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教案人教版

时间:2024.5.4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自读程序]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6.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论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自读点拨]

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xx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xx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xx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xx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xx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xx年)

3.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4.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

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自读思考]

1.在文中画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意义。

2.用表格方式,梳理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3.针对质疑,分组作探究学习,写出探究小报告或制作电子作品。

4.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xx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xx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xx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xx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xx年11月4日)

(解说:思考1、2是从议论文文体特点出发,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思考3是课外拓展探究学习,目的不在于学生探究有多深入全面,但要让学生在查询资料,归纳提炼观点,写探究报告中尝试科学严谨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扩大课外阅读视野。思考4是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迁移学习能力,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是课内学习的课外拓展延伸。)

参考答案

1.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2.见自读点拨(4)的列举事例表格。3.略4.略

[备教资料]

丁肇中小传

由于和里希特各自独立发现一种新型的J/A粒子,而共同获得19xx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是由于一次“意外的出生”而成为美国公民的。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19xx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外祖母性格刚毅且果断,她丈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了,从那以后她回到学校当教师,把丁肇中的母亲抚养成人。丁肇中在童年经常听到外祖母回忆那些艰难岁月里度过的窘迫生活,外祖母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当19xx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三年之后的19xx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xx年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xx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xx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凯·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19xx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xx年。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和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工作。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使他初露头角。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汶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实验室、瑞士欧洲核予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lL介子对的新粒子。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xx年,丁撵中带领它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xx年8月次觉察到一种新粒手存在的迹象,其量量约为质子的三倍。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19xx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为中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A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的重大意义是: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明存在着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从夸克模型看,J/A中粒于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强子。以前,人们认为所有已知强子都可由三种夸克: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以及它们的反粒子以各种形式组成。丁肇中和里希特发现J/

A中粒子的卓越成就支持了当今的弱相互作用理论,他们两人分获19xx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xx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丁肇中已成为当代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主持的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小组,首先接纳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去西方工作。他每次到中国讲课,听众都是致以千计。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汉堡工作,同时又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他说:“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对于我的小组,我尽量挑选那些也喜欢刻苦工作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也不看小说。当丁肇中还没有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他偏爱科学史。他把法拉第看作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敬佩法拉第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立志做第二个法拉第。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6月


第二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材分析本文是丁肇中于19xx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世界上的未知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2、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3、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4、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教学安排 2课时(公开课执教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2. 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xx年1月27日出生于美 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xx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xx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xx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xx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xx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xx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xx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xx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

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  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

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

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丁肇中  (五)作业  1.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2. 完成《基础训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教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三、检测预习: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

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2、什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3、怎样理解论据呢?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4、那什么是论证呢?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

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十、巩固提高:做这课的《作业手册》。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A、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B、 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

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经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而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成功,发现地球是圆的。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五、拓展阅读:课外语段训练,见《导与练》的《作业手册》“小议传统教育”。六、积累摘抄:见《导与练》“课堂小比拼”1“四书”、“五经”。七、课后拾贝:欣赏文章《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八、拓展延伸:预习15课,做《导与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一、导入课文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

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二、预习展示1、作者介绍2、重点词语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xx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xx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xx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xx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xx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重点词语(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心:即心要端正。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三、整体感知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

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六、延伸拓展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七、课堂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八、布置作业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板书设计: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2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

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7.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8.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9.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10.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1.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12.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13.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14.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五、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格物致知的含义。2.能力目标: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要点】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想】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

中质疑提问。【教学步骤】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新课探究】一、介绍文章的背景1.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xx年生于密执安州。19xx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4—19xx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19xx年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xx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于19xx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释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推究;致:获得;“格物致知”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3.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xx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授予(yǔ) 儒(rú)家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g huáng) 恰当(dàng)2.词语积累词语积累 荣幸:光荣而幸运。 授予:给与(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领悟:领会。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土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抽象: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彷徨:走来走

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激变:突然、急剧的变动。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3.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三部分(6—12)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一层(6—10)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第二层(11.12)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轻视实验、不愿动手是无法取得学术的进展的。第四部分(13)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三、分析课文1.分析第一部分。①齐读第一部分。明确大意。第一部分,介绍演讲的基本内容,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这一部分介绍发表演说的原因,并告诉听众,自己演讲的内容是基于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了解:“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②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③“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意思在释题中已说。2.分析第二部分(1)朗读第二部分。明确大意。第二部分(第2~5段),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部分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者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2)解决如下几个问题:①《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明确:“格物”和“致知”。②《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③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④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⑤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知识导入。【新课探究】一、齐读课文,继续分析内容1.分析第三部分(1)默读第三部分,分析大意。第三部分(第6-12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既有讲道理又有生动的事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在作者看来,新的知识是从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第8段举了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说明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第9段讲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第二层(11~12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中国学生的现状是: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却不会做研究。而这样是无法取得学术上的进展的。这一层中,作者指出传统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第12段举作者个人的经验证明了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作者自己初到美国时,就发现了光埋头读书是不能应付一切的。在经历了一番彷徨恐慌之后,作者悟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2)问题探究①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②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要有实验的过程)③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

