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读书报告

时间:2024.5.8

《苦才是人生》读书报告

《苦才是人生》并不是简单的一本仅供消遣的书,也不是一本句法、语法复杂的文学巨著,但它所具有的是无限的智慧和内涵。

在青藏高原的雅砻江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名为“甘孜”。“甘孜”为寺庙名称,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上下千年,纵古论今,甘孜得“天时,”拥 “地利”,江山多娇,英雄辈出,人杰地灵。就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出了索达吉堪布。索达吉堪布幼时即信佛,对三宝信心始终无退,与生俱来对佛陀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对佛法有着正知正见。

《苦才是人生》所讲的是人生来都是苦的,再富有的人,再有地位的人,生活对他而言还是有痛苦的,比起穷人的肉身之苦,他们所要承受的可能是精神之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何在人生苦旅中,获得快乐?他书中写到,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苦乐皆由心造、安忍的智慧等;佛是怎样为人处事的: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为别人着想是最大的利己、不远离小人你就可能变成小人等;随缘之心:努力过了,付出过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感谢无常让我们少受折磨;在说话中修禅:恶语伤人会造恶报、闭嘴、若说悦耳语(委婉温和的话),成善无罪业等;父母就是菩萨;为什么我们的日子过的那么难??书中的这些道理都是用一个有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来阐述这些道理。

书中说到“有些人只喜欢追求一帆风顺,却不愿面对任何苦难,这样的期望不太现实。人生在世,风风雨雨总是难免,磕磕绊绊也是寻常。所以,人活着就是一场修行,不论世事多么复杂、生活多么难忍,都要学会为自己开个药方”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或许人生太长,或许我走过的路太短,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没有过多求职的压力,没有过多体会社会的复杂,生活在父母、老师营造的象牙塔里。我所追求并希望的,当然是未来在职场中的成功,家庭中的和谐幸福,然而即使生活在象牙塔也知道何其困难,就如同一个学习走路的孩子,没有过跌倒和爬起,永远也不会走路一样,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不可避免的经历人生的不如意、人生的苦难,而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走完人生的能力。即使自己认为很痛苦“我们也应将它统统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脚下不要被这些痛苦掩埋。若能这样,到了最后,我们定会像驴子逃离枯井一样,从轮回的苦海中彻底脱身。”

人在不停的轮回中痛苦着,解脱轮回之苦中痛苦着,佛陀抉择万法皆空的智慧、博爱一切众生的慈悲,无时无刻不让我深深感动。 索达吉堪布写出来的文字,他的思想,他对尘世的透彻,让我深深的折服,这不是多少年的修行可以换来的,还需要的是他那与生俱来的领悟。他在这个纷繁的时代中,给我炙热难耐的心带来一丝清凉。


第二篇:《伦理学与人生》读书报告


《伦理学与人生》读书笔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201115297 娄继

在接触伦理学之前,我对这门学科从来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印象中的“伦理”,应该就是符合常理,人在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东西。这个定义在现在看来,不仅不够缜密,而且很片面。学术界对于伦理学的统一认识在与它是关于道德的学科,除此之外众说纷纭——伦理学是研究治人还是治国的学科?是关于道德的学科还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学科?在《伦理学与人生》这本书中,王海明教授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伦理学,亦即道德哲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以及实现途径的科学。”可见我之前对伦理学的认识是多么的不准确。伦理学并不是研究所有的道德,而是对于优良道德的研究,这实际上又引出了伦理学研究的三个学派,也就是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即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三者的关系并不冲突,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件事情,首先是要知道做这件事情的方法,有了方法之后就要通过一定的过程来展现,如何展现就要看它的实现途径。元伦理学就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方法的伦理学,它是指伦理学体系中最根本的事物,通过研究“是”与“应该”的关系提出确立道德价值判断之真理和制定优良的道德规范之方法。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过程的伦理学,主要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即道德终极标准,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和制定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最后就是美德伦理学,它是关于优良道德实现途径 1

的伦理学,主要研究优良道德如何由社会的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美德,从而使优良道德得到实现的途径。

