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读书笔记

时间:2024.5.15

脱发患者的注意事项。

饮食中注意选择有益于生发的食物:

(1)宜补充植物蛋白,多食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品。

(2)宜补充铁质,多食黄豆、黑豆、蛋类、禽类、带鱼、虾、熟花生、菠菜、鲤鱼、香蕉、 胡

萝卜、马铃薯等。

(3)宜食含碘高的食物。

(4)宜多食碱性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

(5)宜多食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苋菜、菠菜、枸杞菜、芥菜、金针菜、黑芝麻 等

(6)宜多吃含粘蛋白的骨胶质多的食物,如牛骨汤、排骨汤等。

饮食中避免和忌食下列食物:

(1)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2)忌油腻、燥热食物(肥肉、油炸食品)。

(3)忌过食糖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如肝类、肉类、洋葱等酸性食物。

中国诗论的滥觞和“诗言志”说的提出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编辑部邮箱 , 19xx年05期

[给本刊投稿]

【作者】 漆绪邦;

【摘要】 <正> 中国诗论的滥觞当诗歌在原始社会中产生以后,在相当漫长的岁月中,诗歌在先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实际上产生着功利的和娱乐的作用,但对诗歌的由来、它的性质、它的功用等问题,在先民的意识中始终是极朦胧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后来,歌乐在原始宗教的祝祷仪式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了先民精神的主要依托,成了原始社会的重要社会形态,这才有了关于歌乐的来历、功用的最初思考。但是,就和先民把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存在的根源都归结为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原始社会; 左传; 士大夫; 春秋时期; 汉书·艺文志; 贵族政治; 孔颖达; 诸侯国; 礼乐制度; 子产;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

?

?

陈伯海

全国范围 推荐 ? PDF下载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

? 【栏目名称】七 论文摘要 【语 种】中文;

? 【页 码】181-182 【正文快照】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陈伯海 朱自清《诗言志辨》称“诗言志”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要把握中国诗学的精神原质,须回归到这个“开山的纲领”上来。 “志”乃诗之生命本根,它兼有心所蕴集和心之所向两重涵义,其确切的解说就是“怀抱”。由远古时期与巫术、宗教活动相联系的人们的群体祝咒意向,演化为礼乐文明制度确立后与政教、人伦规范相关联的志向和怀抱,是“志”在古代诗学传统中的定型。而这一怀抱的具体内涵,又由早期诗人的用讽、颂以“明乎得失之迹”,演变为后世作者的重在抒写“一己穷通出处”和“情寄八方之表”,其间分别打上诗、骚、庄的不同思想烙印,从而使“诗言志”的命题变得更富于弹性,乃

<正> 序言“诗言志”,作为中国古典诗学“开山的纲领”,光被千载,影响深远。这个“纲领”何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固然与儒家崇古的文学史观和尚用的文艺社会思想的导向不无关系;但是,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忽视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诗言志”的魅力正在它自身。“志”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意向,一种灵感,或者是一种在内心世界里酝酿完成的潜在的诗;“言”,无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还是短言、长言、杂言、自由言,都是“志” 更多还原

【关键词】 诗言志; 中国古典诗学; 当代意义; 诗歌创作; 文心雕龙; 毛诗序; 中国古典诗歌; 口头语言; 表现形式; 创作过程;

【摘要】 <正> 古代文学中的“诗言志”与“诗缘情”是评论诗歌及其创作的基本理论。秦汉以前,在诗歌创作及其评论中大都是沿用“诗言志”的理论,强调文学为政教服务,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就是其中有代表性并对后世有影响的理论。孔子的“温柔敦厚”诗教说,孟子的“知人论世”说,荀子认为诗是阐明“圣道之归”的看法等,都是把诗歌当成经学的附庸。汉代诗论的代表作《毛诗序》在继承儒家诗 更多还原

【关键词】 诗言志; 诗缘情; 文心雕龙; 诗歌创作; 内容与形式; 文学作品; 诗歌理论; 古代文学; 文学创作; 作品内容;

身在“江湖”

