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

时间:2024.5.2

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有感

本书是由英国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所写。它不仅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而且在科学的历史上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在其后的300年时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这本书囊括了从小学到初高中的所有基本概念、原理,对一些现象方面给予了合理的科学解释。

读了本书,我感觉我以前的物理知识体系更加完备了,其实这本书中介绍的定义原理都不是完全独立的,不同的东西总有一些微妙的联系,比如,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和万有引力和相似性,电场和磁场。在学习的时候要善于类比,就拿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来讲,其公式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库仑力F=kQ1Q2/r2 ,而万有引力F=GMm/ r2其中k和G都是系数,Q1、Q2是两个电荷和M、m是两个物体的质量,库仑力公式中r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而万有引力中r是两个物体球心之间的距离。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只要明白其中代表的符号的意义,并注意类比,很多物理公式都是想通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们的学习效率将大大的提高。

牛顿写的这本书是经典力学的权威著作,它的产生不仅给人类系统的阐述了自然界中的力,而且为量子力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涉及到了包括我们所学到的各种力,另外还包括了流体力学的相关研究。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我们所熟悉并且已经学习过的,通过这些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比如,为什么人在冰上更难于行走,潮汐现象,钟表的单摆等等一系列关于力学现象。牛顿并没有声称自己要构造一个体系。他在本书第一版的序言中指出,他要致力于发展与哲学相关的数学,这本书是几何学与力学的结合,是一种理性的力学,一种精确地提出问题并加以演示的科学,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他的任务是“由动现象去研究自然力,再由这些力去推演其它的运动现象”。

因为我是理科学生,所以这本书我读起来还是比较快的,因为牛顿的各种原理对我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开头绪论和第一编

介绍了力学的基本运动三定律与基本的力学量;其中质量的概念是由牛顿首先提出及定义的,牛顿在当时称其为“物质的量”,现在这一名称被另一个物理量使用,质量用M或者m表示,而现在的物质的量用n表示。在第二编中,讨论了物体在阻尼介质中的运动,提出阻力大小与物体速度的一次及二次方成正比的公式,这为流体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牛顿研究了气体的弹性和可压缩性,以及空气中的声速等问题,这些研究为牛顿提供了一个展示他数学技巧的舞台。第三编题目为宇宙体系,使用了数学的论述,讨论了太阳系的行星、行星的卫星和彗星的运行,以及海洋潮汐的产生,涉及到多个星体之间的运动问题。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虽然科学家们在运用牛顿经典力学方法及成果的同时使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当时人们在接受和运用牛顿的科学成果之时,没有搞清它的适用范围,错误地作出了不适当的夸大。例如,当时有的科学家认为所有涉及到的物理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不变的引力和斥力,认为只要把自然现象统统用的力作用的结果解释就可以了。这造成了“力”成为人们对现象和规律缺乏认识的避难所,甚至把当时无法解释的各种现象都冠以各种不同力作用的结果。因此,牛顿经典力学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在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待经典力学的时候,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其得与失。在利用牛顿经典力学理论解释自然想象的时候,一定要熟知各种定律的适用条件,深思熟虑,严格地做学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开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充分的利用它的精髓,更好的推动我们对科学的认知程度。

总之,读完这本书之后,自己的力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备,对于一些自然想象可以独立地给予合理的解释。另外我还学习到了,不能片面的迷信科学,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各种事物的想象。


第二篇:《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刘倩 国民经济学 2006020234

最近,一直都在忙兼职班主任的事情,书,确实读少了不少,但是在与小师弟小师妹的交往中,我又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华师经管院的招生是大类招生,我带的班级是经济学类1班。经济学类,别说对于他们,就是对于我这个理论上已经读了6年大学的人来说,都觉得十分不解。于是,他们带着很多疑问,很多困惑,很多迷茫迈入了大学校门,开始了大学的生活??作为兼班师姐,自然会面对很多来自他们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学究竟是什么,要学哪些科目,学经济学以后有什么用。后面两个问题都还挺好回答的,但第一个问题,一个本源的问题真的把我给问倒了。于是,新生进入军训后,趁着一些空闲,我端起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在这本经济学的里程碑和经济学入门教程中找到答案。

