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时间:2024.3.31

洞口县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20xx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0xx年度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围绕富民强县的目标,发展特色产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0.12亿元,增长12.6%,人均突破1万元。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9.5 :30.8 :29.7调整为39.8 :32.5 :27.7。实现财政总收入4.16亿元,增长23.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4.2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1%、14.79%。

(二)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无论是传统的农业产业还是新兴的农业产业,都立足于做大做强,培育成优势产业。年内战胜五十年一遇的干旱灾害,实现大旱之年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完成农林牧渔增加值35.84亿元,增长7.9%。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7 1

万亩,粮食总产达50.1万吨,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蔬菜生产增量提质,成为全省蔬菜产业重点县。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新扩柑桔1万亩、中药材1.3万亩,出栏生猪227万头,新栽种双孢菇30万方米,粮食、生猪、竹木、茶叶、罐装食品等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新增12家。

(三)工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5.38亿元,增长26.9%,增速居全市第二。新办工业企业76家,完成投资7.48亿元;启动工业技改项目56个,完成技改投入12.6亿元。工业园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新增入园规模工业企业6家,实现总产值52.87亿元,增长47%。

二、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43亿元,同比增长35.0%。投资工作荣获全省优秀单位。全县铺开重点建设项目64个,完成总投资22.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2%。雪峰贡米年产4万吨香米加工项目完成一期工程;恒农生态年产6万吨生猪饲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华菱洞口矿业完成选矿厂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开始试产;三可冷链物流、辣妹子冷库建设和高沙肉食冷冻储备扩改工程相继竣工;兴雄鞋业、旺正新材料、井巷公司等企业的新厂区建设全面开工;经济开发区一期至二期连接线工程 2

正式开工,工业园区工业项目用地新增1200余亩。洞新高速洞口段路基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江万公路完成大部分路面硬化;洞高公路完成投资4200万元;洞溆高速进入工可阶段;隆武公路洞口段、洞醪公路和320国道绕城线工程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二)县城扩容提质,城镇化建设阔步前进。县城建设坚持“山水园林洲城”定位不动摇,以“一塔双洲、一江两带、一河三坝、一城四桥”为核心,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洞口大道一期工程和文昌北路全面竣工,洞口大道二期工程快速启动;城西大道中段竣工;文昌南路基本拉通道路工程;华容路和廻龙洲森林公园建设迎难而上,积极推进;平溪江南岸沿江风光带青年桥至工业园段全线贯通,北岸沿江风光带建设完成规划设计。县城平溪江河段的两座景观坝全面开工。县城管道燃气工程年前开始供气。杨柳冲商业步行街、雪峰建材城一期竣工营业。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土地报批和部分土地征用。县行政中心、县中医院与精神病医院、县消防大队、县公安局“三所一队”、县审计局、县气象局整体搬迁项目顺利推进。与此同时,全县乡镇规划与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一批乡镇的城镇扩容提质项目建设也是红红火火,方兴未艾。如高沙镇的新天地商业步行街、黄桥镇的尧王影视城、山门镇的蔡锷东路开发、石江镇的振兴大道开发、毓兰镇的桥头小区开发等。 3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1359.9万美元,总额居全市第一;引进内资25.55亿元,增长17%。引进年产500万双、年产值25亿元的兴雄鞋业,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总投资40亿元、总装机50万千瓦及世界500强企业华能集团总投资8亿元、总装机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正式签约,慧创电子、宜鑫鞋业、裕峰国际大酒店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正式落户我县。荣获20xx年度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

三、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扩大公共投入,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02亿元,拨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009万元(含整合资金3602万元),发放低收入困难群体价格临时补贴252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处,解决40900人饮水安全问题。

(二)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96.2%、受益面达54%;婚前免费健康检查全面实施,疾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重大疾病救治保障力度加大。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保障标准提高,医疗费用纳入民政二次救助范围,农村五保户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发放城市低保金2316万元、农村低保金2934万元、“五保”供养金500万元。完成各类社保基金征缴2.05亿元,发放各类社保资金2.43亿元。救助城乡贫困群众4.65万人次。保障性住 4