——讀《江湖詩派研究》(張宏生.著.北京:中華書局.1995)有感

劉瑞娟

剛開始畢業論文的選題,我準備寫戴復古,而戴復古又是江湖詩派非常重要的一位詩人,所以要瞭解戴復古,必須瞭解江湖詩派,我在圖書館找到了張宏

生的《江湖詩派研究》,從頭到尾仔細讀了一遍,那幾天全神貫注讀書,瞭解江湖詩派的日子,我稱自己身在“江湖”。

這樣一大批江湖詩人,是在宋代的政治、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文化思想發生了較大變化的背景中產生出來的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他們的身份多為布衣、清客,有些人後來雖曾入仕,但官做得也並不大。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是漫遊江湖,行謁權門,幹私書,求俸餘,靠寫詩來獲得基本的生活資料。因此,他們也常被稱為江湖遊士或江湖謁客。在中國文學史上,他們是較早的一支以寫詩為職業的隊伍,儘管這與我們今天所說的文人職業化和藝術商品化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儘管他們生長在一個日趨腐朽的社會中,並且自身也有不少弱點,卻並非沒有政治熱情。對國事的憂慮和對農民的悲憫,是他們詩中重要的政治內涵。而且,由於他們對政治有著一定的參與意識,曾遭到統治集團的嫉恨,因而構成江湖詩禍,受到誣陷和打擊,不少人被捲入這一繼“烏台詩案”後的宋代第二次較嚴重的文字獄中。不過江湖詩人畢竟是一個遠離政治中心的階層,社會的腐敗狀況和他們自身的生活形態,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對政治生活進行非常富有實質性的關注,因此,他們詩中所反映的,多是身

邊的生活瑣事,個人的喜怒哀樂,這些,可以使我們看到這一特定的社會階層的真實的心路歷程。

他們的詩善於從觀察自然、體驗人生中獲得靈感,捕捉詩意,精心對仗,推敲字句,他們常常以詩會友,多用白描手法,多用虛詞口語,而少用事典,少用奇字,少用藻飾,詩風平易自然。但由於時代和本身條件的局限,並未獲得理想的突破、超越和創新。由於過於“自我”“任縱橫”,過於追求通俗流暢,而導致氣局狹小,不夠渾厚,有的詩流於輕淺粗俗。

他們既具有傳統的儒家思想,又不肯拋棄謁客生涯,這一深刻的矛盾,始終陪伴著他們。因此,在人格的分裂中,他們永遠體驗著思想上、感情上的深沉的悲哀,永遠無法解脫。

鄉土觀念很重的古人嚮往安寧,留戀故土,對於行役有著本能的排斥。但是社會環境和個人生活都有不容自由選擇的情況,人們由於種種需求,不得不離鄉背井,跋涉風塵。於是,鄉愁羈恨,便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永恆主題。這些江湖詩人由於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的衝突,經常陷入循環往復、不得解脫的矛盾之中,在外時強烈思歸,既歸後,又不遑安居。他們常常人前“意氣”,人後垂淚。

自然的變化,人情的冷暖,使他們加倍的敏感,

而客路的艱難,羈旅的悲苦,更使他們有著入微的感受。這樣,在這些江湖詩人的筆下,漂泊的生活往往更帶有紀實性,而不嫌其瑣細,表現得更加切近,更加具體,更加細膩!

這本書包括對江湖詩派基本事實的清理,對其人員構成的界定,對其文化意義的揭示,對其活動背景的描述,對其心靈活動的探索,對其創作得失的評價等等,讀後我對江湖詩派有了一個全方位的瞭解,明白了它在宋詩乃至整個古代詩歌史上的意義。

末世皇孫——趙孟頫 ——讀《松雪齋主——趙孟頫傳》(陳雲琴.著.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20xx年.)有感

