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4.4.27

对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近几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在我县开展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就业形势方面: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在就业倾向性方面: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报考村官;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在就业工作指导方面: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实践;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还是社会交际能力,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一半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大学生希望企业人士、成功的校友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

1. 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第三,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第四,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

2. 社会的观念要与时俱进,服务要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

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3. 高校要积极进行教育改革

首先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其次高校可以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互动。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再次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不良信息。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4. 大学生要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

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5.用人单位要科学用人,善于成为伯乐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本次调查仅局限于有限几所高校,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中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第二篇: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现状与调查分析


调查组人员:宣江华、李立娜、郭士睿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现状与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师范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职业取向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现状的调查,了解师范生就业素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师范大学生就业教育建议的建议。

在高校学生中,师范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其他类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就业目标相对来说更有针对性,专业对口的可能性也更大。

(一)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基本现状

1. 自我认识状况。调查发现, 大部分师范大学生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这些途径包括: 征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了解自己, 调查的师范生中有 723 %选择使用这一途径; 通过各种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有 54 %。这说明师范大学生大都有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 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但是, 仍有小部分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想去了解自己。调查中, 有 277 %的学生根本没有征求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6 %的学生未曾通过心理测验去试图探询自己的能力倾向、气质等。另外, 还有 176 %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不清楚的人, 又怎么可能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准备呢?

2. 就业探索状况。师范大学生要为就业做准备, 就需要首先了解就业, 获取相关的就业信息。调查表明, 656 %的师范大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就业信息; 60 %的师范学生确立就业目标时寻求他人的帮助; 52 %的学生试图了解人才市场的状况, 并有据此改变自己的职业定向的打算; 723 %的学生的职业定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712 % 的学生向老师或父母等了解就业特点。但是, 仅有236 %的学生到就业场所实地参观访问。以上数据可见, 师范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的途径无外乎是媒体和他人 (包括父母、老师等)。学生获取了信息, 自己加以分析, 就形成了引导他们就业选择的路标。若没有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 学生就可能形成错误的观念。殊不知,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才是求职时最有分量的砝码。

3. 目标设置状况。众所周知, 成功要靠目标来领航, 强烈的成功欲和信心能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能量与热情, 使其精神抖擞地为目标的实现做出努力。就业目标既可以是方向, 也可以是十分具体的职业。前者的特点是大范围, 为个人职业理想确定了奋斗方向, 今后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小; 后者的特点是十分具体, 瞄准的目标很实际, 大学生多半喜欢这样的目标, 激励作用强。目标的依据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客观上看, 是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个人所处的就业环境, 以及从微观上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 “现在的我”和 “明天的我”的状况, 忽略了任何一个, 都会影响目标的正确选择。据调查, 有 606 %的师范大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 36 %的学生确立了就业目标具体实施步骤, 225 %的学生对将来自己如何晋升、发展有明确的

设计; 612 %的学生有改变目前职业定向的准备; 634 %的学生有明确选择职业的标准。

4. 现实准备状况。师范大学生在了解就业信息、确定就业目标后, 下一步就是

充分利用在学校学习期间的条件, 在各方面特别是就业目标所需要的方面提高自己, 使自己具备就业所需的素质, 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调查显示, 仅有 367 %的师范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就业实践; 663 %的学生广泛与人交往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831 %的学生学习与他人的竞争合作;844 %的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903 %的学生课外学习外语、计算机等通用技能; 875 %的学生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782 %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提高实践能力; 487 %的学生掌握了求职方面的技巧; 403 %的学生接触并了解就业准备一词; 613 %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已为工作培养了必要、充分的能力; 835 %的学生有报考研究生的意向。

(二)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现状的了解, 我们可进一步对他们的就业素质存在加以认识和分析

1. 一部分师范大学生不了解自己, 并且也没有了解自己的意愿, 对自己未

来的生活没有目标。职业理想应该是务实的而不是虚幻的, 脱离自身条件的目标是没有激励价值的目标, 是空想而不是理想。自身条件是确定目标的重要依据, 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奋斗目标, 要做到 !知己? 和 !知彼?。只有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想要从事何种职业, 才能在大学期间为这一职业目标而做好准备。调查中发现, 有一部分师范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所谓的为职业做的准备都是无目的和无意义的。

2. 师范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存在问题, 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

