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

时间:2024.4.2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观《孔子》有感

南大附小五(2)班 胡弘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令人百听不厌的话,究竟出自谁人之口?我不说,想必大家都知道。此人乃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他曾先后周游鲁、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以上不过是我找到的一部分资料,比起电影《孔子》,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这部电影类似于“回忆录”一类,开篇就像我们展示孔子在公元前479年临终时的场面。孔子的一生历经坎坷:仅用一百乘牛车就吓退了齐国三百乘战车,并收复齐国所争得的“汶上三城”,却因季氏一族挑拨被迫赶出鲁国;收养了一名本用来陪葬的小孩长大后却“大逆不道”;驱逐出鲁国而在各国周游是受尽战乱之苦;弟子子路因战争,颜回因抢救书籍而死??总之,在孔子重回鲁国之前,孔子的每一刻都毫不平凡。

《孔子》所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有孔子的那段生平,还有发人深思的“人生问题”。电影中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看那前面的路,哪一条不是坎坷难行的呢?”人生也是如此。假若真有一条平坦的路,

最好不要去走,也许这就是一条最为黑暗的犯罪之路,甚至是一条绝路。一定要选择以“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作为“招牌”的看似狭隘的“小路”。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曾碰到过许多类似于孔子一生中的某些事。在做出选择时不妨想想,是不是可以向孔子一样选择一条最为“难行”的路。

《孔子》观后感

南大附小五(2)班 张楚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这段文字,你一定很熟悉。这一句话,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的话。

孔子,是家喻户晓的人,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有《诗》、《书》、《礼》、《乐》等。他特别崇尚仁、义、礼、智、信。

星期三,我们五、六年级的师生欢聚一堂,一起在学校操场上,看了这一部优秀电影——《孔子》。

这一部电影主要讲了孔子治理鲁国、四处奔波、传扬以礼治国等多个故事。

看完了这一部电影,我觉的孔子的思想是伟大的,是没有几个人拥有的。我觉得,从现在开始,我要来改变自己,让自己做一个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质的人。

看完这部电影后,有一个片段:孔子和自己的学生四处奔波,传播自己那种以礼治国的思想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毛主席和那一些为了和平而战斗的军人们。他们和孔子及他的学生一模一样,他们也是跟着毛主席四处奔波,为和平战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然后,我又想到了自已,遇到任何困难就退缩,不论是大困难,还是小困难,不是找爸爸,就是找妈妈。不懂得去自己解决。吃完饭后,走都不想走一下,不是扒在沙发上玩,就是窝在床上看电视。到吃饭的时间,就一定要吃饭,必须吃饱饱的,才肯罢休。哎,我和他们差到千里之外去了。于是,我要改正这一些坏毛病:以后遇到困难,都要勇敢面对,把它解决掉;以后不管多饿,就只能吃到七份饱。

以后,我要做一个坚强、聪明、有义气、讲信用的人!

《孔子》观后感

南大附小五<2>班 李雅雯

第一次看露天电影,而且是在自己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共享,我异常兴奋。晚风微凉,我坐在爸爸腿上却觉得很温暖。电影《孔子》长达两个多小时,我看得津津有味,只嫌时间太短。爸爸不时给我讲解电影的历史文化背景,使我能顺利欣赏电影故事情节,更深地了解这位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孔子和弟子们顶风行进在结冰的湖面时,冰层突然断裂,一辆满载书籍的马车瞬间沉入湖底。这时,孔子的弟子颜回不顾一切迅速跳入了刺骨的冰水中,原来他是想打捞已散落水中的书简,因为那些书简记录的是孔子的所想所说,都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颜回死了,也许有人不解,诧异,也许有人觉得不值。但我却看到了一种为理想为信念不惜生命的精神。

电影中描绘的孔子和弟子的流浪生活是那么地艰难困苦,有时甚至十多人饿了几天只能喝一碗马肉汤。可我觉得他们却很团结、很坚强,从未有逃跑退缩,为什么呢?爸爸说因为他们都坚信孔子的治国治世的思想能使国家强盛、百姓幸福。我虽然对孔子的思想还没有更清晰详细的了解。但至少我知道孔子的内心很强大,甚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爸爸说:“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应该更多了解孔子。我想,这也许是学校第一次电影活动就选择了《孔子》的缘由吧。

