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兴侗寨古村落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4.30

肇兴侗寨古村落的调查报告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今天的肇兴侗寨,在历经千年历史长河的荡涤后依旧保留着它特有原始的风貌!走近侗寨首先飘入耳中的便是那传唱千年依然动听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以合唱为主的歌唱形式,它以曲式复杂,声部组合多变而著称。虽然侗族文化历经风雨,人间沧海,但是侗族大歌仍旧一枝独秀保留下来,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侗家人认为“饭养身,歌养心。人不唱歌会变老”。充分体现了侗家人对生命与生存的深刻体验和认知。

侗族是一个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叙事、传史、抒情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在传授和保存侗族大歌方面,汉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歌师以汉字注音的方式为侗语注音,同时用简谱记录侗族大歌的音调。使侗族大歌的学习和保存变得更加容易起来。

当外面的世界通过互联网络了解到这里有淳朴的人们、有远离现代文明的农耕文化时,于是,外面的人们纷至沓来,寨子里人们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肇兴一大怪,八十岁

老太追老外”,这句话是在描述寨子里的人兜售手工艺品时的情景。其实这正是这里的人们萌生商品意识的具体表现。

侗族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千户肇兴侗寨的千栋吊脚楼就簇拥在河的两岸,吊脚楼一般是用杉木建造,多为二至三层,吊角楼大多建在在河边或山坡上。侗乡逢河有桥,最能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艺的要数这“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桥梁构造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这种建筑吸取了汉族古代建筑的精髓,又突破了塔楼的常规,下部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飞檐重阁,大的寨子有三四座鼓楼,鼓楼象一座宝塔,在寨子中非常醒目,那是侗家人集会和娱乐的场所。与鼓楼相邻的还有用来上演侗戏的戏楼,而现今的戏楼,除节日以外已经很少侗戏演出,而爱看侗戏的人在寨子里就可以买到侗戏音像制品。

说起侗家人的娱乐活动,值得一提的就是已有三百年历史的抬官人,抬官人侗语叫做“店宁蒙”。所谓的抬官人,实际上就是抬智者,是值得大家信赖的人,官人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当官的人,从活动中反映出侗族人民对智者和文化的尊重。抬官人活动内容中还有表现农耕技术的场面贯穿到其中,从而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其中还有以原始人的形象出现的各色人物,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面具是用棕榈叶制成,这也许这是面具最很原始的雏形,以此重现侗族祖先的生活状态。据说,为了适应旅游业的需要,抬官人中的祭祀环节已经被省略,

如果将整个程序进行完整的表演,需要三天才能完成。

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在侗族南部方言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鼓楼具有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

鼓楼的来源,众说纷纭。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古代外星人来过侗乡,曾修建火箭和飞碟发射架。鼓楼外形颇似发射火箭的支架,顶层阁楼的剖面恰如飞碟的造型,是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的。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智寨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4.9米,占在77.3平方米。由16根柱子构成骨架,中间4根柱子直贯顶层,四面为12根副柱,略小于中柱。用逐层内收的梁方金瓜柱支撑,层层挑出屋檐。类似宝塔。楼中央设有火塘,四周有长条木凳,供人休息。檐角高翘,屋脊之上泥塑小葫芦宝瓶,其翼角塑小鸟,玲珑雅致,鼓楼的檐层辅小青瓦,屋脊白色,塑有狮,虎,凤等。楼内雕梁画栋,书有六幅盈联,正面一至三檐之间塑有“双龙抢宝”。仁寨鼓楼,

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义寨鼓楼,十一

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8米,占地81.6平方米。礼寨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3.1米,占在70.3平方米。

