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 北京人6

时间:2024.5.14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曹禺《北京人》赏析举隅

一、《北京人》的喜剧底蕴

在戏剧评论界,曾有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以为《北京人》是一出“凭吊往昔”的悲剧。曹禺却用明确的语言说明他写的是一出礼赞青春的喜剧。他说:

?有人曾说《北京人》是作者唱出的一首低回婉转的挽歌,是缠绵悱恻的悲剧,是对封建社会唱的一首天鹅之歌。这些说法我都不同意。我觉得《北京人》是一个喜剧……我觉得喜剧是多种多样的……我说《北京人》是喜剧,因为剧中人物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继续活下去,并找到了出路,这难道不是喜剧吗??

曹禺认为喜剧有多种样式。有莫里哀的喜剧样式,但这并不是惟一的样式。曹禺把《北京人》的喜剧性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喜剧性相提并论,他说:“我觉得《北京人》是一个喜剧,正如我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喜剧一样,《罗》剧中不少人死了,但却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所以是喜剧。”

因此,要理解《北京人》的喜剧性,主要并不是着眼于剧中的像江泰这样的曾有喜剧性性格特征的人物,而是应该着眼于全剧的“一种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的精神升华。

我们要认清貌似悲剧的喜剧底蕴。比如瑞贞与曾霆的协议离婚,表面看来是让人感伤的事件(曾霆毕竟也是个品性不错的男孩儿呀),但仔细一想,他们的离异给他们都带来了重新生活的可能。再如,曾文清的死,乍一看来也是件悲伤事,但实际上这正是曹禺所说的“剧中人物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继续活下去,并找到了出路”的喜剧性底蕴,因此曾文清的死也不啻是一个“人间喜剧”。

尽管《北京人》的调子有些忧郁,但曹禺说这种忧郁的调子是他“对那个时代的感觉”,并不影响整个剧本蕴含的生气勃勃的青春气息。

曹禺对于《北京人》是个喜剧这一观点的坚持,有助于我们找准对这个剧本思想意蕴作整体把握的角度。与其说《北京人》是对旧的、沉沦中的昨日的“北京人”的一曲挽歌,毋宁说是对于新的、成长中的明日的“北京人”的一首赞歌。剧本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黑暗,但更反衬出了勇敢地从这个封建泥潭中挣脱出来的新的青春生命的光焰。因此,《北京人》里占主导地位的情绪是淡淡的欣喜,是深蕴的乐观主义。

二、《北京人》中的新人形象

《北京人》的乐观主义的高潮是瑞贞与愫方的最终离家出走,这对应着全剧的最后一句舞台指示──“远远传来两声尖锐的火车汽笛声”。她们乘火车上哪儿去了呢?曹禺后来说:“我清楚地懂得她们逃到什么地方去了,那就是延安。但是,我没有点明。”这就是《北京人》中的新人的形象高度。

瑞贞是最早觉悟的。她受的是新式教育,容易接近革命思潮。在戏开幕之后,她已经下定了走出这个封建家庭的决心。她的戏剧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劝说愫方与她一起出走。

愫方是曹禺笔下最美的一位女性形象,在这个形象里注入了他的极大的精力与情感(曹禺承认在愫方的形象里有他妻子方瑞的影子)。曹禺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愫方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见过她的人第一个印象便是她的‘哀静’。苍白的脸上恍若一片明静的秋水,里面莹然可见清深藻丽的河床,她的心灵是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在心地坦白人的眼前那丰富的宝藏也坦白无余地流露出来,从不加一点修饰。她时常幽郁地望着天,诗画驱不走眼底的沉滞。像整日笼罩在一片迷离的秋雾里,谁也猜不着她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与哀怨。??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然而她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的无尽的耐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

仅仅用“善良”二字来形容愫方的好心肠还不够,至少要在“善良”前面加个“太”字。她太善良了,以至于会这样真情投入地去爱那个不成器的曾文清,会那样逆来顺受地去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照拂那个虚伪而暴戾的曾皓,这些我们不一定能认同的愫方的行为,却又是她那真诚忘我与以德报怨的美德的一个反映,她的似乎是有局限性的地方反倒显示她的博大。因此,《北京人》一剧导演蔡骧当年在对愫方作形象分析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你不能不承认,即使你不同意她的生活态度,却不能不赞扬她的善良品质。”而曹禺说得更明确:“人都说愫方傻,她怎么能爱上文清这个‘废物’?她不是傻,是她心地晶莹如玉,是她忘记了自己。”

然而,美丽善良的心灵是最容易接近真理的阳光的。愫方终于也觉醒了,而愫方的觉醒,使这样生长在黑暗山谷中的幽兰吐露出沁人心肺的芳香。

三、关于诗化戏剧

如果把《北京人》与《雷雨》《日出》等剧相比较,评论者们都会指出,《北京人》有更高的文学性。

曹禺在谈论《北京人》的时候,说了一句很值得注意的话:“现实主义的东西,不可能那么现实。”我的理解是曹禺在这里说到了戏剧的诗化的可能。

《北京人》第一幕里北京猿人黑影的出现就是一个曹禺自己提及的实例:

?曹禺同志谈到古人论诗,说诗有‘赋、比、兴’。就《北京人》里猿人的黑影出现的情节论,这种安排就好比是起了诗中的‘兴’的作用。?

