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钢琴须知

时间:2024.4.20

学习钢琴须知

在钢琴学习达到一定程度时,经常有双音出现,对于初学者或没有进行双音训练的学生来说,要想弹得自如、轻松、声音整齐、清晰,是很困难的。 在弹奏双音时,手指要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手要在放松的同时有一定支撑力,手指的每一个关节不能塌陷,手腕平而松弛。在弹奏连续双音时,手腕可略高,便于手型的保持和换指的通顺。双音弹奏的质量标准,是两个音整齐,即两个手指同时触键。这里重要的一点是用耳朵听和分辨,要能分辨出整齐、比较整齐和不齐。 因此,在双音练习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不认真听自己所弹双音的实际效果;弹双音前,不作思想和弹奏上的准备,不投入;两个音力度不同;双音连奏时,手腕下压,声音僵涩,没有“连”的感觉;在弹一个双音长连音时,触键后肩、臂、肘、腕紧张,声音生硬等。只要克服上述缺点,双音一定可以弹得轻松、流畅、整齐、清晰。 和弦在钢琴作品中可以说无处不见,由于作品风格和音乐表现的不同,和弦弹奏方法也各不相同。我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的这句话:"你来试试!"希望每个家长听到这句话时不要生气。试一下,就知道弹琴有多难,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而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耐心的教育一定会创造出良好的学琴氛围,这是健康的学琴活动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只要良好的学琴氛围,才会保护良好的学琴动机,才会创造愉快的学琴环境,使学琴活动在愉快、平和的心境中持续下去,最终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感!准确的说是练琴的时候,有时孩子会心生恨意!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快又会忘到九宵云外!

钢琴教学中的音阶,琶音训练问题

音阶、半音阶、琶音、属七和减七和弦琶音、双八度以及双三度等等这些技术类型的训练,在钢琴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却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一.弹起来或教起来都枯燥乏味;

二.不易“立竿见影”地看见效果;三.以为多弹练习曲或乐曲也能有效地提高技术。

练习曲或乐曲当然不容忽视,但练音阶、琶音自有其不能取代的作用。我幼时的老师拉萨列夫告诫我每天应练一小时左右的音阶、琶音。拉萨列夫是俄国著名钢琴家兼教育家A.西洛蒂(1863-1945)的门生,拉赫玛尼诺夫的同窗,他继承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许多优点,在当时的上海影响很大。今天,当我们从唱片里听到拉赫玛尼诺夫或是J.列文这些钢琴家往年的演奏时,仍不能不为他们惊人的、一尘不染的技巧所倾倒。这点想必跟他们受过严格训练分不开。一个学生在他技术成长的七、八年里,音阶、琶音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技术训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手和手指的机能,同时让大脑能加以完善的控制。这些需要通过练习的量来积累达到。当掌握了合理的弹奏方法之后,练习的量就是决定的因素,总的来说,在这方面,音阶、琶音比练习曲或乐曲能提供更大的练习的量。只要连续弹上十几分钟音阶、琶音,手掌就会隐约有发酸的感觉。如果连续弹上半个小时到一小时,手指的活动量就相当可观。这就是练习音阶、琶音的一个作用。此外,还有些特定的技术要求,在音阶、琶音的练习中能最集中地得到训练。一个人要想把音阶、琶音都弹好,不花费很大的功夫是办不到的。弹得不均匀是音阶、琶音练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说,练习音阶、琶音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如何能弹得均匀。不均匀,一方面指的是力度,另一方面指的是速度。不少人弹音阶、琶音,这两方面的不均匀都兼而有之。原因之一可能是手指独立能力差,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来提高基本功。大指的弹奏经常是一个问题。音阶、琶音都必须通过大指的转弯动作来得到连贯。如果大指动作不好,就会影响连贯,听起来有一组一组的感觉。大指的生长,异于其他各指,它笨拙、有力、不易控制。但有一种独特功能,除了与其它各指一样作垂直的运动把琴键按下之外,还能作水平的转弯运动,来支撑弹音阶、琶音时手的位置转换。

正是由于大指的这一功能自18世纪被人们所认识,我们才有了现代的钢琴指法,能够很容易地弹奏长串的音阶、琶音。在古代的键盘乐器上,人们通常只用三个或四个手指弹奏,大指,有时还有小指都被排斥在外,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有二百年之久。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巴赫,在使用大指弹奏方面,也是一个先躯。有时常常把大指平躺着往下压键,这样就会导致声音重浊。用大指弹奏须注意大指掌关节的灵活运用,弹下后,整个大指应呈倾斜状,以指尖的外侧触键。这样的弹奏就可以接近于其他各指,而求得声音的统

一。大指的另一种运动方式,即水平的转弯,也应该倚重掌关节的活动。波兰著名钢琴教育家列谢蒂茨基(1830至1915)有这样的见解,他要求弹音阶、琶音时,大指刚一离键,立刻弯到手掌下面,作下一次弹奏的准备。我很推崇他的见解,用这样的方法弹奏会带来很多好处。有人弹奏琶音时大指是跳过去的,所弹的声音之间,就有一条缝隙,破坏了连接。应该要求弹出真正的连接,这就须让大指狠狠地往手掌下面弯进去,直到大指把音按下,弹前一个音的手指才能离键。这仅仅是一个要求是否严格的问题,要做到其实不困难。弹琶音时手腕可以略有一些动作,因为手指伸展较宽,手需要跟随每个手指的弹奏作一些平面上的移动。大指作转弯的动作,手腕可升高一点,使大指容易通过,然后手腕复原。所以,手腕动作略有一点波浪起伏,但需注意动作不太突然,不太过分。至于弹音阶,因为手指处于密集状态,我想不需要什么手腕的动作,还要注意防止用大指弹奏时手腕下沉。小指很弱,常常有人用手的摆动来帮助小指弹奏,这会造成含混的声音,还是要让小指独立弹奏。音阶、琶音的声音要弹得非常清楚是不太容易的,特别速度快的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手指独立性应该被强调。这里还想谈谈手指弹完后离键的问题。不少人仅注意到手指触键,而不注意手指弹完后的离键,这会影响声音的清楚。如果手指弹完后果断地抬离琴键,就能使钢琴机件的止音器猛然压到震动的琴弦上,声音就明显地中断,弹出的声音颗粒清楚。所以,弹奏中应同时注意两个手指的动作,当一个手指弹下时,另一个手指同时抬起,象剪刀那样。如果弹完后手指还搭在键上,就会造成不清楚的效果。四指尤其应该注意要抬起来。弹黑键也很容易发出含糊的声音,黑键突出在键盘上,跟指尖很接近,往往容易顺势摸下弹奏,这样弹出来的声音,就会有异变。

一只稳定而有力的手,对弹出均匀有力的声音非常重要。但有人仅注意手指而忽略了手的作用。

手是各个手指的依靠和后盾,弹奏时手虽然没有多少明显的动作,实际上通过手的内部活动积极参加与弹奏。一只松松垮垮、上下颠簸的手,很难使手指弹出均匀和清楚的声音。手腕跳动是一种最为有害的现象,它表明弹奏者手指独立性很差,弹得稍久,就会使手腕和前臂酸痛而弹不下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首先解决弹奏的基本方法问题,这方面本文就不多说了。

