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时间:2024.4.5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 李政

所在院系: 计算机工程学院

专业: 网络工程

学号: 10021240114

任课老师: 张宝香

20xx年5月

一、社会实践课题与方案设计

(一) 选题: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毕业后,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面对毕业后的广阔市场和陌生的社会,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在就业压力面前中,在所难免的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因此了解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未来大学生就业状况作出合理性的帮助和分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方案设计

1. 研究思路:

获取近三年的大学生就业数据,分析其中的变化,从中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2. 研究方法:

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主要以查阅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信息为主,分析2011、2010、2009三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

3. 时间安排:20xx年5月

4. 参考文献:

《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书》

《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书》

《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书》

二、社会实践内容

(一) 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

20xx年我国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截至20xx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87.4%, 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占44%;非“211”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副省级市,均占45%。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约1/3以上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实现的;2009届有半职工作的比例为1.5%。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

2010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6.1%。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86.6%)上升了3个百分点,比2008届全国总体(85.5%)上升了4.1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5%)约2个百分点。

2011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69.1%。从毕业生签约状态看,已签约毕业生(包括与用人单位口头约定就业)占调查总体的47.2%,有52.8%的毕业生处于准备升学、等待签约、待业等未签约状态。

具体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签约比率略高,为50.1%,其次是“211”与“985”工程高校毕业生,签约比率为49.3%,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签约比率分别为44.6%和44.1%,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略显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

毕业生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就业形式更加规范化,专业供需矛盾进一步缓和。比20xx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薪资水平与20xx年相比约有5%~6%的回升。因此,经历了前两年的就业寒流,毕业生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时都表现出较为乐观的心态。虽然好消息不断,但是大学生就业的春天并没有来临。尽管复苏和回暖是整个人才市场的主基调,但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才市场的回升趋势仍未达到20xx年的巅峰状态。对于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能因为就业形势转好就观望徘徊、待价而沽,以至于错过最好的就业机会;也无需因为庞大的就业人群而诚惶诚恐、望而却步,对就业持消极悲观态度。

(二)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经济危机的影响

由于20xx年经济危机爆发,截止至今全球经济仍然没有走出危机的阴霾。面对经济危机,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同时企业作为一种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为此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应届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

2.非理性的就业观点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如下:

片面追求大都市。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并且福利待遇较为优越的地区和单位工作,北京、上海及东部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仍然是毕业生的首选,并且随着毕业生学历的提高倾向性愈加明显。 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用工不规范”、“基本工资太低”和“不给上五险一金”等因素影响毕业生选择中小企业。致使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从而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盲目要求高薪。毕业生起薪普遍较低,在2011届毕业生中,68.6%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虽然在当前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大背景下,2011届毕业生起薪3000元以上分布较2010届有小幅提高,增加6.0%。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仍在低水平徘徊,被调查毕业生中仍有6.5%的起薪不足1000元,而71.6%的高校毕业生期望薪酬高于实际薪酬。

不愿从基层做起。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

3.自身能力缺失

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一些在大学中不刻苦的学生就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的初步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整个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不少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使得整个大学生群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

4.高校教育结构性差

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同时一些地方院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但由于对教育内容及方法的轻视,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的原因,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猛增但人才稀少,专业需求进一步失衡。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只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也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也成为了求职市场上的“鸡肋”。

在20xx年,前程无忧论坛针对“大学无用论”的话题,对应届生和已工作的在职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应届生中有76%受访者认为“大学白上了,什么也没学到”,而在职者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上大学确实没有用”。学历贬值的现象,不仅需要大学生进行转变观念的反思,同样也拷问了现如今高校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方式。

(三)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树立理性的就业与择业观

通过待遇定位,地区定位,职业定位,给自己建立一个合理的择业标准。 首先是待遇定位。我们不应用钱来衡量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相结合,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其实这一点上,随着近几年严

峻就业形势的加剧,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也在逐渐适应这一现实,降低自己的就业底线,这是很正确的。在当前受金融危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像很多建筑行业公务员等职位都有相对的削减,部分企业的薪酬、待遇等都会有所下降,我们应认识到当前的形势,给自己一个合理、合适的待遇定位。

