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议论文误区

时间:2024.4.30

第十八讲 议论文误区

议论文是阐明道理、表达作者主张、观点和见解的文章。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社会中的种种事物,色彩纷呈,千资百态,其中有丑、有美、有真、有假、有恶、有善。不同的人对社会和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不同的理想和主张。我们写议论文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去观察社会和人生,贬恶扬善、斥丑赞美,从而引导人们摒弃错误观点,追求美好的未来,团结和鼓舞人们同心同德搞好四化建设,这是议论文的特殊作用,也是我们写作议论文的根本目的。悖离了这个根本目的,议论文的写作就会走向死胡同。有些学生在议论文中阐述一己之私见,甚至对某些问题发牢骚、讲怪话,这是不对的。当我们在谈议论文的写作误区时,不但要从写作技巧的误区中走出来,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认识的误区中走出来。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稍有不慎,即易蹈入下列五个误区,从而影响文章的质量。

1、 故弹反调,违反常理

自古以来,人们就提倡写议论文观点更新,立意要是独到见解。焦裕禄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在中考和高考评卷中发现,凡立意新颖、超凡脱俗的文章往往能获得高分。因此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绞尽脑汁去思考推敲,以寻求最新最佳立意,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立意贵新并不是说要千方百计去否定和批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原理。如果为了更新观念故弹反调,对大家公认的科学原理进行否定和批判,那么文章艘阐述的道理必是谬误无疑。请看《说“鬼” 》这篇文章:

说“鬼”

人们都说世界上没有鬼,我看并不尽然。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既然我们语言中有鬼话,我们的文字中有“鬼”字,而且这鬼话和“鬼”字在中国至少已存在了几千年,如果客观世界中没有“鬼”,那么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和文字中又怎么会出现“鬼”呢?有谁能把其中的奥妙说清楚呢?

“鬼”不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只要稍加留意,就发现鬼戏、鬼诗、鬼词、鬼小说处处皆是,岳飞戏就是典型的鬼戏,秦桧和岳飞在阴曹地府的战斗,实际就是鬼打架。一部《西游记》中有多少鬼怪故事?《封神榜》几乎通篇写的是鬼与鬼的战斗,简直是鬼世界的真实写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蝶恋花》中也有“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的名句,当然这里是写烈士的忠魂升天飞至月宫受到嫦娥的款待,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忠魂也罢,冤魂也罢,其实“魂”也就是“鬼”,岂不也佐证了鬼的存在。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讥笑我的无知,因为文学作品中的“鬼”是虚构的,是一种艺术形象,但我要说,任何艺术的虚构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虚构是一种艺术加工,如果现实生活中真没有鬼,那么艺术家凭什么去加工和虚构呢?

我们生活的空间,是一个充满无穷奥秘的世界,有很多东西,限于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无法说清楚它的本来面貌,“鬼”也许就是这种东西。说不清楚的东西,就简单地加以否定,并不见得就是科学态度。

唯物辨证法认为,世界上是没有鬼的,这已成了公论。但作者为了立意新颖,故意弹反调,说鬼是客观存在的,使自己的立论成了一种违反科学规律和辨证唯物论的形而上学观点。文章一旦走入这个误区,就变得毫无价值。走出这个误区的办法,主要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保持一致,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 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客观世界,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其次是对人们公认

的科学原理不要轻易否认。如果你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见解时,先要反复问自己:我这样说是否真有道理?与党的现行方针政策是否相违背?只有当自己确认没有什么不妥时,才能作为文章的论点提出来,并加以论证.

2、 危言耸听,片面偏激

议论文要写得深刻,必须高屋建瓴,因为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谓站得高,就是立论和论证,都要站在正确思想的高度,对一些问题要提出原则的高度来认识和分析;看得远,就是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透过细微之处,看到蕴藏的深刻的含义,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但是高屋建瓴,从原则高度来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不是危言耸听和片面偏激。请看《闲话吐痰》这篇文章: 闲话吐痰