有人误以为手腕的放松就是手腕的抖动,这是根本不相干的两回事。放松是指手腕内部,并不需要通过动作来让人看到。练习音阶、琶音所用的速度,我想最好多用中间偏慢和偏快以至于快的若干种速度。在正常情况下,弹得过分慢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归根到底,练习音阶、琶音还是为了要学会弹快。至于弹得太快,也很容易弹得粗糙,来不及注意到弹奏中各种要求。但是,最后也还是要练习弹快。弹熟以后,不用过多考虑节奏问题,数拍子或不数拍子都可以,只要能弹得流畅而均匀即可。但在初学阶段,和一些节奏感差的学生,数拍子会很有用处。音阶可以弹每四个音一拍,结束时刚好停在拍子上。琶音也最好四个音一拍,而避免三个音一拍,这样弹重音可以依次地落到主音、三度音和五度音上,而不会每次都重复地落到主音上,所用的三个手指也就都可以弹到重音。练习音阶、琶音最好每遍能弹得持久一些,使手得到充分的连续活动。

在钢琴技术训练中,持久练习很有用处,车尔尼通过他的练习曲集作品337和作品365说明了这一点。他要求弹这两本练习曲每一首的每一小段,都反复弹奏若干遍到十几、二十遍,他在作品365的序言里这样写到:“要根据所指定的次数去不间断地反复弹奏每一段练习,经验有说服力地表明,学生能在很少的几个月里达到纯熟的程度,而如果他用通常的方法,要得到成就需消耗很大的辛勤和通过多种要求,并且要好几年。”车尔尼这样说似乎有点夸张,但其中也有道理。这个道理,对弹奏音阶、琶音也同样有用。而且反向练习还能增加弹奏中的趣味。

三度、六度和十度音阶,比起八度音阶来难弹得多,特别是六度音阶。虽然所有这几种弹法,对手指的负担都完全相同,但实际难度却不同。这说明了弹钢琴除了手指以外,还有大脑的控制在起作用。没有完善的控制,两手就要错乱。因此三度、六度和十度就比八度难弹。这种控制,也需要苦练才能见效。半音阶也可以用三度、六度和十度弹奏,大小调半音阶都如此。这一部分内容的练习,会占去学生练习的大量时间,但学生也一定会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

以上提到的各种音阶、琶音,还有属七、减七和弦琶音,都可以弹反向练习。双八度音阶不仅对这种技术本身有用,对加强整个手的力量也有作用。多练之后,小指后面掌边的肌肉会坚实有力,整个手能更好地支撑来自手臂的巨大力量,弹出更好的声音。在多种多样的八度弹法中,首先需要注意解决速度和耐久力的问题,否则,遇到象肖邦《降A大调波兰舞曲》的中段,或是舒伯特的歌曲《魔王》的伴奏这些地方,就无法弹下来。而手腕在这样的弹奏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平时需多练习。使我感到大惑不解的一个问题,是许多人只用一指和五指这样的指法来弹奏所有的八度,而我觉得应该用一指和五指来弹白键上的八度,用一指和四指来弹黑键上的八度。由于五指和四指交替使用,就使手指动作有可能参与八度弹奏,从而减少了手掌和手臂的抖动,弹起来轻易的多,并能更好做到流畅和连接,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指法。有一些乐曲的段落,如肖邦《g小调叙事曲》中间第199、121、132小节的八度音阶,如果不用四指来弹,是极端困难。

肖邦的叙事曲中,我所见的四、五种版本,只要写上指法的,都不仅要求用四指,还要求用四指弹八度是不成问题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平时练习双八度音阶时我们不用四指呢?双八度音阶是双八度练习的辅助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单独的技术。

分解八度有两种。一种先弹下面的音,后弹上面的音。另一种则相反。后面那种弹起来显得较为麻烦。弹双三度音阶,是一件最为复杂的事情,不少学钢琴的人,从来就没有弹过,这不能不认为是一件遗憾的事。双三度不被重视,可能是因为这种技术在乐曲中并不多见,但是,象肖邦的《f小调叙事曲》、《波兰舞曲幻想曲》这些名作中,并不缺少双三度的段落。至于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末乐章。虽然短短的几句双三度音阶,却成为许多钢琴家不可逾越的天堑。

一个有抱负的钢琴学生,应该认真练习双三度。双三度的练习,和其他双音练习一样,手指的活动强度非常大,这种活动强度,是本文所特别强调的,对加强手指独立能力和整只手的力量非常有用。本来,钢琴技术的各种类型之间,都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一个人多弹各种各样类型的练习,技术才会进步得快。把双三度音阶弹得连接,非常困难。列谢蒂茨基认为只要把双三度上面的各音之间弹得连接,听起来整个双三度音阶就有连接的感觉,下面的各音,可以不要求弹得那么连。这种看法是否投机取巧?是否要求不严?我以为完全不是,而恰好是这位一代名师的一点卓见。因为弹双三度音阶的连接是那样地困难,如果有谁能够把上上下下的音都弹得连接,当然值得称赞,但如果做不到这样,那就只好先照顾上面的音了。至于效果如何,大家不妨试试。

一点学习和教学的心得 我觉得在教学生弹琴的时候,一点要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朋友关系,让小朋友不要畏惧钢琴老师,不要一看到上钢琴课就头疼,小孩子都喜欢被人夸奖,适当的夸奖是给他们的一种鼓励,让他们充满信心,如果遇到学生练习的不好,或者是走神的时候,也要先扬后抑,先夸奖一下之前弹的都很好,为什么这次却做不到了呢?小朋友会用两倍的努力再来争取换到老师下次的夸奖.

记得我以前学琴的时候就是这样,老师夸奖一下我就能兴奋好几天,然后会更加努力的练琴,而且是主动的练琴,如果老师太严厉的批评了,就会忧愁好几天,以至于到下次去上课之前还会心惊胆战的.相

同,家长的鼓励也是一样的,要适当的夸,适当的批评,让孩子养成自己主动想学好的习惯,学琴对孩子来说就不会是头疼的事情了吧~~~(三)注重家长的“纽带”作用,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纽带”,就是家长。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不仅要由家长陪同上琴课,回家练琴也多有家长督导。钢琴老师固然是教学的主导因素,可家长却是天天和孩子在一起的。因此,家长在儿童钢琴学习中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事实上,对于年幼和初学孩子来说,家长也是在执行着教师“助教”的任务。在培养儿童学习兴趣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确是一个值得注重的问题。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学习气氛

