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监控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24.3.19

温度监控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1 设计背景

1.1 设计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各种信息的感知、采集、转换、传输相处理的功能器件,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系统和计量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工具,其应用已遍及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温度测量系统方面的需求。

   (1)在学习了课程后,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2)通过实验提高对单片机的认识,提高软件调试能力。

   (3)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以单片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逐步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5)熟悉温度控制的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元件,绘制系统电路原理图,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加深对单片机的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自己的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和调试能力。         

1.2 总体设计思路

本设计以单片机为基础,温度监控系统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2.1系统分析过程

(1)根据系统的目标,明确所采用温度监控系统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系统所在的工作环境。

(3)根据系统的工作要求,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方案。

 1.2.2 系统设计内容 

     (1)构思设计温度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2)对要求设计的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考虑多种设计方案,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并确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功能结构。

(3)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芯片及元器件。

 (4) 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程序。

     (5) 电路板及其结构的设计。

     (6) 进行系统的调试,完成最终的设计。

2 总体设计方案设计

2.1 系统框图

 本设计为无线电控制电路,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图1-1 系统框图

2.2 系统功能

此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监控系统,其功能是:平常状态下可以做温度计使用。当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二极管会闪烁报警,当温度降下时二极管则停止闪烁。

    电路设计及功能如下所述:

    本设计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即温度采集,数码显示,报警电路。温度采集部分利用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感知温度,后数码显示出温度,若温度超过了预设温度报警电路则启亮发光二极管,闪烁。整体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2-5 温度监控系统电路图

3 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

3.1 设计的流程图

3.2 系统部分程序设计及分析

3.2.1 复位子程序

    (1)主机将信号线置为低电平,时间为480-960uS。

    (2)主机将信号线置为高电平,时间为15-60uS。

(3)DS18B20发出60-240uS的低电平作为应答信号,主机收到此信号才操作。

    复位子程序如下所示:

char fuwei(void)                            

{

  unsigned char i;

  s=0;

  for(i=255;i>0;i--);

  s=1;

  for(i=200;i>0;i--);

}

3.2.2 读子程序

(1)主机将信号线从高电平拉至低电平1uS以上,再升为高电平,产生读起始信号。

(2)从主机将信号线从高电平拉至低电平15-60uS的时间内,DS18B20将数据放到信号线上,完成1个读周期。

(3)在开始另一个读周期前,必须有1uS以上的高电平恢复期。

读子程序如下所示:

unsigned char duchu(void)                      

{

  unsigned char i,j,t=0,w=1;;

  for(i=0;i<8;i++)

    {

      t=t>>1;

      s=0;

      _nop_();

      _nop_();

      s=1;

      for(j=10;j>0;j--);

      if(s==1)

          t=t|0x80;

        else

          t=t|0x00;

      for(j=100;j>0;j--);

    }

    return(t);

   }

3.2.3 写子程序

(1)主机将信号线从高电平拉至低电平,产生写起始信号。

(2)从信号线的下降沿开始,在15-60uS的时间内,DS18B20对信号线检测,如高则写1,低则写0,完成1个写周期。

(3)在开始另一个写周期前,必须有1uS以上的高电平恢复期。

写子程序如下所示:

unsigned char xieru(unsigned char o)          

{

   char i,j;

   for(i=0;i<8;i++)

    {

      if((o&0x01)==0)

        {

          s=0;

          for(j=35;j>0;j--);

          s=1;

        }

        else

          {

            s=0;

            for(j=2;j>0;j--);

            s=1;

            for(j=33;j>0;j--);

          }

      o=o>>1;     

    }

}

3.2.4 其他程序

本设计中除了上述三个子程序外,还涉及到显示程序,数据处理程序,中断程序和延时程序等,由于篇幅原因不作具体介绍.

