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14章

时间:2024.4.20

第十四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失业

一、 失业的影响

(一)失业的经济损失

1、失业的最大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

? 失业率上升所引起的产量损失不可能在失业率下降的时候得到补偿,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不

可能移至下期使用,失去的将永远失去。

2、失业的另一个损失就是人力资本的损失。

? 人力资本是人受到的教育和获得的技能的价值。

? 失业对人力资本的损失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失业者已有人力资本得不到运用。另一方面,

失业者无法通过工作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

? 长期失业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价值,因为人力资本闲置不用同样会折旧,即技能失去其原

有的价值。

(二)失业的社会影响

1、失业不但会使失业者及其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下降,而且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

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2、高失业时期,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高离婚率和其他各种社会骚乱,并使更多的人早衰早亡。

二、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 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

? 所有那此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

业者。

? 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称为劳动力。

?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就是失业率。

(一)失业的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那些具有某种熟练技术的工人的短期失业,是指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

作的过程中处于的失业状态,或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状态。

2、结构性失业:指由于某个行业的衰落或某种技术的废弃而产生的失业。这种人所掌握的技术

已经被废弃,要重新就业就必须经过再学习和新的技术培训。

3、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阶段性的波动造成的失业。在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下降而在经济

衰退时周期性失业上升。其造成的失业比例大,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是经济学家和政府最为关注。

1

4、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的季节性特征导致的失业。某些行业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对劳动

的需求在不同季度会发生增减。

(二)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1、上述几种失业中,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或非自愿失业。

2、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通常称为自愿失业。它们虽然可以通过加强工作信息传递和技术培训

等措施而减少,却不可能根本消除。

3、只要消除了需求不足的失业,即没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国民经济就算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

可见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主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这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的概念,也称为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 摩擦性失业率 + 结构性失业率

(三)失业的原因

? 失业的出现是因为工资缺乏弹性使劳动市场不足以出清。

? 在工资的调整之下,劳动市场会及时趋于均衡,即实际就业量一定是充分就业量,这时存在的

失业就只能是自然失业。

三、 奥肯法则

? 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资源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叫做潜在的国民收入,也称充

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只有达到了充分就业,才能使实际国民收入达到潜在国民收入水平。 ? 失业率越是接近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实际的国民收入就越是接近于潜在的国民收入。 ? 实际国民收入增长必须快于潜在国民收入增长,否则就不能保持失业率不变。

? 奥肯法则表时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有个经验数据是:实际

国民收入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2:1的关系。

? 奥肯法则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国民收入必须保持与潜在国民收入一样的增长速度,以防

止失业率的上升。

四、 促进充分就业的措施

(一)增加社会的劳动力需求

一国的就业状况取决于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水平,在劳动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

运行水平越高,社会总需求水平越高,意味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越多,劳动力的失业率就会降低。各国采取的宏观政策主要包括:

1、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如引导和扶持主导产业和吸纳就业强的产业发展。

2、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和公共建设方面的支出,以刺激行业发展,促进就业。

3、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利息率、扩大信贷规模,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增加就业岗位。

2

(二)改善社会的劳动力供给

改善劳动力供给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和提高供给质量两方面,使得劳动

力的质量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匹配。

1、控制劳动力供给量的方法主要是扩大劳动力受教育的覆盖面,延长劳动力的教育年限。

2、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方法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并充实职业教育和训练制度以缓解

结构性失业。

(三)完善劳动市场的供求机制

劳动市场的机制不完善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由于信息不畅通降低了找到工作的概率,或信息不对称使失业者技术与企业需求相脱节。

? 因地域、经济状况、种族等因素造成的市场人为分割,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

?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会进一步恶化就业状况。

1、在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方面,灵活调整的价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市场实现均衡。政

府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收入政策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工资水平,这种政策有助于消除由于实际工

资水平过高引起的失业。

2、建立多种就业服务机构,对就业服务部门实行专业化管理,为失业者及时提供有效的求职信息,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3、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国家的最后一道防护网,保证失业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避免社会

