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客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4.4.20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主要研究结论...................................... 4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8

2.1项目外部环境发展及趋势分析......................... 8

2.2市场需求分析..................................... 11

2.3目标市场分析..................................... 11

2.4旅客发送量预测................................... 12

第三章  规模需求分析.................................. 13

3.1设计生产能力..................................... 13

3.2建设规模需求..................................... 13

第四章  站场位置及建设条件............................ 18

4.1站场选址......................................... 18

4.2项目建设条件..................................... 18

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及配套工程.......................... 20

5.1总平面布置....................................... 20

5.2土建工程......................................... 20

5.3配套工程......................................... 22

5.4技术经济指标..................................... 24

第六章  环境影响、节能节水、劳动安全与消防............ 25

6.1环境影响与保护................................... 25

6.2节能节水......................................... 27

6.3劳动安全......................................... 29

6.4消防安全......................................... 31

第七章  实施方案...................................... 32

7.1建设工期及计划安排............................... 32

7.2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32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4

8.1估算范围和估算依据............................... 34

8.2投资估算......................................... 34

8.3资金筹措......................................... 34

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 36

9.1招投标依据....................................... 36

9.2项目概况......................................... 36

9.3项目招投标....................................... 36

第十章  社会评价...................................... 37

10.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37

10.2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 38

10.3评价结论........................................ 38

第十一章  问题和建议.................................. 39

13.1问题........................................... 39

13.2建议........................................... 39

第一章  概  述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县XX乡客运站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地点:XX自治县XX乡

4、项目建设主管部门:XX自治县政府

5、项目建设单位:XX自治县交通局

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l、XX乡客运站是连接各条公路客运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关键点。

XX乡是XX自治县的重乡之一,政治、经济、文化活跃,境内有待于开发的黄鹤营风景区,是通往西秀区、长顺县及板当镇、猫营镇的主要通道,处于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XX乡客运站能与其他待建的乡镇客运站有机地连接起来,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

2、XX乡客运站是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XX自治县境内及XX乡内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组合良好,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综合开发价值。XX乡客运站建成后,将对开发XX各种资源,尤其是对开发XX乡矿产、旅游等资源,加快XX产业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是促进城镇综合管理和规范客运市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因XX乡是通往XX区、XX县及XX镇、XX镇的主要通道的主要通道,客流量较大。由于没有车站,旅客和货物上下都是在路边、街上进行,安全隐患和交通堵塞现象较为严重,给城镇管理方面带来诸如交通、环保、卫生等方面的问题。XX乡客运站的建设,不但对规范XX城镇管理,净化城镇、减少噪音、缓解交通堵塞现象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客运车辆拓展路线,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4、能解决XX乡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随着XX经济贸易进一步发展;群众外出人数的进一步增多,将进一步刺激运输业的发展,XX客运站的建设,能有效地解决XX乡片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能更好地服务于外出和到XX旅游、投资开发的客商。

综上所述,XX客运站的建设,是解决XX县经济社会和客运市场发展瓶颈问题的有效措施,该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1.1.3项目研究过程

我公司于20##年8月在接到委托函后立即开展工作,成立了《XX县XX乡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在XX县进行了一系列的国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城镇远景建设发展规划、现有客运站及载人停靠点状况等其它相关内容的资料搜集,对该项目的概况、市场需求及目标功能、建设标准和规模、站场选址、工程地质、水文、建筑材料供应以及料场分布等进行了实地踏勘工作;并且听取了县交通局、建设局、规划局等部门及有关单位关于该项目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充分结合本项目实际,于20##年9月完成了《可研报告》。

1.1.4可研编制依据

1.《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

5.《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6.《XX自治县交通建设总体布局规划》

7.《XX自治县XX乡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9.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定额;

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2  主要研究结论

1.2.1项目建设条件

1.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乡,车辆进出和旅客乘坐极其方便,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且具备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是建设XX客运站的理想场地。

2.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

拟建地址地形平缓,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基土强度较高,适宜建筑;场地地势较高,排泄基准低,总体地下水水位较深,浅部含水量较小,因此,地下水对施工及地面建筑影响极小,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属中软场地土,属II类建筑场地。

3.市政配套设施

1.供水方面:XX乡安装有自来水系统,能够满足乡镇生产、生活用水,能够确保正常施工用水。

2.供电方面:乡镇现有电力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3.交通、通信方面:项目选址紧邻公路,交通便利,水、电、建材能便捷的通入施工现场。另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无线网络覆盖全乡,通信保障条件良好。

4.建材供应方面:项目建设所需各类建筑材料,均可从当地建材市场购买,或从临近的县市调运,供应有保障。

1.2.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市场定位

XX县XX乡客运站按照国家四级车站标准设计,定位为今后XX乡的公路交通客运中心。

2.主要功能

XX乡客运站建成后,能有效地解决XX乡片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能更好地服务于外出和到XX乡旅游、投资开发的客商。

3.站级标准

按照XX自治县交通发展规划要求,XX自治县XX乡客运站以远期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800人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约144人.根据《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XX乡客运站按四级车站标准设计。

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站按四级标准设计,规划总用地面积5330㎡。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

1.新征用地8亩;

2.主要建筑物

⑴站房1栋:含售票、候车、办公等站务用房,建筑面积200㎡;

⑵厕所1栋:,建筑面积30㎡。

3.主要设施及配套工程

⑴车辆安全检验沟建设,面积50㎡;

⑵停车场及发车位建设,面积2500㎡;

⑶围墙及挡土墙建设,围墙约190米,挡土墙约120m3

⑷站内道路场地硬化工程,道路面积约150㎡;

⑸污水预处理、室外电力、给排水及绿化亮化工程。

1.2.3项目实施期限

XX乡客运站计划于20##年12月开始实施,预计20##年10月竣工验收,20##年11月初投入运营。

1.2.4估算总投资及融资方案

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89.43万元。申请国家交通补助建站专项资金89.43万元。

