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2 用玻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时间:2024.3.20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第二篇: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第29卷第10期

2009年10月

实验

V01.29No.10

PHYSICSEXPERIMENTATION

oct..2009

“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基础教育研究

王浙伟

(永强中学,浙江温州325024)

摘要:对现有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装置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改进了原有的实验装置,制作了受迫振动、共振演

示仪器.阐述了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具体制作、教学使用及特点.

关键词: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005—4642(2009)10—0016一04

现有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

在新教材(人教版)选修3—4“外力作用下的

不能目测,即使用秒表来测量也有一定的困难,实验中根本无法记录.b.当启动电动机驱动振子做受迫振动时,振子振动并不稳定,几乎只有在发生共振时振子振动才比较稳定,当逐渐调节电动机转速时,振子振动的频率难以随之同步.c.电动机带动偏心轮转动,使悬挂在偏心轮上的细线周期性上下扯动,进而驱动振子做受迫振动,这一驱动力传递过程可视性不强,除前排几个学生可看到外,其他学生根本无法看到.

图2为教材中用于演示受迫振动的振幅与固有频率关系以及共振现象实验装置.按教材介绍,当A摆振动时,通过绳子给其他摆以驱动力,从而使其他摆做受迫振动,与A摆摆长相同的摆球振幅最大,其他摆摆幅小.但该实验在实际中观察到的现象并非如预想的理想,实际情况是:当驱动摆A振动时,开始时是与驱动摆A邻近的D,E两摆振动明显,且振幅大于离A摆较远的共

振动”一节中,教材通过2个演示实验,研究了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及共振现象.教学中,做好2个实验的课堂演示,是上好这节课的重点.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提供的2个实验装置在演示相关实验现象时存在较大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

图1为教材中研究受迫振动频率的实验装置.装置中2个弹簧振子做受迫振动的周期性驱动力由可变转速的电动机提供,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可调整驱动力的频率.教材要求在实验中记录

驱动力的周期和振子振动的周期,通过比较得出

驱动力的周期与振子振动的周期的关系,即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

图1教材中研究受迫振动频率的实验装置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该实验存在3个问题:a.电动机转动的周期(或偏心轮转动的周期)

图2教材中演示受迫振动的振幅与

固有频率关系的实验装置

收稿日期:2009一08—21

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作者简介:王浙伟(1972一),男,浙江温州人,永强中学一级教师,学士,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

万方数据

第10期王浙伟:“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17

振摆B和c;然后共振摆B和C振幅逐渐增大,驱动摆A的振幅逐渐减小.到一定程度后。能量传递方向发生变化,共振摆B和C振幅逐渐变

小,驱动摆A振幅逐渐增大,并如此反复.

实验中,在提供周期性驱动力的A摆开始摆动后,不仅其他各摆的振幅在不停地变化,而且各摆的频率与驱动摆频率也不相同,差异非常明显.教师在演示该实验时往往参照老教材教参的做法,即当B和C摆振幅明显大于D和E摆时来说明共振现象,并在共振摆B和C振幅减小之前立即停止实验.笔者认为如此做法十分不妥,同时教师也难以解释为何开始时D和E两摆的振幅明显大于共振摆B和C,以及各摆的频率不相同现象.显然,这不利学生对共振现象的正确认识

和理解.

教材中实验装置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有以下原因:a.由于悬挂单摆的绳,两端固定,当中间驱动摆A振动时,其对邻近的D和E两摆驱动作

用效果要明显优于靠近两端的B和C摆,故振动开始时,D和E两摆的振幅要大于B和C两摆.

b.该实验装置事实上是一种耦合振动系统,而并

非共振装置.两者根本区别在于,共振装置的驱

动源能量和传给受迫振动部分的能量相比足够大,即驱动源可视为能量库,不断地输入能量.而耦合摆则不同,驱动摆的能量有限,当满足理想耦合条件时,能量将在驱动摆与受迫振动部分之间来回传递.很明显,用耦合振动装置来演示共振现象,在实验原理的科学性方面也是欠妥的.

