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书报告

时间:2024.4.5

响彻千古的不朽《诗经》

内容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以及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本文首先是从《诗经》的总体简介,其乐曲的风、雅、颂三类的划分作简单介绍;其次《诗经》的主要内容的总体概括以及从其抒情主线和感情衔接顺承的安排,还有《诗经》四言为主的基本句式的介绍,最后从其艺术手法(现实、重农)上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从整体把握这部历久弥新之作的不朽。

关键字:《诗经》、抒情、句式、艺术手法

第一次捧读整本《诗经》,“诗三百”一直在脑海记忆,之前也接触过其中的那么几篇,如《桃夭》、《蒹葭》、《采薇》、《子矜》等,却搞不懂它们到底属于哪一类也确实没有用心去给它分类。往往听着老师讲解其中的内涵会有一种自然纯俗的向往,而当自己翻阅时,它那四字之短句子的桀骜难懂却让我望而止步。

每每提到诗经,它的基本常识是必须灌输的,《诗经》最初称《诗》《诗三百》或《三百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西汉武帝时,将《诗》尊崇为儒家经典,才有了《诗经》之称。这些无非是历史流传至今人们所赋予它的外表,为了我们这些后代更好的研读。

《诗经》是乐歌,按不同地域的乐曲划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属于地方民歌,共160篇,包括15“国风”;“雅”是王畿之乐,分“大雅”和“小雅”。“雅”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视为朝廷的“正乐”,共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 ,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主要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诗经》的作品、内容比较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泛。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烈士进献的诗歌外,还有许多原先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的劳作的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周人的婚姻习俗„„可谓是一张多层次,多角度的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展现。

读《诗经》从国风开始,首先可以看出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而且又以男女情爱居多。它的抒情没有太多华丽掩饰,往往是平俗淳一的情感但其抒情的水准又明显高于叙事诗,我们知道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发展方向。再者,《诗经》中的诗歌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其中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看起来,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态度是很激烈的。但这种例子不仅很少,而且并不能说是纯粹的“个人感情”,因为作者是在维护社会原则,背倚集体力量对少数“坏人”提出斥责。像《雨无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评的对象是多数人,则已显得畏惧不安。至于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由此带来了《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尽管《诗经》的抒情一般比较平和,却依然是真挚而动人的,而且也并非没有明朗欢快、天趣盎然之作。如《樛木》以树木喻男子,以花草喻女子,其内容是祝福新婚男子的颂歌,欢唱祝贺他娶了个美丽的姑娘。其又有《螽斯》相承接,《樛木》祝贺新婚,继而祈颂多生子孙,其大有深意。另外,《诗经》中有些篇章前后是情节连接的,或者感情是顺承发展的,如《新台》假托齐女的口吻,诉说自己的不幸以及对卫宣王的厌恶。其与后篇《二子乘舟》在情节上密切相关。也让我们不难看出《诗经》中许多作品是出于同一作者之手。

《诗经》在句式上基本是四言短句,间或杂有二言以至九言不等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六个动词,不但写出采摘的过程,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韵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从《诗经》的艺术手法看来,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诗经》也自然就有浓重的乡土情结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根植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韵。这不仅表现在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事的崇拜和对农事诗的创作,而且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安土重迁乃是各民族共同的心里。反过来,对农业的破坏,由于战争、徭役等造成的远离故土家园,也就成了世人最痛苦的事件。翻开《诗经》,我们感受很深刻的内容之一,就是《国风》和《小雅》中那种浓浓的相思怀归之情。另外,《诗经》关注现实、直面现实,这不仅表现在农事诗的描写,面向现实的生活观念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对自己现实生活的再现。是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能力,是诗人能够把握现实生活的各种素材,对其进行深刻思考与描述。而且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抒情诗要求打开心胸的凝聚状态而去容纳多种多样的情感和进行更广阔的视野,还要对诗的内心生活就有自觉性,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最后,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辉映,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三种手法中,赋是基础,比的运用也比较广泛,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诗经中赋、比、兴运用的最为圆润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和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中,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当然仅仅上述的概括还远远不能包含其中的文化精神及艺术魅力。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当你置身与它那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又会真切理解《诗经》所呈现的天真淳一的情感状态和生命境界。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xx年8月第1版

