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xx-19xx)》有感

时间:2024.4.27

蔡嘉琦: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有感

蔡嘉琦

刚刚读完的阎云翔先生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xx年版)一书是一部优秀的民族志。该书重点考察了在中国农村过去的50年(1949-1999)中发生在农民家庭与个人生活领域的种种变化。

在此前,“绝大多数的研究注重的都是家庭结构与家庭制度,同时却很少涉及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P9),而本书作者开创性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体验上,展示出一幅中国北方普通乡村中村民精神世界充满微妙变化的图景。书中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关系,两性关系,家庭结构等诸多议题。

作者认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私人家庭的崛起以及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的普遍出现。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但是,这种个体身份和主体性的发展都是不平衡和不完全的,因为新出现的个人主义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具有道德自主性的、权利与责任平衡,而是倾向于唯我式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以物欲为目标,放弃公共责任,是一种自利性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换句话来说,许多个人缺乏基本的教养意识,成了没有教养的人。从50至70年代,几代年轻人在国家发起的各种政治运动中被国家鼓励或被直接引导对父权和公共权威等传统意识形态挑战。这使他们在私人生活方面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80年代以后,国家的力量开始消隐,留下了巨大的社会与道德真空,并迅速被彻底的消费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功利型个人主义等其它价值观念填补。这

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如:许多女青年在赢得婚姻自主权,仍然向未来的公婆索取高额彩礼(第六章),还有许多青年总是要求家中为自己安排工作与住房,却从来不问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又如,普遍存在的农村养老问题也同样源于权利义务失衡的自我中心主义价值取向,书中提到在农村两代人之间的代际互惠的传统机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平衡交换的新逻辑。村中的年轻人更看重自己对家庭财产的权利,却忽视了他们的义务和责任。为了适应这种情势,父母辈不得不采用多种策略对自身养老进行投资,如对儿子、媳妇以及嫁出去的女儿加倍宠爱,给予后辈更多的财力支持等等,希望此种举动能使他们在失去劳动能力后可以得到后辈的伺候和关照,安享晚年(第七章)。

由此看来,走出“祖荫”的个人似乎并没有获得真正独立、自立、自主的个性。恰恰相反,摆脱了传统伦理束缚的个人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的自我中心取向,在一味伸张个人权利的同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依靠他人支持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这不禁让我想起,辛亥革命以后,政治上的王权解体了,社会结构中的宗法家族制度也摇摇欲坠。传统的社会秩序与心灵秩序危机同时爆发。五四及新文化运动中对文化传统的激烈批判,使全社会都陶醉在 “冲决网罗,告别祖荫”的理想中,传承千年的儒家规范伦理被踩到泥里,许多青年人在“个人的崛起”中矫枉过正,甚至失去了信仰,比如章衣萍《枕上随笔》(1929)中记述的一位声称自己没有姓,甚至写信否认自己父亲,要求“平等”的女青年,再比如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个人私欲的泛滥与由此造成的社会动荡。

在今日,走出祖荫的个人很可能成为极端自我中心的无公德的个人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书中记述的小村庄中,也同样存在于中国城乡各地,啃老族、范跑跑等“道德滑坡”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近日发人深省的“小悦悦事件”,我认为其本质上还是权利与义务的失衡 ,唯我个人主义的泛滥 书中另一个令人感触颇深的地方是作者对田野调查的独特体验。据作者自述,

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在田野调查地点住了七年,19xx年以来他又在此地做了七次田野调查,1993—19xx年田野调查的重点主要在于私人生活领域(P14)。在田野调查中作者与调查对象间牢固的友谊、相互的信任和理解为日后成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作者认为,田野工作对于民族志作者而言也是一个精神参与的过程。书中以具体的经验事实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文风洗炼质朴,除去令人信服的说理外,读者从文中随处可以感受到细节的力量与鲜活魅力,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不再是以往抽象的概念诠释,而是对真实生活的深度挖掘。这些都得益于作者在长期反复的田野调查中,以参与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进入村民私人生活的情境的亲身体验。因此本书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即使像我这样对深奥枯燥的研究性著作很是头疼的读者,仍能在此获得相当愉悦的阅读体验。


