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时间:2024.4.27

专业成长,与书同行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谁不渴望自己快速成长?谁不期望自己早日成才?"专业成长"这四个字,在我们青年教师的心中,金光闪闪,那是一种光荣与梦想。风华正茂的我们,拥有飞扬的教育激情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抱负。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书,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是我们的长者--不断启迪我们;它又像是一位真诚的朋友--一位知心的朋友,跟我们面对面地交流,教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育人。而我自己深深地感受到的是--书是我永远的老师,让我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自我完美!

回想几年前,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我认为凭借着学生时自己优秀的表现,成为优秀教师也不会太遥远。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带着困惑,我捧起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细细读来,深深地折服于陶行知伟大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不由得让人赞同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同时感到自己在教学中是那样的贫乏,我迫切需要读书、学习!在读书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就是典型的教不得法。教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的少教的少,学得快教得快,学的慢教的慢。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法,而是让教法随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变动,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真实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可是近些年,我清楚地认识到,再象以前那样做课是万万不能了,新课程要求我们随着课堂变化灵活地处理备课预案,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过人的教育智慧,还要有一颗尊重学生、尊重课堂、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平常心。

我要用书滋润自己的心灵,一本一本的啃,驱除藏在灵魂中的浮躁,把营养慢慢送进心灵的河床。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千钟粟,有颜如玉。我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我只想在书海中遨游,在书籍里成长。

书籍是教师创新的源泉,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我走进了这所学校,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反思亲身经历和亲自实践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在反思中获得新的认识,新的发现,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在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彰显出来。在一本本专业书籍的引领下,我对“教师”的诠释逐渐加深和明确,

没错,读书能让教师超凡脱俗,让“经师”成为“人师”,让“庸师”成为“高师”。 我常常觉得,我们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只要我们能努力追求,就能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

回望自己与书同行的十年,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我不仅仅提高了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而且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我渴望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背景下成就自己的专业人生。

在与书为伴的专业成长道路上,我并不是独行者。校园里书香浓郁的氛围,充满活力,在校领导的组织、领导下,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个体的读书、反思、总结、实践摆脱了自发无序的状态。在我们学校里,教师有自能读书的不懈追求,有自我反思的迫切需要,更有着真诚的合作和并肩作战的勇气。智慧在研讨中充盈,理想在争论中升华,读书、反思、写作、分享,成为我校教师中一种必须的生活习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美好的境界。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那样,“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我将永远铭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要天天读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我要让美好的教师生涯充实智慧,相信成功的大门会向我敞开。

朋友们,让我们热爱书吧!让书籍成为我们终身的伴侣!让读书成为我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让我们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真正传薪者!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在书籍中成长!让专业化成长早日驶向理想的彼岸!


第二篇:《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_Microsoft_Word_文档


曾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在学习了《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这门课程后,在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后,激发了本人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的更大的热情,现把所读、所想、所悟记录下来。

陶行知,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师表。”他在19xx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周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阐明怎样教,怎样做,怎样学,教、学、做、应交互运用合三为一,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下,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当代的教学思想相融合,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发展教育途径提供有利的依据。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在做上教,在教上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的方法。他说:“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以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任何事情脱离了实际不去操作实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给我们指出了教育发展的道路,明确了才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唯一的出发点。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提出了把教学当做一件事,在总体方面提出了怎样教、怎样学、怎样做,提出了总的教学方向,却没有提出在什么时机,什么状态下去教去做去学。陶行知之所以能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其他长期和研究及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陶行知先生一生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影响很大。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美国人也称他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重要人物。”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描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论点,基本上用三句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改造。”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先生借鉴此种理论,经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在21世纪的作用是巨大的。孔子在30岁的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一生从未间断,任教40年,虽做了几任官,可从来没停止过教学,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正是因为对教学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才为后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

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 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 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更不是教学做合一。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交往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做合一”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就是交往,离开交往,师生关系便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师生互教互学,就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大家知道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一个根本,两个转变”。“一个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两个转变”,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材料呈现方式,倡导整体呈现,转变“自主、合作、探究、拓展”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其次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努力做课程的建构者、教育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做好现代的陶行知。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彼惟高谈阔论,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者,岂能当二十世纪教师之名?” 陶先生的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教师不应是课堂上的主宰者,对学生进行“一言堂”和“满堂灌”,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和仆人,应该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只有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转变以教师为主的师本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在教学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2)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

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提倡师生互尊互爱、互助合作、互相促进,强调人格之间的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给学生留有支配、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探究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师生合作创新,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先生这段话深刻地揭示出教育过程就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主体作用的学生的共同合作创造过程。师生合作创新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体现,这个价值不全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是“蓝”在生产“青”的过程中,在“青”的作用下,本身也获得新的生机。显然,教师如果失去主导作用而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或者学生失去主体作用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备件,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等,营造创新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一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二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三要信任学生并使学生相信,教师并不是具有最高创新力的人,即学生有可能超过老师;四还必须要.向学生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我认为,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能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我们提倡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 情境和精神氛围。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一种教学理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告诉我们,教学做是一个整体,是教学做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三者密不可分。联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抓住了教育的精髓,具有先见之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和当前课改理念异曲同工,相互辉映,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使我们无尽的思索。

更多相关推荐: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通化县二密镇中学陈廷莲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感觉受益匪浅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给我很大的启示关于陶行知先生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了解他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可先生真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更不要说运...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关于陶行知先生以前我只知道他是我国上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独特的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到今天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然而对于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理论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更别说把他的教育理论运用到...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吕慧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给我很大的启示关于陶行知先生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了解他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可先生真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更不要...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5000字)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作为一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很多教育观点和理念在时下的教育界仍然是适用的而且他的许多理念现在正在被我们所尝试和应用在他身上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是可以学习到很多感悟体会到很多的1教学合一1教学合...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古宋一校赵友情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在我认真的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颇有感触在当下的教育界...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Microsoft Word 文档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曾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今天拜读了陶公的教育名篇激发了本人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的更大的热情现把所读所想所悟记录下来陶行知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

吴冬凤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书籍是点亮智慧的明灯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暑假我细细品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后李寨小学宋宝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马鞍山市四村小学江勇在我读师范的时候学习教育学就知道陶行知这个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现在每天工作抬起头就能看到这句话最近重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本书联系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却...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南宁市大沙田小学周彩霞闲暇时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5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