4 结  论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提升了我的自学能力,通过不断的查阅资料,通过老师的不断讲解,来解决其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如何解决DS18B20控制问题,如何解决报警问题等。

     本文所讨论的设计采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中央控制单元,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器,并结合软件编程,实现温度传感电路与单片机的结合。

该系统具有更高速、更灵敏、更简捷地获取被分析、检测、控制对象的温度信息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及环境适应能力(测温范围-55 ℃~+ 125 ℃)。因其体积小,使用方便,封装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狭小空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且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大规模的采用,成本低廉。


第二篇:监控系统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XXXXXXXXXXXXXXXX(小二号黑体)

摘    要(四号黑体)

本文给出了课程设计报告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文中格式可作为编排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模板,供参考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

“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报告摘要是课程设计报告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500字。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关键词:课程设计;写作规范;排版格式;


English Title

Abstract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Abstract”不可省略。标题“Abstract”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四号,多倍行距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标题“Abstract”上方是报告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小三,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Key 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Key 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Course Design Paper


目    录

摘    要(四号黑体)... I

Abstract II

第1章       正文格式说明(小二黑体)... 1

1.1 报告格式基本要求(小三号黑体字)... 1

1.2 报告页眉页脚的编排... 1

1.3 报告正文格式... 2

1.4 章节标题格式... 2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3

1.6 正文中的编号... 3

第2章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小二黑体)... 4

2.1 图的格式说明(小三号黑体字)... 4

2.1.1 图的格式示例(四号黑体字)... 4

2.1.2 图的格式描述... 4

2.2 表的格式说明... 5

2.2.1 表的格式示例... 5

2.2.2 表的格式描述... 5

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6

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6

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6

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7

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7

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7

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7

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8

2.5 量和单位的使用... 8

2.5.1 使用方法... 8

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8

2.6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11

2.6.1 名词术语... 11

2.6.2 数字... 11

2.6.3 外文字母... 11

2.6.4 量和单位... 12

2.6.5 标点符号... 12

第3章       课程设计大致章节内容安排... 13

第4章       第四章题目(黑体,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 15

4.1 第四章第一节题目(黑体,小三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15

4.1.1第四章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15

4.2 第四章第二节题目... 15

总    结    16

参 考 文 献... 17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18


第1章     正文格式说明(小二黑体)

“正文”不可省略。

正文是设计报告的主体,要着重反映学生自己的工作,要突出新的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正文一般可包括:课程设计的总体分析,相关数学模型描述和理论分析;控制系统或工程的组态实现;仿真实验和和测试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等。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计算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中规定和名称。各类单位、符号必须在报告中统一使用,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简化字采用正式公布过的,不能自造和误写。利用别人研究成果必须附加说明。引用前人材料必须引证原著文字。在报告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报告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

1.1 报告格式基本要求(小三号黑体字)

报告格式基本要求:

(1) 纸  型:A4纸,双面打印;

(2) 页边距:上3.3cm,下2.3cm,左2.8cm、右2.3cm;

(3) 页  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 字  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 行  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1.2 报告页眉页脚的编排

l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l  页码应由正文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

l  封面和封底不编入页码。

l  将摘要、Abstract、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

l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l  奇数页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l  偶数页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填写内容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l  模板中已经将字体和字号要求自动设置为缺省值,只需双击页面中页眉位置,按要求将填写内容替换即可。

1.3 报告正文格式

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模板中已经自动设置为缺省值。

模板中的正文内容不具备自动调整格式的能力,如果要粘贴,请先粘贴在记事本编辑器中,再从记事本中拷贝,然后粘贴到正文中即可。或者使用手动设置,将粘贴内容的格式设置成要求的格式。

1.4 章节标题格式

(1) 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 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三号,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3) 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 1?1所示。

图 1?1 标题编号的示例

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各章之间应重新分页,使用“分节符”进行分隔,选择下一页类型的分节符。

设置方法: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分隔符(B)…”,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分隔符类型为“分节符”,确定即可另起一页。

图 1?2 分节符插入类型

1.6 正文中的编号

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 1?2,表 2?1,附注4.5,式6.7等。如“图1-2”就是指本报告第1章的第2个图。文中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全文统一编号,如文献[3],文献[3,4],文献[6-10]等,在正文中引用时用右上角标标出。附录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另行编号,如图A1,表B2,附注B3,或文献[A3]。


第2章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小二黑体)

2.1 图的格式说明(小三号黑体字)

2.1.1 图的格式示例(四号黑体字)

