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夫卡《城堡》意义

时间:2024.4.13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浅谈《城堡》的象征意义

学生姓名:郭靖楠

学 号:310712030204

指导老师:徐欢颜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中文07-2班

学 校:河南理工大学

浅析《城堡》的象征意义

中文摘要:《城堡》是20世纪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长篇代表作品之

一。它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怪诞而生动世界。小说主人公K的土地测量员身份阴差阳错地得到了城堡当局的承认,因此被允许进入村子。然而K用尽毕生心血试图进入城堡终未能如愿,只是在最后弥留之际得到了城堡下达的决定:“虽然K无权要求在村中居住,但是考虑到某些次要情况,准许他在村里生活和工作。” ①《城堡》中的叙述处处洋溢着奇特而荒谬的气氛,在这个令人诧异的梦靥般的空间内城堡作为作者大笔墨筑刻的意象无疑倍显意味深长。本文为将从:权利与个人、天堂与距离、边缘与痛苦等方面挖掘卡夫卡笔下城堡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卡夫卡,城堡,天堂,边缘,象征意义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德语是其母语,自幼酷爱文学。19xx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xx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xx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国立的公共机构—布拉格波西米亚王国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xx年患肺病,19xx年6月辞职回家疗养,养病期间除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外,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等国游玩。19xx年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6月3日逝世在维也纳近郊的基尔林疗养院,享年41岁。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却始终处在冷漠的家庭环境与残酷的社会现实相交织的夹缝中。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凭借自己的勤俭和智慧,经营一份生意兴隆的产业。事业的成功愈发助长了赫尔曼?卡夫卡专横暴戾和刚愎自用的性格的发展。卡夫卡是其唯一的儿子,然而性格使然,他对卡夫卡的态度向来简单粗暴、蛮横专制。他干涉甚至主导卡夫卡每一次的人生选择,无论在学业、工作以至于爱情方面,然而他要求得到而且必须得到的是卡夫卡的绝对恭敬和服从。父亲这一类似暴君式的统治正是卡夫卡无法接纳和深恶痛绝的。因此,生活中父与子的关系笼罩着紧张恐怖的氛围,这使卡夫卡的内心痛苦不堪。他在一封长达42页的未寄出的《致父亲的信》中酣畅淋漓的表达了对父亲的教育和统摄不乏厌倦的畏惧之感,细致入微的剖析出畏惧的由来,以及此种畏惧对自己人生产生的影响,通篇真诚炽烈的话语某种程度上亦是对威严冷漠的父爱的一种有力控诉。卡夫卡的母亲是位犹太妇女,性格忧郁而好冥想,她给予卡夫卡温和的母爱然而更多时候却忽视了儿子,一味沉浸在他人无法介入的个人世界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与卡夫卡年岁一起成长的是他内心巨大的、不可逃脱的孤独、恐惧、压抑、以及陌生感。卡夫卡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他颇有被囚禁之感,他感到压抑,被笼罩在囚犯的悲伤、虚弱、疾病和妄想之中,任何安慰都不能使他感到心安,因为那只是安慰而已,只是面对作为囚犯这样的残酷现实的一点脆弱而令人反感的安慰。问他到底想要什么,他无以对答,因为他——这正是他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对自由这个概念一无所知。”②

而就卡夫卡生活的时代而言,虽恰值奥匈帝国日薄西山之际,但其依然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战略,对内压制民主自由的政策,此外,表现在捷克人和日耳曼

人之间的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卡夫卡的现实处境正如德国学者安德尔的评价:“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教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也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经常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但在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陌生。”③这段话深深道出了卡夫卡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作用于个人而对整其造成的不幸和悲哀。他是夹缝中的人,一个寂寞却倔强的独行者。他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存空间被家庭环境与时代背景无限挤压,仅留给他呼吸和思索的权利,因为他无力或者无法改变任何现实,不论是在父亲或是在世界面前他同样被忽略成一个发不出自己声音、听不到自己声音的抽象的生命符号。他在夹缝中通过那双深邃、忧郁、仿佛由于惧怕这个世界而极容易受伤的眼睛去洞悉外界的一切,他所看到的那个奇秒的、诡秘的、颠覆的、从未真切出现过的世界被灵动深刻的诉诸笔端,读者或惊讶于那个世界的不可言喻,或惊讶于卡夫卡想象的空前诡异,或惊讶于文本自身传达的多义和庞杂性。