1.2.5社会评价

项目建设能够完善XX县XX乡公路客运基础设施条件,规范客运市场,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项目与当地文化、教育、卫生、技术具有良好的互适性,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被征地农民等利益群体互适性良好,各相关利益群体均为项目受益群体。项目与国家、省和县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项目地处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内,项目实施对协调我国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2.1项目外部环境发展及趋势分析

2.1.1外部环境发展现状

自然概况:XX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位于XX省西南部,属XX市所辖,该县地势北高南低,地处东经105°55′至106°29′,北纬25°21′至26°03′之间,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山区地貌,东西两侧向外倾斜,西部山脉属乌蒙山系,其余三分之二的山脉为苗岭山系,海拔最高1681米,最低623米,属于XX高原的XX丘陵过渡地带的中低山盆谷地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温暖干燥;夏无酷暑,雨水充沛;春季多晴少雨,气候宜人;秋季天高云淡,景色迷人,是不可多得的常年旅游胜地。该区东邻XX,南接XX,西连XX,北壤XX,国土面积2283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1.29%,全县共有18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苗、布依、瑶、仡佬、侗、彝、壮、回族等民族,20##年末人口36.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43%。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31.6%,布依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3.6%。全县辖5镇7乡,223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

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矿共10余种,以非金属矿为主,主要有大理石、煤、陶土、石膏、方解石、冰洲石、石英、重晶石和汞。其中:大理石是重要的优势矿产,主要分布于北部。猫营和南部猴场两地,七个矿区,C+D级储量943万立方米,已发现的品种有12种,特别是“杨柳青”系列品种在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开采条件好,剥离量小,成材率高,交通运输方便。我县招商引资建成的顺成大理石厂,产销两旺,势头良好,产品是居室难得的装饰材料。石灰石是县内非常丰富的资源,粘土较丰富,是硅酸盐水泥生产的重要材料。

水能资源:县境内的河流属珠江流域,分属XX河、XXX两个水系。红水河水系面积146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64.57%,XX江水系面积806平方公里,占35.43%,全县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7条。河流多穿流于崇山峡谷之中,加之地势起伏变化,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12.0万千瓦,可实行梯级连续开发,集发电、水库灌溉,旅游为一体,相得益彰。已开发的XX、XX、XX等三处电站,装机容量7600千瓦,建成的的XX电站8000千瓦已经发电上网,尚待开发的有XXX、XX水库及坝后电站等,装机可达5.4万千瓦,水能资源利用前景广阔。生物资源 动物野生类资源有国家二类保护珍稀动物猕猴、林麝、穿山甲,三类保护动物大灵猫、红腹锦鸡、蛇等;常见的有大蟾蜍,棘腹蛙等,爬行动物主要乌龟、蛇、鳖等,哺乳动物有鼠、免类、狸等几十种。树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榉木、银可、杜仲、翠柏、檫、楠、马蹄菏、红豆衫等。县内共有各类药材1700余种,常见的有杜仲、黄柏、银杏、天麻、三七、砂仁、黄连、金银花、灵芝、蛇莲、半夏、天门冬、通草、茯草、龙胆草、百部、百合等271个品种。

旅游资源:独特的地貌天然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风民俗酿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色最突出的特点为洞群景观,主要有:XXX洞群、XX洞群、XXX洞群、XX竖井、XX洞群、XX洞群六大景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XXX洞群。XX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集岩溶、山、水、洞、石、林组合之精髓,浑然一体,融雄、奇、险、峻、幽、古为一身,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完美的风景图画,是稀世之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独特的人文景观有:苗族白吊脚楼建筑、园仓、布依族的刺绣、蜡染。独特的民族风情有:三月三苗族跳花节、六月六布依族的对歌节、七月半的赶秋等独具特色,风情浓郁,绚丽多姿。文物古迹有:板贡石刻、和弘州遗址、红军标语等。

在“十一·五”时期,县委立足县情,充分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进行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形成多种经济共生繁荣,有力地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结构发生质的飞跃,全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县生产总值(GDP)20##年为XXXX万元,同比增长12.4%,比20##年的40442万元增加110851万元,增长108.09%,年均增长15.78%。人均生产总值从20##年的1952元上升到20##年的4676元,增加2724元,增长122.74%,年均增长17.37%。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年的53.44:12.21:34.35; 调整为20##年的43.86:15.04:41.10。与20##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9.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6.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2.83个百分点。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3600万元,比20##年的55160增加48440万元,增长62.25%,年均增长10.16%。粮食总产量20##年为11.56万吨;2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26271万元发展到20##年为  58600万元,增加32329万元。

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年投资规模由20##年的28876万元发展到20##年的65468万元,增加36592万元,增长126.72%,平均年递增17.79%。。

财政金融运行稳定。20##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3200万元,是20##年的2.95倍,增长194.64%,年均增长24.13%。地方财政收入10006万元,是20##年的3.29倍,增长229.04%,年均增长26.90%。财政支出90818万元,是20##年的3.93倍,增长293.15%,年均增长31.50%。全县各项金融存款余额201568万元,比20##年增加146536万元,增长266.27%,年均增长26.95%。各项贷款余额96940万元,比20##年增加47693万元,增长96.84%,年均增长14.51%。

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123元,比20##年增加1663元,增长107.29%,年均增长15.7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逐年扩大,20##年末达到82647万元,人均存款2554元,分别是20##年的3.02倍和3.24倍,年均增长24.72%和26.51%。

当前,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立足XX县情,紧紧围绕20##年的预期目标,进一步坚定信心、群策群力、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好头、起好步。

2.1.2发展趋势分析

1.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XX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力,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总体目标,始终抓住‘工业强县’这个核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来抓,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之路,同时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李子、茶叶、红薯、花椒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XX县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2.XX县公路客运发展趋势预测

未来随着XX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居住并稳定就业,同时安望、贵紫、都安、镇紫等公路线贯穿境内,往东经长顺、惠水至贵阳,将使XX县交通体系得到完善,其人员流动也就更加频繁;经济外向程度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口及商贸往来人员将不断增加,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带动休闲和旅游活动的增加,这些因素均会使XX县未来公路客运量保持长期不断的快速增长势头,而且还会呈现出行影响深层次化和出行目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总结XX县未来公路客运发展,其主要特点有:

