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篇

时间:2024.4.14

享受淡定的人生

——《读懂淡定,才算读懂人生》读后感

进入4月以来,随着工作量的逐日增多,心火就像西安的气温,“腾腾”地升起了来。千头万绪叫人手忙脚乱,还总觉得明里暗里有人给自己使绊子穿小鞋处处为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每天在办公室窝着一肚子火,回到家身心俱疲,无精打采,倒头就睡。第二天又是如此,而且变本加厉??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直到我看到那本书。

那是同事买的,书名叫《读懂淡定,才算读懂人生》。

“淡定”——我猛然醒悟:也许,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坏情绪,就是因为不够“淡定”吧?于是我跟他借来,好冲淡一下我不够淡定的心绪。一读之下,还真收获了许多。

《读懂淡定,才算读懂人生》,木木著,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八章,分别是:“让爱成为触动心灵的问候”、“ 学会淡定的大智慧”、“ 只是一片浮云飘过”、 :“打开禁锢的心扉,一笑而过”、“淡定,让人生不再寂寞”、 “人生苦短,慢慢生活”、“在等待的流年中,淡定是种美丽的坚持”、“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每一章都给用缓慢而动听的语调给读者讲述了十数个平凡而感人、发人深思的故事,并揭示“淡定”在其中的意义。

无论在情感、事业、还是家庭,抑或是你的幸福指数,淡定的人生观在这里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的人们行色匆匆,快速的生活节奏将紧焦虑的情绪蔓延,极少有人能够停下脚步小憩片刻,或品茗、或对弈,哪怕是将疲劳不堪的眼睛稍稍合上那么一会儿都成了奢望。可是这样,又有几个人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拥有的幸福?还不是一样贪得无厌、得而恐失、惶惶不可终日?我想,这都是缺少一份淡定的缘故。

淡定,是一种豁达,无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定是一种冷静,哪怕周遭多么喧嚣,我有我的想法我的坚持,不为他人别事轻易改变;淡定是一种镇定,“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从容。哪怕2012末日当真降临,我依然整理衣冠、双手合十,默诵旧约,不为得到上帝的眷顾,只求内心的平静淡然。

因此,淡定绝不是洋洋自得沾沾自喜,也不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绝不是急功近利贪功冒进,也不是畏首畏尾畏缩不前;更不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的孤注一掷,也不是鱼死网破破釜沉舟的有去无回。相反它进退有度,收放自如。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淡定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可见,我前一阵子之所以心神不宁,一定是脱离了“淡定”的要旨,陷入了“非淡定”的陷阱。对工作环境甚至是他人的抱怨,与其说对这个世界认识不清楚,倒不如说对自己认识不清。“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世事,少不了黑暗,少不了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却能改变自己”,而“我们都是被生活宠坏了的孩子,向它不断索取着,却总是忘记付出,忘记审视自己,更加忘记了品味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一个人想要挣脱这个社会的喧嚣嘈杂,想要跳脱出物欲横流的争夺,就必须要能学会淡定。”作者如是说。

那么,让我们再一次领会淡定的要义吧:

淡,不是无位,而是品味;淡,不是平庸,而是涵养;淡,不是退却,而是明智??淡定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生命犹如一条长河,坎坎坷坷、波涛汹涌之后,最终的归宿,依然是投入浩瀚的海洋,在宽广无垠之中品味生活,品味生命。只有学会淡然,读懂淡定,我们才能真正品味人生,读懂生命的内涵。

学会淡定,不因为兴奋而忘乎所以,不因为伤心而痛不欲生,我们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才能细细品读人生,才能点点享受生活。


第二篇:以下是小弟写的一篇读书笔记


以下是小弟写的一篇读书笔记,由于对经济学的涉入并不深,所以很多观点可能比较不切合实际或是存在什么原则上的错误,还请各位不吝指教(我们老师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需要不定期的进行讨论,而且最好能够写些东西给他看。因此,对于各位的建议,一定会认真考虑的。现在此谢谢了)。另外,这其中也借鉴了不少他人的观点,由于这也并不是什么正式的论文,所以参考文献也就没有一一列出。我把此笔记分为了几个部分,各部分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大,有关这本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四五部分中。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与心得

一 由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看诺思(此段基本与经济理论无关)

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可大致归类如下:

对自然现象进行精确观测,总结出规律;

提出理论假设;

利用数学和逻辑得到推论;

对推论进行客观、可重复、精确定量的实验检验;

修改理论及架设;

实验检验理论及假设;

??