第二篇: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xx-19xx》笔记


真实的震动

——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笔记

我本是一个理科生,如今在文科里学习自觉知识浅薄。此次读书笔记便自觉挑选了理论性不是那么强烈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我虽然是成长在边疆地区,但是并没有真的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的生活的知识,和目前的变化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所以也想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增进一些了解,希望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以后去农村实践有所帮助。不知是由于以前的不关注,对农村的了解停留在很久以前层面上,还是由于社会生活的确变化的很快,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农民跟过去的农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再是印象里那么传统和朴素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变得算计,开放。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和希望,他们也渴望过上富足像样的日子,但是又苦于前途渺茫。他们发展出了新的个体意识,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新的责任意识却没有建立起来,这给今后的农村生存带来了不确定性。整个社会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任何对此无所作为的态度都会给未来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农民是最无助的群体,政府近年对农村农民的关心扶助显然还不够,不仅仅是政策上对于经济的补助,更应当呼吁对于农民思想意识的的关注。

这本书算是一本人类学著作,描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附近一个名叫下岬村的村庄的农民生存状态。有意思的是作者竟然是美国人,准确地说,是一位华裔美国人类学家,名叫阎云翔。他青年时代从山东落户于这个村庄,在这里呆了七年,后来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又去美国留学,最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20xx年受聘该校社会学系紫江讲座教授。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至此定居美国。从80年代到90年代,他多次回到这个村庄进行长期田野调查,前前后后在这里一共呆了15年,写成了这本著作。此书获得20xx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该奖是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为纪念中国近代史研究巨擘约瑟夫·R·列文森所设,旨在奖励在美国出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研究做出极大贡献的杰出学术著作,每年只颁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本文不像一般的理论著作专注于农民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制度,如题目所言,关注的是在社会和家庭的转型中个人的改变。全文分为八章介绍了下岬村的择偶观,恋爱观,家庭关系主导,家庭居住环境,家庭财产分割和老年人的生存现状和传统孝道的动摇。看过这一系列的变革,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农民们不再是我印象里那些朴实单纯的“老乡”了,他们的思想开放了,无论是男人女人都开始注重维护自己的权利了,不再是过去对于长辈的言听计从,对规矩的一味遵从。个人意识越来越强烈,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全社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之风的盛行,农民们对待很多问题也开始向着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前进着,哪怕是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自己的配偶选

择。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虽然农民们也许不会再因为自己的老实巴交,没有心眼而被某些居心叵测的城里人欺骗了,他们能够好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的利益了,可是我想这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大家就都在经济浪潮中趋于同一化了,都是一群自我中心主义者,没有情感作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没有道义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有的只是冰冷的经济利益的计算,再没有那样最可爱的人们了。

在此我就从书中选取几处最令我觉得震动地方,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下岬村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我就记得小时候去农村见到马路两边的宣传语说“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家宝”“观念随着时代变,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等,再加上如今城里有巨大的养育子女的压力,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还有丁克家族数量的不断上升,我的印象里中国的人口增长中农村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都是不生儿子不罢休的。可是关于下岬村的事实又一次让我震动。19xx年到19xx年为止,下岬村共有56对夫妇生了计划外的第二胎,33对生了三胎甚至更多。可是这不都是因为他们还想要儿子。这其中有33对的头生子是女儿,另外24对确实已经生了儿子的。也就是说,并非每对夫妇都是为了生儿子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有些就是为了再生女儿,或是就是想再要个孩子。我想这出乎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看来,这么多年的宣传还是有些效果的。下岬的人们没有一如既往的的追求儿子,并且还能多为孩子着想,本着不让孩子孤单的目的再要一个。同时这是不是也说明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不再是单纯需求力气来完成各种劳动的生产模式,女性也可以独自撑起半边天,为家庭收入做出和男性一样的贡献,在因而对于儿子的追求也不再那么疯狂了。所以,我想这也间接说明女性在农村的地位有所上升。这一点想法在书中的第四章是有所印证的。过去家里基本都是男的说了算的,而如今我们看看下岬村的数据:308个核心家庭里,有109个,也就是35%被认为是妻子做主,至少是妻子说了算。只有占19%的57是丈夫做主,余下的46%是共同做主,也就是丈夫与妻子在决定时拥有同样的权利。 这与我们的记忆中农村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很低的印象也是截然相反的。她们现在不仅能说,敢说了,而且说话也有分量了。时代的确在进步,农村妇女也得到了解放,她们也可以平等的处理家中事务很直接拥有决定权。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受益者远不止于那些已经拥有家庭事务决策权的妇女们,这是一件农村社会的喜事。因为妇女在家中有了权利,那么女孩们在家中也自然而然的不会再受歧视了,遗弃女婴,不让女孩上学,童养媳,卖掉女儿养儿子等等此类荒唐的事件不会在上演了,女孩们在农村也一样可以拥有快乐充实的生活了。这只是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即使是在农村,养孩子的成本也变得相当的大了,如今的孩子不比过去,不仅要吃好的,要喝好的,还要玩好的,用好的,还得让他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笔一笔下来,多样几个孩子是负担不起的。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儿子可靠,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要不得。可是现在实况是啃老族越来越多,生个儿子好不容易养大还要给他娶了