中 华 之 髓

――观《孔子》有感

南大附小五(2)班 陈芷萱

周三晚上,学校组织五、六年级观看《孔子》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从而我感悟至深。

孔子很仁和,救过一个小奴隶。有一年,大司马死了,很多人要陪葬,那个小奴隶也包括在内。为了能逃过此劫,小奴隶逃到了孔子的住处。可和孔子对着干的公山狃却说孔子私藏“人犯”,要治孔子的罪。孔子不但处事不惊,而且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迫使强势的公山狃打消了处死小奴隶、治孔子罪的念头。瞧!孔子是不是非常聪明。

孔子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髓。

孔子很爱自己的弟子,弟子们也爱老师。有一回,孔子一行人在冷得结了厚冰的湖面上行走,不一会儿,只听“嚓、嚓”几声,冰碎了,孔子的书一部分掉进了冰凉的湖水里,颜回纵身跳入水里,却被冰凉无情的湖水冻僵了,命丧湖中。孔子痛不欲生,痛失了一名可传他大道之人。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学校里同学们的表现:有些人为了自己利益而伤害别人;有些人因为其他同学挑唆而攻击别人;有些人则是为了自己获取胜利,而向老师、同学说他(她)的坏话??,每当做这些事前,请大家想一想对方,想一想孔子,他们师兄是多么团结友爱呀!大家如果多一点宽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是非。

这部影片令悲伤而又感动,被孔子的仁和打动,被他们师兄弟间的真情打动!

《孔子》观后感

南大附小五(2)班 黄心怡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看了《孔子》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它的内容很精彩,也很触动人心。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非常伟大,他把自己的思想留给了后人,代表作《春秋》、《论语》。

孔子经过了十几年的颠沛流离,周游列国的经历,决定放弃从政,好好教育子弟。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的精神。子路帮助卫国,战死沙场;冉求回鲁国效力;颜回为了孔子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不惜自己的生命,在滴水成冰的冬天里跳入冰海??

我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我们也要像孔子一样说话坦坦率率,不要绕圈子。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孔子是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楷模,要经得住诱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先驱者,让他的思想由世人传颂下去吧!

《孔子》观后感

南大附小五(2)班 张皓然

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同学们一起观看《孔子》大片。吃过晚饭后,我就和妈妈有说有笑地来到了学校。

我们刚坐好后,《孔子》就开演了。片子的开头讲了:一位大官死后,他的儿子把他生前喜欢的家奴都抓去陪葬。有的家奴被刀给刺死了,有的则被活生生地关在坟墓里。。。。。。看到这惨不忍睹的一幕时,同学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胆小如鼠,不敢再看下去了;还有的则勃然大怒,好似恨不得跑进屏幕给官兵们几拳头??

我也非常气愤,心想:那个时代为什么要用人来陪葬,就算他们是小奴,但总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呀!其中有一位是大官生前最爱的小家奴,却让他逃跑了。一群官兵就穷追不舍。在逃跑的时候小奴不幸被一支毒箭给射中了胳膊。就在他生死攸关的时候,孔子站了出来,毫不犹豫地把小奴救了下来。在后来,他据理力争,终于让鲁国取消了那个残忍的陪葬风俗。

孔子凭着自己的学识为鲁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获得鲁王的赏识。同时,他辉煌的成就遭到了大臣们的嫉妒。因此,他受到大臣们的排斥,不得不背井离乡奔波异国??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当孔子在异国漂泊回鲁国的路上,由于冰面破裂,孔子写的书都掉进冰河里了。颜回得知此事立刻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捡书,不管孔子怎么喊他上来,颜回却置之不理。他

为了捡书,被淹死在河里。孔子痛苦万分,这可是他最好的徒弟呀!孔子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鲁国。后来,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写了一房间的书籍。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千古名言。 看完《孔子》后,我为他那爱国好学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动。想想我们现在,写作业不是左玩玩,就是右望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与孔子相比,我们浪费的不仅是时间,也是自己生命。所以我要痛下决心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一定要以他为学习的好榜样,天天向上,好好学习。将来也要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观《孔子》有感