音乐的耳听目染的影响,对于儿童学琴兴趣的培养,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中,家长可以常放些儿童感兴趣音乐,如童话音乐剧、音乐故事、儿童歌曲等,也可以带儿童到音乐厅去听音乐,并在看演出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儿童思考,从而使儿童能够在音乐的环境中不断的成长起来。而良好学习气氛的创造,如每天的练琴时间段最好是严格地固定下来,而且轻易不要变动。这样,可以借助规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渐养成习惯:练琴,是每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这虽然不等同于兴趣,却可以“习惯成自然”,保持儿童练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在练琴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在于学钢琴有关的一切事情中,凡属学生本身能力范围之内的,都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家长不应代劳。一方面,要让儿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些练琴中的小事,儿童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如翻开乐谱摆好在谱架上、调整好琴凳的位置距离、练习结束了收好乐谱、擦掉钢琴上的灰尘,保持键盘清洁、上课路上自己携带教材曲谱,等等。这虽然都是些“小事”,却有利于孩子形成学钢琴是自己的事的心理,既培养了独立性同时也增进了兴趣。另一方面,家长不要成为儿童学琴过程中的“拐杖”,切勿代替儿童动脑,成为其依赖。比如识谱,这是完全可以,并且也是应当由学生自己去熟悉的事。但却有这样的学生,学了一年多琴,指着五线谱上的音符问他:这音的音名?几拍?是哪个键?这时,孩子不是回答提问、而是回头看妈妈(陪孩子学琴的大多数是妈妈),意思是应由妈妈回答。这说明平时练琴时,这些事都是由家长告诉他的,不必自己费心。结果一年来天天面对的音符,却还不熟悉,甚至并不真正认识!可见家长这种为“省事”代替儿童学习、动脑实为费事。因此在家中练琴的过程里回想老师的要求,弹奏中出现了差错,都要先让儿童自己回忆,自己解决。家长可以提示、启发、协助但决不能包办代替。孩子没有了依赖性,需独立思考,学习也勤动脑筋,进步就更大。并且儿童自己投身于学习之中,那些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而产生的喜悦及趣味,都是由家长直接告知效果所不能比拟的。

3、家长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 事事都要求儿童按家长的意志办,甚至使用“武力”,时间久了,不但使孩子学琴的信心、兴趣全无,还很容易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静心想来,弹钢琴并不简单:又是技术,又是艺术,手、眼、脑并用,要求孩子协调好这一切,够复杂的了。有缺点是正常的,一个缺点克服了,另一个又出来了;新的缺点刚克服,旧的缺点又回来了,因当说,这都不足怪。只要认真克服缺点,哪怕步子慢一点,但始终会极少成多,取得可观的进步的。而强制、使用“武力”,是要损害儿童艺术才能的,有时,也许能训练出好的手指运动,却很难培养出兴趣爱好和音乐感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教师、学生、家长这三个重要的环节。只有这三方面融洽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当然,上述提到的一些情况是有针对性的,儿童具体的情况问题因人而异,要采用不同的教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来适应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教师、家长共同的耐心启发和正确指导,使儿童能够自然地亲近钢琴从而充满兴趣地演奏钢琴,并在优美的琴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样在钢琴上弹出好听的声音呢?这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教学中往往容易陷于就事论事地去应付面临的各种视谱、节奏、速度、熟练、背谱等问题的解决之中,而无暇去顾及声音的质量,这恰恰是误区之所在。 本文的重点即在于技术训练中如何结合对声音质量的提高和完善作一些方面的研讨。在此引用俄罗斯著名钢琴家捏高兹的一段话:“任何钢琴演奏总是以发出的声音、?制造出?声音为其目的,那么无论你弹的是练习曲还是;艺术作品,弹钢琴必然就是在声音上下功夫,说得更确切些,就是练习声音。” 声音的问题既是如此重要,作为一个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必须把声音的训练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来看,要使学生成材,必须训练出好的技术,好的声音。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声音的好坏与质量是决定其水平和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 以下提出一些本人在实践中认识和体会到的部分概念,择要而写之。 一、 从连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学会“听”: 钢琴的入门方法很多。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从段奏入门是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段奏的开始虽以单音作为元素,一个个音的练习“落下去à 手指站住à 提起来”。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同样都在练段奏,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需特别强调的是,练习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声音来检验。学生从练第一个单音段奏开始就要去听,当手指触键,琴槌击弦时,听声音是否充分地发出来了;是否有良好的震动与共鸣;当手指保持在琴键上站立时,耳朵要倾听声音的持续和延长,并要学会辨别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在此基础上,让学会理解到不好听的声音是由于错误的弹法直接造成的。譬如说:敲砸的声音是由于过高过猛地向键盘冲去而造成的;闷暗的声音是因为下键的速度造成的;而挤压的声音是由于在钢琴发声后,手还继续对键盘施加压力而造成的。那么,正确的弹奏应该是手臂放松自然,离键不要太远,用物体自然下落的速度触键,一旦声音发出,手绝对不要在对键施加压力。就是说,这个音应是一触即发的,并且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多余的动作。通过这样的要求,弹出好听的声音应是明亮、宽厚、具有共鸣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一开始就要学会把正确的动作与正确的声音结合起来,懂得听什么和怎么听,这样的开端对以后的钢琴学习会受益无

