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4.5.2

第一课时

课 题: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1、知道计算机系统构成,建立软件、硬件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基本配置

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构成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存储器的相关概念

教学方法:注意根据初中学生自身特点,倡导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板书]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

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存放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计算机性能与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有关

存储容量用存储器包含的字节(byte)数表示,单位为B

1B=8位(bit)1KB=1024B 1MB=1024 KB 1GB=1024MB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一是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一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外存储器

主要包含磁盘和光盘,其中磁盘分为软盘、硬盘和U盘,相对内存的存储容量要大得多,价格低,速度慢,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常用软盘规格为3.5英寸,容量为1.44 MB

常用硬盘一般容量为几十GB

常用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和可改写光盘,容量640MB

输入和输出设备

将人们使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入内存

(一般介绍计算机基本配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1

1.4.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及语言翻译处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操作系统(如Win98),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 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 1.4.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总线(BUS)

提供CPU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通道包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内存的寻址范围。 2,数据的存储

美籍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提出“存储程序”并使程序能连续自动执行的设计思想。目前使用的计算机仍采用这一原理。 3,指令及其执行 阅读理解p16-17

[完成补充习题](第二部分) [重点小结]

[课后复习和预习]复习计算机系统 P28思考题5—7

[作业]继续完成补充习题

2

第二课时

课题: 神奇的信息世界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

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四、计算机的发展史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

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

3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

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道了计算机软件,请依据下列题目,填上“硬件”或“软件”。

1、小神游在利用画图( )画画。

2、将计算机上文章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是( )。

3、工程师利用制图( )设计机械零件,将设计的机械零件图输出到纸上的设备是( )。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四、想一想

对图2-6所示的计算机你还想加上什么设备?做什么用?

你想让这台计算机做些什么事?

4

第三课时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同学在七、八年级接触计算机较少,只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信息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采多媒体教学网

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

实例:学生在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歌曲旋律中走进课堂,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会产生疑问,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计算机会播放出声音,这样不仅会产生一种想学计算机的冲动,同时也会在歌曲的旋律中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一种爱国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5

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任务分层设计,由浅及深,先易后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的整合。

3、学生学习设计

(1)分组:教师按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各组中有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可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3)交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评价。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巩固练习——师生评价——作业

八、教学设计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到了“爱我中华”的歌曲

看到了一张讽刺漫画,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什么上课会这样,我们要学什么?

导出本节课的任务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含义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激发兴趣分组、分层自学

信息的含义(多媒体显示图片)

自学课本活动1,并思考: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它们?

2、它们能告诉人们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可划分哪些方面?

4、这些内容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5、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巡回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6

主体双主教学策略。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得出对信息的正确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

每组代表发言

回答以上不同问题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继续分层自学

信息的传递及获取

自学课本P5页,结合实践活动完成以下问题:

1、信息可通过哪些方式传递?

2、你是怎样获取信息?

3、什么是信息的载体?刚才的活动中,信息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4、同一信息的传递方式唯一吗?不同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传递吗?

5、信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耳濡目染,亲身体会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实践活动:

1、看手中的一份关于2004雅典奥动会的一份新闻报道;

2、看一段关于2004雅典奥运会的资料片(女排决赛胜利时刻);

3、放一段关于奥运会的录音报道;

3、让学生现场发挥表演一些小品,表示一些体育运动并表达获得奖牌时兴奋

看课本并思考完成以上所提问题

归纳总结

1、对学生回答加以评价,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以多媒体方式展示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时给学生严格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信息的表达方式本身是载体,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才是信息。

3、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和可处理性等

设计意图:在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知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国奥运的认识,并立志把女排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通过自己的思考,回答以上问题,表达个人不同观点,得出总结

(1)信息是各种不同信号的集合;

(2)信息的传递必须依赖于载体;

7

(3)获取信息的不同途径(个人举例)

加深巩固

同步训练一(附)

在多媒体网络中出示同步训练一的内容

在学生得出结论后,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

看课本,认真总结,分组讨论得出答案

层层推进

信息技术及利用

看课本P5—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思考自己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信息技术?

3、知识提高:

阅读课本活动2,思考格林用到了了哪些信息技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由浅及深,从自己到格林,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增强为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而努力学习的计算机的信心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根据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用到的信息技术。

总结格林的信息技术运用

设想自己将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加深巩固

同步训练二(附)

网络显示同步训练二

设计意图: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印象

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答案,加深理解

小 结

多媒体网络出示: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信息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运用

设计意图:使整节课,有序的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通看课本,回想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理论框架

九、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8

1、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

2、自我评价,对照本节课知识点,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在表中,并交给老师,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表格如下: 知识点 概念理解 是否掌握 通过什么方法掌握的

信息含义

信息传递、获取方法

信息技术含义及运用

十、课后作业

1、搜集传递信息的方法并举出实际运用的例子。

2、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运用实例。

第四课时

课题:鼠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鼠标指针的含义。

2、了解鼠标的由来和分类。

3、初步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98的浓厚兴趣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初步认识鼠标器、鼠标器基本操作两大块。Windows98是目前最流行的操作系统,鼠标器是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它也是操作Windows98最便捷的工具,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特别是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方法将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鼠标器的认识部分应注重让学生理解其特点与功能及其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鼠标器基本操作部分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应技能,编制相应辅助教学软件以供学生亲自操作。

教学重点: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方式。

教学难点:鼠标器操作特别是双击、拖动操作。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操作也比较感兴趣,只不过对于操作系统Windows98没有理性的认识,鼠标的操作并不规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鼠标器。

9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及自己的观察了解鼠标的基本知识,了解鼠标的结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自进行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本节课的网络环境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学网。利用校园网让学生检索有关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鼠标的发展历程,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对Windows98、鼠标有个全面的了解。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教室内部网络让学生使用,提高鼠标操作能力。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学网,它能迅速及时地传递教学信息,交流学生学习心得。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设疑导入: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网络环境运用分析

[观察]全体学生打开显示器与主机电源,观察Windows98启动,等启动好后,通过观察自己机上Windows98的桌面情况。 让学生初步感知Windows98,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问]你观察的桌面有什么现象?

