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省钱之道

时间:2024.4.26

养孩子省钱之道:母乳喂养最省钱 自己动手做辅食 2011-09-09 09:49 来源:解放日报

食品自己做干净又好吃

要买经久耐用的玩具

棉衣拆掉袖子当背心

网购、团购便宜的日用品送上门

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

野餐聚会省钱的社交

暑假结束后,不少家长算了一笔账,发现孩子的暑假花费可真不少。各类培训、旅游、补习、聚会等花销加起来,数千元是普遍现象,超过万元也不足为奇,一些家长直喊“吃不消”。

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做父母的只要多用点心思,不仅可以省钱,还能增进亲子交流与感情呢。

食品

1、母乳喂养最省钱。

婴儿期最省钱的食品,当然就是母乳,基本上可以一直用母乳喂养到1岁左右。2岁宝宝的妈妈林女士介绍说:“我儿子刚开始喝奶粉,半个月就花费了五六百元。后来我的母乳多起来,就果断停止了配方奶粉,采用纯母乳喂养。这样算下来,喂到一周岁省下了1万元左右。”

2、自己动手做辅食。

宝宝能吃辅食后,妈妈就可以自己动手做辅食,这样既省钱又卫生。育儿杂志和育儿网站上都有很多巧手妈妈介绍怎样做辅食,学起来并不难。李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巧手妈妈,她说:“我把米、花生、玉米面、黑米等,先用水浸泡两小时左右,然后用豆浆机榨成糊状,每天配成不同的口味。鸡蛋、水果、蔬菜等也都可以买来做辅食,这样既干净卫生又能保证质量。”

玩具

1、玩具尽量少买。

有孩子的爸妈大多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对玩具的热情通常很短暂,喜新厌旧更是常有的事,导致家中的玩具总是买得多、玩得少。所以,玩具要尽量少买。可以事先向其他有经验的家长请教,看哪些玩具比较经久耐玩,然后再买。还可以暂时将一种玩具收起来,等过一些日子再拿出来,孩子就又会对这种玩具感兴趣了。

2、和其他宝宝交换玩具。

孩子通常对玩具只有 “三分钟热度”,所以,可以把宝宝玩腻了的玩具拿去和邻居、朋友家的宝宝交换,这样既减少了购买的费用,也避免了资源浪费,宝宝还总有不同的玩具玩。

3、自己动手DIY玩具。

给孩子买玩具是比较花钱的事,省钱之道就是自己制作玩具。一位名叫藏红的妈妈在博客上这样介绍经验:“小时候儿子爱玩拼图,我的办法是回家找一张彩图,撕成几片,然后让他拼起来。等他能拼完整了,就撕成再小一点的纸片,难度就增加了,既省事、不花钱,还成天花样翻新,趣味十足。有一阵子,流行玩迷宫游戏。我也给儿子买了一本奥特曼迷宫,但以后就不再买了。我找了一张打印过的废纸,在背面教他用笔画迷宫,分出很多岔道、障碍,儿子画得兴致盎然。他没事就自己画着玩,画完了还考大人、考同学,最后变成了一个迷宫高手。”

有的孩子对日常用品比对玩具更感兴趣,家长完全可以用日常用品制作一些简易玩具。比如,不用的纸盒子可以拿来当积木;将绿豆装在空瓶子里,就是简单的摇铃;在纸卡上画出不同颜色的形状,就成了简单的游戏图卡。这样不仅能省下玩具的采购费用,还可以发挥无限的创意,让孩子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属玩具。

衣服

1、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对于儿童服装的购置,应该秉着这样一条原则: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样既能省钱,又能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云彩妈妈就这样认为:“有人说,女孩要富养,我觉得没什么必要。我可不想把云彩养成个只懂攀比的小公主。而且孩子长得快,确实没必要买太贵的衣服。”

每到换季时,商场普遍会打折,这时候是给孩子选购衣服的好时机。可以买大一号的,等到下个季节穿刚好合身。

2、拿来主义。

如果亲戚朋友家保存有孩子的旧衣服,可以主动要来穿,因为孩子长得太快,买新衣服没穿多少日子就不能穿了。朵朵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她说:“朵朵出生后,她大姨把表姐小时候穿过的小衣服、戴过的小帽子、用过的小被子和小毛毯等一股脑儿都送给了朵朵。这些旧衣物已经洗涤过多次,柔软舒适不说,更是消除了甲醛等污染隐患,既省钱又安全。”

