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所思读后感

时间:2024.5.2

《教有所思》读后感

余志娟

这学期,我向同事借来了李镇西的《教有所思》,李镇西的名气很大,但我这个人向来不喜欢崇拜、追星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推崇别人也就抹杀个性,世界也就少了一份精彩。“李镇西真的那么值得推崇吗?”怀着强烈的好奇和疑问,我打看了李老师的书,感受很多,李老师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掐指算来,我走上三尺讲台已有二十多年了,总是感觉自己还算得上合格的老师,但看了这些书以后不禁脸红,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教育”为中心话题,但却始终与他的教育理想、人生感悟交融在一起,或议论,或叙事,或抒情,或抨击,或讴歌??从寻常小事中发现人生的真善美,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对于自己的的教育理想的坚持。李老师的每一篇文章没有苦涩的论述,就像朋友一样娓娓道来,不经意间感悟到了李老师对教育的独特感受,无论是从教学还是在做人上,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也懂得了如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愿意接近你、信赖你、被你感染、被你影响的重要条件。书中讲到,教师应具有三颗心:童心、爱心、责任心。这应该是魅力所在和成功所在的原因吧!合上李老师的书,扪心自问:“今天对学生发脾气了吗?”“今天和学生有开心的大笑吗?”“今天和学生有深入的谈心吗?” 作为一名教师,要刻意让自己保留那颗童心,有了童心,就可以做学生的朋友;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让自己拥有一颗爱心,有了爱心,学生会更“倾心”于老师,更乐于接近老师,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李老师说的好:“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细想之下,就好比我们女人爱家,家务是琐碎的,孩子是操心的,但我们不是忙乎的一身劲嘛!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把教育当职业,而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大家庭,换个角度来看待一些教育现象,你会发现这个大家庭的生活原来不那么苦涩枯燥,换个角度来看待后进生的行为和表现,你会发现他们除了学习成绩差一些以外,其实他们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也许你的心情就愉快得多。慢慢地,也会在大家庭中体会出教育是辛苦的,但也是有乐趣的,真正地感受“痛并快乐着”的幸福。

从李老师的书中,我读懂了一个教育家对生命的热爱,对使命的尊重,对事业的热忱,对社会的热心。而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没有夸夸其谈的理想抱负,只把这一切融入了日常的教学生涯中,凭借一支笔,一种思绪,倾注于纸上,把自己的教育情怀、人生体味用笔表现出来。由李镇西老师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多亲近鼓励学生,给他们创造信心,成为学生真正可信赖的朋友;多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知识与时代同步,引导学生以最佳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获取知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虽然我不能向李镇西老师那样有所成就,但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第二篇:学有所处 心有所动 情有所感——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与运用的思考


学有所处 心有所动 情有所感

——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与运用的思考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张新元

【摘要】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适合的时机是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小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哪个教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就特别喜欢听,感到悦耳,轻松愉快。有效的情境是启迪思维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得学习过程充满情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取新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的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从而缩短学生与文章内容的距离,使学生学有所处,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可达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审美思想意义,我们就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 创设 运用

【正文】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情境教学即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声音或直观性图画去刺激学生的视觉或听觉,让学生处于酷似现实的景象,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活跃阶段,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所以,我们的情境创设,必须从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需要出发,设计和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与表达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

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不乏优秀的设计和新颖的创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情境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理性思考,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物力,却未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甚至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好心办坏事”——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一、情境创设走向误区——低效甚至无效

案例1:一位老师讲《再见了,亲人》(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一课, 1

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老师说:“同学们,当年志愿军战士就是唱着这首歌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在那里,他们和朝鲜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再见了,亲人》。”

反思:该老师创设的豪迈激昂的音乐与文中所表达的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基调不吻合,创设的情境与文本相剥离,非但不能带学生入境,反而成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干扰因素。这样的情境创设,无疑是低效的,甚至其反面作用。

案例2:《永生的眼睛》(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一课,为了提升孩子们的情感认识,老师找来了大量相关资料,邓小平、戴安娜、张英瑜、吴翼飞??有伟人、有平常人,有出生仅100天的孩子,他们都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老师所选择的事例很具有代表性,画面很感人,讲解词很煽情,朗诵很投入,看起来学生也是沉浸其中,可是,偷偷看看时间,5分钟过去了!

