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我的哲学世界

时间:2024.4.20

我的哲学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作者:作者乔斯坦·贾德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

              内容简介: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苏菲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读后感

关于哲学,一直抱有好奇的态度。那些伊甸园,希腊,雅典,柏拉图等等之类神秘的名词,让我觉得很向往。我知道,这是来自本能的一种对哲学的探索。然而如果是看一些比较正规的哲学书,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枯燥不想再看下去看,包括我在内。不过《苏菲的世界》,我却一直乐于并欣然的看完了,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

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有人说这本书对于一个真正的哲学研究者来说,过于幼稚。而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我依然受益匪浅。每天夜里我都会看一章节,一直把自己当成是苏菲。从怎么收到信怎么上课,每一件事都像是自己亲身体验。那种在收到信的时候的激动,最后谜题解开获得知识的喜悦,我都能感受。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但是当我读完它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所以,我愿意和它一起去思索去探讨。

        书里的内容很多,我的想法与思考也很多。在这里我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自己微薄的见解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要说的是大家说得最多却真正了解甚少的哲人—柏拉图。在小说中,柏拉图问了苏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面包师傅如何做出50个一模一样的饼干;第二个是:为何所有的马都一样;最后一个问题很难很有深度:人有没有不朽魂。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柏拉图的想法。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柏拉图之前的苏格拉底认为世间所谓的永恒,绝对是是非观念的存在。然后后来出现的柏拉图不仅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还关心与人类到的以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去思考,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哲学家的存在。我一直认为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正常人是不一样的。我们习惯于这个世界,习惯了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东西。看的任何自然存在的东西我们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然而哲学家不一样,他们会去思考在我们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问题,但是我们却给不出答案。当然,在哲理最先出来没有人证明是正确的时候,哲学家往往作为先驱,死在了愚昧众人的手里。我想用看过的这样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观点。

        故事是这样的假设有一些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他们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脚    都被绑着,因此他们只能看见洞穴后的墙壁。在他们身后是一堵高墙,墙后面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过,手中举着各种不同形状的人偶,由于人偶高过墙头,同时墙与洞穴间还有一把火炬,因此它们在洞穴的后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穴中居民所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像这样坐着,因此他们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便只有这些影子了。这个时候,一个穴居人设法挣脱了他的锁链。他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洞壁上的这些影子从何而来?他一转身,看到墙头上高举着的人偶时,强烈的火光照的他睁不开眼睛,人偶的鲜明形状也会使他惊讶,因为他过去看到的都只是这些人偶的影子而已。如果他想办法爬过墙,越过火炬,进入外面的世界,他会更加惊讶。在揉揉眼睛后,他回深受万物之美的感动。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色彩与清楚的物体。他看到了真正的动物与花朵,而不是洞穴里那些贫乏的影子。他不断的问自己这些动物与花朵从何而来,然后他看到了空中的太阳,他觉得这就是将生命赋予那些花朵与动物的源头,就像火光照出影子一般。在这个穴居人如获至宝。他原本大可以从此奔向乡间,为获得的自由欢欣雀跃。但他却像到那些和仍然留在洞里的人。于是他回到洞中,试图说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只不过时候“真实”事物的闪烁影像罢了。然而他们不相信他,并指着洞壁说出来他们所见到的影子之外,世间再也没有其他的事物了,最后他们把那个人杀了。所以在我我的心中,一直觉得哲学家是带着勇气和责任感来照亮我们追寻真知的道路的。

       柏拉图认为是在的世界有两个领域。一个是感官世界,一个是理想的世界。感官世界的事物永远都在变化,只有理想国中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一次柏拉图坚信灵魂的不朽。我们经常说的柏拉图式爱情,就是说灵魂的恋爱观,注重精神的交流了。我比较喜欢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它给了我很多动力。如果精神真的是永恒的,就不会因为物体的分离而悲伤难过。有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就能更好的生活。

        最后我想说的是那些遥远的神话世界。神话往往是解释人们从何而来世界从何而来的。数千年来,世界各地有许多企图解答哲学性问题的神话故事。例如,索尔与他的铁锤的故事,就是人们试图解释一年中季节更替的现象:冬天时大自然死亡,是因为索尔的铁锤被偷到约腾海,但是到春天是索尔便将它取回。如此这般。神话的作用便是为人们不了解的事物寻求一个解释。

