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

时间:2024.4.27

《剑桥中国史》晚清卷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费正清、崔瑞德任全书主编,全书规模宏大,共分为15卷。它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史,是外国人看待中国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权威著作。当然,由于立场和切入视角和中国人差距较大,尤其是对中国地域的划分,所以评价褒贬不一,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独特视角。

由于本书规模过大、时间有限,我只选读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晚清卷印象最为深刻。该书从清帝国中晚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疆域结构的介绍入手,在不同的方面展现和剖析了历史的进程。通过不同是视角,不仅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晚清帝国的基本概况,丰富了我对晚清时期各个事件的认识,开阔了眼界;而且也让我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传统上,我们认为晚清时期主要是以广大人民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两条主线为线索,而该书有了一些其他更加新颖的认识。首先,是在人民对待西方的技术 水平和军事水平观念的改变。自鸦片战争开始,由于西方的技术军事水平遥遥领先于中国,导致了中国在战争上的节节败退,根本无法再战争中取胜;而不是因为当朝统治者的无能腐败、屈辱卖国。真正属于武器旗鼓相当的战争,当属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远非表示政府的腐败无能,更多的是当时中国政治体制内部根深蒂固的各种因素,中国需要做出更大的改革来使完成自己“独立自强”的使命! 其次,对于《南京条约》的看法,这个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生活。而在现代人眼中,“最惠国待遇”已经从一种不平等关系转变成了国家经济体互利互惠的条约协定关税,早先中国在广州的航商贸易,并未有明确的税额,全然是一笔糊涂账,而且往往为内务府所控制,而协定关税后,则使清帝国的收入大大增加。而后期,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协定关税才逐渐成为抑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因素。

19世纪至20世纪,这一百年是中国从近现代的蜕变期,如果这是一场与现代化接轨的胜利,那么这个胜利绝不仅仅是康有为、辛亥革命、共产主义这几个

简单搭建的;恰恰相反,这份胜利,应该是从晚清一步一步摸索来的。现代化正是由他们开启的,只不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中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也是一两千年的制度积习和文化梦魇,我们不能统统推倒满清统治者身上;殊不知,鞭挞就是拜倒在我们的儒家文化和帝王制度之下,才固步自封了几千年。 以前学习历史大多数观点都是从教科书中得来的,鉴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们很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我们以后要多读书,带着批判的观点,带着活跃的思维,带着严谨的态度,去研究史学看待历史。


第二篇:《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因为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因此甚至有人评论此书为“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当然个人觉得这种思想过于极端,不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前进。由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资源的人——地主的地位有了提高。地主阶级也逐渐取代已经没落了的、在社会生存中失去主导地位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没落,不少国家在吸取人才参与政治活动方面不再盯着以血缘为纽带的那种政治关系,反而注重从民间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举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同时,铁制品也进入了军队之中。一些国家开始部分出现了以铁制兵器取代铜兵器的军事装备替换现象,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胜负一旦决定后,不可穷追不舍,那时的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规模更大,死伤也更为惨重,各国之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不折手段。在这种前提之下,军事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得以体现出来。当然,铁制用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真正成为列国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把铁制兵器大规模应用于军事之中,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还是青铜兵器。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军事成就却高于其他国家。没有错,这个国家就是秦国。秦国用它的青铜兵器征服了装备着铁制兵器的六国,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里,我想套用一句现当代提得比较多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冶铁业,冶铁业促进了农业和军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当年,人口必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但是,战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减少。只是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战国时期的人口从总体上而言应该还是增加的。毕竟,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城市的建设相较于

春秋时期也更加完善。城市的建设往往以国都为核心,许多国家的国都在当时不仅仅是该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比较著名的城市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等。

城市的建设,意味着经济种类的扩大化。城市以外的地方自然是农业发展的场所,而城市里则是工商业发展的优良场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商人,例如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陶朱公(原越国名臣范蠡),以及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秦国相国吕不韦,这些都是一些很成功也很有名气的商人。在没有统一政治力量控制的前提下,商人们可以比较自在地走南闯北,在各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意。从某种角度讲,战国时期也堪称中国早期商业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大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同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就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百家争鸣。

诚然,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也与当时缺乏统一的政治实体予以牵制有关。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文化的一种大繁荣现象。然而,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还是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而湮灭下去。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实在说不好。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确实乱得可以。然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不表明,中国真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时代。

更多相关推荐:
剑桥中国晚清史读后感

读剑桥中国晚清史有感我未曾去过那片我一直向往土地他堕落的太快这实在让我伤感我不敢想象一个发明出指南针的国家败在了渔夫的儿子手里指法国一个会用做美丽焰火的国家输给了中世纪才开化的猎户那片土地现在还属于中国但不久之...

剑桥中国晚清史读后感

思想之自由王震091130121读完这本书首先最直接的是全书给予我一个对于晚清帝国的基本概况丰富了我对于晚清时期的基本史实并且能够将历史认识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该书从清帝国中晚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疆域结构上都提供...

读《剑桥中国晚清史》的读后感

读剑桥中国晚清史有感读完这本书首先最直接的是全书给予我一个对于晚清帝国的基本概况丰富了我对于晚清时期的基本史实并且能够将历史认识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该书从清帝国中晚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疆域结构上都提供了深入的介绍...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

剑桥中国晚清史

剑桥中国晚清史面面观20xx1015232240转载标签人文历史剑桥中国晚清史面面观剑桥中国晚清史面面观作者高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民...

浅谈《剑桥中国史》与《中国通史》之晚清部分比较

浅谈剑桥中国史与中国通史之晚清部分比较09对外汉语2班沈妍090505021113摘要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清代自...

关于近代史的读后感杂议晚清宫廷人物

杂议晚清宫廷人物读慈禧与光绪中国宫廷中的生存游戏工商管理类1210班20xx330300403王婷慧摘要她统治的是一个被征服的名族所以不得不时刻留心不服从和叛乱的苗子她出生贫寒一开始不过是皇帝的嫔妃而这皇帝又是...

《中国史纲》读书感悟

中国史纲读书感悟近日读了张荫麟中国史纲感悟很多其中一个事情我犹有感触所以想在这里说一下武力和仁义到底哪一个才是国家兴旺的本钱呢这个问题已经缠绕了我很久但是这本中国史纲更加重了我的疑问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两个例子想...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

我们告别20世纪还不足10年当代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曾有过在那个世纪或长或短的生活经历都是从那个世纪走过来的但是百年岁月是如此漫长历史内容是如此丰富社会变革是如此急剧以致仅凭个人的切身体验要深刻了解20世纪历史发展...

新史学的绝唱——张荫麟《中国史纲》读书报告

新史学的绝唱张荫麟中国史纲读书报告曾福泉清末民初几十年间乃学问盛世大师辈出自梁任公陈寅恪二先生以降窃谓可称大史学家者有三一曰钱宾四穆一曰吕诚之思勉一曰张荫麟三者皆著有中国通史传世钱著国史大纲至今广受各阶层欢迎时...

读《中国通史有感》

读中国通史有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历史著作而言仅影响深远卷浩繁者就有春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至于二十四史则更是浩如烟还非一般人能看的了然而现在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历史了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大潮中人们都...

中国通史观后感

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作于吕思勉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又名吕著中国通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xx年9月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xx是一本名...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