[生答]桌面上有一些图标,有一个白色的指针,还有一个银白色的窄条。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个白色的指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谜语导入新课。

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

[生答]老鼠。

[师问]老鼠的英文名叫什么?

[生答]mouse

[师问]哪个学生能回答mouse翻译成汉语也叫什么?

[生答]鼠标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鼠标并学习鼠标的用法。

[演示课件]一只小老鼠在屏幕上来回跑几趟,然后停在屏幕的中央,当它趴下的时候逐渐变成鼠标的样子,慢慢再出现题目“鼠标”。

二、新授:

(一)鼠标简介

[演示课件]鼠标的由来:

1、鼠标之父:道格·英格伯特

2、第一只鼠标的诞生:19xx年

3、早期鼠标的模样:木质的,方形的。

[师问]我们现在的鼠标是什么样子的呢?

[观察讨论]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对鼠标充分的感知

[演示课件]鼠标的分类

10

[演示课件]1、观察鼠标的正面看分类:通常的鼠标有两个键(如图一),也有三个键的(如图二),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是中间带有滚轮的(如图三)。

[师问]观察你的鼠标,它属于哪一种呢?

[生答]第一种。

[师问]为什么?

(提问一个学生)

[生答]因为它有两个键。

[师问]通常我们把这两个键称为什么?

[生答]左键和右键。

[演示课件]2、观察鼠标的背面看分类: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光电鼠标器和机械鼠标器。

[师问]请同学们观察你的鼠标又属于哪一种呢?

(提问一个学生)

[生答]机械鼠标器

[师]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鼠标都有一个圆球,鼠标是通过圆球的滚动来实现指针的移动。

[演示课件]几种不同的鼠标:

1、会震动的鼠标,

2、高贵的鼠标,

3、无线的鼠标(被割掉尾巴的小老鼠,活跃气氛)

4、外形有趣的鼠标(圆的)

5、体积轻巧的鼠标,

6、手感一流的鼠标,

7、标新立异的鼠标,

8、功能键多的鼠标,

9、颜色最多的鼠标。

(二)、鼠标器的操作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网络环境运用分析

[师问]Windows98的许多操作是用鼠标器来完成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鼠标器的结构,用手尝试着握一握鼠标器,怎样握比较合适呢?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来认识鼠标。

[观察尝试]学生观察鼠标器的结构尝试着握一握鼠标器。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握一握的方法来认识鼠标的结构、学习鼠标的握法。

[演示课件]握鼠标的方式

[师问]通过看大屏幕显示的内容,你能否简单的总结一下鼠标的握法?

(提问一个学生)

[生答]鼠标的握法

[师总结]右手轻轻的放在鼠标上,用大拇指和无名指、小指轻轻的夹住鼠标,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鼠标的左键和右键上。

11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亲自握一下鼠标,观察自己放的和屏幕显示的是否一样呢?然后大家互相观察一下,看一下同学们都握对了吗?

[师]同学们学会了鼠标的握法后,那么我们这节课的重头戏就开始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四页。

[师问]通过看课本,你能不能总结一下鼠标有几种操作方式,分别是哪几种呢?

[自由讨论]

(找同学回答)

[生答]鼠标有五种操作方式,分别是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

([演示课件]边演示单击、双击、右击、拖动的方法,教师边总结。)

[演示课件]演示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并总结出这五种操作方式的目的,部分地方可请学生上讲台演示,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师]演示指向的特点,总结出指向的目的是:对谁进行操作,首先必须指向谁,它是所有操作的基础、起始步骤。

[生]在桌面上练习鼠标的指向,教师提问,学生操作。

[师]演示单击的特点,总结出单击的目的是:选定桌面的图标或打开开始菜单中的程序等。

[生]上讲台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练习单击。其它同学在桌面上练习单击。

[师]演示双击的特点,总结出双击的最终结果打开桌面的图标或某个文件。

[生]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练习双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双击的结果,小鱼不见了,然后再双击时小鱼又出现了。)其它同学在桌面上练习“双击‘我的电脑’,双击‘D盘’,双击‘某个文件’”观察双击的结果。

[师]演示右击,并总结出右击的结果是弹出一个快捷的菜单。

[生]右击。(可在桌面上右击某个图标或右击桌面,观察弹出的菜单的不同之处。)

[师]演示拖动,并总结出拖动的结果是将图标移到另一个位置。

[生]在桌面上将图标拖动一个新位置,观察特点。

[师问]经过你的操作,桌面是否很乱了,那么如何才能将这样的桌面弄弄整齐呢?

[生答]

(通过这个,练习刚学过的几种鼠标的操作方式。)

[生]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练习拖动,一个学生上讲台装饰圣诞树。

[生]想。

[网络应用]学生利用局域网,打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起装饰圣诞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学生游戏阶段:

一个拯救小球的FLASH游戏。

四、总结(背景音乐的伴奏):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鼠标器的由来、鼠标的分类、鼠标的五种操作方式等,希望同学们能象操作鼠标一样,去操作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操作自己的未来。

12

五、结束:

第五课时

初识Windows 98

[教学目与和要求]

(1)初步认识Windows 98、桌面和“开始”菜单。

(2)掌握Windows 98的启动和关退出方法。

(3)了解鼠标指针的含义。

(4)初步掌握鼠标器的五种操作方法(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Windows 98,掌握启动、退出的方法。

难点:鼠标器的操作,Windows 98桌面和“开始”菜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了解了计算机有这么多的功能和用途,现在应该再也坐不住了,大家都想打开计算机去看够究竟。今天啊,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瞧瞧!(板书:第4课 初识Windows 98)