媳妇,买了房,回头儿子还都听媳妇的,让老人家寒心哪,实例见多了也就没人愿意担这苦差事。还有就是一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城市里的同龄人都生一个孩子甚至是不生孩子了,下岬的年轻人见了也就思考琢磨,根据一番比较后也就学习这种新型的生育理念。总之这种新的生育理念我们还是比较乐见其成的,

下岬的青年农民中婚前性行为的普遍程度令我惊讶。书中提到作者对下岬村的计划生育报表进行了分析,对比19xx年以来每对新婚夫妇与头生子出生的时间,在1991至19xx年结婚的49对夫妻中,有13对在结婚8个月内生了孩子,其中有10对是在7个月内生的孩子。所以即便是按最保守的估计,这期间也有至少20%的新婚夫妻有过婚前性关系。不是每对有婚前性关系的夫妻都会怀孕,所以实际比例肯定还会再高。而村中人们对此的态度也让我觉得惊讶,不仅是年轻人连老人们对这一现象也都表示不同程度的理解,并没有进行舆论谴责。可能由于我对农村的认识其实更多的是停留在电影书籍中的,往往对于这种情况,都会引起全村人民不满,男女双方会被大家唾弃,名声散尽,因为这是不被传统道德所允许的。 而奉子成婚在我看来是城里人比较运用于实践的一个词语,而如今看来新一代的农民对此也能接受,“先有后嫁”也不再是新鲜事了。我想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肯定是由年轻人带起的。近年来,进城务工,上学,做生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在城里人一样接收到了西方思潮的熏陶,对于性这个问题的态度不再像他们的父辈们那样规矩了,他们在城里这种事情见多了,回去也把这一“新潮”的思想带了回去。还有不得不提的应该就是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巨大影响力,现如今在农村也是每家每户都有电视,看多了电视剧里的那些时尚的男女主人公的故事,这些乡村中的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的年轻人们也渴望能够像他们一样,于是理论运用于实践,而老人们在电视里见多了,对于身边这群年轻人的新式行为也就多了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下岬的青年婚前性行为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这不完全等同于大城市中流行的同居。下岬的青年对待婚姻还是比较认真的,一般都是订婚后才发生性关系,这对于他们的婚后生活比较有利,能够更融洽的相处。然而,我对此类现象始终不报有乐观的态度。如果真的能如书中所言这是算是试婚的一种,两人最终都会修成正果,百年好合,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是问题在于,如果不能呢?虽然年轻一代对于新娘是否是黄花大闺女已不再那么重视,社会舆论也不再谴责,因而对双方以后的生活似乎都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可是这是一种行为的缺失,传统的丢失,我们可以呼唤个人权利,可以要求个人自由,可是这不是一种宣扬自由,追求自我的方式,感情还是应该以理性作为基础的,传统也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

孝道的衰落令人寒心。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往往都是家中的父辈做主的,就算不是父母不愿意做主了,那他们一定也是家里地位最高的人,没有人敢违背他们的意思,因为中国人都遵从“百善孝为先”的理念。父母的恩情是还不尽的,我们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道德上都应当孝顺父母。可是现如今在下岬的现状里,我看到是老人们不是没