信寨鼓楼,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9米,占在78.3平方米。该鼓楼有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正如摩尔根《古代社会》中所说:“住宅建筑本身与家族形态和家庭生活方式有关,它对人类由蒙昧社会进至文明社会的过程提供了一幅相当全面的写照。”当钢筋水泥、玻璃幕墙裹胁着现代文明洪流席卷全球的时候,这里的原生态侗山区那连绵的重山深箐中,早已苍老成黑褐色的“干栏”建筑仍栉风沐雨地矗立着。走进侗寨,人们总要驻足凝望那些与青山融为一体的历史遗存,探寻“人类由蒙昧社会进至文明社会”的印迹。但是,在很多人,包括许多学者的眼中,苗侗木楼之间的历史特征正随历史的流逝而逐渐模糊,对于曾经承载苗族、侗族两大不同源头民族文化家居建筑的类型差别已经很少认识了。抽丝剥茧再现历史原貌,我们会发现“吊脚楼”或“干栏式”,苗、侗木楼之间其实承载着两大不同文化系统的类型特征,其中隐藏着两大古老民族文化的历史解码。

这里的“吊脚楼”起源于我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严格地说应为“半干栏式”建筑,因为干栏应该是全部悬空的。吊脚楼“倚山而建”,形如一人靠山而坐,他的躯干为楼的主体部分,他的小腿悬在前边,犹如楼的“吊脚”支柱,俗称“假足”,为山居民族适应崎岖环境的一大创造。侗族木楼则起源于我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

木楼“凭空而起”,是真正的“干栏式”建筑。其特点“占天不占地”,上大而下小,在黎平肇兴也显的尤为突出,木楼层层出挑,每层楼上都有挑廊,檐水抛得很远,其形制及功用都缘起于原始时期的树。

侗族属于典型的“巢居文化”系统。“处于底层的古越语,举例而言,除已消失了的‘依缓’而外,以‘栏’最典型。‘家’是北方语言,现在壮侗语言称家为‘栏’”“河姆渡的干栏长屋距今近七千年,我们不知道那时的先民是怎么称呼的,但现今壮侗语的‘栏’肯定是古越语的底层遗存,而它的起源应该还要早”“干栏”本来就是壮侗语族词语“家”的意思,也指“房屋”,今天,南方人所称的“猪栏”、“牛栏”,是人们不住干栏以后,把栏留给了家畜住的称呼,“栏”字进入汉语词汇,是古越语合乎逻辑的引申和创造。

这里还保留得有远古“巢居文化”的遗存。在这里不远外的铜关乡述洞村,至今仍保留着一座独柱鼓楼,被誉为侗族鼓楼之宗,据载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现存鼓楼建于19xx年,共5层,高约12米,为四檐阁,除第一层为了伸展和装修立有撑柱以外,整个鼓楼只由一根直径50厘米左右的中柱支撑,就如一棵大树般巍然挺立。“巢居”最早就是把住所直接构筑在自然的一棵或数棵树上,后来人类才主动“构木为巢”,开始“干栏式”建筑的发端,述洞鼓楼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若鸟巢然”的奇观。

黎平肇兴侗族文化底蕴中仍保留得有根深蒂固的大树崇拜情结,“对自然物的崇拜表现为对古树、峻石的供祭,有的人甚至把幼儿过继给古树,求树神保佑其儿平安长大成人。


第二篇:关于黟县古村落人居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黟县古村落人居环境的调查报告

前言

一位著名的中国古代造园家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当我,第一次踏入黟县宏村时,相信当时也只有这句话能表达我的感概了。我感到很庆幸,能在这个科技教育膨胀的时代看到这样一幅像是被历史遗落人间的长卷,古老而祥和。置身于这些古村落中,如同回到了久远的历史文化长廊里,空气里弥漫着历史的味道。而我,莫名地被它牵着鼻子走向长廊的更深处······

追朔到最初,古徽州地处皖南丘陵,毗邻浙、赣,其间多山地,盆谷相接,林木茂盛,纵连新安江、水阳江等水系,湖泊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历史上的徽州包括今天安徽省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绩溪县、祁门县等地。如今的皖南居民居住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真可谓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做铺垫确实不假,最重要的是,聪慧的古徽州人民并不是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的同时并让它在宗族的管理下加以保护,把中国传统哲学里讲究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有机思想向世人诠释得淋漓尽致!才打造出了今天动人心弦的徽州古都。

