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评传读后感

时间:2024.4.30

曾国藩评传读后感 《曾国藩评传》这本书第一次拿到手里时,哇,好厚重呀,慢慢读完,对他又是一番敬佩!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创建者,洋务派领袖。他是一个天分并非出众的农家之弟,二十七岁考中进士,点了翰林,从此循规蹈矩地生活,按部就班地升迁,以一凡庸官僚的身份随波逐流了大半生,孰料在四十二岁那年,与国家一同遭遇了历史巨变。危难当头,他于艰难中奋起,终于使生合焕发出异彩,将自己的印记深深烙在中国近代史上。

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国藩的节俭,勤廉,虚心自省及持之以恒。 曾国藩一生生活俭朴,他自己衣着朴实,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来客人,从不增加。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在日常持家、教育子女中也是一贯如此要求的。他曾在日记中痛自反省道:“余平生以起屋买田为仕宦之恶习,誓不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颜见人!平日所说之话全不践言,可羞孰甚!”

曾国藩治军,除要求“勤”字个,尤重“廉”字,廉洁。他指示部下,勤字,廉字,人生之根本。勤,则于营务一切,必亲自料理,自早至晚,以训练为事,则士气振矣。廉,则于银钱出入,必毫无苟且,力戒扣平虚额诸弊,则勇心服私矣。下属行军,不扰民者,他必赞扬,扰民者,他必责备,有害民者,他必诛除之。所以曾国藩创建起来的湘军,军风严整、骁勇善战,因为曾国藩很注重廉政,所以湘军的风气和当时的正规军完全不同。 曾国藩将每日不善之念,不良之行,一一录入日记,作为警诫。对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刚痛加戒除。有一次,平常和颜悦色的刘元堂看到曾抽烟,非常恼火,一顿痛骂,我看错人了,我觉得你有才,没想到染上这种爱好,百害无一利,怎么看得出是有志之青年?想想,我们中学这种情况,许多学生不当一回事,但是这个刘校长,对他一向和颜悦色,他一向佩服的,当头棒喝,让他痛定思痛,一下子对自己抽烟深恶痛绝,有什么好?这改不了,还谈什么志向,痛下决心,要

戒烟了。还正式宣布戒烟,砸掉水烟袋,从此戒了烟。曾国藩常在他的家书中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就是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曾国藩也曾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但是可贵的是他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虚心自省,让曾国藩成为了一位很有道德修为的人。 说到曾国藩一直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分别是:一、起早;二、写日记;三、读史十页;四、记茶余偶谈。这四件事,他终身未间断,从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修身理论和修身方法,并为世人留下了著名的家书和日记。 有人可能认为写日记并非难事,但写日记用楷书,并且终身不断,还是需要相当大的毅力的。即使在他军务最繁忙的时候,他也不肯荒废,直到他临死的前一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他最后一天的日记,这种有恒的精神,正是他一生辉煌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值得效法的。至于读书,曾国藩在同治十年的时候,已经六十一岁,并且右眼失明,许多人劝他静养享福,但他仍旧读书不息,决不使光阴虚度。 曾国潘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有两件,灭太平军与兴办洋务。 在他初战太平天国时,也曾“初失利于岳州,后挫败于靖港,愤急之余,两次投水自杀,都为左右救起,得以不死。而后并没有长期成溺于此,而是十分注重自己道德品行的提高,不断自我反省,惕厉自己已,吸取教训,最后灭太平军,也充分体现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纵观全书,我觉得曾国藩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我尊敬的人!