劉瑞娟

因為畢業論文選題緣故,也由於我對繪畫、書法的熱愛,我對書畫的愛好最初源自于我曾在大學時獲得過一次書畫比賽獎,小小的鼓勵卻讓我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這讓我把目光投到歷史上詩、詞、文、書、畫全面發展的末世皇孫趙孟頫,趙孟頫生於西元1254年,卒於西元1322年,享年68歲,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等。他是趙宋宗室,因五世祖受賜居湖州(在今浙江),遂為吳興人。早歲,靠著父蔭,官真州司戶參軍。元朝統一天下後,他家居力學,遠近聞名。西元1286年,應召入大都(今北京),任兵部郎中、集賢直學士,極得元世祖賞識。西元1292年,力請外任獲准,曾在濟南、汾州、杭州、泰州任地方官。西元1313年,有意文治的元仁宗將他召入大都,備極優寵,擢為集賢侍講學士、翰林學士承旨,官至從一品。西元1319年,得旨還鄉,終老湖州。卒後,贈魏國公,諡文敏。

讀完全書,我發現趙孟頫品行很好,持重莊嚴,明白坦夷,雖“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滿天下,而未始有自矜之色,待故交無異布衣時”。他人長得很漂亮,“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照耀殿庭,世祖皇帝一見稱之,以為神仙中人”。學問也好,嘗注《尚書》,論到文采風流,趙孟頫當世無與倫比。至於書畫,成

就更高,元仁宗對他很傾倒,把他比作李太白、蘇東坡,更評他有七事為旁人不及:“帝王苗裔,一也;狀貌昳麗,二也;博學多聞知,三也;操履純正,四也;文詞高古,五也;書畫絕倫,六也;旁通佛老之旨,造詣玄微,七也。”

趙孟頫發憤苦學、致力尤勤、孜孜不倦,可日寫萬字,他篆、隸、楷、行、草,樣樣精妙,書風優雅,號稱“趙體”。他也是罕見的繪畫通人,鞍馬、人物、山水、花鳥、竹石俱精,工筆、寫意、傅色、水墨、白描兼善。趙孟頫還有一個令人豔羨的文藝家庭,妻子管道升是著名的才女,工詩書、長墨竹;子趙雍精書善畫,常為乃父代筆;孫趙麟也是書畫知名人物。作為元代前期的藝苑領袖,趙孟頫交友廣闊,高克恭、錢選等著名畫家都是他的朋友,曾與他切磋、探討藝術。元四家的王蒙更是其外孫。趙孟頫在元代畫壇,以至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關於趙孟頫其人、其藝,起先似乎爭議不大,以至“當代爭誇趙子昂”。到了元末,有人竟然編造出了其族兄趙孟堅冷落他、羞辱他的奇事,此後毀詞漸多。貶毀自有癥結在:他是前代王孫,卻出仕新朝,還官居一品,與氣節有虧。其實氣節之事,至少在趙孟頫,還可兩說,他仕元已在統一之後多年,況且元

世祖忽必烈有作為、思建樹,因此他的入仕和投降、附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何況他居官數十載,並無劣跡,有為誅權奸桑哥出過力。他做地方官,也公正平和,官聲甚好。讓這種不禍害百姓的人做官,似乎也不算壞事。並且,趙孟頫本人多少也是知恥的,其《岳鄂王墓》詩中的“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莫向西湖歌此曲,水色山光不勝悲”,沉鬱悲痛,言發於中。暮年,他對居官也頗悔恨,其《自警》詩雲:“齒豁頭童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漸”,言下也很真誠。應該說,趙孟頫是位做過糊塗事的軟弱人,並非諂媚新朝的漢奸、賣身求榮的小人。

讀了這本書我領略到了中華民族一代書畫大師的魅力!非常喜歡趙孟頫,喜歡他的人品,更喜歡他的詩歌和書畫。非常可貴的是他能在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歷史階段,將漢民族的藝術精神發揚光大,真是功不可沒!

讀書筆記——讀程千帆的《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8月版)劉瑞娟 2012-3-6 16:16阅读(28)

? ? ? ?

? ? ? 转载 编辑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开题报告、文献检...