马歇尔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他生于英格兰,18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剑桥任教九年,然后又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又回到了母校执教,直到19xx年退休。这样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进入大学后开始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而且他最有兴趣的哲学,但他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

有人说,每一本经济学巨著,之所以流行或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状态,符合各自历史条件的要求。亚当?斯密在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强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马歇尔继承了斯密的“看不见的理论”,反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他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阐述了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特别是边际效用论,形成了“折衷的理论体系”。他在这本书里建立了静态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的这一著作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这本经济学著作,在马歇尔在生之年就出版了8次之多。

马歇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相当严密的体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体系,一个研究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这本书分成了6篇。第一篇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需求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第二篇,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生产、消费、劳动等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篇,需求及其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在这一部分,讲述了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第六篇,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即微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运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也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二者同时起作用的。而《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

马歇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刘倩(2006020234

1 )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那个本源问题。书中是这么讲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学问,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机,即人为什么会进行这样那样的选择和活动”,马歇尔得到的结论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最坚定的动机还是获得工资和货币。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拿工资及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情感因素,经济学并不能直接衡量,但是经济学却可以用来衡量情感所带爱的苦乐得失。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主要研究各种人类活动的动力或阻力。这是经济学的起点。也是关于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以均衡价格为核心,分为消费论、生产论、交换论和分配论四大部分。除第一版和第八版两著者序言外,全书共分上下两卷16篇55章,另外还有13种附录。

在第一版序言中,马歇尔着重阐述了本书的一个特点,即“注意对连续原理的各种运用”,即把许多相关的经济范畴看成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又可互相决定,并对经济学著作中如何使用数学符号和图表作了说明。在第八版序言中,阐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主要颂扬了边际增量分析的普遍重要性,论述了局部均衡方法的正确和必要,还论述了纯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与明显局限。

导言篇进一步全面论述了以上问题。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及人类欲望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在谈到经济学实质时,他强调了用货币间接衡量人类情感和动机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提到这种衡量的局限条件。继而他认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基于两种动机:追求“满足”以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避免“牺牲”则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他用这两种心理因素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此外,还论述了经济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篇主要对若干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后面的理论阐发提供分析基础。主要涉及的概念有:财富、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收入、资本等。

第三篇“论欲望及其满足”,进行了需求与消费的研究。马歇尔的需求研究以欲望为出发点,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效用来满足的。他提出了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等概念,并提出需求一般规律:需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进一步又论述了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等问题。

第四篇马歇尔阐述了他的供给理论,也即生产理论。他主要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及其变动的规律。他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四类,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供给变动规律。之后得出供给的一般规律:价格高则供给多,价格低则供给少。同时也谈到了供给弹性。第五篇,着重论述他的价值理论——均衡价格论。马歇尔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决定需求一方的力量是某一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供给一方的力量是生产某一商品的边际生产费用。供求均衡形成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并且这种均衡是稳定的。他进而引进了时间因素,区分了暂时、短期、长期三种情况,认为时间长短不同,需求和刘倩(2006020234

2 )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供给方面对决定均衡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最后马歇尔还研究了垄断理论。

最后一篇讲的是分配理论,以四大生产要素为主体,阐述了它们的价格决定问题,这样就把分配问题转为生产要素各自的均衡价格问题。他将工资看作是劳动的均衡价格,利息是利用资本的均衡价格,利润是企业家组织能力的均衡价格,地租是利用土地的均衡价格。马歇尔经济学说体系的最大特点是折衷主义。他不仅承袭了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论”、“效用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节欲论”和“三位一体公式”等庸俗经济理论,而且吸收了19世纪末出现的“边际效用”等新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应对其进行分析和批判。但同时,书中的某些合理因素,特别是某些分析方法对我们也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经济学原理》一书在西方流行了近半个世纪,是一本权威性的教科书。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以及关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分析,至今仍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即使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凯恩斯理论,也仍然接受了它的不少东西。而在第二次大战后流行的萨缪尔逊的《经济学》教科书,则干脆将马歇尔该书的基本内容综合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此外,自60年代末以来流行在英美等国的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都是师承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的。可见该书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马歇尔1842年出生于伦敦郊区的一个工人家庭,虽然家境一般,父母却努力让他受到很好的教育。青年的马歇尔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尽管他对哲学饶有兴趣,但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毕业后,马歇尔在剑桥大学任教9年,然后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任教直到19xx年退休。