初二(21)班 周倩如 62号


第二篇:读曾国藩的书有感


读曾国藩的书有感曾国藩生逢封建石灰末世,在他少年时代经历了一个寒窗苦读,闭门不问世事人情的阶段。当 时的他对于读书的志趣并不高,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到了后来,他才苦志学业,勤奋读书,并激发 自己努力读书。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煊赫而又颇具争论的人物。不过,凡是读过他的诗文,研究 过他资料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曾国藩一生都能坚持读书治学,并乐此不 倦。 曾国藩成就人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品格自励、誓做完人的雄心壮志。他青年时便给自己 定下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他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锐意进 取自己终有一天,会像云中展翅翱翔的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引起九州的震动;如深山中 的巨木一样,有朝一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欲成就大事业的人, 就必须要先立志。从某种角度是说立志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按照自己的志向去踏实苦干,勤 恳地践履自己的志向。而只有自己树立了远大志向并为之笃行践履,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出 类拔萃、不流于俗的人,或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曾国藩做到了,因而他获得了成功。不仅如 此,他奉行一生、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立言,他的著述、 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四处传阅着;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 正因为如此, 他的头上除了“一品侯”的头衔外, 还有“湘军创始人和领袖”、 “太平天国的克星”、 “洋 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 读完了《曾国藩读书立业的故事》以后,深有感触: 第一,是他的读书方法比较科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先速读,再细读,正是我们在教学活 动中运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之一。但他早在清朝时期就运用了。 第二,是他的读书理念讲究“三有(有志、有识、有恒)”,这是读书做学问之人应该坚持的。 如果没有志向,则读书必定没有选择,没有目标,乱读一气,定无收获可言。如果不能认识到学 问没有止境的道理,就容易形成止步不前、自得自满的境地。如果没有恒心,则不能长期坚持, 不能把学习作为事业来做。 第三,是他注重德育。有“六则”、“八德”、“四课”之说。这其实与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德育为 首”的教育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是他注重全面发展,应时择业。注重在德、智、体等方面共同发展,先要具备“做土民 之想”。选择的职业要以与时代相适应为标准。同时,他在教育子女方面,强调扶植子女的特长

, 顺其自然发展,不可拔苗助长。 读完曾国藩书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不可以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我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有生之年好好和人相处,做到宽容忍让。有生之年好好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生之年好 好珍惜得到的机会, 不至于抱憾终身。 有生之年好好工作, 充实的生活最快乐。 书籍是良师益友, 是精神食粮。今后一定要多读书 ,读好书。

更多相关推荐: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读后感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

曾国藩传读后感

读曾国藩有感传记背景晚清末年中国面对内忧外患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内政治腐败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国外列强的坚船利炮不断的进攻中国沿海蚕食中国大陆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曾国藩晚清少有的几位权臣他曾在翰林院研习文学也曾在...

读《曾国藩传》有感

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一曾国藩传gt读后感最近我在网上读了曾国藩传这篇文章令我感动的是曾国藩的一生好学和他的忠诚曾国藩一生忠诚勤俭为根本灵活多变的处世态度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读后感Part1作者萧一山中国历史学家江苏徐州人一生专治清史凭一己之力撰写而成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新式清代通史文笔流畅史料详备梁启超李大钊朱希祖诸前辈及日本今西龙博士等亲为之序被誉为奇人人们将他与孟森并...

曾国藩 课外阅读 个人 读后感

曾国藩在近代史的漫长时间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恶人毫无疑问是曾国藩他是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同时他也是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我对他的最初的印象来自书架上的一本书也就是后人整理的曾国藩...

读《曾国藩传》有感

读曾国藩传有感摘要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境界立德和立言于曾国藩而言以他的个人努力及发展情形来看这些似乎都不在话下唯有立功一项只有帮助清廷剿灭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才有可能做到集治身治...

曾国藩读后感

读曾国藩有感20xx年有机会参观了曾国藩故居曾国藩故居座落在双峰县荷叶镇始建于清同治四年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全国保存无几的乡间侯府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才对曾国藩有所...

曾国藩三部曲读后感

读曾国藩三部曲有感学校的书香园地又发了新书学习之余拜读了曾国藩三部曲原来对于曾国藩的认识只局限于高中的历史课本课本里讲他是清末的名将李鸿章的弟子一手建立了封建地方武装湘军并血腥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后来又略略的...

曾国藩读后感

曾国藩读后感河底中学刘建生读史使人明理读诗使人聪慧俗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一本好书令人身心愉悦如良师益友传授我们知识教给我们道理陶冶我们性情提升我们修养近日闲暇之余一直在翻阅曾国藩一书是清代名相曾...

曾国藩读后感

明志修身读曾国藩成功密码有感曾国藩在其青年时期就立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立下志向后他慎独修身自强不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美妙的理想最终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立境界引得无数后辈广为称颂他的处世哲学也有巨大的研究...

曾国藩读后感

曾国藩读后感浅谈曾国藩的领导艺术无锡市住保房管局贾绪领这次在党校学习一个月利用业余时间第三次翻阅了曾国藩看后浮想联翩感想油然而生故提笔小记一下曾国藩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晚...

曾国藩传读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