反思:该老师找到了与文本链接的情境创设点,甚至也选择了比较适宜的形式,然而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看来,我们老师在情境的创设上应把握恰当的时机、还必须“精巧” “精炼” “精细”“精美”。

二、创设鲜活生动情境,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我们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更离不开情境的运用。光创设,不运用,岂不成了“假把式”“形式主义”。根据小学高年级的课文一般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只有理解这些思想意义,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也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创设情境便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1.揭题式情境——先入为主

课题一般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过课题,我们可以粗略地感知文章的内容,也会触及文章的思想的意义——可谓先入为主。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教师可在揭题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周总理吗?说一说周总理有哪些优秀的思想品质?这个问题会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看过的电影、电视、书刊、画报,或以前学过的课文,通过对总理动人事迹的回忆,会使学生内心升起一股对总理的崇敬热爱之情。带着这种情感去学习课文,已被触动的心灵会升华到渴望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中去,学习课文内容水到渠成。这样使教师在引导学生揭示文章思想意义上能够很快达到教学目的,既提高了课堂 2

效率,又强化了学习效果。

另外,揭题情境式教学可以设置疑问,解决了这个疑问,则可以说揭示了文章的思想意义。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解决设置的疑问。由于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悬而未解的一个情境,因此教师稍加提示,学生便会以“分析家”的身份参与揭示主题思想。如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飞夺”?他们“飞夺”了没有?不“飞夺”行不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了解红军所处的环境:前面,敌人的增援部队正涌向泸定桥;后面,有几十万追兵,而要夺取泸定桥必须抢在敌人援兵前面,因此“飞夺”势在必行。这样揭示课题时创设的情境便把学生引到解决问题、揭示思想意义上来,等最后知道了红军战士克服饥饿、劳累、路滑等恶劣条件以超人的毅力攻下泸定桥时,揭题时创设的情境上升到最佳状态,学生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红军战士这种英勇顽强,忠于革命精神的钦佩,也便揭示了文章的思想意义。

抓住题目要点,创设一个合适的意境,学生便会先入为主、自始至终地去“咀嚼”这个意境,最后达到解决目的,也即达到了教学目的,揭示文章的思想意义。

2.语言式情境——激发思维

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教学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阅”有边默看、边思考的意思,而“读”应该就是朗读。“阅”只用了学生的视觉,“读”则可以既用文字图像去刺激学生视觉,又可以用声音刺激学生视觉,信息被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激发思维活跃,强化识记效果。在阅读课文中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会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内容所设置的环境中,使学生的感情产生相应的变化,所爱所恨,所喜所忧,产生自己的审美观点,便会不由自主地深入到文章所揭示的思想意义中去。

如《穷人》教学中,桑娜去看望生病的西蒙,当她敲门没有人答应时,文中重复出现了一句话:“寡妇的日子真难啊!”处理好这句话朗读时的感情,会使学生对西蒙产生同情之心。桑娜抱回孩子后“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读到这里,桑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抱回孩子的心理矛盾通过语言会被创设出一种感人的情境,这种情境被学生接受,会上升为学生对桑娜善良的品质的赞美,这便揭示了托尔斯泰写这篇文章时的审美观点。

创设语言情境,有着音乐一样的作用,通过语言所创设的意境揭示其美,揭 3

露其丑的,教师不需要过细解释,学生便处于和主人公同一角度,置身于当时当地,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性,也促进了他们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3.直观式情境——刻骨铭心

小学生认知是有限的,处理文字信息对他们有一定的难度,高年级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增强,但是形象思维还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形象思维以直观为基础,如果给学生创设直观性情境,便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处于最深刻阶段,如果再加上他们抽象思维以及教师的辅导,他们便会准确地揭示出文章的思想意义。

如教学《观潮》这一课时,学生都没有看见过钱塘江大潮,只凭朗读课文,很难唤起学生对这一天下奇观的向往和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所以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便播放了大潮的实况录像,学生们听着岸上人声鼎沸,江上闷雷滚动,而后变成如同山崩地裂的巨响;看着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继而又如同千军万马,齐头并进的磅礴气势。孩子们陶醉、震撼于这动人心魄的潮涌之中,他们不但在兴趣盎然中整体感知了课文大意,而且对新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自己有效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再如学习《詹天佑》一文重点讲述了詹天佑采用“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开凿了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及在青龙桥附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事,表明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教学这一重点段时,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并动手画开凿隧道的简易图及“人”字形线路图,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隧道的开凿方法及人字形线路。通过直观性情境的创设,不但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能加深理解领悟文章的实质,同时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拉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