有地位,而是完全被嫌弃着。这让人心寒啊,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孝道都去哪了?书中记录到19xx年在下岬村有一位71岁的老人在家里上吊了。这是一位温和安静得人和一位慈祥的父亲,他做过很大的努力去和儿子儿媳和平相处。自杀那天,儿子摆酒席,老人平时都不敢上桌吃饭只能在厨房吃剩饭,这一次他想请儿子和儿媳给他一点肉和饺子,儿媳一口拒绝了,醉汹汹的儿子竟然骂他是老馋鬼不要脸。苦命的老人家就此走上了绝路。这在下岬村不是个案,类似的状况也发生过。人们对此也就唏嘘了几天,过后一切静如往常,那老人的儿子继续正常生活着,而下岬其他的老人们的状况也未因此得到大家的重视。说明大家对此都已经麻木了。那推想而知这种情况在我们中国更不是个案。我不敢再想下去了,这距离我的认知太远,这让我感到害怕。年轻人都怎么了?为什么对老人家不能好一点,那是可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哪!难道追求利益化,追求物质享受就连最基本的亲情也置之不理了吗?我们追求的目标可不是物化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和精神同时进步的社会,是经济先发展,继而促进精神境界的提高。在这一点上,显然我们需要做得更多,让人们明白利益是一个中间量,我们真正追求的是最终的精神世界的高境界。在我看来,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国家干预,政府的介入更有力量。虽然我不愿意看到人之最为基本的亲情需要通过外界的强制力量来保证,但是在目前阶段,这是最好的办法了。首先应该将强对于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不孝顺是法所不容的,用法律来威慑他们;其次我们应当完善农村的养老机制,让老人们不必依靠儿女也能自己生活的体面,以防老人要看子女脸色行事,最终弄得上文那位老人的结果;再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有知识的人会更注意孝顺父母(书中对此一点有所涉及证明)。如果我们真的做到让农村人口至少达到高中文化水平,我相信类似的悲剧一定会减少。我们也可以从娃娃抓起,对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让孩子们用他们的智慧回家教育父母,继而带动父母对祖父母孝顺。最后,基层的农村自治组织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不孝顺父母的儿女进行教育,用亲情的力量感化他们,用社会舆论引导他们,争取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孝顺父母。

乡村爱情的也是拥有浪漫的。我想不只是在我,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都认为中国的农民对于爱情不怎么感兴趣或说他们的婚姻通常是与爱情无关的,所以通常也没有学习和去调查研究中国农民的情感生活,这可以说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然而本书做这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事实证明农民的感情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的多。下岬人选择配偶有三种类型,自由恋爱,介绍对象和父母包办。在1949到1999这五十年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自由恋爱的比例越来越多,到九十年代包办婚姻就基本销声匿迹,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说那时候的婚姻大多都不会是自由恋爱,想来不会有甜蜜的生活,可是实际上在婚后,两人也是可以有爱情的。书中提到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个妻子在家中最缺钱的时候想去割双眼皮,丈夫希望她等几个月,却说不动她,所以就找自己的父母借了钱。但父母知道他借钱的真正原因时抱怨他胆小,连老婆

这一点不合理的要求都不能拒绝。年轻人都将这个丈夫视为模范丈夫。这个事例正是说

明了农民夫妻的浪漫爱情。当然之前提到的现在农村家庭里妇女也开始拥有和男人一样

的权利了,这其实就可以看作是农村爱情的体现,不然男人怎么就渐渐不掌权了呢。其

实这里还是得说到现而今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人

们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情感生活的需要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就连一

位上了年纪的老教师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感情生活,觉得和老婆说的话不够多,尽管他在

同辈人里已经是与老婆最为亲密的人了。所以说现在的年青一代的农民和城里人的思想

差距其实真的不大了,差距多在与生活水平的限制。

社会公共生活的衰落和私人空间的扩大。我们常常说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阻碍了人

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稀少,我们不再有街坊邻里的友情了,因为关

上重重的防盗门我们甚至不清楚对门住的是男是女。城里人的印象便是农民们忙完以后

就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一起闲聊,东家长西家短,好不热闹。可是下岬的实例告诉我们这

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将要消失了。村里人都说,村里已经很多年没有任何公共活动

了。村干部对于组织公共文化活动也没有兴趣,村里甚至没有聚会的地方了。以前虽说

是被迫的听大喇叭里得广播,一起看露天电影不是那么的享受,可是这对于人们之间的

感情交流还是很有好处的。而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私人空间的安排了,有空都在家里看

电视,接受电视里面的各种新潮的事物的熏陶,模仿城市的装修风格,把家里也进行一

番大改革,从过去的简单的三间屋变成今日的单元房,一道又一道的障碍把邻里都隔在

了外面,串门的越来越少,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就随之日益疏远,“七家不知八家事”就

是说现在的下岬的邻里状况。大家都呆在自己家里,把自己的事情保护得好好的。这是

新的文化思潮对下岬人的影响,新的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自主,追求个人主义,因而

更加重视个人隐私权,注重保护个人空间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彰显的是人们对个人权利

的要求在日益增加。个人在不断的获得本其应拥有的而之前被忽略的权利,这无可否仍

是一件好事,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人们是无意识逐渐改变,对于社会生活中个人义务及