二、新授

1.Windows 98的启动

我们首先来学习怎样打开计算机,打开计算机的步骤是:打开显示器—打开主机电源”(板书:先打开显示器,再打开主机电源)

学生试一试打开计算机,向学生说明显示器和主机电源的位置。

2.Windows 98是什么

(1)Windows 98的作用

打开计算机后我们发现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Windows 98,那么Windows 98是什么呢?Windows 98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于19xx年推出的、具有图形化界面的计算机系统软件。Window是“窗口”的意思,98是版本号。(板书:Windows 98是系统软件)计算机仅有硬件设备是没有办法工作的,有了Windows 98计算机才能为我们所用,Windows 98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和为软件运行提供环境。(板书:管理硬件和软件,提供环境)。

(教师广播边说边演示)

13

Windows 98的操作界面直观图形化。

精美的绘图;音乐和VCD的播放;运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功能。

(2)认识桌面

现在,同学们的计算机都启动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画面如同一张桌子,我们可以在上面摆放和移动物品,所以我们叫它Windows桌面(板书:桌面)。

同学们一同来看看桌面上有那些东西?

(教师广播边说边演示)

桌面最下边的我们叫它任务栏,任务栏的左边是“开始”按钮,右面是输入法显示区和时间显示。打开两个窗口或应用程序,任务栏上会显示对应的小图标(按钮),单击按钮可以切换窗口。利用鼠标可以将任务栏拖到桌面的上边、左边或右边。

桌面上许多小图形们把它叫做“图标”,每个图标代表不同的对象。

指针指向“我的电脑”,再双击“我的电脑”,查看所使用计算机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指针指向“回收站”,再双击“回收站”,讲述“回收站”是暂时存放被删除硬盘文件的地方,可以删除文件或者恢复被删除文件。

桌面上可以移动的箭头,我们把它叫做鼠标指针。指针可以在桌面上移动。

3.鼠标器的操作

(板书“鼠标器的操作”)

(1)认识鼠标器

常见的鼠标器有左右两个键,底部有滚球。指导学生观察鼠标器。

使用鼠标器时,通常将右手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手指自然弯曲握鼠标器。当我们移动右手时,鼠标指针也随之移动。

[试一试]

右手食指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手指自然弯曲握鼠标器轻轻的移动右手,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

我们还要知道在不同的任务时,鼠标指针会出现不同的形状。同学们可以查看课本中相关内容做一定的了解。

(2)鼠标器的5种操作

(板书鼠标器的操作)

我们怎样使用鼠标器呢?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有5种(板书:指向、单击、拖动、双击、右击) (讲解,学生动手试一试)

指向:移动鼠标器,使指针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我的文档上。

单击:指针指向对象以后,食指单击一下鼠标左键。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开始”按钮上单击鼠标左键,看效果。

双击:指针指向对象以后,食指连续击两下鼠标器左键。学生反复练习双击;指针指向“我的电脑”双击鼠标左键,打开“我的电脑”。

14

右击:指针指向对象以后,中指击一下鼠标器的右键。学生将指针指向桌面的空白处练习右击,打开快捷菜单。

拖动:指针指向对象以后,食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强调按住不放),移动鼠标器,将对象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放开鼠标器左键。练习拖动“我的电脑”,移动鼠标指向单击鼠标左键不放,再移动鼠标,可以发现我的电脑跟着鼠标指针一起移动,移动到桌面的空白处放开鼠标左键。

4.Windows 98的关闭

(板书:Windows 98的关闭)

(教师广播边说边演示)

(1)认识开始菜单

移动鼠标指向“开始”按钮,单击“开始”按钮,打开了“开始”菜单。“开始”中有“程序(P)”“收藏夹

(A)”“文档(D)”“设置(S)”“帮助(H)”和“关闭系统(U)”等命令,这样的命令我们叫它菜单命令。

(2)学习关闭Windows 98

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单击“开始”菜单中的“关闭系统(U)”命令,弹出“关闭Windows”对话框。再单击对话框中的“关闭计算机(U)”命令(这时左边的小圈子中便出现小黑点),然后单击“是(Y)”按钮,计算机开始关闭Windows 98系统。

[试一试]

关闭Windows 98(老师指导口述步骤)。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1)Windows 98,将桌面上“我的电脑”、“回收站”拖到别的位置,然后在把他们拖到原来的位置。

(2)用鼠标器把任务栏拖动到桌面的左边、上边、右边,再拖到桌面的下边。

(3)移动指针指向任务栏右端显示的时间上,可显示当前的日期。

(4)依次单击“开始”按钮和“关闭系统(U)”命令,弹出“关闭Windows”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重新启动计算机(R)”命令,再单击“是(Y)”按钮,计算机重新启动Windows 98系统。

(5)依次单击“开始”按钮和“关闭系统(U)”命令,弹出“关闭Windows”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关闭计算机(U)”命令,再单击“是(Y)”按钮,关闭Windows 98系统。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做什么啊?(学生回答自我总结)

15

第六课时

课题:文件和文件夹组织管理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已学习了文件、文件夹和文件标识符的基本概念,

已经学会了“网上邻居”的打开方法,也掌握了如何利用“我的电脑”查看计算机资

源。部分学生在课余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

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只是感性地记得操作步骤,对如何组织管理文件资料,缺乏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另一部分学生课余电脑操作较少,不懂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的组织和管理”

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该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主要完成文件夹的创建、文件的复制、移动、改名、

删除等操作,内容比较多,且实现的方法有多种,对学生来说要完全掌握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 [认知领域]

(1)学会对计算机中的文件按类型进行分类。

(2)了解文件夹的创建、改名,文件的复制、移动、改名、删除的含义。

(3)进一步巩固文件和文件夹所在的地址的含义。

(4)能区分文件的移动和复制。

[操作领域]

(1)掌握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文件的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步骤。

(2)学会同时选中连续和不连续的多个文件进行移动操作。

[情感领域]

(1)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的培养。

(2)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升学生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教学重点