穷。 当学生学会听一个一个的单音后、第二步就应从短小的乐曲里去听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和倾向,听每组音的声音是否均匀,平衡。第三部在开始学习两个音的小连线时,要听两音之间是否声音连起来了,听小连线的第二个音结合重量下落是否在语气上达到了强调。第二个音作为尾音结合重量提起,声音是否比较柔和和委婉并在减弱。第四步,在学习几个音的连线和乐句连线后,则要结合句头、句尾、句中的语气、高矮、强弱等去听乐句的进行。 总之,要学会听,要懂得如何去鉴别声音的好坏优劣,这是教师和学生的首要任务。这个概念必须在一开始学钢琴时就建立起来! 二、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 所谓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进而是指对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不会使用重量,声音必然就会单薄、浮浅和缺乏表现力。 对重量的运用与训练应有一个过程,首先是要学会能把手臂的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的声音。一般在教学中常常提到的“一滩到底”即是指把重量“放入”键盘,不要把重量淤塞在手臂、手腕的某个部位。 而重量的调节必须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所需要声音的强弱、厚薄给予键盘重量的变化/如果声音要强,可结合补充身体的力量;如果声音很轻弱,则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譬如说,仅一个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了声音的通透,不论重量通过指尖“送”到键盘里去。唯有这样才能使最轻的声音清清楚楚地传到音乐厅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去。 综上所述,我在此提出的重量概念是包括全部的重量棗全部臂重并可加上身体所能补充给手臂的总和;也包括经过调节和控制的,哪怕是最微小的重量。由这样大大小小的重量,经过灵活自然的变化应用,给我们的声音变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三、指尖的触键必须“弹到点” 我提出“弹到点”这个说话,是一个触键的概念,我认为这是保证良好音质的必需。 从钢琴的发音特点来讲,每个音不论强弱、厚薄都应该有一个最佳的发音点。这个点在触键时应多深多浅,力量应用得多大多小,下键速度应多快多慢都应根据声音的需要来衡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声音都需由槌敲击琴弦才能发出该声音所需要的震动;这种震动一是压不出来,二是声音一旦发出来之后再用力也改变不了。哪怕是再深厚持续的声音也必须在发音的瞬间积聚好力量,使声音尽可能深沉有利地发出来,使其有最好的震动和延续。而在声音延续过程中我们保持情绪,保持手的稳定,保持自然重量继续在琴键上。我们在钢琴上“保持着”,这种感觉是绝对必须的。可是唯独有一点我们不能做到,那就是企图在发音完成后,我们在施加力量去改变这个已发出来的声音!在钢琴上我们只可能在一瞬间把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那个声音发好,其后声音延长得是好是差,在发音时就已决定了。所以我认为无论声音强弱,每个音的发音点都应在触键时感觉好。深厚的声音自然应该把琴键弹“深”;果断的声音触键时必须直截了当;歌唱的声音要让琴弦发出最好的共鸣和延长;轻巧的声音则要在触键的过程中找到它合适的位置,千万不要压。 总之,我认为弹琴必须“弹到点”,这是符合钢琴这件乐器的特点的。在触键上找到每个音的最佳发音点,能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加强手指触键的精密程度,增加演奏的把握性。而最主要是改善了声音的质量,发出真正符合钢琴特点的“钢琴化”的声音。 四、发挥钢琴之所长 钢琴是键盘乐器,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的声音的,因此小槌子式的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弹跳音,弹非连奏就特别能显示出钢琴的优势。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就可引用为充分展现钢琴效果的精妙写照。 要展现钢琴之所长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懈努力,关键是对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进行规范的训练。而手指的活动能力,关键在于对掌关节进行训练。我认为在慢练时每个手指应该独立不倚地进行“快下放松”的练习,这主要是一个训练的概念。所谓“快下”,就是手指上下,特别是触键动作要快,要敏捷,这样能使声音明亮。所谓“放松”是指声音一旦发出,手就不能在追加压力,在弹长时间的音时,手可以在发音后自然保持在琴键上。“放松”绝不是指松懈不成形,而是针对不要紧不要压键而言。动作越快放松越快,说明声音也就具有更好的弹性。在慢练时如每个音都能做到“快下放松”,手指动作的灵敏度就可和快速弹奏的需要统一起来。 在训练中最常见的忽视手指主动性的毛病是:弹每一个音时都由手腕加压力,表现在手腕随着每个音的弹奏而上下颠动。从暂时的功利看似乎弹得很“扎实”,实际上声音很重浊。更致命的是,这种弹法只能在较慢弹奏时造成假象,稍快一点便会使声音变得断续、跳动和不连贯。用这种弹法的学生,到不了车尔尼849程度,就在也无法前进。就算换老师也非常难改,不少学生深受其害。 在此需特别提出的是:发挥大指左右活动的功能也非常重要。由于我们每只手有5个手指,但靠大指的转换位置和连接,我们可弹好音阶和琶音,把手变得仿佛有几十个手指一样。因此把大指训练得主动灵活,克服其易僵直和重浊的弱点,对弹奏的流畅均匀有极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训练好手指,使其独立、主动、灵活;使声音清晰,流畅、均匀,这对展现出钢琴的所长四关键性的步骤。 五、变缺憾为优势 当我们听好的歌唱家演唱或优秀的小提琴家演奏时,他(她)们的声音连贯和气息悠长,这是钢琴很难比拟的。的确,钢琴作为键盘乐器,要弹出好的连奏或歌唱性是太不利了。但是好的钢琴家们在钢琴上也能弹出非常动人的歌唱性乐曲,他们演奏出来的“钢琴化”的歌唱可以是如此的迷人。那么诀窍何在呢?在于他们掌握了钢琴这门乐器,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长处,并巧妙地掩盖了钢琴的弱点。 钢琴的弱点在于其声音一旦发出,就只能靠其余震延续,声音很快地减弱。所以就某一个音来说,是不能作出渐强的。同时钢琴的声音只要发出,就不可再修正或改变,这一点也是大大地比人声和管弦乐器要不利。但钢琴也有它的发音特点。我们可以尽量发挥右踏板的延音功能来增加声音的共鸣并帮助声音的连接。在弹奏上应掌握并运用重量的传递和贯穿。同时要结合音乐中的渐强,渐弱、轻重缓急的处理,安排好句头、句尾、乐句中的高点,体会好乐句中的强调音、非强调音和语气,掌握好乐句中节奏的伸缩和变化,设计好种种音色的变化与层次。另外,还可用伴奏部分或其它声部进行烘托与陪衬,以这些方法来制造钢琴所独有的连奏和歌唱性,也正是高明的演奏者们所擅长的,其魅力也非管弦乐器和人可比的。 再回到训练上来说,要让学生首先掌握连奏的弹法,学会用一只手臂的力量贯穿

一条连线或一串音流。不要把一个个音都散了或弹得停滞不前,而要弹得向前流动,一气呵成。这需要手上的感觉,也需要内心的感觉。同时,要掌握好乐句的弹奏,对每个乐句的语气、起伏、句头、高点、句尾等等都要安排处理好。进而要分析、感受并做出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关系变化和发展,调整好旋律、低音、伴奏几者之间的层次,逐步提高弹奏歌唱性的技巧,使其由浅入深,由底到高。我认为,只要用心去听,去想,去感受,就必然会取得成果。 六、掌、腕、臂、身诸部位与声音的关系择要 (1) 手掌的架子作为力量的支撑点,是保证声音质量的关键部位。弹强烈的声音时,手掌架必须牢固,这是较易取得共识的。弹轻声时,更需强调手掌架的牢固,对这个概念还需加强理解和认识。弹轻声时,如手掌架懈软塌陷,声音必将无法清晰集中而变得模糊浮浅。哪怕是弹印象派最需要朦胧声音的作品,手掌架依然不能懈怠,而要保持有把握的控制。如不注意这点,也许声音就根本无法弹匀弹轻,使声音变成了混浊一片。在训练中常见的毛病是手掌塌陷,因软而无法支撑起来。由于手掌无法充当力量的支点,手腕只能拱起来代替掌部作为支点。随之而来可能引起端肩和手臂紧张。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手掌软蹋的弹奏,声音是无法深厚和集中的。因此手掌架的训练应在入门时就开始,在慢练时要尽量强调手型,在较快的弹奏或正式演奏时则不必刻意强调外型,而是凭内在的功夫和力量了。此时也许外表看来掌关节较平,但手掌不是软蹋的而是内部具有一定的支撑力。至于手腕拱起的毛病,单纯想从手腕去解决是不可能的。手掌架去解决才是可行的。手掌架立起来了,起到了支点作用,手腕自然就能放下来了。 (2)腕臂的训练与声音的关系,手腕是手指与手臂之间承上启下的枢纽。手腕有许多上下,左右的动作方式,其中有些是手腕独立完成的,有些是和手臂结合起来协调完成的。在此我们不是去一一介绍这些动作的要领,而是要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手腕的左右灵活调节,在教学中常被忽视,但是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以手腕为主导的左右调节,是同时结合手臂左右调节的腕臂综合动作,指在对手指不断变化着的位置进行微调,并使得不论何种位置时,手臂的重量(或大或小)都能通过手指而全部送入琴键。此时的关键是要特别注意在用4、5指弹奏时,一定要把手调节到最佳位置,把力量“送进”琴键,使最高音(或最低音)的声音突出和通畅。这种调节使腕臂对手指充分起到了后方支援前方的作用,使得每个声音能自然。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腕臂的每种不同的动作都是为它特定的声音效果服务的。不论哪一种非常有用的动作,也不能不加分析,不分场合地处处滥用。以“落滚”式的手腕动作为例,手腕柔软提起和下落的动作,用来学习两个音的小连线是很好的。同时,作为优美、柔和的触键方式,用来做分句,呼吸等等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但如在所有地方手腕都这么软,声音该挺立的地方都被软化了,那时祸害无穷的。在需肯定、果断、有力的地方,需生动、活跃、弹性的声音,尤是跳音类触键时,手腕应固定,手臂平行成一个整体,才能防止声音软化。