直观性情境是一种很有效果地教学方法。因此,要尽量创设直观性情境,以直观性情境,加上同学们的抽象思维就会揭示出文章的思想意义。

4.内容式情境——身临其境

高年级有些课文本身就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功力,因此再现这些画面,把这些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最终达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其实就是音乐所变现的思想意义,放一段贝多芬的 4

《月光曲》,让学生也体会一下音乐由轻缓曲折——激昂的变化过程,会有助于他们去理解贝多芬最后记曲的激情。因此,内容式情境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意境,并且学生也有参与意识,对于揭示文章的思想意义是个有力的手段。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学有所处,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可达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审美思想意义,我们就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礼物来领受。”教师创设的情境,就是给予学生这份贵重的“礼物”——那就让我们在教学中,无私、大方地将这份“礼物”设计好、运用好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低效问题探析》 作者:刘天华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作者: 侯锦蓉

3.《创设情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任洪秋

4.《创设情境 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吴惠雅

5.《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 作者:梁金萍

6.《“情境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文桑梓

7.《谈新课标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作者:孙尧君

8.《“情境”之义再辨》 作者:张齐华

9.《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作者:李吉林

10.《语文新课程标准》

5

更多相关推荐:
读李镇西《教有所思》有感

教有所思读书漫谈罗紫娟国培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颇有感悟李镇西以前只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他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因此没有认真地阅读过他的文章直至这次借着国培的机会有幸拜读了他的教学随笔丛书令我惊讶的...

3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

读后感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松陵高级中学彭庾鸿李镇西以前只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他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因此没有认真地阅读过他的文章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他的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感悟很深他原长期担任中学班主任兼...

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李莎当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注定自己与教师这一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走出校门走进另一所校门较色转变了作为老师我们都渴望做一名被家长认同学生喜欢的老师成功的老师那什么是成功的教师呢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读过教有...

——读李镇西《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感

做一个尊重学生的老师读李镇西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感教有所思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随笔集56篇文章篇篇耐读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该文集中的一篇读后令我久久不能平静该文写道教师的灵魂肯定比学生高尚吗学生...

读《教有所思》有感

读教有所思有感李镇西以前只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他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因此没有认真地阅读过他的文章直至去年九月份我校给每一位教师订购一本李镇西所写的教育随笔选教有所思令我惊讶的是没想到书中那一个个清新的小...

教育,让人性化闪光——读《教有所思》有感

教育让人性化闪光读教有所思有感不是不够谦虚实在是教师队伍中靠某些原因而成名成家的所谓教育专家教育学者常常出现不是太过挑剔实在是教育专著中让人喜欢看甚至看得懂的往往是奢侈的希望正因如此学校让我们假期借教育专著看看...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看了大半感慨颇多有在自我修身养性方面的有在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方面的也有讲该怎么更好地教育孩子方面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1)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平阴县实验小学杨丽肖川教授说有思想才能摆脱琐屑无聊单调平庸的生存境遇才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更宏大和更细微的视角看待问题才会潜移默化的给与学生精神的滋养有思想才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会对...

读《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有感

读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心得燕翠玲初读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时作者那妙趣横生感人肺腑的文字让人觉得是在与一位老友聊天儿而且那谦和态度亲切的语言和博爱的热情无不启发着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为我解决了人生教育教学中的很多疑...

成为有信念的教师 读后感

成为有信念的教师读后感贺晓霞时间如小河涓涓的流水永不停息地流向远方在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中我这个小学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从未改变过因为爱我会更多地去思考并找准人生的定位因为爱我愿意以书为友充实并发展自我回顾过去的一...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巴尔扎克有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才能真正使自己享受到教育的幸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名有思想的教...

读《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有感

读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有感最近得空读了肖川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在序言中肖川就提出在今天的中国中小学教师中普遍缺少了一种文化精神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思想而究...

教有所思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