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时间:2024.4.2

教学偶感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结果,但对学生的影响都是终生的。一件件事例,一遍遍反思自省,也使我对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灵上的关怀,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怀,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尊重天性,尊重人格,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让心灵之花充分地绽放。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是如此之快,我们教师就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多一些探索,让教学方法、教学情景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满足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上有所提高的需求。教学中,少一点权威,多一分民主;少一点统一,多一分个性。少一分歧视,多一分尊重,让学生生命更鲜活。生活中,给孩子创造活动空间,让其拥有奇特的幻想,多一分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主动去迎接挑战。

作为老师平时要经常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要每个同仁都认同你确实也是比较难的,但不管如何,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搞花架子,弄形式,为改革而改革,今天弄出个什么法,明天发明个什么模式,这些其实是非常可笑的,而发生在具有较多知识的语文教师身上更是可笑。可是,我们常常在不自觉中就犯了这样的毛病,以后应引以为戒。

在教学研究中成长

作为自然的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的生活资料,成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为社会的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资料的基础上,还要接受相应的教育,以获得精神上的需求,才可能健康地成长;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职业价值的教师,其健康成长又要在满足了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的基础上,接受专门的教育,才可能健康地成长。

教师的主要舞台就是教室,但我不太喜欢教室这个名字,我觉得课堂要比教室好些,可我更喜欢叫学堂。如果像现在最惯常的叫法——教室,显然是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要是叫课堂,?课?则包括了讲课与听课,师生双边活动得以体现;而叫学堂,则无疑是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位。有趣的是,学堂的称呼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传统?叫法,?教室?则是舶来品。到底何者更合乎教育的本质呢?

小到对学校教育的一个空间单位的称呼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这个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是否合乎教育的规律,还真是应该探求的。教育的三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教材、学生,教师要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顺利通过。可是学生之间的差异十分复杂,并不是一座规定的桥梁都可以让所有的人通过。这就得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解决这种?渡河?问题时,水性好的可以直接泅渡,喜欢玩水又不识水性的可以坐船,喜欢步行的可以在桥上行走。做为教师,就要善于辨别哪位学生适合用哪种过河的方式,同时还有善于改变、矫正一些人的不当过河方式:泅渡者不溺水,乘船者不晕船,过桥者不跌倒……

既然过河的方式有多种,就要研究哪种方式合乎那些人;过河的人总是在不断变化,这种研究也就要不断更新。谁在引导渡河的过程中研究得到位,谁就是一位称职的向导。

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此十分类似。

不过,教学研究绝不是放下了教学实践再重起炉灶,而是在已经温热的炉灶上边烹饪着你的拿手好菜,边根据食客的口味和自己对厨艺的新感悟默默调整,逐渐改进。

问课:教学反馈一剂良药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教学窄化(或弱化)了教学反馈的渠道。为此,我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问课?。什么是问课呢?就是教师在上好课的基础上,主动询问学生、同行、家长等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

一、问课的对象

教师针对课堂教学状况,应该询问的对象包括:

首先,问自我。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例如,?为什么这样上课??还要坚持?课中问?,就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再要坚持?课后问?,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

其次,问学生。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问同行。教师应倾听同行和领导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是站在专家角度提出的观点,这种意见科学性强,便于自己长善救失,有利于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工作。

二、问课的指向

教师问课应指向两方面:一是问有关自己的课。教师应主动询问大家对自身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自我的反思、听课学生的意见,还应该询问学校其他学生、学生家长、同行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二是问同行的课。教师应向同行学习,主动询问大家关于同行课堂教学的意见,便于博采众长。

三、问课的形式

问课的形式种类很多,包括:1.对话式。意即教师与问话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问卷式。意即教师设计成问卷进行问课。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按照自

己的主观愿望了解课堂教学评价,便于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想设计。3.书信式。意即问课对象用书面交流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发表意见。

怎样讲

所谓讲,应当理解为给学生以指点和引导,使学生逐步达到能自己阅读。假如一篇文章,学生能充分理解,那么教师就用不着讲了。解放后有一个时期,有些人反对学生预习,认为预习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发挥了。现在是大部分人倾向于主张预习,我也主张预习。学生预习而领会了的就不必再讲。去年教育部派人到各地了解语文教学的情况,也找了一些学生座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讲的太多了,对我们没有好处。我们预习《粮食的故事》一课,读过几遍非常感动,几乎掉下泪来。后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左分析,右分析,把一篇文章拆得零零碎碎,讲了些空泛道理,我们听了,反而把感动冲淡了。?这样看来,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适当地多动脑筋,脑筋是不会受伤的。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经过老师指导,学生还是不能自己了解自己领会,那就只好由老师讲了,还得注意讲得多而罗嗦不如讲得少而精。总之,讲的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讲。如果一个老师能做到上课不需要讲,只作一些指点和引导,学生就能够深刻理解,透彻领会,那就是最大的成功。这样做能使学生读了若干文章后,触类旁通,自己去领会别的文章。学生必须会自己读书,不能老是带着一位老师给他讲,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读书的能力。

“阅读是精神生活”

?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的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化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

?阅读经典,就是在今天成为一个醒客,就是今天的醒客与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醒客对话。这时,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直接向大师学习,这就是我的阅读定位,我自己受益无穷。因此也乐意推荐给别人,中外经典名著是人类的伟大精神财富,最好的东西就在那里,为什么不享用。?