记得是一首顺口溜说:“你也吐痰,我也吐痰,遍地都是,实在难看。”它表达了人们对随地吐痰者的厌恶情绪。其实,随地吐痰岂止“实在难看”,随地吐痰最大的危害就在于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医生的化验结果表明,一个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一口普通痰中,所带的结核杆菌数数以千万计。痰吐到地上,很快风干,痰中的细菌随着灰尘四处飞扬,混杂在空气中,健康的人吸到了这种带菌的空气,就会生病。病人又随地吐痰,又传播给别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万传十万、百万、千万,乃至十亿、百亿、千亿,想想看,一个结核病人的一口痰,可以造成多大的危害!简直不亚于美帝国主义当年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有人随地吐痰,又怕人指责不文明,于是采用掩人眼目的办法,随地吐下一口病痰,就势用脚一擦,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办法。用脚擦痰,不但更加难看,而且痰干得快,细菌的传播也更快。对人们的危害也更快。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用脚擦而是不吐痰,只是不吐才能做到万事大吉。

随地吐痰的坏习惯本来是可以改变的,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改,这可见我们的国民素质是多么的低下。一个小小的随地吐痰的坏习惯都改变不了,还谈得上什么改革开放呢!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几十年乃至几百、几千年的旧的习惯势力彻底决裂,随地吐痰这种坏习惯,与改革开放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要改革开放,就必须坚决改变随地吐痰的坏习惯。

再说,我们正在大力宣传,欢迎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观光,来洽谈生意,来投资办厂。可是我们的国民却不讲卫生,不讲文明,随地吐痰,叫外宾见了有多难堪,讲文明讲卫生的外宾能轻易踏进一个遍地是痰的国家来旅游观光吗?他们愿意到这样的脏地方来洽谈生意吗?他们愿意导这种遍地是痰的世界来投资建厂吗?肯定不愿。因此,要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就必须克服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

习惯问题,其实是个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思想解决了问题,随地吐痰的坏习惯是不难改掉的。

随地吐痰的确是个坏习惯,是一种很不卫生的行为,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是完全可以的,为了使人们充分认识这种不良习惯的危害性,把它提到的思想认识的高度来分析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本文作者在论述吐痰的危害性和不良影响时,缺乏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分析。说随地吐一口痰给公众造成的危害,不亚于美国当年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确实有危言耸听。把随地吐痰和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认为要进一步改革开放,就必须改变随地吐痰的坏习惯,不改变随地吐痰的习惯,改革开放就无法进行下去。这样分析论证问题,思想认识片面,言辞偏激。表面看来,文章立意高远,很有原则性,但稍加思考就知道,这

种危言耸听的文章没有一点说服力。物极必反,真理超过了限度就成谬误。因此,要写好理论文,就必须从这种危言耸听的误区中走出来。

俗话说,文如其人。议论文的立论实际是作者世界观的反映。因此,要走出危言耸听的片面偏激的误区,首要的问题便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其次就是要学一点唯物辩证法,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第三就是要记住,在分析论证问题时,不要说过头话,不要乱加帽子,上纲上线。从原则高度来分析和论证问题,同危言耸听,片面偏激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3、 有例无理,叙议错位

举例证明论点,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此法运用得体,会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平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就是对例证法的通俗解释。

但是,不少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往往处理不好“事实”与“道德”的关系,因此使文章进入了叙议错位的误区。下面请看《谈“国格” 》这篇文章: 谈“国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国格,是指一个国家不可侵犯的尊严。人格与国格,二者哟扑区别又有联系。少数人的恶言秽行,有时仅损污其本人人格,有时却因此而玷辱国格,后者当然严重得多。维护社会主义祖国尊严,应该是每一个爱国者的神圣职责。

维护国家尊严,在我国历史上不乏值得传诵的范例。春秋时,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王处心积虑要侮辱晏婴的人格并借侮辱齐国的“国格”。 晏婴从容机智地应对,把无礼无理的侮辱“原璧归还”。当楚王缚着一个人,指其为齐国人,是做小偷的,并说:“莫非齐国人都是小偷?”时晏婴答道:“今民生于齐国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婴只身使楚,在强悍的楚王面前不屈不挠,以自己的人格维护了齐国的“国格”。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在与帝国主义斗争中,这方面的杰出任务就更多了,清末外交官杨儒就是其中一个。19xx年沙俄武装强占我国东北,次年杨儒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与沙俄谈判交涉收回东北三省问题。沙皇政府要清政府将东北三省政权、兵权、财政权让与俄国,他不顾强敌威胁利诱,维护祖国的尊严,拒绝在卖国条约上签字。