五(2)班 陈芷萱妈妈

《孔子》是一部以儒家创始人孔丘命名的影片,有幸在南大附小的组织下同女儿共瞻一代仁者风范,感悟他不朽的思想和精神! 孔子名丘,生于战国时的鲁国,其世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列国份争,而孔子为了实现天下大同,达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境界,向鲁国国君提出了以德为政,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虽然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废殉葬,夺三城,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他的才能,却因削三桓、堕三都而与当时权贵产生冲突,不得已背井离乡,携弟子们周游列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羁旅生涯。

十四年中,孔丘与众弟子辗转于卫、陈、楚等诸国之间,坚持授道而不从军事,甚至饱受断粮之苦,痛失传道爱徒。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怀壮志而不得报其君,恋故土而不得立其足,受尽风霜离别之苦,尝遍人情冷暖,却安贫乐道,坚守礼义仁和。天不凸显一代贤者的精神与风姿。

十四年后,百须皓首的孔子重回故里,望城门而大放悲声,行大礼于城下,深切表达了一名受尽颠沛流离之苦游子的情怀。

回国后,孔子专心执教,打破教育垄断,广收弟子多达三千众人,其中著名的七十二贤多为各国的高官栋梁。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孔子在漫长的一生中一直坚持自己的思想教育,坚持传道,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为中华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无以相媲的贡献。整部影片犹如一阕悠远的古曲,演绎前一代仁者的一生,余音袅袅,回味无穷。让我和孩子震撼百感动。虽然相距两千余年,但这一种精神,这一种文化,却将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电影《孔子》观后感

五(2)班 张楚欣家长

和孩子走在去学校观影的路上,我们急切的脚步明显有些兴奋因素所致。于她,第一次晚上参加学校此类活动,新鲜;于我,却是勾

起了儿时的记忆,那是一种在露天电影前吃着零嘴儿以及和伙伴们玩闹的快乐,看的是什么影片,全然没有印象了。

银幕上出现的不是我们来之前所猜的《开国大典》之类的,却是个一部大片:《孔子》,孩子们也很安静,整个观影过程并没有印象中看露天电影的喧闹。但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缺失信仰与追求的时代,和孩子一起观看完这部影片,对家长来说,所带给我们的心灵的共鸣,是在影院观看所不能及的。

孔子为理想付出毕生心血,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正是这份执着的成就一代圣贤,也为我们留下流传千古的儒家思想文化。而其最得意的门生颜回, 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始终不渝跟随老师,尊重老师学说思想。这些都是我们所要和孩子共勉的闪光点。

只是,我们往往只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看完这个影片,也许说得最多的也会是诸如“要象先贤学习”之类的口号,多数时候,我们不曾反思自己,在家庭的指引中,我们该怎样担起自己的职责。曾经看到一篇关于一个少年如何走上犯罪之路的文章。象许多案例一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的疏忽导致一些心理上的困扰越积越深,最后竟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而犯罪。也许我们会责备那孩子的父母,可是对照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够顾及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终日为工作奔波的,无暇关注;纵是整日悠闲度日的,也多数觉

得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和学习条件就是完美;我们在责备孩子笨,懒惰,贪玩的同时,自己手里却抓着电视遥控不停在调台;孩子走过来想要诉说什么的时候,我们不耐烦,手中的麻将却在翻腾。甚至,我们会在孩子的面前怨天尤人或是为一些小利而窃窃私喜。我们,因为自己的言行,有时,带给孩子的是困惑和无声的反抗,甚至是叛逆。

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作为一个家长,我该时时告诫自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孩子的教育中,少些责备,多些鼓励,不断检讨自己,完善自己,与孩子共成长。

陪孩子看电影观感

五(2)班 李雅雯家长

很惊讶也很高兴昌大附小能组织孩子们观看爱国电影。我和女儿共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而学校选择《孔子》作为第一次活动的放映影片,我以为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从中吸取精神营养。中央提出“和谐社会”的构想也是从春秋思想中的“和而不同”理论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这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发展。这当中饱含学校和老师们的智慧和汗水,作为家长,我一直对此存有敬意。然而,社会竞