因此,我就在这十五天的民俗采风活动中对黟县古村落人居环境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对走访过的景点如宏村、屏山、唐模、牌坊群、呈坎城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希望通过这次对皖南人居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描绘出其所处自然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从而使今天的我们对其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黟县古村落人居环境的“规划”特色

徽州地区毗邻风水术盛行的浙、赣,在村落选址方面不但要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土的肥沃,而且还要符合风水的要求,选择一处聚风藏气、趋吉避凶、疪福后世的吉地。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遵照理想的风水模式进行建设,已经有了自觉的规划意识。就拿宏村来说,“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的村落选址:按风水格局规划的水口景观;村内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的街巷;建有完善的、统一规划的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等各种生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都已经有自觉的规划意识,并在宗族的管理下,有效地组织和实施。

1“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的村落选址

明清之季,中国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皇室,风水理论与活动皆以“气”为中心,理论总则为乘气、聚气、顺气、界气。建筑实践表现为相地、外部空间的组织和内部空间每一位置的择吉等。黟县古民居在选址布局上受着风水观念的强烈制约,虽说黟县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环境美,选址造房照理没什么困难,但是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完满的物质条件及合理功能的环境,并不意味就是一个理想环境。

从现存的村落选址来看,当初迁入黟县的中原大族均是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作为聚居之地,这便是通常所说的“依山造屋,傍水结村”。这种依山傍水的选址,是山地丘陵地区村落选址的一般规律。从风水观念来看,似乎是为了调节风向、风力和温度、湿度等形成温和的小气候,但实质上,它还体现了那些当初迁入这里的居民的一种自卫防御的心理,这种带有自卫防御功能的选址方式,成为当时古村落的主要特征。考察黟县一些依山傍水的村落,他们初期均是傍着水流的狭长状,只是随着人口与建筑的增多,使纵向发展变为横向发展,从而改变了村落的形状。