5]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10月

[3]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xx年

刘家忠《传统名著的大家解读》线装书局 20xx年9月第1版


第二篇:诗经读书报告


诗经读书报告

与远古歌者同行

———《诗经》读书报告

阅读作品:《诗经》

作品类别:诗歌集

作品作者:佚名原作,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阅读时间:二零XX年元月于大二寒假

阅读报告:

一、品读一种心情

常回老家,每次经过龙泉总是不禁驻足片刻,桃树漫山遍野,恣肆的连成片,阳春三月,绚丽的花海更惹得车水马龙,交通瘫痪;于是本是静谧的花海少了许多的神韵,遥想两千五百年前,同样的桃之夭夭,不一样的灼灼其华。于是,我知道,那样的一番精神的乌托邦只有回溯《诗经》之中才能寻回那本属于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纯真!

梦回千年,在那个还远远没有“之乎者也”的岁月,传唱千年至今的文字似乎更加晦涩难懂,于是我们以理度之,以意解之,风雅颂,赋比兴,专家学者们一篇篇不下万言的论文报告把《诗经》神秘化,精英化,而又不断的把追寻《诗经》那一份纯真的读者们引入学术的歧途。迷恋着微言大义的我们大概早已忘记了《诗经》是普通人的歌唱,是普通人生活的记录。

而更甚者,或许《诗经》本身就不是拿来读的,而应该闭上眼睛听任思绪翻飞,跟着感觉驰骋,随着心灵的吟诵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只有关闭视听,才能够全身心去想象,复活千百年前的情景。

诗经读书报告

此时,我才恍然明白,与其说是品读诗经不如说是品读那一份独到的心情。明月清风,孤灯枯坐便是与《诗经》心神交汇的时刻。听雎鸠关关,看姑娘“投我以桃”,候静女“俟我城隅”,遥望君子“寤寐思服”,“琴瑟有之”。

徜徉在《诗经》的海洋中,闻蜉蝣、黄雀、蟋蟀鸣唱,看卷耳、蔓草、汀兰生长,随柏舟荡漾。朱熹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也。”

“邂逅相遇,与之臧否”,美好清晨,草露闪烁,不期而遇,一见钟情;男子沙场征战,思妇辗转缱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与《诗经》深度接触,才悟出“读”《诗经》是需要满怀情思如雨般时而细腻潇潇滴落,时而狂暴倾盆而下地去灌注的,唯有识情韵方知《诗经》之妙!

二、海德格尔说:诗意的栖居

世界是一个有趣的整体,对立而并存,一如东方哲学究其根髓是感性的认知,而西方文化确实理性的剖析,截然相反的思想孕育了毫不相同的文明,当东方人讲究天地万物为一体而阴阳调和方为正道之时,西方人用一个又一个方程精妙的计算着世界的规律。几百年前诗人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诗意的栖居”之时才第一次把诗意的灵魂植入了这个由多少天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呕心沥血所购建的庞然大物体内,殊不知诗意的精髓在东方那个遥远的世界已然传承千年„„

浅薄的现代人以为《诗经》时代的人们一定过着原始野蛮、粗陋无趣的生活。在那个“放任野蛮”的黑暗时代,老祖宗永无休止的为了一把野菜、一个野果、一只野兔而奋斗。阴森恐怖的原始丛林、凄厉惨烈的鬼哭狼嚎,茕茕孑立的孤独状态都是现代人对古人生活的一种臆测。