卡夫卡是灵魂的笔者。他对待写作的态度智慧、谦谨、执拗、挑剔。他为确切还原出时光、记忆、人物、梦靥或者故事等在某一瞬间单独或者交叉撞击在内心的感觉而写作,为确切复制出他所遇见和预见某种生命个体的生存状况而写作,为了从自己满意的创作中获得那纯粹的珍异闪耀的快感而写作。卡夫卡生前名不经传的原因也与此有关——他仅为心灵而写作,仅为生命而写作。在卡夫卡的日记、至女友密莱娜以及挚交马克斯的书信中无数次提及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写作对于他来说的意义。他在19xx年1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在我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对写作的专注。当在我的这一有机体中清楚地显露出,写作是我气质中最能出成果的方向时,一切都朝它蜂拥而去,从而能博取在性生活、吃、喝、哲学思考、特别是音乐方面的乐趣的一切才能都荒废了。在所有这些方面我都已经干枯萎蔫了。这是必然的,因为我的理了理就其整体来说实在太少了,只有几种起来方能勉勉强强地位写作这一目的服务。这一目的当然不是我自动地、有意识地找到的,而是它自己产生的,现在只有办公室还在阻挠它,但这却是根本上的阻挠。”④他的作品在生前只发表了极少的一部分,并且他在遗嘱中郑重要求马克斯把他所有未发表过的手稿全部彻底销毁并且对于已发表过的作品永不再版。只是马克斯并未遵照卡夫卡的遗嘱而是精心整理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将其发表。这些著作包括卡夫卡三部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以及七十余篇中短篇小说,如《变形记》、《地洞》、《乡村医生》等众多名篇,还包括不少书信、日记、寓言、箴言、随笔、剧本等等,它们都是了解卡夫卡的性格、经历,走进卡夫卡式的世界的珍贵资料。这位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为后世打开一扇通往神奇荒诞但不失永恒魅力领域的文学之门。自五十年代起,在欧美地区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卡夫卡热”,随后波及世界各国的文学界,卡夫卡的写作手法瞬间被越来越的作家模仿和借鉴。而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人们对卡夫卡作品探讨的不断深入,毋容置疑,这位文学巨擘所折射的光辉将愈加璀璨夺目!

㈠、《城堡》的象征意义之——权利与个人

《城堡》写于卡夫卡生命的晚期19xx年,它是堪称最完美的卡夫卡式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凝聚了作者毕生的创作智慧与精髓。《城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世界文学名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作品表层次的人物塑造、语言刻画、心理描写等方面,还是深层次的作品寓意及思想内涵等方面,都不同程度颠覆了于卡夫卡之前任何时代任何作家的小说创作手法。其颠覆性与多义乃至无解性是《城堡》影响力和文学价值超凡的根本因素。《城堡》描绘了一个怪诞的、难以想象的人类生存空间,其人物和故事令读者瞠目结舌但又无从质疑其真实性。作者一字一墨如同静物素描那般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每个人物每瞬间微妙的表情,每个场景中不同个体的每次情绪起伏,读者仿佛在欣赏一场被放慢速度播放的单调乏味但却引人入胜电影,书外的人完全被带入那个与现实世界迥异的空间,读者都狐疑的张望着村子里各种各样行为怪异的人,极想发问寻找到令自己迷惑不解然而影像模糊不确定的问题的答案,但无法开口,似乎怕打破村里人喧嚣的肃静。读者介于《城堡》和现实之间,而《城堡》的颠覆性和非逻辑性让我们难以完全忘记自己而扮演村子的一员,但卡夫卡的描述使我们好奇,我们如同K一样渴望进入那奇异的地方。但是对两个世界都深信不疑的我们只能在村子中扮演失声的没有身份的观望者,因为字里行间亲眼看到K心血的白白流失,我们不想悲剧复演,重要的是我们无从发问,因为读者和村民像天平的两个彼端,不可能相靠近。