唐朝詩歌為什麼如此發達,成為一代之文學,以前我認為是由於科舉制度考場上是以詩賦取士,所以人們爭相作詩,好在考場上大顯身手,自然詩歌發展到如此鼎盛的狀態。讀過程千帆的《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後,我發現原來唐代的科舉制度不僅需要考場上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平時的行卷,甚至行卷比考場上的成績更起決定作用,因為考場上時間短暫,命題也限制了人們的特長,似乎難以創造出優秀的作品。據統計,大多唐代的優秀詩歌都不是來源於考場,一些優秀的作品卻來自於行卷。

所謂行卷,就是應試的舉子將自己的文學創作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在考試以前送呈當時在社會上、政治上和文壇上有地位的人,請求他們向主司即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推薦,從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種手段。這也就是一種憑借作品進行自我介紹的手段;而這種手段之所以能夠存在和盛行,則是和當時的選舉制度分不開的。

了解到唐代的科舉考試采取了試卷不糊名的方

式,使主試官得以審查應試者平素在學業上的表現,禮部試終唐之世未嘗糊名,吏部試在武後時一度糊

名。

知道了唐代貢舉分為制科和常科,而常科之中,主要的又只有進士、明經兩科。“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指的就是三十歲及第,就算是老明經了,而五十歲進士及第,卻還要算少進士。諺語正非常形象地指出了這兩種科目在唐人心中的價值相差是多麼遠。唐代更看重進士輕視明經,明經就是指對經書的熟悉。

唐人所謂“執贄”“投贄”或“贄謁”,也就是指行卷。應明經舉或從明經科出身的人,一般是不以詩文為贄去進謁他人,即不從事行卷的。

唐代進士一般是在正月考試,二月放榜。因此投獻行卷多數是在頭一年秋天就開始進行。初次到長安(或洛陽)應試的外地舉子們,往往事先就做好一些卷軸,隨身攜帶,進京備用。

由於科舉錄取名額很少,每年不過三十人左右,登第非常艱難,一舉成名的幾乎是絕無僅有,落第的人每年都非常之多。

投卷的地點,主要是在京城長安,其次則是在偶然也設置考場的東都洛陽。因為它們既是考場所在,也是顯宦、名人集中的所在。進士行卷所用的紙張應當厚實,字跡必須端正。

卷子應有標軸,應加裝飾,不應用生紙,不應揩、注,我們可以想象得到,也正是進士行卷時所應當遵守的。行卷的軸數及文字的篇數貴精而不貴多。??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唐代由科舉派生出來的這種特殊的風尚——進士行卷,無可否認,無論是從整個唐代文學發展的契機來說,或者是從詩歌、古文、傳奇任何一種文學樣式來說,都起過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第二篇:读书笔记


一部《世说新语》,显尽了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对于士族阶层的“生活风貌、心理状态,莫不有真实记录”,“虽系小说家言,未可直以小说视之”⑴。关于它的性质,现在的文学史都沿用鲁迅的说法,称之为“志人小说”或“笔记小说,尽管“纂辑旧文,非由自造”⑵,即根据有关旧闻和著作纂籍而成,完全写实,不同于后世情节虚构的唐宋传奇和明清小说,但它符合《汉书·艺文志》所说的“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和桓谭《新论》所说的“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的标准,属于中国古代的小说家言,因此还是将它划规在广义的“小说”范畴之内。

阅读《世说新语》的体验,仿佛是场真实的旅行,一路穿越了茫茫人海,那些人大都高挑而纤瘦,穿着宽舒的白色衣裳,仰天长啸。名士们的姓名被记录下来,和他们曾经的风流一起被展示在我们眼前,又如同过眼云烟,飘忽散去,在它们停驻过的地方留下的,是万千士人凝聚而成的、整个时代的精神。然而在众多的士人中,有少数人虽然也名贯四海,然而他们的形象和风貌却与时代的整体风度构成格格不入的姿态。鍾会便是其中的代表。

