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03

时间:2024.5.4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求助者学生张某因为高三升学压力大、信心不足而生退学想法,家长又不同意,心理焦虑,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心理咨询师经过和张某深入沟通,搜集、整理来访者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有针对性的心理测验结果,确定求助者的问题为一般性心理问题。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心理咨询方案,综合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放松训练和求助者中心疗法,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深层原因,消除不适情绪,改变不良行为。经过阶段性的治疗后,求助者及其家长均表示效果明显。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系统脱敏 放松训练 求助者中心疗法

1、来访者一般情况

张某,男,高中高三学生,17岁。无重大躯体疾病,独生子女,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

首次来访时精神行为状况:来访者仪表整齐,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准确;进入咨询师时神情紧张,焦虑,表情痛苦;交谈中被动,话不多,多沉默,但表达清晰;自知力完好;希望摆脱目前处境,有求治意愿。

其母亲陪同前来。所述问题与求助者基本一致。

2、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上大学希望渺茫,没信心,不想上,退学家长又不同意,左右为难。这种矛盾心情有一个半月,最近半月有时失眠,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

3、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求助者仪表正常,表情有些焦虑、痛苦,能和咨询师正常交流。求助者一个半月前升入高三,以前学习不努力,落下的知识较多。学习上有些吃力,同学们都努力学习,没人关注自己。赶到升学无望,新生退学念头,母亲坚决不同意。坐在教室学不进去,无法集中注意力,很苦恼。最近两周有失眠现象。自知力完好,求助者为摆脱目前处境和母亲主动前来咨询。

4、来访者背景资料

4.1个人成长的自我陈述

母亲是工人,父亲是一个研究所的工程师,听母亲说因为两人性格不合,我四岁时两人离婚。我一直跟着母亲两个人一起生活,父亲 后来又组建了家庭,他有时只在我生日的时候看看我。小时候因为有妈妈在,也没觉得缺少什么。上学后,看到别人都有爸爸而自己没有,有些自卑。和同学交往较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有几个相对要好的朋友。上小学时妈妈下岗,那时候生活挺苦,但妈妈还是尽量给我买好吃的和好衣服,总是怕我受委屈。那时候我学习也很努力,想让妈妈开心。后来妈妈下海做生意,生活越来越好。初中的时候成绩还可以,喜欢数理化,不喜欢语文和英语,尤其是英语,不喜欢读,所以成绩不好。高中以后,妈妈生意越来越忙,管我的时间少了。我让妈妈给我买了手机,经常上课玩,成绩越来越差。高三了,感觉到升学压力,想好好学习,但有点跟不上,心里很烦。觉得考上大学了也没啥用,还不是得工作,和母亲商量退学,母亲坚决不同意。

4.2 一般现状的自我陈述

上初中时成绩还可以,数理化很好,不喜欢英语,死记硬背,没啥意思,所以英语极差,中考考得也不理想。高中数理化都能听懂,但考试时经常因为粗心而失分,有次期中考试化学没考好,老师看我的眼神都不对,特别反感,很长时间都不想学化学,英语基本放弃。高三大家都在学习,自己也很紧张,想想自己三百多分能考什么大学。想学艺术,自己又没基础,不想上了,想帮妈妈做生意。和妈妈说了后,妈妈不同意。老师也和我聊天,自己还是提不起精神。上课听不进去,胡思乱想,晚上也睡不好。

5.心理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5.1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根据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来访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病性问题。

5.2心理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根据精神检查和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性

格内向、敏感;情绪焦虑;未发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心理问题分类

社会学分类层面: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

心理学层面:情感(绪)问题及个性问题。

医学(症状学)层面:焦虑、恐惧。

心理测查结果 SCL-90:焦虑3.0、恐惧2.6

诊断依据:

(1) 情绪主要为焦虑,并伴有恐惧。

(2)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心理冲突由现实问题引发,属常形,病程不到两个月,社会功能轻度受损。

(2) 未发现其他精神障碍。

6.心理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6.1生物学层面:

(1)求助者17岁,高三面临高考,学习压力大。

(2)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无重大疾病史。

6.2社会与环境层面:

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疼爱有加,忽视对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父亲关注较少,缺少正面男性榜样的引导,遇事易退缩;高中后,母亲和其沟通较少,又不习惯主动与人沟通,不良情绪易积累;高三升学压力使焦虑情绪加重。

6.3心理层面:

(1)性格内向、敏感,尤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易夸大一些负性事件的影响。

(2)独立能力低,不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易退缩。

(3)交往被动,不会主动处理心中的不良情绪。

7.治疗方案与知情同意 7.1 治疗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同来访者和家长协商,确定如下治疗目标:

(1) 近期目标

降低焦虑水平,客观理性地对自己进行分析,增强信心,把握现在,客观看待高考结果。

(2) 远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7.2所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技术(或疗法)

根据以上诊断结果,拟采用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求助者中心疗法对求助者进行治疗。

系统脱敏法的原理是交互抑制,它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其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它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饥饿的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不过这种抑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能对付比较轻微的焦虑。所以要循序渐进,每次增加一点焦虑,逐步增加,最终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

放松训练法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肌体紊乱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人性本善,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且人都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人能够通过自我引导成长。罗杰斯坚持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和谐,活着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罗杰斯认为,很多心理失常的产生,多是因为环境出了问题,使个人自我实现受阻,个人成长出现了障碍。在影响自我实现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求助者中心疗法就是要帮助人们去掉价值的条件化作用,充分利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使人们能够接近他原来的真实经验和体验,不再信任别人的评价,而更多信任自己。这样,人就可以活得真实,达到自我概念和经验的和谐,人就会从面具背后走出来,成为他

自己。他愿意使自己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使生命迈向成长,迈向自我实现。

7.3拟实施的步骤(或程序)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在咨询开始阶段,着力调动求助者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向求助者明确说明心理咨询的实质、咨询取得效果的主要原因。

(3)分次对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减轻焦虑情绪。

(4)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达,启发、引导、求助者探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5)促进求助者自我协调,依照真我来面对自己。信任自己,独立地为自己做决定,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确立人格完善的方向。

7.4知情同意,说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向求助者者及其母亲说明咨询师和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有: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对咨询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等。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有:有权了解与求助者相关的个人资料,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等。书面打印,交求助者及其监护人(母亲)各一份。

8.咨询效果评价

8.1 来访者主观感受:焦虑情绪明显减轻,能正常上课和休息,重新树立目标,感觉很充实,自信心明显提升。很母亲交流正常。

8.2相关他人(或责任人)的评价

老师说,上课状态转变明显,不再焦躁不安,作业都能认真完成,向英语老师请教学习方法。

8.3心理测查结果:SCL-90,焦虑为1.6分,恐惧为1.4分。

8.4咨询师的评价

求助者经过治疗后,表情明显放松,能正常学习和休息,和人谈话较以前自然。

9.总结

9.1 需改进和肯定的方面

在治疗初始阶段,对求助者的鼓励不够,对性格内向的求助者来

说,通过鼓励和支持才能使其尽快放松。

提问技术还不太熟练。

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共情,肯定求助者的感受,积极地倾听,使其逐步消除疑虑,把问题引向更深的层次。

9.2 经验总结

本次咨询基本解决了求助者的问题,每次能围绕一个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关注求助者的心理变化,把心理辅导和放松训练结合起来,效果较好。对不同的求助者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不能拘泥。影响性技术和参与性技术需要继续提高,以更好地把握交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 心理咨询师(三级)[C]. 民族出版社,2005

2.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二级)[C].民族出版社,20xx年

3.钱铭怡主编.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第二篇: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一例情绪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骆丽娟

摘 要:求助者李某是名大一女学生,最近一个月因为室友关系导致其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睡眠不良等症状,其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改变其非理性观念。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 情绪焦虑;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1 资料整理

1.1 一般资料

李某,女,20岁,大一学生。父母均为初中教师,家庭和睦。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1.2 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情绪低落,烦躁,睡眠不良,过度关注与室友关系,总怀疑室友讨厌她,害怕回到宿舍。

个人陈述:入学以来有件事一直令她相当烦恼,那就是她所在的宿舍气氛相当沉闷。她说高中时候,她的室友们回到宿舍里经常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轻松。可现在宿舍的情形却经常是:室友们各忙各的事,很少有人说话,也没有笑声。每当她从教室回到宿舍,本想放松一下,可是遇到这种所有人都沉默的情形,她就感到特别难受和压抑。有时忍不住想和大家说笑一会,可室友们总是简单应付一下,又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于是她常忍不住猜测其他人不说话的原因,想来想去总是惟恐自己做错了什么,从而惹得她们对自己不满,因而个个都显出不高兴的样子。偶尔宿舍里的气氛也会轻松一会儿,四个人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这时她的心情会稍稍放松一些。但是这种时候实在太少了,多数时间她都特别紧张,每天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什么,别人不讲话,她也就闷不作声。但这样的日子令她难以忍受,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情绪低落,经常感到烦躁,不想回宿舍。她总觉得自己哪儿做的不好,担心室友在背后议论自己,讨厌自己,和室友关系

也变的很差,晚上睡不好,白天也没精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很苦恼。于是前来咨询。