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建廉租房324套,改造农村危旧房908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完成投资5100万元。改造县到乡镇公路45公里,新建通畅工程90公里;新建乡镇敬老院1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所、农村户用沼气池2160口。城镇就业人员4300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00人、农民工就业培训7200人。为民办实事工作继续代表邵阳市接受省政府考核,连续四轮八年评为全省先进。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创建合格学校10所,整合教育危房改造资金2000多万元对37所学校的50个D级危房进行了改造;县城首家3D影院建成开业;完成送戏下乡演出25场,放映公益电影6926场;新建乡镇文化站10个、农家书屋工程92个;举办全县性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2场(次);成功承办湖南省中老年人柔力球比赛,老年人健身交谊舞蹈队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第八届健身交谊舞蹈锦标赛获得金奖;“棕包脑”舞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并成功赴台湾巡演;洞口宗祠、湘黔古道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专利申报70件;“雪峰虫草”研发利用积极推进;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有序有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和急救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前期工作,乡镇卫生院改造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工作甩掉后进帽子,迈入全省先进行列;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严厉打击了煤矸石非法开采和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5

工作全面部署,大力推进“镇村同治”和城市管理,县城主干道实行全天候保洁,拆违控违力度进一步加大。

(四)社会形势保持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被省委命名的群众工作“洞口经验”在省内外全面推介。坚持不懈狠抓严打整治,“清网行动”、“旋风行动”力度大、效果好。大力化解信访积案,信访形势总体平稳。综治工作、信访工作评为全市先进。消防工作、禁毒工作评为全省先进。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百日大行动”,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

20xx年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洞口县委、县政府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快进方针,以“四化两型”、“后发赶超”为引领,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招商引资、群众工作、创先争优为主要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升级、项目建设、改善民生、城乡环境治理、创新社会管理“五大行动”,强力推进“三化一中心”建设,努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洞口发展的第一推手,千方百计引项目、争项目。精心做好项目可研、环评、规划等前期工作,策划包装好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项目。建 6

立健全项目争取激励机制,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掌握政策信息,主动搞好项目对接,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政策、品牌和资源优势,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笼子,确保上级投向我县的各类资金份额同比上年增长50%以上。创造条件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项目,紧盯国内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和央企项目,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的战略性产业项目,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内资增长20%以上,力争在对接央企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引进投资上亿元的项目2个以上。建设好1.38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好竹城线5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争取1.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落户洞口。加快电力农网升级和城网改造,配合和支持建好怀化至邵阳Ⅱ回500千伏送电线路工程。继续实行县领导负责制、部门跟踪服务制,抓好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等各个环节的落实,切实解决好资金配套、征地拆迁等瓶颈制约。

二、坚持把产业提升作为推动洞口发展的根本支撑,千方百计调结构、促转型。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上,坚持“项目带动,园区聚集”,改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年内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落户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以上。加快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新办工业企业竣工投产,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坚持 7

创新发展,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进企业做大做强,让小企业形成大集群、做出大产业,让小产品撬动大市场、打造大品牌。引导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的优势产业集聚。扶持华菱洞口矿业、兴雄鞋业、威亚药业、慧创电子、旺正新材料、鑫兴达公司、井巷公司等一批新的骨干企业竣工达产。推进华润集团和华能集团风能发电、为百科技视窗玻璃、邵东吕氏贸易有限公司打火机生产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全力落实水稻“压单扩双增面”,在稳定粮播面积130万亩、总产50万吨的基础上,完成年内出栏生猪230万头、新扩柑桔1万亩、新开茶园3000亩、新增双孢菇10万平方米、新栽金银花5000亩。壮大粮食、生猪、柑桔、茶叶、竹木、金银花、蔬菜、双孢菇、红薯等优势产业规模,进一步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力争年内新增农民合作专业组织10家以上,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三、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洞口发展的重要载体,千方百计塑亮点、提品位。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完善县城功能,推动县城中心城区扩容升级。启动桔城路、雪峰路、文昌路等城市主干道和人行道改造工程。加快县城管道燃气工程建设进度,实现燃气管道在核心城区全面覆 8