《城堡》的第一段便直接地、不动声色地把小说中恒对立的双方引现出来。“K抵达的时候,夜已深了。村子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城堡山笼罩在雾霭和夜色中毫无踪影,也没有一丝灯光显示出巨大城堡的存在。K久久站立在由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仰视着似乎虚无缥缈的空间。”⑤黑暗中的城堡仍旧显得庞大、神秘不可见。黑暗中的K在城堡山的映衬下或许只剩下比夜色更为黑暗的点,单薄、渺小、行动毕露。一出场城堡与K间就横亘着无可逾越的鸿沟。前者是矛盾的主导方而后者始终处于被主导的地位,无论后者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这个既定的事实,无法反转其地位,无法跳出可怕的怪圈,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表明K走进或靠近城堡当局的可能性根本为零。

城堡是这个村子最高的权利机构,它森严的集权统治似一张无形但硕大无朋的网牢牢严密的罩住村子里每个村民的心灵的任一寸地方,完全而统一的把城堡与村民间特定的唯一的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种植在每位凡是有思维有意识的村民脑海中。村子里的居民已习惯并且安于当局至高无上的绝对领导权,他们像基督教徒狂热地维护、爱戴、崇拜上帝一般,对任何与城堡有关(哪怕其间的关联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正面的人都有与此相同的感情。城堡办公厅主任克拉姆情人的身份给弗丽达带来无上的殊荣,村里人对她都有几分敬畏,仿似对待城堡的官员般。弗丽达举手投足之间更是不时流露出一种赤裸裸的优越感,和极其得意的自负感。正是这种自然流溢出的特别自负使K同弗丽达第一次见面便认定这个女人一定能解决关系到他的事情。顺理成章了有了下文中K与弗丽达的故事。与弗丽达有相似经历的是桥头客店的老板娘,她在年轻的时候曾三次被克拉姆叫去到他的房间,她从克拉姆那里得到了三样物件:一张信使的照片,一床毯子和一个睡帽。然而克拉姆为何事叫她,这三样物件是否属于克拉姆本人、她通过何种途径得到等均不详。然而这三件物品就真正囊括了她生命中的全部骄傲和幸福,她像呵护珍宝一样守着这三样东西,看似幸福实则悲哀、寂寞的度过了二十几载。因此老板娘对弗丽达如同对待自己亲生女儿般、如同对待那三件珍宝中的任意一件般,总也爱怜不够,因为她们都和克拉姆有过联系。而与村民这种维护城堡声誉和地位的强烈感情相伴产生的另一个意识便是极端的排外情绪。他们排斥没有获得当局承认的一切外来事物,他们认为一切触犯当局权威的行为都

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可原谅的。在村子人看来,K简直就是一个另类“你既不是城堡的人,也不是村里的人,你什么也不是。但是不幸的是你又确实是个人,你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多余的人,一个处处碍事的人,一个给人添麻烦的人。”⑥ “贵宾楼”酒店老板娘把K做出破格的冒犯城堡威严的举动,归因于K的无知。她因此劝说K:“你首先必须听听我的最后的忠告:无论你去哪里,您都要明白自己就是这里的一个最无知人,还是小心点好。”K却坦然说道:“我确实无知??可是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所以我很愿意在这一段时间里尽我所能地坚持下去,继续保持这种无知的状态,并承担他的无疑会是很严重的后果。”⑦在城堡的权利面前K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能动性被无限忽视,更无人权可言,他甚至未被当做一个真正的人看待。然而不仅仅是K,村子里的村民在极度信奉城堡的权力的同时亦自我否认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他们是更加可悲的群体,燃尽自己一生的光华仅为证明他人他物比自己的尊贵与崇高,而所谓的尊贵与崇高却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但是他们乐意为此无视自己,甘做权力的附庸且骄傲的不亦乐乎,更是对生命的践踏,对人的践踏。他们嘲笑K无知,实则比K更加的愚昧,至少K始终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然而他如同在真空中固执地不停发出呐喊,无论试图听见自己内心声音的欲望多么强烈,终究徒劳。K和村民本质上是命运人相同的人,异化的世界中无限膨胀的权利侵占了他们全部的自由生存空间,他们无自我可言,他们共同的名字是城堡的被领导者,那些遥不可及的领导者们随意在白纸上写几个字就是那些被领导者的命运,以至被领导者们终日惶恐不安生怕冒犯了至尊的统治者,生怕下一个被宣判犯罪的会是自己。被领导者们更可悲地沦为精神家园的弃儿,在迷宫一样的城堡中永远被驱逐,直至生命终结。K又与村民有所不同,首先他来自外乡,作为城堡和村民的异类而存在,这种不被认可的身份使K的思维意识并未被当局的权威全全控制,K拥有狭小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并且他充分利用这窄隘的空间试图到村民都望而生畏的城堡一探究竟。其次,他一生中从未放弃过反抗和挣扎,城堡愈是据他千里之外,他的斗志愈是蓬勃,他人生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与城堡漫长的无望的斗争中,而结果仅悲哀地证明了人在权力面前无所谓人的不堪一击和微不足道。