动荡。

第二节 通货膨胀

在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大致上有物价派和货币派两种。物价派主要是凯恩斯主义,他们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来定义通货膨胀;货币学派用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来定义通货膨胀。

一、 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发生时,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相对价格的不断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收入和财富在不同的阶层之间的再分配;

二是不同商品的产出和相对价格的扭曲,甚至是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扭曲。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是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2、通货膨胀对储蓄不利。

3、通货膨胀还会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3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益

低通货膨胀国家的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

二、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理论

1、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而对于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又有两种解释:

一是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等实际因素引起总需求变动的影响。

二是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影响。

2、凯恩斯认为,由于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叫膨胀性缺口。

3、需求拉起的通货膨胀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使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使价格水平上升。

(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 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供给就是生产,生产取决于成本。引起通货

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

? 成本推动的的通货膨胀又可以根据其原因的不同而分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

的通货膨胀。

(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这种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

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经济结构特点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的过程。

三、 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货膨胀的治理往往会以暂时降低产出为代价,因为反通货膨胀的基本方法就是降低总需求的增长。虽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降低总需求的增长可以通过削减货币供给增长和在短期中运用财政政策来实现,但在降低通货膨胀率中的具体主张上存在分岐。

(一)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1、凯恩斯主义认为,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会引起经济萧条,

从而需要付出产出和就业方面的成本。

2、凯恩斯主义主张,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应该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再用工资——物价

指导、工资——物价管制以及促进工资和物价稳定的税收计划等收入政策手段来配合。

(二)货币主义的观点

1、货币主义者认为,用降低货币供给这样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对产出成本的

4

影响不像凯恩斯主义想的那么巨大。当然,在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应该遵循渐进主义的方针,采取逐渐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方法。

2、货币主义不主张采用收入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率。他们认为,收入政策手段并不能有效地

控制工资和物价的上涨,而且,这些政策措施还会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不平等问题。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理性预期学派主张使用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方法来控制通货膨胀。

(四)供给学派的观点

减税是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核心,这是因为减税可以增强人们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增强厂商投资的积极性。结果,产出、就业和总供给都会增加,并促进价格水平的下降。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 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发现,失业率大约在6%~7%时,工资是稳定的,失业率低于该水平,工资上升;失业

率高于该水平,工资下降。

2、由于工资是产品成本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工资增加会直接转换为价格上升,这样菲利普斯

曲线可以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

3、一般来讲,工人希望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保持相同的比例增长。只有工资上涨率与劳动生产率的

上升率相同时,价格才不变。只要工资上涨的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价格水平就会上涨。

4、工资与价格的关系表示:△P% = △W% - △(Q/L)% ;△P%为一般价格的变动,△W% 为工资变

动率,△(Q/L)%为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5、当劳动生产率以年2%的比例上升时,菲利普斯曲线垂直向下移动2%,,在失业率为6%时,价格

是稳定的。这一假设数字表示在6%的失业率时,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该曲线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表明当失业率低于使价格稳定的比率时,可引起的通货膨胀的上升幅度。(若将失业率控制在5%,则会有1%的通货膨胀率,相庆的名义工资上涨为3%)。

6、菲利普斯曲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菜单,若容忍1%或3%的通货膨胀率,则可以

达到和保持一个5%或4%的低失业率。

二、 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

1、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以较高的通货膨

胀率为代价,可以得到较低的失业率。

2、批评者认为,这种通货膨胀与失业相互交替的结果只存在于短期。失业率的下降只是暂时。

5

3、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面临着向上移动的压力,调整的结果就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和较高的货

币工资增长率,失业率没有变。新古典综合派便开始用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移动来解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长期关系。这条向右上方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

三、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实际情况表明了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上移动的趋势。

2、6%的失业率被认为是均衡的失业率,虽然扩张性政策通过其对价格的效应有可能使失业率低于

这一比率,但是工资率最终会赶上来,迫使失业率返回自然失业率水平。

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除非在短期

内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暂时替代)。

4、在长期中,经济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垂直的菲利普斯曲丝表明了,无

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6


第二篇:经济学基础-第五单元


1. 以下( )不属于国民收入核算的同一类。

A、

B、

C、

D、

2. 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A、

B、

C、

D、

3. 以下因素不会影响GDP的测量的是:

A、

B、

C、

D、

4. 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 产品价值的变化 对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价值的估计 出口的增加 对非市场商品价值的估计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利润 政府转移支付 企业净利息支付 租金收入

A、

B、

C、

D、

购买新公司债券 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购买公司债券 上述都不对

5. 在GDP统计中,负的净投资数字:

A、

B、

C、

D、

6.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

A、

B、

C、

D、

7. 今年的名义GDP增加了,说明: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不可能出现 可能出现,若折旧足够大的话 可能由于库存大幅度减少而引起 将意味着经济中所生产的超过其消费的

A、

B、

C、

D、

今年的物价上涨了 今年的物价和产出都增加了 今年的产出增加了 不能确定

8. 已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

B、

C、

D、

9.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有直接影响。

A、

B、

C、

D、

10.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 25000亿美元和22000亿美元 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

A、

B、

C、

D、

实际GDP按价格变化作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 实际GDP就是绿色GDP,而名义GDP则不是 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 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

是非题

11. 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A、

12.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一个国家的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其GDP也增加100对 B、 错 亿元。

A、

13. 如果潜在GDP大于实际GDP,那么出口一定大于进口。

A、

14. 作为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指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是可获得的最好的统计数对 B、 错 对 B、 错 据。

A、 对 B、 错

15. 若一国人口迅速增长时,为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GDP必须以同样快的速度增长。

A、

16. 决定存货投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维持生产与销售正常运行的需要,而不是利对 B、 错 率。

A、

17. 总需求是家庭和政府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

A、

18. 若一国可支配收入的92%用于消费支出,则8%用于储蓄。

A、

19. 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口就等于对 B、 错 对 B、 错 对 B、 错 进口。

A、

20. 国民收入恒等于国民产出是一个反映均衡关系的例子。

A、 对 B、 错 对 B、 错

更多相关推荐:
经济学心得

学《经济学基础》的感想在未接触经济学之前,我对经济学充满好奇。同时我也对当今的经济制度充满好奇,在这个经济动荡的时代,到底谁会是当代凯恩斯,到底哪种经济体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中国经济能否在惊涛骇浪之中继…

经济学基础作业

经济学基础期末作业问题一经济学基础学习的心得体会经济学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以前只是在电视报纸上了解些国际经济形势往往一扫而过总觉得经济离自己很远通过一学期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虽然学的不多但深深地体会到经济学也是很有...

经济学基础学期总结

经济学基础学期总结班级:连锁101姓名:李晓飞学号:10334103经济学基础学期总结20xx年x月,我进入了梦想中的大学,对商院对无锡,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而又喜欢。连锁经营管理,这门专业是我所钟爱的,因为学好…

经济学基础总结。

经济学基础与应用课业总结一课程之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通过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解决的主要问题认识资源稀缺性生产可能性边界等概念从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取舍认识选择的重要性了解经济学家如何...

经济学基础课程总结

经济学基础课程总结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1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基本概念不是死记硬背能解决的必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并...

经济学基础复习总结 打印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技术问答部门外贸业务部学员谭彩虹日期0601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技术问答部门外贸业务部学员谭彩虹日期0602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技术问答部门外贸业务部学员谭彩虹日期0610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

经济学基础考试总结

第一章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简单地说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稀缺性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

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

韶关学院20xx学年度经济学基础期末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分数一选择题45分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

经济学基础试题

20xx经济师考试复习要点经济学基础120xx64163400学易网大中小打印导语20xx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已经开始学易网校编辑团队免费提供大量经济师考试辅导材料供考生学习网校20xx年经济师网络辅导课程正在招生...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教材安排主讲教材经济学基础刘华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参考教材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经...

经济学基础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307001课程名程经济学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Economics学时32学分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

《经济学基础》课标

课程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大类相关的专业学时30学时建议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概述经济学基础是高等职业学校经济管理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该课程是以西方经济...

经济学基础学习心得(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