        然而,在我看来,一则神话不仅仅只是一个解释。人们一定也同时进行着与神话有关的宗教仪式。我不知道我的猜想是否正确,但是我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在荒旱或作物歉收时,如何依照神话的情节来演一出戏剧。也许人们会古语扮演神话中的某个角色,来祈雨或者保佑自己。保佑自己。

        我不可能把神话里的每一个天神都了解得那么清楚,只是知道神话是人类的产物,它将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腊神话的体系比较完整,在现在看来独特的文学魅力也使得这些神话故事流传久远,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希腊神话与圣经神话对整个西方乃至人类的宗教、哲学、思想、风俗习惯、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接触西方文化,必然会遇到源自希腊神话的典故,而每一本重要的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几乎都涉及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些甚至直接取材于希腊神话。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必“言必称希腊”,但对希腊神话作一个系统的了解乃是每一个人的必需。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民族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总汇。它将现实生活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图景,许多故事例如伊阿宋盗取金羊毛、英雄赫拉克勒斯建立十二件功勋、特洛亚战争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直到今天,希腊神话仍以其优美的形象和浓郁的诗意长久留存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作为文学艺术的永恒题材而流传下来。

  其实天神不过是人们臆想出来的巴黎。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的思想一些优秀的品格或者一些人类天生的劣根。但是大部分的神话故事教会了我们怎么坚韧。哲学和神话,谁说他们没有联系呢?

 《苏菲的世界》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的发展中我还看到了文学的力量。

       以前看小说总是去追求文藻的美丽,去追寻美丽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这本书看过以后,我却不为书中的人物评头论足,不为作者独具匠心而连连赞叹.我不知道别人读完此书后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荒谬的心灵体验.纵观此书的各个哲学伟人,各个哲学流派,我都觉得他们很伟大。书中并未对他们进行任何的评价,他们是值得学习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贡献,他在这个领域,他在那个领域,这些本来就不能相提并论的.谁能说,他们的思想不是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谁能说,他们那一个不是用尽了心智和头脑.苛求古人是愚蠢的,更是不道德的,没有古人的失败与缪误,又何来今天的成功与真理,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科,在看了《苏菲的世界》后,我知道,我真的应该像苏菲一样,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给自己一个机会,审视自己,审视我们这个世界吧。其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第二篇:苏菲的世界之哲学


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魔术师的礼帽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神话 ……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

自然派哲学家 ……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空无……

德谟克里特斯……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

命运 ……算命者试图预测某些事实上极不可测的事物…… 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雅典……废墟中升起了几栋高楼……

柏拉图……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少校的小木屋 ……镜中女孩的双眼眨了一眨……

亚理士多德……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 希腊文化 ……一丝火花…… 明信片 ……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 两种文化 ……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文艺复兴……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哪…… 巴洛克时期 ……宛如梦中的事物…… 笛卡尔 ……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砾…… 史宾诺莎 ……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洛克 ……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 休姆……将它付之一炬…… 柏克莱……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 柏客来 ……曾祖母曾向一名吉普赛人买的一面古老魔镜…… 启蒙 ……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 康德……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浪漫主义……神秘之路通往内心…… 黑格尔……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祁克果……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 马克思……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达尔文……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佛洛伊德……他内心出现那股令人讨厌的自大的冲动…… 我们这个时代 ……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花园宴会……一只白色的乌鸦……

对位法 ……两首或多首旋律齐响……

那轰然一响 ……我们也是星尘……

1、 古希腊时代哲学

2、 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哲学

3、 启蒙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哲学

一、古希腊时代哲学

“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而“苏菲的世界”就意味着“智慧的世界”,也就暗示了哲学是一个被智慧所充斥的世界。全书由“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引入,带领我们走进了哲学的世界。早期的希腊试图用神话来解释这一切现象,一直到自然派哲学家的产生,人们从“以神话为基础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首先,我们不得不对古希腊产生敬畏之心,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文明都要归功于这个神秘的国度,从古希腊爱琴海里点亮的自然派哲学光芒,到雅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在整个欧洲所燃起的智慧之火,哲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在现在看来依旧是超前的。 早期的哲学家都相信事物的变化必定来自某种基本物质。因此“自然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则是自希腊哲学以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最早希腊人认为万物是土气水火组成的,跳过之前的自然派科学家,我想要着重提的便是德谟克利特斯,他认为原子构成了万物。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原子”这种最小的单位进行分散、重构和组装。简单来讲,就是说世界其实是由无数微小的积木堆砌而成的总体,并且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这些积木不断地被推倒重建,周而复始。但这些积木又是由谁推倒重建的呢?他并没有说明。因为他并不相信有不朽的灵魂存在,因此我们称他为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斯提出的“原子论”虽然在现在原子已经不是最小单位,但是科学家们认为一定有一个组成大自然的最小单位。从此以后,万物的构成在西方哲学家心中基本上就大致是这个样子,不过与其说没有变化,不如说他们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比中国哲学家,我反而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选择,我们在金木水火土的学说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太多进步,反而将此学说玄化至极,以至于至今仍有人以此谋生。