图在正文中的格式示例如图 2?1所示。

图 2?1 样式

图 2?1显示了报告模板中所定义的样式选择方法。使用鼠标选择相应的样式,对应的文字格式就发生相应改变。

2.1.2 图的格式描述

(1) 图的绘制方法

① 插图、照片应尽量通过扫描粘贴进本文。

② 简单文字图可用WORD直接绘制。

框图和流程图最好采用VISIO软件绘制

(2) 图的位置

① 图居中排列。

② 图与上文应留一行空格。

③ 图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图的下方。

(3) 图的版式

① “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

② 图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图。

(4) 图名的写法

① 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编号应分章编号,如图 2?1。

② 图名与下文留一空行。

③ 图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 图内文字清晰、美观。

⑤ 中文图名设置为黑体,五号,居中。

2.2 表的格式说明

2.2.1 表的格式示例

表在正文中的常用格式如表 2?1所示,请参考使用。

表 2?1 低、中、高档电子镇流器简要比较

2.2.2 表的格式描述

(1) 表的绘制方法

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

(2) 表的位置

① 表格居中排列。

② 表格与下文应留一行空格。

③ 表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表的下方。

(3) 表的版式

① 表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表。

(4) 表名的写法

① 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编号应分章编号,如表 2?1。

② 表名与上文留一空行。

③ 表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 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五号。

⑤ 中文表名设置为黑体,五号,且居中。

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公式一律采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和编辑,可用公式3.0或Mathtype Equation6.0,如下例所示:

                                         (2.1)

其中,μRμS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的均值,……。对公式中的变量应做适当说明)

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1) 公式序号应按章编号,公式编号在行末列出,如(2.1)、(2.2)。

(2) 公式位置:公式之间及上下文间设置半行间距或者6磅,作者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以保证格式协调和美观。

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式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1](引用参考文献的第一种方法)。也有人认出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2-4]

或文献[3](引用参考文献的第二种方法)给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引用的文献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以右上角标形式标注在引用处。

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1) 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

(2) 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3) 标题“参考文献”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4) 参考文献正文设置成字体:宋体,居左,字号:五号,多倍行距1.25行,段后、段前均为0。

(5) 按照引用的文献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① 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②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明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③ 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

④ 专著(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篇名.见(In):文集的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⑤ 学位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题(篇)名:(博(硕)士学位论文).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⑥ 专利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参考文献书写示例请见“参考文献”部分。

2.5 量和单位的使用

2.5.1 使用方法

(1)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 ﹑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

(2) 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

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表2.4至表2.8所示。

表 2?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表 2?3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表 2?4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表 2?5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表 2?6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2.6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2.6.1 名词术语

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应按有关的标准或规定使用工程技术名词术语;应使用公认共知的尚无标准或规定的名词术语。作者自拟的名词术语,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须加注说明。表示同一概念或概念组合的名词术语,全文中要前后一致。外国人名可使用原文,不必译出。一般的机关、团体、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名称,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写全称。

2.6.2 数字

数字的使用必须符合新的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2.6.3 外文字母

文中出现的易混淆的字母、符号以及上下标等,必须打印清楚或缮写工整。要严格区分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和黑白体等,必要时用铅笔注明,尤其注意上下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

(1) 斜体

斜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量的符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① 变量符号、变动附标及函数。

② 用字母表示的数及代表点、线、面、体和图形的字母。

③ 特征数符号,如Re(雷诺数)、Fo(傅里叶数)、Al(阿尔芬数)等。

④ 在特定场合中视为常数的参数。

⑤ 矢量、矩阵用黑体斜体。

(2) 正体

正体外文字母用于表示名称及与其有关的代号,主要用于下列场合:

① 有定义的已知函数(例如sin, exp, ln等)。

② 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例如e=2.718 281 8…)及已定义的算子。

③ 法定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④ 数学符号。

⑤ 化学元素符号。

⑥ 机具、仪器、设备和产品等的型号、代号及材料牌号。

⑦ 硬度符号。

⑧ 不表示量的外文缩写字。

⑨ 表示序号的拉丁字母。

⑩ 量符号中为区别其它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下角标。

2.6.4 量和单位

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一律采用新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

2.6.5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必须符合新的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第3章     课程设计大致章节内容安排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选题及工艺流程分析说明

控制系统工艺或状况描述

组态设计的目标

监控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需求、功能分析,功能通过什么方式或技术实现)