?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如果主要甚至仅仅看电视和上网络,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对今天的青年人的一句忠告: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是一个网民,但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如果你不读书,只上网,你就真成一条网虫了。称网虫是名副其实的,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玩游戏,精神营养极度不良,长成了一条虫。?

备课,事关语文课堂的尊严

备课对于每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而百度是备课活动的起点。对于一些语文同行来说,备课的方式主要是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主要是落实在网上搜索到的教学设计。这种?照方抓药?的做法有一个弊病,就是不一定能?对症下药?。迷信网络资源的?偏方?,未必能治得了课堂教学?绕??隔??浮?这三大症候,更不能治愈教学内容乏善可陈的这块?心病?。时间一长,我们?积劳成疾?,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学生?产生抗体?,对语文教师不再?感冒?,对语文学习?食欲不振?。久而久之,必然视教师为?庸医?,言必不听,计必不从,也必然小看了语文学科,认为无甚高深,不过尔尔。中医讲究固本培元治疗虚弱劳伤,语文教学也深通此理,百度得来终觉浅,唯有抛去依傍,细究文本,深度备课才是?温补养生?之道!

常用的备课方法往往是教者借助大量的资料来试图阐释文本,并把自己因此获得的见解全部转交给学生。但这种备课方法的弊端是教师极易迷信别人的所谓成说,放弃了自己作为教材读者固有的思考权力,更遑论学生的想法,教学设计多如胶柱鼓瑟,隔靴搔痒,投诸课堂必然造成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理解上的隔阂。其弊端在于浮泛。深度备课则不然,以教材文本研究作为备课的起点。先不依凭相关资料裸读文本,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真正实现以一个语文学习者的身份与文本展开对话,真正有利于独立思考的展开,才能发现真问题,然后再围绕产生的问题读相关的书,?竭泽而渔?式的查证大量资料解决问题。而真正解决了基于文本裸读产生的真问题,教学设计就水到渠成了。深度备课会发现大量生动的教学生发点,足够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加以适当引导,学生就能深入

思考,探究文本,进而形成文本细读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是基于学生学的意义上的教,是有的放矢的教,才有可能是优效的教,是真正有意义的教。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治学有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常为人称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离开了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和技巧等等,也就完全成了无源之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最能够彰显语文教师功力的。

文本解读有其客观性,但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本解读有其确定的一面,但也有其不确定的一面;文本解读需要源于文本、尊重文本、回归文本,但又不能完全就事论事地拘泥于文本,还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超越。因此,一方面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另一方面也要读出文本的深意,有时还要读出文本的新意,这可称得上是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一、走到文本里面看一看 —— 读出文本的本意

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便是?披文入境?,文本解读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要读出文本的本意,其要素就是两个字:准确。

二、绕到文本背面看一看 —— 读出文本的深意

文本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在我们习惯于多角度、多层面甚至多主题解读文本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适当绕到文本的背后,去看一看对文本叙述内容的对立假设或文本中被主体叙述忽略了的细枝末节,去思考并挖掘更深层次的文本意蕴,读出文本的深意,读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意蕴。

三、站到文本对面看一看 —— 读出文本的新意

迷信权威,迷信教参,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权威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教参怎么讲,我也怎么讲,人云亦云,甚至乐做资料搬运工,这可能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常常会出现的现象。

《时间都去哪了》教师版”

学校老树长新芽

校内枯木又开花

半生存了好多话

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学生伢

自习讲话的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他

只为那一声老师

时间都去哪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教书育人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学生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了

还没上个职称眼睛就花了

备课作业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间都去哪了

还没还清房贷我们就老了

教书育人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谈话断案劝学

时间都去哪了

还没上个职称眼睛就花了

上课考试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检查总结心得了。

教师“不会上课”原因何在

马志响老师在《中国教育报》2月26日刊发的《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了?》一文中,将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的原因归咎于学校教改盲目跟风,造成广大教师无所适从和无法坚守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在我看来,这只说出了部分客观原因,一线教师?越来越不会上课?也有主观原因,需要我们进行深刻反思。