3、自己动手做衣服。

有不少巧手妈妈,在孩子出生前,就为宝宝亲手缝制了很多纯棉布料的小棉袄、小单衣、小肚兜,孩子穿起来既贴身又漂亮。还有一些能干的妈妈可以将旧衣服改成新衣服,这不也是省钱之道吗?顾妈妈在帖子里这样晒自己的经验:“我有一个妙招就是改旧衣服,宝宝夏天的肚兜都是我用自己的旧秋衣改的,穿旧的外套拆开来可以给宝宝当小铺垫,穿不上的棉外套就把两个袖子拆掉,给宝宝睡觉时当棉背心穿,既暖和又舒服。”

4、闲置衣物巧处理。

通常,宝宝的衣服穿不了几次就穿不下了,闲置着很浪费,可以选择送给其他亲戚朋友的孩子接着穿。“宝宝出生时肯定会收到不少礼物,其中会有一些重复的或用不到的东西,这些新物品可以拿到商店去换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其中也会有一些礼物是没有销售凭证的,那就放到育儿论坛上卖掉,或和网友进行置换,也可以找一家社区童装店寄卖,以免浪费。”林妈妈这样说。

日用品

1、孩子出生前不要买太多东西。

在生完孩子后,一定会有很多人送来礼物,而且现在的习惯通常是人们会事先询问你需要什么再去购买。所以不要自己事先买太多东西,留下一些份额给别人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对于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可以直接建议他们送尿布、奶粉,这样可以避免收到不实用的礼物。

2、网购、团购都能捡便宜。

网上购物是现代人购物的一大途径,购买孩子的日用品也不例外,在网上购买要比到商场里选购便宜很多,而且还能省下外出购物的交通费用,真是一举两得。3岁宝宝的妈妈应女士说,“我家的手推车、学步车、伞柄车、健身架等都是网上淘来的,价格要比商场里便宜1/3呢。”团购也是捡便宜的好方法,新手爸妈可以集结有相同购物需求的伙伴,或是加入网络上的团购募集行列,通过以量制价的方式,享受最优惠的价格。

3、选择二手货。

宝宝的消费品具有“短期性”的特点,虽然疼爱孩子的父母都想给宝宝最好的、最新的东西,但其实有些物件并不一定要如此。“对于孩子的一些日常用品,如童车、婴儿床等,我喜欢通过二手置换的方式获得。一般是先询问亲朋好友,看看是否有用过的婴儿用品,可以低价购买或由亲友赠送,这样可以减少购买的费用,也避免了资源浪费。”2岁孩子的妈妈方女士这样说。

4、纸尿布、布尿布交替使用。

尿布是宝宝不可或缺的必备用品之一,然而以市面上出售的纸尿布价格来计算,一片纸尿布将近10元,一个月使用下来花费相当惊人。所以比较省钱的方案是,将纸尿片和布尿片交替使用。可以准备一些传统的布尿片白天用,晚上则主要使用纸尿片,尤其是在家中或夏天时,无论更换、清洗都比较方便,此时可多使用布尿片,一来能省钱,二来也能减少垃圾量。

此外,妈妈们还各有妙招。徐女士的女儿刚满18个月,她的经验是:“宝宝用过的纸尿裤,可以将里层撕掉,保留外面有花纹的一层,然后将自制的可循环用的尿布放进去,这就成了新的自制尿裤。尿布湿了抽出来,再换张干净的继续用,又防漏又节省还环保。”

5、易耗品尽量一次性多买。

对于一些像奶粉、纸尿裤之类的易耗品最好在打折促销时多买一些。比如纸尿裤,虽然成箱购买纸尿裤的一次性投入会很大,但是有这样一个现实:你的孩子在第一年中可能需要将近2000片纸尿裤,所以,一次性多买一些,可以获得相应的优惠价格和附赠礼品,而且纸尿裤的保质期通常有两三年,不用担心过期。