而当我们纵观诺思的思想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得到很多相似的启发:最初他深受古典派和马克思的影响。前者对经济运行体制的分析十分透彻,后者则开宗明义直指问题的要害是制度,并分析了制度的长期变迁。然而,诺思认为他们都有不足之处,前者忽视了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因而使得有很多问题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如在1600年——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中比呢没有发生用轮船代替帆船之类的重大技术及步,但这期间海洋运输的生产率确有了很大提高,这又作何解释呢?诺思教授通过《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一文,明确指出尽管这一时期海洋运输技术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海洋运输变得更安全和市场经济变得更完全,因此,船运制度和市场制度发生了变化,从而降低了海洋运输成本,最终使得海洋运输生产率大有提高 ;而后者(指马克思)则把阶级分析作为唯一的研究主线,但事实上并不能用一种理论来说明技术变迁的速率和过分强调技术是以牺牲其它的变迁动力为代价的。例如,马克思轻视人口变化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诺思教授通过对人类经济史尤其是产业革命的再认识,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源于《西方世界的增长理论》)。

注:这一段是通过对历史的考察,总结规律,从而提出一个假说(制度对于人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甚至推出:制度重于制度重于技术的推论。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的原因、动力都源与经济人对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与其成本的时候,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但是,当诺思用这一理论解释另一些历史的时候却陷入了困境,因为历史事实证明即使是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变迁并不一定发生。于是他就用意识形态理论来你不这一缺陷,以使其制度变迁理论能自圆其说(《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他这一任务的完成)。至此,诺思教授已成功的构造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

注:这一段是在用历史检验原先理论的时候,对其进行的修改和完善。

对比以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他们的研

究方法和方式纵然有许多的不同(如自然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客观、精确定量、可重复。而经济学家在验证一个理论的时候,更多的则是求助于经济史或是依赖于自身的经验),但他们的研究程序却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所以我想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拥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将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我也认为制度变迁的理论还远没有达到完善,它需要解释的问题依然还有很多。在本文的后面我将试着阐述一二。

二 制度变迁理论与传统的经济学

狭义的新古典经济学其实主要是微观经济学,也可以说是价格理论。他的内核主要为稳定偏好、理性选择和均衡结构。而在诺斯的分析框架里,基本上放弃了理性选择假设,代之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其实采用的是一种新的分析范式。具体在我国经济学界对制度变迁理论大体上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诺思制度变迁理论重新认识和解释历史是经济史学中的一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种评价则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本身就是向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复归,其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也不例外。 但我认为持前一种观点的人似乎过分夸大了制度变迁理论在经济学上的地位,事实上,通读完《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我们不难发现,诺思分析问题所用的基本假设依然是“理性经济人”,而分析制度变迁的最基本的方法依然是成本——收益的方法。更何况,我认为相对于逻辑严密的新古典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需要说明的问题还有很多。再有就是连诺思自己也赞同的“新经济史学必须用可靠的统计资料作为其坚定的基础”。但是,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方面的工作在制度变迁理论中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例如对制度变迁的成本的核算问题,诺思也仅仅是停留在估算的层面上,在这方面,还缺少强有力的核算体系作为其理论的支撑点);对于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认为从古典制度经济学到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理论,再到新制度经济学,体现了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但他们却没有看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意义。制度变迁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已不再是完全理性的了。由于交易费用的引入使这里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贴近真实,制度变迁理论中所研究的乃是现实中的经济人,而不是古典经济学里的抽象的经济人。他的最基本的着眼点是人,制度,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制度变迁理论虽然依旧采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但这也与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这恰恰是因为诺思看到了在现实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成本——收益的思路来解释的,因而需要引入意识形态的理论以使其完善。当然,我认为最为精彩的则是制度变迁理论得出了与传统经济学截然相反的结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正式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诺思)那么,这个论点是否正确呢?我想先从他的上述两个创新之处入手进行分析。