第二章    实时数据库组态设计说明

检测和控制点选择

工艺系统I/O点统计表

内部数据对象

实时数据库组态说明

第三章    对象特性数学模型及其脚本程序

对象数学模型分析

对象数学模型实现

对象和控制逻辑说明

控制算法或控制逻辑及其脚本程序;

运行策略脚本程序及说明;

第四章     用户界面及报告设计

监控界面组态设计说明及界面效果图;

Excel报表组态设计说明及样表;

主控窗口设置和系统菜单设计说明;

安全策略设计说明;

第五章    仿真

运行结果分析等

组态设计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结果;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4章     第四章题目(黑体,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

4.1 第四章第一节题目(黑体,小三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4.1.1第四章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4.2 第四章第二节题目


总    结

总结是本人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心得和体会,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及待改进的地方。

书写格式说明:

标题“总结”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结论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


参 考 文 献

标题“参考文献”不可省略,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然后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参考文献内容设置成字体:宋体,居中,字号:五号,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报告中引用顺序排列。

示例如下:

[1]  L. A. Zadeh, The Roles of Fuzzy Logic and Soft Computing in the Conception, Design and Deployment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 Springer-Verlag: London, UK, 1997, 'Vol.' 1198, p 183~190.

[2]  Ajith Abraham, Baikunth Nath, Hybrid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 A Review of a Decade of Research. In 2000, http://www-mugc.cc.monash.edu.au/~abrahamp/rasc2000_journal.pdf.

[3]  陈国良等. 遗传算法及其应用[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6.

[4]  席裕庚, 柴天佑, 恽为民. 遗传算法综述[J]. 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6, 13(06): 697~704.

[5]  刘大有, 卢奕南, 王飞, et al. 遗传程序设计方法综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1, 38(02): 213~222.

[6]  恽为民. 基于遗传的机器人运动规划[博士].上海交通大学, 1995.

[7]  Leandro Nunes Castro, Fernando J. Von. The clonal selection algorithm with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A]. Proceedings of GECCO'00[C]. Las Vegas, Nevada, USA: 2000. 36~39.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以下内容可放在附录之内:

(1) 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

(2) 方便他人阅读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

(3) 重复性数据和图表;

(4) 报告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5) 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

这部分内容可省略。如果省略,删掉此页。

书写格式说明:

标题“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附录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3,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

更多相关推荐: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111设计目的112具体任务113氧化铝生产的意义2第二章氧化铝高压溶出工序介绍321铝工业的国内外现状322氧化铝生产过程423高压溶出工序9第三章氧化铝高压溶出工序生产设备及控制要求1231双...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姓名:**班级:**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20XX年6月30日一、题目要求二、系统器件选择三、总体设计方案四、硬件设计(包括电气接线)五、控制算法选择六…

液位—流量串级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与要求11设计目的1加深对过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对过程仪表的实际应用能力2培养运用组态软件和计算机设计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能力12设计要求1根据液位流量串级过程控制系统的...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一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简介本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典型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测控对象参数检测方法变送器的功能执行器和调节阀的功能过程控制仪表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进一步加强对...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封皮)

题目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S7300PLC与200PLC主从站的单回流量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姓名班级自09A2学号同组人时间20xx年11月地点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指导老师目录1概述12S7300PLC与200PL...

基于组态软件的流量比值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工业过程控制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组态软件的流量比值过程控制系统设计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F0805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张晓东设计地点中2421设计时间20xx62020xx626工业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

温度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工业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引言温度控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给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自动化智能化均离不开单片机的应用将单片机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锅炉汽包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红河学院题目水塔温度控制系统目录第1章水塔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011系统设计方案概述012水塔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仿真2第2章水塔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21系统对象特性设计322系统检测回路设计323控制器设计52...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前言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目的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工业生产实际以仪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为核心是学生初步了解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规范和设计步骤并通过实践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_Demon_S_Y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锅炉设备控制系统一课程设计目的1熟悉并熟练掌握组态王软件2通过组态王软件的使用进一步掌握了解过程控制理论基础知识3了解典型工业生产过程锅炉设备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4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

武汉科技大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二一二二一三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课程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刘晓玉自动化班二一二年十月一题目任务及要求1设计题目锅炉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设计2设计任务图1所示锅...

过程控制课设报告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20xx20xx年度第2学期名称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题目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班级自动0902班学号109119xx20学生姓名王建春指导教师张建华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