争的激烈和优秀大学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得当前基础教育偏重应试考量,我有时觉得孩子们学习得挺辛苦,少了许多童趣。昌大附小敢于打破陈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让孩子在学校学习知识,同时让孩子受到中国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我想这些对孩子们将来成长都会大有裨益。

希望昌大附小能坚守自己崇德、尚学的办学理念,多多开展类似有益的集体活动,我想这些将成为孩子们一生的美好回忆和精神财富之一。当他们长大成人,汇报社会、感受生命的种种美好时,心里一定会由衷的感激你们曾给予的精神文化滋养。再次表达我的敬意。


第二篇: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关于孔子的论文影评

最近在大学语文课上看了一部历史古装大剧叫做《孔子》,看后我思绪万千,感慨颇深。

看完这部电影我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三人成虎”,写这段文字前我又想到的另外一个词就是“众口铄金”,不幸的是这两个词因为某些原因都被强加到了《孔子》身上。之所以说这些话,是因为《孔子》不但超出了我的意料,而且感动了我,尽管片中有不少史实上的谬误与台词的不足,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这是一部优异之作,它有应该被批评的地方,但是不应该被贬低到一个很低的地步。 我首先理解本片的编导们对一些学者针对影片中出现的文史错误进行挑刺的反应,因为整个观影过程使我感到编导们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力了,在商业目的的前提下的确是想把本片做得足够好,这在影片的整体制作水准上是能体现出来的,因此当被人诟病时,免不了觉得委屈,问题在于反应历史问题方式上有过激之嫌,当然这不排除是在故意炒作。坦率地讲,作为一部反映历史人物的电影,除了一些可以接受的艺术加工和改编之外,《孔子》居然犯了很多文史方面的错误,这似乎成了国内目前这一类电影创作上的通病,这也反映了制作方的急功近利,这才是应该注意的问题。一些学者出于文史研究的严谨态度,对本片提出批评挑出毛病,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挑刺者”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们对一些容易误导观众的常识问题提出修正,这是一件好事。只是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这二者之间无法形成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的趋势,这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电影的情节是从孔子在鲁国为官开始,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一系列的从政治到军事的作为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有才干,胆识过人、政绩突出,

被鲁定公非常赏识,却因触犯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权势季孙斯的政治利益而被排挤驱逐。孔子在一番政治作为之后终于成了悲剧,但这段在鲁国的戏因为符合剧情冲突的的要素,说白了就是有正派有反派,所以十分引人关注,也十分精彩。而到了出鲁国流浪的时候,没有了与孔子直接冲突的反面人物,剧情冲突并不激烈,如同很多媒体所说“后半段像散文”,其实从一个有理想却只能流浪的人物去理解的话,可以看出孔子辗转漂泊的背后,他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那个春秋乱世的时代。

影片中的孔子临终说了这样一句话:“后人对我的赞赏是因为这部书(应是指《春秋》),对我的误解也是因为这部书。”孔子生前颠沛流离如丧家之犬,死后极尽哀荣成万世师表,古今之人或膜拜或鄙夷都不过是从自身需求中而产生的主观行为,孔子在世之时恐怕从来没想过自己如何伟大或者渺小,他只是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并且为了一个理想不断前进而从不放弃,故能够在困境中始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这才是孔子最伟大之处,因此这部电影至少在这个层面上具备了十足的感染力。

应该大胆肯定的是演员的表演。周润发在《孔子》中他的表演很出色,气定神闲,举止有度,特别是老年孔子,更表现出一个白发苍苍流离失所的仁厚长者形象;他的对手陈建斌饰演的季孙氏也相当有性格,专断而不失大气,是个叫人无法恨之的反面人物;而任泉饰演的颜回更像个热血青年,单纯执着,也可圈可点;还有作为“香艳”作料和炒作话题出现的周迅版南子虽有卖弄风骚之嫌,但也叫人眼前一亮。一部电影,演员表演能叫人信服,就至少不能算失败,不能抱着对演员的偏见和其他因素去看待这部电影。

