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时间:2024.4.10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发布日期:2010-08-15 点击: 2355次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完成了“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包括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和强县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两部分,为继续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和县域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第一部分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参加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共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6个、县1463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一、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1.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或简称全国百强县(市),在19个省市区有分布,具体是:河北省4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7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8个、浙江省25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7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7个、河南省8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1个、陕西省3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宜兴市、福建晋江市、浙

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3.4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07.1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3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9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924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0.76%、14.15%(当年价比,下同)、20.86%、13.31%、12.57%、10.99%。

新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有8个:辽宁东港市、江苏沛县、辽宁开原市、陕西府谷县、安徽肥西县、山东茌平县、江西丰城市、江苏建湖县。

2.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变化特征

全国百强县排序变化仍然比较大。

全国百强县空间分布上仍然存在“北上”和“西进”的趋势,江苏省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由胶东半岛向鲁西“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在本届评价中,中部安徽省和西部陕西省各有一县新进百强,继续改变百强县格局。 在第十届评价中,出现了“辽宁现象”和“苏北速度”。辽宁省和苏北地区两个板块的县域经济发展突出。

辽宁省在全国省市区中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非常突出,基本形成了“省部署、办推进、市联动、县倍增”的“辽宁现象”。主要做法有: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组织上,领导重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深入基层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部门密切协作,积极配合;政策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真金白银地支持,强力推进;执行上,明确目标和重点,制定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等三化工作重点,省市县级联动,召开现场交流会,加强指导;监督上,加强考核和奖励,每季度召开协调会,

抓进度;县域经济主要指标高位增长,县域经济竞争力快速提升;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科学发展。

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突出。由于“长三角规划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和“跨江联动”等政策效应的叠加,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出现“三快于”的局面,即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率快于苏北地区增长率,更快于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率,更快于江苏省经济增长率,见表-1。在本届评价中,苏北地区有两个县新进全国百强县。

3.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县域经济及百强县对比

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占的比例最大,各有特点。在上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届再进行细化比较,为全国其他省市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

(1)县域经济占省域经济比:县域经济单位数、人口比重、县域经济比重,山东省最多,见表-2。

(2)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人口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规模,江苏省最大。

(3)经济发展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江苏省最快,山东次之。

(4)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数:江苏省最高,浙江省与山东省基本相当。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5)百强县数量:江苏省的百强县数量最多,比例最高,规模最高,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见表-3。

(6)百强县城乡居民收入:浙江省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

(7)百强县县域相对富裕程度:浙江省最高,均是最高级A+级,江苏省和山东省都有A级存在。

(8)百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比:浙江最高,江苏省次之,山东省最小。

(9)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山东省较好,A+级县(市)数量比例大。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二、中国西部百强县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评价中心将参加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西部十二个省市区的县(市)单列出来,按照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排列,评价出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1.第十届西部百强县评价

第十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在西部十个省市区有分布,具体是:内蒙古自治区18个、广西壮族自治区7个、重庆市7个、四川省22个、贵州省7个、云南省12个、陕西省11个、青海省1个、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个。

西部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四川双流县、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新疆库尔勒市、陕西神木县、陕西府谷县、陕西靖边县、四川郫县、四川西昌市、内蒙古鄂托克旗。

西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55.4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32.8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9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46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0.34%、16.70%(当年价比,下同)、27.45%、17.43%、13.28%、13.04%,增长率大多低于上年。

新进西部百强县(市)有10个:贵州金沙县、广西横县、贵州都匀市、新疆喀什市、陕西黄陵县、陕西子长县、宁夏贺兰县、云南景洪市、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云南文山县。

2.第十届西部百强县变化特征

“西部百强县在各省市区分布变化表”显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部百强县数量增加比较多,其中陕西省的西部百强县从第一届的1个增加到第十届的11个。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百强县数量下降比较多,四川省从第一届的29个减少到第十届的2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从第一届的19个减少到第十届的7个(有5个变成市辖区),重庆市的强县已变成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4。

3.西部大开发与县域经济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十周年,成就世人瞩目,但差距仍不能忽视。

(1)西部的差距不单单表现在省域经济上的差距,更大的、更深层的表现在县域经济的差距。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最高等级A级(包括A+级)中的比例占其全部县(市)数量(872个)的11.50%,在最低等级J级中的比例占82.50%。