交易费用:

众所周知,目前对于交易费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他的核算方式自然也是千差万别。核算的难度和可信度自不用提。我想也许也正因为此,交易费用才长久的被人们所忽视。虽然诺思曾说他度量了53个国家的交易费用有多大,以及每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多少。但是,如果连核算方法都不能得到认可的话,最终所得到的数据将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很自然的,这是无法被科学所认可的。当然,我也并不是说,这一系列的工作毫无意义,至少它可以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交易费用的重要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毕竟现在人们所信奉的科学是建立在精确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模糊意义上的“很多”和一个精确的具有权威性的数字,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因此,我认为,产生一套公认的对于交易费用的核算体系不仅对于新制度经济学,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经济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对交易费用进行核算,就必须先形成一个关于交易费用的能被大家所广泛接受的概

念。有学者曾试图去做到这一点:交易费用其实就是人们为了使他人的行为可预期而付出的

一种费用。但我认为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并不能满足我上面所说的核算要求。我认为,一个

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学论题,应该不仅仅满足于把众多繁杂的论题纳入自己的解释之中,更为

重要的是,他要能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框架,使别的论题能够自觉地归入此框架之中。(打个

比方:在一个有着很多小企业的市场之中,每一个小企业都可以被称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要形成更大的权威,就必须要有收购与兼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

益之间的差距,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型活动,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制度的变迁

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并且它的成本还非常的高昂。那么,如何来度量这个成本呢?

在上面我们已经谈到连交易费用的度量都是极为困难的,那么要度量在交易费用的基础

上衍生出的制度变迁的成本不就是难上加难了吗。诺思并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正是

因为此,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你才会常常看到这样的句子:人们会对制度变迁的

成本与收益进行估算,只有当人们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人们才会采取这一行为。我

们会发现这里的“预期”与“估算”说的都是很牵强的。更何况制度本身也具有很多属性,

如阶级性,公共性,正负性(有些貌似好的制度其实是方便了一些人钻空子)等等。有鉴于

此,某一特定的制度变迁究竟是减少了交易费用还是增加了交易费用还很难说。但是在人类

历史的发展中似乎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制度似乎是越来越好了。

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思在解释历史时陷入困境后才引入的,因而,我的感觉是这一理论似

乎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工具来时制度变迁理论更加完善,但这样却又给这一理论本身带来了

很多问题。(有点像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在这里只是大概提一下,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问

题将会在下面单独讨论。

制度重于技术?

一种常见的误解以为,只有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才是本源性的东西,技术进步和生

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高兴技术产业发展的快慢不是决定与政府盖了多少钱,掉了多少人,

研制出多少技术,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

排,社会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吴敬琏

可以看出,这和诺斯的论调是同出一辙的,他们同样是强调制度的重要性。那么,既然

制度如此之重要,为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会忽视它的作用呢?我认为制度之所以长期以来被

认为是不变的,是因为人们对制度的认识不足(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这就需要

借助其他的东西来认识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缺少一套对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经济增长之

间的关系的研究体系。另外就是在大多数时候,制度变迁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它具有很

大的长期意义(参看下面的制度变迁的一般框架)。与此相比,一项“好”的技术一旦的一

发明,便会被迅速的推广使用,且具有明显的“自我强化机制”。

很多新制度经济学家都会和古典经济学家争论说制度重于技术。 诚然,制度为技术的

发展、经济的增长营造了环境、创造了条件,但是技术的进步则为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争论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究竟何者为因,何者为果,以及哪一个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起决定性作用,就如同讨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其实际意义并不大(如虽然诺斯证明