1.XX县公路客运量将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对XX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预测,可知在未来一段较长的时期内,XX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以上,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高速的经济增长必将带来高速的客运增长,而XX县公路运输占全社会总运输量的绝大部分,因此,公路客运量将快速增长。

2.客运服务质量将不断得到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出行不再只注重安全,同时也在舒适性和准时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竞争的成败,这必然也向客运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好服务质量的要求。安全、舒适、准点、高效、便捷将是XX县未来客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XX县未来将呈现长途客运和短途客运同步增长的趋势,出现多样化的出行结构。首先,XX县地处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一段时期内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劳务输出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长途旅客运输;另外随着常安紫高速的修建,未来去往省、市主要依靠公路运输,这也将产生大量的长途旅客运输。随着未来城镇体系的日趋完善,城镇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加强,区域内横向联合将会产生大量的中短途客运量,同时随着乡村公路网络的完善,城乡运输也将产生大量短途客运量。

2.2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XX县乡镇现有客运站的布局、功能、规模、运营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该乡现有站场已不能满足乡镇发展规划和方便群众出行的需要。随着城乡公路建设计划的逐步落实,“村村通”目标基本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对城乡公路客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大发展使得XX县的营运车辆和旅客运输量还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因此,从人们出行的更高要求分析,XX县XX乡公路客运存在旺盛的市场需求。

2.3目标市场分析

2.3.1服务对象

1.服务对象

XX县XX乡客运站作为该乡的公路客运枢纽,服务对象主要是该乡的农民、往返的商贸人员和旅游观光人员。

2.3.2市场竞争力分析

1.硬件设施

XX客运站按四级车站标准设计,场地设施齐全,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位根据用地地形,合理组织人车流线,布置科学合理,最大限度的方便司乘人员。站房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服务设施,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2.软件服务

XX客运站配备汽车安全检测、清洁清洗等用房,服务于广大乘客和运营车主。在建成后,将通过开展以“三优(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三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服务,使车站的安全服务管理和站场秩序稳步提升,“窗口”建设持续发展,使司乘人员都能感受到车站的高效体贴服务,从软件服务上提升车站的市场竞争力。

2.3.3服务功能

XX客运站根据交通部颁发的《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按四级车站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功能有:运输服务、运输组织、通讯、信息和辅助服务功能等。

2.4旅客发送量预测

按照XX自治县交通发展规划要求,XX自治县XX乡客运站以远期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800人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约144人。


第三章  规模需求分析

3.1设计生产能力

3.1.1设计年限

汽车客运站的建设规模应以设计年度的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主要依据,根据交通部颁发的《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客运站的设计年度为车站建成投入运营后的第10年,但应能适应15年的长远发展需要。XX乡客运站计划20##年11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0##年12月初开工,预计20##年11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年12月投入运营。因此XX乡客运站的设计年度为20##年,并为适应20##年发展留有余地。

3.1.2设计生产能力

本项目是XX县XX客运站新建工程,根据县交通局的发展设想,新建的XX客运站投入运营后将成为XX县城跨县长途汽车旅客运输及各乡镇内短途专线运输的始发站和中转站。

经分析预测,设计年度(20##年)XX乡客运站设计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分别为:旅客发送量800人次/日,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44人次,需要发车位数4个,停车位数32个。

3.1.3站级标准

根据项目的旅客发送量预测结果,XX乡客运站按《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的四级车站设计施工。

3.2建设规模需求

3.2.1主要指标预测

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预测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而非一年中客流高峰日内最高时刻聚集在车站的旅客人数。

根据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D=α×F

式中:D—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

F—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α—计算百分比,其大小按下表选取。

表3-1                           计算百分比的选取

根据XX乡客运站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取值800人次,取计算百分比为18%,得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44人。

2.日均发车班次预测

汽车客运站日均发车班次采用下式计算求得:

N=β·F(1-ξ)/pμ

式中:N—日均发车班次,班次;

     β—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15;

     ξ—过站车载乘率,指过站客车载客量与车站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比;

     p—客车平均定员,人;

     μ—始发车合理乘载率。

根据对XX县几个客运站进行调查的结果,未来取各班次的平均上座人数P为25人,ξ取0.05,μ取85%,则可预测未来各特征年XX县XX客运站日均发车班次如表3-2所示:

表3-2                     各特征年日均发车班次预测

按照《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XX县XX乡客运站设计发车班次取设计年度20##年的日均发车班次,即42班次/日。

3.发车位需求预测

发车位数按下式计算求得:

M=D(1-ξ)κ/npμ

式中:M—发车位数,个;

κ—考虑到达客车和进站客车停靠需增加车位的系数,即增设系数,取1.4;

n—营业时间内平均每小时发车次数;

ξ—过站车载乘率;

D--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u--始发车合理乘载率;

p--客车平均定员,人。

根据调查,XX乡现有客运站每天发车最早6:00开始,最晚一班到20:00,日发车约14个小时,未来仍以每天发车14小时计。

平均每个车位每发一个班次所需时间取决于组织水平、客流量及车辆大小等,目前中短途班车平均每50分钟发一班,计上长途班车,用时会多一些,随着未来区域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客流量的增加,中短途客运班车的发车间隔将会缩短,而长途班车的发车间隔因受客流量的限制将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综合二者变化结果,XX乡客运站未来的平均发车间隔取30分钟,即每小时发车次数n=2。由此计算出设计年度(20##年)所需要的发车位为:

M=144×(1-0.05)×1.4÷(2×25×0.85)=4(个)

根据XX客运站实际,结合XX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即XX客运站设计发车位数取4个。

4.停车位数预测

XX乡客运站按照四级车站标准设计,承担XX乡所有公路客运任务,要保证客运组织的高效运转,必须有足够的停车场地以供车辆停放。按照交通部颁发的《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要求,停车场设计停车位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计算,根据XX客运站实际,结合XX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计算得到XX乡客运站停车场设计停车位为32个。

