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有感

时间:2024.4.20

读《古文观止》有感

从小到大,我们为了应付考试,读了不少的古文。但那些主要以人物事迹为主的文言文,除了能够了解一些那些人的生平事迹外,没有太多的用处。而我觉得,无论现代文还是古文,既然读了,那就应该对个人在某些方面有影响才行,否则不如不读。

这学期,经济法张老师要求我们多读课外书,遂把手边上便有的《古文观止》拿出来再研读一遍,虽然与经济法这门课程并无多大关系,但是对于个人的文学修养提升还是颇有好处。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才、吴调侯编写的。他们编此书的目的估计是为了那些古文学习的入门者能更好的学习。古文即非骈体文、八股文的文言散文作品;观止即表示古文精华都已选入。纵然有些夸大,但对于我们来说书中的内容就足以让我们研究半天了。

说实话,我并不是对整部《古文观止》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了各自的理念、利益而一系列的活动。他们当中有为了国家的利益、自己内心的准则而不惜除掉为虎作伥的儿子;有为了是百姓生活的更好而不惜得罪于君王;但其中更多的则是各国的外交使者利用他们犀利的语言来对抗敌国以达到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是自己的国家得以在诸侯争霸的环境下生存。 首先,从那些外交使者(或者说是说客)的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一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应用可以说是达到一个令今人难以到达的高度。今人利用纸笔或者电脑可以得到海量的信息,可这些都是有稿的。而古人的外交上是没有稿的。今天有许许多多的辩论队在场上辩论的无比激烈。可是,我觉得古人更厉害。在没有底稿的情况下,在不确定对方会出什么难题的情况下,却依旧能在第一时间反应出该如何应对。真不可不说是人才!但是他们那些海量的知识是来源于平时的阅读。但是他们却能把书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并应用自如,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刻苦、努力。而我们呢?自从有了印刷术、电脑。我们的记忆力却大大不如从前了。因为人脑的记忆有了替代品,人们再也不会去记忆了。正如某人所说,当文字、纸笔、印刷术分别出现时,意味

着人类的记忆一次又一次的下降。不是因为脑容量的下降,而是我们再也不会用心的去记忆了。哪怕记住了,十天二十天后也会忘记。这是一种悲哀。而我们在电子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时,我们能否抛却电脑,在安静之地读一本书,并且记住它。我想在外国可能可以,但是在中国却很难,真的很难。

其次,他们有着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中国有句话是“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也成了我中国鸦片战争后百年的痛。但是当我们回到春秋战国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著名的游说文章的主角,却都是弱国的外交使者。而其结果也多是强国的国君被说动而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固然,弱国的外交成果可能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是这也是弱国的外交胜利。强国不需要外交,可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有弱国才需要外交,因为国力不足但要生存,所以只能对强国说晓利害,让强国明白弱国生存的必要性。所以,“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并不准确。同时,我觉得这些说客也是一个个心理大师,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洞悉被说方的心理,并因此对其进行攻击,使被说方认为自己说的有理,进而采纳自己的主张。再看看我们的一些辩论队进行的所谓的辩论。靠着一些华丽的出场以及可能无下限、无节操的贬损对方来换取一场胜利。这跟那些前辈们比起来不就是一个在端坐在云天之上,一个站在地上吗?

我喜欢看春秋战国时期说客们的言辞,是希望可以从中能了解可以如何使自己说话可以更加严谨、细腻。试想如果一个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那是一件多么难堪的事。抑或者在某些场合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样会造成双方的不愉快。当然,多看这些辩词没准也会是自己言语变得犀利些。这样与朋友辩论时不会显得那么的无助与脆弱。