1.3 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

来访者衣着整洁,与咨询师交谈正常,说话有礼貌,但说到宿舍时表情不自然,显得有些焦躁不安,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害怕与人交往也只局限于本宿舍室友,未泛化,求助愿望迫切。

2 评估与诊断

2.1评估

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于室友关系这一现实原因引起的;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与室友接触中,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月。

2.2诊断

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

a情绪低落,焦虑,睡眠差;

b怀疑室友讨厌她,害怕回到宿舍;

c自我怀疑,存在错误观念。

2.3诊断鉴别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一般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并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内容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与现实处境有关,这和神经症的变形的心理冲突不同,而且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内容未泛化,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上述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共同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当前抑郁情绪,睡眠状况,能够正常与室友交往;学会辨别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认识到是自己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因此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而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和消除其目前自身存在的各种症状。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从咨询中习得的技能,减少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的倾向性;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4 咨询方案的制定

4.1咨询方法与原理

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原理: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起因。因此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可以消除相应的情绪困扰。

本案例中,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指出其由于宿舍气氛沉闷,很少有人说笑(A),引起了情绪低落、焦虑等负性情绪(C),但是产生这种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是来访者的 “室友不说笑,一定是她们不高兴了”、“ 我愿意说话,室友也应该说话”、“室友不高兴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和“我不能做错事或说错话,否则一定会惹得室友对我不满”的错误认知。而她的负性情绪持续两个多月是由于她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对于这一点,她自己应当负责。因此决定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最后帮助来访者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4.2 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4.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免费。

5 咨询过程

5.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领悟阶段

(3)修通阶段

(4)再教育阶段

5.2具体咨询过程

5.2.1第一次咨询(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0xx年10月15日

目的:

(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澄清咨询目标;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

(2)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确定咨询目标;

(4)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让求助者能够认同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

以下为咨询片段: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宿舍的气氛太沉闷了,室友们都不说话,让我觉得很压抑。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我们先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到公园里去放风筝,这是一只你非常喜欢的风筝,中间休息时你把这只风筝放在草地边的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一屁股坐到长椅上,结果把你的风筝压破了。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 求助者:我肯定会非常气愤的。他怎么可以不看一下就坐在别人的东西上?还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

咨询师:是的,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很气愤。但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样想?

求助者:哦——原来他是个盲人,那他一定是不小心才弄坏了我的东西,因为他根本看不见。

咨询师:现在你还会对他愤怒吗?

求助者:不会了。甚至开始同情他了。

咨询师:你看,面对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的风筝,但你前后产生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前后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我的一些看法在起作用。

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有可能遇到。宿舍里比较安静或宿舍关系不合这在大学里是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长时间陷在情绪困扰中,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我还不知道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分析]在这段对话中,咨询师在向求助者介绍ABC理论,但并没有通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来使求助者接受这一理论。而且在求助者稍有领悟之后,咨询师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她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这样。这样,咨询师就把ABC理论同求助者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并引导求助者按这理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从上面的会谈可以看出,咨询师还没有指出求助者的某个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已经使求助者对下一步的工作——寻找不合理观念并加以辩论有了心理准备。这对下面的咨询很有好处。

(5)布置家庭作业:

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宿舍气氛很沉闷,很少有人说笑

不良情绪C:每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说话、行动都特别谨慎,唯恐做错了什么。情绪低落,焦虑,睡眠不良

不合理信念B:室友不说笑,不高兴,一定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5.2.2第二次咨询(领悟阶段),20xx年10月22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

(2)进一步评估宿舍气氛及自己的想法,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其心理问题相关的不合理信念。

a我愿意说话,室友也应该说话;

b室友不爱说笑,一定是她们不高兴了;

c室友不高兴,一定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

d我不能做错事或说错话,否则一定会惹得室友对我不满。

(4)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5.2.3第三次咨询(修通阶段),20xx年10月29日

目的:

(1)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了认真思考,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

(2)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求助者商讨与辩论。在此阶段,咨询师综合运用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合理情绪想象、布置家庭作业等技术,修正求助者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

以下为咨询片段:

咨询师:现在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的宿舍,好吗?

求助者:好的。

咨询师:那你说说吧。

求助者:嗯,我们宿舍人在宿舍里都不怎么说话,她们回到宿舍都在自己的桌前做自己的事情,宿舍显得很沉闷。我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气氛,就经常主动跟她们说话或开玩笑,可她们却经常只是简单的应一下。

咨询师:你是说你想让你室友能够经常和你说话,就像你经常主动跟她们说话一样?

求助者:对呀,她们应该这样的。

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她们必须这样做呢?

求助者:因为我们是室友呀。

咨询师:为什么因为她们是你室友,她们就必须经常和你说话?