综上分析,XX客运站设计年度(20##年)站内指标预测如表3-3:

表3-3          XX乡客运站设计年度站内预测指标表

3.2.2建设规模需求

1.确定规模的依据

1.《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

2.本可研报告对XX乡客运站站内各项指标的预测结果:

  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800人次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44人

  日均发车班次42个班次

发车位数4个

停车位数32个

2.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测算

根据《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和上述的预测结果,结合拟建项目选址情况及有关方面意见,确定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⑴停车场

停车场面积=28.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

          =28×4×25=2800㎡

⑵发车位

发车位面积=4.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

          =4×4×25=400㎡

⑶站房

①候车厅

候车厅计算面积=1.0㎡/人×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144=144㎡。

②售票厅

售票窗口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窗口每小时平均收票数

          =144÷100

=1.44≈1个

购票厅计算面积=20.0㎡/窗口×售票窗口数=20×1=20㎡。

③治安室

治安执勤室面积按15.0~30.0㎡选取,本项目取15㎡。

④站务员室

本项目按22㎡设计。

汽车安全检测台(沟、室)

根据客运站站实际需要,设安全检测台1个,面积50㎡。

3.2.5主要建筑物、设施

根据主要设施工程量测算表和项目选址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主要建筑物、设施如下:

1.主要建筑物

1.客运站房1栋:主要为站务用房,建筑面积200㎡;

2.旅客厕所一栋,建筑面积30㎡。

2.主要设施及配套工程

1.停车场、发车位建设,面积2500㎡;

2.围墙及挡土墙建设,围墙约190米,挡土墙约120m3

3.站内道路场地硬化工程,道路面积约150㎡;

4.污水预处理、室外电力、给排水及绿化亮化工程。

 

 

 

 

 

 

 

 

 

 

 

 

 

第四章  站场位置及建设条件

4.1站场选址

XX客运站选址位于XX乡大街组,车辆进出和旅客乘坐极其方便,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且具备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是建设XX客运站的理想场地。

4.2项目建设条件

4.2.1地理位置

XX乡位于XX自治县东北部,地处东京105°28′至106°8′,北纬25°49′至25°54′。距县城54公里,东邻板当乡,北抵长顺县营盘、摆所、新寨三乡镇,西界为西秀区杨武乡,西北面与猫营乡接壤。全乡11个行政村,173个全村民组,123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8281人,少数民族人口1263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9.1%,其中以布依族为主。

4.2.2工程地质

以山地为主,属喀斯特山区地貌,东西两侧向外倾斜,西部山脉属乌蒙山系,其余三分之二的山脉为苗岭山系,。地层主要由沉积岩组成,变质岩不多,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不甚发育。

4.2.3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本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抗震设防六度。

4.2.4气候条件

地貌属山地、丘陵形态,最高海拔1691米,最低海拔1020米,大部分区域海拔1160米——1200米。年平均气温15.6℃,≥10℃的积温为4320℃,年降雨量1310毫米,无霜区289天,光照较为充足,气候温凉多雨,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4.2.5交通运输条件

XX县XX乡距县城54公里,东邻板当乡,北抵长顺县营盘、摆所、新寨三乡镇,西界为西秀区杨武乡,西北面与猫营乡接壤。区位优势明显。

4.2.6供电条件

XX乡现有电力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建设需要。

4.2.7供水条件

场地安装有自来水系统,能够满足乡生产、生活用水,能够确保正常施工用水。

4.2.8通信条件

XX县邮政、电信快速发展,项目选址在本县XX乡,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境,因此,可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便捷可靠的通信保障。

4.2.9建筑材料

混凝土、钢材等建筑材料均可从建材市场购买,满足供应。

4.2.11政策支持条件

XX县XX乡客运站是一个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促进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完善城乡交通设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XX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XX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外部政策环境优良。


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及配套工程

5.1总平面布置

5.1.1主要依据

1.《XX县城市总体规划》;

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3.《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

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项目用地资料。

5.1.2总平面布置方案

1.方案设计构想

根据站场类型和主要功能,在研究生产业务流程和周边道路交通情况以及项目用地本身的地形地势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场地内主要功能区位置,及其各种流线的走向。

根据项目用地规划要求以及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行业标准,在总体布局上,将站前广场设置在场地东南部,公交、的士转运站位于站前广场的东北部;将主体建筑布置面向紫黄公路,进站人流从客运站大楼进入,将的士、公交车等进出口布置在站前广场北边,这样就有效的分隔和组织了不同功能的车流,与城市道路有机的形成了自然流畅的交通流线。进站口位于用地东北角,出站口位于东南角,这样设计可以方便下车人流在办公楼北部的空地下车后,可就近出站,且与进出站车辆无交叉。

客运站中心部位是候车厅,为了营造良好舒适的乘车环境,候车厅面向发车场一面采用大玻璃窗,屋顶设局部采光,可在候车厅内适当设置绿化,结合层高,使大楼内外创造出通透、流畅、明亮的巨大空间效果。

2.方案拟定

根据确定的建设规模及《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的规定,经过多次认真讨论、分析,认为拟定的方案在总平面布置方案符合规范的规定,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通畅,各建筑物、设施位置合理利用了场地地形,符合节约用地原则,并与车站的使用功能相符。建筑内部各使用功能的规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使其适应性更强,主要设施相应配置的面积应符合《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的要求。

5.2土建工程

5.2.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7-2010)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

7.《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5.2.2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1.抗震设计烈度:六度。

2.场地土壤类别:Ⅱ类

3.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

4.抗震等级:框架为四级。

5.恒载:各层楼面面层按实际作法取值。

6.基本活荷载:

办公室活荷载:2.0KN/m2

楼梯活荷载:2.0KN/m2

7.屋面活荷载:

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2

8.基本风压:Wo=0.30KN/㎡

9.基本雪压:So=0.30KN/㎡

5.2.3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

本项目主要建筑物(客运站)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结构材料

水泥:425标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钢材:6-12采用圆钢,14及14以上采用Ⅱ级螺纹钢。

建筑中的梁、板、柱结构保护层的厚度均满足二类建筑的防火要求。

砼强度等级:本工程拟采用C30砼。

钢筋:Ⅰ级钢fy=210N/mm2,Ⅱ级钢fy =310N/mm2

墙体材料:外墙采用多孔承重砖,内墙采用轻质材料,以减少梁柱截面尺寸,减少投资。

5.2.4基础设计

根据周围单位地质勘察情况,建筑物基础拟采用独立柱基础,条形基础选用Ⅱ类土作持力层。

5.2.5建筑设计

客运站:建筑面积200㎡,设两层,其中:

一层:主要包括候车厅、售票厅、无障碍通道、残疾人服务设施等;

二层:主要包括站务员室等。

旅客厕所:建筑面积30㎡,为单层建筑。

5.3配套工程

5.3.1给排水工程

1.站区内:市政给水入口要求水压大于3kg/cm2,给水设环形消防管网DN150,室外消防用水量:25L/S,水管预留DN100,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形式,分别排入临近的市政雨污管道。

2.客运站:

a.给水:生活给水均采用市政水压供水。

b.污水:经化粪池一级处理后(化粪池设在停车场内),经站内污水管网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c.雨水: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排至地面排入站内雨水管网。

d.消防:设消火栓系统,利用市政水压给水,消防给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8)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的有关规定。

5.3.2电气设计

1.设计范围

①变、配电系统;

②电力配电系统;

③照明系统;

④防雷与接地系统;

⑤电话、电视、宽带网络等弱电系统。

⑥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负荷等级和供电电源

本客运站为四级站,电力负荷等级为二级,采用二路独立10KV电源(来自不同区域变电所)供电。两路电源均采用YJV22-10-3×150mm2电缆直埋引入办公综合楼一楼配电室。10kV高压配电系统为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方式,两路电源一供一备。

3.供配电方式

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

4.线路敷设方式

主要配电干线沿地下设备夹层电缆桥架(线槽)引至各电气竖产。支线穿钢管敷设。配电线路采用封闭母线、高阻燃铜芯电缆或导线。消防干线采用铜芯铜护套氧化镁防火电缆,支线采用耐火型铜芯电缆或导线,部分大容量干线采用封闭母线。配电线路在电气竖井、设备层及设备机房内为明设,在公共部分均为暗设。暗敷于混凝土中的管路穿镀锌钢管(SC),吊顶内穿金属线槽或金属管。室外线路均采用直埋方式。

5.电气与照明

光源:室内外照明应选用发光率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的高效节能灯具。在一层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等位置设置带蓄电池疏散指示标志灯具,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等设置带蓄电池的专用技射应急照明灯具。

①走道、楼梯间等一般采用节能型照明,门厅采用节能筒灯,办公用房等采用高显色指数的节能荧光灯。

②候车大厅照明采用深罩型灯具,室外站前及停车广场各采用二套高杆灯,绿地采用草坪灯,客运大楼设建筑外观照明。

③站务及办公用房等场所的照度为150Lx,楼梯间照度为50Lx。

6.建筑防雷保护及接地

各建筑物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防雷装置,因电气接地装置、弱电设备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故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Ω。

7. 电话电视、信息网络及广播系统

本客运站设置电话通信系统,进线由市政管网引入,地下室设置交接箱,在客运大楼和办公综合楼内设分线盒。有线电视系统信号源主要是有线电视信号源。有线电视网络采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网络结构。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根据当地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预留2~3个频道。

干线电缆采用沿墙等方式敷设,楼内电缆采用PVC管保护。分支器至用户的同轴电缆采用SYKV-75-5型。

有线广播系统将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合并为一套系统。在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新闻、通知等,若有火警,则可发出警报,进行疏散工作,主机设备选用全数字式广播系统设备,该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完善、安全可靠。室外扬声器箱可安装在地面上,也可安装在电杆上或墙上。广播线路的选用及敷设方式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8.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XX客运站是四级站,按规范需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候车厅、售票厅等设感烟探测器,在发电机房等设感温探测器,在适当位置设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整个系统设两个区报器,一个集报器。

b.消防联动控制

对空调通风设施进行监控;

切断有关部位非消防电源;

接通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火灾事故广播与公共广播系统合用,平时为公共广播系统,在火灾时能强制转入消防紧急广播状态。

5.3.3防火与疏散

1.防火

本项目耐火等级为二级,在停车场和发车位除设室外消火栓外,还必须设适用于扑灭汽油、柴油、燃气等易燃物质燃烧的消防设施。按规范规定,本项目客运大楼内还应设室内消防给水。

2.疏散

候车厅内设安全出口两个,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

候车厅安全出口直接通向室外,室外通道净宽3.5米;

候车厅安全出口净宽2.0米,消防门向疏散方向开启,严禁设锁,不设门槛;

安全出口设置明显标志及事故照明设施。

5.4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用地面积:5330㎡     总建筑面积:230㎡

设施(停车、发车、站前广场)面积:2500㎡

建筑密度:5%      场地利用系数:87.6%     绿化率:33%

第六章  环境影响、节能节水、劳动安全与消防

6.1环境影响与保护

6.1.1编制依据

a)《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c)《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

d)《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e)《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

f)《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g)《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6.1.2 环境现状

拟建的XX客运站选址位于XX乡大街组,与公路相接。项目选址地表大部分为菜地和荒地所覆盖,周围绿化条件较好,附近有集中居民点。

6.1.3 项目建设引起的环境影响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公路客运站场建设期间对乡水土保持、自然环境和生态地影响不大,施工周期较短,施工过程中基本不会对乡镇区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只是因土石方挖填和搅拌等作业会带来暂时的扬尘和噪音污染,会对附近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