近年来,一些文献介绍了一些演示共振现象的实验装置,其中一种较为理想的实验装置是用电动机驱动几条手工钢锯条振动来演示共振现象.在1块木板上插上几条手工钢锯条,在几条钢锯条的不同位置安装小铁块,使各钢锯条的固有频率不同,将一装有偏心棒的玩具电动机安装在木板上.演示时启动电动机使底座左右往复振动,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使驱动力的频率逐渐提高,可以看到,几条钢锯条依次达到共振状态.该实验装置能较好地演示出共振时钢锯条振动情况,但由于不能测量或比较驱动力频率和钢锯条固有频率,使实验无法表明是不是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发生共振,也无法直观表明是否当驱动力频率逐渐接近于系统固有频率时,受迫振

动的振幅才逐渐增大.

万方数据

2实验装置的改进

针对现有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在原教材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制作了“受迫振动、共振”演示仪.在教学中笔者使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很好地演示受迫振动频率、共振现象,实验效果非常显著.

图3所示为改进后“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

验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要由驱动摆、可转动横杆、

单摆系列、支架组成.现将该装置各主要部分制

作介绍如下.

锁紧

图3改进后“受迫振的、共振”演示实验装置

2.1

驱动摆

摆球选用质量较大的钢球,直径约6cm,用

直径2.5mm、长约80cm的圆钢条通过焊接连

在一起组成驱动摆.当驱动摆摆动时,通过圆钢条对用以悬挂从动摆的横杆产生较大扭转力矩,使整个系统振动时,从动摆的耦合影响完全可以忽略.圆钢条与横杆连接部分采用活动装置,如图4所示,在横杆上钻直径略大于2.5mm的孔,让连接驱动摆的圆钢条穿过,横向钻孑L攻丝用锁

紧螺钉锁紧.松开锁紧螺钉,可调整驱动摆的摆

长,从而改变驱动力频率.

图4圆钢条和横杆连接部分

2.2横杆

用以悬挂各摆,材料用直径10cm、长约1

的圆钢条,其两端套在固定于支架上的滚动轴承中.利用滚动轴承连接,可有效地减少横杆来回

18

物理转动时由摩擦带来的机械能损失,延长系统振动的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同时演示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观察到当驱动摆摆动时,横杆的转动情况,直观地了解驱动力传递过程.

2.3从动摆

摆球选用直径约2cm的钢球,而摆线选用制

作弹簧用直径为O.5mm的钢丝.共设置5个单摆,各摆按摆长依次排列,有利于学生比较观察.摆线与横杆连接部分采用可调结构,横杆上等距

钻出5个0.5mm的小孔,孔径不宜过大,让弹簧

钢丝刚好穿过,可用电脉冲外加工.弹簧钢丝穿过小孑L后,绕在固定于横杆的螺钉上,实验中可方便调整摆长,以改变各摆的固有频率.由于摆线采用了弹性绝佳的弹簧钢丝,当横杆来回转动时,可对各从动摆产生较大的驱动力,演示时,即使在驱动摆初始振幅较小情况下,共振摆振幅亦较大,共振现象较明显.

2.4

支架

用4cm×4cm的三角铁切割焊接而成,着地

处安装4个带有橡皮垫的可调螺旋脚,由于支架本身自重较大,能确保各摆振动时支架稳定不动.

改进后实验装置的教学功能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同时演示受迫振动的频

率和共振现象,并能定性演示说明共振曲线.

3.1演示受迫振动的频率

1)推动各从动摆,使之摆动,此时横轴不会转动,各摆互不影响,各自做自由振动,观测比较各摆的固有频率(周期),可看出各摆固有频率(周期)不相同,摆长越长固有频率越小(周期越大).

2)推动驱动摆,使之摆动,此时驱动摆带动横轴转动,进而驱动各从动摆做受迫振动,可观察到各从动摆与驱动摆同步摆动.调整驱动摆摆长,改变驱动力的频率,各从动摆与驱动摆仍然同步

摆动.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得出: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单摆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而与单摆固有频率无关.

3.2演示共振现象

1)调节驱动摆摆长,使之与中间的从动摆摆

长相同.