鍾会是魏国太傅鍾繇的小儿子,“少有令誉”⑶,“敏惠夙成”⑷,和其兄鍾毓一样都是当时出名的神童,然而他的敏捷善辩又每每胜过其兄⑸。根据《三国志·鍾会传》记载可知,他出生时繇已年过七旬,因此他六岁便丧父,由母亲张氏抚养成人。鍾会对张氏有着深切的感激和关爱,在张氏去世后他为其作了一篇传记,赞颂母亲的深明大义和矜严持家⑹,母子情深可见一斑,而张氏也由此成为汉魏之际有传可考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女性之一。然而不知是否由于少年成名导致的骄狂,或是母亲对幼子的过于溺爱,成年后的鍾会性格上褊狭和卑鄙的因素便渐渐暴露出来,并且伴随他的一生,最终成为致命的原因。

鍾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鍾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鍾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鍾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世说新语·简傲第二十四》

这条故事流传得比较广,后世甚至有佛教信众牵强附会地将它理解成鍾、嵇二人在打机锋,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的对话充满禅机。事实上这纯属无稽之谈,佛教禅宗在数百年后的唐代才形成。嵇康是魏晋名士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轻视礼法,不与俗同,且对当时掌握统治实权的司马氏极度不满,显出决不妥协的姿态。而鍾会自仕官起就出任秘书郎、中书侍郎等职位,“典知密事”,“谋谟帷幄”⑺,成为司马师兄弟的心腹谋臣,嵇康又怎肯与他有所交往呢?当鍾会带人寻访嵇康时,康对他视而不见,虽然未发一言,其实也表明了自己鄙夷和不屑的态度。如果换成是别人,可能会对康以好言相抚,而鍾会却固执地不肯开口,他狂傲地认为嵇康一介布衣,即使他有才能和美名,也不应对自己如此无礼,想让自己低声下气地请求,嵇康还不配。良久之后,鍾会终于耐不住了,他拂袖而起,准备离去。这时嵇康却开口发问了。我们无法从只言片语的记载中妄度嵇康话里的语气,究竟是惊讶地对鍾会另眼相看,还是冷漠地奚落对方。我们只是从鍾会针锋相对的回答里感受到了他心中难以抑制的无明之火。但是在众人面前又不便显出自己难以容人,于是酸溜溜地回了一句。作者虽然对人物未加一言点评,然而鍾会狭窄的心胸,于此处暴露无遗。 鍾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魏志》说:“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鍾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可见鍾会和嵇康一样,都热衷于谈玄论道。然而嵇康有盛名于世,鍾会是晚生后辈,或许是他对自己的著作充满信心,想在嵇康面前炫耀一番,又或许他信心不足,想要嵇康评点提携一下。根据他实际的行动看,后一种可能性较大。然而他既希望对方阅读,却又不光明正大地交谈,仅仅将书扔到窗子里,然后就转身跑了。这样幼稚、轻佻的举动,妇人孺子尚不能为!倘若鍾会不是以一种阴暗卑琐的心理去窥探其他人,又怎会如此行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鍾会此举,非小人而何。

两个故事里都把嵇康和鍾会放在了一起,而客观上,两人的形象也构成一组鲜明的对比。嵇康在整部《世说新语》中,处处呈现出高洁、伟岸的品格,甚至被后世认为是魏晋风度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那个儒学式微、玄风大畅、精神极为自由、思想极为解放的时代的面貌。相比之下,鍾会是如此猥琐和卑鄙,

使他跻身为当时名士的,只是他名家大族的出身、过人的才智和玄学方面的见解,而并非其人品——这样的人还谈得上什么品格、风度呢。性格的迥异和立场的乖违,造成了嵇、鍾二人自相见之日起便势同水火,最终以鍾会进谗、嵇康被诛的结局告终⑻,临刑援琴而鼓,雅音《广陵散》终成绝唱。