文件复制和移动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文件的移动和复制的异同;同时移动多个文件的操作方法;从网上邻居的其它电脑中复制文件 16

的方法

教学策略、方法

1.这节课教师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处理,打乱教材顺序,加入了教材中没有的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的内容,并打破常规的新课引入法,创设了学生要做海洋资源网站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信息技术

应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做网站需要什么素材,怎样做好网站素材的整理工作来引出文件和文件夹的相关操作。

2.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贯穿这节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个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重点讲解或学生示范、矫正练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相关操作方法。而且每一个任务环环

紧扣,承上启下,自然流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第七课时

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文件夹的创建、改名、复制、删除等操作方法。

2.使学生掌握格式化磁盘的操作方法。

3.使学生掌握复制磁盘的操作方法。

技能方面:

1.使学生掌握管理计算机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精神。

2.培养学生分类存放、管理文件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文件夹的管理。

2.格式化磁盘。

3.复制磁盘。

三、教学难点

17

1.格式化磁盘。

2.复制磁盘。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2.演示法。3.实践法。

4.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

一、导入课题

由教师要求学生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导入课题。

二、新课

1.文件夹的管理

(1)创建新文件夹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创建文件夹的操作后,要求学生在C盘上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

(2)给文件夹改名

教师布置任务:自学给文件夹改名的方法。

(3)文件夹的复制

教师布置任务:自学文件夹的复制,将新建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复制到A盘,并将“病毒”文件复制到这个文件夹中。

(4)删除文件夹

教师布置任务:自学删除文件夹的内容,将新建的文件夹删除。

教师布置任务:小结管理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学生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学习创建新文件夹的方法,并上机实践,在C盘上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

学生自学给文件夹改名的方法。

学生自学文件夹的复制方法,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学生自学删除文件夹的方法。

学生小结管理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掌握创建新文件夹的方法,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掌握给文件夹改名的方法。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掌握文件夹的复制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18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掌握删除文件夹的方法。

通过小结,学生可以明确,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方法相同。

2.磁盘操作

(1)格式化软盘

教师介绍:①未经过格式化的软盘不能进行存储等操作;②存有信息的软盘,经格式化后原来保存的信息消失。

教师讲解并演示格式化软盘的操作方法,介绍选择全面格式化和快速格式化的区别后,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格式化软盘的方法。

(2)软盘复制

教师介绍:①什么是软盘复制;②什么是源盘、目标盘;③复制软盘时,两张软盘的类型要完全相同。

教师讲解并演示复制软盘的操作方法后,要求学生复制存有“科技小报”的软盘。

三、课堂练习

1.在A盘上,建立名为“图画”和“文件”两个文件夹,分别将自己画的图画和制作的科技小报等存放在两个文件夹中。

2.删除A盘上自己不需要的文件后,将A盘复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①分类存放文件便于对文件的管理;②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方法相同;③利用资源管理器不仅可以查找、管理软件资源,也可以查看、设置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桌面上的“我的电脑”也有类似功能。

五、布置作业

将自己计算机上文件进行分类存放。

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后,上机实践,练习将软盘进行格式化的方法。

学生听教师介绍,观看教师操作。

学生上机实践,练习软盘复制方法。

学生上机操作,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参与课堂小结。

学生了解对软盘进行格式化操作的作用。

经过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格式化软盘的方法。

学生了解有关软盘复制的知识。经过实践,学生可以掌握软盘复制的方法。

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分类存放、管理文件的习惯。

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八、板书

19

第三十课资源管理器(二)

一、文件夹的管理

1.创建文件夹

2.给文件夹改名

3.复制文件夹

4.删除文件夹

二、磁盘操作

1.格式化软盘

2.复制软盘

第八课时

课题:图标的复制和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Windows的操作中,复制和移动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操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图标和文件的复制及移动操作。

设计思路:

学生对枯燥的知识讲解往往非常反感,所以上课时以游戏开头,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声明,如果今天课堂知识没有掌握,将没有机会运行这个游戏。因为拷贝的过程正是今天的知识点。所以可以鼓励学生掌握今天的知识点。然后对前面的知识(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等)进行复习,并且也起到了知识的连贯性。通过对网上邻居的访问,可以加强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对今天知识的一个拓展,复制和移动不但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进行,也可以在网络中进行。

教学重难点:

复制操作的要点是要先选择源图标(文件)进行复制,然后再进行贴粘操作。而移动操作则要先选中源目标(文件)进行剪切,然后再进行贴粘操作。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桌面小游戏。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阶段:

1、教师运行桌面小游戏。并把信号广播给全体学生。学生兴趣顿时空前高涨。教师引入课题:大家想玩一玩这个游戏吗?这个小游戏它存放在教师机上。如果大家会复制操作,待会大家就可以把它拷贝到自己的机器上运行。我们这节课就来讲解什么叫复制?怎样复制?大家学会以后,会觉得它用处非常大。板书:图标的复制和移动

20

2、教师在桌面上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并把它命名为“五年级一班”。

二、新课

(一)图标的复制

1、我们来学习怎样把“九年级一班”这个文件夹复制到“我的文档”。

A 首先我们把鼠标移动到“九年级一班”文件夹上;

B 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

C 双击打开“我的文档”;

D 在窗口的空白地方点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命令中选择“贴粘”。

2、教师把“我的文档”窗口缩成合适大小,让学生观看:桌面上“九年级一班”文件夹还在,在“我的文档”窗口里也有一个“九年级一班”文件夹。

教师结合以上例子讲解“复制”的含义。

3、教师重复上面ABCD的步骤,边示范办总结出复制的几个步骤:(板书)

A 找到需要复制的图标;

B 在它上面选择复制命令;

C 回到要把它复制去的地方;

D 选择贴粘命令。

4、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先在桌面上建一个文件夹,名字随意。然后把这个文件夹拷贝到“我的文档”里。

