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时间:2024.4.2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新闻特写,它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同时根据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熟悉字音,熟记字形。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把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种新闻中能用到的材料。并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强调真实,关注的当下发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4、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1.诵读课文,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了解香港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把握新闻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

而教学难点在于欣赏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三、 说学生情况

初高中阶段,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同时也是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候。课文的价值在于作者以清晰地可视性、生动的可听性、鲜明的色彩感、清新而富有动感的语言来如实的记述了香港回归的盛况。阅读的时候激动人心,更能深刻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

新闻阅读准确的反应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把握作者通过新闻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容。据此,本课教学我会采用阅读指导法法、问题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来教学,并采用对话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图片,渗透爱国情感教育。在课改精神指导下,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堂课由于香港回归是97年的事件,当时虽然很盛大,但距今已有十四年。高一学生记忆不会深刻。因此,授课前,应安排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②阅读全文,围绕标题、导语、主体来理解本文。引导学生认识标题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导语三个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主体部分从英方降旗撤离的角度来报道这一重大事件的特点。

③阅读课文主体部分,探究文中写三次降旗的意义,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探究港督府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场景的自然过渡与以总督府的变迁来暗示香港的百年变迁,体现了中国的日益强大。

④引导学生了解新闻以新闻特写的特点,把握新闻标题、导语、主体的形式,认识新闻特写侧重于“再现”,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特点。

⑤课堂小结。针对今天所讲的内容进行一个知识总结。报告文学的特点在于它的新闻性,本文从英方降旗撤离的角度来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件,同时,穿插史料的写法增添了文章厚重感。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会让学生们在查询一些新闻的写法,认真观

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一篇通讯。

七、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采用语词式板书,既

点名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中,我会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力求

将语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一个学

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我的说课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一.报告文学的特点及作者简介

二.重点词音、词句

三.三次降旗4∶30,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英国告别仪式

的序幕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英国统治的结束(黯然神

伤、失落)

子夜时分,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自豪感)

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三.“我是小记者”


第二篇:新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还有它汇聚一般消息类文章所有的特点于一身,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深入挖掘其魅力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这一要求及本文的特点,制定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特点,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 体会课文 “现实场景与历史事实的交叉”这一写作特点,学习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

2. 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

教学重点:

1. 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相关知识。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说教法教法:

1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我会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图片,渗透爱国情感教育。由于香港回归是97年的事件,当时虽然很盛大,但距今已有十年。高一学生记忆不会深刻。因此,授课前,应安排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所以,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想的。作为新闻单元的第一篇,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新闻知识,明确这篇新闻的结构。由于作者按时间顺序,在抓取重要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列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加以分析。体会文章中的深含的思想感情。

(一)、情景导入 激发兴在《东方之珠》歌曲中,展示香港繁荣的图片。让学生带着兴趣一起走进新课。

(二)、复习旧知 掌握新知(多媒体展示)

先提问文体知识,由于初中学习过新闻。所以在这里简单复习新闻定义,而《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所以重点介绍新闻特写。关于新闻的结构以提问形式明确。

(三)、独立阅读 掌握字词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学生读过后,教师提出需要掌握的字词

(四)、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

1、在排除字词干扰和独立阅读基础上,学生找出本篇新闻的结构

2.由于结构中,重点是主体部分,我设置两个问题:(多媒体展示)

(1)主体部分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描写的?

(2)这部分写了几个重要场景?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行文思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容易明确:主体按时间顺序描写,共抓取了三个重要场景。(多媒体展示)

(五)、小组合作 探究文本

合作探究:

1、新闻事实在篇幅上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这一问题的设置,一是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二是水到渠成地引出本文学习的重点:那就是新闻背景的作用。新闻大部分笔墨在书写背景上,有自然环境的,更有厚重的历史背景资料。既渲染了当时交接仪式的氛围,突出英殖民者离港时的悲痛。又用历史背景烘托现实,增强文章的历史沧桑感和现 2

实的喜悦感。适时的把德育教育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汹涌起来。这样,本文的重难点就都被突破了。

2、如何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含义?

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只作适当引导补充。主要想由此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选点重敲 情景再现

最后,教师再一次选点重敲,感受本文重点内容:历史背景。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香港历史图片,既突出厚重的历史,又再一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学生看到香港由被占领到回归,再到回归后的繁荣,内心已被爱国情感浸透,此时,结束这一节课。

五、说板书及作业:

板书: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下午4∶30分

晚6时15分

子夜时分

零点40分

作业:为了体现师生合作共赢,我让学生做本节课的小节,并适时给出作业:学以致用:试关于校园生活写一篇消息,并适当运用背景描写。

告别仪式 第一次降旗 告别仪式 第二次降旗 交接仪式 降旗与升旗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3

更多相关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答案注音并解释词语凝重nng庄重掩映ynyng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子夜z半夜陈迹chnj过去的事情瞩目zhm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冉冉升起rnrn慢慢地展拓zhntu施展开拓易帜zh指政权性质...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师说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勃杨兴一知识目标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2掌握新闻的结构和特点三情感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特写场景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新大纲要求一分钟阅读个字学习新闻写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解析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我对新闻类教学有了一点深切的体会改变了以往浅尝辄止的教学方法我是这样安排的1以别了司徒雷登这一题目导入2了解并掌握新闻的一些相关知识3从课文中印证新闻的相关知识导语历史背景...

《别了不列颠尼亚》公开课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闻结构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3学习新闻的压缩二过程与方法由新闻播报的方式串起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梳理和对新闻的压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

新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高长平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区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2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教学重点分析新闻的结构区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教学难点品读细节品味含蓄的语言风格把握作者的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人教版 必修1)

10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民族...

纪念白求恩读后感——永不消逝的名字

永不消逝的名字读纪念白求恩有感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选集里绝无仅有的一篇人物传记文章文章中毛主席大致地描述了白求恩一生的经历和辉煌功绩及其不朽的人格魅力这是一种屹立于人性巅峰的耀眼光辉白求恩一生为了医学事业献出了他...

《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后感

冰点却有温度20xx年的这个寒假过的匆匆忙忙一个多月的时间犹如弹指间一晃就过去了每年都有过大年可年味却是越来越淡像远去的驼铃声在渐渐消逝少了曾经的欢快热闹或者也可以说难得这样几许清静与雅兴禁不住外面冷呼呼的寒气...

别了不列颠尼亚读后感(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