既然伦理学是研究优良道德的学科,那什么是优良道德?优良道德是与道德价值相符的道德规范,制定道德并不必须与道德价值相关,与道德价值相关的是道德,与道德价值不相关的也是道德,而优良道德则是与道德价值相关的道德规范,所以,要研究优良道德的制定,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道德价值。

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分作事实和应当,伦理学属于规范科学,研究行为应当如何,与研究行为事实如何的事实科学相对立。行为的事实和应当的关系,引出了“能否从‘是’推导出‘应当’”,也就是休谟法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吃肉到底该不该?事实上我们经常吃肉,可是到底该不该吃肉,吃肉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却一直悬而未决。如果从事实科学出发来进行推导,人事实上是比动物更高级的物种,是否可以推导出更高级的物种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或适当牺牲低级物种的利益,也就是从现有事实出发能否得出一个可供以后做事情参考的依据,即不论做什么事均应以高级物种的利益为重呢?这让我想到了研一下学期上过的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课上,老师曾问过的一个问题:一辆火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如果前方道路上站着两组人,一组是爱因斯坦一个人,另一组是五个普通的人,只能救其一的话,应该救谁?当时同学都各抒己见,各自说明了理由,但是究竟应该救谁却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老师也将问题留给了我们自己去思考。如果从对社会的贡献来讲,肯定爱因斯坦这个伟大的科学家价值 2

更大一些,可是这并不能直接推导出五个普通人就应该舍弃自己的生命来保全科学家。在没有看完《伦理学与人生》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没想通这个问题,觉得不论是救谁,都有充分的理由,直到看过王海明教授从伦理学的道德论角度来阐述这件事情后,我才有了一定的认识。

上面这个问题也就是休谟法则的问题,虽然理论上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事实如何和应当如何之间是有中介的,这个中介就是行为主体的需要、欲望和目的。行为事实符合人的需要、欲望、目的,就是“应当”的,行为事实不符合、违背人的需要、欲望、目的,就是“不应当”的,人的需要、欲望、目的才是衡量这些问题的尺度。而这就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小偷偷东西,他得手了,也就符合了他的欲望;如果他不得手,则符合失主的欲望。得手不得手都是行为事实对于主体需要、欲望和目的的效用,但是前者是行为事实对于行为者个人目的的效用,后者是行为事实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的效用,即行为事实对于道德目的的效用,符合道德目的的就是应该,具有正道德价值;不符合的就是不应该,具有负道德价值。行为应当如何的道德价值是从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产生和推导出来的,但是并不能直接推导,必须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道德目的。这也就是对休谟法则的最好解释:行为应该如何从行为事实如何之中产生和推导出来的过程——道德价值推导公式,即伦理学公理。伦理学公理有两个前提和两个结论:前提一是道德目的如何,即道德价值标准;前提二是行为事实如何,即道德价值实体;结论一是行为应该如何, 3

即道德价值;结论二是优良道德规范,即与道德价值相符的道德规范。

前提提出了道德的含义、社会创造道德的意义和作为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可言善恶的人性。结论得出了道德终极标准,即增进每个人的利益。社会之所以能存在发展,无疑是因为人们的活动大体说来是遵守而不是背离道德的,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道德的实现,因而道德的实现也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道德目的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为了保障社会、经济、文化、人际、政治、法和德治的存在发展,最终增进每个人的利益。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学习道德、学习伦理学的意义所在。

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标准是增进动植物的利益,道德的终极目的是增进人类的利益,二者利益一致时,共同发展;冲突时,则诉诸终极目的。这就解释了我们生活中吃肉的事实与应该。爱因斯坦和五个普通人之间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标准是从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和增进每个人利益总量推导出来的,如果救科学家,则是争取最大利益净余额;如果救五个普通人,则是争取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更接近增加每个人利益。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标准重要于最大利益净余额。

《伦理学与人生》这本书里讲到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些是我以前就略有了解的知识,看过这本书之后更深刻的认识到理论背后深藏的逻辑和蕴含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对于以前已经有了自己看法和观点的东西,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想法都被颠覆了,而且也认识到自己以前看问题是多么的肤浅。