每个高等师范院校基本上都成立了学生就业部门, 但积极主动地与社会用人单位、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联系, 及时进行信息交流, 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社会人才需求趋势仍不到位。据统计, 572 %的大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 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就业指导分别列为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的第二、三位。这说明, 当前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 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形成正确择业观方面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尽管师范大学毕业生自己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 但是, 就个人来说, 对各个用人单位的信息仍然是缺乏了解的, 而且, 如果每个学生都完全凭自己去获得这样的信息, 很难从各种不同的就业信息之间进行比较, 也不容易做出反馈。可以这样认为, 师范大学毕业生对于各种就业信息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在自主性的双向选择中, 就业指导部门为他们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师范大学生在就业准备过程中偏离了专业知识, 过分热衷于英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的学习。调查表明, 师范大学生们往往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过多地用力于 “实用” 知识的学习。一些人把合格师范生的标准概括为所谓 “四语精通” (文字语言、外语、计算机语言、攻关语言), 三头过硬 (笔头、口头、手头)。实际上, 在现代社会里, 一个人不经过学习, 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就很难谋生。因此, 在学校期间, 搞好专业学习, 积极完成学业, 对师范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学好专业是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因为在工作岗位上, 没有一定的专业知

识、专业技能, 不具备职业所必需的本领, 就无法履行岗位职责, 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 为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 学好专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学好专业, 完成学业, 才能找到职业。而在职业舞台上, 只有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使付出的劳动得到社会承认, 聪明才智得以发挥, 个性得以展示, 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3. 师范大学生在求职技巧的掌握方面存在不足, 对职业生涯缺乏科学的规

划。许多高等师范院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机构,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就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 不少师范大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就业方面的知识, 就业意识仍很淡薄, 就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调查发现, 高等师范学校中的学生多数并没有学习过就业指导课程, 也没有系统地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学校在就业素质指导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学生自身也没有明确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思考与建议

综合上述统计数据与简要分析, 针对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对其进行就业素质指导的如下建议。

1. 加快高等师范院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就

业指导实践来看, 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 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 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 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 对于我们正在启步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世纪 90年代中期, 国家教育、劳动部门分别制定了 “就业指导纲要”、’就业指导办法”, 确认就业指导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课程, 而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社会参与性,本身的素质不能满足教学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增加教育投入,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化就业指导人员来充实我国就业指导队伍。因此, 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2. 从实际出发, 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学校教育作为一

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有明确的目的, 能够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 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就业知识, 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就业意识和就业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现阶段, 高等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应当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中, 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校教育的就业指导功能。如开展就业咨询活动, 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具体化的指导与帮助。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其职责包括: 提供就业信息, 指导自我评价, 开展择业咨询, 指导心理调适, 进行就业教育, 组织就业招聘, 安排社会实践, 收集反馈信息。此外, 学校要引导师范大学生在大学期间, 积极为就业 “热身”。爱因斯坦曾经讲过, 对一个人来说, 所期望的不是别的, 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一种美好的事业。高等师范学生的人生目标的确立, 与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和参与活动的范围密切相关, 他们在校期间的所学所做都

应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即就业前先 “热身”。

3. 帮助师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 人力资源

配置己由原来政府完全决定的计划模式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模式。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师范大学生, 都必然要面临从学校踏入社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职业的人生大转折。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来讲, 越早接受就业指导, 就越能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各高等师范院校应把就业指导列入必修课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体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1) 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各高等师范院校可在学生入学后按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学期进行指导。宣传就业形势、社会对各种职业的需求、未来的就业趋势等, 这应是就业指导的首要任务。 ( 2) 教育师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职业都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择业动机是就业观念的核心问题, 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持续性。( 3)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毕业生在有了充分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择业观后, 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因此,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特别注意教授求职知、方法和技巧。( 4)加强学生就业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各师范院校除了在校内开发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活动领域以外, 还应当加强与社会、企业界、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 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种职业门类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 从实际出发, 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社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 使就业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学校沧州师范学院院系数学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姓名高园园学号120xx01105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前言1调查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选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就业形势日益严重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滞缓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

90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改革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当代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对现在的90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报告学生姓名李政所在院系计算机工程学院专业网络工程学号10021240114任课老师张宝香20xx年5月一社会实践课题与方案设计一选题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二选题目的和意义毕业后大学生的心理...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学院黄海学院班级1017学号1引言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导语】:20xx年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年,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从根本上弄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让699万名20xx…

对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对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1调查时间20xx年7月10日8月1日2调查地点洛阳市郑州市3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就业单位已毕业的大学生和高校教育部门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5调查目的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xx级6班王姣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比20xx年增加约30万人而比20xx年增加了近50万人随着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ltpgt一ampnbspampnbspampnbsp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ltpgtltpgt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201班20xx020xx119姜超一调查目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