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

时间:2024.5.13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

【关键字】白居易 长恨歌 主题 伤感 情

【摘要】一直以来,人们对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既有浪漫的爱情说,又有批判性的讽喻说,还有就是双重主题说,从三个方法上去分析,可以看出白居易写的不像陈鸿《长恨歌传》那样带有批判性,而是以“情”为重点去展开,去描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巨大成功。

到底哪种主题是白居易所要表达的呢?综合来看,大致有三种说法,即“讽喻说” (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恨其误国)、“爱情说”(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真挚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说”(指爱情悲剧的双重性、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作者态度的双重性)。大致人认为“双重主题说”比较符合实际,而作者则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写的是一段悲惨的爱情。 说它写的是爱情是有依据的,纵观全诗,可以将诗歌分为四层: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

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1]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是人便以“长恨”表现

了爱情的长存,亦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所以,《长恨歌》并非一首讽喻诗,而是一首歌颂爱情的诗篇。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开端,先写杨玉环入宫,受专宠;次写马嵬兵变及李、杨爱情悲剧结局;再写唐明皇奔蜀及回宫后对贵妃的笃诚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写贵妃死后成仙,对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整个故事。[2]该诗不仅故事完整,而且情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诗的后半部分想象、虚幻了一个恍惚迷离,虚无飘渺的别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艳艳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的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我们说这是一种主观愿望的表现。可以说这样处理不是必然的生活逻辑,不是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只是诗人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希望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主观化的情节,不是客观化的。它是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欣赏习惯的。读者、观众都不希望“好人“死绝”,更不愿哭着离开剧场。这大团圆结局,与中国古典美学追求有关,是民族传统、哲学基础所决定了的。《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这反映出了诗人对他所认识所描绘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的基本评

价和基本态度,而且这爱情悲剧是能够统帅全诗灵魂的;至于纵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为背景、典型环境来考虑。这爱情悲剧作为主要线索来分析、评价。那《长恨歌》的爱情主题也就好解释了。

《长恨歌》,一篇流传千古的诗歌,其魅力在于诗人用抒情的笔调、同情的心理,讲述了一则发生在帝王与妃子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充分表现了爱情的欢乐、痛苦、悲伤;还在于诗人用极为优美的笔调赋予了人物以饱满的感情,杨贵妃死后复生对唐明皇的深情尤为感人。缠绵悱恻的感情,曲折婉转的故事,优美流转的语言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的爱情观,吸引了历代读者,也使它成了享有世界声誉的名作,得以世代流传。

【参考文献】黄德仁. 《长恨歌》主题之我见[J]. 兰州学刊

华世欣. 一篇长恨有风情——读《长恨歌》管见[J]. 固原师专学报 周啸天. 一篇长恨有风情—

—谈《长恨歌》[J]. 西华大学学报

1陈鸿《长恨歌传》 2白居易《长恨歌》

1 张中宇;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J];文学评论;20xx年04期

张中宇;“一篇长恨有风情”考辨——兼及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2

社会科学版);20xx年02期

【共引文献】


第二篇: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更多相关推荐:
白居易诗歌名句辑录

白居易诗歌名句辑录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6在天愿作...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好一首凄凄切切的长恨歌好一个凄怆悲凉的爱情故事好一代风流倜傥的一国之君二人的爱情远已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到达了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面对这唯美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慨...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20xx11181222内容提要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我比较赞同爱情说的观点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

长恨歌全—白居易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春宵苦短日高起承...

《长恨歌》-白居易

wangshuyun长恨歌白居易学习目的1认识本诗主题思想的两重性2了解本诗情节曲折多变刻画人物细腻生动描写叙述抒情紧密结合的特点3掌握本诗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介绍自己学习重点认识主题的两重性体会情节曲折多变以及...

白居易《长恨歌》与白朴《梧桐雨》的比较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感人的爱情故事总能够经久流传而历代的文人骚客也都往往喜欢用这种题材作为自己的创作内容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他们的爱情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总是为后人感叹的而文人们也都对他们之间的悲剧有着不同的...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重含蕴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多重含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该诗与另一首叙事诗琵琶行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广泛流传以至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两首诗被时人号为千字律诗元和曲后人对其精美绝伦的...

8白居易《长恨歌》

长恨歌白居易一主题讽谕主题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情爱的描写对唐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暴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爱情主题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

13白居易《长恨歌》

长恨歌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风格2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3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4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5熟读成诵长恨歌教学重点1了解长恨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2把握...

拜读白居易之《长恨歌》

拜读白居易之长恨歌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就看了昆曲长生殿和梅兰芳先生演出的太真外传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对于杨贵妃留下了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最近我又在我珍藏已久的唐诗中重新温习了这片千古绝唱的长恨歌长恨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

白居易《长恨歌》 自我理解

长恨歌即歌长恨歌咏爱的长恨在白居易长恨歌讨论课上的发言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思倾国果倾国矣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杨的...

长恨歌 白居易

長恨歌白居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

白居易长恨歌名句(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