4

一、人的一切行为目的的最原始动机都是利己

标题从字面上看,显得很偏颇,但是这个却是伦理学最深层蕴含的哲理。或许有人会不以为然,包括我自己在最开始也不赞同这个观点,如果人的行为都是利己,有的事情倒是可以解释,但是像捐款、雷锋做公益该怎么解释,更甚者自杀该如何解释?这里需要引出一个新的概念,伦理行为。伦理行为与道德行为是同一概念,是道德所规范的行为,是能够进行道德评价、可以言道德善恶的行为。我打翻了一个杯子,这种行为是不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因为它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而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一定是有意识的,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完成的。但并不是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能进行道德评价,像吃饭,如果只是为吃而吃,就不能算作伦理行为,但如果是为了自己身体健康,使自己得到某种好处,就能算作是一种伦理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具有利害意识,它是利己的。伦理行为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具有利害意识,它是在利害己他意识支配下的那样的一种人的实际行为,就是受利己、害己、利他和害他意识支配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吃饭的人和所供给的饭量是固定的,自己与别人吃饭的量只能是此消彼长,那么这就有关人己利害意识了。

1、伦理行为的内在结构

伦理行为是个相当复杂的行为,必须了解它的内在结构。伦理行为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分别是伦理行为手段、伦理行为目的和伦理行为原动力。目的,就是有意识地为了达到的结果,也就是行为主体有意识地为了达到的行为结果;手段则是有意识地用来达到某种结果 5

的某种过程,也就是行为主体有意识地用来达到行为结果的行为过程;目的是手段的动力,又是什么产生了目的,是什么原因引发的欲望去实现目的?原动力。原动力就是行为的根本、终极的、非目的的目的。行为原动力是引发行为目的的根本的原因、动因。伦理行为手段、伦理行为目的和伦理行为原动力三因素是伦理行为概念的内在结构,是人性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非常重要,因为伦理学对人性的研究就是按照这个结构来进行的:首先要研究伦理行为原动力的规律,接着研究伦理行为目的规律,然后研究手段规律,最后研究伦理行为规律。人的伦理行为都是由目的和手段构成的,伦理行为是受利害己他意识支配的行为。

对于伦理行为原动力的研究,是对人性的定质分析;对伦理行为的目的和手段的研究,则是对人性定量分析。

2、伦理行为目的

所谓伦理行为目的,亦即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目的,也就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目的,说到底,也就是利害己他的行为目的,是行为者所要达到的利害己他的行为结果。因此,伦理行为目的不过四种:利他目的、利己目的、害他目的、害己目的。四种目的中利己目的是最容易理解的,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利己目的的,在成语中也有所反映,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他目的也比较常见,常被形容为“无私奉献”,就是行为目的是为了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行为,例如家长对子女的爱,“含在嘴里怕融,捧在手里怕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甚至于牺牲自己也 6

要为了孩子。目的害他比较明显的体现在电视剧中,尤其是那些宫廷争斗的戏剧,为了害别人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惜用什么样的手段。最难理解的应该就是害己目的了,它是目的害己的行为,但是从伦理学来看,这个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应该是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目的害己的行为。人不都是利己的,如果一个人身患癌症,承受着每日的化疗痛苦,或许会觉得自杀痛苦小一些,然后选择自杀而不是继续治疗,这种行为的目的显然不是减少痛苦而是增加痛苦,显然不是目的利己而是目的害己,这就是典型的目的害己的伦理行为,用自杀的手段害己。

3、伦理行为手段

所谓伦理行为手段,亦即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手段,也就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手段,说到底,也就是利害己他的行为手段。因此,伦理行为手段也不过四种:利他手段、利己手段、害他手段、害己手段。伦理行为手段的四种分类都比较容易理解,人每日三餐进食就是为了自己活下去,进食的行为就是利己手段;我们每天按时上班,辛勤工作,上班的单位就会因此越来越好的发展,工作就是利他的手段;但是如果每天加班加点,势必伤害自己的身体,也就是手段害己;而害他的手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做过。

伦理行为目的的四种分类和伦理行为手段的四种分类,结合在一起,就是对伦理行为的十六种分类:完全利己、为己利他、害己以利己、损人利己、为他利己、完全利他、自我牺牲、害他以利他、利己 7