然则,维护祖国国格的责任是否仅限于晏婴、杨儒那样的折冲于樽俎之间的外交人员呢?当然不是。19xx年,文学家朱自清先生在临终前,一身重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他还是谆谆嘱咐家人,宁可饿死,不吃侵略者“恩赐”的救济粮。朱自清那时并没有与外国人接触,但取舍之间仍然有国格问题,他模范地以高尚的人格维护了我中华民族的尊严。 朱自清还是个有影响的学者,普通人民乃至少年儿童是否与国格无关呢?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的故事《少年爱国者》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被掠卖到西班牙的意大利少年,由巴塞罗那登船归逃热那亚,船上几个外国旅客听说他身无分文,给了他一些钱币。后来那几个旅客喝酒谈天,肆意攻击意大利:“下等的国民”、“愚蠢的国民”。那个穷苦的少年便把钱币掷到他们的头上,大声喝道:“拿回去,我不要那说我国坏话的人的东西!”这位11岁的少年,在生活的偶然场合中,也以行动维护了他自己的国家的尊严。

事例本身已经说明了道理,毋庸再作议论,应该提一提的是:我们的对外政策是,既反对闭关锁国,也反对崇洋媚外,我们要和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科技和经济建设的经验,要争取外援,要同国际友人做生意,这都是平等互利、堂堂正正的。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们是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每个人心中都要是有个国格在,不管在什么场合,任何一种哪怕是以牺牲千万分之一的国格尊严为代价的事情,我们也决不能做。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谈“国格” 》,中心论点是每个人都要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文章材料充实,内容具体。但只要认真分析一下,便会发现本文的一个明显的失误之处,即便是叙议错位。全文六个小节,除第一第六两个小节是议论外,中间的

四个小节,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全是叙述古今中外的人们维护祖国尊严的事例,有齐国的晏婴,清末的杨儒,现代的朱自清,外国的少年儿童,文章实际上是围绕“维护国家尊严,在我国历史上,乃至外国都不乏值得传颂的范例”这一中心论题来写。读过文章之后,读者只知道古今中外有很多维护国家尊严的人和事。至于什么叫国格,为什么不能做有损国格的事情,我们应当怎样维护国家的尊严等等方面的道理,都没有阐述清楚,因此文章缺乏说服力。这种“有例无理,叙议错位”的毛病在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中很普遍,常常影响文章的得分。这种文章正像一首顺口溜说的那样:“写了一大篇,道理看不见,事例很充足,分数一点点。” 怎样走出这种摆事例,不讲道理的误区呢?首先要明白议论文的写作主旨在于讲道理,其中列举的一切事例都要为讲道理服务,道理是议论文的灵魂,用观点统帅材料。每举出一个事例,都要是恰当的分析和推论,揭示出材料的实质,使之与要议论的观点挂钩,从而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也就是说,摆了事实以后,一定还要讲道理,要在“讲”字上多作点文章。

4、 前后不一,转移论题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题是议论文的轴心。一篇好的议论文,从开头写到结尾,自始至终都不能偏离论点和转移论题。

但是,在学生的议论文中,前后不一,转移论题的毛病屡见不鲜,就好象一行路人,本来该沿着大道往前走,直达目的地,而结果却走上了歧路,自然也就无法达到原定的目的地了。下面请看《小议高考制度》这篇文章: 小议高考制度

每年高考,考上的总是少数人,考不上的则是绝大多数。在众多的落榜生中,有不少在班上曾是优等生,甚至是佼佼者,他们的落选不能不使人感到沮丧,xx年的寒窗苦读,就在这三天的考试中付诸东流了,能不伤心吗?有少数人曾在心理突然失去平衡的情况下,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有个别人甚至走上了轻生的道路。于是有人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高考制度,说它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这也未免太偏颇,太不公平了。

月日假如有这么一个学生,不把高考看得过于重要,能想到:条条大道通罗马“,而且周围的家长老师们又从不施加压力给他,那么即便他的成绩只有中等,他也大有把握胜利闯过高考这一关。因此,当学生落榜时,不要一味地把目光盯在高考制度上,而应当联系各种主客观因素,客观地分析考生失败的身正原因。