㈡、《城堡》的象征意义之——天堂与距离

卡夫卡曾说:“我们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在天堂生活,天堂是为我们效劳的。我们的使命发生了变化;天堂的使命是否也发生了变化,无人相告。”⑧“天堂”是充满安宁、美好与和睦的地方,它是人类理想中的生存环境,人人皆渴慕到达但却无法企及。城堡正如人们难以抵达的天堂,它散发着神秘无穷的魅力令每个人希冀接近它,哪怕遥远捕捉到它的毫厘光辉都可令这个捕捉者天真而快乐的持久幸福。任意的没有被这个梦伤害的他和她都对城堡有种狂热的渴求。身份难辨真假,或者根本无身份无真假可言的信使巴纳巴斯,卑微弱小但又充满活力、始终没有停歇过努力满足自己某个欲望或虚荣的侍女培枇,从村子庄稼人中随意叫出的未被这个梦刺伤的孩子、壮年、老人等任何人等,他们潜意识中对城堡和天堂有同样炽烈的崇拜,以至于可以不顾一切、用尽手段地去和城堡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城堡是村里人的上帝,来自外乡的K被他们视为异教徒,K与村民和城堡之间横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因此在村民看来K无权过问城堡的相关事宜,更不可有冒犯侮辱他们上帝的任何言行。村民在心中虔诚供奉并护卫着他们神圣的当局。但相同目标的驱使,培枇和这个非自己人的K竟成了盟友,他们已在对方身上搜索到对解决关系自己的事情有利的方面,所以对彼此来说他们交朋友是再

合适不过。她用尽浑身解数、机关算尽想要与克拉姆接近却仍从未成功过,她仍是酒店里最下层、最不起眼、卑微可怜的小女佣。但她有坚不可摧的骇人意志,绝望中她和K都抓住了被自己视为救命稻草的对方。他们内心欢呼雀跃,似乎彼此宏伟远大的目标就要实现,使人振奋。她再施计策,把K留在酒店地下室的小房间里,同另外两个地位更为低下的女仆四人一起挨过冗长暗淡的冬天。她满心希望地等待一个机会,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利用K再次把弗丽达拉下水,为她即将到来的锦绣前程剔除后患,自己代替弗丽达荣登酒吧间的香座,以实现那个人人幻想但迄今无人完成的计划。K是无数个K的代表,正如巴纳巴斯和培枇是无数个巴纳巴斯和培枇的代表一样,不计其数的人在为抵达这个天堂而奋斗、而自我折磨,只是实现计划的方式、行为、途径不同而已。但是每个人的灵魂在光脚跋涉到天堂过程中所承受的悲伤、煎熬和痛苦是同样的,同样的真切、同样的令人窒息。