马歇尔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而不考虑市场与市场之间的影响。他用上升的供给曲线和下降的需求曲线分析收入、成本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价格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的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

马歇尔特别关注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他把贫困问题归因于劳动市场。在劳动市场里,非技术性劳动的供给由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所决定,即工资水平上升时,人口增加,从而劳动供给也增加。但对非技术性劳动的需求却因为机械化而持续减少。供给与需求这两种力量是非技术性劳动的工资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缺乏技能和谈判力量的工人只会得到较低的工资,这导致穷人的健康和教育水平无法提高,他们的儿女也会有同样的遭遇。马歇尔吧解决贫困的希望寄托于教育,他主张限制非技术工人的家庭规模和建立累进税制度,但不主张设立最低工资保障和工会。在宏观经济学方面,马歇尔采用了购买力平价的概念来解释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

刘倩(2006020234

3 )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作为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马歇尔在他的著作里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把数学的定量材料仅仅作为附录和脚注。他独自开创边际效用理论,然而他在未把该理论完全纳入他的体系之前并未公开这一创见。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 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 “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末经济学之大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阿弗里德.马歇尔,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对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进行学习和研究很有必要。在我学习马歇尔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把他的一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比较研究,写出了一些札记,与大家共享,并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绪论中指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对人类一般生活的研究;是对个人与社会活动中获得和使用保证生活安康物质必需品的最密切相关的部分的研究”。在序言中指出:经济规律和推论只不过是在某种程度上用良心和常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建立可以指导生活的规则性的资料。马歇尔也重视道德与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经济人”的完全利己主义假设在道德面前是不成功的,利他主义也是普遍的。

马歇尔很关注贫困,在导言部分他把贫困人口称为“贱民”,并认为他们“身体、精神和道德方面的不健康”,贫困是主要原因。由此我们可以很鲜明地看到马歇尔的阶级立场,他已经把人的身心健康与否与经济状况画上了等号,在他的眼中,只有那些比较富裕的人身心才是健康的,才是有道德的。他认为“贫困毁了穷人,研究贫困的原因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中的一大部分人的堕落的原因”。这使我们看到在马歇尔这里确实是另外一种政治经济学,他认为经济学一方面是对财富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的研究。马歇尔把穷人称为不健康的人,称为堕落的人,把财富多少与人的品质严格挂钩,实际上是一种以财富多少来划分人的等级的行为。

个别人认为马克思的阶级划分是以财富多少来划分的,这是错误的,我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讨论》一文中已经对此进行了纠正,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划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标准是以是否有资本来剥夺剩余价值,并不是以财产多少来划分。现在可以说以财富多少划分人的等级的恰恰是马歇尔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刘倩(2006020234

4 )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学家,在他们眼中穷人因为穷,因而他们是坏人。大家至此可以看到马歇尔是多么的荒谬,西方世界以此作为经典,真不知道他们的所谓平等体现在那里。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更科学,才更适应中国的发展,这是我学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第一个印象

《经济学原理》作者简介

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192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著名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于1861年入剑桥大学学数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教数学,后转向研究经济学。1877到1884年先后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牛津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1885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直到19xx年退休,在此期间还参与英国政府政策咨询活动。退休后,仍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经济学原

理》是他的主要著作,这本书在1890年出版之后,曾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代的著作。

[编辑]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现的时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是国际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继创立的时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自从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后,以往庸俗经济学的辩护理论已被马克思所揭穿,它们已经不能为资产阶级担负起辩解的任务,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创立一些新的理论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适应这种要求,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中就出现了新历史学派和以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里昂·瓦尔拉和奥地利学派等为代表的边际效用学派。到了十九世纪末,马歇尔便吸收各新旧庸俗经济学派的学

说,写成了《经济学原理》一书,

在本书中,他把各种庸俗经济理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和边际效用论等等,凑合成一种折衷主义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均衡价格论”和以这个理论为基础的分配论。该书常被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