教师利用多媒体卡的学生示范功能,请一位同学示范操作过程。学生不会的,教师讲解。辅助学生完成操作。

5、全体学生齐读板书内容(复制的操作步骤)。

6、关闭广播,全体学生各自操作。教师巡视。

7、学生完成后,利用多媒体卡的学生示范功能,抽查学生操作情况。

8、拓展训练:有没有更快捷的操作呢:有的,就是我们直接利用鼠标来拖动图标,也可以完成图标的复制操作。

(二)图标的移动操作

1、打开广播,教师把鼠标移动到桌面上的“九年级一班”文件夹上;

2、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里面的“剪切”命令;

知识创造财富。

3、再打开“我的文档”;

4、点击鼠标右键,选择里面的“贴粘”命令。

5、缩小“我的文档”到合适大小,让学生观察:桌上面还有没有“九年级一班”文件夹,让学生理解什么叫移动。

6、学生自由操作,把刚才建立的文件夹移动到“我的文档”中。

7、拓展训练:让学生自己试验用鼠标怎样移动图标。

三、刚才我们操作的都是复制和移动本机的图标,刚才上课时我们运行的那个小游戏存放在教 21

师机上,我们怎样完成复制或移动呢?

1、 教师示范操作过程。(需要先将该文件或文件夹共享)

2、 抽生演示。

3、 学生独立操作。

学生独立完成后,作为奖励和休息,学生可以自己运行该游戏。

4、 教师巡视检查、辅导。

三、小结:

图标的复制和移动是我们操作计算机的一个常规操作,熟练地使用它,可以大大地方便我们对计算机的操作。关于复制和移动图标,它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同学们可以自己去发现。

第九课时

课题:word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汉字的输入方法;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1、word的启动与关闭

启动: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

2、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

4、文本的基本制作

1)选择汉字输入法:

方法一: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选择汉字输入法

方法二:ctrl+shift组合键选择

2)中英文切换的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3)汉字输入方法:(智能abc输入法)

输入完整汉语拼音;例如新世纪:xinshiji

输入声母。例如计算机:jsj

输入词组前一字完整的拼音和后一字的声母;例如信息:xinx。

用数字键选择汉字;第一字词用空格键选择;用“+-”键翻页。

拼音中ǔ用v代替;如女同学:nvtongxue

输入大写的一、二……一○等:io+数字

重复输入:先输入要重复的文字→将插入点移到适当的位置→按f4或ctrl+y。

22

4)标点符号的输入:

中西文标点选择:,.和,。

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顿号、—\书名号《》—<>

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输入法状态栏右边的软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

5)关闭软键盘的方法:单击软键盘图标。

6)保存文件:文件→保存(另存为);

“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

7)打开文件:文件→打开→查找范围、文件名→打开。

5、上机操作:输入下列文字。

首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启事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向我们走来。

在以往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学生?丑小鸭?作文大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将扩大竞赛范围,面向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学生。本届大赛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国写作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1世纪学生作文》杂志社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在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活跃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面貌。

文本的基本编辑

教学目的:学习文本编辑的方法,掌握文字段落的设置与修饰。

教学重点:文本编辑的方法;文字的设置与修饰;段落的设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1、文本编辑的方法

1)插入文字:①用键盘移光标到插入文字处;②在插入文字处单击鼠标光标。

2)输入特殊符号:①插入→符号;②右键→快捷菜单中“符号”

3)删除不需要的文字:按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按backspace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4)选定一段文字:单击段首选中当前行;双击段首选中当前段;三击段落任意处选中当前段。

5)移动或复制一段文字

移动:选定文字→剪切→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复制:选定文字→复制→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按ctrl键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6)查找或替换某些文字

查找:编辑→查找→查找内容→查找下一处

替换:编辑→替换→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下一处→替换(全部替换)

2、文字的美化

改变字号、字体和颜色:单击工具栏上的字号、字体和颜色按钮。

改变文字的格式: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

使文字产生特殊效果:格式→字体(字体、字型、字号、着重号、效果)→动态效果

改变字间距:格式→字体→字符间距

改变文档中文字的方向:常用工具栏→更改文字方向(格式→文字方向)

3、简单排版

23

①调整段落的对齐方式:格式工具栏→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

②改变行距:选定段落→格式→段落→行距→确定

③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④改变段间距:定位段落→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间距(段前、段后)→确定

上机操作: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瑞雪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几乎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要求:

①在c盘上新建一文件夹,取名为自己的名字

②利用word输入上面的文章

③标题:黑体、小一号、拉宽150%、加粗、使用“礼花绽放”效果

④第一段:隶书、小四号、加下划线

⑤第二段:宋体、小四号、“蓬松松”加边框

⑥第三段:楷体、小四号、斜体

⑦第四段:仿宋体、红色、小四号,“瑞雪兆丰年”5个字加着重号、“俗话”加底纹

⑧正文行距为1.5倍行距,段前5磅、段后5镑

⑨将该文件以文件名“瑞雪.doc”保存在要求1中新建的文件夹下。

第十课时

走近因特网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因特网对现代生活、文化、科技的影响

(2)了解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掌握因特网的一些基本常识

(3)培养学生应用网络、维护网上文明、遵守网络道德法规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上网,同时与实际相结合,诱导学生的自己思考。

三、教学环境 机房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对因特网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因特网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哪些实际的用处呢?请大家思考。(学生回答)

24

(二) 新课:刚刚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我们将具体地来看一下因特网的作用。因特网出现之后,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样一个神话般的说法成为现实。这是因为网上可知天下事,这就是因特网的第一个应用——获取信息

(a)获取信息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各个网站上都凝聚着大量信息,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有关于学习方面的资源,有文学、音乐,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有因特网的地方就可以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网上可以查阅到很多有用的资料,例如查找网址、电子邮件地址、搜寻各种详细资料等。通过因特网还可以得到免费软件或共享软件,很多FTP网站提供免费下载的软件。