(3)身体协调与声音。在弹琴时,从身体接触琴凳开始到手指接触键盘,应该是一个可以灵活调节的整体。当我们的身体处于自然积极状态时,声音必然会丰润宽厚,使人听起来顺畅,舒展。身体协调的关键在与腰骶部的力量能否调动出来。在弹最响亮、最丰满的声音时,只要身体挺立,用上腰骶的力量,不需多大的动作和力气,声音可以很自然和方便地弹出来。在此要防止的毛病是:要该掉弯腰的习惯,懒洋洋消极地把重心往后往下塌陷,重心的后倾下榻是协调用力的最大障碍。 关于钢琴的声音是一个极为广泛和复杂的课题。本文仅就声音和技术的一些片面择要简述。要把钢琴弹的好听,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探讨,譬如,声音与节奏;与音乐表现;与不同风格;与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与不同演奏家的不同个性都有密切的联系和丰富的研究内容。由于钢琴艺术的学问是如此广博,我们所需进行的努力是永无止境的。

在弹奏和弦时,最忌敲击琴键,即使是强奏也不能随意敲击。敲击出来的声音呆、僵、涩,既不集中,也无共鸣,根本无法表现宏大气势。和弦的弹奏,需要肘、前臂和手腕的放松,触键前手腕、臂不紧张,不用力,但要在触键的刹那间,把全部力量凝聚在指尖,各指同时触键,使弹出的声音深、厚。触键后,立即放松,当然手指第一关节决不能塌陷,手型自然弯曲,手的支撑力不能变。 一般说来,和弦的最高音往往是旋律音,而这个音正好用比较无力的小指弹奏,所以更要注意五指的触键方法和支撑力,使旋律较明显地弹奏出来。开始练习时,可以采用琶音弹奏法多练几次,待找到每个手指的感觉时再几个音同时触键,这样就容易些,而且不会走弯路。

手型的基本要求: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构成一个半圆形,就像一把撑开的小雨伞。

2.各关节凸起,手指的三个关节都要突出来。3.手指自然分开,一般一个手指对准一个键,大拇指也要放到键上。1、关于好听的声音 胡同大妈觉得我孩子弹奏的是好听的声音;起初我和孩子觉得本地老师弹奏的是好听的声音;后来我和孩子觉得指导老师弹奏的是好听的声音;后来觉得朗朗、陈萨、李云迪等声音也很美妙,至于和指导老师比是否更好听,我已经辨认不清了;再至于朗朗老师的弹奏与朗朗的比是否更更好听,更是我所无法辨认的了。所以我能理解的好听的声音到只能达到指导老师这步。 这是否就是龙飘飘所说的“那什么是好的声音呢?你听到的声音是好的,还是专家听到的是好的?好的声音是从那发出来的?也许这个问题问的很蠢,但你答来看看,是否很简单,是否能解释清楚?没有一定的境界,你看你还能听到好的声音!”

如果以钢琴顶级人物弹奏的声音视为优美的声音,可这些大师又无暇顾及小汤等初级的CD示范带,那么“从开始学琴老师就应告诉她什么是优美的声音”岂不永远成了梦? 所以什么是优美的声音,如何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获得优美的声音,似乎无法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了。我个人的作法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断寻找,不断更新目前能够捕捉到的优美声音即可。

2、关于正确的手型 我认为正确的手型就是辨证的放松下、承载着弹奏者感情、不带有任何多余

动作触键弹奏的手型。因为这种触键后的声音是自然的感情流露,是让人感觉舒服的声音(我不敢用优美的声音了,呵呵) 但这种描述必然引来争议:这叫什么话,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可操作... ... 正因为不好操作,所以就有了半球形、撑开的小伞、关节突出等等等等大同小异的描述。这种为了便于操作的、似乎规范好的手形图是具体了,直观了,但由于与我们紧张的身体总是别别扭扭,其实会更让人迷茫、觉得更难把握和理解。但从文字上,不这样描述又怎样描述呢? 用声音规范手型是必由之路,但对初学的小琴童,正相反,我们用尽量标准的手型来保证声音。别再问什么是标准的手型了,如果说:只能是辨证的放松下、承载着弹奏者感情、不带有任何多余动作触键弹奏的手型,这是给成人的概念。如果针对孩子,并硬要文字描述成一个范本似的东西:只能是关节突出、自然弯曲的半球,哈哈。 正确的手型人人都可做到,那就是人自然站立时,双手的形状,这就是放松的手型。如果像伞形的手型,势必会导致掌关节以下的关节都要参与运动,这已经产生了不必要的运动。声音不可能用手形来规范的!声音是来源于心底的,而不是来源于手;这种手型(伞)导致的结果是,高抬指,以至于最后的“砸琴”声音脆响,表面好听,而无内涵。所以给孩子打基础,要做到正确,一旦形成习惯,或惯性,那是很难改正的。

另,云迪,陈萨,在单老师的指导下,也没有练这种方法,更不说到国外的郎朗了。 如果以钢琴顶级人物弹奏的声音视为优美的声音,可这些大师又无暇顾及小汤等初级的CD示范带,那么“从开始学琴老师就应告诉她什么是优美的声音”岂不永远成了梦?那就要看孩子的老师

的心境了,是否用心去教啦。举一列子,大汤第二册第一课,在阿尔卑斯山上,在技术上,一点都不难,但在音色处理上,你是否能把山的那种连绵起伏,巍峨壮观表现出来吗?你用高抬指的那种手法试试看看能否弹出那种感觉?什么时候下键,什么时离键?如何粘键,如何推键,来表现山的形态与变化,如何把你心里的感觉给表现出来,这些才是主要问题,才是要解决的问题,才是一个好老师应该讲得。大师不用心去做,那他也表现不出来。学琴的孩子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领悟音乐的内容,而不是只要会弹,表面去处理音色。还是多听大师们的录音吧,从中去提高内心的感觉吧,去产生共鸣,那才是提高的根本。学会听,学会欣赏自己音乐,才会被别人欣赏;用心打动自己,才会打动听众;用心弹出的音乐,那才是好的声音,试想,你没有那种好的心境,还能谈出好的声音吗?你再听听朗朗的黄河和殷老师当年的黄河,那深度是绝对不一样的,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心境了。心境与悟性的不同(天才除外)就产生了大师与工匠的差别。

学钢琴要注意练琴方法 练习是钢琴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练琴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上课只是对这个过程的检验和指导。因此,对练琴要重视起来,培养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显得犹为重要。现将练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列出来供各位教师和家长参考:

1、练琴随意无计划 家长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就催练琴,看见孩子在玩,就催练琴,孩子勉强坐到琴凳上,心里却在想着电视内容,想着玩的内容,不能保证练琴效果。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练琴厌烦起来,一旦家长不在家,孩子就会几天不练琴。解决的办法就是制订计划,对练琴严格要求,每天定时练琴。练琴时间之内必须练琴,练琴时间之外不必练琴,可安排做作业等其它事情。2、辅导方法不正确 看见孩子没弹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动辄大声训斥,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打骂的教育方法是不和时宜的。在错误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仅钢琴学不好,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很难保证,更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完善与健康成长。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其记忆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刚学会的东西,一出门可能就会忘记,所以必须辅导,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可找陪练老师辅导,不能不管不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渐脱离。3、把练习看成简单重复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练,难点便不能很好地解决。每次总喜欢从头练,结果,前面的越来越流畅,后面的依旧不熟练。练琴要注重解决难点,对难点应采取分手,分段,慢练,多练的方法。难点练好了,也就意味着练习的成功。对于有一定程度的学生,这是练琴方面最常见的问题。4、长时间连续练琴 长时间连续练琴的结果是,第一个小时出效果,第二个小时没效果,第三个小时出差错。对于长时间的练琴,中间必须休息。

