政治没有多大兴趣,但他的革命热情已被点燃,为了理想他愿意投身革命,建立他理想的共和国。而后由于资金不足他不得不回到英国,接下来的几年里,抑郁不得志的威廉变得焦虑、郁闷,他的政治理念也变得越来越保守,俨然变一个消极的浪漫主义者,这段时期他写了两首沿袭18世纪风格的诗,分别是descriptive sketches 和an evening walk ,只有这带给了他些许安慰。1795年威廉和姐姐Dorothy回到了湖区生活,他们相依为命,威廉投身创作和阅读当中,Dorothy 11

打理家务,不久便诞生了戏剧the borderers.但接下来发生的,却是被很多评论者认为是英国最奇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他和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相遇,天才的结合无异于给虎添翼。如今万事俱备,又得东风,威廉很快进入创作和内省的高峰-人生的第三阶段。

1797到1799,威廉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举世之作。Lyrical ballads 的诞生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也标志着浪漫主义复兴的开端。他还在诗体风格上独树一帜,认为散文和韵律文在语言运用上没有跟本区别,人物和风景描写上他采取一种简单而有力的直接描写方式。出书的大获成功后,威廉有经济条件和他的姐姐及Coleridge去了一趟德国,并在途中写下Lucy和the prelude。德国之行结束,从此他就呆在了英国,在湖区过着亲近自然的田园生活,这一切在他的诗中都能得出,也就是他人生的第四阶段。

1799到1850,湖区宜人的自然环境,带给了威廉内心的真正平静。The excursion ,the white doe of rylstone ,peter bell,the waggoner , yarrow revisited and other poems , the sonnets of William Wordsworth, 所有的这些都使他当之无愧成为19世纪30年代的文学奇葩。1843年他被誉为“桂冠诗人”-这是诗人的最高荣誉。1850年安然逝世。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

塞缪尔·泰勒·科勒律治是英国最非凡的诗人和评论家之一。出生于Devon,十岁时就失去父亲,之后就去了天主教学堂学习,在那里过着绝望而孤独的生活,只有朋友Charles Lamp的陪伴打给他些许安慰,离开教堂学校后,他进入了剑桥基督学院,在剑桥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为他的诗歌创作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他并没有完成学业就离开了剑桥,去了牛津大学。受法国大革命的激发,科勒律治曾经和朋友Robert Southy建立平等主义农庄,进行理想主义社会尝试,他们还一起创作了许多作品,包括戏剧The Fall of Robespiere 《罗伯斯皮尔的垮台》,这部在当时充满新革命精神的作品,也借此表达他们的政治理念。平等主义农庄完全是乌托邦,它倡导人们一起劳动,一起创作,每天工作限制在2个小时,而且每个人有分配好的伴侣,为了践行这个标准科勒律治和Southy分别去了一对姐妹,不幸的是,科勒婚姻结果被证明是灾难性的,带给他一生的伤痛。 1796年科勒律治遇到了华兹华斯,两人保持了几年的通信后,科勒便搬去了湖区和华兹一起搞文学创作,在科勒看来华玆是继约翰·弥尔顿之后最优秀的诗人。受华玆鼓励,科勒在此完成了他人生中令人赞扬的大部分作品,包括诗歌Christabel,Kubla khan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在华玆的lyrical ballads 出版后,科勒和华玆一起去了德国,在那里他对德国文学和哲学产生了兴趣。1799年回到英国湖区生活,由于吸食鸦片他的身体垮塌了,更让他受罪的是他爱上了华玆的小姨子。

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尽管他深受抑郁的困扰,还是以口述的方式完成了Biographia Literaria其中含有许多著名的批评文章,除此之外,他还经历多产复兴,写下许多政治和理论文章,然而,欠佳的身体条件,没能支撑他多久。1834年他就去世了。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

乔治·戈登·拜伦

拜伦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苏格兰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挥霍无度至家庭破坏,抛弃了 12

妻子和孩子,因此,拜伦从小就受到母亲虐待和贫困生活的折磨。10岁时,拜伦有幸继承到伯父的遗产,这足以让他进入一所出名的私校读书,日后又进了剑桥大学,并在剑桥出了第一本诗集Hours of Idleness(1807),然而它却在edinburgh review上遭受很多批判,作为回应,拜伦在English bards 和scotch reviewers 上大肆反击,这也为拜伦赢得了尊重——至少可以说是对拜伦反击的畏惧。后来,拜伦转向了政途并在house of Lords谋得一份差事,在那儿做了一段时间后,他游历了欧洲和近东地区,两年后回国,也带回了长诗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12)的的部分,这使得他名声大震。接下来的几年了,拜伦的生活却倍受争议。他写出很多批判主义以及褒扬性质的东西,过着毫无规律的生活。人们称他为浪漫主义英雄,而他的实际生活却很糟糕。这一期间能使他自豪的不仅仅是作为议会议员,还有他个人对社会的事务的独特见解。1816年,牵涉好战派阵营,被流放意大利。总体来讲,拜伦诗歌创作的第一阶段明显特征是简单、忠于个人思想,语言表达上慷慨激昂。

流放意大利期间,拜伦结识了雪莱,他们一起办了一份杂志——自由报the liberal ,但是没办多久,诗the vision of judgement(1822)也就是在这份杂志上拜伦发表的。随着个人的成熟、成长和受雪莱的影响,拜伦的诗也见长进,虽然,还是有批判、有悲观,但他还是坦然、真诚地写出他对人,对社会的看法。总之,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是真诚的,质量上也有明显提高。

从1816年到1823年,拜伦经历了一段多产时期。著名的作品包括sonnet on chillon ,叙事诗the prison of chillon ,政治剧manfred,诗歌剧cain、the prophecy of dante,这段时期还完成了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的第二部分及他的大作don juan(1819—1824)。

撇开他的文学生涯,拜伦还在一个叫作烧炭党的秘密爱过组织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这个组织为意大利的反抗外敌的自由解放而斗争,在1821的一次起义失败后,拜伦流落到希腊,并和下人民并肩作战,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他高呼:forward!forward!follow me!直到负伤病逝,希腊人民至今都在纪念这位为他们的解放事业现身的英雄。

1824年拜伦高烧逝去,结束了他颇受争议而有充满传奇的一生。

7. The Victoria Age维多利亚时期

8. Twentie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20世纪英国文学

13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范例

读书笔记姓名洪心洁学号班级24069335106级会计学1班前言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搜索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阅有关期刊和查找网页上相关的资料四种方式为我的论文治理型内部审计起免疫系统的预防作用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并...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gt范文一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读书笔记范文

德不厚福不居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读书笔记的概念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2读书笔记的作用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2做读书...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二写读书报...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读童年有感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埃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摘录式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书名作者文章背景可有可无好句好段摘抄12语言赏析可有可无读书心得重点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

我要小学生读书笔记模板

书海徜徉学生姓名第周我读了这篇文章真美呀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词语超市绝妙句子本人感悟书海拾贝学生姓名第周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妙极啦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好词佳句我的感悟

成教读书笔记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笔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读书笔记一我的设计题目及研究方向我所选论文的题目是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设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阶段我阅读参考了功率因数校正原理与控制IC及其应用设计...

小学生读书笔记表

读书日期20xx年月日

读书笔记范文_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读书笔记范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关于阅读一个人不读书要受到命运的惩罚一个民族不读书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阅读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是路人皆知培养孩子...

读书笔记范本(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