其次是地区定位。客观上讲,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但同样就业的人数也很多。高学历的人才跻身激烈的就业市场,所谓万军难过独木桥。因此我们不妨拓宽自己的眼界,着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业岗位。很多地方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我们去开拓。国家的政策也是鼓励大学生去中部和西部的。

第三,职业定位。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优势去和别人竞争。在招聘会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拿着简历投很多家单位的多个岗位,这看起来相对增加了自己的就业成功几率,但很多时候这些简历的投放都是无效的。我们应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投放简历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期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自己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因为是有明确方向的,去应聘的是自己最期望得到,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2.了解国家相关促进就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就业项目与优惠政策,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引导大学生就业。例如:“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计划、“参与国家或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助理)”政策等。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就业政策很受高校毕业生的欢迎,对毕业生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

3.增加校园招聘会次数

据历年调查数据分析,毕业生最渴望获得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而校园招聘会是实现就业,获得有效就业信息的最有效途径。调查显示,52.6%的受访高校毕业生认为“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最有效途径,从中可以看出,举办校园招聘会,可以使大学生获得真正需要的市场信息。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的丰富性和校园招聘会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4.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二篇:20xx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20xx年底曾经说过,要“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首位”;20xx年3月两会期间,“就业”以及“就业压力”也随之成为热点中的热点,不仅政协的一号提案剑指就业,而且有关就业方面的提案在数量上也高居榜首。社会各界就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纷纷献计献策。我们为此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专业的心理统计软件,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分析。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本着“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找方法”的出发点,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正在寻找就业机会以及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学历构成

本次调查中,本科生1945人,占总人数的67.4%,为群体主导人群;专科生444人,占总体人数的15%;研究生457人,占总体人数的16%;博士生28人,占总体人数的1%;其他10人。

2、性别比例

本次调查中,男生2031人占总体的70.4%,女生853人占总体的29.6%。男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女生。

3、是否非独生子女

本次调查中,非独生子女1756人占总数的60.9%,独生子女1008人,(另有22人不明)。

4, 是否是应届毕业生

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1926人,占总数的66.8%。非应届毕业生930人,其他23人。

5、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

有在校实习或者兼职经验的人数(2133占总数的73.95%)远大于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验的人数。

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中,7成以上的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反映了广大在校学生不再满足于书本以及纯理论的知识需求,普遍加强了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为顺利就业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6、生源

7、学科分布

本次所调查的志愿者涉及文、理、工、农等7大类学科,以文科生为主(949人,占总数32.8%,包括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管理学、和部分其他专业)。

第二部分:思考与建议

当前大学生就业最大的特点是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与整体就业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的现状相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及毕业生综合素质差。在金融危机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主要思考与启示

1、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在增强

尽管现代大学生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就有近3000名大学生参加此次问卷调查,表明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性很强。而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7成以上(73.95%)的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半数以上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如此高的实习、兼职以及学生干部比例,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在显著增强:他们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接触社会,锻炼书本与理论之外的现实能力,这是一个令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感到欣慰的现象。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们的实践能力显然会普遍提高,更能符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样,就业难的问题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大学生的自身努力而得以缓解。

2、大学生在就业薪酬上体现出灵活性与现实性

首先,尽管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1.3%)“ 可以接受零月薪”,但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四类人群。“零月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探讨。与单纯的向社会、向用人单位“索要”各种高薪酬、高待遇的大学生相比,可以接受“零月薪”的大学生很可能更有眼光、更少功利性,当然,他们不会一直“零月薪”,只要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和认可,他

们的价值自然会得到相应的体现。其次,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可接受月薪”水平都比“期望月薪”低一个档次(1000元左右),说明了大学生在就业的薪酬方面也表现出更加灵活的态度;第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期望月薪水平分别集中在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以上,揭示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在校学生在就业的薪酬方面也更加趋于现实。毫无疑问,这种灵活性与现实性肯定会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

