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4.3.3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一、平移

    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二、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三、旋转

1、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① 旋转中心;

② 旋转方向;

③ 旋转角度。

2、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不会变),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一、       因数和倍数

所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1、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二、因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三、倍数

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四、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偶数与奇数:

①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②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五、质数和合数

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2、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3、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     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而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六、其他

1、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2、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      质数×质数=合数

3、100以内的质数表:(共 25 个)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各有4条,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3、长方体的特征:

① 面: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最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② 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③ 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

① 面: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② 棱: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相等。

③ 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8、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 S=(ab+ah+bh)×2

③特殊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两个面完全相同,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3、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 S= 6a2

4、表面积的常用单位有: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m2 =100dm2       1 dm2 =100 cm2

5、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6、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截断一次会增加两个截面,所以这时的两个物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物体的表面积。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就是看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 )    

① 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

② 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 dm3

③ 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 m3 =1000 dm3        1 dm3=1000 cm3

3、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4、正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5、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用字母表示:   V=Sh

7、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8、容积单位有: 升(L)、 毫升(ml)    1 L = 1000 ml

9、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1 L = 1 dm3    1 ml = 1 cm3

10、容积的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所以物体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1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12、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3、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         用字母表示:a÷b= (b≠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 互质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 一般关系:  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五、通分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3、通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 倍数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

② 互质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③ 一般关系: 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5、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6、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

2、 分数化小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① 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②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0.5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第六单元     统计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它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2、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②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1、            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 画图时注意:一、描点   二、连线   三、标数据

② 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2、            打电话

已知人数依次 × 2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优化策略:

    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一、平移

    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二、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三、旋转

1、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① 旋转中心(就是绕什么点转);

② 旋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③ 旋转角度(就是转了多少度)。

2、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不会变),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一、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整数所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二、因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三、倍数

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四、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偶数与奇数:

①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②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五、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2、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而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六、

1、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2、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      质数×质数=合数

3、100以内的质数表:(共 25 个)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各有4条,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3、长方体的特征:

① 面: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最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② 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③ 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

① 面: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② 棱: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相等。

③ 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8、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 S=(ab+ah+bh)×2

③特殊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两个面完全相同,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3、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 S= 6a2

4、表面积的常用单位有:  平方米(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 )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m2 =100dm2       1 dm2 =100 cm2

5、生活实际

   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方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6、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截断一次会增加两个截面,所以这时的两个物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物体的表面积。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3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9(32)倍。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就是看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 )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 m3 =1000 dm3        1 dm3=1000 cm3

2、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4、正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5、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用字母表示:   V=Sh

7、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8、容积单位有:升(L)、毫升(ml)。     1 L = 1000 ml

9、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1 L = 1 dm3       1 ml = 1 cm3

10、容积的计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所以物体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1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12、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3、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            用字母表示:a÷b= (b≠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①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 互质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 一般关系:  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五、通分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3、通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 倍数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

② 互质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③ 一般关系: 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5、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6、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

2、 分数化小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① 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②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0.5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3、                               

第六单元     统计

1、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它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2、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②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              复式折线统计图

① 画图时注意:一“点”(描点)、     二“连”(连线)    三“标”(标数据)、

② 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4、              打电话

已知人数依次 × 2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优化策略:

    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52720xx最全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图形的变换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官庄镇龙泉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33120xx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最新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31120xx最全面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图形的变换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一简便计算部分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abcabc例57112157122220xx2318181717172917294xxxxxxxxxxxx7...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编者按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设计到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知识点同学们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解决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成轴对称图形...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班级姓名1234567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一简便计算部分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abcabc例57112157122220xx2318181717172917294xxxxxxxxxxxx722...

新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观察物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2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以及配套练习题

知识点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gt方程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