再说,成才并不一定非考上大学不可。马克?吐温从没上过学,后来却成了文坛巨匠;林肯连中学都没讲过,后来却成了颇具号召力的优秀政治家;爱迪生甚至连大学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后来却被世人尊称为“发明大王”。而当前的“文凭热”导致了不少学生、家长、老师的错误意识——只有首先考上大学才可望成才。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考制度被歪曲了。再说,就那种学生本身而言,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学,不断地加深自己的学问,那么,成功的硕果总有一天会被他捧在手中的。可以说,那些不是通过大学成才的名人,总是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的,而且深刻地认识到考起了大学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就成了才的。 对于一些平时成绩不怎么样,高考却考中了的学生人们当然不服气了,一下子又把怨气发在高考制度上。但是人们想过没有,叫一个门门挂红灯的人去参加高考,他不可能考中,考中的人绝不会是这类。其实考中的人一定都是付出了汗水的,而且他在下苦功夫时,并不见得人人都晓得。所以那些不服气的人没有理由不服气。

因而,要想正确对待高考制度,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

文章的标题是《小议高考制度》,自然应自始至终扣住“高考制度”这个论题来展开论证,阐述自己对现行高考制度的看法,可以写高考制度的优越性,也可以写高考制度的弊端,或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总之,在论述的过程中不能偏离“高考制度”这根轴心。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指出人们对高考制度的偏激指责太偏颇,

太不公平,这是对的。既然论点已经提出,下文就应当论述其指责为什么太偏颇、太不公平,最后指出我们应当怎样正确看待高考制度,这样安排层次,思路保持了前后一致,文章也顺理成章。可惜作者从第二段开始就转移了这个论题,谈的不是如何看待高考制度的问题,而是“考不上大学同样有前途”的问题了,告诫人们不要把高考看得过于重要,成才并不一定非考上大学不可。这样,文章的论述前后不一,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

怎样走出这种转移论题的误区呢?关键的问题是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和畅通性。在审题时要抓准论题,且要一抓到底,构思时,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让思路畅通无阻。论点一旦确定,中途便不能转换,要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另外,在行文时,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严格按照既定思路写下去,做到有目标,有思路,有提纲,就不会踏入前后不一、转移论题的误区了。

5、牵强附会,似是而非

我们在评阅学生的作文时,往往发现这样的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见解和观点都是很正确和观点都是很正确的,无可辩驳,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也是具体真实的。但是通观全文,便会发现作者所列举的论据牵强附会,所讲的道理似是而非。这样的文章当然得分都不高。下面请看《团结就是力量》这篇文章: 团结就是力量

俗话说:“团结力量大。”这就是说,不论人才、物力如何,只要人们能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那怕是珠穆朗玛峰也可以用团结的力量把它削平。 古往今来,历史上都出现不少的动荡,当然其中爆发的战争更是不计其数了。战争末了,自然是分出胜者和败者。细细查看一下这胜败的原因,却是处处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更多相关推荐:
议论文典型范文

对照式议论文典型范文议论文典型范文一功夫在课外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谓予不信请看镜头一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镜头二某生考试时写一篇题目为高尚道德...

高考优秀议论文范文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

高三典范议论文范文6篇

学写议论文六篇范文一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

议论文范文 经典

议论文范文议论文范文1并列组合结构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

议论文范文 经典

议论文范文议论文范文1并列组合结构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说...

典型议论文例文

谈自我约束一位父亲以水只有放在杯子里受到杯子的约束才可能被人喝到为例告诉儿子只有通过自我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的确在生活中有着许多像杯子对水这样有形的约束这其中有外加的也有自觉的这种自觉的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就...

议论文写作范文

议论文写作范文1利弊议论文Model1ItisanewthingthatManypeoplewelcomethisnewdevelopmentwhileothershaveexpressedtheirconce...

整理精品英语写作范文之议论文

英语写作范文之议论文以下是朱泰祺老师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写作专题讲座中的讲义希望能给各位以些微帮助同时起个抛砖引玉的功能到时候能见到各位更多的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不错的笔记和摘录议论文Asisknowntoalli...

高中议论文范文: 幸福的味道

高中议论文范文幸福的味道摘要因为幸福就在我周围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是妈妈递来的一杯水朋友借来的一支普通的笔手机里的通讯录在平凡的每一天空气里有幸福的味道

议论文的结尾技巧教案

议论文的结尾技巧教案首尾呼应式: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对文章的三个部分的写作要求:所谓“凤头”即开头要亮丽,高雅、先声夺人;所谓“豹尾”即结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并余味无…

议论文的三要素及作用的总结

议论文的三要素详细解读及作用论点你要阐述的观点论据支持你观点的依据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1、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确凿、充分的事例证明论点;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

中招考试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中招考试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实用文体。诸如:政论文、评论、杂文、文艺短评、读后感、观后感、杂感、演讲稿等均属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论点1.论…

议论文 (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