2)推动驱动摆,使之摆动,从动摆同时被驱动,观察比较各从动摆的摆幅.可观察到从动摆

万方数据

实验

第29卷

中摆长与驱动摆摆长越接近的摆幅越大,相同的最大,如图5所示(图中大球为驱动摆摆球).并且随着振动的持续,与驱动摆摆长相同的从动摆摆幅越来越大,共振现象明显.

图5各球的振动情况

3)再调节驱动摆摆长,使之与另一个从动摆

摆长相同,重复实验.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得出: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做受迫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即产生共振现象.

3.3定性说明共振曲线

1)留下中间一个从动摆,将其余从动摆取下.2)依次调节驱动摆摆长,可由长至短(频率由小到大)取5个位置,分别使驱动摆摆动,每次摆动时使驱动摆摆幅基本保持相同.观察比较各次

从动摆摆幅大小.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得出:当驱动力的频率逐

渐接近做受迫振动物体固有频率时,振幅逐渐增大,逐渐远离固有频率时振幅逐渐减小,从而定性说明共振曲线.

4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改进后实验装置能很好地满足“外力作用下的振动”一节的实验教学要求,整个装置构造简洁美观、坚实耐用,实验演示时具有诸多优点.

1)基本上消除了驱动摆与从动摆及各从动摆间相互耦合的影响,不会出现从动摆振幅先变大,后变小的情况.而用以悬挂从动摆的钢性横杆对各从动摆扭转驱动效果完全相同,在共振演示时,共振摆摆幅从振动一开始便大于其他从动摆.

2)各从动摆的摆线采用了弹性好的弹簧钢丝,横杆对各从动摆能产生较大的扭转力矩,使得各从动摆作受迫振动时能保持同步(即频率相等),而各摆的振幅被整体“放大”,可明显比较出

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各摆固有频率与驱动力频率相差大小不同时的振

第10期王浙伟:“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19

幅大小的差异.同时也使各从动摆起振时间短,

节省课堂时间.

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现有一些实验装置或在实验原理的科学性,或在实验现象的直观性、可见度,或在实验演示的可操作性,实验的成功率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些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3)实验要表达的原理直观明显,驱动力的传递过程、驱动力的频率与从动摆的固有频率及作受迫振动时的频率关系一目了然.而装置将从动摆、驱动摆分别置于框架内外,也有利于学生观察

比较.

4)驱动摆与横杆连接采用的活动结构,使得调节驱动力的频率简单易行.而从动摆也可根据实验需要方便地调节摆长或取下.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3—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结束语

物理演示实验是为配合教学内容而主要由教

[2]单晓峰.关于受迫振动、共振的实验研究[J].物理

实验,2006,26(8):24—26.

师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它无论是展示现象、导出概念、发现规律,还是呈现方法,都有着其他教

[3]林抒.普通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

ImproVethedemonstrationdeViceoffOrced

Vibrationand

resonance

experiment

WANG

(YongqiangMiddle

Zhe-wei

325024,China)

School,Wenzhou

Abstract:Theshortcomingsofthedemonstrationdeviceofforcedvibrationandment

are

resonance

experi—

analyzed,andthedeviceisimproved.

use

Thispaperintroducesthemakingprocessoftheim—

proveddeviceindetail,anddepictsthe

andcharacteristicoftheimproveddevice.

Keywords:forcedvibration;resonance;demonstrationexperiment

[责任编辑:尹冬梅]

(上接第15页)

Introduction

0n

andenlightenmentfromtheISLE

experimentsintheUnitedStates

WENLi—ping

(DepartmentofTechnology,Xi’anInnovationCollege,Yan’an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

Abstract:ISLEexperimentsintheUniteStatehavetheverygreatreference5tudent’sscientificresearchandcreativeability.So,thispaperexpatiatestic,trainingobjective,typeandevaluationofISLEexperiments.ISLEexperiments

on

our

on

senseon

cultivating

theteachingcharacteris—

Atlast,theenlightenmentfromthe

collegephysicsteachingispresented.

