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鹿原》有感

时间:2024.5.8

读《白鹿原》有感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 作者陈忠实以“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巴尔扎克名言做为小说的题记,表达出其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宏愿与艺术追求。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整部小说充满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人物形象丰富饱满,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字里行间融透着对民族民运的深入思考,能够真实的反映那一时期,渭河平原历史变迁的曲折过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小说《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xx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xx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后被改编成同名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与小说的时间跨越有半个多世纪,从清末写到解放初,其间还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长的时间。我总的感觉是,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比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学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运的因果报应等等。当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白鹿原》涉及的五十年历史,正是旧的社会秩序瓦解,各种政治力量殊死搏斗的时期,用传统的观念看就是对立阶级决一死战,阶级斗争空前激烈的时期。作品毫不回避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但又第一次没有简单地把阶级斗争描写为阵线分明、敌我分明的两大阶级的对抗。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当代不修史。众所周知,这是由于当事人难以跳出时代的各种局限,如整治、治力、情感。修当代史对作家是一种挑战,既是艺术、认识上的,也是勇气、良知上的。

《白鹿原》最大的魅力来源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文化的深刻反映、深刻认识。在作品中对儒家文化既有肯定,又有否定,半是赞歌,半是换歌,既是最后的光环,也是写终结,把我们引向对儒家未来的深刻思考中。

中国人虽然没宗教,但是中国人却有信仰,这个信仰便是天地人的合一。中华传统文化中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们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白鹿原上生活的每一个人,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的透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小说真切而细腻地展现了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对白鹿原人的影响:从日常生活到人生信念, 从思维方式到处事原则无不打上深深的传统文化的烙印。

儒家文化最核心的是“仁义”思想。从 “仁”字出发就可以发现,中国人认为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人才能称其为“人”,一个人只有与另外一个人形成对应关系中才能定位,中国人的“人”具有共生取向,但是却缺乏一种独立取向,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人与西方人对于“我”的观点的显著差异。这也说明了中国文化为了彰显社会我的地位与价值,不惜忽略压抑个我的地位与价值,中国人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追求自由、独立、开放明显不如西方人,中国文化中小我的价值明显是小于大我的价值。

在作品中,作家叙述过关于白鹿的渺远的传说。传说是美丽的,迷人的,有几分神秘,

甚至与作家的人格理想相表里,贯穿于作品之中。白鹿是各种美好事物的象征,而白鹿原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存在,有其临水的高岸,上部平舒逶迤的地貌,渐次抬升以至终南山麓,这个地理的存在比白鹿的传说,白鹿原的得名,都要远为长久得多。但白鹿的传说是一种文化,因而古原之以白鹿为名,也就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的性质了。当然,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或象征,白鹿原包含的不只是白鹿意象这一点,更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其全部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习俗、心理、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等。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白嘉轩,智者朱先生,长工鹿三和他的儿子土匪黑娃,医人冷先生,甚至刚烈而又苦命的田小娥,都无不可以作儒家文化角度的深入解析。

在这些人物中,朱先生似乎是最容易从儒家文化角度阐释的人物了。一是他有文化人的身份,是白嘉轩以至黑娃等人物的精神导师,在人们心目中扮演着真正的教父角色;二是作家明确提出了他作为关学传人的学者素养和知识背景。白鹿原地处周秦故地的腹部,这一带地方是华夏辉煌的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摇篮,同时,也是这一文明在其发展的鼎盛期的中心。这一带地处北国,水深土厚,属大陆型气候,雨量并不丰沛,生产条件相对艰苦,因而自古以来民风淳厚、尚实,这一点在文学上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只要对比一下《诗经》中的秦风与产生于南国的《楚辞》,就看得相当清楚了。正因为这种尚实的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才造就如朱先生一般的儒者。

在当今社会,儒文化正亦步亦趋的走向被遗忘的角落。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也是最后一个男子汉。在他身上包容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传统全部的价值——既有正面又有负面。小说结局的悲剧暗示了传统道德文化命运的悲剧。朱先生在孤寂平静中死去,喻示某些传统道德文化的消亡,白嘉轩佝偻着活着喻示某些传统道德文化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但已挺不直腰杆。白嘉轩和他的精神之父乡贤朱先生所捍卫的文化道德传统,正在受着前进的历史潮流的巨大冲击,正在走向不可挽回的解体趋势。现代社会儒家优秀思想的被冷落被遗忘与小说时代背景中的道统的解体同样让人悲痛,写史就是为了唤醒现代人对儒家文化的思考。