德谟克利特斯虽然死于苏格拉底数年之后,但他的想法仍属于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学派。而苏格拉底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而言,都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诡辩学派”是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诡辩学家与自然派哲学家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批评传统的神话。他们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解释大自然与宇宙的奥秘,因此讲哲学的重心转移到了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苏格拉底便是讲本源问题转变到了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的良知或是道德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愿不愿意应用的问题。而诡辩学派则认为是环境决定人的良知。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倾向于苏格拉底。就如同“人之初,性本善”一般,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坏人,只有不愿面对自己良知的胆小鬼。因而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良知才能成为“人”。他是最早倡导理性的人,认为人类的正确见解讲导致正确的行动,他鼓励人要成为“有德之人”。他用装傻、装呆的我们称之为“苏格拉底式反讽”强迫他所认识的人们运用自身常识。与那些诡辩学家们不同,苏格拉底不认为他是博学的,他坚持的是“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同时他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不是社会中,人如果违背了自己的理性就不会获得快乐,因而现实中那些舞弊、说谎的人是不会得到快乐的。苏格拉底的观点令我反思,在我们自以为是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苏格拉底不断的询问自我,探求事实的真相。我最喜欢苏格拉底的这样一句话:“幸福就是求得心灵的平静。”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他试图掌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间的关系。因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事物都是“流动”的,因此才没有不会被分解的物质,因而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而这个实在就是所谓的“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着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个理论其实十分美妙,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看到的猪,都是不完美的,而在“理型世界”中会有一只完美猪,这只猪一登场你就会感叹原来猪都可以这么完美的。所以现实世界的猪都是以这只完美猪作为模子倒出来的“次品”,同理,大家不妨想象理型人是多么的完美和优秀。柏拉图因此将世界分为感官世界和理型世界,认为后者只能通过人的理性才能被察知。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体为基础,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性的世界。柏拉图通过“洞穴神话”这一故事

来说明这一观点,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性世界的关系,记载在《理想国》中,该对话录描绘了最早的乌托邦,不过书中的理想国还是带点印度的阶级世袭制度色彩,可见人还是很难超越时代的。身为一个女生,我很欣赏柏拉图的地方便是他肯定了女性的地位,他认为男女经过一样的训练之后就都是一样的。

柏拉图的言论受到后人的议论和批评,而第一个讨论、批评他的便是古希腊最后一个哲学巨人,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柏拉图讲整个观念弄反了,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官察觉的事物。他批评了师傅的理型世界,不认为普通猪之外还有只完美猪,而事实上这只完美猪只是一种存在于普通猪的“形式”。也就是说他认为“理型”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我们在看到若干同类事物之后而形成的概念,我认为也就是所谓的由特殊性概括出普遍性。我个人而言可能更接受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亚里斯多德的主要贡献是分类了“形式”和“质料”。鸡有鸡的“形式”,这种“形式”其实就是鸡的特征;而“质料”就是构成这只鸡的材料,蛋白质、水、糖分……他还提出了“目的因”,认为事物的发展除了一系列客观原因外,还有个达到某种目的的原因。简单举例,天为什么下雨呢?是为了供应粮食生长,而粮食为什么要生长呢?是为了使人类更好的存活下去。我本身是不赞成这种目的因的,这样对事物存在的解释太过于矫情和单一。亚里斯多德的伦理学的核心是:人既不能太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人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可见,这与我国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同时,他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宣称人如果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当然,我最不能接受这位伟大的哲学巨人的观点便是他对女性的否定,人难免会犯错误,相信他如果在世的话,当今社会女性的表现也足以让他否认自己的观点。