Keywords:ISLEexperiments;physicsexperimentteaching;evaluationofexperiment

[责任编辑:尹冬梅]

万方数据

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王浙伟, WANG Zhe-wei永强中学,浙江,温州,325024物理实验PHYSICS EXPERIMENTATION2009,29(10)0次

参考文献(3条)

1.课程教材研究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3-4) 2005

2.单晓峰 关于受迫振动、共振的实验研究 2006(08)

3.林抒 普通物理实验 198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钱天虹.Qian Tianhong 稳定受迫振动中的能量转换 -大学物理1999,""(1)

将强迫力分解成超前位移π/2和与位移同相或反相的两个分量.通过对两分力作功的定量计算,可以方便地讨论受迫振动中的能量转换,并能对共振现象作出较清晰的物理解释.

2.期刊论文 徐忠岳.XU Zhong-yue 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的创新设计 -物理实验2009,29(7)

利用变频器、同步电动机和磁性书写板来改进受迫振动与共振演示实验装置.本装置可以用来定量演示受迫振动,还可以用来研究共振的发生条件及描绘共振曲线.

3.学位论文 贾晓丽 微梁机电耦合动力学 2007

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微型机电系统的设计及其工作特性的控制。微梁结构是微型机电系统的典型结构之一,本文研究了机电耦合微梁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以施加电场力的单微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微梁在电场力作用下的静态位移、振动模态函数及固有频率。利用模态叠加法,分析了机电耦合微梁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受迫振动规律,研究了系统参数对共振的影响。

考虑电场力的非线性因素,应用非线性近似解法研究了单微梁系统的弱非线性自由振动、接近共振的受迫振动、远离共振的受迫振动。对接近共振的受迫振动幅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各参数对远离共振的受迫振动响应的影响。

在对单微梁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微梁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的静态位移、振动模态及其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机电耦合双微梁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受迫振动规律。

建立了考虑空气挤压膜的单微梁系统机电流体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KBM法求解时间响应,研究了机电流体耦合微梁的位移、电场及压力场响应特性,分析了系统参数对上述响应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机电流体耦合微梁的共振特性。建立了系统的受迫振动方程,采用KBM法分析了系统共振的幅频、相频特性,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共振的影响。 应用ANSYS软件对微梁系统进行建模,完成了微梁振动模态的模拟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4.期刊论文 杜珊.Du Shan 稳定受迫振动研究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5)

讨论了稳定受迫振动微分方程的解及其物理意义,分析了位移共振和速度共振各量之间的关系,从功能转换的角度比较两者的振幅,以突出受迫振动和共振的物理实质.

5.期刊论文 李长亮.马文华.王爱军.唐军杰.LI Chang-liang.MA Wen-hua.WANG Ai-jun.TANG Jun-jie 用钕铁硼制作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及共振演示仪 -物理实验2007,27(10)

利用稀土永磁性材料钕铁硼(Nd-Fe-B)设计制作出了新型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及共振演示仪. 该演示仪器可演示阻尼振动的3种状态(欠阻尼状态、临界阻尼状态、过阻尼状态)、受迫振动及共振现象.

6.学位论文 黄文卿 用微机和增量式光电编码盘(WGD系统)采集与处理定轴转动的信息--对"扭摆共振仪(受迫振动仪)"的研究 1998

该文介绍由增量式光电编码盘与微机组成的定轴运动信息实时采集系统(WGD系统).该系统以增量式光电编码盘作为角位移传感器,与信号预处理电路、转向鉴别电路等将物体定轴运动的信息数字化,通过并行数字接口由计算机实时采集.该系统工作稳定,可实时描绘出平滑的"位移-时间"运动曲线和快捷给出测量结果,可用于课堂演示.

7.期刊论文 杨合成.Yang Hecheng 欠阻尼受迫振动的几个问题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振动分为欠阻尼振动、临界阻尼振动及过阻尼振动三种情形.对欠阻尼受迫振动的讨论更有意义,因此,讨论了欠阻尼振动系统的品质因数、欠阻尼受迫振动的振幅和初位相、振幅共振和速度共振、振动系统的带宽.