站场运营期间对镇区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声环境和大气环境方面。根据站场作业特点,汽车的噪音、尾气、行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扬尘,均会对附近镇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大气的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车辆的运行使周围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这些杂物的尘埃落在站场周围以及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植物和建筑物上,会影响植物的寿命和城市的形象。

6.1.4环境保护措施

1.遵循“以人为本”的环保理念,保护城区生态环境

城市环境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城市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将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如对旅游的影响)和居民的生活。现有的旅客运输作业模式,不管是运输(生产交通堵塞和废气),还是货运仓储(产生各种废物)都是城市的一大污染源,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

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系统布局方案中应避免或减少多余的交叉运输。通过公路主枢纽的规划建设,减少线路、客运站场、相关设施在城市内的占地,减少车辆出行次数,集中进行车辆出行前的清洁处理,避免对城市景观的破坏,并将分散的运输企业集中起来,实现运输活动共同化,不仅有利于企业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资源,促进废弃物的集中处理,从而起到减少噪音、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降低对城市环境的破坏或影响,尽量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加强各阶段环保措施,确保环保意识的贯彻

1.站场选址优化阶段应考虑的环保措施

在站场选址优化阶段,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环保理念,切实考虑站场与居民区之间的合理距离、污染物排放如何与城市管网结合、站场周边绿化设计等问题,提倡建设生态型站场,宣传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思路。具体来讲,站场的建设对自然环境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在站场建设后又会形成新的景观,所以在建造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场的美化、景观、绿化设计不仅仅是从设计要求上出发,还要从美学、景观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考虑,站场区域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30%。站场小区内种植一些吸收二氧化硫能力较强的植物和滞尘植物,站场外围绿化带由高大树木、乔木和草地构成,场内绿化带以灌木和草地为主,配合高度适中的乔木。站场的外墙最好使用隔音材料,窗户最好使用环保隔声窗,这些有助于隔离、减少噪音污染,闹中取静,增强人们出行的视觉美和舒适感。

2.站场建设阶段采取的环保措施

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面积,完工后迅速用草皮或其他防护材料进行覆盖,一般宜先种草再种树。施工单位完工离场前,应拆除临时占地、临时建筑,填平并进行合理利用。加强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教育,施工过程中,自觉使用相应工具,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负面影响。

加强对各种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声、技术性能优良的机械,对已有的机械采取有效的消声措施。凡是施工现场200米以内有居民区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将噪音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施工扰民,必须在夜间施工的项目,要有安民告示和计划。施工现场要经常洒水以避免扬尘;石灰、水泥仓库要密封;车辆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撒落。水泥混凝土拌和场、沥青拌和场要定点,并尽量远离人群集中的地方。施工场地和施工人员生活区要文明、卫生,生活污水、粪便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禁止直接排入水体。

3.站场运营阶段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站场运营阶段,场内大面积种植树木花草,同时还要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对司乘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各种环保宣传教育。在站场内部还应设有针对万一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使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站场内生产生活污水、排水沟不得直接排入引用和养殖水产品的水塘鱼池等,按照城市建设要求完全做到管网排水。生活用水和生活废水完全隔离,粪便污水往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排水管道,并采取绿化、氧化、过滤、油水分离等措施,以保护水质免受污染。如果采用环保技术对污水进行二次处理,经过系统处理后出水可用作冲洗车辆、粪便和植物浇灌用水,该水对外界环境无任何污染,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没有达标的车辆进行管理和维修,尤其是对尾气冒黑烟的车辆的维修,做到发现一辆治理一辆,直到达到符合国家对车辆尾气的排放标准。客运站人员流动性大,除保持场区环境卫生,做到定期有人清扫消毒以外,要指定吸烟区,把对环境保护工作和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每一细节上。

6.2节能节水

6.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修订);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年);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4.《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的通知》(计交能[1997]2542号);

5.《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6.《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3号令);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国办发[2007]42号);

9.《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6.2.2能源和水耗构成

该项目能耗主要是电耗、油耗,气耗较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及广场照明用电、设备用电;油耗主要是汽车运行燃油消耗,水消耗主要是工作人员及乘客综合用水和绿化浇灌用水。

6.2.3节能、节水措施

1.建筑节能

1.在设计中要按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业设计规范,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2.在建设中尽量采用新型建筑材料、高效隔热保温材料、节能型门窗等。

3.加强站区绿化,根据需要种植合适的草皮和乔木,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调节小环境的温、湿度,降低空调冷负荷。

4.在各建筑物的设计上,充分考虑本地气候特征,采用合理的窗墙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合理控制直射阳光,降低照明能耗。

2.电气节能

1.在建设方案选择时,尽可能运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将低能耗作为建设方案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2.在总图布置方面,尽可能将公用工程布置在负荷中心,并合理布置负荷流向,减少线路长度,以利于降低能耗。

3.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调节功率因数、实现合理的配电方式,通过分散补偿和优化配电方式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

4.确定各功能区的照度,根据照明场所的建筑与装饰设计所确定的采光形式及采光参数、主要装饰材料的技术参数和照明区域的性质、规模等,合理选择照度防止电能的无效耗费。

5.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系统将方便管理人员通过电脑控制各建筑物的灯光和动力设备,根据最优节能模式运行,从而达到节约目的。

6.大力推行绿色照明理念,除装饰照明、景观照明等有特殊要求外,原则上全部采用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光源和灯具。光源采用稀土三基色T5荧光管、紧凑型电子节能灯管、金属卤化物气体灯等,灯具内采用电子镇流器或低损耗电感镇流器并单灯电容补偿,反射器由高纯铝等高反射率材料制造,同时在满足照明和装饰效果的前提下控制好照度值;选用多组合控制开关,分区、分功能控制,按实际需要进行开关,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7.在机电设备的选型上,严格把关,选用合理的高效设备,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技术先进、材料优良、结构合理、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机电设备,以利于有效降低产品的能耗。

8.用电设备的容量、台数应与负荷相匹配,消除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对于负荷变化较频繁的机电设备,尽量采用变频调速等技术以提高机电设备总效率,降低损耗,尽量防止轻载或超载运行。