鍾会在《世说新语》中出现的条目,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方正第五·夏侯玄既被桎梏》、《赏誉第八·鍾士季目王安丰》、《赏誉第八·王濬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鍾士季》、《巧艺第二十一·鍾会是荀济北从舅》、《排调第二十五·晋文帝与二陈共车》等处。其中《赏誉第八》的两条赞赏他有知人之能,这在崇尚品评人物的魏晋时期被视为一项特殊的才能;《晋文帝与二陈共车》条反映他才思敏捷,别人犯他父亲的名讳,他也以牙还牙,这尚不算是他的人格漏洞,毕竟属于开玩笑一类性质,且当时人大抵以此为能,可参考孔融少时诣李膺时对陈炜所言“君之幼时,岂实慧乎”等语⑼,此类事例凡不胜举。《夏侯玄既被桎梏》条讲的是夏侯玄被捕,鍾会曾经很想与他结交,刚好其兄鍾毓时为廷尉(掌管刑狱的最高官职),鍾会就“因便狎之”,趁便亲近夏侯玄(这是一个多么猥琐的举动),遭到了后者的冷漠拒绝。夏侯玄是一个素有大志、喜邀令名的名士,或许他正是看到了鍾会人品低下,而发自内心地鄙薄他,宁死也不愿和他交往。《鍾会是荀济北从舅》条则讲述了鍾会和荀勖(晋臣,多进谗言,为世人所不齿)使奸弄诈、互相报复对方的故事,“巧艺”在他们手中沦为了达成诡计的手段,不能不说是对其才高而无德的莫大讽刺。

鍾会的一生,正应了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三国志》记载,他和邓艾分兵灭蜀成功后,因不满邓艾,且又内怀异志,遂一面诬邓艾谋反,一面自己密谋在成都叛变,结果招致士兵哗变,死于乱中,年仅四十⑽。可怜邓艾一代名将,也冤作了鍾会的陪葬品。鍾会的轻狂的个性和膨胀的私欲,使得他在死后真正地身名并灭,从司马氏的心腹爪牙急转直下,沦落为大逆不道的叛臣。鍾会的母亲张氏曾对他说:“昔范氏少子为赵简子设伐邾之计,事从民悦,可谓功矣。然其母以为乘伪作诈,末业鄙事,必不能久。其识本深远,非近人所言,吾常乐其为人。汝居心正,吾知免矣。但当脩所志以辅益时化,不忝先人耳”⑾。张氏自是贤媛,莫非竟不能料其子?亦当是会耽于宠溺,张氏不忍直言,乃援引古事以戒之。不知鍾会败亡的瞬间是否想起了母亲张氏当日的这番话,多年以后竟至于一语成谶。

鍾会的为人使人联想起另两个名字:何晏与王戎。他们生活的时间与鍾会相比略有早晚,然而都是喜爱清谈、擅长玄学的名士,并且都夙慧早熟,而人品也同样为人诟病。何晏是玄学的倡导者,在司马懿与曹爽争权的斗争中失败,为懿所杀。历史上对他的为人和政绩都极尽诋毁,认为他徒有虚名,然而《世说新语》却似乎在尽力向世人展示出他的另一面。在书中,《言语第二》说他倡导服散,《规箴第十》说他警惕过失,《夙慧第十二》说他自尊自爱,《容止第十四》说他面白貌美,只有《识鉴第七》提到傅嘏对他的评价:“何晏、邓飏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龠,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傅嘏在曹氏和司马氏的斗争中立场鲜明地站在司马氏一方⑿,和何晏为政敌,故他所言,虽非捏造,亦不可全信。在《文学第四》中多处提及何晏自认为才能不及王弼,而未见有不服气的举动,甚至甘愿言败。《三国志·王弼传》也载何晏为吏部时欲起用王弼,可见其并非一味嫉贤害能之人,“妒前”之说似未必妥。司马氏既夺取曹氏天下,自然要文过饰非,对当日政敌大加诋毁。陈寿著《三国志》在晋初,可能无法完全摆脱这一影响,而归恶于曹爽派何晏等人⒀,后世史家亦大多从陈寿所载,遂对人们造成何晏除了美貌和清谈外一无是处的印象。我认为历史上的何晏当是个好说大话,轻薄铦巧,并且过于自恋的人,而他的最大缺点当是贪婪和奢侈,即傅嘏所说的“好利”,史书也记载他侵占桑田、饮酒作乐的劣迹⒁。如此看来何晏虽有过失,也并非十恶不赦之徒。至于王戎,他身为竹林七贤之一,表现出的为人却和嵇康等人大相径庭,因为受贿和苟媚取容,“为清慎者所鄙”⒂。《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九条中有四条是关于他的吝啬和贪财,简直到了病态的地步。一个幼年时便有勇有谋的人⒃,一个崇尚玄虚的人,一个母亲死后灭性死孝的人⒄,一个丧子后悲叹“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人⒅,一个和妻子感情笃厚、卿卿我我的人⒆,何以仕得高官后的旨趣竟与早年迥然相异?其时政局纷扰,八王争乱,王戎故意为此,以显示自己的多欲与庸俗,盖欲效萧何避祸。后人对阮籍的至慎和自保报以莫大同情的同时,却对王戎投以蔑视的目光。戎之苦心,人莫能察,斯可叹欤!何晏的悲剧在于他所效忠的曹氏输给了司马氏,他也随之被历史安上了莫大的罪名;王戎的悲剧在于他生逢乱世,原本高洁的心灵在现实的尘垢的蒙蔽之下变得孤苦无依。他们的悲剧,是时势造成的。与他们相比,鍾会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性格悲剧,他之所以落得身死名灭的下场,完全是咎