了在产业革命前是先有一场制度的变革的,然后才导致了第二次经济革命,那么我们不禁要

问是什么引起了这场制度的变革呢?)。如果跳出制度与技术谁是更为根本性的争论这样一个

圈子,让我们从经济的增长这个视角来看,我认为制度因素与技术因素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他们共同为经济的增长而服务,并且只有当把制度与技术的贡献转化为经济的时候,他们在经济学上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

但是,对于具体的历史时期,这样的讨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如我认为,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制度重于技术)。 这就需要人们(往往指国家)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对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估算。如果由技术变迁所引起的经济净增量大于由制度变迁所引起的经济净增量那么,国家就应该先想办法发展技术,以此来带动制度变迁,然后二者相互协调,共同为经济的增长服务;反之,就先进行制度上的改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估算往往是不准确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人们的意识形态,并且当国家已经决定要采取制度变迁或是技术变迁的时候,他们成功与否,也并不严格符合上面所作说的成本——收益分析。因而这种决策的成功率支具有概率上的意义,而不服从因果决定论。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三 制度变迁的一般框架

由《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这本书具体来看,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1 由于相对价格或意识形态的变化,引起了制度的不均衡,从而使得一部分人有了改变现有制度的倾向,暂且把它们称为第一行动集团;

2 由第一行动集团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

3 当这一制度提出以后,其他人则分成了两大阵营:支持者和反对者(对于不属于这两者的则不予考虑)

4 接下来则是旧制度的拥护者与新制的倡导者这两大集团博弈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分为渐进式的比较缓和的过程(大多数制度变迁都属于这一类)和突变式的暴力过程(如法国大革命),两种过程所付出的代价的差距是巨大的,

5 最后制度变迁的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也可以被理解为众多利益集团博弈的最终的均衡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里所谈到的制度变迁其实更倾向于是诱致型的制度变迁。它具有盈利性、自发性和渐进性等显著特点。因而,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制度变迁的方式。与此相对的,强制型的制度变迁并不需要按照上述过程完成。强制型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在这里,我更愿意把国家理解为一种在暴力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国家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保护产权以换取税收。国家在进行制度变迁的时候,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而它的资本就是自己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方面的优势。并因此可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但是国家并不是中立的,更何况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效果常常要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事与愿违)。因而,我并不认为它是一种好的主要的制度变迁的方式。那么,为什么强制型制度变迁常常又是必要的呢?

除了制度具有很大的公共性、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以外,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单纯依靠诱致型制度变迁,往往会导致制度供给不足。这又于制度是具有差异性的有关,简单的说,就是一些特定的制度必须要有特定的团体来实施。如法律必须由国家来制定。

综上所述,虽然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也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但是,我认为除非必要,否则国家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促成成功的诱致型制度变迁上。

(在这一段的分析中,已经隐含了,制度变迁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四 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基石

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

正如陈郁在《经济史中的制度与变迁》的《译者的话》中所说的“显然,诺思教授在制度变迁理论中对产权理论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可诺思教授处理问题的独到之处则是将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结合起来”。在我所参看的关于诺思的著作与论文中,很少谈到关于产权的问题,而关于国家理论则往往写得比较多。我想这大概和诺思的一个论调有关,国家决定了产权,因而国家是更为根本性的。但是,我想如果离开了对产权的分析,我们也无法去理解国家。即产权结构往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性质。

传统的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起源的特性,其中最有影响的也不外乎是契约理论和掠夺理论。前者认为,国家是选民达成契约的结果,他要为选民服务,并且由于契约限定着每个选民相对他人的活动,因而契约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后一理论则认为,国家是某一特定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国家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掠夺性国家通过界定一套产权,以使权利集团收益最大化。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现实中的国家往往居于这二者之间。如“契约论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其后的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有鉴于此,诺思提出了“暴力潜能”分配论的观点使得上述两者得以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内。即如果暴力潜能在选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国家,如果这种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掠夺性国家。紧接着诺思提出了他的国家模型, 一个具有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统治者的国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