以害己、利他以害己、完全害己、害人以害己、利己以害他、利他以害他、害己以害他、完全害他。这十六种伦理行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一一存在,而实际上的伦理行为往往不只是属于某种纯粹的、简单的类型,而大都是混合的、符合的类型。但不论任何社会任何人的伦理行为如何奇特或稀有,都逃不过这十六种伦理行为而尽在其中,只不过是其纯粹类型或是符合形态的不同而已。因为这十六种伦理行为是由人的全部伦理行为目的和全部伦理行为手段结合而成,因而包括人类一切社会一切人的一切伦理行为。

4、伦理行为原动力

所谓伦理行为原动力,则是引发伦理行为的根本的、非目的的原因,也就是引发利害己他行为的根本的、非目的的原因,说到底,也就是产生利害己他行为的非目的的因,是产生利他与利己以及害他与害己四种目的的非目的的因。上述关于伦理行为的十六种分类,不论是哪一种,它们的行为原动力都是利己。说到这里,就一定有人会质疑,包括我在之前也是非常质疑这个观点,自杀、郭明义助人事迹这些该怎么解释?

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各不相同的:既可以是无私利他,又可以是自私利己;既可以是纯粹害人,也可以是纯粹害己。但是产生这些行为目的的共同的非目的的原因,亦即一切伦理行为原动力,却是必然的、不可选择的、人人完全一样的:只能是自己的苦乐利害,只能是利己。那是否说明人不可能有无私利他的行为呢?不是,但是无私理他只是伦理行为的目的,利己是行为目的的原 8

动力。心理学表明,引起快乐的最主要的情境条件是一个人追求并达到目的,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一定的欲望。如果他的行为获得成功,从而满足了需要、实现了欲望、达到了目的,那么他便快乐;反之他便痛苦。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的,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最低一级是生存需要,中间有自尊、美德等三个等级作为过渡,最高一个等级是自我实现,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就会要求实现更高的等级。从目的利人与目的害人以及目的利己与目的害己行为的原动力可以推导出以下结论:

首先,一个人的行为目的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他,只是因为他有爱人之心、同情心、报恩心和完善自我品德之心:他之所以爱人而生同情心和报恩心,只是因为他人给了他利益和快乐;他之所以有完善自我品德之心,也是因为美德给了他莫大的利益和快乐。所以,无私利人的直接的动因、根据、原动力是爱人之心和完善自我品德之心;而终极原因、原动力则是他人给了自己快乐和利益。

其次,一个人所以会目的害人,只是因为他恨人而有嫉妒心和复仇心,他之所以心怀嫉妒和复仇而恨人,只是因为他人给了他痛苦和损害:目的害人的直接的原因、根据、原动力是恨人之心,是嫉妒心和复仇心;而终极原因、根据、原动力则是他人给了自己痛苦和损害。

再次,一个人所以会有利己目的,只是因为他爱自己,是因为他爱自己的生命而有求生欲和爱自己的人格而有自尊心;而他所以自爱而有求生欲和自尊心,只是因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格是他一切快乐之终极原因:利己目的的直接的原因、根据、原动力是自爱心、求生欲、 9

自尊心;而终极的原因、根据、原动力则是自己给了自己快乐和利益。

最后,一个人之所以会有害己目的,只是因为他的恨转向了自己而有内疚感、罪恶感和自卑感;而他所以会有内疚感、罪恶感和自卑感而恨自己,则是因为他的痛苦之因乃是他自己的缺德和无能:害己目的的直接原因、根据、原动力是自恨心,是自卑感、内疚感、罪恶感;而终极的原因、根据、原动力则是自己给了自己痛苦和损害。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在提出这个问题时所有的质疑,不论是做好事,还是自杀之类的害己,都是为了让自己觉得如此光荣或是不再有负罪感而减少痛苦,归根到底,还是利己。

5、名誉和荣誉

通过对伦理行为目的、手段、原动力的分析,让我联想到了荣誉和名誉,它们产生的过程很复杂,有内部的根源和外部的根源之分。内在根源是追求名誉的根源,是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名誉的根源,是每个人自己的名誉心、求名心、好名心的根源,也就是每个人追求荣誉、光荣而避免耻辱或舆论谴责的根源。反之,名誉的外在根源则是给予名誉的根源,是自己给予他人和他人给予自己名誉的根源,也就是人们相互给予荣誉或耻辱的根源。