《北京人》中有不少具体的、具象的东西是可以为抽象提供可能的,从剧本开头的“鸽哨声”到剧本结尾的“火车汽笛声”,这里蕴含着接近于诗的象征意味。

而《北京人》中最令人难忘的音响效果当是第三幕第一景的“号声”。请看曹禺是如何在舞台指示里对它形容的:“在苍茫的尘雾里传来城墙上还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这来自遥远,孤独的角声,打在人的心坎上说不出的熨帖而又凄凉,像一个多情的幽灵独自追念着那不可唤回的渺若烟云的以往,又是惋惜,又是哀伤,那样充满了怨望和依恋,在薄塞的空气中不住地振抖。”

就是在这“像一个多情的幽灵”般的“号声”的声响背景下,曾瑞贞和愫方进行了心贴心的交谈──

愫方……(忽然扬头,望着外面)你听,这远远吹的是什么?

曾瑞贞(看出她不肯再谈下去)城墙边上吹的号。

……

愫方(眼里涌出了泪光)是啊,听着是凄凉啊!(猛然热烈地抓着瑞贞的手,低声)可瑞贞,我现在突然觉得真快乐呀!(抚摸自己的胸)这心好暖哪!真好像春天来了一样。(兴奋地)活着不就是这个调子吗?我们活着就是这么一大段又凄凉又甜蜜的日子啊!(感动地流下泪)叫你想想忍不住要哭,想想又忍不住要笑啊!

这一场戏是《北京人》里的华彩乐章。和《雷雨》不同,《北京人》里最动人的戏剧场景,不是剑拔弩张的激烈冲突性场景,而是表现经过心灵碰撞之后心灵得到进一步升华的抒情性场景。

而决定着《北京人》的诗情基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曹禺塑造的愫方这个永远向往着美的女性形象。所以蔡骧导演有理由说:“如果《北京人》是诗,那么这首诗的灵魂是愫方。”

《北京人》是一出有点儿“契诃夫味道”的戏。契诃夫戏剧给予曹禺的启发是,戏不必写得那样“张牙舞爪”,戏可以在平易中见深邃;戏不必写得那么“像戏”,戏可以散文化。而曹禺的《北京人》,在做戏剧“散文化”的尝试中,达到了诗的境界。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二篇:评述曹禺《北京人》


评述曹禺《北京人》

三幕剧《北京人》创作于19xx年。本剧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串联全剧矛盾冲突的线索与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展开家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并透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通知的破产。

在《北京人》当中,你可以看到一种衣冠楚楚的绝望,也正因为是解决了温饱之后的衣冠 楚楚,这绝望才来的更加让人警觉。在《北京人》当中,你也都能看得到人群中的一种孤单,一个人时还好,然而在人群中,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才真正地孤单起来,而这孤单也才来得更加让人防范。所以,看话剧《北京人》,你没有任何因岁月而产生的隔膜,反而觉得,这就是写给当下这个时代写给我们的。话剧中每个人的心灵困境,台下的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内心的影子,这很恐怖也很解渴。所以走出剧院,你会想:为什么剧中人与我们,看起来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可却不知道该去恨谁?而谁又是受害者呢?

《北京人》讲述的是本世纪初,北京城里一个大户曾家,曾老太太弥留之际,为冲喜迎娶曾孙媳妇瑞贞,在迎新人进门时,老太太撒手归西,全家人乱成一团,办喜事变成了办丧事。 有三进大院子四合院的曾家已经家道败落,但仍挥霍维持着尴尬局面。长孙文清是个颓废、整天无所事事的大少爷。他不喜欢家里为他娶的妻子思懿,心里爱着寄居在他家的无依无靠的表妹愫方。愫方寄人篱下,忍气吞声,像女仆一样整日劳作,虽然与大表哥有共同的爱好和感情,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就这样还得忍受表嫂的冷言冷语。 孙媳妇思懿,明知丈夫另有心上人,可长房长孙媳妇的地位,使她掌管着家中的财权,她内外操持,拆东墙补西墙,硬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女婿江泰住在丈人家,他空有许多新思想,但一事无成,与曾家格格不入。 曾家的朋友、人类学家袁任敢带着女儿袁圆从国外归来,暂借住在曾家,为曾家带进了新的空气。 曾霆还是个孩子,被迫娶了瑞贞,他与袁圆玩得很开心,根本不懂夫妻之道。 最后,这个封建大家庭终于崩溃了,文清死了;愫方终于离开了这个家;曾霆与瑞贞离了婚,老太爷曾皓面对这一切,只有痛哭,他挽救不了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