即使最后天堂和城堡的追踪者中其中一人到达了那个地方,之后又会怎样。何为天堂,谁又证实过它的真正存在?这,一切只是人们美好的幻象。城堡内又如何,难道从外表看它不就是座“从远处看,城堡大致符合K的预想。它既不是一座古老的骑士城堡,也不是一座新的豪华府邸,而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有几幢两层楼房和许多鳞次栉比的低矮建筑物组成;如果不知道这是城堡,就会以为是一个市镇呢。”“可是当他走近城堡时,它却使他失望了,原来它只是一个相当简陋的小市镇,由许多村舍汇集而成,惟一的特色就是一切都是用石头建造的,可是墙上的石灰早已剥落,石头似乎也摇摇欲坠。K突然想起自己故乡的小镇,它不见得比这座所谓的城堡差。”⑨城堡与周围的村庄、景物并不协调,从围观看它无法让人产生良好印象的多余的存在。城堡内居住着每次出场都极为冷漠、傲慢、盛气凌人的各种当局官员。城堡内会不会存在一个天堂,假使存在,难道天堂中的人们如克拉姆般气焰逼人?而这样的天堂又可否算作天堂?天堂是个谜,城堡是谜中之谜。我们无法考证二者存在、拥有我们良好愿景里那“美好的生存环境”。我们之所以深切怀疑是因为我们有深刻证据,我们无法断定是因为不论谜还是谜中之谜都是无解之谜,然而正是天堂与现实的距离、城堡与个人的距离,总之无始无终的距离使此谜无解,这正显明真正强大的是距离,是路,因为“路是无尽头的,无法使它缩短,也无法使它延伸,只是每个人还是用自己那孩儿般地小尺码去衡量它。‘不错,即使是一码长的一段路你也还得走完,这将是你难以忘怀’” ⑩它以最原始的姿态地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给你慰藉却让你绝望。

所谓的城堡和天堂,它在你目光的尽头摇曳生姿但却模糊不清,你愈发睁大眼睛加快步伐去寻找它,愈加发现你到它的路程却愈走愈长,它依然在你目光的尽头,在第一秒你遇见它时目光的尽头,在最后一眼遇见它时你的目光的尽头。你不停的追逐直至有气无力甚至来不及承认任何的你、我、他都无法拥有它。而唯一拥有的是在追逐这个天堂、这个城堡过程中的呼吸和窒息。天堂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与人类隔着天空的距离,没有人确实抵达。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你所生存的空间正如卡夫卡所言“除非逃到这个世界上,否则人们怎么会为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a你妄图挣脱肮脏丑陋的世界却被死死束缚在这里。正如城堡一样,它天堂似的幻影来自你的想象。然而一切都是虚无,只有在充满疼痛和辛酸的逐梦过程中你所征服的距离才是你存在过的唯一见证,而进入愿景中的天堂只是个荒诞的、不堪一击的梦。

㈢、《城堡》的象征意义之——边缘与痛苦

K为进入城堡,设计出一个周密、细致、复杂的“攻城计划”,并进行了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探索。然而迎接他的是次次溃不成军惨败的痛苦。他每次的付出都毫无收获,他每次的希望都在顷刻间崩塌。可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信仰意志支撑着他。他从未向自己身处的悲哀的逆境妥协,更是自始至终从未绝望过,他绞尽脑汁、夜以继日地思索到底如何才能到达那神秘、怪异甚至可恶的城堡。城堡对K产生使他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以至他毕生的理想就是去揭开城堡的面纱,一探究竟。他忠执于自己的理想并为此而活。命运却对K开了个冰冷的玩笑,他努力一生也终没有靠近那看似近在眼前触手可得的城堡,他被城堡拒绝、忽略,直至到死。为何K费尽周折,付出生命的代价仍无法接近城堡;为何坚不可摧的意志以及无尽的努力仍无法帮助K落实一个滴水不漏的计划?就K而言,首先,他树立人生目标,并为实现此目标而不懈奋斗,这无可厚非。其次,“攻城计划”的周密严谨性有效保证了他在实现目的中所采取的方法途径的正确率。 因此,K的失败不可归结于他自身的惰性即付出或努力不够。所以,K的溃败、K的痛苦,只在于他追求了错误的对象——城堡。