3、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各种体验随着期望月薪的增加而增强

调查显示,在同一学历层次中,随着期望薪金的增加,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体验也就越大。换言之,过高的薪酬期待会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因此,适当降低薪酬方面的物质期待,将有助于缓解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

4、大学生愿意去西部与基层就业的比例有待提高

与广阔的西部以及基层乡镇或郊区的就业空间相比,发达地区的城市空间相对有限,大学生集中在这些城市就业肯定会加剧就业的竞争,并因此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调查发现,

只有不到3成的大学生(27.5% )“愿意”去西部,而明确表示“不愿意”去西部的接近4成(39.2%),明显高于“愿意”去西部的人数;相对去西部而言,郊区以及乡镇基层的被接受程度似乎稍好一点,表示“愿意”和“不愿意”的比例分别为34.2%、34.7%。如果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去西部或基层乡镇以及郊区就业,各方面(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相信会有一个大幅度的缓解。如何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定位,提高大学生去西部与基层乡镇以及郊区的意愿,是一个值得各方深入探讨的话题。

5、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与归因方式有关

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4个维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导致就业压力的因素。综合对上述4个维度共10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发现,依次以父母以及个人自信心不足等5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最大。其中,排在前面的4个因素(父母的地位不高、用人单位不公、学校名气不大、父母就业观不一致)都是外在因素。就业不顺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过多的外归因,这样自然会导致抱怨、指责心理甚至攻击行为的出现,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形成一个明显的恶性循环(就业不顺-外归因-抱怨、指责、攻击-就业更加不顺)。有意思的是,调查发现有实习或兼

职经验的在校学生,更多的倾向于内在归因,他们认为个人自信心、能力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与能否顺利就业关系更大。这些有实习、兼职经验的学生,在就业时因为更受欢迎而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加上内归因倾向反过来又会强化他们的成就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良性循环(就业顺利-内归因-强化成就感-更加顺利)。

6、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观感觉明显偏高

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睡眠)、心理(担心、不乐观)以及行为(做事效率、生活规律)等三项指标的主观感觉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中,“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比例高达52%,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人群不足9%。根据压力产生的基本原理,个人的主观评价会严重影响最终的压力感:面对同样的就业环境与形势,不同的人压力感会明显不同;而公众媒体、家长期望、学校要求等也可能会过分夸大就业压力,使得本来就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产生过多的恐惧心理,进而影响了大学生主观压力的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调查所揭示出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指标偏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影

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7、学历层次对就业压力的大小有明显影响

调查发现,硕士生的压力感受平均水平明显的大于其他人群(专科生、本科生、博士生);博士生在情绪体验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压力体验显著的大于其他人群(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知识的增加与学历的提高并不能说明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增强,如果加上不合理的期望与就业定位,很可能会导致就业更加困难。如何将学历与知识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是广大高学历的在校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8、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需要专业引导

遇到压力时,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应对模式。调查发现,参加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时,大部分人会选择“找人倾诉”以及 “主动寻求解决方法”等积极方式进行应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自我压抑”以及“回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对于习惯性采用消极模式应对压力的人,需要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的合理引导,帮助他们逐渐采用积极的应对模式,以有效缓解各种压力,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学校沧州师范学院院系数学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姓名高园园学号120xx01105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前言1调查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选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就业形势日益严重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滞缓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

90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进行改革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当代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对现在的90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学院黄海学院班级1017学号1引言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导语】:20xx年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年,再度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从根本上弄清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哪里?让699万名20xx…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xx级6班杨绘琳摘要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ltpgt一ampnbspampnbspampnbsp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ltpgtltpgt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xx级6班王姣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比20xx年增加约30万人而比20xx年增加了近50万人随着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

对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对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1调查时间20xx年7月10日8月1日2调查地点洛阳市郑州市3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就业单位已毕业的大学生和高校教育部门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5调查目的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

对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一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主题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时间20xx年4月10日至5月1日调查方法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详见附件一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调查目的了解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