(b)交流信息

可以通过因特网收发电子信件,相互传送文件,交流思想。在因特网上有成千上万个学术讨论组或新闻组,可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讨论组的成员可以参与专题讨论,发表意见等。

这里的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常用的服务功能之一。那么大家能不能思考一下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相比,有哪些优点呢?(学生回答)

电子邮件使用起来具有操作简单、投递迅速、收费低廉等优点。它的主要特点有:

(1)能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将信件从一台计算机上发送到世界各地的若干个电子信箱,收件人可以随时读取信件。

(2)能发送比常规信件的内容更为丰富的信息

(3)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电子新闻杂志等。

因特网上有许多的文字、图片、声音,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信息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这就是文件传输。文件和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来实现的。

随着网络运行速度的提高,网上信息交流的形式也迅速发展,如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传真、网络会议、网络学校、网络游戏、网上证券交易等等 。

(c)发布信息

每个单位、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发布信息。可以在网上介绍产品和求购商品,向世界各地招募人才,告知物品的需求,请求紧急救助等等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电子商务,就是指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数据交换和开展商务活动,包括经营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资金转账等活动。现在的公司很多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发布一些商业信息,便于客户了解公司的产品。另外,如果我们遇上了某方面的困难时,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寻求支援。比如我们书上介绍的:19xx年,有一位女大学生得了一种“怪病”,昏迷不醒,由于无法诊断病因,虽经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 她的同学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各地的名医求助,在很短的几天内就收到了大量的的信息,最后终于被确诊为铊中毒。这就是因特网在医学上的作用。另外,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因特网向一些专家学者请教,由专家学者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因特网的应用将会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

我们上网应该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见书P111 信息卡)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0xx年11月22日)

25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介绍了因特网的应用,了解了因特网一些的基本常识。下面将请同学自己上网去进行网上冲浪,到网上去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在网上与别人交流思想。

其他教案-电子表格Excel

其他教案-电子表格Excel课型: 讲练探索课教学背景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Word 97的表格处理;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单元格地址、表格自动控制套用格式等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目标 电子表格Excel971.(复习)表格创建、美化修饰;2.字体、字形、颜色设置;3.合并单元格和数据居中;4.插入行、列;5.序列;6.公式及公式复制;7.文件

第十一课时

课题: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然而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应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

[教学重点]

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

26

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渠道查阅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每位同学可以从其特点、危害或具体实例来介绍自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前言:

(引课)教师点题:与计算机打交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因为她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她碰过面,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到底,病毒来了会怎样?她有什么危害呢?先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启发)学生汇报: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有关病毒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目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2、讲解:

师:刚才大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自己对病毒的认识。究竟病毒是怎么回事?请看下面一段“计算机病毒的故事”(播放深圳智慧源软件公司的《赛博韦尔教育软件》)。

提示:注意病毒的“独白”。

①什么是计算机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是人为编写的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危害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特殊计算机程序称之。

(解释概念)特别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目的:启发学生对病毒的正确认识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编写的特殊程序;

为何称为“病毒”?由于她像生物病毒一样是有复制和破坏能力故而形象称之;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危害呢?是不是感染上病毒就立即发作?

计算机病毒出现时有何“征兆”呢?

(层层深入)什么情况下,你要警惕自己电脑是否感染上病毒呢?

师: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突然不能使用了;运行速度明显变慢了;昨天还使用的文件,今天却无法运行……这都有可能是病毒“惹的祸”。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病毒”发作时的样子呢?可怕不可怕?

(接着演示几种病毒发作的现象)

演示后,指出危害最大病毒发作时没有这些直观的现象,例如CIH病毒是第一个直接攻击、破坏硬件的病毒。

师: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影响呢?

(继续播放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②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27

a、经常无故地“死机”;b、运行速度明显下降;c、屏幕上显示莫名的信息;d、部分文件被破坏或删除;e、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上的数据。

师: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③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a、破坏性b、隐蔽性c、潜伏性d、传染性e、激发性f、广泛性

以CIH和杀手13病毒为例简要介绍病毒的特点。

师:这些病毒是从什么地方“进口”来的呢?

软盘、盗版光盘、网络、硬盘

师:可万一你的计算机染上“病毒”后,该怎么办呢?

④如何防治病毒

a、软盘: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b、光盘: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c、网络:安装实时监控软件;

d、硬盘:安装病毒防火墙。

(介绍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电脑演示操作方法)

3、总结:我们要用安全防范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病毒,时时处处关心计算机安全,并没有哪一种杀毒软件可以“一夫当关”对付任何病毒的入侵,因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计算机病毒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电脑时就更应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让“病毒”远离我们。

4、作业:给学生提供“病毒知识网站”,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找一找几种着名的杀毒软件和最新的病毒,并记录下来。

第十二课时

课题:表格的制作

教学目的:

学习制作课程表,在课程表中删除没用的行或列,增加需要的行或列;以及对课程表进行边框和底纹等方面的修饰,使它赏心悦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关键对表格类文档的修饰;注意分清两方面的修饰方法

教具学具

计算机和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28

1、制作一张表格之前首先要进行设计,确定表格的( )。

2、( )是表格的基本单位,对其中文字的编辑方法与表格外文字相同。

3、如何在表格中插入、删除行或列,以及如何合并单元格。

讲解新课:

一、对表格内文字的修饰:

观察站:在表格第一行的第一单元格中输入“星期”后,按回车键,在同一单元格的第二行中输入“节次”。观察课程表第一行其他单元格中文字的位置。

试试看:选中“星期一”至“星期五”,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对齐方式”→“中部居中”。观察所选文字在表格中的位置。

试试看:利用“格式”工具栏的按钮,对文字进行修饰。

结论一:对表格内文字的修饰,可以利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对话框进行设置。

二、对表格边框和底纹的修饰:

照着做:

[例1] 边框的修饰

步骤1:选定欲设置的单元格

步骤2:选定“格式”菜单,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步骤3:设置其中的选项,线型、颜色、粗细