(3)虽然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规模小,但其在西部地区的地位特殊、作用重要。

一是西部地区中心城区单位少,县域单位多,县域经济比重高,决定了县域和县域经济在西部地区的地位高、作用大,详见表-6和表-7。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在西部所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县域单位占80.97%。以云南省、贵州省为例,云南省在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市辖区只有12个,县级市、县、自治县有117个,县域单位占90.70%,市辖区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7%,县域人口比例达到86.3%。贵州省在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市辖区只有10个,县级市、县、自治县有78个,县域比例占88.6% 。

二是西部县域经济体现了西部经济的区域特色,是西部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后发优势所在,竞争优势所在,是西部实现赶超战略的重要支点。

西部大开发第一个十年,开局良好,打下基础,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和世纪工程,如交通、水利、能源、通讯、市政基础设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退耕还林等等。第二个十年,承前启后,是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务院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如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采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农牧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可以看到,县域经济是西部地

区优势产业的集聚区域。一批具有优势产业的强县会在西部大开发中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4)西部大开发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发展县域经济摆在突出的位置。县域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区域,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是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三大目标的重要抓手。

在发展县域经济进程中,不能走老路,一定要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注重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统筹;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注重县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科学规划,规划先行,将“开发区”与“不开发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突出重点,重视西部百强县和州盟首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区域带动和开发先锋的作用,西部百强县和州盟首府是西部大开发在空间布局上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形成“中央领导、区域协作、省市区部署、地市州盟推进、县市旗竞相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中国中部百强县

评价中心将参加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中部六省的县(市、区)单列出来,按照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排列,评价出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中国中部百强县(市)。

1.第十届中部百强县评价

第十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在中部六省中分布是:山西省15个、安徽省12个、江西省11个、河南省39个、湖北省13个、湖南省15个。

中部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湖南长沙县、河南巩义市、【河南偃师市、新郑市、荥阳市、新密市、禹州市、登封市】、湖南浏阳市、山西孝义市、湖南宁乡县、江西南昌县、湖南望城县、河南永城市、安徽肥西县。其中河南偃师市、新郑市、荥阳市、新密市、禹州

市、登封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六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中部第三位。

中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73.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73.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9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0.46%、13.61%(当年价比,下同)、21.12%、13.16%、11.69%、9.85%,增长率大多低于上年。

新进中部百强县(市)有7个:安徽长丰县、河南叶县、江西高安市、湖北武穴市、湖北应城市、安徽南陵县、山西沁水县。

2.第十届中部百强县变化特征

“中部百强县在各省市区分布变化表”显示:山西省、安徽省和江西省的中部百强县数量有所增加,湖北省、湖南省的中部百强县数量有所减少,河南省中部百强县数量变化不大,见表-8。

四、中国东北三十强县

评价中心将参加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东北三省的县(市)单列出来,按照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排列,评价出东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三十强县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市),简称中国东

北三十强县(市)。

中国东北三十强县(市)在东北三省的分布是:辽宁省16个、吉林省11个、黑龙江省3个。

中国东北三十强县(市)前十名是:辽宁瓦房店市、辽宁海城市、辽宁普兰店市、辽宁庄河市、辽宁大石桥市、吉林延吉市、辽宁东港市、辽宁开原市、黑龙江肇东市、吉林前郭县。

中国东北三十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70.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39.9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9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1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0.49%、26.48%(当年价比,下同)、35.88%、29.42%、15.49%、17.07%。

中国东北三十强县的城乡比为1.73,低于全国百强县(2.14)、中部百强县(2.23)和西部百强县(2.51)的城乡比。

在第十届评价中,辽宁东港市、开原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第二部分 县域科学发展评价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与县域科学发展,对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科学发展进行深入评价,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包括“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和“以幸福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等三个方面。

一、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

为倡导“强县富民”的理念,促进“强县”与“富民”的统一,对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进行评价。“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是以“居民收入水平”为基础,结合消费、储蓄、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等方面来开展的反映富裕程度的评价工作。

在第十届评价中,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包括全国百强县、西部百强县、中部百强县和东北三十强县)共329个,其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在四个等级中分布是:A+级101个,占30.70%;A级 71个,占21.58%;A-级125个,占37.99%;B级32个,占9.73%,见表-9;其中A+级、A级和A-级县(市)数量均比上届增加,B级县(市)数量有所减少,说明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得到较快提高。