6、巧手妈妈自己DIY。

当然,对于手巧又有兴趣的妈妈,不妨选择DIY的方式制作宝宝的尿布、日常用品等。习女士当上妈妈才3个月,她说,“我喜欢自己动手DIY婴儿衣服,还有尿布,不仅能节省开支,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初为人母的我很是享受,幸福感倍增。”

7、巧用成人物品来代替。

有些实际使用时间不长或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如奶瓶消毒器、婴儿用体温计、婴儿体重仪、婴儿专用湿纸巾等,完全可以用微波炉、成人体温计、普通的体重仪 (抱着孩子的重量减去自己的重量)、脱脂棉或纱布等来代替,这样可以省下不少费用。

教育

1、亲子活动不能少。

与早教学校比起来,家长的亲子活动要重要得多。其实,早教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学到什么知识,而是让孩子和父母增进互动和交流,所以家长并不一定要把孩子送到早教学校,而是每天花一点时间和孩子做游戏,效果会更好。家长可以自己在网上下载一些早教的相关内容,包括对孩子的测评现在网上都有。

2、自制图书乐趣多。

家庭早期教育的最大花费应该就数书籍了。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自制图书。天天妈妈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宝宝认识物品方面的书有很多,不过都大同小异,而且买了来,孩子看不了几天就撕破了。于是,我利用超市发的宣传单上的食物图片,一个个剪下来,把它们贴在一个笔记本上,一页贴一张图片,然后在周围用彩笔装饰一下,孩子看了非常喜欢。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和他一起制作,贴好图片,让他来装饰,既省了钱,又让孩子学到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3、呼朋引伴学才艺。

大多数父母都非常重视教育,从小让孩子学习各种才艺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孩子学才艺不一定要上才艺班,建议爸妈可找一群有相同需求的家庭,集合5~6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共同聘请一位老师到某人家中教学。如此一来,不仅孩子有共同学习的伙伴,可提升学习动力与效果,而且所有爸妈也能分摊支付老师的教学费用,省下不少开支。

4、尽量选择家附近的兴趣班。

尽量在住家附近上兴趣班或辅导班,可以省下车费和时间,家长也不必一直在班外等候。独立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自己去,省下在外就餐的费用。如果到远的地方上课,尽量细心观

察和打听,找到住家附近同上课外班的家庭,联合起来分担护送的责任,大人不仅省事还省钱。

5、自己当启蒙老师。

有特长的家长可以自己当孩子的启蒙老师,像乒乓、象棋、游泳、英语这些项目都很容易办到,不花钱不费事,时间也灵活。此外,家长们还可以互相交换教孩子学才艺。“比如,我教孩子们机器人入门课,另一个做外贸的家长负责教孩子们英语,另外一个家长则带他们进行户外运动。”峰峰妈妈说,“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这样既发挥了大人的长处,又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学得轻松愉快。”

社交

1、别样聚会有趣又省钱。

孩子的社交正变得越来越花钱,省钱之道就是尽量动员和引导孩子想出既有趣又省钱的聚会方式。比如,到免费公园野餐或烧烤,就比去麦当劳过生日更节省也更有意思。任女士说:“当然,我会主动去给其他妈妈的聚会当帮手,这样儿子就能顺理成章地参加这些社交活动,相当于搭了人家的社交顺风车。”

2、几家相约去郊游。

孩子年纪相仿的几家人,假日里可以相约到公园或郊外露营,这比参加旅行团更省钱,而且孩子们玩得更开心。有时还可以让孩子到可信任的好朋友家住一宿,这样常常可以让孩子学到不少好习惯,效果不亚于去夏令营。

健康

1、自己学习护理常识。

父母自己多学点护理常识,这样在遇到孩子感冒、发烧时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不必每次都上医院。

2、多锻炼早预防。

做父母的最怕孩子生病。孩子生病上医院,受罪不说,还要花很多钱。所以,平时应该多让孩子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孩子平安健康,这无形之中也为家长省下了一大笔开支。本报记者 徐蓓