其一是,国家为了获取收入,常常以提供一组服务,如保护产权和维持社会公正作为与公民的交换条件,获取选民提供的税收。以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由于国家提供这些服务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因而作为一个专门从事这些服务的组织,国家由此得到的社会总收入要高于每一个社会个体自己保护自己拥有的产权所得到的收入。

其二是,国家为了使自身收入达到最大化,它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一个集团设计产权,在这里,国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

其三是,国家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一潜在竞争来源于其他国家以 及在“现存政治—— 经济单位中可能成为潜在统治者的个人”,正是潜在竞争对手的存在,促使国家在行使其职能时不得不做多方面的利益权衡,并防止被潜在竞争对手所替代的可能性的发生。(《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其次国家还有两个目的:(1)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2)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

但由于在这两个目的之间往往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种基本的矛盾是使社会不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根源。(由此也就产生了著名的“诺思悖论”)又由于技术的变化、更有效率的市场的拓展等等,改变了相对价格与选民的机会成本,最终导致与产权的基本所有权结构的矛盾。即导致了国家内部的不稳定性。(《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至此,也就完成了诺思的国家理论的基本框架。

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完成了这一基本框架的叙述之后,对于国家究竟是什么,我感到更加模糊了。我觉得弄清国是什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对国家的一切解释都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首先我想从“暴力潜能”分配论入手进行分析,我始终对于这一概念感到难以理解,在所查的文献资料中有关国家理论的地方,虽然都会提到“暴力潜能”,但大多也只是把诺斯

的话重复一遍而已,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在这里,我先说一些我的不成熟的看法。

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他曾经提到国家决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是更为根本性的。这似乎也就是说,要了解制度变迁理论,就必须先要了解国家,然后通过国家来认识产权结构,继而来全面的理解制度变迁理论。但是按照上面的关于暴力潜能分配论的分析,这似乎又表明,先要看一个国家的权力在选民之间的分配情况(往往通过产权结构来反映),然后以此为基础来认识国家,进而理解制度变迁理论。我总觉得这里似乎把因果的顺序给颠倒了。并且有点循环论证的味道。

诚然,“暴力潜能”分配论对于历史地解释力是巨大的,他似乎可以囊括一切国家形态。但我认为它的缺陷也就在此。我认为一个具有真理意义的命题不仅要能解释历史,更重要的是能预测未来。对于许多事物,我们往往是先知道他的性质,然后依照此性质可以对他以后的发展做出的预测。但是按照暴力潜能界定的国家的性质,这种可预测性则大大地削弱了。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暴力潜能分配论中的“平等”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诺思也没有说明。如果没有平等的标准,那么之后所指的契约性国家和掠夺性国家也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按照这种理论,他如何对现实中的国家的性质进行界定呢?显然的,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会说他们的国家是掠夺性的国家。

再看国家模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和两个目标。我想这对于我们认识现实中的国家具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就我国而言,我想他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认识到无效率的制度的根源,以及如何才能营造高效率的制度环境)。但是,我认为这里的国家模型毕竟与现实中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出入。例如,此模型显然把统治者当成了一个非常理性的经济体,由此他才导出了国家的不稳定性是由于技术变化等原因。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国家的不稳定性往往是因为暴政,在这里我想大多是因为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并不存在对统治者强有力的制衡因素。其次,统治者也并不是理性的,吃喝玩乐对于一些统治者来说也许更有吸引力。另外,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剩余索取权的,在诺思的国家模型里,剩余索取权是清晰的,但是,现实中的国家机构往往要比它复杂得多,由此而导致的剩余索取权也很难清晰地确定。(第一次听统治阶级这个词的时候我可能还在上小学,但直到现在,我也说不清楚统治阶级究竟是什么)最后想说点题外话,我认为构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模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现在用得很多知识都是源自于西方的,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这众多的科学当中却看不到多少中国的影子。人们常说这是一个需要创造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在我的印象里,精明的中国人似乎永远都是在借鉴、在学习,学习自己的祖先,学习西方的文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从近代开始就这样被我们延续了下来。并且延续得很好。我不晓得我们究竟是被什么束缚住了,但确实被束缚住了。