由自取。

《世说新语》的成书,保留了许多如今早已散佚的史籍和旧闻,使当时名士的面貌和风姿得以血肉丰富地展现在后人面前。对如鍾会这般身处名士队伍之中、而言行均不能称符名士二字的人,作者对他虽依照全书简约、含蓄、隽永的语言的风格,不加一言褒贬,而鄙夷之意已见于言外。

精彩语段

我们的教材曾经选用了数则《世说新语》的故事,如《小时了了》《陈太丘与友期》等,上面也列举并分析了一些,下面再摘录一些有名的故事以飨读者。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德行)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言语)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言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雅量)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伤逝)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任诞)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假谲)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假谲)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俭啬)

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俭啬)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

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汰侈)

《世说新语》一书篇幅短小,多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但文章多用当时口语,而一些用法未能继续流传,我们在典籍中也很少见到,所以读起来会有些障碍。最好参读一些注本,比较著名的有古代刘孝标的注解,现代人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xx年版),但这两种注解重在旁征博引,考证史实,不注重文字疏通,对学生意义不大。另有《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等,中华书局19xx年版)、《世说新语选注》(张之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等,注释较为详细,可以参看。

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重点领会魏晋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旨趣,这就需要了解一点背景知识,除了上面提供的,还可以阅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已集》)一文,鲁迅对于魏晋士人及其心态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该文本是一篇演讲,比较通俗易懂

其实《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却很浅,里面的实词连一般的汉语词典都能查到,如有专门的适合中学生用的古汉语词典查起来就更快,如果查《辞海》或《辞源》更好。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范例

读书笔记姓名洪心洁学号班级24069335106级会计学1班前言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搜索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阅有关期刊和查找网页上相关的资料四种方式为我的论文治理型内部审计起免疫系统的预防作用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并...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gt范文一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读书笔记范文

德不厚福不居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读书笔记的概念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2读书笔记的作用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2做读书...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二写读书报...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读童年有感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埃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摘录式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书名作者文章背景可有可无好句好段摘抄12语言赏析可有可无读书心得重点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

我要小学生读书笔记模板

书海徜徉学生姓名第周我读了这篇文章真美呀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词语超市绝妙句子本人感悟书海拾贝学生姓名第周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妙极啦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好词佳句我的感悟

成教读书笔记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笔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读书笔记一我的设计题目及研究方向我所选论文的题目是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设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阶段我阅读参考了功率因数校正原理与控制IC及其应用设计...

小学生读书笔记表

读书日期20xx年月日

读书笔记范文_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读书笔记范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关于阅读一个人不读书要受到命运的惩罚一个民族不读书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阅读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是路人皆知培养孩子...

读书笔记范本(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