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相提并论,被公认为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 “里程碑”。 《经济学原理》,宣传渐进改良,采用折衷主义方法,综合各种经济学理论,尤其在英国古典经

济学的形式下,吸收边际效用学说,因而其理论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全书分6编。第一编,序论。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及人类欲望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认为

其目的在于解救贫困和增进福利。

第二编,说明财富、价值、土地、所得、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准租等基本概念。

第三编,欲望与满足,论述消费理论。第四编,生产要素,论述生产理论。

第五编,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

第六编,国民所得的分配,论述分配理论。

《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马歇尔以英国古典经济学中生产费用论为基础,吸收边际分析和心理概念,论述价格的供给一方;又以边际效用学派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改,论述价格的需求一方,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之两刃,是同时起作用的,从而建立起均衡价格论。马歇尔分析了均衡价格的3种形式:暂时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均衡价格,研究了生产成本的3种情况:递增成本、递减成本、不变成本,提出了“弹性”理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概念,并建立了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及其公式。马歇尔还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论述了工资、利息、利润、地租,它们分别是劳动、资本、企业家能力和土地的均衡价格。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是静态局部均衡刘倩(2006020234

5 )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分析的典型。

《经济学原理》集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发展之大成,并为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书中,马歇尔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的学问。这个定义从本质上来看与传统的经济学定义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它扩展了经济学的定义并吸纳了边际学派的理论分析。这里,马歇尔所说的研究人,主要是研究人的动机。他把人类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前者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后者则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虽然人类的动机从性质上讲是无法衡量的,但其满足和牺牲的程度或者在数量上却可采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如以货币作为标准来衡量。因此,经济学主要就是用货币来对人类行为的动力和阻力来进行分析。这样,马歇尔就使经济学建立在人类心理分析的基础上。不仅如此,马歇尔还吸收了历史学派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广义界定,主张经济学与社会学的

合流。

[编辑] 经济学方法论。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建立了经济学的“静态分析范式“,现在被演变为局部分析法。熊彼特曾说过:与其说马歇尔创造了一种分析的工具,还不如说他熟练地掌握了一种的工具;马歇尔的方法论主要

可概括为:

(1)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历史主义的描述法。他对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经济学研究是采取历史归纳法还是采用抽象法的争论的态度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种方

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该相互排斥。

(2)吸收了进化论的观点,提出的“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连续原理,用以分析各种商品现象。

(3)数量关系分析法更明确地演化为边际增量分析法,不仅用它分析价值问题,而且把它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的分析上,如国民收入的分配、生产、要素的组合替代原则,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的配置

原则等。

(4) 把力学中的均衡引入到经济分析当中,创立了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运用这种访求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如均衡价格的形成。这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法的基础。

(5) 运用数学公式、几何图形以及图表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例如供给表和需求表、供给曲

线和需求曲线,弹性公式等。

二、 价格理论。

在书中,马歇尔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价格理论,亦即他的价值论。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歇尔把传统经济的供给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决定论进行了有机结合。他认为,需求和供给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均衡价格。这样,马歇尔既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这一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三、分配理论。

马歇尔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扩充为生产四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这是他的一个独创。他运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个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成为四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即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形成。它们的均衡价格主要由工资、利息、地

租、和利润来决定。

刘倩(2006020234

6 )国民经济学2006级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四、关于竞争与善恶

马歇尔对“竞争”研究也比较深入,在《经济学原理》导言中,他指出:竞争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他认为“竞争”这个词充满了罪恶的意味,而且还包含着某种自私自利以及对他人的福利

漠不关心的意思。

马歇尔认为人的自私性在古代同样存在,近代不过是“有着有意的自私自利的特点”,他认为“近代的特点是有意识性而不是自私性”。同样近代具有的有益的无私奉献之心,在古代同样存在但只不过古代

不具有有意性的特点。有意性自觉性成为现代自私、无私的特点。

马歇尔一方面说竞争充满了罪恶,另一方面认为限制竞争会生成特权阶级,他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是通过评判竞争, 推出一个词:经济自由。他认为经济自由是近代企业和产业的特征,不含有任何好的或坏的道德评价的意味,只是一个更有远见以及更为谨慎和自由的选择。经济自由的观念实开自由主义