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斯教授在解释历史陷入困境时引入的,由于意识形态理论的引入,使得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也更加接近真实,他成功地说明了历史上的搭便车行为,与此同时也论证了意识形态是寻求社会稳定性的灵丹妙药。

例如:虽然人们对投票和匿名献血并没有什么好感,但事实上,人们也确实去投票,确实去匿名献血。而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新古典的行为假定中是难以得到有效地说明的。但是这样的现象又确实普遍存在着。因此,诺斯教授就想到了要发展一套意识形态理论来克服搭便车问题。无可否认对于这样一种以无招胜有招的意识形态理论,他却使得已受命许多问题,但我认为,也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性,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说,在引入意识形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总是先看到一种行为,当这种行为用成本——收益分析不能奏效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会说这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但我想形成一种用意识形态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是非常必要的——就像新古典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那样(但他又不可能像成本——收益分

析那样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这主要由于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阶级性等)。然后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通过缜密的权衡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其实诺思也曾提到过这个问题“对于解决搭便车这个难题,意识形态的实证理论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意识形态本身又特别的复杂,在一个社会里,既有一些意识形态是被大多数人们所认同的,与此同时,每个人由于自身经历的不同,又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并且对于这种世界观,我们是无权告诉他们那究竟是对还是错的。如诺思在论述时曾指出“家庭和教育会灌输给人们一种价值观念,使每个人的个人行为受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协调。”另外,意识形态又“努力使个人和团体的行为方式理性化”(《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还有就是人们对于公正的看法,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社会中既存在“证明现存的产权结构和交换条件的合理、公正”的意识形态,也存在“抨击现存的结构不公”的意识形态。(《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以上这些都恰恰是说明了意识形态本身的复杂性。

在论述到意识形态的起源是,诺思指出“不同的意识形态起源于地理位置和职业专门化”。但是具体到现阶段,在我们认识意识形态的时候还决不能仅仅限于此。比如说,华北平原千百年来就一直在那里,千百年来也一直就有人在那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但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显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于意识形态的本质陈郁教授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是行为决策更为经济,同时它不可避免地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一旦人们发现其经验与他不服,人们就会试图改变其意识形态。”这里有两点需要进行说明。

第一, 意识形态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形成,并不断变化着的。这种变

化的来源有很多,诺思教授就相对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意识形态的改变做了一些说明。(主要例举了四中,具体见《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55页)

第二, 也是我最想要说明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

的看法。从这个视角来看,其实意识形态与制度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他的适用范围却比制度更为广泛。在本书中诺思教授有一段颇为精彩的叙述“如果每个人都相信私人家庭‘神圣不可侵犯’,那么可以在室内无人而门不闭户的情况下不用担心房屋会被毁或被盗。如果一个美丽的乡村被认为是公共物品,个人就不会随便乱抛人杂物。如果人们相信政治民主的价值,他们就会把投票当作一项公民的义务来履行。为了所有者的利益,劳动会勤勤恳恳,管理会兢兢业业;契约就会像在法律上那样,同样在精神上受到尊重。”这里所描述的一切似乎比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还要美好,而且这绝非不可能!虽然中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离此还差了很远,但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与张军博士的对话中,诺思教授曾经谈到了国内普遍存在着的不守信誉和不守约的问题。他指出“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中国还存在这么多问题的基本原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人们不讲信誉和不守约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使他们守约的办法。千百年来,人们的思想是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所形成的。他们必须学会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就像在一个家庭和在一个家族中一样。”