5、疲劳状态下练琴 有的学生习惯在做完功课后非常疲劳的状态下练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虑在早上安排练琴,早上练琴比晚上练琴效率要高。6、嘈杂的环境中练琴 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一旁练琴,或其它嘈杂环境,都要影响练琴效果。7、假期练琴的问题 在寒、暑假,由于学生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来。寒、暑假正是钢琴进步的好时机,家长要注意重新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睡懒觉,避免玩“疯”。各年龄段每天练琴时间可参考以下标准:4—6岁:30—60分钟;6—8岁:60—120分钟;8—10岁:90—180分钟,10岁以上:120分钟以上。平时学习紧张时练琴可以适当减少,寒暑假适当增加。总之,能否很好地练琴直接决定孩子能否顺利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五线谱知识简介[五线谱]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谱号(又名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应用。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

谱更加方便。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大谱表便是。

「变音记号 调号 临时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和谱号的后面。 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叫做调号。在未改变新调之前,它对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乐曲中间要更换调号时,可能有三种情况。更换调号如果发生在一行乐谱的开始处,这时应该在前一行乐谱的末尾处将所要更换的调号预先记写清楚,并将最后一条小节线向前移,以便记写新调的调号。

增加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只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便可以了。

减少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多余的变音记号还原。在

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 升号变降号或降号变升号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原来的变音记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直接放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记号。临时记号只限于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节线为止,在多声部乐曲中临时记号往往只对一个声部有效。为了提醒废除前面所用的临时记号,有时在小节线后面加上另外的临时记号。

[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 除去#G和b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上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而bA和#G只 有一个等音,连它本身共有两个。[连谱号] 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

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花括线] 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 [直括线] 为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辅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种乐器。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

[加线] 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 [加间] 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

【音符休止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例如: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 【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在记谱法中,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与音乐的构思、音符与休止符在五线谱上所处的位置有着密切联系。正确的记谱,其目的是为了能简单明了、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音乐思想。

关于记谱问题,情况异常复杂。这里只能将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的基本规则叙述如下:音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符头(空心的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一端的旗状标记)。 音符的符头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与间内。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愈高音愈高,反之音符符头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用音符干记谱,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写在符头的左边;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第三线上,符干朝上朝下都可以,根据邻近的符干方向而定。符尾永远写在符干的右边并弯向符头。假如同一符干连着许多符头而又分布在第三线的上下时,则以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许多音符组成一组时,用共同的符尾(符杠)相连。这时符干的方向仍以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两条以上的符杠要平行。单声部音乐永远用单符干记谱。多声部音乐只有在节奏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用单符干记谱。节奏不同时,则用双符干或多符干记谱。用双符干记二声部乐曲时,高声部符干朝上,低声部符干朝下,声部交错时,其原则不变。符干的长度一般应保持八度音程的距离,假如符干连着许多符时,符干的长度应是符头间的距离加上八度音程的距离。如果符头在上加三线以上,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第四线。如果符头在下加三线以下,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第二线。音符如果带符尾,则符尾形状不变。许多音符用共用符尾连结在一起时,符干长度多半长短不一,这时要使符杠与最近符头的距离至少距离八度。符杠的方向与符头的总趋向基本平行。

由于谱面狭窄至少距离八度。符杠的方向与符头的总趋向基本平行。由于谱面狭窄及其他种种原因,不可能遵守上述规则时,适当缩短或伸长符干长度是完全可以的。附点写在音符符头和休止符右边的间内,而不记在线上。 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中,永远记在第三线上,或靠近第三线的地方。二分休止符写在第三线的上面,全休止符写在第四线的下面。在双符干记谱中,各声部共同休止时,休止符的记法与单符干记谱相同。个别声部休止时,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的边缘,或五线谱之外。这时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要使用加线。全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上面。【省略记号】为了读谱和写谱的方便简化,可以应用各种省略记号,下面的都是省略号。

移动八度记号 用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以内的音移高八度;用8--∣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重复八度记号 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假如在

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八度时,则用Con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用Con8--∣记在音符的下面,

是表示虚线以内的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长休止记号 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记以长休止符,并写

出所要休止的小节数。 震音记号 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用斜线标记。斜线的数目和符尾的数目相同。一个音或一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的记法如下:全音符的震音,音符在三线以上,斜线记在三线以下,反之则在三线以上。

比全音符小的震音,斜线横穿符干,如果符干还有符尾,斜线则和符尾平行,这时计算斜

线的数目应包括符尾的数目。震音的总时值与音符的时值相等。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时,斜线记在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之间靠近记写符尾的地方。震音的总时值等于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中的一个。 反复记号 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连音连奏记号】 它是用连线来标记的,表示连线内的不同音高的音要奏(唱)得连贯,连音奏法的连线大

都记在五线谱的上面,很少记在下面。 【断音断奏记号】有三种,分别以圆点(·)、三角(▼)及圆点加弧线来标记,表示某些音或和弦要断续地弹奏。在单声部音乐中,断音记号通常记在符头那边。在一行五线谱上记有两个声部并不用相同的符干时,则分别记在相反的方向。【持续音记号】 有两种:一种是用短横线来表示,一种是用短横线加圆点来表示,前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后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同时各音稍分离。持续音记号和断音记号一样,在单声部音乐中,通常记在符头那边,在多声部音乐中也可以记在相反的方向。【滑奏记号 】

在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中,滑音的奏法是很有特色的,它的记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来标明。曲线或箭头向右上斜表示向上滑,曲线或箭头向右下斜表示向下滑。【琶音奏法记号】

将和弦中各音由下而上很快地分散弹奏叫做琶音奏法,用垂直的曲线放在和弦之前来标记,有时也用小音符来标记。

[附点] 记在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增长音符时值的符号。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符点也同样适用于休

止符。附点音符的符头若在五线谱的间内,附点写在符头的旁边,若在线上,附点则写在

线的上面或下面。 [延音线]

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

音符的总和。 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假使一行五线谱上记有

两个声部时,则高声部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要是多于两个声部时,连线则

分写在两边。

[延长号] 它的记号是在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自由地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

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延长号也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之间的片刻休止。

记在双纵线上的延长号则表示乐曲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如何增加学琴的兴趣1.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判断能力,包括:乐曲的写作水平、乐队演奏员的演奏水平、指挥的能力、乐队合作的水平等方面。音乐欣赏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别能力,增加其演奏的钢琴乐曲的理解。但须注意的是,音乐欣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如果音乐欣赏变为知识性的、像背书一样的学习方式,就失去了音乐欣赏的主要作用。音乐欣赏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课程,关系到学生对音乐的把握角度,这需要教师较强的个人能力才能胜任。