报告还显示,第十届的“强县富民指数”为113.92,比上届提高了4.1个百分点,也说明“强县富民一致性”得到改善。

在第十届评价中,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在四种类型中分布是:Ⅰ类153个,占46.50%;Ⅱ类17个,占5.17%;Ⅲ类31个,占9.42%;Ⅳ类128个占38.91%。Ⅳ类县(市)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县域经济强县的居民富裕指数和统筹发展指数存在不足,提高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的手段和路径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开展工作。

二、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

为了倡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对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进行评价。

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包括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宜居和绿色调查四个方面,参照国家有关部门业已开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县市、绿化模范县、园林城市、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森林城市

等工作理念和有关指标,制定出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的基准指标值,再评价各强县的相对绿色指数。

在第十届评价中,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相对绿色指数分四个等级,最高等级A+级的有41个,占12.47%;A级的有165个,占50.15%,比例最大,接近总数的一半,见表-10;A+级和A级的比例占到62.62%;说明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还是比较注重绿色县域建设的。 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类别分四种,绿色经济和绿色环境均突出的I类有13个,占总量的

3.95%;绿色经济和绿色环境一般的IV类有227个,占总数的69.00%;说明建设绿色县域需要加强绿色经济和绿色环境两方面工作。

三、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向县域科学发展转变,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强县的“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进行评价。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是通过收集整理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县域的有关考核信息和专门开展的幸福指数社会调查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本届纳入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的信息主要有: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开展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信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信息,文化部开展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信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特别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等。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科学发展人文环境分四个等级,具体分布是:A+级132个;A级196个;A-级1个。

县域科学发展人文环境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大评价信息量,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增加透明度;二是要加强对重要媒体(中央和省市区党报)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继续建立和完善评价信息网络;三是专项开展“幸福指数”的调查活动,初步安排下届将对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进行幸福指数调查,建立起“提高幸福指数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二篇: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和百强县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和百强县(市) 名单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在全国省区市的分布情况为:河北省3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10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江苏省29个、浙江省24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6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2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名次 县(市)名称

1 江苏江阴市

1 江苏昆山市

1 江苏张家港市

1 江苏常熟市

2 江苏吴江市

3 浙江慈溪市

4 江苏太仓市

5 江苏宜兴市

6 浙江绍兴县

7 福建晋江市

8 浙江义乌市

9 广东增城市

10 浙江余姚市 11 山东龙口市

12 内蒙古准格尔旗 13 辽宁瓦房店市 14 山东文登市 15 山东邹平县 16 江苏丹阳市 17 辽宁海城市 18 湖南长沙县 19 浙江诸暨市 20 四川双流县 21 山东荣城市 22 山东胶南市 22 山东即墨市 22 山东胶州市 23 山东新泰市 24 河北迁安市 25 山东邹城市 26 浙江乐清市 27 浙江温岭市 28 浙江富阳市

29 内蒙古尹全霍洛旗

30 江苏海门市 31 浙江瑞安市 32 山东滕州市 33 山东寿光市 34 江苏靖江市 35 山东诸城市 36 陕西神木县 37 福建福清市 38 山东章丘市 39 山东莱州市 39 山东招远市 39 山东平度市 39 山东莱西市 40 江苏溧阳市 41 浙江上虞市 42 浙江海宁市 42 浙江桐乡市 42 浙江平湖市 42 浙江长兴县 42 浙江嘉善县 42 浙江德清县 43 江苏启东市

44 辽宁庄河市 45 山东肥城市 46 辽宁普兰店市 47 福建南安市 48 辽宁大石桥市 49 福建石狮市 50 江苏如皋市 名次 县(市)名称 51 河北武安市 52 山东省充州市 53 江苏江都市 53 江苏铜山县 54 福建惠安县 55 新疆库尔勒市 56 江苏东台市 56 江苏泰兴市 56 江苏海安县 56 江苏如东 56 江苏兴化市 56 江苏大丰市 56 江苏姜堰市 57 浙江永康市