第二篇:培养当今孩子礼孝之道的探究与实践


培养当今孩子礼孝之道的探究与实践

内容摘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人类所提倡的道德准则,我国更是一个有孝亲敬老传统的国家,倡导对学生进行孝敬爱心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完善其人格发展。针对当今社会现实中孝长敬老不容乐观的现状,为了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孝道,本人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在活动中体验、深化认识、丰富情感,从小事入手、天天实践、养成习惯,促使孩子们在校学孝心,在家尽孝心,在社会献爱心。

关键词: 当今孩子 礼孝之道 探究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1.身边的镜头:

镜头一:

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去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

镜头二:

傍晚在放心车上,学生争先恐后地上车找到位子就坐,最后等安全监管的老师上车已是座无虚席,汽车启动了,老师仍然站着,而学生正谈笑风生……

这些镜头经常在我们身边出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每看到这样的镜头,心中总不是滋味。

2、新闻链接:

链接一:

某校六年级学生(去年刚从其他学校转入),父母离异,跟随母亲。该生平时虚荣心较强,一次学校组织秋游,她向亲戚借来数码相机,结果在秋游途中不慎丢失。事后,该生母亲说了她几句,结果她离家出走,还和母亲断绝了关系,一个月后又转回以前的学校。母亲伤心欲绝。

链接二:

有位来自张家口的67岁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她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 链接三:

1

四川一名十七岁女孩因上网成瘾,在要求去网吧遭拒后竟挥刀砍伤母亲。

……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现在的孩子孝敬长辈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他们不懂得感动和感谢,他们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会太不公平,对父母的辛劳、老师的付出、社会的关心都很麻木,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中心、学校的中心、社会的中心,他们觉得自己的一切索取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或者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漠不关心,都不爱,那么,很难指望他将来到社会上去关心别人,去爱祖国。由此可见,我们对现当今孩子进行孝道的教育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

二、归因,现代意识冲击侵蚀着伦理道德

难道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这样的自私吗?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说明动物尚且感恩,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孩子们的冷漠呢?

现实生活中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礼孝意识在逐渐淡化。本人认为,礼孝之道的缺失,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难辞其咎。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的误区是重要原因之一,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层面的教育,忽略了给他们灌输关心别人、多和人交往这一思想。学校强调少先队员要孝敬父母,父母们也有责任将人间美德传授给子女,有义务在子女心中燃起一团希望之火。父母是子女生成、生存发展的最直接的影响者、教育者,对子女德性的熏陶具有独特的优势,父母的价值判断标准、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来自于教育,而在教育的内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家长觉得就这么一个孩子,因此,对其呵护有加,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关心孩子都来不及,还怎么要求孩子去关心别人呢?有好吃的东西当然全是孩子的,自己不舍得吃;有什么好玩具也尽量满足孩子,哪怕自己少穿件衣服。那么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这样势必会促使孩子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 2

因此,在独生子女的头脑里别说是没有“别人”这一概念,连“父母和长辈”的概念都要模糊了,别说是“孝敬长辈”,他们认为,谁都得听我的,顺我者怎么都行,逆我者全家不得安宁。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到社会上不能与人相处,没有团队精神,自以为是,往往会摔大跟头的,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将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潜在危机。

(二)学校因素

曾几何时,一个热爱劳动、体贴家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就能够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满足。而如今社会这些都远远不够了,它们甚至退居极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能挤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这才是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社会正是以此来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的得失、学生本人的优劣的。那么在学生心灵的天平上,传统道德规范所赋予他们的价值观与尊严感无疑已被重新定位了。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看似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也存在着弊病。德育活动规划缺少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的关注,往往随意性很大,容易跟随社会上的所谓“热点”、“中心”工作走,看似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但由于学生缺乏应有的知识,情感基础,甚至没有相应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故而效益极小。可能学生都知道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道理,但具体看每个学生的行为是却是大相径庭,而且有些学生在学校一个样,在家里有另一个样,学校缺少对学生在家的“表现”的有效监管,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有待加强。