对周边人的情感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变成一个近乎自私的人,变成对自己权利的过分追

求,那么结果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在城市化的弊端日益显现的今天,我们的农民们也因

该觉醒城市不一定就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最佳途径,其实在农村可以拥有更惬意的生

活。所以说,我们的农村自治组织发挥其作用的时候到了。应该在农闲时候多组织些大

家都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比如村民运动会,村民艺术节,村民节日晚会等,以此来鼓

励村民们走出家门,离开电视剧,参与到公共活动中来,重拾与乡里乡亲的深厚感情,

又是一幅和谐的画面。

这本书中提到了农村私人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新式的变化给我的震动远不

止这几件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实际私人生活的变化和个人思想的变

化。物质上来说,生活水平自是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不仅仅是有了暖和的新房,还

有一应俱全的新式家具,而且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吃饱穿暖,而是手里有了闲钱可以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努力的想着城里人的生活水平方向迈进。精神上来说,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多了,认识水平有了提高,思想也就更开放了,对于各种事件的接受能力也就有了提高,可是正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反而更加执着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人们变得自私了,凡事都是个人至上,亲情也沦为牺牲品,个人对于社会,他人的道德责任被忽视了。书中提到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是有其政策引导的巨大作用的。所以我想说,面对农村即将被城市同化这样一个局面,国家应当出台合适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农村还以农村的本来面目,让农民还以农民朴实的本色。

对于这本书,我个人认为,它还是很有价值的,在此就不必再献上我的赞美之词了,它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已经证明了它的优秀,它的价值。

更多相关推荐: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作者贾紫萱班级高一20班在学校的阅读课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这位作家刘亮程先生他富有灵性的文字与其笔下诗化的乡村生活深深吸引了我我觉得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刘亮程并没有用许多花哨的手法来修饰他所描写的东西...

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村庄》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读专业班学生姓学生学书笔记级英语1153名周欣号9115115321二一二年九月一日读一个人的村庄有感书是语文老师推荐给我们的说是本难得一见的好书我本是不爱看散文的因总抓不住作者晦涩的情感一...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

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望着精神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人与自然万物各适其所的和谐相依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剥夺的合理性都是一个奇观都有一部纷繁且无法穷究的心灵史都保持着卓然独立的个性因而也不能为外部世界的轻易改变因为...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品尝寂寞一个人的村庄gt读后感在许多人眼中乡村是贫穷落后脏乱不堪的而刘亮程笔下的村庄彰显着勃勃生机洋溢着平和与闲适之美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点茫然看不懂读者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甚至觉得有点语无伦次看...

环县五中王丽娜《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的床头多了一本书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有时看见了便随意一翻翻到哪就看哪因为如此自然趣味质朴的文字处处都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我喜欢能让我想起故事的文字20xx年7月28日星期一晴在心里给童真留个家太阳慢悠悠...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外阅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管理学院031C13116项鑫自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就没怎么好好看课外书了每天看一些线性代数背英语单词有些时候也很浮躁最近利用周末的时间读完...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大学一毕业便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有一群可爱的同事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然而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碌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总觉得要给自己一个充电的机会然而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挤不出...

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

一个奇怪的梦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德兴新营小学四1潘静今天我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课文讲的是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林木茂盛是一个人间仙境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住在那儿的人...

中国人在梁庄的读后感Microsoft Word 文档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个村庄的发展就如树的年轮一般记录时代发展的进程和变迁每个人就如这树上的一片叶子生长凋落化作养料和树又融为一体没有故乡没有根意味着一个人无家可归人是村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村庄中留下...

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

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感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原来长满了茂密的树木人们为了盖房子把一棵棵树砍下来树木没了一天忽然下起了大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冲走了我们都共同拥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地球为了让这个家更美丽必...

一个人的村庄

最是生活见繁华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最先是从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篇课文开始接触刘亮程那篇文章极好极平淡的文字极普通的事物延伸出极广阔的文思会不会当一切曾经属于我和环绕在我身旁的所有物质都消散的时候我的存在也就那样变成了...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读后感

在那个消逝的村庄里曾经有过潺潺的流水嫩绿的草原闲适的山羊和少女那纤细的双手缝制出来的一片天空题记没有人给时间一个定义因为时间是那样的抽象那样的飘渺就像没有人给生命一种定义因为他看似随时流动在我们血液里跳动我们的...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