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 读书笔记

时间:2024.5.8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1《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浅析《城市意象》

1.书籍简介

《城市意象》是一部影响了世界各国城市设计的理论著作,它的作者凯文.林奇是当代著名城市设计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奇的一生致力于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他还因在MIT的出色教育成就被誉为一位杰出的城市设计教育家。

《城市意象》的研究始于对城市地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质疑和批判。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内部模型的大量实证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模型的预测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开始对根据小样本建立的模型运用到达分为区域或把有限的地区性模型无条件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了疑问,并且人的行为多是处在一种假设状态的研究,真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状态。这种对量化研究的不满以及对规范模型可接受性的质疑,导致了60年代后期对个体行为的普遍关注,从而形成了风行于70年代的“行为革命”。凯文 ·林奇他便是把研究建立在行为研究的方法之上 ,强调对个体以及对该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知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和集体的心智图研究,借鉴了各项实验研究方法 ,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对个体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凯文·林奇在这本书中首次将环境心理学引入其中,这是一本有关城市意象研究最具影响的著作。书中林奇通过以上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作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作了论述。

2.内容概述

书中所说的城市意象,可理解为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 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 也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林奇对这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感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这种通过清晰、协调的形式,满足生动、可懂的外形需要来创造意象的功能,是城市迈向内在意蕴表达的重要的第一步,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基于这种观点,林奇进一步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的提出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也是我们在目前城市设计中关注的基本要素。

林奇将五要素称之为充当城市设计的标准元件,在详细分析这五种元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使每座城市都有其本身的可意象性。

3.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在城市意象中,林奇关注的是城市的视觉品质。在组成这些视觉品质的环境意象中,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元素尤为重要。提高城市的可意象性就是使它在形象上更易于辨别和组织。城市区域组成,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

2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道路是观察者移动的路线( 街道、运输线、运河等),组成了城市综合体中最常见、最可能的运动线路网络,它构成了城市意象的骨架,是城市整体赖以组织的最有效的手段。对许多人而言, 道路是他们想象城市图像中的主要元素。人们游走在这些路网中, 游览这座城市, 同时将其它的环境元素加以整理, 建立起相互的关系, 形成人们心中的城市意向。当其它要素环绕周围时, 道路通常在人们意向当中处于支配地位。哪里的主要道路缺乏定义或者容易和其它的混淆时, 哪里的整体意向就会不那么清晰。道路能成为城市意向中重要的特征是有某些原因的, 包括经常使用、专门使用的集中、特有的空间特性、正面的特征、接近城市中专门的特征、视觉上显著, 或者在全部道路结构或地形学中它们位置的优越性。

边界是不同于道路的线性要素,它既不用来使用, 也不被看做道路,它通常用来形成区域中的边界或者连续中的线性隔断。它们是横向的参考,而非坐标轴。最强烈的边界是视觉上显著的, 外表上连续的并通常难以逾越的。边界是重要的组织特征,特别当它连接毫无特征的区域时, 就像水域城墙勾勒出了城市的轮廓一样。大多数城市拥有定义非常清晰的边界。济南市的边界, 举个例子来说,有南部山区和北部黄河形成的强烈意象,这种特点鲜明的自然环境经常形成一个城市很重要的边界。

区域是城市中的观察者“精神进入”的一个中型到大型的区域, 或者它有可识别的“连续性主题”自然特征, 这是根据肌理、空间、结构、细节、象征、用途、居民、维持费用、地形等得出的。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因素, 但并不足够创造一个完整的主题单元, 一个区域仅仅被熟悉城市的人这么认为。创造一个更深刻的意向可能需要更多的线索。区域可能拥有生硬的、精确的分界线, 或者也可能是渐渐消失在周围地域的柔和的不确定的分界线。

节点是点性参考,观察者可以进入的城市中战略性场所,它是人们行进中来去的强烈的焦距。节点可能是第一个交叉点, 或者仅仅是作为一个专有用途或自然特征的“主题性的集合”。当做出决定和提高注意力时, 交叉点和行进模式的变化是的节点意义功能更加重大。然而当主导性的节点趋向于同时具有“集合”和“交叉”, 就具有双重的功能和自然意义, 譬如公共广场。然而非本质的、有特色的自然形态更能够使得节点记忆深刻。