(三)、社会因素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五彩斑斓的社会面前,我们少先队员的无所适从或慌乱盲从有其客观原因。今天的学生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已不再受以往传统的、封闭的、单向灌输式一元价值观的左右,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常常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市场经济对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冲击。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存在滑坡现象,重金钱、轻亲情、重利轻义,追逐物欲等思想意识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而孝敬老父老母这个中华传统美德则被抛之脑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通讯设施的发达,人与人之间人情、亲情渐渐变得冷漠,家庭道德伦理淡薄,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连回家看看都成了父母对孩子的奢望,更不用说“尽孝”了。

三、实践,引学生走上行孝道懂礼仪之路

(一)、活动体验、深化认识、丰富情感

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 3

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产生感恩之情,学会感恩。

1、活动体验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情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队员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被动地接受教育,少了过程的参与积极性,其教育效果总是不好,“百说不如一做”,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赖亲身的实践。在“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的体验教育活动中,我们在孝敬方面也提出了“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的思想,在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义务与责任感,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创造性开展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孝敬活动,增强实效性。

为此,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时机,母亲节布置了“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劳动节布置了“今天我劳动”的活动,国庆节布置了“今天我上班”的活动,旨在让学生进入实际的情境,亲身参与各种活动,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的各个方面,寻找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母亲节布置了“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做一天“家庭主妇”,体验作家务——学洗衣服、晒衣服、买菜、尝试作菜、跟家人分享劳动成果、洗碗、打扫房间等内容,而且大多数学生把自己体验的心情和故事都写成了日记,有些有条件的学生用照相机捕捉了自己最为生动的劳动场景,并且附上了生动的文字说明,还有的学生让同学或自己的爸爸妈妈拿起DV进行记录。这时候我们的学生不再是活动的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三八节”,我们开展“温暖”(即包括妈妈、奶奶、女老师、女邻居等)的“一二三”活动:

“一找”——“了不起的中国妇女”主题班队活动;

闪光点我来学——从身边熟悉的亲人、老师、邻居及各行各业的女性人物身上,感受其体现着的优良品德和精神境界。

“二做”—— “一些让人心暖的小事”;

4

1、亲爱的妈妈,平时您做家务挺累的,今天好好休息休息一下,让我为您分担一点家务吧!

2、可敬的母亲,您上班辛苦了!让我为您洗洗脚,为您洗去一身的疲惫吧!

3、婆婆、外婆,您们年事已高,但仍然无微不致的关心我,今天就让我给您捶捶背、按摩按摩吧!

4、伟大的母亲,您知道我有多爱您吗,今天,让我把心中感激的话说给您听,好吗?

5、三八节快乐,可爱的妈妈,这是我亲手做的小礼物,我想您会喜欢吧! “三写”——“一些贴心的话语”

写一写——这是我用真情酿成的美文,您感受到其中的甜蜜了吗?

“父亲节”时开展了“爸爸,我长大了!”。孩子回家要和父亲一起结算填写完成一张家庭开支明细表,表格设计如下:

一、一家每月总收入:( )元

二、每月必要支出:看望老人: ( )元

伙 食: ( )元

水电、煤卫:( )元

添衣置帽: ( )元

孩子学杂费、零食等: ( )元

其它必要开支: ( )元

总 计: ( )元

三、每月结余: ( )元

一核算,队员们方知养家的男人真辛苦:有的父母双双下岗,每月总收入只有500元,而一家人的开支却要超700元,怎么省也不行。但不管怎样,我们每个家庭都不会落下看望老人的钱,多至二、三百,少至三、五十。家长们都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每次总不忘带孩子一起去看望老人。

2、深化认识

哲人狄尔泰曾经说过,“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道出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同时也道出了教育人是从深化认识开始的。我校从父母把子女送进来的那一天起,就有计划地开始了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系列化教育。我们的队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时我们的辅导员就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了“小鬼当家”形象展示,“家务能手交流会”等一系列后续活动,而且有的队 5

员的DV和优秀体验日记还在学校星星报的雏鹰展翅一栏中进行了展示。

一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似乎这一切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学生,通过这实践后,在“家务能手交流会”中纷纷表示父母是十分辛苦的,也认识到从自己早上起床穿衣、吃饭、到晚上上床睡觉,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用都是父母和长辈用双手为我们创造出来的。

整个过程中,爸爸妈妈都有这样的感受:“我的孩子真棒!”在以前,我们总把孩子当不懂事体的看待,以至于对之“管”“碍”有加,甚至是包办代替,事事都由家长和大人来实践,结果出力不落讨好,原因就是我们都犯了比较严重的“家长制”或“官僚作风”。而在这实践中,队员们自然而然地由被保护角色中摆脱出来,其身上潜藏良久的主体意识开始萌动并觉醒,尤其是通过自主实践,其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而类似于自理、自主、关爱等组成健康人生观的“良性因子”,也就开始驻足其心间。这不正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包括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长期期待的教育效果吗?

