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五、六章总结

时间:2024.4.1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五六章总结

3、 在动物细胞充当半透膜的是细胞膜,在植物细胞充当半透膜的是原生质层。

4、 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5、 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6、 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2)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三、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渗透相当于溶剂分子的扩散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

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四.质壁分离说明的问题:判断细胞的死活。测定细胞内外的浓度。细胞膜的伸缩性。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糖蛋白(糖被)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五六章总结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这种胞呑与胞吐作用也需要能量参与。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

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最适温度)

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最适pH值)

5、过酸、过碱、高温都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三、实验

1、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3+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实验设计的两大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概念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二、结构简式:A-P~P~P A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高能磷酸键

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ADP + Pi+ 能量 ATP ATP ADP + Pi+ 能量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四、ATP的利用:放能反应:ATP的合成 吸能反应:ATP的分解

第三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有机物分解彻底)

总反应式:C6H12O6 +6O2 6CO2 +6H2O +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H2O CO2+大量[H] +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H]+ O2 H2O+大量能量

3、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产生酒精:C6H12O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产生乳酸: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2C2H5OH+2CO2

或 丙酮酸 2乳酸

注意:无机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

讨论:

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

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绿叶中的色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

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2)实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因为层析液中的丙酮是一种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

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略)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光能

总反应式:CO2+H2O (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叶绿体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粒)

反应式:

水的光解:H2O O2+2[H]

ATP形成:ADP+Pi+光能 ATP

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CO2+ C5 2C3

C3的还原:2C3 + [H] + ATP (CH2O)+ C5 + ADP + Pi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光的波长 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温度 温度低,光和速率低。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和速率降低。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3)C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生产上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足的CO2

(4)水分的供应

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产上应适时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六、化能合成作用

概念: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

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 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自养型生物: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性细菌

异养型生物:动物、人、大多数细菌、真菌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同点:植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 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细胞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例:蛙的红细胞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五六章总结

3、细胞衰老的学说:(1)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1. 癌细胞: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形成了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值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 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值。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原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降低。

3. 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4. 细胞癌变的原因: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补充:

2.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曲线:

3、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的作用:

(1)中心体: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合成纤维素果胶形成细胞板,再形成新细胞壁。

(3)核糖体:合成分裂过程中所需蛋白质

(4)线粒体:满足分裂过程中所需能量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一20xx年高考题总结(前五章)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2.(上海卷)1.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3.(海南卷)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1.(新课标卷)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2.(北京卷)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3.(山东卷)6.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4.(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5.(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多选)  BCD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6.(上海卷)11.甲状腺的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C细胞分泌32肽的降钙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降钙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92对碱基 

C.在降钙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橘红色

D.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RNA种类不同

7.(上海卷)13.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8.(上海卷)21.就物质属性而言,蛋白质、抗原和多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9.(福建卷)26.(28分)

Ⅱ。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

1.(重庆卷)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2.(上海卷)2.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    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3.(广东卷)1、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4.(江苏卷)2.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5.(福建卷)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6.(江苏卷)10.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7.(安徽卷)1.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

8.(新课标卷)30.(10分)回答问题

  ⑴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

⑵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9.(四川卷)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10.(海南卷)1.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第四章 、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1.(新课标卷)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新课标卷)4.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3.(全国卷)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4.(北京卷)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答案:D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5.(天津卷)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 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 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6.(海南卷)6.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

C.血浆中的氧和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D.血红蛋白基金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7.(海南卷)27. (7分)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为肾小管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________,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酶与ATP

1.(新课标卷)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天津卷)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 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3.(海南卷)14.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4.(上海卷)37.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5.(海南卷)5.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全国卷)31.(10分)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注意不是步骤)

光合作用

7.(新课标卷)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8.(上海卷)23.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8小时,测得的数据见右表。据表分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

A.植物种类

B.光的颜色 

C.温度

D.植物器官

9.(福建卷)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

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

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

放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

进行暗反应

10.(江苏卷)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11.(江苏卷)23.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12.(浙江卷)1.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13.(海南卷)12.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14.(新课标卷)29.(9分)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⑴图中物质A是 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⑵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⑷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海南卷)26. (8分)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__ (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广东卷)26.(16分)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        (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             ;此时段           (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

(2)从图乙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参考答案:

第一章D D D A

第二章A D C B BCD D A A 1①③2)细胞膜;时间(3)三;[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第三章C A B C D A A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含有B;浆;记忆;特异性 B C

第四章C C B D A C(1)高于 (2)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和ATP  (3)渗透吸水    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渗透压高,水分重吸收减弱,造成尿量增加

第五章酶与ATP  BCC(1) Mn2+ (2)金属离子与酶结合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D;(1)脂肪;缓冲(2)蛋白质(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C)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内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化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光合作用 B D B B AC D C C3化合物

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H]少。

(1)探究CO2浓度对幼苗生长(或光合强度)的影响  (2)小;B中的CO2被Ba(OH)2溶液吸收;大;A玻璃钟罩未密封,CO2供应充分

1)有  此时段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第一、二阶段均有[H]产生,第一、二、三阶段均有ATP生成(2分);无  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H],故不存在暗反应(2分);气孔关闭。

2)干旱   遮阴   3)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更多相关推荐: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

生物 必修一 第四章 知识点总结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渗透作用2条件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二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lt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gt细胞质浓度...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应牢记知识点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易错点总结

代谢旺盛的细胞蛋白质多则核糖体多需要装配的空间就要大核仁就大核孔就多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载体具有专一性运输速度与载体数量和种类有关速率不同则说明载体的数量和种类不同2细胞要发生质壁分离应当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汇总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渗透装置组成液面上升的原因单位时间内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单位时间内由漏斗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 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班级姓名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细胞质浓度...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应牢记知识点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从相对含量的地方向相对含量的地方扩散的现象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吸水当外...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基础知识点整理定稿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1动物细胞的吸...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基础知识点整理定稿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1动物细胞的吸...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概念指或通过从相对浓度的地方向相对浓度的地方扩散的现象2物质是否通过半透膜取决于物质的3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水分子等溶剂分子可以通过...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总结(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