标识物是作为外部的点参照。一些诸如塔、尖顶、小山——是远方的, 作为一个特色可以在远方的各个角度的小一点的环境中的顶部被看见。相对于它的背景来说, 有明显的外形和显著的空间位置的标识物, 能更容易的被识别, 对观察者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凯文·林奇认为标志物的一个关键的自然特征是单一性,“环境中的一些唯一的难忘的外表”, 通过使它们能从很多地点可视或者与它们附近的要素创造对比度, 那些“显著性空间”能建立标识物元素。一个环境是怎么用的也可能加深一个标识物的重要性, 譬如它的位置在于包括道路节点的交叉处。

这一系列要素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 所有的联合起来提供出整体的意向。区域由节点构成, 由边界定义, 被道路穿透以及布满了标识物??元素有规律的交迭并互相渗透。一批批的意向通常相互交迭并在一系列的层面上互相关联, 来反应地域的尺度。这样, 观察者可以通过意向从街道层面到那些临近地段, 到城市以及更远, 就如身临现场一样。书中通过对意向特性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随着联系的不断增加, 结构也就变得有了刚性, 各个部分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紧密的联系, 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内部”的观点。这指出了城市发展的过程与几种发展形式。

4.城市的可意象性设计

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其中设计者可以操作的尾部物质形式起着主要的作用。尽管大部分工作都局限于单个元素的个性和结构,以及它们在小复合体中的形态,但最后都集中到作为一个整体形态考虑的城市形式的远期合成,整个大都市地区清晰而且全面的意象是未来城市的基本要求。

3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在今天,大尺度的可意象环境非常稀少,像当时的深圳一样重新规划新建一座城市的可能性几乎已不存在,然而反观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城市发展,其空间组织、运动速度、新建项目的速度和尺度依然迅猛增长,这些建设的需要使得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建立结构良好,意象清晰,同时又充满诗意和象征性的环境成为可能和必要。

5.小结

在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城市的本质被阐述为: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城市真实生活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要挽救大城市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城市意象》给了我们挽救大城市的一种方法,它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方面给我们不同的启示,告诉我们一座城市或大都市的形态将不会展示一些巨大、分层的秩序,它将是一种复杂的模式,连续完整,却又复杂易变。适应数以万计市民的感知习惯,它应该具备可塑性,对于功能和意义的改变不加限制,同时又能包容新形象的生成,它应该设计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设计他们的理想和传统,设计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它必须鼓励他的观众来探索这个世界。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和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

城市意象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优秀的城市景观是时代性、地域文化性与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反映。城市文明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与社会变迁,阶级分化,民俗民风,生活娱乐紧密相连。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己的呼吸、节奏、性格、历史。我们的城市不应该是一个失去记忆的城市,如何去寻找这种保存记忆并创造记忆的方法,是我们城市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任务。铭记历史,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4


第二篇:城市意象读后感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通常我们对城市的理解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他一些相关事物混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段的印象。

本书通过研究城市市民心中的城市意象,分析美国城市的视觉品质,主要着眼于城市景观表面的清晰性或是“可读性”。文中举了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通过对城市居民的采访观察,让居民描述城市,来总结居民对城市意向的感知程度,也就是居民是否对城市结构感觉清晰,对城市的道路,边界,节点,路标,区域是否有明确的认知。通过这些调研得到了几个结论:

1.空间与景观广度的重要性。如波士顿的查尔斯河沿岸占据景观主导地位,因为它由此将人们引入市内的宽广视线走廊。洛杉矶的市中心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它开敞的空间,泽西城则是从佩利塞德岩壁走下来时面对的曼哈顿天际线。

2.开敞的景观而产生的感情上的愉悦。一个处置得当的全景景观是城市快乐的源泉。

3.未经加工或无定形的空间可能不会让人高兴,但可能会十分显眼。

4.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

5.不同阶层居民的居住区域。

6.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人们对时代的对位,空间的对比,地位的对比,功能的对比等印象深刻。

本书此处最引起我的思考也是我印象最深。城市中的居住者是城市的使用者,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在平时生活中都体验了城市的空间,对城市的节点,路边等都有一定的印象。如我回忆大连理工大学的意向,能说出几处设计令人感到舒适,几处景观很宜人,也能想出几处景观或建筑不舒服,是很糟糕的设计;还有一些区域没什么印象。也会对某些区域的环境有些如何改善的想法。我回想一下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对大致的路网关系有个比较清晰地印象,对于拐弯处,多条道路交点处印象模糊一点,甚至有混乱的感觉。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城市节点,如胜利广场,友好广场,星海公园等印象深刻。市中心正在施工的区域十分引人厌恶但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切身的体验对城市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书中的第三章讲到城市意象及其元素。书中将城市意象归纳成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道路 道路的重要性因人们对城市的熟悉程度而变化,但对于大多数居民,它仍然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因素。波士顿,纽约的方格网状道路系统,巴黎的放射状道路系统都是一个城市的主要特征。初到城市的来访者往往通过大的区域划分,路网结构等来或得城市意象,熟悉城市印象一般更依赖小的标志物而不是区域或道路。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经常穿越的道路具有最强的印象里,所以重要的交通线会成为关键的意象特征;交通线路中的一些阻碍使道路结构复杂,或者说它使交通流量集中起来,是结构变得清晰,这种阻碍也会在概念上站主导地位,此外,公共花园,河流,岩壁等也能增强道路的意象。

