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正式上课用(教师)

时间:2024.5.9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培养翻译朗读的能力。

3、学习唐雎的精神。

第一课时

1、查阅资料,把你收集到的《战国策》知识和本文背景知识写在下面

《战国策》:

(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辱”的意思是: 。

相关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唐雎( )怫然怒(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 )

休祲降于天( )天下缟素( )色挠( )韩傀( )

3、认真诵读课文两三遍,将读时遇到的疑难困惑写在下面,课上交流。

4、再读课文,用1-2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思考:

(1)、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 主要人物是唐雎。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1

5、疏通文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注意加点的字词。

2、翻译第一段

3、思考以下问题:

①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 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②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第二课时

第二段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

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注意加点的字词。

2、翻译第二段

3、思考以下问题:

2

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有恩于安陵君

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是让安陵君扩大土地,而婉拒则是逆寡人和轻寡人。

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

④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⑤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第三段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

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

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注意加点的字词。

2、 翻译第三段

3、思考以下问题:

①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3

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②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为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

4、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他

,也照应下文 ,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

5、本文段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富

有戏剧效果。

第四段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学生结合注释自译,注意加点的字词。

2、翻译第四段

3、思考以下问题

①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②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

什么?

第三课时

一、 把握人物形象

4

1、找出秦、唐说的话,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可用“从 句中,我读出了唐雎或秦王的 性格”说话。

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二、总结写作手法。(讨论,归纳)

本文是怎样刻画唐雎形象的?

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两个对立的形象。

三、 感受人物个性:分角色朗读,体会外交辞令的言外之意。

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四、拓展思考。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2.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晏子使楚,以狗国才有狗洞、不肖者使使不肖国、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也维护了个人尊严。

蔺相如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崇高的爱国热情,智斗强秦,以和氏璧有一小毛病、斋戒五天,完璧归赵。

五、归纳整理本课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5


第二篇: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反复朗读课文,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资料链接

1.作品资料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接秦并六国,记事约240年。《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2.背景资料

两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文章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让我们由一斑见全豹。 战国末年,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君子”。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秦王怫然怒( ) 亦免冠徒跣( )( ) 唐雎( ) 色挠( ) 抢地( )聂政之刺韩傀( ) 休祲降于天( ) 寡人谕矣( ) 天下缟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1)唐雎不辱.使命( )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大王加惠..( ) (4)请广.于君( ) (5)岂直.五百里哉( ) (6)秦王怫.然怒( ) (7)布衣..( ) (8)以头抢.地耳( ) (9)休祲..降于天( ) (10)天下缟素..

( ) (11)秦王色挠.( ) (12)长跪而谢.之( ) (13)寡人谕.矣( )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 通 ,翻译:

(2)仓鹰击于殿上 通 ,翻译: (3)寡人谕矣 通 ,翻译: 四、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于 受地于.先王(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徒 亦免冠徒.跣( ) 徒.

以有先生也( ) 以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徒以.有先生也( ) 之 愿终守之.( )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专诸之.

刺王僚也( ) 与 轻寡人与.( ) 与.臣而将四矣( )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秦王和唐雎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的“潜台词”。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参考答案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

(1)辱没、辜负 (2)交换 (3)给予恩惠 (4)扩充 (5)只,仅仅 (6)盛怒 (7)平民 (8)撞 (9)吉祥,不祥 (10)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11)屈服 (12)道歉 (13)明白,懂得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错”通“措”,放置 (2)“仓”通“苍”,青黑色 (3)“谕”通“喻”,明白

四、解释下列各词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使. 派遣 出使 于. 从 到 徒. 空 只 以.

凭 用 把 因为 之. 代国土 的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与.

语气助词,吗 和,这里意为“加上”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这样,但是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终生守护这片国土,不敢交换!

(3)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且守护这片国土,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交换)吗? (5)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6)天子发怒,横尸百万,流血千里。

(7)布衣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8)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六、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 唐雎: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2.你最好把你们的土地割让给我们,不然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3.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更多相关推荐: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西拉科学校王延梅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5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导入新课作家作品简介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主要人物主要矛盾结果研读赏析文意疏通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唐雎的说话艺术赏析布置作业教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设计了一系列小要求小问题一步步...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导入新课作家作品简介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主要人物主要矛盾结果研读赏析文意疏通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唐雎的说话艺术赏析布置作业教法上主要采用启发式设计了一系列小要求小问题一步步引...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黄集镇一中宗俊波教学设计时我想起了两个周恩来外交的小故事国共两党在南京谈判时有一次国民党代表在谈判桌上大发谬论共 产 党首席代表周恩来义正词严一一反驳国民党的代表非常恼火竟然说同共 产 党谈判是对牛...

人教九年上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有些文字有难度本文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机锋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本文矛盾冲突尖锐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如开掘得当学生自然趣味盎然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编号YW9015导学案设计编号YW9015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 新人教版

唐雎不辱使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2多种方式诵读文章读出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能力目标1学习在同一情境和事件中对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2学习文章在对比冲突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情感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安达市第六中学徐凤一教学设想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核舟记等来说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

《唐雎不辱使命》第一课时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编号YW9014导学案设计编号YW9014

《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3节附教学反思

编号YW9014导学案设计编号YW9014编号YW9014编号YW9014编号YW9014

唐雎不辱使命

标有的是重点唐雎不辱辱没使出使命战国策秦王使派人谓告诉对说安陵君曰寡人欲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许答应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给予恩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即使这样受地于从先王愿希望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