希腊的其他学派就不再详细阐述,希腊曾经如此显赫辉煌,但最终还是被罗马灭了。罗马时期被称作为“近古时期”,人类也随之踏进公元纪年,哲学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古希腊的巨人们留给我们的足以贯穿整个哲学史。

——从人性被献上神权祭坛的漫长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碰撞。在上一篇阶段报告中我阐述了自己对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们的理解和看法,在这一时期,另外一位救星诞生了,这发生在希腊罗马以外的地区,他便是我们熟知的拿撒勒的耶稣。我想在这个阶段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耶稣的光明和中世纪的黑暗相映成趣以及巴洛克时期各位哲人的思想火花碰撞。

二、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哲学

这个时期,我感觉是一个充满神迹和罪恶的时间段。以印欧文化(源自古希腊文化和古印度文化)和闪族文化(源自阿拉伯半岛文化)的碰撞为开端,而后者渐渐得势,最后演变成影响巨大的西方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及回教。我并未读过《圣经》,虽然一直心存希望想要拜读,但终是没有下这个决心,也不曾对宗教产生任何的信仰,对于耶稣或是保罗只有在《苏菲的世界》这一书中的浅薄了解。西方的宗教生活不同于东方的佛教或是道教着重于自省和打坐,而是偏重祈祷、布道和研究圣经并且等待救赎。在耶稣的时代很多人期待着救世主的降临带他们脱离苦难,摆脱桎梏,免于罪孽与上帝的责罚,得到永生。于是拿撒勒的耶稣出现了。他坚持“爱邻如己”,“天国”就是爱你的邻居、同情病弱穷苦者,并宽恕犯错之人。因而我相信了上帝便是爱和宽恕,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我甘愿相信他,并为他倾尽所有。与其争执那些创造世界的观点,不如相信上帝就是爱,我们无条件地爱别人,无条件地宽恕别人,这样的世界才能温暖而美好。然而这正是现代人的冷漠和计较所做不到的,若是说我相信耶稣的观点,不如说我是相信“爱”。爱才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当然,他的“赦免罪恶”方式是当时闻所未闻的,因而对某些人造成了极大的危险。他才同苏格拉底一般被当时的阶级势利所处死。就是书中艾伯特所说,人们往往想拔掉站在兔毛尖儿上的人,因而坚持真理和正义的最正直的苏格拉底和耶稣都弃世而去。辩证法里说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相统一的,我想哲学上亦是如此。哲学的发展是曲折的,捍卫真理者必定身先士卒,但是他们的哲学发展的推动和贡献是不可动摇的。保罗是耶稣的忠实拥护者,他使耶稣的教义遍布于全世界得到广泛的流传,他讲耶稣的学说搬到圣地雅典,通过他的游历布道,基督教义得以广泛传播,目标只有一个,拯救全体世人。

而与光明的耶稣相比,中世纪被誉为黑暗年代,它是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笼罩欧洲的漫长的“一千年的夜晚”。当时教会位高权重,对民众的思想倾轧十分厉害,人们生活水平不进反退,而当时的哲学家几乎认定基督教义就是真理。在这个时期最有名的两位哲学家是圣奥古斯丁和圣多马斯。前者是把柏拉图“基督教化”,把理型世界放在上帝的心中,他坚信邪恶只是由于“上帝不在”的结果,他的观点很明确:没有人值得上帝的救赎。不过,上帝依然会救赎人,只是一切都是早有安排。所以,他将人类划分为两种:一种会得救,一种会受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圣奥古斯丁有些回到最原始的迷信状态。后者则是把亚里士多德“基督教化”, 他认为世间有若干的“自然的神学真理”,这些真理既可以通过基督教的信仰,也可以透过我们与生俱来的理性得知。所以,他认为接近上帝经由信仰和基督的启示更可靠,不会使人迷失。在这一时期人性被不断压抑,神权被不断放大,但是若没有这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又会怎么样呢?没有了民俗故事和民俗音乐,也许英法德都是罗马的一个省份吧。在中世纪这个浩瀚汪洋的深处,依旧闪动着许多灵动鱼儿。