然而,面对《诗经》这样伟大的艺术性杰作,现代人无知的想象显得如此的可笑和可悲。

在《诗经》的世界里,古人的生存条件是严酷的,但饥馑是大脑敏感,艰辛却让心灵多情。他们歌唱,将日常的事物化为身体和歌唱的一部分,。飞鸟游鱼,花草树木充满了《诗经》的世界,那单纯的音节,简单的哼唱却弥漫着旺盛的升级与活力。

寒风怒吼,一盏薄酒,几把干果;在忍冬的方向与轻扬的白杨丛林,在梧桐与榆树的轻声私语间嬉戏。几把茅草,几根树枝,几块乱石,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无欲无求,,细心体会细小的乐趣和忧伤。眼睛所见,耳朵所闻,心中所想都是歌唱的素材和对象。采采卷耳,不言桃李,啁啾虫鸣,荒野蔓草都是怒放的生命,

每一个人都是歌者,无人不歌,无处不歌正是诗经的魅力和美丽。

诗经读书报告

《诗经》中,习见的植物都有美妙的名字,比如车前子叫“芣苢(fu yi)”“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一群年轻女子,头饰彩巾,手执衣裾,欢歌笑语,此情此景怎能不歌?“菲”是在平常不过的蔬菜——萝卜;“葑”,又叫蔓菁,今天俗称大头菜,它也被《诗经》寄予了浓浓情意。

焦急等待,迫切渴望,热烈向往,刻骨思念,点点滴滴都蕴含生之趣味,一餐一饮,朋友相聚;一草一木,夫妻分离;鸟兽虫鱼,情人嬉戏都成为了笔下的旋律,或许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的栖居”。用大脑思维,用灵魂歌唱,用心灵感悟,这就是诗意的生存。

《诗经》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真实、怒放着生命力的世界!

三、爱上一种爱情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雎鸠关关的鸣唱扑面而来。

几千年来,雎鸠关关一直成为经典的爱情表达方式,长期被引用和言说。这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谦谦君子,爱上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姑娘像影子,追随者他,夙兴夜寐,仍然不能忘怀,而无法追求到。

淑女是空气可以,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却无法捕捉。河水悠悠的漂流,荇菜浮动摇曳,更加勾动丝丝缕缕的情意。倩影历历,这更增添了追求者的痛苦,以至最终出现了幻觉。“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有之”, 各种

方法都用尽了。终于,“钟鼓乐之”,红颜一笑。先前的辛苦瞬间成为了幸福,那牵牵绊绊的荇菜,成为了爱情的见证。

始终,爱慕之情坦率大胆,热烈奔放;“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思君如流水,年年无穷已。情意飘逸,寂寞如潮。萦回缠绵,心湖凄婉。回眸处,烟雨朦胧,无限相思。

诗经读书报告

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诉说着自己爱的感觉。这种浓烈的感情和大胆的表白,正是生命欲望的自然显露和升华。

那条河流阻挡了我的去路,除了面对河流凭吊心事,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缓解相思,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现实,只有以歌唱抚慰自己,慰问遥远地方的那位姑娘。

歌声婉转,愁肠百结。痴情梦幻,慰藉孤寂的灵魂。相似河畔,形单影只。悠悠思念,只有缠绕的荇菜有知。我寄愁心与明月。遥想中的渴望和追求,苦涩而甜蜜。

那条没有名字的河流,写满了相思。悠悠河水,见证了我的爱,记载我的歌唱。一帘幽梦,敲打我心。雎鸠关关,萦绕耳畔。情思万种,更与何人说?

虽然没有广厦千万间,没有珠宝钻石,但悠悠河水,芊芊水草,已然足够。爱情是没有理性和逻辑可言的,爱就爱了,如此简单。

滴滴相思泪,关关雎鸠情。

在忧伤的歌者严重,爱情不在于是否真正拥有,而在于我要歌唱。这一唱就唱了千年。唱的江山失色,花容凋零。

爱,其实是一种爱上爱的感觉,爱上爱的滋味。这种感觉无以名状,不可排解。这种滋味,朦胧晦涩,五味俱全。爱情通常心系某人,魂牵梦绕。一旦触发,不可收拾。

歌者,自顾自的,表达内心中的渴念和愿望。这种内心独白似的表达,完全从歌者出发,爱情的另一方却在这里缺席了。她听到这歌唱了吗?她守候在相思的河畔吗?她有怎样的表情?怎样的想法?这些都不是歌者要关心的。作为抒情的主体,他只在乎心中的情绪和寂寞。

