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时间:2024.4.7

《理智与情感》虽是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我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断,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但是等反过来重新读一遍,就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见于字里行间。

小说以当时英国社会的潮流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社会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这一现象为全文背景,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姐姐埃莉诺和妹妹玛丽安娜为了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而在她们为了追逐她们理想的恋爱的时候,我们同样能看见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了追逐人性上的自由继而做出的一系列的努力。

正如同书里所体现的那样,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以玛丽安娜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以约翰·达什伍德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以威洛比为代表的人物在感情上又是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实际上却冷漠无情,自私透顶。奥斯丁在故事里对珍重感情的人报以赞扬,尽管对这些人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时加以讽刺,然而对缺少感情仅有理智或是在感情上虚伪的人,却表现出了鄙夷的态度。而最终应该获得赞赏的是女主人公埃莉诺,因为她即重感情又有理智。这里表现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想,即是人不能没有感情,但感情应受理智的制约。埃莉诺是个“感情强烈”而又“头脑冷静”的年轻姑娘。她在选择对象时,不重仪表,而讲人品,爱上了为人坦率热忱的爱德华。后来发现爱德华早以同露西订有婚约,她尽管极为伤心,却能竭力克制自己,交际应酬,行若无事。最后,爱德华相继遭到母亲和露西的遗弃,埃莉诺对他依然一往情深,与他结为终身伴侣,获得了真正的爱情。同埃莉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妹妹玛丽安娜。她虽然聪明灵慧,但过于多情善感,对爱情抱着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一心要嫁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三十五岁的布兰登上校对她表示好感时,她觉得他太老了,因而不屑一顾。随后,她意外地遇见了“风度翩翩”的轻薄公子威洛比,当即陷入热恋之中。不久被对方抛弃,她又悲痛欲绝,自我作践,差一点送掉性命。沉痛的教训,姐姐的榜样,使她终于变得理智起来,最后还是嫁给了一直倾心于她而最没有浪漫色彩的布兰登上校。显然,作者通过这般对照描写,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充分的给予我们严肃及深刻的思考,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更好的权衡理智与情感,该怎么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感情?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有义务理清自己的感情以及明确生活的意义。


第二篇:《理智与情感》读后感(9)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9)

记得第一次看《理智与情感》的时候,大概还是初中,好喜欢那个活泼泼的妹妹,或许是那时候的凯特渗透了一股子古典纯真的美丽,实在是太过动人。很清晰地记得,玛丽安说,我读的书越多,越不可能遇到真正的爱情。然后就想起布兰登上校跟着歌声走进来,看到钢琴前的玛丽安,阳光撒在脸上,光晕一地,那真是如画一般,入情入景。

所以那个时候选择了朝气的玛丽安去喜欢。仿佛你低眉就有人猜想你是浅笑或是低泣,仿佛你欢笑就能给整个屋子带来阳光,仿佛你端坐在那里任旋律从指尖汩汩流出而所有人都安静地淌在你的音符里沉醉,仿佛你可以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必因为任何外界而磨灭自己的棱角,仿佛因了青春有了朝气洋溢了才华飞扬了俏皮就可以任性地让全世界都可以绕着你转。

然而那个玛丽安只在不懂事的年纪里焕发着她的光芒。所以时隔多年,看到BBC重新翻拍的三集版《理智与情感》时,我分明地将更多的喜爱给了玛丽安的姐姐,那个曾经在我的世界里沉默着的埃莉诺。没有那样环绕的光芒,没有那么俊俏的脸庞,只是安静地为你分忧,然后忍着自己的悲伤,依然撑起你的希望。

同样的出身背景、成长经历,然而她们于我就像是成长的两个阶段,尽管她们的差异其实只是静态的性格问题。埃莉诺那样的人在一个人的初期应该很少见吧,隐忍而克制,善解人意。更多的我们都只是玛丽安。我原来以为最光鲜美好不可企及的事物其实只是我们生命某个阶段的常态,而终将被扼杀。 那个单纯到任性的玛丽安最后还是心甘情愿地安静在她曾经不屑一顾的人身边。而我不再迷恋自己为她披上的光晕,理智大于情感,成长真的是一种妥协。而这种妥协,我却不想否定,就如这篇博文并不是为了纪念每个人都曾经是的玛丽安。我不再那样依恋张狂的任性。

最近只是途经别人的故事,打破曾经引为宿命的大概不只是冲动。宿命都没有了,无处安身,那不是最好的避难所么?突如其来的截然而止让人并不好受。在我这样罗嗦完了理智与情感的PK之后,我还是笑自己,或许我才是最幼稚的那一个。

更多相关推荐: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6)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6无论是在沙尘肆掠的古代埃及还是侬喃细语的秦淮河畔也无论是18世纪的欧洲宁静乡村还是如今这个高度文明的时期爱情始终是人类生命中一种亘古不变圣洁纯真的美丽情怀也许在不同的时期地域它以不同的方式面貌...

理 智 与 情 感——《理智与情感观后感》

理智与情感真爱与迷恋观理智与情感和亲密之旅01有感看了黄维仁的亲密之旅作为世界著名的婚恋专家他对两性关系的见解的确很全面很细致这集视频中他解读了真爱与迷恋提出了两者的五点差异而恰巧最近正好在看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

理智与情感的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的读后感作者简介本书作者简奥斯汀于1775年出生在英国汉普郡一个名叫斯蒂文森的村子里父亲是一位乡村牧师她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却在父亲的影响下大量涉猎各种书籍获益良多十四五岁就开始写短剧小品试笔娱乐家人...

理智与情感英文读后感

SENSEANDSENSIBILITYThestoryonSenseandSensibilityhappenedinthelateeighteenthcenturytellingusthattwosisters...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理智与情感gt读后感作者晓艳理智与情感是英国着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情感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gt挫折时她们作...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沐浴在春日一个午后的阳光里当我轻轻翻开手中的理智与情感心神便缓缓沉浸与一行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文字中并为之摇曳书的作者是十八世纪末英国伟大的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如同简一贯的文学风格作者以其细致入微的观...

读《理智与情感》有感

读理智与情感有感理智与情感简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一部作品读后自觉其中充满了理智情感和智慧给人以头脑充实的感觉和简奥斯汀的其他作品一样或者更与她本人相似理智与情感无时不散放着理性的光芒并以书中主人公卓越的理智的头脑和...

理智与情感 读后感

简奥斯汀世界里的理智与情感读理智与情感一直很喜欢简奥斯汀喜欢她创造的智慧美丽又单纯的女主角也喜欢那个绅士专一富有责任感的男主角她和他或许经历着漫漫长路但是故事最后结局总是美好的就如同现实中的公主与王子很多人说简...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7)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7简奥斯汀以反讽刺的手法写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但写作技巧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人物个性描述的都非常真实细腻让人由衷地感叹简奥斯汀对人性的洞察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揭露当时...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丁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情感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600字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600字人的心灵生活原是一种混沌可以理解为我们出身以混沌认识开始也是以混沌开始然后有所感唔理性与情感的划分只具有十分相对的意义相对来说理性意志情感它们自已分别有高低之别理性有高低之别低级理性即科...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9)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9记得第一次看理智与情感的时候大概还是初中好喜欢那个活泼泼的妹妹或许是那时候的凯特渗透了一股子古典纯真的美丽实在是太过动人很清晰地记得玛丽安说我读的书越多越不可能遇到真正的爱情然后就想起布兰登上...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