此外,学校,依托校本教材一书,我们利用晨会课,班队课,思品课以及队员自学的方式让队员懂得许多孝敬长辈的道理,课上浅显生动的解说,书上发人深思的个例,让学生深刻地明白:孝敬父母,是全人类所倡导的一条道德准则。“万善孝为先”,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呢?通过系统的孝敬教育,让学生体验“知孝”、“行孝”应该从我做起,从平常的小事做起,然后再推广到爱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

但学生的行为常会出现反弹,即在老师初讲时会很努力去做,做得也很好,但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重复以前的养尊处优,所以明理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时间支持。

3、丰富情感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的任何认识和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推动下完成的,正所谓“心为情所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差、缺少魅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德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不足,没有满足队员的需要。实践证明,当把人的情感、创新精神从教育中抽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知识与规范约束的时候,活动就丧失了它的活力和魅力,从而使教育应有的激励、引导的价值,应有的发展人的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是认识转化为动机和信念的催化剂,是推动行为的强大动力。它能够支配人对事物或行为应采取何种态度。如果缺乏情感,那么认识就很难转化为行为。由于主题明确,形式鲜活,内容贴近学生,人情味浓厚,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在不间断地潜移默化地感染熏 6

陶中,学生的心灵逐渐得到净化,孝敬父母的情感逐渐得到提升。因此,在作业的后期展示过程,我们的老师把注重孩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深化替代了简单的说教。“人才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实现。”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验,明白了父母的钱来之不易,他们真正体验到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这样,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对父母产生感激和敬重,而且他们一下子改变了许多,买零食请客的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二)、小事入手、天天实践、养成习惯

行为习惯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能都靠动机或是意志的控制来维持,必须使队员某些道德行为形成经常性的自动化的行为习惯。“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发展都有赖躬亲的实践,为此,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入手训练。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虎,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入手、天天实践、养成习惯。

1.小事入手

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有必要重新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使施教者与被教者共同重视“小节”,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孝敬长辈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而不是空口说白话的豪言壮语“将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也许我们的队员都有这样的心,从小当惯了“小皇帝”的队员们想孝敬长辈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为此,我们学校利用校本教材,由辅导员每周在晨读或者读报课时间,向队员讲授孝德礼仪和助人为乐的故事,高年级学生也可以自行组织讲授,而且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每周的“实践小提示”,将教育细化到具体:父母渴了递上一杯水,父母工作不顺心时说两句安慰、鼓励的话,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这都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外出打工赚钱的人,每天一个电话或一个短信,向父母问个好,报个平安??

根据“实践小提示”,每个中队的老师可以根据本中队队员的具体的情况确定每周的训练重点,一个重点内容可持续训练两周及以上,具体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而定。 7

2.天天实践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有的教育者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给学生讲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就让学生回去给父母洗一次脚、捶一回背,关注的只是行为的改变,而忽略了情感的教育和提升,使教育流于形式、表面和浅薄。在速成观的误导下,一些学生可以把“母亲节”、“父亲节”当做向父母的献孝心日,但“节日”一过,孝心亦随之不再显现;一些学生可以在父母面前老老实实,离开父母则我行我素。对队员的爱心与孝情教育也是如此。一时热血沸腾,对父母体贴入微,这固然是个好起点,但只有长期坚持下去,才能真正领悟孝敬的真谛。认识到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回禁不起诱惑而失去了对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会变得更加困难。为此,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道德意志,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信念,把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格主体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也要按孝道活动实践小提示对队员进行严格要求,加强训练,经常对照,督促去做,从而使道德行为习惯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由型。