城堡不过是一个破败的建筑群,外表丑陋而毫无生气。可它又是村子的最高当权部门,村民对它望而生畏且毕恭毕敬,但只有极为个别数的村民与城堡有毫微的联系,城堡的官员偶尔到村子里的出行都戒备森严、迅疾匆匆,只有极少的人见过官员们的尊容。这些都于无形中增加了城堡的神秘力。它渴望更多的人梦想接近它,却狡猾地隐瞒这一想法,它故作冷酷以此激发人们的天性中的好奇,让更多的人渴慕探索它、追寻它、但永远休想靠近它,它残忍地凭借更多的人的崇拜最大限度地发酵城堡的魅力。而实际的城堡又究竟是什么?它筑起齐天的壁垒只允许城堡内的人外出却禁止城堡外围的人进入。作为城堡外的人,我们无法入内,我们不可能给城堡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仅凭靠部分人的猜想、臆断或者道听途说来描述它、渲染它、甚至无限夸大它,城堡便在人人心中形成了模糊的、跳跃的、甚至前后矛盾概念。城堡内的人更不会损坏他们精心建筑起来的城堡的诡秘感,城堡的诡秘带给他们莫大的优越和自负感,他们肆意而贪婪地享受着这高人一等的快感。堡外人的断章取义,堡内人的守口如瓶,到底,我们没有能够知道城堡是什么。K和村民一样被城堡俘虏,而所有奋不顾身尝试靠近城堡、乐愿用生命为其效忠的人,无一不被城堡毫不留情地刺伤,无一不生活中悲哀的深渊中。但这些人被蒙蔽双眼,他们丧失了起码的知觉,整个沦落为追求一个是否值得追求都不确定、又可否算作理想都不可定论的理想而耗尽人生。 “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b K无法看到自己的悲伤,所以执着于追求这种痛苦。

城堡之所以利器一样伤害任何意图触碰他的人,因为它自身就是一个边缘,周围长满尖刺,充满危险和未知的边缘。它明确地把城堡外围的人划为异己群体,与城堡内的人不可交融。城堡所统辖的村子与城堡是两个平行不相交的空间,横

插在二者间的隐形的壁障是村子的边缘,又是城堡的边缘。用图形表示为:在一

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者近似于圆形的图案上从画一条线,假设此线左部分较大为

村落,则右部分是城堡,而这条线就是切割村落和城堡的边缘线。K总妄图穿过

这条线到达另一个永不收纳他的世界,这显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不管他花

费多少心思,以多大的代价做赌注都不会实现其的理想。卡夫卡说“趋利避害是

人的天性,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开的,有些则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前一种苦难其实

来源于自己的内心逃避的态度,灵魂深处对未知的恐惧;为了逃避那种莫名的恐

惧感,我们宁愿去受苦,甚至执着于我们的痛苦。”cK自认为通过借助某些外

界力量可减少前进中的障碍,进而摆脱现处于的困境,以及对这个困境会导致的

未知结果的恐惧感,然而结果证明是,他所利用的外界帮助不过不断地使他从这

个困境掉入下个更为窘迫的境地。他深陷此恶性循环的怪圈。K的痛苦来自他本

人毫无意识地对痛苦的固执追求,来自无法他挣脱的命运。

在以上文章中我对城堡的象征意义,从权利与个人、天堂与距离、边缘与痛

苦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而这三个方面之间仍有隐秘而紧密的联系。权利、

天堂、和边缘均是城堡的代表。城堡是村子的最高权利机构,它具备无上的权威,

就像天堂一般令人敬畏、令人神往,又高高在万物之上。它与村落之间有道明确

的分界线,它的一切对村民来说都显得崇高、渺远和神奇。处于边缘线两岸的城

堡与他人之间拥有遥不可及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盲目追求它的弱势群体在城

堡面前丧失自我。他们的存在习惯性地被城堡蔑视、忽略、甚至遗忘。仿佛和太

阳晒跑的人们,他们体会到目标永远在他们之上难以实现的痛苦,却忘记这种荒

谬至极的追逐本身就是种痛苦。只是这种忘记不知是他们的幸运还是悲哀。

参考文献:①《城堡》,译者:高年生;上海译文出版社

②《书简——书信、日记、谈话、箴言、剧本》,译者:祝彦;