盖。推动城乡管理向“精细化标准”迈进,不断创新城市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引导人口向小城镇集聚,产业向小城镇集中,以人口和产业集聚带动小城镇发展。根据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培育发展工矿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年内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2%以上。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洞口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千方百计增活力、强后劲。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及乡镇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财税征管,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有效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完成洞口农村合作银行改组商业银行工作。文化体制改革按上级要求同步推进,广电网络资产重组并入电广传媒,广电局台分设、管办分离工作要实施完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突破5万亩。职能部门对县内所有规模工业企业实行“一卡式”收费改革全部到位。

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洞口发展的落脚点,千方百计促和谐、保稳定。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待就业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切实提高城乡养老、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年内实现社保扩面1万人,城乡 9

居民参保登记46.7万人,征缴基金2亿元以上,发放保障资金4亿元以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住房10770.84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36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500户、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830户。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全信访工作和群众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10


第二篇:20xx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20xx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省委政策研究室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统计局

2012/04/09

20xx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旱涝急转等严重自然灾害,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勇于担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增长、调结构、壮规模,县域经济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稳中快进,县域经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xx年,全省县域经济呈现出提速、提质、增效、增后劲的良好态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一)速度加快。20xx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12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 ,增幅高出全省1.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4611.5亿元,增长29.5%,高出上年3.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9个百分点;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达到524.25亿元,增长39.1%,高出上年0.7个百分点;县域城乡消费总额4299.1亿元,增长17.8%,农村市场消费增速快于城镇0.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6.7%和53.8%,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3.8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基石”地位进一步巩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结构改善。一是产业结构稳步升级。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1.2∶46.3∶32.5调整为19.6∶49.4∶31.0,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3.1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占比由20xx年的41%提高至44%。农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6000亿元,10个县(市、区)的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1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457家,稻花香集团成为全省首家销售规模超过百亿

元的农字号企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一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大型物流中心、专业市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在建设中崛起。二是企业结构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国内行业的冠军企业和一大批细分行业的领跑企业。县域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7757家,16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谷城骆驼蓄电池、远安东圣化工、枝江三宁化工、大冶劲牌、石首楚源化工、汉川福星科技、东宝新洋丰肥业等一批企业跻身湖北100强行列。三是名优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县域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39个,占全省总量的四成以上。在培育自主品牌的同时,各地还引进了一大批名牌产品和名企落户湖北,与本地资源对接“联姻”,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四是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新进展。全年县域关闭小水泥、小印染、小冶金等企业(生产线)38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产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三)效益提高。一是工业效益提升。20xx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791亿元,增长54%,利润724亿元,增长78.6%,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工业18.7个和49.3个百分点。二是财力增强。20xx年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55亿元,比上年增加1.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过5亿元的县(市、区)由上年的21个增加到42个,过10亿元的由5个增加到13个,过20亿元由1个增加到2个,最高的江夏区达到38.3亿元。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税收收入占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2%,比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对县域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9%,比上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三是农民收入大幅提升。20xx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897.9元,增长18.3%,增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3.9个百分点。

(四)后劲增强。一是各类市场主体迅速壮大,民间投资活跃。20xx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219万户,比上年增长16.7%,新登记市场主体平均注册资本金为49万元,增长14.2%。县域年销售过亿元工业企业2532家,净增943家,户均销售额3.86亿元、户均利税2888万元。全年民间投资累计完成7460.64亿元,增

长4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二是县域投资保持高位增长。20xx年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7819.3亿元,增长38.2%,高出全省9.5个百分点。其中县域工业投资增长43.6%,高出县域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对接“央企”成果丰硕,一批500强和知名企业落户县域。一大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骨干企业新上后续工程,提质扩能,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县域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1202个,比上年增加550个,完成投资1671.3亿元,增长78.1%。三是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与上年相比,20xx年生产总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40个增加到50个,过200亿元的由10个增加到19个,过300亿元的由零增加到9个。规模工业增加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20xx年的5个增加到16个。四是产业集群崛起壮大。20xx年,全省67家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2904家,比上年净增303家,实现销售收入5979亿元、上交税金181.9亿元,分别增长34.7%和33.8%。规模过百亿级的产业集群达到18个。五是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增强。全省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网、农村路网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提高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汽车、钢铁、食品、石化、机械、电子、纺织、建材八大过千亿元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扩大了县域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空间。