中世纪疯狂压抑人性的日子终须告一段落,以“人文主义”为主的文艺复兴活动掀起了人类文明的又一段高潮。哲学和科学逐渐脱离了宗教神学,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坚持“回归本源”也就是回到古代的人文主义。这个时代,涌现出一大帮众所周知的伟大艺术家和科学家,伽利略、牛顿、哥白尼、米开朗基罗等,使这一时期具体科学得到了飞速迅猛发展,可以说我们今天的科技成就就是在那时奠定的。这个时代人们无限崇拜天才,形成了新的世界观,随着科学的发展,过去影响深远的“地球宇宙中心”论坍塌了,天文学家也敢高呼“宇宙根本没有绝对的中心,每一个人都是中心!”之后马丁路德拒绝够买天主教的“救赎券”,宗教改革开始。科学的发展揭开了宇宙神秘的面纱,哲学是所有具体科学的总和,因而具体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哲学的进步。人们逐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了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地吸引力的存在。摆脱了神学的羁绊,哲学才得以前进。因而我认为“实践论”即证明已知是否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我们一如既往所坚持的实事求是一般。

巴洛克这个时代的风格通俗点来说就是——浮夸。莎士比亚在这个时代里通过哈姆雷特的口说出了一个经典的命题“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存在或者不存在,就是问题所在)”于是,一个经典的表达诞生了——“人生如梦”。而我们在梦境中行走,仿佛稍纵即逝。巴洛克风格下,这时代的哲学思想也以两种迥异的模式并存着,一是“理想主义”,一是“唯物主义”。

笛卡尔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最经典的立论便是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说:“当我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时(指的是醒时感觉与做梦时的感觉之间有何区别),我会发现人清醒时的状态与做梦时的状态并不一定有分别。你怎能确定你的生命不是一场梦呢?”笛卡尔最终同苏格拉底一般怀疑起了身边的每一件事儿,而唯一怀疑,才是他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当他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于他思考,所以他就是一个存在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认为人和动物有区别。两者阐明的都是一个道理,那便是人的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我认为笛卡尔恰恰是承认了这一点,人唯有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可以称之为“人”,称之为“存在”。笛卡尔的“二元论”宣称宇宙存在两个实体,一是“灵魂”,二是“扩延”。而有意识的事物才算“灵魂”,因而所有的动物都是“扩延”,他认为动物就是机械的存在,这显然是我们现在所不能接受的。

史宾诺沙被誉为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哲人。上帝并不是存在于世界之上,而是上帝就是世界,世界就在上帝之中,所以他和笛卡尔不同,是“一元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简化成一个个他称为的“实体”,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你动动手指,上帝也在其中。他认为世间唯一存在完全自主的,能够自由行动的,只有上帝,所以世上的人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有其“必要性”的,也即是注定的。我们不能控制发生在我们体内的每一件事,我们也不能选择自己的思想。因此,人并没有自由的灵魂。史宾诺莎指出,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例如我们的野心和欲望。只有当人们知道一切都有其必然性时,我们才能用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万物,才能获得幸福与满足。这便与苏格拉底的“幸福便是求得心灵的宁静”相映成趣,只有心灵的宁静才能抚平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必须学会坦然的面对诱惑和功名,保留心灵的一方净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的灵魂不能得到自由。坚持本我和真我,灵魂便是自

由的。

经验主义哲学家代表有洛克、柏克莱、休姆等人,其中我最欣赏的便是休姆。休姆的经验哲学核心理论就是“习惯性期待”。简单点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是因为习惯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就会顺理成章地将其作为因果关系来进行判断。例如高考前小明月考一模二模都是全班第一,高考时我们认为他理所应当也是全班第一,而他却只考了第十。这就是习惯性期待的反效果,当然这个例子是比较容易看出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很多时候,人们就是因为碰见一件事情引起另一件事情,就会判断这两件事情存在必然联系。所以,在休姆看来,“自然法则”和“因果律”只是我们期待的现象,并非我们能够亲身经历的实在存在,就譬如我们只能经历小明考第一的事实,却不能经历小明考第一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存在心理落差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习惯性期待的太高。所以休姆是“不可知论者”,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因为人类的理性是无法证明得到的。所以在我看来,休姆的哲学观其实也是一种豁达的表现,他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正如人家问他相信人死后还有没有生命,他的回答是:一块煤炭放在火上也可能不会燃烧。