上海译文出版社 ③《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主编:刘洪涛;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同②

⑤同①

⑥⑦同①

⑧同②

⑨同①

⑩同②

a同②

b同②

c同②

另:《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作者:残雪;上海文艺出版社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二卷》,主编:吴元迈;译林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更多相关推荐:
卡夫卡《城堡》读书笔记

我读城堡挣扎于理想与望的泥潭ltlt城堡gtgt中的主要人物K做为一名土地测量员受聘于城堡于是他来到了城堡所属的一个村子里当他满怀信心的准备投入工作的时候村长说他们不需要土地测量员K一头雾水带着疑问K千方百计的...

卡夫卡的城堡之偶感

雾中长跑读卡夫卡之城堡城堡是我第一次阅读的卡夫卡作品老实说吧阅读到一半时我便有弃读的冲动第一次我在阅读完一本小说前翻看了序序的作者坦言城堡就如一座迷宫它在雾中屹立你以为你在朝它前进但却始终不及于是我便释然了城堡...

卡夫卡读后感

卡夫卡读后感卡夫卡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文字的神秘永远让人琢磨不透他曾经对未婚妻说在一个孤僻的山洞里给他一盏灯用来写作就行了他的文字也便如同这样一直在去探寻却有一种魔力而又现实的手法表现文学对他是至高无上的是他的希望...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篇一变形记卡夫卡gt读后感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这种变形看似荒诞违背客观事物的表面真实却并不违背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主人公格里高尔原本是一个善...

读卡夫卡的《城堡》

读城堡弗朗茨卡夫卡188319xx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格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犹太商人卡夫卡曾攻读文学和医学后屈从于父命在布拉格大学攻读法律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和工人保险所...

浅读卡夫卡《城堡》

读卡夫卡城堡10级师大文学院hwy内容提要有的人的作品像按顺序播放有的人的作品如单曲循环而卡夫卡的作品则像随机播放不可预知迷离的下一首曲子充满未知城堡作为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但保持了他擅长且一贯荒诞大胆忧郁...

《城堡》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而这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复杂到有无数可能的内涵可以被...

蓝色城堡读后感

读后感当我第一次看到蓝色城堡这本书时我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我很好奇这座城堡中会发生什么呢但当我读过这本书后我意识到这座城堡不是一座建筑而是自由与梦想之堡华希茜一个二十九岁的少女从来没被任何人爱过几乎她家族的所有人...

《吝啬鼠城堡》读后感

吝啬鼠城堡读后感你看斯蒂顿笔下的吝啬鼠有多么小气吝啬鼠从邮局寄出的儿子结婚的请帖信封是旧报纸粘成的信纸是食物的包装纸邮票要收信人付城堡门口挂着一面褪了色并打有补丁的衣袖绣着吝啬鼠城堡过城堡的私人渡轮是个破旧的满...

孤独的城堡,吹过温暖的风——《在你的鼻尖跳舞》读后感

孤独的城堡吹过温暖的风在你的鼻尖跳舞读后感绿叶在友情中不再枯萎友谊在绿叶里永远年轻友谊是甘泉醇美甘甜友谊是清茶清香怡人友谊是美酒愈沉愈香友谊是最朴实的情感在你的鼻尖跳舞这本书中邱佳与悠池的友谊就如同美酒清茶和甘...

孤独的城堡,吹过温暖的风——《在你的鼻尖跳舞》读后感

孤独的城堡吹过温暖的风在你的鼻尖跳舞读后感绿叶在友情中不再枯萎友谊在绿叶里永远年轻友谊是甘泉醇美甘甜友谊是清茶清香怡人友谊是美酒愈沉愈香友谊是最朴实的情感在你的鼻尖跳舞这本书中邱佳与悠池的友谊就如同美酒清茶和甘...

《云雾中的古堡》读后感-王棋

云雾中的古堡读后感浮山路小学四年级二班王棋我读了云雾中的古堡这个故事后我被故事中麻石和森仔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顽强精神所感动了村子里有一座巍然险峻的高山就在这云雾弥漫的山巅有一座传说中古代战争时垒就的古堡可是没...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