步骤4:确定

[例2] 底纹的修饰

步骤1:选定整个表格

步骤2:选定“格式”菜单,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步骤3:设置底纹的颜色

步骤4:确定

结论二:对表格边框和底纹的修饰,可以利用“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进行设置。

学生实践:完成课程表的设计

本课小结:

对表格类的文档进行编辑和修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表格框架本身行与列的编辑和美化,另一部分是对其内容进行输入编辑和修饰。二者的操作对象不同,但有相同的规律,都必须先选中对象才能进行编辑或修饰。

大显身手:

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以及你对千山的了解,制作一个千山旅游行程表,并加以修饰。 作品展示与评价

板书设计

实践6 表 格 制 作

29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选定 选择 字体

操作 格式

对象 菜单 边框和底纹

教学回顾

小结

本课共学习两部分知识:一部分是表格内文字的编辑和美化,另一部分是对框架的修饰。二者的操作对象不同,但有相同的规律,都必须先选中对象才能进行编辑或修饰。

第十三课时

初识电子表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

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Excel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

教法、学法讲演辅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开机,关机?2.学校机房计算机如何登录入网?

二.新知1.Excel的自我介绍Excel的特长: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2.启动Excel的方法a.单击“开始”按钮b.将鼠标指向“程序”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

3.电子表格的组成见kp2下图: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状态栏工作区行列标签编辑栏工作表标签工作表控制钮

三.小结:1.启动电子表格的方法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

学生练习:

一.开机;

二.登录入网。

三.启动Excel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

四.对照KP2下图及KP3表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启发学生: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

30

五.关机

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时

课题:小小单元格(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认识单元格及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知道单元格的地址的表示方法2.掌握单元格的选取

教学重、难点:单元格地址表示方法,单元格的选取

教法、学法讲述法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什么是Excel?功能如何?2.Excel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新授工作簿由工作表构成,工作表由单元格组成.数据的输入,编辑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现在,先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单元格.1.小小单元格在一张工作表中,在从A到Ⅳ共256列,1到16384行,共有4194340个单元格.a.单一单元格地址表示法b.单一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c.多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2.单元格的选取a.活动单元格的选取b.区域单元格的选取c.选取整列,整行d.选取相邻的多行,多列不相邻多个区域的选取

三.小结:单元格表示与选取方法

学生练习:

1.开机

2.入网三.启动Excel四.用适当方法表示如图所示单元格或区域表示为:( )表示为:( )表示为:( )五.在Excel中用鼠标选取下列单元格或区域1.C32.B2:D43.C2:E4,F5六.关机

四、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31

第十五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工作簿与工作表比较、保存工作簿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含义及区别联系。二.掌握保存工作簿的名称、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保存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

1. 怎样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2.怎样清除单元格中的内容?3.怎样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

二. 新授:

1. 工作簿与工作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包括多个工作表,并不是一个工作表对应一个Excel文件,而是一个工作簿对应一个Excel文件。

2.保存工作簿☆工作簿名称:系统默认为Book1?名,可自命名。☆保存工作簿a.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文件”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文件”按钮。b.第一次保存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其中设置要保存的工作簿所在的目录与文件名。以后再存盘就不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了。c.如果想存在另外的地方或是想改变名另存一份,则可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三. 小结: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学生练习:

1. 开机

2. 入网

3. 启动Excel电子表格,复习输入数据、清除内容、快速移动与复制单元格的操作。

4. 在任一工作表中进行如下操作:在A1、B1、C1、A2、B2、C2单元格中分别输入98、67、87、54、90、88。

5. 将刚才的工作簿保存在C:/MyDocuments文件夹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一”

6. 将“数据表”文件另入D:盘中,文件名为“数据表二”

7. 关闭Excel

8. 关闭计算机

教学后记::学生没学DOS系统,对“保存目录”很难理解。

32

第十六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掌握建立工作簿的方法。二.掌握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

1. 工作簿与工作表有何关系?2.怎样保存工作簿?

二. 新知

1. 建立工作簿建立新的工作簿: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或选择“文件”中的“新建文件”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出现新建对话框。单击“窗口”菜单,可以看到下面列出了两个工作簿文件名,其中Book2是新建工作簿,它前面的√表明此工作簿是窗口中正在编辑的工作簿,叫做当前工作簿.可以在此菜单下单击其他工作簿的名称,把它调入窗口成为当前工作簿.

2.关闭工作簿a.先保存、再在“文件”菜单中选“关闭”命令,即可关闭文件。b.所有工作簿文件全部都关闭了,则当前屏幕如Kp11下图所示。c.可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退出Excel.

三. 小结:建立与关闭工作簿方法

学生练习:

常规:

1. 启动Excel

2. 建立新的工作簿1.通过单击“新建”工作簿按钮来建立。2.通过“文件”→“新建文件”命令来建立。(会出现对话框)3.同时新建两个工作簿,通过单击“窗口”菜单来练习分别将Book1,Book2成为当前工作簿。4.建立一个名为[课外小组]的工作簿。按书上内容输入表,并保存。

3. 分别将Book1,Book2两个工作簿关闭,并退出Excel。

4.关机

教学后记:

33

第十七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打开、命名、重命名工作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会打开已有注工作簿二、掌握工作表的命名方式三、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方式

教学重、难点:命名与重命名 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建立一个工作簿?2.怎样关闭工作簿?

二、新知:1.打开已有的工作簿a.文件→打开或用鼠标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文件按钮.b.在对话框中给出要打开的工作簿所在目录.c.双击文件[课外小组].2.命名工作表将表头改为“初三课外小组活动安排”.方法:选取D2单元格→将光标定位于“课外”前→输入“初三”为让工作表名符其实,将sheet1更名为“初三”,以示区别.3.重命名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要重命名的工作表标签“sheet1”.b.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用鼠标左键单击“重命名”命令.c.工作表标签呈反白显示,这时直接输入你想改变的名称“初一”.