9.为提高用电负荷的功率因素,应安装设置功率补偿设备,进行无功补偿,减少系统的无功功率损耗。

3.节水措施

1.根据给水系统出流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各种配水器具位置标高和保证安全供水等多种因素,对给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限定,通过采用节水龙头或采取减压措施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防止给水系统超压出流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

2.尽可能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选用优质给水管材,避免因给水系统发生二次污染而需将受到污染的水排放和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处理所造成的水量浪费。

3.在可能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盥洗废水、雨水等优质杂排水,减少自来水耗费。

4.对生活用水和清洗水采用节水阀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跑、冒、滴、漏等现象。配水装置和卫生设备是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其节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节水的成效,因此,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适用的节水器具,提高节水效益。

5.各项具体工程的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的设备,宜选用高效节能的供水设备。

6.3劳动安全

6.3.1危害因素识别

本项目安全危害因素主要是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场所危险源、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意外危害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或重大物质损失。具体如下:

1、基槽(坑)开挖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2、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

3、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

4、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5、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6.3.2安全措施方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导则》、《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法律法规及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具体如下:

1、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建筑承包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筑工地安全和卫生措施的最终责任由主承包商承担;

2、施工单位应任命有足够资格和经验的人员专职负责和促进安全和卫生工作;

3、对工作场所可能出现的危险迅速加以防止,劳动组织上要考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使用安全和卫生的材料和产品;

4、工作场所的安全,应在建筑工地规划和实施整洁措施,其中包括材料和设备的妥善存放及每隔适当时间清除废弃物与垃圾;

5、在其他办法不能保护工人免从高处坠落的地方,安装并保持适当的安全网或安全挡布;或应提供并使用适当的安全带; 

6、对建筑机械与设备的安全视情况进行逐类或逐件检验测试。

7、每一脚手架及其组成部分应按其使用目的用适当和优质的材料制作,具有足够的规模和强度,并保持完好。每一脚手架应经合理地设计、架设和维护、以防在正常使用中倒塌或意外移位。脚手架工作平台、舷梯和踏板的尺寸、建造与防护应能保护人员免于坠落并免遭因物体坠落而造成的危险。脚手架不得超负荷或不适当地使用。未经施工现场负责人批准,不得架设脚手架或对其作重大更动或拆除。应按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由管理人员在下述情况下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在案。

8、起重机械和升降附属装置:按规定在初次使用之前、在工地架设之后、随后按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重大更动或修理之后等时间,对起重机械和升降附属装置进行检验测试。任何起重机械和升降附属装置均应安装得当,以便在任何活动部件与固定物体之间保持足够间隔,并保证起重机械的稳定性。在未安置适当的信号设施的情况下不得使用任何起重机械。

9、按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的起重机械的驾驶员和操作人员应符合最低年龄的规定并经过适当培训,条件合格。

10、运输机械、土方和材料搬运设备:应提供适当的信号和其他指挥装置,以防止车辆和土方搬运或材料转运设备运行时所造成的危险。车辆和设备倒退时应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确保安全。

11、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车辆和土方搬运和材料转动设备陷落到坑穴或水中。

1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6.4消防安全

6.4.1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4.2编制原则

1.消防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本项目在同一时间内按一处着火点考虑。

6.4.3消防措施

1.区域内设置消防栓和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器数量与间距按照XX县消防部门的要求布防。

2.平面布置上,要考虑设置消防通道、消防龙头。

3.电器、电线的布置与装饰物要有一段安全距离。

4.设计时留出消防通道出口。

5.施工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队,不得擅自更改施工图。

6.建成后,要建立安全巡视制度,制定安全规章,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6.4.4消防方式

本项目区域内均采用消防冷却水和干粉灭火器共同扑灭火灾,冷却水消防系统采用常高压给水消防系统。

6.4.5消防器材

本项目配备一定数量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6.4.6消防外协

消防外援由建设方与当地消防部门协商解决。

 

第七章  实施方案

7.1建设工期及计划安排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工程量及其他前期准备、协作条件的成熟度,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2个月,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20##年11-12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报批;

20##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与报批;

20##年3-5月完成施工图设计;

20##年6月~11月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

20##年12月竣工验收。

具体见表7-1项目实施进度表。

表7-1                           项目实施进度表

7.2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7.2.1组织机构

新建车站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坚持“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下设办公室、财务科、保卫科、生产管理科、车站运管办公室、等部门。机构设置按“需要、精干、多能、高效、”的原则,以有利于生产、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

 

7.2.2人力资源配置

1.管理层定员:机关包括董事长、经理、办公室、财务科及保卫科,预计6人;生产管理科预计2人,车站运管办公室定员1人,管理层定员9人。

2.生产服务层定员:广播室定员1人,车站售票厅定员2人,调度定员2人,环卫人员定员1人,生产服务层定员6人;合计定员15人。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1估算范围和估算依据

8.1.1估算范围

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范围包括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所包含的建设内容的建安工程费、配套设备的购置及安装费用、项目管理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以及工程预备费。

8.1.2估算依据

1.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办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

2.工程费用根据本项目建设内容及估算工程量,参照《贵州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和相关工程消耗量标准结合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估算,设备费用根据厂家询价结果估算。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办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估算,本项目预备费用约按工程费用、设备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之和的5%计提。

4.本项目总用地面积5330㎡,因此本项目需新征用地8亩。

8.2投资估算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89.43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55.4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万元,预备费用3万元。详见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

8.3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89.43万元,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金筹措意向,拟定资金筹措方案如下:

1.申请国家和省级建站专用资金89.43万元。

附表1                           建设投资估算表


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

9.1 招投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

2.《XXX招标投标条例》;

3.《XX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第116号)。

9.2 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XX县XX乡。

2、建设内容及规模:客运站站房及辅助用房。

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89.43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国家专项资金。

9.3 项目招投标

根据《XX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XX省人民政府令第116号)的规定,本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均不采用公开招标。由项目建设单位直接发包。