58 浙江玉环时 59 山东广饶县 60 山东乳山市 61 浙江宁海 61 浙江象山县 61 浙江奉化市 62 江苏金坛市 63 河南巩义市 63 河南新郑市 63 河南禹州市 63 河南登封市 64 湖南浏阳市 65 福建龙海市 66 山西孝义市 67 江苏邳州市 68 湖南宁乡县 69 陕西府谷县 70 浙江东阳市 71 吉林延吉市 72 福建长乐市 73 山东青州市 74 山东高密市

75 辽宁东港市 76 辽宁开原市 77 江苏沛县 78 山东蓬莱市 79 浙江临海市 80 浙江临安市 81 河北三河市 82 江西南昌县 83 山东恒台县 84 江苏仪征市 85 黑龙江肇 86 江苏新沂市 87 辽宁凤城市 88 广东博罗县 89 江苏句容市 90 安徽肥西县 91 山东茌平县 92 河南永城市 93 辽宁大洼县 94 四川郫县 95 江苏建湖县 96 辽宁调兵山市

97 江西丰城

98 湖南醴陵市

99 江苏高淳县

100 福建闽侯县

20xx年10月10日,一个名为“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机构在各大媒体公布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等评比榜单,其中竟出现17个国家级贫困县,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质疑。

记者对照国务院扶贫办“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发现,在“中郡所”今年发布的“百强县”榜单中,竟有17个属于“国贫县”。其中,陕西府谷县等3个“国贫县”入围“全国百强县(市)”,河南固始、重庆开县等14个“国贫县”进入“中部百强县(市)”“西部百强县(市)”榜单。 记者驱车赶往“西部百强县”之一的开县发现,这里的贫困情况触目惊心:北部山区一些村民的土墙房在秋雨冲刷下,有的已经出现垮塌,有的积水、漏水严重。苦草湾村等几个大村的平均海拔都超1600米,村民吃水难,仍靠自掘水池积雨水过活。由于公路不通,学生只能走路或骑马上学。

当得知开县入选“西部百强县”的消息,开县统计局一位

基层干部直呼这是笑话:“开县现有112个市级贫困村,占总数的1/4,贫困人口14.2万人。”

入围“中部百强县”的河南省固始县既是“国贫县”,也是河南省人口大县,人口约170万人。2010年本级财政收入4.3亿元,支出约25亿元,差额部分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固始县财政局党委书记董平对该县入围“中部百强县”非常不解:“我县本级财政收入只能保证全县教师工资,如果没有中央转移支付,我们连公务员工资都保证不了,更别谈其他发展了。”

记者调查发现,自称“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的“中郡所”并没有在民政部注册。北京市工商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该所其实是一家普通公司,工商注册全称是“北京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而非对外宣称的“研究所”,注册时间是1998年,注册资本仅10万元。

据了解,从1991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主持发布“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前100名评比”简称“全国百强县评比”。2007年,该评比中止。而“中郡所”仍然举办“百强县评比”,与原先官方评比极易混淆,致使不少县市误以为这是有关部门的评比而上当。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苏粤京名列前三甲20xx年05月30日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区域发展战略研讨会...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粤沪名列前三中国网2月29日讯记者唐佳蕾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记者从昨日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

20xx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20xx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网时间20xx0729一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综合评价11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根据修正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对采集的20xx20xx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行编辑admin时间20xx325214700昨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xx20xx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20xx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未包含港澳台经济综合竞争...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江苏排名第一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江苏排名第一时政民生新华网20xx030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3月6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区...

20xx中国城市竞争力,全国21个省(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报告

20xx中国城市竞争力全国21个省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报告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20xx年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xx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xx年8月15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完成了第十届全国县...

汉中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20xx20xx年中国汉中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第一章汉中市区域产业园区定位研究第一节汉中市区域在国家中的定位研究一汉中市区域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二汉中市区域在国家产业中的定位三汉中市区域在国家投资中的定...

洛阳市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洛阳市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小组司徒达茜崔帅学号080110316080110273班级08级行政管理一洛阳概况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两岸是中国7大古都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现辖1市8县6区总面积15208平方...

重庆市20xx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

重庆市20xx年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20xx6320xx年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全市上下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招商引资保持高增长区域合...

江苏省区域经济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xx年版江苏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报告编号1551399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20xx年版江苏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

20xx年区域蓝皮书《20xx~20xx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xx年区域蓝皮书20xx20xx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围绕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各地均制定了各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从GDP指标看全国各地十一五发展规划中GDP平均增速高于国家...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