爱上爱情的感觉,妙不可言。却被歌者拟成文字,唱成歌词。不可言说的情感被具体化和形象化。那不可言说的相思,具体可感,清晰可闻。寻常不过的水鸟、水草负载了太多的思念。载不动许多愁。

那条没有名字的河流,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追求。两千多年前,浪花溅湿青苔斑驳的草鞋。如今,白发三千丈,逝去的岁月,带不走缱绻的情怀。谁曾经贴着睡眠行走,且歌且哭。谁曾经望着河水悠悠,渐行渐远„„

《关雎》所唱的就是爱上爱情的感觉,这一唱就是千年,瞬间凝固成永恒。

四、凡人歌,圣人诗

那些远古的先哲们过着简单澄明的生活,造就了完全不同的理智精神和情感世界。耕种劳作,随意哼唱,恣意狂欢,都足以让我们五体投地并心悦诚服的尊之为杰作,而把这一篇篇率性而出的诗篇集中起来,再按一定的规则、体例和顺序编排成书一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宏伟的过程并非一般的平庸之人可以完

成,他需要那些具有高屋建瓴的政治远见的社会精英的积极参与。司马迁毫不含糊的断定这个人就是孔子,于是孔子删诗也见见成为了普通社会的共识。

虽然,孔子删是无法定论,但孔子的确曾歌“诗三百”,而弦“歌三百”,与知天命之年远离庙堂,回归江湖,寄情与百姓所唱颂的朴实的快乐。

看来,孔子即使到了晚年,也并不保守;这个抚琴歌唱的孔子才是真正鲜活的生命。“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这是真实的孔子,作为凡人的孔子。

孔子并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相反他的生活经历恰恰证明了生活的艰辛,。孔子做为那个时代的清醒者,他真切的体味过风餐露宿的艰辛,也尝试过被人误解的痛苦,唯其如此,孔子才能倍加珍视普通人的歌唱。

《诗经》毕竟是诗,美丽和感动俯拾即是。

诗经读书报告

与《诗经》的温柔敦厚相比,作为西方文明源头的《荷马史诗》,则充满了野蛮的生命力:大海、战舰的壮观,愤怒的战斗、满是惊吓马匹的平原、发了狂的和倒地的野兽;一头栽进尘土的尸体;对亲人、家乡、草原的狂恋;钉在矛尖上的眼球被高高的挑起以示胜利,利刃插在口中,脑浆四溅;奥德修斯漫长的海

上漂泊。似乎只为了最后残酷血腥的杀戮。

与《荷马史诗》相比,《诗经》要沉静、平和、温柔的多。他不大喜,不大悲;温存,谦和;细腻,生动;柔美,沉静。虽然免不了王事征伐,赋税徭役,但它或是简单的记录这些事实,或者从侧面交代战争造成的伤痛。它完全放弃了去描述直接面对战争、经历战争和参加战争的震惊、残酷和血腥。

她讴歌“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她感慨“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虽然“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但仍挂念“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战场上,“戎车既架,四牡业业”,威武雄壮。“一月三捷”,“岂敢定居”,金戈铁马,豪气干云。忽然间,情思万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转瞬后,豪气变柔情,豪放与婉约只在一念之间。征夫思妇,是《诗经》中的主角。凡人肉身,是《诗经》的本真。

《诗经》是凡人的世界,充斥其中的是凡人的思想,凡人的故事。与《荷马史诗》的神圣、豪迈和残忍血腥相反,《诗经》中只有两个字——人性。国风如是,小雅如是,周颂也如是。《诗经》并非某个虚幻的超脱境界,而是普通人的生活空间。简单的淳朴和单纯的快乐成为《诗经》的主旋律。