沿街的特殊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典型的空间特性(很宽或很窄的道路)均会吸引人们的注意。特殊的立面特征同样对于形成道路特征有重要作用。两条大道的不同很可能是因为沿街建筑的不同。靠近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也会增加道路的重要性,此时道路还能起到边界的作用,如阿灵顿街与众不同在于毗邻公园,斯托罗街的不同因为它位于查尔斯河畔…… 另外,某条道路的重要性还可能是因为其自身一览无余,或是从城市其他部分道路看过来一目了然。一条笔直的大道经常在电影中出现,让人印象深刻。

居民习惯于将规律性赋予周围的环境,除非与明显的事实相抵触,人们一直努力将道路组

1

成一份几何网格,而忽略其中的曲线和不垂直的交点。因此,大量的街道,当它们的重复关系充分有规律可循是,就能够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网络,人们对道路也有比较清晰正确的认知。相对地,由各种各样角度相交而成的道路交叉口,如超过四个路口的交叉点,或道路稍微分叉会更人感到迷惑,很难形成明确的概念。

边界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一个著名的边界是的。波士顿半岛查尔斯河畔。对居民的采访中,人们非常细致地描绘河岸,每个人都记得它宽阔的开放空间,曲线道路,快速路的边界,船坞,露天音乐台和雪耳室外剧场。无论由铁路,地形变化,高速公路或是地区界限形成的边界,都是环境中十分典型的特征,有助于划分区域。有关边界的连续性和可见性,若一些地区的边界不连续,可能会让市民失去对城市的完整性与合理性的完满感受;但强大的边界也并非无法穿越。边界经常同时也是道路,观察者能够沿着它移动,浴室占主导地位的是其交通意象。一些大街被看做是市中心商业区的边界,十分有趣的是,在这方面它们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快速路。一些高架铁路可形成空中边界,如波士顿华盛顿高架路。

区域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被访者发现并指出,尽管波士顿的道路形态就连熟悉它的居民都感到十分困惑,但多种多样的区域在数量和生动性方面,充分弥补了道路系统的不足。泽西城也有区域,但他们一般都是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的居住区,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差别。洛杉矶除市中心外,缺少特征鲜明的区域。

大量界定清晰,特色鲜明的区域能给城市形成良好的方向感。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它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比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居民、维护程度、地形等等。如波士顿这样一个建筑密集的城市,相似的立面,包括相似的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线,尤其是相似的开窗方式,都成为鉴别一个主要区域的基本线索。

通常,典型特征作为一个特征组被意象和识别,也就是主题单元。要创造一个强烈的意象,必须对线索进行一定的强化。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存在一些特别的符号,但还不足以形成充分的主体单元。另外,有一些区域是内向的,只是自身存在,很少与外部发生联系,比如波士顿的中国城;还有一些区域是外向的。有一些区域单独存在,还有一些联系到一起。 节点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展览行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 意大利的著名节点,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具有高度的个性,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与城市的总体特征以及附近狭窄曲折的道路空间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广场内部也具有高度的个性和组织,还有各具特色的标志物,如主教堂,钟楼。是许多从未到过威尼斯的人也能一眼认出。

标志物 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标志物是从一大堆可能元素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或是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另一方面,标志物还可能会因为它在肮脏的环境中先得非常整洁,或是在古老城市中显得十分新潮。距离很远的标志物,以及从许多地方均能看到的显著点,通常是众所周知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是远处标志物的重要实例,无论距离远近,白天和夜晚都不容置疑它突出的尺度和轮廓。

