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 完美总结

时间:2024.4.21

马克思主义: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将,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 产 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 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实践: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马克思也称其为“对象性的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规律 :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同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根本对立。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并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的特性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生产力: 生产力就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它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不仅表现为现实人们控制的自然力,还包括前人以各种物化形式积累沉淀下来的物质力量。因此,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

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其本质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并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那部分新价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它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垄断资本主义:又称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是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后完成的。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消费资料实行按需分配。阶级和国家消亡,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消除。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社会和谐。人类解放——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历史上的唯物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作出了全面准确的科学界定。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其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其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其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

法的统一。其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依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者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含义: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有机系统。(2)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第一,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调节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3)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对自然的改造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因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必然战胜旧事物。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原理及其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1.过程的含义: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发展和过程的有机联系:(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2)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3)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3.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为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的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具体的考察,及了解他们的过去,观察他们的现在,又了解他们的未来,从而把握了世界的发展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两者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两者相互联结。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极为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某一特定场合与阶段上是普遍的东西,在另一场合与阶段上则是特殊的东西。\重要意义:①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②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矛盾及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人们在做事、想问题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1)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2)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吧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种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表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和量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

实践的起点和基础。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其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适度原则:1、度的含义 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2、度的方法论意义。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辩证否定观: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式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意义,既要充分注意困难,又要充满信心。本质与现象:现象和本质既对立有统一。区别: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是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认识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方法。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

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所以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设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的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改造客体,指导实践。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体现在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③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1.认识的本质和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2.认识的过程: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一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二是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对象化,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因此,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重要的飞跃。3.认识的结果:认识会产生两个结果,或者真理或者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和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和谬误是辨证统一关系。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的含义及其作用。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1)指

导作用。(2)解释作用。(3)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的含义及其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1)动力作用。(2)诱导作用。(3)激发作用。\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含义和原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第一,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第二,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2.认识过程无限性的含义: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③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①认识论的本质离不开以本体论的性质为前提,坚持以唯物论为前提的认识论必然得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的真理性结论。②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实践决定认识,它注定了认识的从属的,第二位的作用。③认识并非完全扮演机械性的被动的角色,它反过来对实践起反作用。不同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实。但认识的作用再大也代替不了实践的决定地位。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时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②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成为真理的唯一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它是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要检验人的主观和客观是否符合及其程度,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比较、对照,才能断定它是否是真理。一种认识不能检验另一种认识的真理性,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是实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只要人们参加实践,就必然使主观认识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原来设想的目的或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为真理,反之,则为错误的认识。逻辑证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证明待验证的认识,但它只是对实践检验的协助,并不能代替实践检验的决定性结果。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

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1.真理和真理原则: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2.价值和价值原则: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的特点。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3.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其特点是:(1)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2)评价结果与主体有直接联系;(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联系: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程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③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要求,一方面,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另一方面,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②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犯思想冒进的错误③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要求我们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性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发展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我们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之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换的产物。

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在理论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内容上看,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成;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想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更高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其次,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最后,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上层建筑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①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②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总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③经济基础总会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这就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④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经陈旧的经济基础时,仍然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趋于尖锐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二是取决于交往。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革命史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和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科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1)科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进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③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包含以下内容:(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3)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4)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其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的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如果问题是有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②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③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本质上体现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

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生产者积累大量的财富,一部分可能亏损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I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和第II部类(有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的需求。\由于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是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④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快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既相互限制,又相互依存、相互开放。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1.导致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

革命,加宽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3)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的基础。(4)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5)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6)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加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2.后果:(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他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实行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1)资本家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经济危机的形态发生的变化表现在:1、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2、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3、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高涨)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4、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政治制度的变化——(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力有所扩大。(3)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4)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①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②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③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苏联模式及其弊端:1、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1)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方面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2)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第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2、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1)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第一,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告诉发展;第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2)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3、苏联模式的理论其实: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其模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 产 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因为①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②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③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

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历史联系表现在:首先是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其次是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根本区别: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1)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1.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②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2)资本累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地更高形式,并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产 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使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存在内在的联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地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

更多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20xx0425132922分类教学素材字号订阅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2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4包括两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不可分割的三个部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定义狭义上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总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激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3对...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心得体会通过以一个阶段的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产生了极大的崇拜敬仰从学习中我的得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

《马克思主义原理》心得体会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心得体会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让自己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意义关键字实践原理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大全(含提纲,简答、论述题)

唐少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整理大全绪论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

河北省专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归纳

河北省专科接本科选拔考试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

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网址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案例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1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及答案汇总(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及答案绪论A工业革命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

马克思主义原理总结(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