歌关雎,唱蒹葭,叹柏舟,咏新台;依北门,望孤星,将盅子,叔于田;出东门,上垄丘,征战场,嗔狡童。《诗经》是凡人的歌唱,习见的事物,平常的场景,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竟然别具一种独特的情趣和韵味。

凡人的生活,凡人的歌唱,正是几千年来《诗经》真正打动人的地方。

五、还《诗经》以颜色

翻阅《诗经》,简单有力的词句常常穿越时空,击中心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明白如话却又隽永深邃的句子,是《诗经》穿越历史烟尘令人感动的重要原因。

这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流行音乐,被神化为“恐龙”,被奉为经典。它被描绘成埋在黑暗地下的恐龙化石,晦涩难懂。他被装扮成束之高阁的经典,让人望而生畏,不少《诗经》的版本大多数属于学术著作,字词被生生打断,其间安插了无数画了圈的注解号码。读《诗经》就像看字点,可能多任了几个生字,知道了几种不同的解释,但是,诗在哪里呢?

诗,失落在经学家们渊博的学始中,迷失在道学家们的道德拷问里。在严格的经学传统和道德说教中,《诗经》中的歌者早已化为了历史的烟尘,消散于浩淼的宇宙中。

既然我们都成为流行音乐驻足、动容、回忆、微笑、落泪、喟叹,那么又何方不用另一种眼光还《诗经》以颜色?

更多相关推荐:
《诗经》读书报告

诗经读书报告世俗浮躁寻一份心灵的宁静抛却时空的距离与先哲一次次产生心灵的碰撞浮生依旧携一卷永恒的诗经且行且歌回归最初的美好与人性的最真完美邂逅有幸品味诗经在泛黄的书卷中领略那段历史读懂那些人那些事挖掘人性最深处...

关于诗经的读书报告

关于诗经的读书报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开篇第一首国风周南关雎几乎每...

诗经读书报告

诗经lt风gt读书报告子曰诗三百一眼以蔽之曰思无邪诗者情之流露学诗学性情世俗浮躁诗可与人一分宁静世俗浅德诗可教人些许德行俗语熟读诗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领略多了真性情自然也有真性情进入诗之界便是长长久久的沉醉或许晦...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体系行将瓦解新的社会秩序尚在探索中时人惊呼周文疲敝礼崩乐坏在这个有序无序不断转换的历史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基础之上中国各地涌现...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每到夜阑人静的时候凝眸窗外明亮的灯火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在渐浓的夜意里归于放松一本诗经一杯清茶这个夜就这么地染上了淡淡的书卷气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前那位伫立苦思望穿秋水的男子的...

《诗经中的动物和植物》读书报告

诗经中的动物和植物诗经中有大量的动植物意象这些动植物的存在并不仅仅是诗经本身文学的需要更多的是用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动植物是上古先民们的习俗爱情婚姻生活的象征通过对诗经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写作研究我认...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基本上我们会的诗经里的就是那几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估计能把关雎蒹葭全部背出来的都不多了至少在我这个年龄是这样吧实在也不能责怪我们要知道我们向来是受考试教...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与楚辞专题研究》阅读参考书目

lt诗经gt与lt楚辞gt专题研究阅读参考书目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诗经直解二册陈子展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毛诗正义唐孔颖达撰诗集传南宋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诗毛诗传疏清陈奂撰三十卷现...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报告——得民心得天下交

得民心者得天下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中华上下五千年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先生编写的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编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

读书报告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院系名称城环学院课程名称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任课教师李专业自然地理学学号20xx207姓名刘日期20xx年12月25日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制1地理学思想简史读书笔记著名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曾对大学...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是近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之父阿尔费列罗马歇尔他终身致力于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经济学原理是马歇尔的代表著作之一对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它重点阐述了经济学的实质生产...

诗经读书报告(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