2.增加目标性:在学钢琴的过程中要练习大量的钢琴作品,这种较艰苦的学习过程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个孩子来说,将来考大学、成为钢琴家等等目标太遥远了,很难使孩子为实现这些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所以要给孩子制订较为容易实现的、阶段性强的目标,通过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要注意的是,目标也不能定的太近了,几乎不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对孩子没有益处,反倒容易使孩子形成眼高手低的习惯,这种教育更像是在哄孩子。 3.团体效果:目前孩子学琴的过程,大多是孤立的。每天只有家长在陪同练琴,上课时也是一个人上课,缺少对其他孩子的比较和了解,这样使学琴很难长期坚持。尤其现在的家庭大多是一个孩子,在很多方面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还无法代替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效果。所以要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琴的孩子形成一定的团体,经常地进行交流和演奏活动。形成团体效应的孩子和没形成团体效应的孩子相比,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在我的学生中,定期参加音乐欣赏和每月演奏会的学生,同没有定期参加音乐欣赏和每月演奏会的学生相比,在练琴效率、学习热情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一些学生在几乎要放弃学习的情况下,由于团体的效果又坚持下来,最后在考级、比赛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4.技术方向:正确的教学法是增加兴趣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容易,使学习过程变得很短,使学生更容易出成绩。反之,如果学生整天的、常年的陷在技术问题之中,学生很难对学琴发生兴趣。另外,兴趣也是一个培养的过程,通过对弹琴状态的调整,使学生逐渐形成弹琴的兴奋状态,兴趣也随之而来。

5. 鼓励与批评:鼓励是增加动力,批评是增加压力,在教育中这两点都是需要的。需要注意的是,鼓励也好,批评也罢,都是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实施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目标。经常的鼓励或者批评都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影响其效果。就像给棉花打包一样,压紧棉花是为了打得更紧,只压不打或者是不压就打都收不到好的效果。

交流几个技术问题 (一)一,手型问题。这是初学者最关注的问题,其实当你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要再拘泥于手型,而且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手型,手型总是随着音型在变化的。而且对于不同的学习

者各人的手指状况不一样,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手型。总之放松自然能支撑手臂的手型就是好的。对初学者提供一些具体标准------1、用指尖弹奏,指尖支撑住手臂重量。2、手掌在用手指尖演奏的前提下,尽量自然舒展(切不可缩着手弹,如果真的握着鸡蛋,手就会缩起来,建议用皮球或苹果,这样会好些,因为鸡蛋太小)3、手腕平,使臂上的力量能畅通的传递到指尖上,手腕低会阻断这种传递,致使手指没有重量可支撑,(初学者)手腕太高会影响手指的活动能力(直接影响抬指)。4、手掌在键盘上的位置是正的,也就是手指生长的方向和琴键应该平行,手指触键的方向应该和琴键表面垂直或接近垂直。当然演奏过程中会有所变化,但至少放下去的时候应该保持这种形状。(这一点会经常被忽略)5、肘部稍往外荡,不要夹住身体,这点可从手背上看出来。肘部太夹或太往外,整个手背面就会歪。6、坐姿也顺便提一提。坐于琴凳一半处,两脚放于钢琴左右踏板旁,双脚也要支撑一部分身体重量。

二、断奏。断奏从演奏方法上可以分为手指断奏、手腕断奏和前臂断奏。手指断奏用于单音的断奏,就是基本上以手指自身的肌肉力量弹奏,象鸡啄米一样。手腕断奏一般用于比较轻巧的双音、和弦或八度,就象用手腕拍皮球的动作。前臂断奏用于较强大的和弦或八度(非断奏的快速强和弦和八度也是用这种方法,慢速和弦或八度,则用把手臂放下去的方法弹奏,即抬起前臂和手腕,手指自然下垂,离键较近或贴键,然后舒缓而厚实的放下去),此时手腕相当坚强,不能放松,靠前臂的动作完成弹奏。弹奏的方向应该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那样向前下方,而不是垂直上下,这个动作感觉似乎是以肘部为支点,否则不能做到快速。

三、关于练习。很多快速的曲子,必须要慢练,但是要以“快速的动作”慢练。也就是每个动作例如跨指穿指缩指等等都要做得很迅速,只是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拉开。每个音应该有预前性,就是提前准备,还在谈这个音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下一个音的姿势了,或者手指已经准备在那个音上了,否则往往会造成不连贯,不均匀。容易错的部分单独多练。别的也没什么了。还有一点就是,在弹音阶或者一长串的琶音的时候,经常大拇指的声音会很突兀,那么大指在触键的时候要有所收敛,首先要在心理上感觉到这是一个大的落提,是一个完整的均匀的句子,不要把它分得七零八落。

四、关于手腕。忽然又想到这一点挺重要,因为问题最多。手腕要基本保持平稳,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课题了。但是学生还是经常会用手腕弹奏,就是手指不离开琴键或离键较近,而通过手腕的主动的上下动作来压键。这应该是一种最不好的习惯了,对今后的发展真的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注意这种坏习惯。但是在弹断奏的时候有一种是靠手腕弹的,应该分清楚这两种的区别:手腕断奏其实手腕并不动,只是放松,并且促使整个手掌上下动作,手指离键;而这种坏习惯是手腕主动上下波动。另外有一点也要分清楚,手腕不可上下动作,但是应该要做左右的转动,特别是在大跨度的穿指或跨指的时候,一定要借助手腕的左右动作,手腕的作用就象汽车的方向盘一样。

交流几个技术问题(二)一、高抬指 ---------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汗牛充栋,而且对于高抬指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已经取得一致意见。那么我在这里就只讨论几点有关于高抬指练习中的问题。初学者最好由高抬指介入,这样对手指的灵活和触键的干净都是很有好处的。但是抬指切忌很紧张的抬得老高,应该在尽量不紧张的基础上抬高。手指抬起后,很多老师要求用力往下击键,这一点我也觉得不妥,这样的结果一定会使声音很“砸”,就像敲琴一样。我认为应该要求学生快速自然地落指,而不要过多强调用力。另外对于弹完后的手指迅速抬离,这一点常常被忽视,我觉得这一点对以后的动作敏捷声音干净至关重要。

二、手腕的动作 ---------- 手腕的动作基本上都是被动的,除了手腕断奏和某些轻巧连续的八度或和弦。用手腕弹奏时,就像是在拍一个皮球,要充分运用琴键的反弹力,这样声音干净而且手腕轻松。这一点可以借鉴篮球运动员。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控制篮球的时候,球好像贴在他们的掌心里一样,因为他们很好的利用了球的反弹力,而对于外行那就只能是“击打”皮球了。手腕断奏的时候也一定要利用琴键的反弹力,这样既轻松声音也优美。

三、慢练 ---------- 慢练是养成一切重要技巧的基础。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慢练的方法都是同样有效果的。慢练的时候触键的动作不能慢下来,同时每一个落提动作不能因为速度变慢而忽略或者分得七零八落,特别是当一个长的乐句恰好是一个落提的时候。这样的话当乐曲恢复原速时才不会感觉“完全变样”。很多时候我们在慢速弹的时候弹得很好,一提速马上就完全没感觉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个原因。

四、八度的演奏 ------------ 一般来说八度的演奏可以分为三种:手腕弹奏、前臂弹奏、手腕和手臂协同弹奏。对于轻巧而快速的八度一般用手腕弹奏,就像拍皮球一样。对于很强大而快速的八度必须用前臂弹奏,手腕坚固,弹奏的方向就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一样,是往前下方的,而非直线的上下运动,否则是弹不快的。对于慢速的八度不管强还是弱一般是手腕和整个手臂协同完成的。和弦的一些弹奏方法也可以参照八度的方法。五、断奏 ----------- 断奏一般分手指断奏,手腕断奏和前臂断奏。手指断一般用于单音而轻巧的断奏,手指像啄木鸟般的敏捷动作。手腕断奏用于轻巧的八度或和弦,象拍皮球一样。前臂断奏用于比较强的声音。六、同音反复 --------- 同音反复应该用一种勾的方法演奏,就是手指往手心方向勾进来的同时触键,(似乎弹吉他里面有这种指法吧,叫轮指法。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记不清楚了。当然琵琶演奏里也有,只是方向刚好倒过来了)当然勾进来的手指要及时回出去,以便下一次的弹奏。如果用手指往旁边移的方法来演奏同音反复是弹不好的。七、特别注意两个常用术语 ----------- Simile同前的意思,很多时候用来指踏板记号,也就是和前面一样的意思;Sempre一直的意思,例如Sepre legato 一直连奏,Sempre stacato一直断奏。这两个术语是很容易被忽视的。