名誉的外在根源,原本在于每个人都具有希望他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特别是社会、众人和领导人具有希望每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因为每个人的道德需要都是双重的,他不仅有自己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而且还有希望他人遵守道德规范、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10

他满足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的唯一途径,无疑是自己遵守道德做好事。同理,他满足的自己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的唯一途径,当然是看到别人遵守道德做好事。这样一来,每个人希望别人做好人的道德需要,便会推动他对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进行名誉评价。别人的行为如果符合道德,他希望别人做好人的道德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他就会高兴,就会赞扬这些人,给他们以荣誉;别人的行为如果不符合道德,他希望别人做好人的道德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了,他就会产生一种义愤,他就会给这些人以耻辱与舆论谴责。 但是,每个人为什么会有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呢?名誉最终的外部源头是什么?说到底,这是一种利己的动机。因为,如果我们周围生活的人是坏人,那我们就有可能受到他们的伤害;要是大家都是好人,我们就有可能得到利益。别人都是活雷锋,就对自己非常有利,相反的,如果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全部都是坏人,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人之所以希望别人做好人不做坏人,是一种利己的动机驱使的缘故。因此,每个人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无非是因为别人是好人对自己有利,而别人是坏人对自己有害:利己、自我利益、他人品德的好坏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是引发每个人希望别人是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的原因,从而也就是最终引发名誉的外部的原因、根源、原动力。

名誉的内在根源也是利己,每个人都有一种深重的名誉心、名利心,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所有的一切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而社会和他人是否给予人这一切,取决于一个人的名声好坏:荣誉、光荣意味着我们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我们所能得到的一切利益;耻辱则 11

意味着社会和他人将拒绝给予我们的一切利益。于是,名誉便是每个人的一切利益之本,便是我们最为根本、最为重大的利益:名誉、光荣是每个人求得自己利益的根本手段。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淡泊名利,不追求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其实这并不是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的方法不同。有没有荣誉,有没有好的名誉,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得好不好的问题,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发展的问题;而有没有坏名誉,则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中生存的问题:坏名誉意味着社会生活的终结和死亡。人在需求层次上可能会有满足于某一层次而不愿去追求更高层次,但是却不能不生存。淡泊名利只能说是这些人把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看得比追求荣誉的欲望更为重要,两者并不冲突。

行为的手段和目的是互相转化的,人最开始追求名利的目的是利己,当一个人的好名誉、荣誉不断给他带来利益和快乐时,他便会逐渐爱上名誉,因为爱是自我对其快乐和利益之因的心理反应,从而能够为荣誉而求荣誉、为名誉而求名誉、为名而求名。这种情况下,名誉和荣誉便不再是求利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求利则不再是求名的目的,而只是产生求名目的之原因、原动力:为名而求名是因利而求名,而不是为利而求名。因此,利己绝不是这些行为的目的,而只是最终引发这些行为目的之原因、原动力。为求利而求名的求利心和为求名而求名的求名心便是名誉内在的双重直接根源,是名誉内在的双重目的;而利己心则是最终产生这些目的的名誉内在之终极根源、原动力。

12

二、盲目追求无私利他阻碍社会的发展

人的最低需求是生存需求,在最低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去追求安全、民主、自我实现等等等等,人的一切行为的最根本动因都是利己,是否可以说,在追求最低境界时人的自利心最强,而在追求人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时,自利心逐渐淡化,已经可以做到无私利他?无私利他是否是伦理道德发展的最高境界呢?一个人的无私奉献的行为,如果经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能不能够成为一种恒久的行为?