之先河。

马歇尔的竞争理论把竞争建立在“恶”的基础之上,最后走向了一个极端,他认为,如果将竞争与为公众利益义务无私工作的积极合作相对比的话,那么即使是最好的竞争形式也有害,“在一个人人都十分

善良的世界里,竞争就不会存在了”。

显然,马歇尔的竞争观念中,恶是肯定方面,善是否定方面,当善的一面达到尽善时,竞争就不存在了。但我们知道,善恶是相对的,有了善才有恶,二者不可能单独存在。没有恶的一面的竞争也是不存在的,没有善的一面的竞争也是不存在的,但竞争确实有两种, 一种是恶的竞争,一种是善的竞争,

只不过恶的竞争是恶的一面具主要方面的竞争,善的竞争是善的一面具主要方面的竞争。

马歇尔的竞争观没有看到善与恶的对立统一性,没有看到有善意的竞争和恶意的竞争两者的存在,没有动态地历史地去看竞争的善与恶,对经济自由也陷入了绝对化泥潭,需要扬弃。当然其竞争思想

研究是很深入的,表达方式也具有独特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读后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总之,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懂。一方面,马歇尔吸取了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常学说的经验,深恐自己的理论不能应用于实际,于是尽量使自己的经济学著作通俗易懂;另一方面,马歇尔对经济分析中引用数学和图示方法感兴趣。虽然本书中并没有使用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的工具,但正如许多经济学家后来指出的那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只是把数学这个

伟大的工具巧妙地隐藏起来了。

刘倩(2006020234

7 )国民经济学2006级

更多相关推荐: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1685年43岁的伊萨克牛顿正处于他科学创造才华的巅峰时期在皇家学会的一些成员特别是哈雷的敦促下牛顿开始着手撰写了一部直到今天仍被誉为个人智慧的伟大结晶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与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一位为人类建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本书是由英国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所写1685年43岁的伊萨克牛顿正处于他科学创造才华的巅峰时期在皇家学会的一些成员特别是哈雷的敦促下牛顿开始着手撰写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

读后感开始对这本书不是太了解今天上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门课程我对此了解更加透彻了让我知道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本书是由英国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所写牛顿写的这本书是经典力学的权...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读后感

全书的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历史概论中介绍了自古希腊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学的概述包含作者对法律的哲学思考和作用的哲学思考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以及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20世纪的西方法律哲...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从法哲学原理中批判黑格尔的历史观黑格尔是是德国思想史上的一位圣哲他既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又是德国古典法学的主要代表法哲学原理就是黑格尔在法学方面的代表作黑格尔的哲学具有一种无坚不摧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以我对哲学的理解哲学应该属于这样一类人内心强大但是疯疯癫癫绝大部分都神经质为什么呢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后仔细一想结果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以我看来这是很可怕的好像...

《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原则与内在矛盾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己为目的将他人是为手段通过个体之间的普遍交往来构建自己的现实生活世界总的来说市民社会有两个基本原则即特殊性原则和普遍中介原则所谓特殊性原则指市民社会中的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后感 河海大学汪宇 研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河海大学汪宇20xx研一1通读分别标注出看不懂和看懂了并且觉得很很深刻的部分比如说2尝试着去寻找整体的脉络按照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实践批判的思路阐述3具体内容一对宗教的批判是对现实世界批判的胚芽...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马克思以论述宗教为切入点指出除哲学领域之外德国在其他领域都处于落后地位的沉疴并期以无产阶级革命唤来高卢雄鸡的高鸣而结束全文开篇马克思寥寥几段却十分精当地论述了已成历史的宗教问题就德国来...

作为自由意志外化的伦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札记

作为自由意志外化的伦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札记作者田景仲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自由意志这一核心概念并将其根植外化于黑格尔的伦理体系当中试图从自由意志的角度来重新解读黑格尔伦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家庭...

马克思主义原著读后感

近两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倡导在全国应该大兴读书之风广大党员和干部要身先示范带头做好学习的表率要真正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