音、音级、音列、半音和全音:

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和音不同。音级专指乐音而言,音则包括乐音和噪音。 将音乐体系中的音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和高低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列起来,叫做“音列”。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半音与半音之和,叫做“全音”。全音与半音,是指两个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不要与某一单独音级相混。调性(Tonality)调性(Tonality)简单的讲就是24个大小调。

然而这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我们应该对音阶要有所认识。基本上西洋音乐是以七声音阶为基础,大家从五线谱上就可以了解,音符照着线与间的顺序排列,所得到的便只有C,D,E,F,G,A,B七个不同的音名。 然而之前曾提到一般所使用的共有十二个不同的音,那是因为以上七个音,其音与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并非都是半音。以C大调为例,C,D,E,F,G,A,B,C*的排列除E,F与B,C*之间是半音音程外,其余各音之间的音程都是全音。 大家要知道古典音乐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创作是以调性音乐为主。现代音乐中虽然有非调性(atonal)音乐的产生,但基本上大家还是习惯接受调性音乐。 而流行音乐更是仍无法跳脱调性音乐的规范。为什么会这样呢?举例来说,一个人从家中出去,不论去多远的地方、或是要离开多久,最后总应该再回到家里。调性音乐中每个调子里最重要的便是主音(tonic),乐曲通常由主音或主和弦开始,结束时又将回到主音或主和弦。此种模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音乐进行具有强烈的方向感。这种方向感的来源就在于音阶的排列上。我们称二音符间的距离为音程,如果一个音阶里各音符间的音程相同,也就可以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一样,没有亲疏之分。如此便缺乏一种趋势,自然也没有进行的方向可言。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大小调中那二组半音音程位置的重要性。以下将音阶中各音名称顺序列出:主音(tonic)、上主音(supertonic)、中音(mediant)、下属音(subdominant)、属音(dominant)、下中音(submediant)、导音(leading tone)、八度音(octave)。 由此可知十二个音各自能成为一个调的主音,如此将得到十二个大调与十二个小调,总共便是所称的二十四个大小调。

旋律 旋律也叫曲调,它是组织在一起的音的线条。它在音乐作品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大家不妨试试看,听一首你从未听过的乐曲,你首先听到的是不是旋律?最后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不是旋律?你的回答将会是肯定的,所以说表现音乐内容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旋律。和声 和声是单个和弦按一定的规则连接起来的和弦序列。和声是在调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帮助旋律更丰富地表现音乐内容。和弦是由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起来的。建立在调式主音上1、3、5三个音上的和弦叫主和弦,建立属音上的叫属和弦,三个音同时发音时,听起来就比一个音发出的声音好听而浑厚。

力度 力度也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在音乐作品中力度越强,音乐越紧张、雄壮,力度越弱,音乐则越缓和,委婉,因此音乐作品中常运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发展音乐。音色

音色好象绘画中的颜色,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音色可以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其中人声音色又分为男女高中低音,器乐单音色又分为弦乐器音色和管乐器音色以及打击乐器音色

更多相关推荐:
钢琴学习心得

一转眼已经到了大三的尾声,学习钢琴也有一年半的时间,从一开始手指都摆弄不好,到现在也能弹上一两首曲子,说实话,还是觉得挺好玩的,当一个个音符在指尖流淌的时候,那种舒适感是其他学科难以让我体会到的,而这加深了我对…

琴童妈妈学习钢琴心得体会

琴童妈妈学习钢琴心得体会到下个月中我的小朋友就学琴两年整了作为琴童妈妈的我差不多也是每天坚持了两年学琴过程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十分美好也不断地走一些弯路钢琴音乐知识浩如烟海越是深入反而越是觉得自己浅薄不过无论怎样浅...

钢琴 学习心得

钢琴学习心得自进入大学以来,钢琴完全地成为了我生活的重心。每个星期我都要花大量大量的时间去练琴,每一天我都在算着自己完成了老师布置作业中的多少,每一刻我都准备好纸笔,好让自己能在脑海中浮现不错的旋律的时候,可以…

钢琴初步阶段学习总结

学钢琴学了三个来月,我每天都会去琴行练琴非典无阻,除了考试那些日子忍痛割爱告别了几个星期。上钢琴大课大概上了五六节课,但觉得进程太慢,于是自己先将汤普森第一册给练完了,现在拿第二册在练,同时在练哈农的指法。自己…

琴童妈妈学习钢琴心得体会

琴童妈妈学习钢琴心得体会到下个月中我的小朋友就学琴两年整了作为琴童妈妈的我差不多也是每天坚持了两年学琴过程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十分美好也不断地走一些弯路钢琴音乐知识浩如烟海越是深入反而越是觉得自己浅薄不过无论怎样浅...

幼儿钢琴教学心得体会

幼儿钢琴教学的心得体会十年寒窗琴路漫漫与钢琴结下一生的情愿并成为了小朋友的钢琴老师静下心来想谈谈我这么多年来关于幼儿钢琴中从初级到高级普遍出现的一些话题结合自己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家长老...

学习即兴伴奏心得体会

学习钢琴即兴伴奏心得体会20xx年x月我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三天的培训。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即兴伴奏的知识,以下是我培训几天来的心得:钢琴即兴伴奏是在只有歌曲旋律而没有伴…

幼儿钢琴学习经验分享

小汤普森第一册第一首让我们弹用右手教学方法探讨作为孩子第一节入门课我接触过一些老师他们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教孩子学习诸如高低音谱号小节线全音符四四拍这类的音乐术语跟家长的解释就是需要先了解这些音乐语言才能跟孩子沟通...

《儿童钢琴学习的特点和训练方法》

儿童钢琴学习的特点和训练方法东阳市画水镇中心小学蒋蕾论文摘要再喜欢音乐的孩子音乐对于他的兴趣只能保持几分或几天的热情哪怕莫扎特没有一个谆谆诱导的启蒙老师音乐也学不下去的现实中要保持孩子的学琴兴趣几乎是件非常难的...

学习钢琴的十大好处

学习钢琴的十大好处1提高个人修养及文化素质2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3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4锻炼人的耐力和信心5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力7培养大胆的表现能力成...

优秀钢琴学习者谈谈练好钢琴的经验

别人的学习经验培养孩子弹钢琴不是越早越好因为5周岁以下的孩子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此时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容易使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如果练习时间过长或用力过猛还可能使骨骺受损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年...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体会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体会即兴一词通常是指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而仅凭着因某种特定事物的激发而产生的瞬间的感受与冲动或只是根据临时的创造性的随想而惊醒的一种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特殊方式即兴这一方式广泛存在于多种...

钢琴学习心得(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