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时间:2024.4.21

教师用 6、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

2.理解课文标题的深刻内涵,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3.了解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增强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二、组员合作回顾旧知

1. 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

3. 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4. 消息的结构:

① 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研究课文结构,找出本篇报道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① 交接仪式结束后,英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 “不列颠尼亚”号返回英国,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个“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

② “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皇家油轮,停泊在香港港口象征着英国在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如今终于远去了,也就象征着这统治终告结束,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

③ “别了”两字,给人委婉中带有自豪的口气,反映了当今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昔日的屈辱将不再复返。

2.导语是哪些段落?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第1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3.主体是哪些段落?主体以什么为线索?讲述了什么内容?

(第2~10段)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英国告别仪式的全过程。

理清脉络,列出时间发展的时间表。

4:30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

4:40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15 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7:45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0:00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0:00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0:40 查尔斯和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4.结尾讲述了什么?

(第11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156年5个月零四天”——一段曾经耻辱的历史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呼应题目,暗含讽刺

(反映殖民主义的必然结局——失败)

第二课时

一、走近新闻:认识特写手法,体味场景描写

1.了解特写手法: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侧重于“再现”新闻事件、人物、场景,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往往截取事件发展中的某个片段、画面、场景进行描画,给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特写镜头般感觉的写作手法。

举例: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请探讨找出其它特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提示学生注意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2.了解场景描写的特点:形象真实的“再现”,让人仿佛站在摄像机镜头前观看现场一般的感觉。

如: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请交流其它场景。

场景二:下午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上7:45,“,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 月 1 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最后一次降下米字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探讨本文场景描写的象征意义。

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权,中国恢复香港主权!

二、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1.真实的再现性——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场景描写(详见上一问题探讨,略)

2.历史的厚重感——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现实场景与历史背景材料的融合

3. 理解几组构成对比的关键语句的含义:

① 从今以后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港督府降旗仪式

含义: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② 港岛第二次降旗仪式

爱德华舰长将米字旗插上港岛

含义:历史今昔对比,有一中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更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③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

含义:大英帝国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19xx年7月1 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4.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含义:这是记者捕抓到的有关英军告别仪式的一个典型镜头。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此外,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xx年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没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三、总结。

用多媒体幻灯片系列回顾课文中的五大场景以及香港风光图片系列展览,还有祖国同胞同贺回归的场景等等,边放映边作旁白概述(以《东方之珠》的优美旋律作背景音乐衬托),让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在动人的音乐中一一再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化印象。

四、检测:见《练习册》

板书设计

导语:英国米字旗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主体:五个场景 1、末任港督离府 象

2、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 征

3、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意

4、中国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义

5、“不列颠尼亚”离港 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离去(欣喜之情)

学生用 6、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

2.理解课文标题的深刻内涵,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3.了解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增强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二、组员合作回顾旧知

1. 什么是新闻(消息)?

2.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3. 消息的特点:

4. 消息的结构: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研究课文结构,找出本篇报道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2.导语是哪些段落?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3.主体是哪些段落?主体以什么为线索?讲述了什么内容?

理清脉络,列出时间发展的时间表。

4.结尾讲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走近新闻:认识特写手法,体味场景描写

1.了解特写手法: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侧重于“再现”新闻事件、人物、场景,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往往截取事件发展中的某个片段、画面、场景进行描画,给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特写镜头般感觉的写作手法。

举例: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请探讨找出其它特写。

2.了解场景描写的特点:形象真实的“再现”,让人仿佛站在摄像机镜头前观看现场一般的感觉。

如: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请交流还有哪些场景。

探讨本文场景描写的象征意义。

二、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1.真实的再现性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历史的厚重感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 理解几组构成对比的关键语句的含义:

① 从今以后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港督府降旗仪式

② 港岛第二次降旗仪式

爱德华舰长将米字旗插上港岛

③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

4.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三、检测:见《练习册》


第二篇:6、《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


西苑中学 八年级上 语文导学案 编制 陈强 审核

6、《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 号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并积累。

2、掌握消息(新闻)的结构及要素。

【学习重点与难点】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文章主旨、写作特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1课时

【课前准备】:利用课前时间,充分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的字词,思考课后练习第一题。

【预习导学】:

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然后在书上给生字注音。

凝重 紫荆 停泊 掩映 世人瞩目 旗帜 接载 降落 ........

补充你认为容易写错或拼音错的字(?个)

2、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 而新闻的结构的五部分是、、、

3、完成练习册上的 预习积累部分。

4、记忆书下词语解释。将书中你不能理解的词语写在下面。

5、质疑:你觉得文章哪个地方你还不能理解?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30分钟)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概括本则新闻——

出示:“本文写了??的事件”,同学们2分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小结。

二、探究新闻结构分析。

(一)导语

(二)主体

时序结构

文章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作新闻速写、新闻素描。主要是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使某些精彩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结构,本文就是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

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 ;

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15分, 第1页(共3页)

西苑中学 八年级上 语文导学案 编制 陈强 审核

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 ;

第四个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 。

三、朗读,品味本文语句写作特色。(小组讨论交流,最后组内代表班级汇报。老师补充小结。)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句话是对港督府的描述,但这句话告诉了世人什么?

2.“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句话反映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四、体会、感悟,深入主旨。

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本则新闻进行一句话总结,谈读完文章后你的感想和体会。句式是“读完《别了,“不列颠尼亚”》,我??”,(可从“我觉得”、“我感到”、“我认为”、“我想”??等方面来谈。)

1、归纳上面句式从哪个角度入手的。

(参考:从国家的领土主权来谈;从国家综合国力来谈。)

2、学生总结后老师点评。

六、拓展延伸:

1、 特写性消息的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总结后老师点评。

课堂反思:

第2页(共3页)

西苑中学 八年级上 语文导学案 编制 陈强 审核

【当堂检测】(5分钟) 基础题――初显身手

一、选择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xǔ)

B.凝重(níng) 接载(zaì) 停泊(pō)

C.旗帜(zhì) 移交(jiāo) 护卫(wèi)

二、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淹映 陈迹 飘扬 B.仪势 离任 港督 C.古典 易帜 世人瞩目 能力题――挑战自我(5分)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陈迹——

2.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告终——

【当堂检测】(5分钟) 基础题――初显身手

一、选择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xǔ)

B.凝重(níng) 接载(zaì) 停泊(pō)

C.旗帜(zhì) 移交(jiāo) 护卫(wèi)

二、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淹映 陈迹 飘扬 B.仪势 离任 港督C.古典 易帜 世人瞩目 能力题――挑战自我(5分)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陈迹——

2.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告终——

第3页(共3页)

更多相关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答案注音并解释词语凝重nng庄重掩映ynyng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子夜z半夜陈迹chnj过去的事情瞩目zhm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冉冉升起rnrn慢慢地展拓zhntu施展开拓易帜zh指政权性质...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师说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说教材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新闻特写它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

新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勃杨兴一知识目标1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2掌握新闻的结构和特点三情感目标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特写场景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新大纲要求一分钟阅读个字学习新闻写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解析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

《别了_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附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有关知识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3记住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华...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特点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3学习并能独立筛取信息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把握文章重要信息体会本篇新闻的突出特点教学...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之预习案-学生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高一年级编制陈霞审核顾性彪审批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全体学生2通过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全体学生学习重点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

6、别了_不列颠尼亚

6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太乙路中学葛高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资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引导...

别了不列颠尼亚读后感(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