曹禺选取一个典型的没落士大夫家庭,写了曾家三代人。老一代“北京人”曾皓是封建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代表。他心中似乎装满了各种忧虑与烦恼、委屈与同情,但实际上,在“仁义道德”的面孔下是一颗自私虚伪的心,用苦难哀怜遮掩了自私与虚弱。曾文清是剧中曾家的第二代“北京人”。他聪颖清俊,善良温厚,不乏士大夫阶级所欣赏的潇洒飘逸。他的悲剧在于,他所长期生活期间、受其多年熏陶的封建文化思想和教养,腐蚀了他的灵魂。剧中还有一个原始猿人“北京人”的形象。这是曹禺采用的一个戏剧象征。他以“北京人”为剧本命名,囊括史前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三种“北京人”,象征剧本主题的丰富含义。

遗憾与可喜的是,曹禺并没有在《北京人》的结尾为 我们安排一个过于亮色的结尾,他用剧中人的口说:一切还需要等待,或许有的时候,当你可以准确地表达困境与绝望的时候,就是希望的开始,就如同我在真正痛苦的时候,并不是听轻松的音乐而是听马勒的交响曲,在痛苦的碰撞中,痛苦才有所解脱。

更多相关推荐:
《北京人》读后感

北京人创作的得与失洛阳一高高三8班王逸凡北京人曹禺忧伤艺术的高峰之作以旧社会没落的官宦之家为舞台展示了作者对旧生活的批判和新生活的向往剧情安排精巧节奏适中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然而人物塑造却是本篇败笔之一居中是...

北京人读后感

没落的压抑内容摘要他们是一群显贵后代当荣华尊耀随时光层层褪尽他们便不知所措时光悄然改变他们仍然固守一隅那在显贵时代养成的种种陋习转身变为凶猛的耗子食尽这个家族然而对于北京城却是无丝毫影响它仍然向前走着这个家族只...

北京地铁的观后感

北京地铁的观后感通过在课堂上观看了北京地铁的纪录片后我感到很震撼城市高速的发展使交通拥堵不堪让北京这座城市的未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站为了改善交通迫切地要建立世界上最大地铁的交通网络为把地铁建设出来一线的建设者们在...

读《北京历史人口地理》有感

读北京历史人口地理有感提要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著名古都自然吸引了无数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对北京的研究但在北京历史时期人口这一方面深入研究探讨的学者就少之又少了研究的成果可谓是一片空白由北京大学地理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北京青年观后感

为青春采撷一朵玫瑰抛开北京青年重走青春的主题更觉是一部爱情故事各种形态的爱情或简单或疯狂或执着或痴迷庆幸的是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坚定何西与丁香的携手源自于何西的坚持这个总是将我爱你挂在嘴边的大男孩说着你若不离不弃...

北京青年观后感

1北京青年观后感走在青春的路上走在青春的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喜也有泪水有鸟语也有花香青春的路上总是有那么多绚丽的风景让我们每一个人驻足停留而我们伴随时间的流逝又匆匆向前去欣赏新的绚丽风景一伙重走青春的北京青年...

北京蚁族读后感

北京蚁族读后感最近看完了北京蚁族使我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很多的感触以前的我只是努力读书全然不了解社会中的事自上了这一年大学以来看了很多听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关于社会的现在知道了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过上好的生活就...

《北京精神》读后感

北京精神读后感北京精神读后感最近我阅读了北京精神一书收获不少这是一本能充满着正能量的书能够让人积极起来城市需要属于它自己的精神这样的城市才算完整的一座城市有了自己的主体的精神就像是活了起来有了自己的灵魂当这个城...

《北京简章》读后感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读书笔记学号20xx33020xx专业城市规划姓名李璐指导教师李保民初探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影响读北京宪章有感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所倡导的着眼于人居环境的建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

《雷雨》读后感

雷雨泪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石外初二3班米大仓我捧读雷雨一气呵成真令人荡气回肠爱不释手剪不断理还乱是悲剧雷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给我的第一印象雷雨前闷热的天气压抑的气氛以及伦理的纠结交错的情爱让我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而...

雷雨读后感

雷雨是禺先生话最著名剧之一它与日出原野北京人被称为曹禺先生的四大经典名著雷雨写于19xx年一共有四幕是意在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之处同时一表达了新的社会制度一定会取代尘封已久的封建主义制度读雷雨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从...

雷雨读后感(3000)2

雷雨读后感3000字范文二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倘若那个...

曹禺北京人读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