2按风水格局规划的水口景观

在徽州凡有村落即有水口。我国著名的风水祖师郭璞在《葬书》中说: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清朝范宜宾在《地理风水法窍》一书中,注《葬书》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得水者,水龙法也,藏风者,山龙法也。”
风水以得水为上,郭芬玲著《堪舆透视》,特别强调选择界水与抱水之地,他说:
“中国历来名都大邑,大体皆界水且抱水,生气旺盛,人才荟萃,且富甲一方,可富甲一方,可谓备极繁华,故知审外水之大小深浅,可识地之轻重,审内水之分和聚散,能识地之真假,此言诚不虚也。杨筠松氏云:‘凡看山,到山场先问水,水尽处龙亦尽,两水合才是尽。’水会则气止,斯定理也。”
谈到得水,郭芬玲在《古今阳宅》中说:
“得水,除了能滋养生命外,在堪舆学上,又称为‘得气’,为什么得水就是得气呢?古语说:‘水为气之子,气为水之母。’意思是说:地气行于地下,眼睛无法看到,而水为气之凝固,形诸于外,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所以有水的地方,就有气的存在,但要如何得水得气呢?水既由气凝固而成,水流动时,气也随着奔走,并不停聚,如何得气?《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意思是说:气被风一吹就会飞散,但若碰到界水,就会止聚。所以要得气,除了避风外,就是要在界水之内。”
至于什么是界水,郭芬玲提出他的看法:
“什么是‘界水’呢?两条河流中间,必定夹着龙脉(无论高山或平地),水流不停,龙脉中的地气亦随着奔走不停,直到两条河水汇合的时候,因为水的阻隔,地气无法通过,自然就停聚在两水的汇合点之内;因此所谓‘界水’,就是以水为界,使地气停止的意思。”
关于抱水,郭芬玲在《古今阳宅》一书中,如此说:
“界水气止,是最好的地理形势,但一样居住在界水之内的人,枯荣却有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抱水与反弓水的差异。所谓抱水,是指水的流向,恰好朝陆地或住宅区弯拱、环抱,抱水的水流比较和缓,能使地气停止、凝聚,所以能造福这块陆地。至于反弓水则相反,水的流向是弯背对着陆地,虽然水流和缓,气却是停聚在对岸,所以无法使背面这块地成为福地。”
所以,有没有水流及水的流向、急缓、曲直对整个村落的兴盛繁荣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缪希雍葬经翼》称:“水口乃地之门户”,当“一万众水所总出处也”。所谓水口,就是在某一地区水流进或水流出的地方,一般指出水口。凡水来之处谓之天门,若一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关闭。去口宜关闭紧密,最怕直去无收。按风水术,村落的水口一般多选在山脉转折或两山夹峙、溪流左环右绕之处,构成围合封闭的景观。以水口山为障景、为屏挡,使村基址内外有所隔离,形成空间对比,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村落的咽喉,使人进入水口后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景观效果。这一布局犹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与中国道家回归自然、佛家超尘出世、士大夫的隐居、儒家幽逸等美学观点有密切联系。所以,水口被看成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风水术认为“山发人丁,水聚财”,为了留住财气,除选中好的水口位置外,还必须建筑桥、亭、庙宇等建筑,这些布局也是基于风水“障空补缺”理论之上的。徽州的水口是一种地域界标,是宗族村落区域空间中划分族权空间的标志性载体。对一个村庄来说,水口就是入口大门,是进入这一空间的起始点,有着路标的功能。水口空呈曲折之状,求曲不求直,意在隐、藏,即应了风水中的“曲则留而不去”的说法,又成为整个村落的障景。风水在水口上的处理,改善了村落环境及景观,使水口成为村落公共园林。

说到公共园林建设,明代末年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里说过:“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就是因地制宜,随地基之高底,体察地形的端正,应用原有的树木、水流,看适宜建亭之处则建亭,适宜造榭之处则造榭,什么都要处理得“精而合宜”。所谓借就是借景,园林虽有内外之分,但取景没有远近限制。如园外桥亭的一角,园内繁花外泄,都可以把他们组成为园林景观。这就是计成所说的远借、邻借和应时而借。所以他讲:“极目所至,俗者屏之,嘉者收之”,这才是“巧而得体”。综上所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分利用已有的环境条件,精心去设计和经营房屋、山水、植物,是创造出来的园林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就是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园林的最高造诣。例如宏村的水口布景,古老的桥亭、一潭静谧的清泉、妖娆的柳条、炊烟缭绕的水上古村,宁静而祥和,宛如一幅迷人的仙卷······

由此观之,村落水口上的园林建设,不仅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及景观,而且成为村人进出村口停留、歇息以及举行部分宗族活动的公共活动场所,形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村落总体环境特征,成为全村的公告园林。因此,村落水口是村落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过渡空间。除了成为公共园林景观外,它还在村落选址中具有强烈的风水意味,并且在村落空间组织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村落宗族观念、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调特征的重要体现。

3完善的村落排水系统

宏村中建有统一规划的排水系统,每座建筑周围都有排水沟,或明沟或暗渠。徽派建筑采用“四水归堂”的内天井形式进行排水,每座建筑的天井都和室外街巷的排水沟相通,随着地势由高往低流向南湖,据说是牛肚。位于村落上游的月沼,其周边石板砌有一圈整齐的排水沟与村中的排水沟相连,贯穿整个村落。村民在井边洗涤用水顺着排水沟往下把排水沟中的生活垃圾冲走,保障了雨天排水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完善的村落消防体系