上述的这些元素只有在共同构成图形时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形式。

对于城市形态,书中提到了形态特征。1特异性:或称图底分明,是指界限分明、封闭;表面、形状、密度、复杂性、体量、功能、空间位置的相互对比,相对比的可能是即使可见的环境,也可能是观察者的经验。2.形态简单性:指可见形态在几何意义上的清晰性和简单性,各组成部分的局限性。如果一个元素不能够同时是看见它的全部,其形状有可能会被转化成一个简单形态的拓扑变形,从而更容易被理解。3.连续性:指边界或表面的延续(如街道,

2

天际线);各部分的相邻,有节奏的间隔重复,表面、形状或是功能的相似等。4.统治性:指某一部分在规模、密度或重要性上超出其他部分而占据统治地位,由此我们看到的整体将是一个基本特征,附带与之相关联的组群。5.连续清晰:指连接点和衔接处的高度可见性,清楚的关系和相互联系。6.方向性差异:指参照物的不对称、渐变和放射性的特征,能够区别元素的两个端头,或是两个主要方向。7.视觉范畴:指能够在事实上或是象征性地增大视线范围和渗透性的特征,包括透明度,重叠,街景,全景等。8.运动的意识,是指观察者通过视觉和运动知觉,感受到自身真实或潜在的运动的特征。这些手段能够提高坡道、曲线和相互渗透的清晰性,获得运动视差和透视的体验等。9.时间序列10.名称和意蕴

城市不是为某个人建造的,而是服务于众多背景,性格,职业,阶层各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组织城市的方法,所依赖的元素以及最喜欢的形态特征都千差万别。设计者应该使用所有的形态特征,创造一个尽可能丰富地拥有道路、边界、标志物、节点、区域的城市。在这样城市中,不同的观察者都会发现于自己的眼光相适宜的感性材料,就像有人会记得街道的砖铺路面,有人只记得沿路的一些标志物。

书中说明意向的发展过程中,观察方式的教育和重塑环境都重要。通过研读本书,是我意识到我们通过切身体验了解城市的意象,城市的特点,才能更好的重塑环境,使城市丰富有趣,令人回味。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读书笔记

3

城市物质形态是由若干城市建设活动在时间维度中叠合拼接而成的,每一次城市建设都构成一种人为调整城市形态的活动,或强化之,或逐步改造之。

本书第一章中提到城市结构分类(星形结构,带形城市,卫星城,网格城市,其他结构)和城市形态沿革。刘易斯·芒福德从有机生长的角度,提出著名的“芒福德的发展阶段”,很仍人深思。从生态城市-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暴君城-内克罗城。城市从发展走到衰败。现今大城市如纽约,北京等发展应已经逐渐趋向饱和,不知这些特大城市的未来如何。 城市原型及其规范理论属于建筑人类学领域。弗莱发现“某些主题、情景和人物类型从阿里斯托芬时代知道今天都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地保留下来。这也正符合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如能透过错综复杂的种种表象切入客体的深层结构或历时性维度上的原理,会大大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去认知并阐释客体。王建国教授认为,迄今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类城市原型理想分别为:神秘主义,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

比较吸引我的是神秘主义,也就是宇宙城市原型。研究表明,古代的埃及,波斯,玛雅,中国和印度文明,都曾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最初的城市作为礼仪中心,是神圣的宗教仪式的场所而兴起的。如,古埃及文明中,曾盛行过巫师占卜决定城市设计的方式。这种理论认为,任何永久性聚落,特别是城市,都应该是宇宙和神灵的某种体现。虽然宇宙神秘莫测,但神灵被供奉起来,人类权利结构-帝王君主和僧侣贵族-作为人化的神灵,因而得以世代相袭。一些理论如中国模式推崇风水理论,认为北方是黑暗和不吉利的,故应在城北面建一堵固若金汤的庇护墙垣。在西方,有文艺复兴的理想城市,巴洛克城市模式中的关联轴线,以为权利和秩序的表述。

此外,理性主义也是机器城市原型,如柯布西耶提出的光明城。自然主义也就是有机城市原型。所谓有机体乃指一种具有边缘和一定大小的自发个体。它可以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和繁衍后代 。

书中第二章提到两种典型的城市设计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是指主要按“自然的力”或“客观的力”作用,遵循有机体的生长,若干个体的意向多年积累叠合来设计建设城市的方法。其特点是一般没有认为的、统一的规划思想驾驭,而以功能合理,自给自足,适应经济和地域条件为准绳。按这种方法形成的城镇形态,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共存,城镇结构断断续续,呈现一种典型的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特点。比较著名的例子有江西景德镇,意大利佛罗伦萨。