求助者:(沉默片刻)你好像是在为她们辩护。难道她们那样对我就对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你可以希望她们能够经常说话,但是你无法要求她们必须这样做,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像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也许我不会像现在这样。但是,我还

是很难接受。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你喜欢在宿舍里热热闹闹的,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这样呀。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

咨询师: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刚才对你室友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原则吗?

求助者:好像不是一回事。

咨询师: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该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总是抱有这样的期盼,你就会越想越烦恼。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咨询师: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现在这个却是对你自己的。谁说你不该有这样的想法?类似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要学会把要求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望”或“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一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人??

[分析]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咨询师是如何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对我怎样”进行辩论的。咨询师通过各种质疑性的提问,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观念加以主动思考。可以看出,咨询师在使求助者放弃不合理观念的同时,也在教会她如何用新的、合理的观念来代替。也就是说,咨询者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咨询师并没有表现出对求助者过多的共情,也没有鼓励求助者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是一直处于现实、客观的位置,并引导求助者也从这一角度来思考她的问题。这是合理情绪疗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3)布置咨询作业:

指导求助者用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的方式完成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学会自我监控不合理信念并能进行自我辩论。

5.2.4第四次咨询(再教育阶段亦即巩固阶段),20xx年11月5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宿舍气氛沉闷的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困扰。求助者自我感觉良好,症状基本消失。

(2)基本结束咨询,作好咨询回顾和总结。在对求助者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

6 咨询效果评估

6.1求助者自我评估

通过这段时间的咨询,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回到宿舍心里也不再焦虑;与室友关系也亲密了;基本上躺上床就能睡着了。

6.2他人评估

据其室友反映,求助者睡眠正常,情绪恢复,能够正常与室友相处和交流。

6.3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那些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基本改变,对人际关系有了较为理性的认知,同时提高了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并且能够安然入睡了。

7反思与总结

本案例在仔细收集、认真整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初步诊断操作步骤,对求助者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初步诊断印象,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咨询方法,针对来访者的认知及行为问题进行了纠正及帮助。经过咨询,求助者的情绪有了明显好转,观念有了较大转变,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缓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本人自身的咨询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在咨询过程中使用心理咨询方法时略显生硬,有时会出现一些咨询细节中的失误,如在会谈中的面部表情、问话方式上都还不够严格与规范,难免会对被试产生一定的暗示性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还需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40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8,121~125,197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211

[4]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12~415

[5]唐柏林编著.心理咨询学.四川教育出版社[M].1999:287~292

[6]李建茹.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及技术[J].心理与健康,2002(04)

[7]赵娟.合理情绪疗法在情绪与行为问题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9(04)

[8]邓选梅.合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9]钱铭怡,Gerda Methorst.合理情绪疗法:Ⅰ.理论与方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03)

[10]邱杰.论认知疗法与合理情绪疗法的区别[J].卫生软科学,2009(01)

更多相关推荐: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来华强说明1中国在进步但中国人对生理健康的重视远高于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这是明显的本末倒置在此一认识领域中国人的进步不大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人最重要的是健康...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廊坊师范学院李荣敬摘要这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案例来访者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内心焦虑宿舍关系紧张无法专心听课学习效率明显下降社会功能受到影响通过对该来访者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与...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文是针对一名大三学生由于担心即将到来的国家二级计算机考试而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本案例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对求助者心理与行...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XXXXxxx摘要本文是一例初中生因考试压力而引发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该学生在临近中考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下失眠等问题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因内心痛...

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针对一名刚步入职场工作的新人焦虑情绪的咨询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和诊断等方法发现其焦虑来源于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让其能正确看待工...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位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是一名青年女教师因偶然看到老公与前妻短信联系而引发心理问题出现了情绪焦虑工作效率下降入睡困难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求助者有轻度焦虑其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案例是一位高三学生因考前紧张而导致的焦...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一例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文库

本文由xiaziliao007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一例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摘要在初中升高中的过渡时期高一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和...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2

一位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是一名青年女教师因偶然看到老公与前妻短信联系而引发心理问题出现了情绪焦虑工作效率下降入睡困难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求助者有轻度焦虑其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咨询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因恋爱受挫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中学老师因为男友自称爱上别的女孩而坚持分手之后出现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症状求助者主动前来求助希望改变现状...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摘要李某女15岁初三学生因不满意心脏手术后胸口留有瘢痕担心变丑和别人议论而烦恼焦虑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根据引发症状的冲突为常态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关键词一一般性资料人口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二主诉及个人自述主诉医学和心理学中用语是病人来访者自述自己的症状或和体征性质以及持续时间等内容主诉是住院病历中第一项内...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