徽州地区人多地少,村落建筑拥挤,木结构房屋极易火烧连营,所以徽州先民们有着强烈的火患意识,积极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促使村落和建筑具有很强的抗御火灾能力。在村落的建设过程中,宏村人充分的利用了徽派建筑自身独特的建筑构造来进行防火。有封火墙围护,木结构不外露,室内置镇宅、千金缸、石质水池,备有室内消防应急水源。并且利用徽派建筑形式科学地划分防火分区,利用街道、河流将整个村落划分成几个大的防火分区,小巷则将大分区进一步划分成小分区,有些是五六户为组,有的户家有两面墙临街巷。小巷不但是村民行走交通的需要,更是防火分割的需要。此外,宏村附近除了有条西溪绕村而过,村头有一个大的南湖,沿着村内水系上去,还有一个月沼。下雨时,所有雨水都沿着水系流入“牛肚”中,理所当然的,南湖成为宏村的消防蓄水池。所以,徽州先民们是如此的聪明,虽说当时还没有现在比较先进的消防设备,但他们用他们的智慧为后世们留下了如此辉煌的巨作。

通过这次民俗采风活动,我了解到黟县古村落人居环境的地域文化特色,从它的产生、发展演变到成熟传延,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最重要的是,我还了解到,“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崇尚和谐的理想境界、趋吉避凶的基本原则、唯便所适的辩证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观。徽州古村落之所以能够长期地演变至今,是在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观的指导下,在徽州独具特色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观对以后的环境建设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并会将它运用到以后的专业学习中。这次探索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收获,是一次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都有大的提升与飞跃的过程。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这十五天的写生加采风活动中,是他带领我们走在专业知识学习的最前端。虽然这次写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的造型能力,可同时也给我提供了尝试并接受新知识的机会,通过这次训练对专业知识的提高,我希望以后在风水与建筑方面上能有更大的突破,并能把它运用到实习上。

参考文献

【1】    弘历《徽州府志》.

【2】    宋罗愿《新安志》.

【3】    《阳宅十书》.

【4】    明代末年计成《园冶》.

【5】    晋朝郭璞《葬书》.

【6】    清朝范宜宾《地理风水法窍》.

【7】    郭芬玲著《堪舆透视》.

【8】    郭芬玲著《古今阳宅》.

【9】    《中国古代建筑》.

【10】《风水学》.

【11】《缪希雍葬经翼》.

更多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个科目的学习兴趣如何,直接影响他对这个科目的学习效果。如果他对这个科目感兴趣的话,那么这个科目他肯定学得好,反之则不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贺州学院学生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消费观是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生活观念。现在网上的各种评论主要都是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进行批评的,这引起了我对大学生消费现…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调查报告格式一般如下:一、概念与特点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

调查报告的格式和写法

调查报告的格式和写法一概念与特点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写实性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的写法与范文

调研报告格式范文调研报告概念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

调查报告格式和范文

威海市居民投资意向调查报告封皮小组成员名单目录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背景说明这部分和调查计划书内容雷同一调查目的二调查方法三调查实施第二部分调查结果重点部分通过用图表数字或文字说明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常...

市场调查报告格式的范文

市场调查报告格式及写作技巧一、市场调查报告的特征市场调查报告是经济调查报告的一个重要种类,它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购销状况以及消费情况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后所写成的书面报告。其作用在于帮助企业了解…

调查报告写作规范及范文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范文浙江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轨迹与趋势浙江民营科技企业调查报告刘亚玲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杭州310012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20xx年全省个体工商户15289万户私营企业2473万户从业人员680...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具体描述1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具体描述1选题选择与调查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2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对像调查内容调查方式一般可选择问卷式访谈法观察法资料法等调查时间调查结果调查体会可以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

城乡调查报告范文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城乡调查题目关于千岛湖电瓶车对城市交通影响的调查学生姓名李霜逸钱凯指导教师罗文所在分院工商管理分院专业工程管理班级11工程1班学号1120xx01141120xx0133...

调查报告写作格式及范文

怎样写调查报告讲两个问题调查报告的写法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11标题三种写法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摆...

调查报告的范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