1、“爱有差等”理论

在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时,要引入一个儒家的理论:爱有差等定律。这个定律主要说明的问题是人对外界表现和施与的爱,是有区别和等级的。爱父母,是因为我们最基本的利益是父母给的;爱他人,是因为我们的利益也是他人给的。但是父母给我们的利益多、厚、大;而他人给我们的利益少、薄、小。所以爱父母和爱他人的程度便注定是不一样的,是多与少、厚与薄之差等的,谁给我们的利益较少,我们对谁的爱必较少,谁给我们的利益较多,我们对谁的爱必会较多。这一规律的基础就是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因为按照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我们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人,是因为我们爱他人,而我们之所以能够爱他人,是因为他人给了我们利益和快乐。从此出发,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推理,谁给我们的快乐和利益较少,我们对他的爱便较少,那么我们无私为他谋利益的行为便较少;谁给我们的利益和快乐较多,我们对他的爱便较多,我们无私为他谋利益的行为便较多。如此 13

看来,爱不可能一视同仁,不可能爱无差等,因为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利益不可能是同等的,而一定是有差等的。爱的付出和利益的获得是正比关系,由此可以得出,每个人对自己的爱是最多的。

如果像墨家那样主张爱无差等,则每个父母都必须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孩子也必须平等的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这种“爱无差等”的确很高尚,但是却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因为如此平等的对待所有的父母,就相当于无父无母,别人的父母没有养育我们,我们却要平等的对待他们,是否就是对自己父母的不公平?即便是某一时间可以平等对待所有人,也不能永远的平等,这种平等只能是偶然行为。行为的原动力是利己,每个人的行为目的与最终产生它的行为原动力必定恒久相符。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如果是出于自爱心而利己,便符合最终产生它的行为原动力,因而必定是恒久的;反之,如果出于爱人之心而无私利他,便背离了最终产生它的行为原动力,因而必定是偶尔的。总之,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而只能偶尔为他人。

2、无私利他

无私利他是目的利他,手段也是利他的行为,不但手段和目的都是为了他人,甚至极有可能自我牺牲。无私利他是伦理行为最高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高原则,但却不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把无私奉献奉为唯一的道德原则来规范人的一切行为,使人的一切或恒久行为都达到无私利他境界,不但是不应该、不道德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对人性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是人总是爱有差等的: 14

谁给我的利益越多,我对谁的爱就越多,我无私为谁谋利益的行为就越多;那么,我对自己的爱就最多,我为自己谋利益的行为就最多,为自己总是多于为别人,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而只能偶尔为他人。这个定律就意味着如果像儒家把无私奉献奉为唯一的准则来规范人的一切行为,使人在吃饭穿衣走路时都要想着仁爱无私,从而使人的一切或恒久行为都达到无私利他境界,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社会倡导乐于助人,但并不倡导无私利他。假设一个人不会游泳,在看到别人落水时,不顾一切下水营救,结果自己也被淹死或者救了他人,淹死自己,虽然从行为的目的来看是助人,实则是害人,甚至害己。这样的结果有悖于伦理道德。无私利他似乎没有增加社会利益总量,因为无私利他是一种单赢原则,它虽然增加了他人利益总量,却没有增加自我利益总量,甚至减少了自我利益总量,至少是压抑和牺牲了一定的利己的欲望和自由,以及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经历。

在自己与他人利益不一致而不能两全时才适用纯粹的无私利他原则,无私利他是利益不一致而不能两全行为的道德原则,是指导一切不可能为己利他、己他两利行为的道德原则。只有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以及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不能两全的时候,才应该倡导自我牺牲,才应该倡导无私奉献。

3、为己利他

人恒久的为自己,并不是说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把完全利己做为最高行为准则,如果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与人之间必定会有利益的冲突,国家和社会形不成合力,而伦理学所倡导的是为己利他, 15

以为己为目的的利他手段,道德的终极目标是增进每个人的利益,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共同发展,才是社会和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所谓为己利他,是目的利己,手段利他的行为,是以造福社会和他人为手段而求得自己利益的行为,是伦理行为基本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基本原则。它承认为己的合理性。

在自己与他人利益一致时,如果为己利他便极大地增进了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极其符合道德终极标准,因而是极其应该的;反之,如果无私利他而不是为己利他,便极大地减少了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极大地违背道德终极标准,因而是不应该的。建国初期社会极力倡导不应该为自己而只应该为国家成名成家,而成名成家无疑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社会,属于利益一致可以两全的行为。所以,要求一个人为祖国而不为自己成名成家,便引起压抑和牺牲了自我欲望、利益而违背了在利益一致情况下的不损害一人增加利益总量的道德终极标准。