作者以细腻深沉的笔触,所描绘出的一群不同典型的主人公的命运悲喜剧,生动、形象、厚重地反映出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白嘉轩的宽厚隐忍,鹿子霖的自私狡猾,田小娥的放浪形骇,黑娃的刁钻鲁莽,白孝文的颠荡沉浮,白灵的率真浪漫??这些人物,带着乡土中的自然气息,甚至原始的野性冲动,与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历史相互激荡,在个人与历史的分崩离析之中,为中国社会在现代性进程中所遭遇的沉重与多难作出了生动的诠释。陈忠实对革命化境域中的中国历史作了极为独特的思考——这种思考,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而是超越了文化保守主义的僵化思维,自觉而又深刻地意识到了本土文明的演进,绝对离不开对民族精魂的重新激活,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中某些重要品质的重铸和丰富。


第二篇:白鹿原的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

《白鹿原》就是这个民族秘史中的史诗之作。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故事,百转千回的人生命运。在西部平原上演着一部动荡年代五彩斑斓的生活史诗。革命的烈火燃烧了半边天,一阵阵的狂风把火焰吹到了白鹿原的上空,白鹿原上人民的生活秩序也被一次次的打乱,又一次次的重建。

上上世纪末到上世纪中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华大地相继经历了外敌入侵,军阀混战,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到新中国成立等各大事件。在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白鹿原这片相对封闭的土地上也经历了新思想的洗礼。在这风云变幻的动荡时代,这片土地上上演着祖孙三代人如何对白鹿原主权的控制和争夺。这也正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故事发生在从清末民初到建国的半个多世纪里,以白鹿两家的变故慢慢展开。故事一开始便以一种神秘主义引起读者的兴趣,主人公六次娶妻,六次丧妻,在去请阴阳先生的路上遇到一只神秘的白鹿,此刻便兆示出白嘉轩奇特的人生命运。然而作者对生活的细致体察,对人物和故事的精致描写,有使读者感到故事强烈的真实性。

小说主要围绕白、鹿两家两代人的线索慢慢展开。白嘉轩巧取风水地预示着他必将得到这块宝地的庇护,随后一幕幕悲喜剧便在这块土地上一一上演: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国仇恨,冤冤相报代代不已??

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尤其是对白嘉轩和鹿子霖的刻画。白嘉轩不慕名利、不爱金钱、不好女色、倔强、世故、守旧,鹿子霖功利、虚伪、贪财好色。鹿三则是一个老实、本分、勤劳、善良的中下层农民。对其他人物黑娃、孝文、孝武、白灵、田小娥、朱先生等人物的描写也很到位。

小说最重要的还是它所要向读者表达的思想,陈忠实曾说:“这是一部反映青砖门楼里几代人生活的小说,当我开始注意这里的几代人经历怎样的喜悦和灾难时,我发现这片沉寂的地下不单在我心里发出响动,而且弥漫着神秘的诗意。”正是陈忠实的这部小说慢慢的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程。

《白鹿原》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物就是漂亮女人田小娥。田小娥身上有一种反叛精神,她先是郭举人的小老婆,后来成了黑娃的女人,是白孝文的相好,又和鹿子霖有染。她和中国传统的女人格格不入。陈忠实在查阅县

1

志时看到《贞妇烈女》时说:“这些女人15、16岁出嫁,生子、丧夫,然后在这个家庭生活一辈子,抚养孩子,伺候公婆,对她自己而言没有任何享受。就在那一刹那,我说我要写一个反叛这些人的人,田小娥就出现了。她没有任何思想启蒙,也没有任何人生理论,纯粹是一个自然人应该在这社会中获得基本的生存。”

小说中大量细致的性描写,吊足了读者的口味,这甚至是诱使许多读者接近这本书的直接原因。其中白嘉轩与五女新婚的晚上,白孝文的女人第一次对自己的性启蒙,黑娃与田小娥偷情,白孝文和田小娥等等,不胜枚举。陈忠实曾说:“我把握性描写的准则是,你作品中设置这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他的爱情包括他的性对他的生命的影响。比如爱情和性成为他生命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造成他生命的痛苦或者欢乐,我能把它准确写出来。如果性与这个人的生命历程没有关系,就是废笔。”