最后,我觉得那些说客们的成功不光取决于他们从书本中获得的海量知识,同时还应该包括他们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理解,以及对前往国家风土人情的了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不可能获得他们那种能够使国君改变计划的本领的。他们会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会“行万里路”。他们会关注自己国家的政策发展,会游历各国。想苏秦游说五国时,把各国的发展情况、特点说得清清楚楚的。并且运用言语。是东方六国结成同盟关系,一致对抗秦国。而自己也配带六国相印,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人。并且可能也使秦国统一全国的时间后延了。所以说,读书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必须也要亲身进行实践。在很多情况下,

课本上的知识或许并不是准确的,要不然科技为什么会不断发展呢?同时,实践也可以让我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哪些情况下,我该怎么做。这些不是能从课本上学来的。但是,中国人现在却是在最有活力的年纪时,全部用来读书。中国的学生在活力似火时,却被拘束在教室中,无法进行实践、亲近自然,这是不是又一种悲哀!看看先秦大家们,看看他们的成就,那可不是只从课本上就能得到的。我们不应“只读圣贤书”,更应该“行万里路”,进而是自己更加全面。

当然,《古文观止》中有些文章可能是假的,有些则会是质量不高,取一流作家的二流乃至三流的作品。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它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力。

《古文观止》的作者以犀利的视角,在广博的中华文海中为读者撷采了最为绚丽、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精美古文,使该书也是最为优秀的古文选本。数百年来,不仅读书人对之耳熟能详,一般群众也是对之喜爱有加,流传广泛。尽管因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使选文有浓重的理学色彩,但它的确为读者搭建了一条最能领略古文精粹的捷径,因此盛誉不衰也是必然。

更多相关推荐:
古文观止读后感8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800字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读的眼光古文观止便是一部优秀的书本古文观止的编选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给青少年的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孙洙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说...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侯论苏轼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为...

古文观止读后感

广哉古文观止季札在鲁国请观周乐时曾说过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我猜想在吴楚材吴调侯叔侄在成书之时一定也暗叹过观止矣古文观止作为一本从两个爱好古文的教...

古文观止.读后感doc

古文观止读后感五年前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偶然遇到了一个长者所谓长者不是因为他的年龄有多大而是他的言谈话语中无处不透着智慧道理出于对此人的崇拜问其为何知识如此渊博他只告诉我要好好读读古文观止这本书于是很快到新华书店...

读《古文观止》有感

读古文观止有感3月11信管2班贾伯灵古文观止这本书是在管理课上老师介绍看的他在第一节课就说我对你们有两个要求1练好自己的表达能力如果你们表达能力不好就这样一个月内读完古文观止在第二个月内被送完它第三个月读一些报...

读《古文观止》有感

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是无与伦比的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一点也不假古文观止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古文观止这部书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两叔侄编选评注的它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古文观止读后感读国学经典可以增加睿智消除戾气开阔胸襟修养德行祖先创造的灿烂国学经典可谓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在快餐式阅读风行的今天读经典除了要有一种静如止水的心境外寻找便捷的途径也是一种读书方法读古文综...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

重读《古文观止》有感

重读古文观止有感上师范的时候就读过古文观止这本书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自己学好文言文里面所选文章的篇章结构文言语法在当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时隔十几年我重读了一遍古文观止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这本书再一次的给我...

《古文观止·爱莲说》读后感

古文观止爱莲说读后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是周敦颐在爱莲说的最后发出的感慨莲是那样的清明也反衬了当时宦海之浑浊也难怪周敦颐会有这样深...

读古文观止有感

读ltlt古文观止gtgt有感秦国何以统一六国硝烟飘到了遥远的尽头战场已被风沙掩埋东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强大相互攻伐厮杀声足以响彻天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一个个流芳百世的名字一个个强盛的帝国分裂着天下各自守卫着祖宗的...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

郑伯克段于鄢读书笔记这篇文章写的是庄公和共叔段争夺王位最后庄公将共叔段的叛乱平定的事体现出庄公的雄才大略但是本文之中也体现出庄公的几处糊涂亦可说成是错误只不过因为庄公最后成功了这些错误便成了庄公的先见明智祭仲认...

古文观止读后感(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