三.小结:打开,命名与重命名工作表 学生练习:1.开机2.入网

3.启动Excel4.打开名称为“课外小组”的工作;。

5.将表头改为“初一课外小组活动安排”6.将工作表名称“sheet1”更名为“初三”;7.保存工作簿,关闭Excel8.关机

教学后记:

34

第十八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制作、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

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一、会制作新的工作表 二、掌握插入工作表的操作方法三、掌握移动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掌握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工作表册插入、移动、删除方法

教法、学法讲演结合

教学程序

认知操作

一. 复习提问:1.怎样打开工作表?2.怎样命名工作表?3.怎样重命名工作表?

二. 新授1.制作新的工作表a.切换工作表b.复制单元格

2.插入工作表a.用鼠标右键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sheet3”.b.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命令c.选择其中的工作表标签,单击“确定”按钮d.插入其他工作表并重命名

3.移动工作表将鼠标指针指向工作表标签,按左键拖动放开即可.

4.删除工作表a.单击窗口底部工作表标签中的工作表名称选定工作表b.单击鼠标右键c.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

三. 小结: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四. 学生练习: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Excel四.选中名称为“初一”的工作表,选取B2:F8单元格区域,将其复制到名称为“初二”的工作表中,并将表头改为“初二课外小组活动安排”。五.选中名称为“sheet3”的工作表,单击鼠标右键进行插入工作表的操作。试试:插入的工作表默认名称是什么?它位于sheet3表之前还是之后?六.将sheet3表移动到sheet4表之前。

七.将sheet3工作表删除。八.保存文件,退出Excel九.关机

教学后记:

35

第十九课时

课题:“环境保护”教学

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一节在教材中主要讲述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简述了环境污染,重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但教学内容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材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环境保护”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是随时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而教材内容在这一方面又是相对陈旧、滞后的。如果在网络环境下将这节课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开放的网络资源不仅会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还可轻松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便于学生建立立体的知识框架,同时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

(2)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方法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采用资源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开放的互联网上自主学习。 教学程序设计(见附表)

第一步

创设情景

1在校园网上建立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库”;

2引导学生访问互联网上相应的环保网站或进入校园网,浏览“环保知识库”

确定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的子课题:

1.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2.身边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3.应用网络信息,设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

4.据网络信息,预测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

1.分成4个学习小组;

2.围绕课题,学生自己选择确定当前最想探讨的若干问题作为每个学习小组的子课题

自主探究

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在学生上网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

1在信息技术上,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搜索、下载及保存文件;

36

2在学生筛选、归纳、整理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

以小组为单位

1收集信息:搜集与子课题相关的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或打印出来;

2处理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将知识内化

第二步

交流协作

1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在交流中,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1)怎样看待治理与发展?

2)你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3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网页,在学生发言时,进行切换,供全体学生交流

各小组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景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分享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并学会应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外显化。在讨论交流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映:

1组:就目前全球存在的10大环境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组:就身边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如哈尔滨冬天撒盐化雪的问题;秋天焚烧树叶的问题;光污染、交通污染、废旧电池污染等问题。并通过网上学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组:就居住环境附近的信誉沟污染问题,向大家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明了信誉沟的污染现状、污染源,并设计了一个治理方案,还提出倡议,倡导农民子弟动员家长在种植农作物时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组:根据在网上看到的大量环保信息,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1)未来环境越来越好;(2)未来环境越来越糟。引发争论,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

自我评价

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归纳总结成板书(屏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

4 教学体会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信息化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4.1 拓展教材内容,增加教学容量,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

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不仅有效地拓展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且能轻松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本节课就融入了化学、地理、社会、人文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4.2 提高学习兴趣,突出自主学习,强化个性学习

网络的魅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同层次的 37

学生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学习,并在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归纳、总结、分析、表述、应用等多种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行的思考,学习的动机、效率及学习的愉悦感均得到增强。并从班级教学向小组教学转变,改变了以前那种全体学生都学习相同内容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4.3 改变知识传播渠道,促进教师职能的转变

以往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教材、教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开放的互联网,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这也为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

“环境保护”一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8

更多相关推荐:
05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第七单元趣味运动会前后第二节:比赛中的记录(1课时)

第七单元趣味运动会前后第二节:比赛中的记录(1课时)第二节比赛中的记录,第二节1学时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为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本节为“第七单元趣味运动会前后”中…

青岛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E语言 第1课 算法基础知识

第1课算法基础知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节课内容包括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算法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取问题形成算法描述、掌握流程图…

鄂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班集体的风采

第一次活动教案教学内容:班集体的风采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网页的制作能力和水平。2、通过班集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对学生渗透集体理念,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3、能够有效地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并进一步…

信息技术教案01

信息技术教案第1课网络漫游科目信息技术年级五年级班级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时间课题网络漫游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品德1.了解IE浏览器的相关知识以及网页和超链接的相关概念。2.学会设置主页。3.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适合小学…

04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第七单元趣味运动会前后第一节:快速建立秩序册(2课时)

第七单元趣味运动会前后第一节:快速建立秩序册(2课时)第七单元趣味运动会前后(本单元教学为10学时)第一节快速建立秩序册,第一节2学时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为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信息技…

20xx—20xx信息技术教案检查总结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组教案作业检查总结为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本学期将信息技术组各老师的任课教案作业进行了第一次较细致、全面的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

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信息技术教案模板,内容附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

夷陵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附活动记载卡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参考辅助教学软件创作说明一IT技能网络展示评分标准满分20分二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满分20分三辅助教学软件制作评分标准满分30分四赛课评分标准满分80分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1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

张义仁信息技术研修任务单模板

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任务单研修阶段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填报人张义仁

信息技术必修1 3.1节 教案01

课程设计授课科目信息技术授课班级高一年级510班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授课题目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技术必须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20xx年7月2版第三章第一节Page40课程标准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

信息技术教案(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