既然对意识形态以及他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下面我想提出我的一些关于意识形态的看法。首先我认为意识形态是存在着阶级性的。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诺思教授一方面赞扬马克思说,马克思的见解对发展成“阶级意识”具有重大的贡献;而另一方面又说,意识形态是颇便存在着的,但并不适用于任何阶级。不知道该如何去把握它的这种论断。

然后我想就中国的意识形态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首先我认为很有必要先构造一个关于中国的意识形态的模型。我把他用图来表示如下:

低 高

图1 图2

图1:左边的纵轴表示意识形态的灵活性(这里指一种意识形态适应其他的意识形态的能力),而横轴则表示他的稳定性(这里要求此种意识形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类似于共同的信仰),右边的纵轴表示处于这一灵活性与稳定性的意识形态所占的比例。图1中的虚线表示理想的曲线形状,实线表示中国的情况,加粗的线表示处于这一灵活性与稳定性的意识形态所占的比例。从图可以看出,我认为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高度的稳定性这两个区间内,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处于空白的。换句话说就是在广大的地区,既缺少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又缺少一种高度的凝聚力。我想这也是改革的难处之一。另外,此曲线也过分的图像原点,以致有些畸形。

图2:左边的纵轴表示某一意识形态的群众基础,横轴表示不同的阶层,右边的纵轴表示某一意识形态在一国中的权重(我主要是依据基尼系数来衡量的)。图2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阶层的意识形态在一国中的影响力。实线表示出于某一阶层中持有相同意识形态的人数。

当我们在进行改革的时候,意识形态既是一种资源存量,他约束着我们改革的路径,但它也是一种可以加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在我国目前的一些改革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动不动就强调制度创新,并且这些所谓的制度创新往往就是一种认为设计的结果。”(《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卢现祥)我想,如果上面所说的曲线的一成立的话,应该会对我国的改革具有一些借鉴意义。

五 经济史

在这一段中,我只是选择一两段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史进行简要地说明。

第一次经济革命

第一次经济革命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从原始的狩猎和采集向定居农业转变的过程。为了说明稀缺劳动力资源会从传统的狩猎采集转移到农业上,诺思先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比较静态经济模型。如下:

以下是小弟写的一篇读书笔记

以下是小弟写的一篇读书笔记

在此我们首先要做以下假定,假定劳动力是固定的以及资源存量是由生物本身决定的。现在,可以对这个图作一个简要地说明,A点左边表示相对于劳动力规模,生物是过剩的;A点—B点之间表示随着劳动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狩猎的边际效用开始减少,但仍然高于从事农业的边际效用;B点右边则表示从事农业的边际效用大于狩猎,此时,劳动力会从狩猎采集转移到农业上来。

接下来,诺思总结到有三种变化可以用来解释从狩猎业向农业的过渡:即狩猎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规模的扩大。

但是,这一模型是不完整的,因为它没有清楚地说明史前人类的产权结构。大家都应该熟知这样一种观点:无限制的使用一种资源会导致其无效率性。当资源的需求增加时,这种无效率会导致资源的枯竭。而狩猎业恰恰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形,由于没有建立起排他性的产权,狩猎者们会疯狂的对动物进行捕杀,因而使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与此同时,也导致了狩猎成本的上升。比起作为排他性的公有财产组织起来的原始农业来说,狩猎业的产权效率是低下的。而在诺思看来,狩猎的公有产权与农业的排他性公有产权的差异是解释第一次经济革命的关键所在。“狩猎和农业的不同类型的产权确实使技术的变化将逐渐导致劳动向农业部门的转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产业革命

在提到诺思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会联想到它的那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对经济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他的这种观点,在有关产业革命的论述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指出“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结果在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发明的产权得到更好的界定,从而在提高了创新收益率的同时,创新成本得到根本性的降低。正是这样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那么,既然产业革命的影响如此之巨大,而制度又在这其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先前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都忽视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呢?“因为新的东西仅仅是粮商的变化,而没有革命性的特征”。在举出了几个例子之后,诺思如是说,“真正的产业革命的出现要迟得多,即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但是,我认为在对产业革命的认识中,最具吸引力的还不是“制度重于技术”这一命题。而是究竟什么样的制度导致了产业革命的发生。(在第11章中诺思已经论述了为什么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在法国和西班牙。)这对我们现实中的制度变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诺思指出“知道近代,不能在创新方面建立一个系统的产权仍是技术变化迟缓的主要根源。”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制度呢?按照诺思的观点,有效的制度至