“自上而下”是指主要按人为力作用,依照某一阶层甚至个人的意愿和理想模式来设计和建设城镇的方法。特点是:有一套反映统治阶层生活理想的“最终境界”,政治和宗教的功能常驾驭这种设计的主导因素,经济功能则常次之。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形态比较注意整体性,平面布局一般比较规则,路网整齐,有利于土地丈量和分配。统治机构和宗教机构常位于核心地段,成为全城的高度,体量和艺术处理的重点,反映出严格的设计思想。奥斯曼改造后的巴黎,美国纽约曼哈顿均体现这一方法。

第五章提到现代城市的客体要素构成。

1.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2. 土地使用;包括土地的综合使用(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和基础设施。

3.开放空间;

4. 步行街。步行街是城市开发空间的一个重要分支。步行街与产痛的城市商业活动密切相关。步行街不只是美化规划的一部份,而且是支持城市商业活动和有机活力的重要构成。好的步行街可减少在闹市区对汽车的依赖。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交通方面的优点。

4

5.使用活动;6.交通和停车;

7.保护与改造;8.标志。

书中还提出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

其中有物质-形体分析方法。它有分为以下三种:视觉秩序分析法是最受美学教育并习惯于用艺术品来关照城市的建筑师所青睐的方法。这种方法基本上是由少数政治家,建筑师或规划师,也可由某一权利阶层来驾驭贯彻。它注重城市空间和体验的艺术质量,但只看到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而掩盖了城市实际空间结构的丰富和活性。图形-背景分析法中建筑物是图形,空间是背景。由此入手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简称“图底分析”。从城市实际角度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想通过增加、减少或变更格局的形体几何学来驾驭空间的种种联系。其目的旨在建立一种不同尺寸大小的、单独封闭而又彼此有序相关的空间等级层次,并在城市或某一地段范围内澄清城市空间结构。关联耦合分析法 关联耦合理论分析的客体是城市诸要素之间联系的线。旨在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一种网络,从而为有序的空间建立一种结构,但重点是循环流线的图示,而不是空间格局。耦合性是外部空间最重要的特征。城市空间可概括为三种类型:构图形态,巨硕形态和群组形态。构图形态包含了那些以抽象格局组合在二维平面上的独立建筑物,其关联耦合性是隐涵的,静态的。

此外还有场所文脉分析法(场所结构分析,城市活力分析,认知意象分析,文化生态分析,社区空间分析),相关线-域面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有关城市分析的技艺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心智地图。它是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市空间分析技术,具体做法是:通过询问或书面方式对居民的城市心理感受和印象进行调查,有设计者分析,并翻译成图的形式。或者更直接地鼓励他们本人画出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草图。这种认知草图就是心智地图。这种方法在林奇教授的城市意象中提兜。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它建立在外行和孩子对环境的体验的基础上,而不是设计者,因而更具有原始性和直观性;第二该分析技术认为,居民是当地环境体验的专家,他们同样对城市设计和空间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解洞悉。

在心智地图分析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调查反洗居民对城市某些标志性节点如塔、教堂、庙宇等建筑物及其空间的主观感受,这一分析法为标志性节点空间分析法。此外还有序列视景分析法,空间标注分析法等。

整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述从城市形态到城市设计,中篇讲述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下篇是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研究。书中内容丰富,章节众多,通过对整本书的研读使我对城市设计手法有了比较详细,系统性的了解。书中有众多插图是有关各个城市的,它更激发我对城市设计研究的兴趣。

5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范例

读书笔记姓名洪心洁学号班级24069335106级会计学1班前言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搜索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阅有关期刊和查找网页上相关的资料四种方式为我的论文治理型内部审计起免疫系统的预防作用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并...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gt范文一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读书笔记范文

德不厚福不居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读书笔记的概念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2读书笔记的作用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2做读书...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二写读书报...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读童年有感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埃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摘录式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书名作者文章背景可有可无好句好段摘抄12语言赏析可有可无读书心得重点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

我要小学生读书笔记模板

书海徜徉学生姓名第周我读了这篇文章真美呀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词语超市绝妙句子本人感悟书海拾贝学生姓名第周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妙极啦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好词佳句我的感悟

成教读书笔记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笔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读书笔记一我的设计题目及研究方向我所选论文的题目是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设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阶段我阅读参考了功率因数校正原理与控制IC及其应用设计...

小学生读书笔记表

读书日期20xx年月日

读书笔记范文_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读书笔记范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关于阅读一个人不读书要受到命运的惩罚一个民族不读书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阅读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是路人皆知培养孩子...

读书笔记范本(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