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其获得更佳的效果。我们让队员分阶段,有重点地在家中“练习”,并定期召开家长会,或通过在家的道德实践纪录本的家长评价,让家长把“练习”结果向老师汇报,如外出回家打招呼,尊敬长辈等。我们与家长结对子,渗透习惯培养的方法指导,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对家长进行书面征询,他们普遍反映:“培养孝敬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启发很大,感触更深的是孩子的各方面习惯都得到有效培养,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这一研究很有必要。”有位学生家长曾说:“从平常与学校的接触和孩子的反映来看,教师为人师表,学校在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确是花了很大的功夫,而成效也是家长们有目共睹的。学校以某一榜样严格要求广大队员,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教育孩子养成孝敬长辈的好习惯,并强调和发挥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学校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家长联系会,主动与家长联系,互 8

通孩子信息,从而也进一步促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我认为一个好的孩子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但更离不开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离不开一个学校好的素质教育。谢谢老师。”这位同学的家长说:“做父母的认为,女儿今天有这样的认识,我真的很高兴,说明她长大了,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认识,真是感谢老师。”

四、显效,“另类”活动张扬出学生“不另类”的孝礼

一年多来,我们学校开展的孝敬长辈活动教育,深入队员、深入家庭、深入社区,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评价。居民会、村民公等单位表扬学生行孝道、做好事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孝敬教育已初见成效,而且隐性和显形的效果并存。

无论在家还是在校,出现了“四多四少”:

(一)、是孝敬父母的多了,责怪父母的少了。

学校通过“今天我当家”、“今天我上班”、“在家的道德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不但更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而且乐于为父母、老人服务。有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为患出血性胰腺炎住院3个多月的妈妈,天天喂饭,擦身换衣,还几次将母亲的病危通知单偷偷塞进口袋,以顽强的毅力给母亲以生的力量,用微笑给母亲以安慰和帮助。母亲出院后十分感激地对老师说:“是儿子的爱心和毅力给了我活下来的勇气。”至于帮父母做家务、干农活的,更是举不胜举。

(二)、是尊敬老人的多了,嫌弃老人的少了。

得知爷爷艰苦奋斗的一生后不仅不再嫌弃甚至谩骂爷爷,而且还常常烧可口的菜给爷爷吃。许多同学用“压岁钱”给爷爷奶奶买滋补品,将1500元“压岁钱”全部交给奶奶,说让奶奶凑钱买新房。“雏鹰假日孝敬小队”利用节假日为退休老师、孤寡老人搞卫生、运煤气、陪治病、陪谈心。

(三)、是讲究节俭的多了,乱花零钱的少了。

在孝敬教育活动中,学校基本上杜绝了队员吃零食、乱花零钱的现象;学生比吃穿,乱花钱的大为减少,他们认为,乱花父母通过艰辛劳动换来的钱,就是对父母的不孝。

(四)、是文明礼貌的多了,粗口脏话的少了。

在教学中,教师们都惊喜地发现队员们的改变,随口的粗口脏话渐渐地变少了,“多用谢谢”、“不用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随处可见,学习更认真了,就连学习习惯也跟着改善。

在这些背后,还有更加长远的隐性效应:

(一)、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环境形成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稳定、和睦、友爱的家庭群体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中,长幼有序,每个家庭成员自觉做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以德育人,教子有方,建立关爱、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才能稳固家庭和谐的根基。和谐家庭氛围成为社会和谐乐章中的一个个动听的音符,这一个个动听的音符,汇集成一个个优美的旋律,为和谐社区的构建演奏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激励着社区居民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小手牵大手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这是电视里的一句广告词。每当看到这个广告颇有感想,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父母首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最好老师”孩子们不但自己按照标准去做,而且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他人,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要求孩子孝敬长辈,家长就须先敬老,而且家长必将以更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作好孩子的榜样。

(三)、文明队员打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几个月来,队员孝道教育训练给校园和师生带来了较大的变化:课间活动的声浪小了,花圃里乱踩的脚印没了,地面上的果皮纸屑光了,放学时的队伍更整齐了;见面主动招呼的多了,敬老爱幼助残的多了??文明的队员将是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的强大的动力。