其一,一些教师对本区域或者本学校的课改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是因为缺乏个人化的教改。问题根子在自身,即缺少主动改革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很多教师总是期盼一种与自己?尺码?相同的现成的教改模式,期望在与这种教改的共振中完成生命提升和教学飞跃,这是一种懒汉思想。世上没有完美的教改,所有的教改都只是一种诱发和促进。教师只有打破对教改的完美主义期待,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改的内涵。事实上,教改不只是为了推出一种模式,而是为了一种方向、愿景和可能。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教改也是为了焕发教师、释放教育的生命活力。真正的教改应能唤醒一线教师强烈的教育探索意识,而不是用一种新的模式束缚教师。 其二,在一些教学方式相对稳定的学校中,很多教师也同样没有优质的教育成果,因为这些教师并不注重自己教学素养的提高。此种情况下?不会上课?的根子在自身,因为这类教师缺乏教学热情,自己没有能够与时俱进,迎接时代的挑战。

有的人当教师出于志趣,也有部分人当教师似乎出于无奈——仅仅是一种职业或者饭碗。部分教师大学毕业之后很少再充电,他们或者现学现卖,

或者偷师学艺,对于公开课仅仅是应付过关;还有一些教师借口没有时间、教学任务繁重等,干脆放弃了读书、写作和思考。

所谓名师

教师和其他职业不一样,名师不是大厨。

大厨可以不在乎政治,不关心潮来潮去,只要有老板雇佣,大厨就可以凭手艺吃饭,只需要让食客的舌和胃舒坦。可是教师不一样,古人尚且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教师们又怎么能够置公平于不顾,任学生处在恶劣的教育环境中,而自己吹牛走穴却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所谓的?名师?,其实和这几年社会上那些?大师?相仿。只是因为职业特点的原因,名师一般不走?神?、?圣?之路,所以尽管整体名声上不如?大师?们显赫,却也落得安全。?大师?们最后多身败名裂,?名师?一般可以体面收山,直至名垂青史。

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明白:什么是所谓的?名师??

一个不敢直面社会现实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个只关注学生分数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个给普通教师带去表演、换得崇拜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个整天鼓励年轻教师成名成家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明白:

一个只关注学生分数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个不敢直面社会现实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直因普通教师的崇拜而感动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一个整天鼓励年轻教师成名成家的名师不是真名师!

真的名师,不屑于表演,但敢对丑陋的教育现实说?不?!

真的名师,能够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但不放弃自己的努力!

真的名师,可能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愿意摸索前行;

真的名师,不在乎学生是否记得自己,他在乎的是有没有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为公平和正义而努力!


第二篇:秦汉史读书笔记


这是适合普通读者的通史性质的书,介绍由列国时代到一统的秦、前、后汉(中国习惯称西汉、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这学期修“汉唐史”,照理,我应当将时间花在针对各项专题的研究著作上做更深层次的阅读或直接读《汉书》或《后汉书》,可是有份担心促使我还是拿起这本泛泛而谈的书:从前对秦汉或隋唐的条件,都是考试钦定教材,脑袋里可谓充满各种因应政治或民族的自豪感的需要而编纂出的偏见;或是如钱宾四先生(允许我卖弄一下:))吕思勉先生等本国史家的作品,如果不用剑桥史这样的权威的教材来对头脑做一个清洗,我担心自己在阅读原典时会受不自觉的偏见影响而难有收获。好吧,我承认自己有诉诸权威的习惯,但倘不如此,有时的确寸步难行。

有关秦汉的基本史实与解读,除却些耳熟能详的观点外,也颇令我耳目一新的惊喜之处,但其实对于专业人士来看又是常识。

一、历史编纂学对于塑造我们的偏见所起的使用,读钦定教材或是本国史学名家如钱穆、吕思勉的通史时,我很洋洋得意地得到与流行的偏见一样的观点:专制王朝的接班人是一代不如一代。您瞧,开国皇帝何其牛,可是过不了几代,就只有庸才啦,因为继承人生长于深宫之内,阉寺妇人之手:)可是剑桥秦汉史提供我,这是史家选取资料的角度所造成,对于开国的英主不免过去吹捧,对于朝代后来的情况的恶坏也免不啦过去夸大,因此后来的皇帝也就给比下去啦。其实昭、宣帝又何曾不如高祖呢?