夫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恐怕谁都无法给出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毕竟那

是两千年前的事情了,再加上孔子在中华文化圈中的显赫地位,以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使得这个题材比之于其他传记作品的拍摄更有难度。本片把夫子塑造得文武双全,甚至刻意突出了他的武力和军事指挥才能,虽有夸大之嫌,但是作为电影作品,这种适当的夸张从娱乐性的角度去看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没有做得很过分,这和目前某些涉及到历史人物的影视作品中不负责任的夸演绎相比高明了很多。更何况,史载夫子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且酒量不俗,因此这种艺术加工也算不无根据。至于片中的颜回之死,虽然进行了完全的改编,但是考虑到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而且并没有影响历史事件的整体面貌,因此也是可以理解的。编导的目的想是借这个戏份突出孔子、颜回之间的师徒情深,加重悲情戏份,这些改动都不算过分,至少不叫人觉得无稽。

而我最心仪者,则是孔子与几名弟子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求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这种浪漫令我向往不已,可惜片中未曾着墨。

总而言之,本片实际上是试图把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比如他也有缺点,不经意间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比如他也有爱好,爱喝酒好武术,这些表现手法都不失为操作性较强的办法。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尽其志,孔子实际上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但是就是这个“失败者”周游列国十四年,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在坚持在求索,这才是孔子思想立足万世的根本,正是这个“失败者”奠定了中华文

化二千年以来的文化核心,使后人受益匪浅。因此,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这也深深拨动了我们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既然能打动人心,我们自然会忽略它的其他不足之处,在此发出感喟,就算长歌当哭祭圣贤吧。

更多相关推荐:
电影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电影导演胡玫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回事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孔子连同他身后的弟子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他们给人的感觉确...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纷繁的世事活着就是一次尽心的坚守凋敝的礼制存在就为殚精竭虑的扭转你在那个时代用你自己的理想为国家规划了美好的未来为百姓的生计做着自己最好的推测你也在以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孔子在那个时代的烙印...

电影《孔子》观后感1000字 原创

孔子观后感电影孔子主要讲述了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王朝已日渐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此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一代大思想家孔子出身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而深感忧虑希望以他的思想和...

孔子观后感

1电影由孔子51岁时仕官于鲁国开始把孔子在鲁国的坎坷仕途周游列国时种种的不幸遭遇以及他晚年返乡祖国直至与世长辞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这部电影就像一阕悠远的古筝曲把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透过电影我们看到的是...

观《孔子》有感

前不久真正完整的看了一遍电影孔子给我留下的感觉是不华丽却很真挚于是就在刚才我又重新细细观赏了一遍而这一次真正让我重新正视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他对我国深厚文化根基所做出的不可磨灭与取代的贡献电影...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白老师有感带着作文班的几位孩子去观看孔子这部片子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下真正的文化受受熏陶但大多数孩子不太感兴趣想看柯南喜洋洋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在下一代身上表现得很严重本以为电影真像评论家网友所评没什么...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篇一孔子gt观后感孔子看完了我的真实感受是脑袋一片空白据说是近年的国学热催生了电影孔子胡玫拍孔子是想说什么呢是讲圣人伟大的一生呢还是宣扬他的儒学思想我发觉看完了非常困惑因为电影讲了一个文武双全心地善良...

电影《孔子》观后感1000字_原创

电影孔子观后感11小数胡燕君20xx26420xx影片孔子是在老师的推荐下看的说实话第一遍看的时候觉得很无聊很无趣时间又长很多情节都跳过了看完之后感觉跟没看过似的没留下些什么于是又看了第二遍这次用心的去看发现有...

孔子好学不倦读后感

孔子好学不倦读后感暑假里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我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教育特别深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汽检1302谢陆佳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课堂之前有看过一遍因为是很多人一起看的不像...

观电影《孔子》有感

观电影孔子有感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葬于曲阜城...

《孔子》读后感

杂谈看完孔子感触颇多首先在封建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他们深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一开始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美好的人生道路并不都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的在政治...

孔子观后感(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