“命运是谁主导的”是希腊人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拜神是各种族先人都需要的重要的生活内容,西方人将其逐渐演变成宗教政治生活,并以此统治国家。对于这个问题中世纪开始人们不断有着不同的答案,因而推动了哲学的不断向前。哲学的世界便是一个不断的推翻——重建,重建——推翻的循环,由人文到神学再由神学回归人文,人类不断的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时,也不断的发现世界,改造世界。对于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便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从启蒙运动里人权对于王权和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对于自然和理性的推崇,到黑格尔三段式的辩证法以及作为一个哲学家的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理想;从基督徒康德革命性的人本主义到二十世纪无神论者萨特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在上一篇阶段报告中我读到了宗教开始进入哲学的耶稣单身,宗教控制哲学和科学的黑暗中世界,人文再次复苏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伟大的巴洛克时代,哲学一点点的囊括了所有学科。

三、启蒙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哲学

我们可以说,十八世纪前半,欧洲的哲学中心是在英国,十八世纪中期,是在法国,十八世纪末,则是在德国。从西边一直换到东边。而法国的启蒙运动时代是一帮人高呼“反抗权威”,一帮人高呼“回归自然”。 康德便是这一时期最有名的代表。他的出彩之处在于既不反对理性主义也不反对经验主义,他认为世界的观念可以同时透过感官和理性而得到的。康德认为因果律是属于心灵的一部分,所以因果律是绝对的,是永恒不变的。而他对哲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事物本身”和“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所见不是所得。这又是一种极端的“怀疑论”。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然而我认为他的这一观点却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物质的决定作用。我们一切的认识都是来源于实践,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了人的行动,因而人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康德认为无论靠经验和靠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他作为新教徒,他十分强调的是信仰。他不会用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而他会说:“为了道德的缘故,我们必定要假定上帝是存在的。”中世纪的一句格言?我信,因为荒谬?,这话的意思是:正因为它是非理性的,所以我才相信。如果基督教所诉求的是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我们的另外一面,那它就不叫做信仰了。而我认为康德的这一观点揭示了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关乎于信仰的事情。我们无需证明上帝或是佛祖是否存在,我们只需相信它存在便可。就如同我们无需证明共产主义是否会实现,只要坚信它会实现,而不断为之奋斗便可。一旦关乎于信仰,一切都变得神圣而不可侵犯。康德认为只有那些真正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而他的伦理学更看重行为本身,而非行为的后果,如果行为本身出自于善意的念头的话,康德认为这种行为还是可取的。就好比好心办坏事,这样的人也是不应该受的责备的。他的墓志铭也十分出名——“有两件事我愈是思考愈是觉得神奇,心中也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的去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因而进入了下一个时代——浪漫主义时代。浪漫主义是欧洲最后一次对生命的“共同进路”。 曾有人说:“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有人说浪漫主义骨子里是古老宇宙意识的一种复兴。我认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浪漫,当然和现在的浪漫有点出入,人家那时会认为骑着马在森林里自由挥剑是十分浪漫的。这个时代主要的代表是谢林、黑格尔、祁克果。

首先我要表达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膜拜之情。黑格尔之前的哲学体系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试图为人们对世界的知识建立一套永恒的标准。黑格尔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因此黑格尔率先承认了发展的观点。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而促使事物发展的便是革命人类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观点。当我们讨论事情时,我们用辩证的方式来思考。我们会试着在别人所说的道理中找出缺失。黑格尔称此为“否定的思考”。可是当我们在一个道理中找到缺点时,我们也会把它的优点保存下来。如果我思考?存在?这个概念,我势必需要引进?不存在?这个相反的概念。你不可能思考自我的存在而不立即体悟自己不会永远存在的事实。然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紧张关系被?变化?这个观念消除了。而事物就是经过这层“否定之否定”观点而不断发展的,经由外界的否定以及自身的否定才能促使新事物的产生。只有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正确的处理好事物之间的矛盾,使人类社会文明不断前进。根据黑格尔的说法,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能够发现自我。人必须通过国家生存,没有国家就没有人民。也就是说黑格尔承认了人具有社会性,个人的价值只有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不过这可能是马克思对其的延伸。