第十章  社会评价

10.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0.1.1对所在地居民收入的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对所在地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雇佣当地大量的劳动力,将有助于提高当地劳动力收入,其收入规模通过劳动力成本体现出来。二是项目运营后,将大大改善XX县公路客运条件,使县域日渐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尽快发挥效益,规范客运市场,提高客运收入,并促进当地餐饮、住宿、交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收入效应。因此,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间接带动作用远大于本身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因此,项目对所在地居民收入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

10.1.2对所在地居民就业的影响

项目建设的就业效应主要体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带来的临时性就业岗位的增加。更主要的是,项目建设运营后带来的增加部分的旅客量所需边际服务量远超过现有XX乡的服务边际供给量,项目建设能为所在地居民创造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由于XX乡客运站的建设,将使XX县城乡交流更加活跃,因此,项目建设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也是积极的。

10.1.3对所在地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项目的利益相关群体主要包括:a)当地政府:XX县XX乡人民政府;b)项目承担机构,为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机构;c)项目所在地的居民;d)主管部门。上述不同利益群体中均为项目受益群体,尤其是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承担机构及项目所在地居民对项目期望很高,认为项目实施能够极大地改善XX乡客运站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当地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并增加财政收入。

项目用地涉及到征地和部分周边房屋的拆迁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引起社会矛盾,不利项目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项目建设可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周边居民的收入,且项目补偿标准适当,因此得到该部分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10.1.4对所在地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影响

公路网络是XX县经济发展的动脉,汽车站则是公路网络骨架中的关节点,满足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汽车站才能使公路网络有效运转起来,才能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汽车站建设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也将对当地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10.1.5对所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影响

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大大改善XX县公路客运条件,改善旅客出行条件和出行环境,对所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影响也是有利的。因本项目的建设,XX乡客运汽车停靠散乱、停靠点周边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的现象将得以改变。

 10.2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

11.2.1项目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互适性分析

XX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民族自治地区、贫困山区,交通发展任务艰巨。加快XX县交通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XX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本项目为交通运输业项目,是综合运输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XX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员、物资和信息交流,统筹城乡发展,其定位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

10.2.2项目与当地文化技术的互适性

项目由于对当地居民就业、收入、基础设施条件、农民工出行条件和环境的促进作用而受到当地群众的接受,项目无特殊的文化要求和技术要求,与当地文化技术能够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

10.2.3项目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项目所在地XX县是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民族贫困县。全县共有18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苗、布依、瑶、仡佬、侗、彝、壮、回族等民族,20##年末人口36.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43%。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31.6%,布依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3.6%。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XX县公路客运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乡镇形象和投资环境,从而提高XX乡各优势产业吸引力,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缩小我国地区间差异是非常有益的。可见,项目对社会公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0.3评价结论

项目建设能够完善XX县公路客运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项目与当地文化、教育、卫生、技术具有良好的互适性,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被征地农民等利益群体互适性良好,各相关利益群体均为项目受益群体。项目与国家、省和县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项目地处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内,项目实施对协调我国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第十一章  问题和建议

11.1问题

XX县XX乡客运站是一个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公益性站场服务设施,对完善XX县客运基础设施,提高客运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根据客运量预测,该站按照四级站标准建设是适宜的,是符合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的。项目本身具有投资规模较不大、涉及面较小、社会效益显著、自身回收能力低的特点,因此,项目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补偿问题上。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得到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以利项目尽快建成,及早发挥效用。

11.2建议

1.建议项目单位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联系衔接,尽快落实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2.项目主管单位、实施单位、监管部门、施工单位等与本项目有关单位、部门一定要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统筹领导,项目单位应聘专业技术人员或选派1-2名责任心强的人员经过培训后在现场协调监督,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科学选址,合理设计,工程项目要实施全过程监理,县级工程管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严格竣工验收手续,未经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使项目工程建成一个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3.建议当地政府要大力整顿客运市场秩序,同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逐步树立XX乡客运站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社会形象,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客运站的经济收入,促进客运站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某汽车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汽车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4一项目名称4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4三报告编制依据4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五建设规模5六建设内容5七建设工期6八总投资6九资金筹措6十结论6十一建议7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

xx县xx乡客运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xx乡客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况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xx县xx乡客运站五级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乡4项目建设主管部门xx县交通局5项目建设单位xx县交通局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

“十三五”重点项目-客运站枢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客运站枢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

贵州重点项目-大方各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重点项目大方各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

水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柳州市三江县水泥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年产2万吨水泥厂12承办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公司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企业与我中心签订的备案报告委托书企业提...

可行性研究报告实例

江岸区后湖乡属于武汉市十五计划确定的三大住宅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江岸区后湖乡石桥村12559亩的一国有拍卖地块的开发经营环境的市场调查分析以及周边主要同类竞争物业的比较后依据江岸区后湖乡当地的目前市场状况和对未来...

浙江重点项目-慈溪市客运中心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重点项目慈溪市客运中心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

某某县××乡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客运站项目可研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3一项目概述3二编制依据和原则3三编制单位4第二章项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5一巴东县金果坪乡基本情况5二项目区域客运市场现状7三项目业主的基本情况7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一项目建设的必要...

蚌埠光彩客运南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蚌埠客运南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页共28页蚌埠光彩客运南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蚌埠光彩客运南站建设项目112项目坐落地址蚌埠市朝阳路中段东侧113项目建设法人单位蚌埠市运...

关于市北经济开发区客运站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筹建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客运站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章项目背景一项目背景和意义20xx年4月设立开发区后凸显出较强的区位优势现已成为日照与青岛两大经济区域有机对接的经济发展平台和桥头堡成为新的临港产业高地山东半...

浙江重点项目-临海市汽车客运总站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重点项目临海市汽车客运总站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

教务处课程网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1引言11编写目的随着网络科技日趋进步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开始采用教务课程网站对教务进行管理教务处课程管理网站的目的是使教务处方便地管理学生的选课情况学习成绩等信息并通过该系统向学校的其他管理部门提供或获取数据教务...

客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