二、一洗我对秦始皇的偏见,此书将始皇帝所实行的具体政策、措施与汉代皇帝的对比,汉承秦制,汉帝的许多作法与秦并无大差别,可见始皇并非特别残暴无行,只不过是后世人的夸张而已,倘若秦二世调度兵力得当,秦皇帝的仁爱说不准也如文景一般流传后世,实则鲁讯先生早已经告诉我这一点,只是他没有做具体的政策对比。所谓的坑儒,对不起,当中被坑的儒生比例也并不高。可惜,我多数时间是在半夜12点之后,因为双腿坐得太久而肿胀,只能趴在床上翻这本书,很多时没有随手记下当记的数字。

三、对宦官的看法、外戚的看法的改变,实则在阅读钦定教材,它将宦官与外戚的干政看做乱政,看做不正常,当然我的质疑是“这些集团的统治利益是一致,皇室与宦官、外戚只不过是同一食利集团的不同势力的此消彼长,但实质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何谓乱政?",但是这本剑桥史的观点时,一则东汉的皇帝由豪族扶持而起家,有资格成为外戚的即是当时在权势上处于鼎盛的集团,皇后这个位置是势力集团的权力的体现及巩固并加强该其掌权的合法性而已;而宦官只不过是皇帝用来对付外戚的帮手。剑桥史认为这体现的宪政制衡,暂时不能同意它的这个观点,可是它的分析的过程颇为可圈可点。

四、对新莽灭亡的看法,剑桥史也同样对比王莽实行的经济政策与前汉及后世诸帝的政策对比,他也并不出格啊:)点背在当时黄河改道,灾荒遍地,流民乱窜,天要亡他。PS:吕思勉先生也认为王莽是中国史上少有的有理想有谋略的大政治家,他的失败是专制政府对广土众民的中国管理的失败。

由于剑桥史的异域的眼光,诸如此类的令人深感清新之处随处可见,比如它对于王充王苻这些重视个体力量的思想家的解读,都能对中国读者在看待这段历史时“惊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

接下来该谈谈就它所谈的这段历史时令我产生或加深的疑问,接下来会做更深入阅读的。

一、社会生活、文化、经济形态的发展的丰富多性与政治上的缺少变化是如何共存的?从前在阅读通史时,一直在疑问,为何秦汉以来,社会生活愈加丰富多彩、经济形态如此有生机,文化的辉煌除此起彼伏,自春秋以来贵族阶层开始崩离二千年来,从上而下,平民、手工业者、贱民的人身自由程度不断加以提高,对人身的束缚地松绑,阶层的自由也在向下扩散,民本、民主主义的思想从孟子一直到清初三大思想家从未断绝,可是,为何,为何?

政治上永远是皇帝与一个官僚集团,而且专制的倾向却能与社会的发展予以背离而不断加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政治上的超稳定怎样得以共存的?何以不能产生出更好的政治制度?有些人认为是中国这块土壤的问题,我没有吃过土,不敢跟风。这个问题,现在不用去想破头,因为积累太少,肯定还是想不明白。好吧,也许会找时间去读金观涛、刘青峰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PS:我会紧跟流行地表示不同意这两位用的“封建社会”这个词。

二、汉武帝,对他感兴趣并非是因为他的开疆拓土,而是就目前的粗浅的印象,这个死人,他对中国的政治有多少负面的影响?为打击匈奴与征服西域,他对民众的搜刮竭泽而渔:算缗、告緍、开始对几岁的儿童征税导致无力负担的农民常常杀婴;他统治时诸侯国不但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消亡,他任用酷吏打击豪强,而这些豪强是地方与中央抗衡的力量;钦定教材的谎话他的所做所为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是的,这样的观点在接下来的近二千年造成多少的悲剧?流毒至今;他所实行的盐铁专卖、均输、平准,对民间商业的打击有多大?后世统治者为敛财而仿效这些效度,又在多大程度上对后世的商业有影响?多掠夺多少民财?他的加强极权统治的措施,如对宰相权力的剥夺以加强君主个人的权力,对后世的影响又有多大?他的所为在我看来,是秦、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几代君王在面对列国时代到一统帝国的局面,统治经验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做的政策大调整。是吗?先阅读《汉书》《后汉书》,再看,再想。

胡适之先生说“大胆假话,小心求证”,也许目前的疑问在进一步的阅读中会变得可笑,不过,先存着吧。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范例

读书笔记姓名洪心洁学号班级24069335106级会计学1班前言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搜索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阅有关期刊和查找网页上相关的资料四种方式为我的论文治理型内部审计起免疫系统的预防作用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并...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gt范文一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读书笔记范文

德不厚福不居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读书笔记的概念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2读书笔记的作用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2做读书...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二写读书报...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读童年有感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埃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摘录式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书名作者文章背景可有可无好句好段摘抄12语言赏析可有可无读书心得重点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

我要小学生读书笔记模板

书海徜徉学生姓名第周我读了这篇文章真美呀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词语超市绝妙句子本人感悟书海拾贝学生姓名第周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妙极啦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好词佳句我的感悟

成教读书笔记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笔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读书笔记一我的设计题目及研究方向我所选论文的题目是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设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阶段我阅读参考了功率因数校正原理与控制IC及其应用设计...

小学生读书笔记表

读书日期20xx年月日

读书笔记范文_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读书笔记范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关于阅读一个人不读书要受到命运的惩罚一个民族不读书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阅读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是路人皆知培养孩子...

读书笔记范本(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