8.期刊论文 陈培杰.张学利.CHEN Pei-jie.ZHANG Xue-li 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的计算机自动控制与测量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2)

在分析音叉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与实时测量研究了不同阻尼下音叉的幅频特性和音叉双臂质量与共振频率的关系,测量结果表明振动系统受到阻尼越大,共振时能达到的最大振幅越小,幅频特性曲线的Q值越小,相应的曲线越平缓,音叉双臂质量与其共振频率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

9.学位论文 党新建 双桶洗衣机脱水系统振动问题的研究 2006

本文从洗衣机零件的失效入手,引出研究双桶洗衣机脱水系统振动的意义。在简单介绍了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后,通过对脱水系统力学模型分析并结合振动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振动模型。运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对脱水系统这一类较为复杂回转机械的振动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双桶式洗衣机在脱水运行过程中由于衣物的不平衡分布,会使整机出现剧烈的振动。通过控制减振弹簧刚度、优化阻尼套设计等措施减少长时间共振的频次,使水封碗等零件的破坏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满足了设计寿命要求。

文中还对隔振设计的一般方法做了介绍,对振动和噪声进行了频谱分析,就抗共振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分析。

10.期刊论文 陈思.陈骏逸.Chen Si.Chen Junyi 受迫振动与共振的计算机测量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23(4)

在"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测量,测定了无负载无阻尼音叉受迫振动的共振频率,振动曲线,品质因素;负载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有阻尼时的共振频率和品质因素.提高了本实验的精确度和效率.

本文链接:.cn/Periodical_wlsy200910005.aspx

授权使用:东南大学院图书馆(dndxytsg),授权号:b8f03f02-138e-4aa8-8096-9e540004dfec

下载时间:20xx年12月22日

更多相关推荐: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MATLAB作业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一实验目的1学会进行简单设计性试验的基本方法2测量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二仪器与用具型波尔共振仪电气控制箱三实验原理有粘滞阻尼的阻尼振动d2d转角的运动方程jk...

利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利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物理学系摘要本实验通过测量连续变化的摆幅计算阻尼系数并研究波尔共振仪中弹性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及不同阻尼矩对受迫振动的影响同时观察共振现象及其性质关键词波尔共振仪受迫振动幅...

利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第三循环利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一引言在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等领域中受迫振动所导致的共振现象引起工程技术人员极大关注很多电声器件都是运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的本实验中采用波尔共振仪定量测定机械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

受迫振动研究实验报告

受迫振动研究报告摘要本实验借助共振仪测量观察电磁阻尼对摆轮的振幅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受迫振动测定摆轮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并以此求出阻尼系数关键词受迫振动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引言振...

用玻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实验用玻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因受迫振动而导致的共振现象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在声学光学电学原子核物理及各种工程技术领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共振现象共振现象既有破坏作用也有许多实用价值许多仪器和装置的原理也基于...

实验26波尔振动的物理研究 实验报告

实验26波尔振动的物理研究实验目的1观察扭摆的阻尼振动测定阻尼因数2研究在简谐外力矩作用下扭摆的受迫振动描绘不同阻尼情况下的共振曲线3描绘外加强迫力矩与受迫振动之间的位相随频率变化的特性曲线4分析波尔共振的相位...

用玻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教案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教学目标与要求1研究阻尼对受迫振动的影响测定值2研究受迫振动中强迫力频率对其振幅和相位的影响授课学时及对象理工医管本科生授课方式方法引导讨论式重点与难点重点1分析自由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实验九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准备将电器控制箱电源打开预热检查静态时摇杆上端摆轮长凹槽和摆轮光电门位置是否对齐光电门I是否对准角度盘上方圆孔用手将摆轮转动1个角度后放手检查摆轮是否无明显摩擦...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论文

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实验论文卜庆阳刘淘摘要3条曲线的极大值均位于100处附近此时发生共振且100振幅的变化越快另一方面对比3条曲线对应相同的值阻尼越小对应的振幅越大三条曲线在点10090处重合即发生共振时相...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振动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亦称驱动力的持续作用下进行的振动共振现象振动系统受迫振动时其振幅达极大值的现象本实验从不同的方面研究振动继而研究共振共振现象有有害的一面1...

利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

利用波耳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在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等领域中受迫振动所导致的共振现象引起工程技术人员极大关注它既有破坏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很多电声器件都是运用共振原理设计制作的另外在微观科学研究中共振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

实验报告模板--受迫振动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实验题目实验记录受迫振动的研究1扭摆自由振荡周期的测定总结规律2测定阻尼系数利用逐差法求阻尼系数1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3测定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实验报告(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