在“另类”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孝道礼仪行为的培养与规范有了许多的认识,孝道与礼仪本就是我国的优秀传统,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的认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对孩子充满信心:

(一)认识多深、力度多大。

如担心抓孝敬教育会被人说成复古,那自然不会努力去做。如认为孝敬教育无非是要学生对父母态度好一点,那么也不会花大力气去实践。如认识到抓孝敬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从孝敬父母这一基础道德起步,逐步将爱心推及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从而实现向崇高理想的飞跃,那么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持之以恒地去抓这项功德无量、极有价值的工作。

(二)重在实践,贵在持久。

道德教育少不了“明理、激情、导行、内化”四大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实践,因为只有反复实践,才能将正确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终生可受益。目前学校孝道教育工作最薄弱的一环恰恰是实践这个环节,这也是我们最为强调的一个环节,在孝道教育中不仅要用好校本教材,更要 10

用好实践作业。这样孝敬教育自然成了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培养美德、强化素质的有效载体。

我们的老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改变了教育观念,他们都把培养队员们孝敬长辈的好习惯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去考虑和对待。而且“孝道教育”由于在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都能够发挥作用,并家喻户晓,易于操作,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广阔的发展,我们的孝道教育促使队员在校学孝心,在家尽孝心,在社会献爱心,受到了家长、社会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 高 洪.面对专家听讲座[M]. 新华出版社,2004。

[2] 赵武军.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必读[M].远方出版社,2004。

[3] 张杏云.少先队工作ABC[M].大连出版社,2002。

[4]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魏书生. 班主任漫谈[M]. 漓江出版社出版.1993。

[6] 朱晓宏. 公民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

[5] 苏霍姆林斯基.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2。 11

更多相关推荐:
优秀孩子培养计划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教育篇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

出色孩子培养计划

出色孩子培养计划什么样的孩子是出色的孩子呢?每个父母都会有不同的诠释,但是如何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却是天下父母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孩子面前,他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常常让父母束手无策,是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2岁宝宝培养计划 文档

陈熙伦培养计划陈熙伦生于20xx年4月15日这一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现在宝宝已经两岁了我终于做妈妈了在老公的压迫下我终于抽出时间考虑我对宝宝的教育问题了我这个妈妈其实有点不称职一培养目标1身体健康喜欢运动2喜欢学...

七岁孩子的培养计划

七岁孩子的培养计划一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时或孩子淘气时一定不要打孩子因为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还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打孩子让孩子知道对他的不满态度和情绪2让孩子明白挨批评的原因讲清楚...

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幼儿常规培养计划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

在家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计划)

在家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基于以上四个学会我认为培养孩子习惯应该集中在三大块即做人坚强勇敢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

小班幼儿习惯培养计划

小班幼儿习惯培养计划一情况分析这学期托班有5名老生其余幼儿都是新生上学期就入托的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在学习生活游戏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已有所养成这几位孩子在托班里将会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新入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他们对...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今天我们把大家请回来讨论几个教育的话题首先希望家长正确对待学校组织召开的家长培训可能大家会认为到学校参加家长培训耽搁了自己的时间尤其在上班的家长为了要开会还要去请假实在是太麻烦有这种...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重点总结,简单明了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教育篇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要耐心的听孩子说的话不要急着打断让孩子慢慢说完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例如早上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我吃完饭了你...

教育笔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育笔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笔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班孩子吵吵打打现象非常厉害一有事或一不顺心就会出拳出脚晚上离园这段时间爸爸妈妈来接了凯凯浩浩永永蒽蒽帆帆等根本坐不住喜欢乱跑动手动脚就连给他们玩橡皮...

普陀龟速孩子培养计划

还剩天数心体法武总属性喂养注备3012120014先急就2心再662体后2个超6610体2924192219先661体再C664体2836274425先葫芦2体再C664体2748346630先葫芦2体再C66...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5大最佳方案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5大最佳方案培孩子学习兴趣的5大最佳方案一如何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轻松的1首先让孩子做会的内容孩子表现不自信时不露声色地让他做一下以前做过的题从爱学的功课入手有助于攻克不擅长的功课把所有精力集中到...

孩子培养计划(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