(五)面貌焕新。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形成。20xx年,武汉城市圈县域生产总值、投资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52%和54.1%,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双翼齐飞,两市县域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投资增速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6个、4.9个和1.4个百分点。大别山和武陵山试验区、荆州“壮腰工程”全面启动,交通基础设施瓶颈有效缓解,山区和沿江县市经济彰显特色,发展步伐加快。荆州市承接产业项目取得新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0亿元,引进省外资金284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88%,增长67%;其中利用外资7429万美元,增长32%。29个山区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1亿元,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8个层面的省级试点覆

盖了全省37%的行政村、39%的乡镇,农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二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引领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各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投资强度不断增大,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项目、企业有序布局。截止20xx年底,全省县域90个开发区和省级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到847.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22.2%;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88.7亿元,增长43%;税收202.4亿元,增长35.5%,投资和税收占县域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1.5%和53.6%。三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各地通过对外重组攀大附强、对内加大技改投入,做大做强了一批县域传统主导产业。随州专用汽车、宜昌磷化工、荆州石油机械、江夏装备制造等一批在全国和在省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已经形成。通过招大引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新兴战略产业扎根县域,茁壮成长。仙桃引来全球第四大印制电路板厂商——台湾健鼎科技,投资5亿美元建设中国最大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近20家上下游关联企业扎堆跟进,将建成年规模近500亿元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九州方园总投资50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落户宜都,将建成完整的“单晶硅棒拉制—硅棒切片加工—电池片生产—光伏组件—系统集成”光伏产业链和产值达到300亿元的世界一流光伏生产基地。

(六)“气场”浓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省上下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凝心聚力抓落实、齐心协力促跨越的强大“气场”已初步形成。一是高起点谋划目标。各地高点定位、高标引领,不断超越自我,跨越追赶。仙桃提出争做全省县域经济的标兵、市州经济的追兵;大冶、宜都、潜江、枣阳、枝江等县市瞄准全国百强,加快冲刺速度;襄阳各县市围绕“四个襄阳”建设,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加力快跑。二是营造最优的投资环境。各地按照打造全国最优投资环境的目标,扎实推进“治庸问责”,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流程短、收费低、效率高的开放投资环境。三是形成竞相发展的合力。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综合评价考核县域科学发展实绩,大力营造争先进位的氛围。各地加大工作力度,用硬投入改善硬环境、以硬措施优化软环境,重商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大企业、大项目纷纷引入,发展的“大气场”变成了要素聚集的“强磁场”。20xx年县域引进省外资金2579.3亿元,增长65.8%,实际利用外资17.2亿美元。

二、稳神竞进,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谋发展

20xx年,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的历史性惠顾,也将直面一系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严峻挑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我们既要认清机遇、抢抓机

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更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奋发进取。

(一)机遇

1、国家宏观政策有利于湖北发展。中央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我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内需市场、内生增长正逐步成为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湖北县域经济发挥内生型优势,加速扩张。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继付诸实施。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的政策叠加效应下,湖北将在项目投资、体制改革、开放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得到更多更大的支持,县域经济将迎来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难得的发展黄金期。

2、区域开放与合作步伐加快。国家开放格局由沿海沿边开放转向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不可多得的交通区位、科教优势相叠加,把湖北推到内陆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前沿,成为要素聚集高地,必将进一步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湘鄂赣加强省域合作,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启动,构建起互动合作、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区域合作机制,将有力地促进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我省沿江县市加快发展提供更大的产业空间和更广的经济平台。

3、全省发展基础坚实,跨越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历届省委省政府实施管长远、打基础工作,为湖北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千亿产业提升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为县域相关主导产业扩大了发展空间。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湖北实现了弯道超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加速发展期,县域经济站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4、湖北“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我省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加快推进“一主两副”中心城市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将更好地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促进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政策机遇,搭建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实施“壮腰工程”,荆州成为国家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江汉平原振兴崛起点燃了新引擎。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扩面、仙洪试验区、竹(竹山、竹溪)房(房县)城镇带、7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有利于探索不同类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二)挑战