少应当有如下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人们搭便车的可能性,从而使个人收益率尽可能的等于其社会收益率;第二,给每个社会成员已发挥自己才能的最充分的自由,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参照上述两个标准,思考一下,为什么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我国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很多,但却始终发展不起来呢?其原因可能也就在于缺乏保护专利的强有力的制度吧。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因为在各种制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如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实行政企分开,但改革的结果大家都是看得到的:政府照样对企业进行干预。这个中的原因就在于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到位,一些人就可以通过改革形式的变化获得好处,形成一种既得利益集团。因此,要想成功地进行改革,不仅仅要目标明确,还需要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配合。

六 有关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想法

也许是深受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始终认为一个具有真理意义的命题,应该不仅仅能解释过去的和现在正发生的事,他最重要的是要能对来作出合理的预测。通读完全书,我们不难发现,此书对未来是很少涉及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涉及。其实我们在本书的结尾也不难看出诺斯教授写作本书的目的。“作为约束演变理论而被接受的经济史不仅要解释过去的经济实绩,而且要为现代社会科学家提供有关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中解释现行政治—经济体制的实绩。这一任务仍待继续。”(《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并且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的。因此,即使它对于我国的制度变迁有很大的启示,在选用时也必须慎重。至少在此制度变迁理论框架下得出的最终结论与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理论的最优的社会制度是相左的。这就需要我们缜密的加以权衡。

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石: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诺思在运用他们进行分析的时候更多的是看重其一般性。当然这符合科学研究的一个特点,即要总结出具有一般意义的东西,然后将其上升为理论。但是,具体到每个国家的情况又将是特殊的。这又需要我们将这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然后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变迁理论(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也略微提到了一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服务。

另外,我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对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作了修正,使得经济学世界里的经济人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但是,这种修正又是不完全的——它忽视掉了人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阶层或是利益集团,他们的行为不可能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离开人的社会属性谈人,必然还是抽象意义上的人。

最后,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也会由衷地相信中国将会是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好的沃土。这不仅仅是因为新制度经济学将会在我国普遍存在着的寻租现象,产权的不完善,信用危机的蔓延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亦或者是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拥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将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而是因为我似乎从新制度经济学里看到了整个世界的未来以及对正在腾飞着的中国的一种深深的信任!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范例

读书笔记姓名洪心洁学号班级24069335106级会计学1班前言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搜索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阅有关期刊和查找网页上相关的资料四种方式为我的论文治理型内部审计起免疫系统的预防作用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并...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gt范文一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读书笔记范文

德不厚福不居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读书笔记的概念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2读书笔记的作用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2做读书...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二写读书报...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读童年有感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埃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摘录式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

杜威五大演讲读书笔记

杜威五大讲演教育哲学部分读书笔记一教育的必要性1为什么教育必不可少生与死的问题1人类婴幼时很弱不能独立必须依赖他人的抚养教育和训练2人死后要传承经验和知识教育是从婴孩时期渡到成人时期的一只摆渡船2为什么教育哲学...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书名作者文章背景可有可无好句好段摘抄12语言赏析可有可无读书心得重点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

我要小学生读书笔记模板

书海徜徉学生姓名第周我读了这篇文章真美呀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词语超市绝妙句子本人感悟书海拾贝学生姓名第周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妙极啦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好词佳句我的感悟

成教读书笔记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笔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读书笔记一我的设计题目及研究方向我所选论文的题目是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设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阶段我阅读参考了功率因数校正原理与控制IC及其应用设计...

小学生读书笔记表

读书日期20xx年月日

读书笔记范本(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