样的?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高分低能)⑤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2.分析第四部分(1)齐读课文,明确大意。第四部分(第13段),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帮助听众拓宽视野,让听众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所以在一般的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如何体现出来?作者认为“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注意:上面主观题的答案只属于参考答案,表述方式可多样,甚至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只有这样去训练学生,教给学生方法,学生才不会死记答案,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中招考试。(中招考试主观题的答案基本上都是言之有理即可)二、本文写作特色小结与难点点拨。1.语言特点:通俗易懂,易于听众接受。如:作者的亲身经历,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举王阳明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真正重视格物致知。2.论证方法:(1)引用:第二段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正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反面事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3)运用对比:中国传统教育和科学发展的历史对比,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才能获得。注意: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3.重点语句分析(1)格物致知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思是推究事物,才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

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xx年)(2)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孔子作为儒家人学思想的开拓者,形成了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个人修养体系和伦理性人学思想。孔子弟子沿这两条线索发展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即以强调“内圣”为主的思孟学派和强调以“外己”为主的荀况学派。特别是《大学》以“三纲领”、“八条目”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儒家的思想,注重内心修炼,提倡从内到外,提高个人修养,达到“圣人”的最高境界,从而领悟真理。(3)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美国科学家戴维说过:“科学要求我们具有直面现实的毫不妥协的态度,利用已有的大量的理论进行测量和实验,给出谨慎的、具有不同程度确定性的解释。”历史事实也证明,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无不以实验为基础。早在1641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曾同时抛下两件物料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以驳倒亚里士多德认为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实验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它的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会以同样速度落地。再如,19xx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19xx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并于19xx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如,李远哲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种通用型的交叉分子实验技术,从而使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第一次有可能深入到从反应物到产物全过程的量子态层次,并于19xx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验。4.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一)此题旨在考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

──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二)此题旨在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三)此题旨在考查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关联词语。1.作者强调实地实验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只能……不可能”在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2.作者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一般强调“而是”后面的内容。3.作者强调实验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不是……”对“毫无选择的测量”做了否定。4.作者强调了“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不能……也不能”从两方面否定了错误的做法。(四)解答此题应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要联系实际做答。答案略。【小结】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作者在倡导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板书设计】应致有知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1)格精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知。(2—5)物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论点) 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13)【教学实践与反思】文 章来源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难点1.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二、导入1.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xx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xx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xx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xx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xx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xx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xx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xx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xx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 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2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

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

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6提问:讨论练习二。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课文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xx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xx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xx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xx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xx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心:即心要端正。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学生讨论,明确:(学生参见导练探究赏析1)二、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1、提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

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明确:(学生参见导练探究赏析3)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验,2、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例如: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三、质疑问难,互动交流(结合导练综合性学习)1、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同学讨论。2、每组将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交付教师,教师汇总归纳为1~5个探究主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如有问题,可留待学生课余检索资料完成。示例:(1)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3)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4)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3、教师作方法点拨:选择探究方向,确定主题,然后查询资料,并综合分析资料,初步得出结论,最后一起交流评价,并拟写研究小论文。4、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组成探究学习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注意:①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②忌全面深入,谈及一面即可。四、课堂小结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五、布置作业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板书设计:应致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1)有知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

的格格精 物致知。(2—5)物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论点) 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13)

更多相关推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汕头市达濠第三中学邱传东师同学们大家请看一个实验实验器材一个生鸡蛋一杯400ml清水和一杯400ml饱和盐水生鸡蛋放进清水中鸡蛋怎么样了生合鸡蛋下沉师生鸡蛋放进盐水中大家观察鸡蛋又怎么样...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依安县新发中学曹广文在学习活动中既有个人的准备活动又有学生小组的准备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格物致知就是要学习知识创新发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3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对教材的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是一个演讲词单元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并且让学生在阅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教...

示范教案(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一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文章一开始紧扣文题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用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

语文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教学实录(特级教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世纪教育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汕头市达濠第三中学邱传东师同学们大家请看一个实验实验器材一个生鸡蛋一杯400ml清水和一杯400ml饱和盐水生鸡蛋放进清水中鸡蛋怎么样了生合鸡蛋下沉师生...

九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导学案 (9)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案2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题解题导读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单课精练2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题解题导读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