1、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从外部看,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物价上行压力并存,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不少。从本省看,我省正面临着加快

发展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双加快”任务,要素瓶颈制约更加趋紧,区域间围绕资金、资源、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新一轮抢占发展高地竞争中的压力增大。

2、区域间竞争日趋激烈。沿海发达地区立足创新驱动、优化发展,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部省份谋求跨越,奋力发展县域经济。我省县域经济经过近几年加快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大冶、宜都等一批县市率先冲刺全国百强,勇当湖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排头兵,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但与全国百强县(市)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20xx年,“全国百强”生产总值平均为475.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29亿元;而我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20xx年的20个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平均规模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的44%和27%。同时,与中部省份比也有一定差距。

表:20xx年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及“中部百强县”数量对比

20xx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湖北县域经济正处于前有标兵,侧有强兵,后有追兵的包围夹击之中,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态势,处于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的紧迫局面,必须自加压力,加快创新步伐,在新一轮竞争中奋力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3、自主增长基础仍较薄弱。全省县域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缺乏强县支撑,县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为突出;产业层次偏低,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主体发展不够,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各种创新资源整合配置效率不高,县域科技、人才资源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行业小微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能源资源、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趋紧、劳动力成本攀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诸多因素将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

三、激情奋进,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县域经济勇于担当支点建设重任的攻坚之年,做好20xx年县域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xx年,全省各地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县域经济发展“一主三化”方针,以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首要任务,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集群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以特色为抓手,以富民强县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和组织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精神区位,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力争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激励大冶、宜都等县市率先冲刺全国百强,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此,要扎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赶超进位意识,大力营造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全省上下必须按照“三抓一促”的要求,进一步提升精神区位,让赶超进位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动力,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档、升级、进位。一是强化高位求进意识,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规模和质量的跨越。我省县域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拿出奋力追赶的勇气,勇于攻坚克难,勇于改革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比重,努力提高在中部、在全国的地位,使基石更坚实、柱石更粗壮,成为湖北加快构建战略支点、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强化抢先求进意识,奋力争创全国百强。进一步加快我省冲刺全国百强的梯队建设,激励大冶、宜都咬住目标不动摇、克难攻坚不懈怠、加快发展不折腾,用争先进位聚人心、鼓干劲、提士气,以精神追求的新跨越,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三是强化后发求进意识,加快赶超步伐。加强分类指导,支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之路;加快山区和贫困落后县市与条件较好的县市联动发展,实现弯道赶超,激励更多的县市进入全国中部百强。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县域产业综合竞争力。坚持把壮大规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做大规模总量中提升实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地要围绕全省“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提升计划”的实施,促进县域相关主导优势产业由大变强。鼓励骨干企业加大技改扩规投入,积极引进央企、名企与本土骨干企业联合重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加快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为县域经济发展构筑新支点。二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强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支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产值过100亿元的县市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一批过100亿元的园区,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影响的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

系,引导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业和加工区聚集。三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现代物流平台、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核心景区、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四是坚持县域经济集群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扶持6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百亿元和千亿元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加强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建设,加强与全省“两圈一带”、“一主两副”及大别山、武陵山试验区建设规划的对接。注重城乡相协调,避免小城镇建设无序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集中力量支持县城、中心镇、特色镇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品味,建设一批高品质、功能型、特色精品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以产业壮大推动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重镇的建设。放宽城乡户籍束缚,就解决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险、教育、医疗等方面制定有效政策,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城镇承载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容量。积极推进多层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一是坚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加快培植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弱势企业;加强大企业“直通车”服务,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强化“小进规”目标管理和跟踪督办,建立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育成机制,对列入计划的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发展之路,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上规模、提档次、创品牌,培育壮大一批骨干民营企业。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扩大市场主体规模。二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中心任务。按照“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总体要求,突出主导产业招商,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不断提升县域重点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突出重点领域招商,更加注重引进世界和全国500强企业、央企和名企,更加注重大项目,在大项目中突出工业项目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在工业项目中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项目,努力提高引资实效。三是坚持“放”与“扶”相结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开经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五)加强环境建设,夯实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筑贯穿全省、连接县域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空港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破解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夯实发展基础,拓宽发展空间。二是优化软环境。坚持以营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强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大力发展重商文化,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