祁克果是这个时代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家。他是个很实在的人。他估计会说:宇宙大爆炸关我什么啊,我只关心我今天有没有饭吃。他的哲学始终关注的焦点是人、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他和黑格尔注定是格格不入的,他认为人终将会脱离社会得到“自我实现”,而黑格尔鼓吹的“绝对精神”的体现就是国家。祁克果认为黑格尔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只世间唯一重要的事情不是描绘人或者人的面貌而是每一个人确定“自己的存在”。而真正重要的真理是属于个人的。他虽然认识到了人的独立性,但却否认了认识社会性的动物,人不像动物一般可以离群索居,而脱离了人群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在这一点上我更同意黑格尔的观点。他和日后的叔本华和尼采都是非理性主义者。很喜欢他的名句“无聊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世界是感官感知到的那样,还是理性认识到的那样”是第三个西方哲学家辩论了数千年的问题。从浪漫主义往后到后来的我们熟知的马克思,潜意识研究的佛洛依德,以及存在主义代表尼采到今天,我们不断运用的其实依旧是古时留下的哲学思想。通读这本“西方哲学史”,我认为中国哲学相对于西方哲学来说,有个先天性的不足,便是太过于强调主观感受,强调天人合一,从而造成理性和客观的缺乏。黑格尔曾经说中国是没有哲学的。我想他的意思,是指中国没有类似于西方这样主要依靠理性而搭建的哲学体系,而是更多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在这一点上罗素曾说黑格尔是幼稚的)不过,作为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我倒是很同意冯友兰先生的话,中国哲学情怀是高于欧洲传统的宗教境界的。至少它其中还有“庄周梦蝶”这样浪漫魔幻的世界观。对于和智慧抱团取暖的哲学家来说,最孤独的事情莫过于自己无法思考和无法拥有智慧。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古典哲学家,他们并不孤独。

合上这本书,我时常这么想:为什么人类仅能遗传生理特征,不能遗传智慧?为什么这些问题一定要我们重新学习才能知道答案呢?又或者,这些问题难道真的算是问题吗?提出这些问题的人难道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结果,哲学家们就会如此说:坚持怀疑、反对传统、保持好奇才是看待世界的方法。

抛开哲学内容不谈,《苏菲的世界》里的故事主体是一个三次元的世界里的苏菲与“上帝”(也就是作者)的互动关系。作为“创作者”的上校创造了主人公苏菲和艾伯特的世界,而这本书的作者乔斯坦又创造了上校和他的女儿席德的世界。当苏菲得到真相的时候,她没有感觉一切变得虚无和意义丧失,而是希望摆脱这位造物主的干预——小说的最后触及了存在主义的精神核心。从上校的书中逃离,这是主人公苏菲最后的选择。对于这个结局,通常有两种理解,有人说这是在隐喻二十世纪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也有人说这是苏菲要努力逃脱束缚,并勇敢的完全“自我”。而我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解。

人,作为一种拥有独立意识的主体,我们应该对世界充满无畏、探索、反抗的精神,不管我们从哪里

来,不管我们本身多么弱小,我们都要勇于去面对去改变。我想对于哲学的态度,我们要挑选适合自己的观点和立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便足够我们受用一生的了。

更多相关推荐: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大综合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文学是无数的语言文字拼凑而成的艺术科学是无数的定理定律组成的知识体系美学是无数人对现实的感觉所组成的审美意识而哲学我觉得它是无数个世界的概括与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谈到哲学也很少有人会去研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乔斯坦贾德所写的畅销书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那些未接触过哲学的人们来作为启蒙教材引导人们步入哲学的殿堂该书主要讲述了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它是挪威乔斯坦贾德写的起初我认为这种书是无聊书但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概述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了这本书记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人生如星尘读苏菲的世界有感虽然这本书是作为暑假作业来阅读的但我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也阅读了书单中其他的一些书籍虽然他们也十分的精彩也使我受益匪浅但惟独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精神为之一振感觉就像哲学浸透了你的思想洗...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在这次名著阅读中我选择了苏菲的世界作为自己的阅读书籍由于读书的时候不断在思考许多问题花了不少的时间才完成阅读且仅仅是浅读粗读了该书但却给我的心灵留下震撼不禁赞叹苏菲的世界真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对于以前没有读过关于哲学书的我第一次看苏菲的世界并没有觉得很困难的感觉反而是很熟悉很实在的感觉让我更加喜欢哲学这一门课程从前总觉得哲学类的书很无聊很古板不过苏菲的世界却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本学期选修了刘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在刘老师的建议下我阅读了乔斯坦贾德所著的苏菲的世界该书主要讲述了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

Sophie's world 苏菲的世界 读后感 英(1000字)

裴婷婷20xx1073WhatWonderfulPhilosophyTwosemestersIhavereadthebookSophie39sWorldIwaswonderingwhatonearththisk...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苏菲的世界并未用鸿篇巨制来阐释哲学的深奥之处而是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苏菲席德和每一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你会理解所谓...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