对于一部好的小说,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的共鸣,并且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产生一定的想象和联想。《白鹿原》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那白纸黑字之间,流淌着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她不止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和那片神奇的土地,而是流淌于整个历史,流淌于整个中华大地。各种高尚与卑劣,欣喜与悲痛,各种人物与命运在《白鹿原》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对于每个人的命运而言,无论是一路平坦还是艰辛坎坷,到头来最终都要面对死亡,此刻不免有一些苍凉。对于白嘉轩和鹿子霖而言,自己就将埋进黄土,各自夺来夺去的一辈子,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然而人生正是如此,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那一段摆脱寂寞的人生经历。无论他曾经遭遇到什么,无论结局如何,等到生命的最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曾经经历过。

白鹿原这片土地因陈忠实的《白鹿原》而名扬天下,20xx年9月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在这片土地上开拍更为其锦上添花,同时许多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人们对于这片土的争夺仍在继续,这里又会上演怎样的传奇呢?

人类总是不甘寂寞,这也许就是人类为什么要活着。

2

更多相关推荐:
读白鹿原有感

读白鹿原有感一部好的小说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离奇动人也不仅仅在于语言的华丽也不仅仅在于对历史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好的小说应当是以上因素的集合它能让人爱不释手一气和呵成地读下来陈忠实的白鹿原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小说中的人...

白鹿原读后感

我品白鹿原又是那水榭明珠却已是沧海桑田人事茫茫又是那天岐夜狼却已是花谢草枯情意壤壤又是那地锦旗昶却已是蓓蕾黯然伤神慨叹秋叶磊落我悄然踏过你我的初年当我走进白鹿原时陈忠实带给我的是我这个时代所无法体会到的情感我喜...

白鹿原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陕北文化气息的小说作者陈忠实坚信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因此他借这部小说表现了封建社会晚期陕北以及中华民族的风貌小说以白氏和鹿氏两个家族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提到的是白嘉轩他是白...

白 鹿 原 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作者陈忠实以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巴尔扎克名言做为小说的题记表达出其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宏愿与艺术追求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

白鹿原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第一次听说白鹿原是初中的时候同学说很好看但是我翻了几页就放弃了开头白嘉轩娶了七个老婆实在给我太大的震撼因为要完成作业现在又拿起这本书看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富有历史感淳朴厚实富有血性和张力白鹿原中叙述的年...

《白鹿原》读书笔记

《白鹿原》读书笔记《白鹿原》题记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不少评论家赞誉《白鹿原》是史诗或有史诗风格或价值,且不管它是否真能当得起,但说作者的意图,从题记看来,它有意写一部史诗性的作品。性文化的丰富表…

白鹿原读后感

读白鹿原有感陈忠实的白鹿原给我最大的震撼不是人物多也不是题材好而是它的气势它的史诗性它的艺术魅力一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从清朝末年讲到解放以后这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近代史清朝末年的革命运动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

白鹿原 读书笔记

白鹿原读书笔记白鹿原开篇便写道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白鹿原是陈忠...

白鹿原的读后感

白鹿原读后感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白鹿原就是这个民族秘史中的史诗之作宏大的历史背景曲折的人物故事百转千回的人生命运在西部平原上演着一部动荡年代五彩斑斓的生活史诗革命的烈火燃烧了半边天一阵阵的狂风把火...

《白鹿原》读后感

读白鹿原有感当听到老师让我们看书写读后感时我真的很不知所措不知选哪本书好在书单中看到白鹿原后果断决定就是它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是陕西人当然要支持本土作家啦翻开小说的第一页便看到作者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

《白鹿原》读后感

东莞理工学院12级电子卓越班白鹿原读后感白鹿原的确是一个好地方金黄金黄的麦田一片连一片一直延伸到了天边就连半边天也给染黄了而电影的开幕场景就是选择这一雄壮的场面满满的金黄色的麦子占据整个屏幕一浪一浪的风拂过麦田...

白鹿原读后感

人与土地的民族史诗读白鹿原有感之前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其实已经注意白鹿原很久总觉得它有什么东西一直吸引着我吸引我去解读一段历史解开一个秘密我慢慢地走近它轻轻地吹去它身上的细微灰尘小心地将它从书架上取下翻开封面感觉...

白鹿原读后感(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