悦商的社会氛围,把重商崇企的理念转化为服务经济的自觉行为,破除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激发民间投资创业活力,把湖北县域建设成思想最解放、资源要素最开放、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发展举措最活最好的发展高地。三是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高起点搞好园区规划,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服务,着力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四是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在县域内布局和建设一批创业示范基地、担保示范机构、综合服务示范平台和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为县域企业提供“零距离”、“保姆式”的优质服务。

(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保障能力。一是加强银企合作。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担保行业发展,培育一批担保业务过10亿元、过100亿元的担保公司(集团);同时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各银行、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的作用,引导和促进更多的资金流向县域企业和重点产业集群,投向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改善民生的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用活用好60亿元调度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加强用地保障。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机制,加强土地调控,严格用途管制,提高用地门槛和利用强度,以最小的单位资源消耗实现产出的最大化。探索和推广节地型城镇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推动居民集中居住、工业集中发展、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拓展新的用地空间。三是强化能源保障。千方百计拓展煤源,协调运力,努力开拓“海进江”电煤新渠道,积极争取外购电。优化电力发供用和生产调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和改善科技服务,不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水平。五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倡导勇于创新、敢闯敢试、埋头实干的创业精神,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尊重企业家、培育企业家、扶持企业家、依靠企业家办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县域新型工业化中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分享县域经济的发展成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当前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保护生态、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繁重而艰巨。一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群众收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适应企业用工需求。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城乡劳动者收入。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各类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解决群众困难。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严格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建设一批“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四是以“三万”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通村公路、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电网改造、沼气等民生工程建设,加大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的覆盖力度,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为实现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创造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20xx20xx年中国县域经济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56A327县域经济20xx20xx年中国县域经济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xx)CASS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xx在京发布发表于20xx04301730由article344634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发布会中国县...

20xx-20xx年中国县域经济市场调查与投资风险报告

20xx20xx年中国县域经济市场调查与投资风险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通常通过自...

20xx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类主题范文赏析:发展县域经济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湖南公务员考试经济类主题范文赏析发展县域经济20xx湖南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我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下笔试备考资料12390里面有更多的最新的湖南省公务员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范文主题发展县域...

20xx吉林公务员考试经济类主题范文赏析:发展县域经济

网址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20xx吉林省考学习群1720xx91220xx吉林国考学习群5444969920xx吉林公务员考试经济类主题范文赏析发展县域经济范文主题发展县域经济主题背景材料第十一届全国...

中国县域经济行业发展分析及十三五前景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年

中国县域经济行业发展分析及十三五前景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一章县域经济行业概述11县域经济基本介绍111县域经济定义112县域经济内涵113县域经济特点12我...

县人大20xx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调研汇报

上半年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庐江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xx年7月21日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县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发展目标及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

金融与市县经济发展试卷答案(20xx年3月10日试卷100分)

金融与市县经济发展试卷答案(2015年3月10日试卷100分),内容附图。

关于榕城分公司辖内县域市场经营现状的分析报告20xx.5.28

关于榕城分公司辖内县域市场经营现状的分析报告自20xx年以来县域保险开始成为中国保险业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县域保险被称为继城市之后最大的保险业金矿是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增长点因而受到关注与青睐但其发展的成...

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第四稿)

最美乡村春潮涌风劲扬帆正当时婺源县20xx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婺源县地处赣东北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47平方公里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xx年婺源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

重庆市20xx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重庆市20xx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时间20xx年05月26日103425一20xx年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一县域经济总体企稳回升个别区县形势不容乐观全年31个区县不含主城九区以下同共实现GDP365226亿元同比...

分析况分析汇报晋江县域经济发展情

词清平乐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晋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晋江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区域全市陆域面...

2015县域经济发展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