整个社会从它的终极目的看,从社会的整体来看,是靠为己利他来维持的,而不是靠无私奉献来维持的。无私奉献虽然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没有这个东西,社会也能够存在和发展,然而如果没有为己利他,每个人都在不惜代价的为别人做好事,一味追求奉献,不仅会造成人性的扭曲,甚至这个社会就会因此崩溃。道德的最基本任务是倡导为己利他,而不是倡导无私奉献。

一个社会实行何种道德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后、最根本的原因,推行优良道德是社会进步的最后、最根本原因,而推行恶劣道德是社 16

会停滞的最后、最根本的原因。伦理学正是研究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如何制定和实现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因此,伦理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极大的效用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伦理学与人生》整本书所展现的内容环环紧扣,用最贴近生活的案例阐述每一个道理。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对其中的理论和观点感到困惑或者产生质疑,前一章节里不明白的地方,往往在后一个章节里就能找到答案,而且从纯理论知识慢慢推演到现实生活,很多地方颠覆了我在此之前的观点和看法。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最后几个章节里,用伦理学的观点阐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谈到了伦理学与经济的联系,和政治的联系,和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如果不是从这本书中了解到这些知识,我很难会把这些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联系到一起,而书中展现给我的是这些联系是如此紧密,关系如此密切。更令我欣喜的是书中的很多观点也为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第九章“异化:社会治理的不道德原则”第三节最后谈到的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社会分配方式等等。

其实最开始我是拿这本书当学术著作来看,可是后来慢慢的觉得它更像是推理小说,倒不是内容像小说,而是其中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整本书读下来没有感觉到枯燥乏味,反倒是沉浸其中了。

17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报告范文

悦读会书报告读米勒管理困境关于科层失灵的探讨政法xxxxxxxxxxxxxxx1悦读会书报告读米勒管理困境关于科层企业管理困境的探讨对于作者盖瑞J米勒GaryJMiller知之甚少只了解其为美国华盛顿大学StL...

读书报告(标准版)

季羡林谈人生读书报告1作品介绍本书是季羡林先生散文之集大成季羡林先生以北人治南南亚之学学成西方而精通东方东方之学学问好人人都知道散文写得好却容易被忽略其实他的文章一直伴随着他的学问是他学问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季羡林...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

读书报告模板

读书报告模板《XXXXX》读书报告姓名、学号一、著作基本信息作者、著作名称、(版次)、出版社、出版年份、著作来源。二、著作简介(300字左右)可包括著作背景、作者研究特色、著作基本主题及核心观点、基本方法等。三…

怎样写读书报告

什么是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是大学各种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修课学生就教师所指定的读物进行研读经过充分理解吸收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行综合组织钩玄提要予以申述评论如此才能将学问化为己有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拓展知识领域厚植一生学术...

读书报告

教育技术04级读书报告目录读书报告读李伯黍燕国材的教育心理学1ltlt教学论稿读书笔记11读王策三教授教学论稿学会教学读书报告25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41合作学习读书报告54读书报告教育心理学章永生著河北教...

读书报告的格式

读书报告内容结构读书报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用体裁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复习学过的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读书报告的写法如下首先先按下面的提纲做一些简单的笔记1书名书名及其出版年月2种类如小...

读书报告

我这次读的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陆俭明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论文和演讲集合起来的著作书中内容有重复表达的地方作者认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之本体研究应包括五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根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

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读书报告11303041付彬毛泽东的著作从来就不是纯理想化理论化的其理论也一直结合着中国的实际国情在我国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19xx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

实践论读书报告

实践论读后感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段时间以来通过对毛泽东...

西游记读书报告

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我想应该每个人都看过对里面的故事都能如数家珍了我特意去借了本原著来看又有一番别的体会西游记作者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

论自由 读书报告

论自由的尺度文章摘要论自由一书是约翰密尔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此书体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间英国资产阶级的要求是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在书中主要论述了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两者错综复杂的联...

读书报告(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