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时间:2024.4.29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课 程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系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20xx年 1 月 6 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指导教师(签字): 学生(签字):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专业班级 路桥

题目名称 桥下桩基础设计 课程名称 基础工程 一、学生自我总结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二、指导教师评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注:1、本表是学生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依据,装订在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任务书”页后面;

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

桥下桩基础设计

设计条件:柱的截面边长bc=450mm,hc=55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荷载为Fk=8550KN,Mk=405KN·m, HK=173KN。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20,配置HRB335级钢筋,试设计桩基础。土层指标及参数如下:

①填土:Υ=17KN/m3 1.9m;

②粉质黏土:Υ=18KN/m3厚

度2.2m,高压缩性,Il=0.8,

qpk=390Kpa,qs2k=58Kpa;

③黏土,高压缩性,软塑,

厚度5m, Il=0.6,

qpk=390Kpa,qs3k=40Kpa;

④硬塑性黏土,厚度4m

Es4=3.53MP内摩擦角

ψ=23,Il=0.1,qpk=2900Kpa,qs4k=85Kpa;

⑤黏土,厚度很大 Es5=1.77 Mpa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22,Il=0.2,

qpk=2800Kpa,qs5k=80Kpa ,采用截面为400mm×400mm的预制混泥土方桩,桩长10m,fak=265KN。

设计如下:

1、桩型的选择

混凝土预制方桩

2、桩基几何尺寸的确定

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20,查表得

钢筋

Qukfy2ft=1.10N/mm2,fc=9600 Kpa,,配置HRB335级 =300 N/mm。已知各层的qpk(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求得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rk=

=Qsk,liQsk=up?qsikli,Qrk=qpkAp 2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Qukup?qsik+ qpkAp=0.4×4(2.2×58+5×40+4×85)+2800×0.4=1516.16KN

由上式可得基础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R=Quk/2=758.08KN

3、确定桩数

由此可确定桩基的数量:n>Fk/R=11.3(根)由于有弯矩的作用,则可得出桩基可以为16根。

初步确定承台尺寸: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我们可以确定

桩中心距最小为3倍桩直径,桩距=3×0.4=1.2m,16根桩可分成竖向4排横向4排。

承台长边=1.2×3+0.4×2=4.4m

承台短边=1.2×3+0.4×2=4.4m

5、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初步设定承台埋深2m承台高h=1.7m,桩顶深入承台50mm,钢筋保护层取35mm,则承台有效高度为H0=(1.7-0.05-0.035)=1615mm 基础自重标准值:

Gk=20Ad

桩顶荷载验算:取承台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γG=20KN/m3,则桩顶平均竖向力

Fk?Gk

nNk= =(8550+4.4×4.4×20×2) /16=582.775KN<R =758.08KN

(M?Hh)xmaxNkmax=Nk+?x2

i=582.775+1.525×(405+173×1.7)/16(1.85×1.85)

=602.244KN<1.2R=909.696KN

符合要求。

Es1

Es2=2 ,

查表(4—18)硬持力层的厚度t=2.2m,t>0.5×4.4=2.2m

fak

=265KP, ?d=1.6, ?m

rz?=

?z

ii

i

faz

=fak+?d?m(d+z-0.5)=265+1.6×[(17×1.9+18×2.2)/(1.9+2.2)]×(2-0.5)=307Kap

23?123?1

?=+12=17.

+?mz=

σz+?mz=

FK?GK?3/2(a0?b0)?qsikl(a0?2ttan?)(b0?2ttan?)

[(8550+20×4.4×4.4×2)-3/2(4.4+4.4)×(2.2×58+5×40+4×85)]/[(4.4+2×4tan17.5)×(4.4+2×4×tan17.5)]+17.5×(1.9+2.2+5)=159.95<faz=307Kap 符合要求。

6、桩基沉降的验算 A=(b0?2ttan

P0k?Pk??c?

?4

)·(a0?2ttan

?

?4

0.076) ×(4.4+18×0.076)=33.26m )=(4.4+18×

2

FK?GK

A

??m(d?t)=191.52KN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n

P0KESI

S=?s?

i?1

(Zi?i?Zi?1?i?1)=129.7mm

7、承台高度和配筋计算

由上可得承台高度1.8m符合以上所有的验算,则承台高度采用1.8m。 (1)承台受冲切计算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荷载设计值为: F=1.35Fk=11542.5KN M=1.35Mk=546.75KN.m

H=1.35Hk=233.55KN

(2)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的自重后的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N=

Fn

=721.4KN =N+

(M?Hh)xmax

Nkmax

?x

2i

=807.095KN

(3)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①柱边冲切,按公式 查表得

?hp

=0.93

a0xh0

?为冲垮比,?0x?

a0xh0

a0yh0

,当?>1.0取1.0,当?< 0.25时取0.25.

0.84

?0x?

=0.125/1.615=0.0773 ?0x?

?0x?0.20.84

=0.84/(0.0773+0.2)=3.03

?0y?

=0.175/1.615= 0.1084 ?0y?

?0y?0.2

=0.84/(0.1084+0.2)=2.723

由以上可得?=0.25

Fl?8418.5?2?0x(bc?a0y)??0y(hc?a0x)?hpfth0

??

=8019.8KN<F(不符合要求)

改用c40混凝土,fc=19100Kpa,ft=1710Kpa 所得

Fl

=12467.2>F(能满足要求)

②角桩向上冲切,c1?c2?0.6m,a0x=0.125= a1x

?1x

=?0x=0.25, ?1y=?0y=0.25, a0y= a1y=0.175

h?800mm

所以查表?hp?0.93 =1.732, ?1Y?

0.56

?1x?

0.56

?1x?0.2c2+

a1y2

?1Y?0.2

=1.493

??1x(

Nkmax

)??1y(c1?a1x/2)

?

?hpfth0=2.174×0.93×1710×1.615=5582.7KN>

=807.095KN符合要求

(4)承台受剪切承载力计算

按公式(4—70)?1x=?0x=0.0773由于?1x=?0x<0.25则?=0.25

故冲切系数:??

?hsfth0b0?1.75??1.0?5,?hs?0.93 =0.93?1710?1.615?4.4?5=8019.6KN>2Nkmax=1614.19KN

(5)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规定承台布筋间距不得小于100mm,不得大于200mm

按公式Mx?

As?Mx?N=iyi=4?582.775?(0.375+1.575)=4545.645KN 64545.645?100.9fyh00.9?300?1615?10424.595mm 2

由As可得22

选用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My?

As?25 ,查表可得As=10799.8 mm2,沿平行于y轴方向均匀布置。 ?NMxixi=4?602.244?(0.375+1.575)=4577.0544KN 0.9fyh0=4577.0544?100.9?300?16156?10496.627mm 2

由As可得22

选用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修订版

25 ,查表可得As=10799.8 mm2,沿平行于x轴方向均匀布置。


第二篇: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参考范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名:**

    号:**

    级:**

                指导教师:**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承台底面埋深:D = 2.1m。

附表一: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承台底部埋深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

 Quk= Qsk+ Qpk=µ∑qsikli+qpkAp

 桩周长:µ=450×4=1800mm=1.8m

 桩横截面积:Ap=0.45²=0.2025㎡

 桩侧土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ik:查表得:用经验参数法:

 粉质粘土层:=0.95,取qsk=35kPa

 淤泥质粉质粘土:qsk=29kPa

 粉质粘土:=0.70,取qsk=55kPa

桩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查表得:qpk=2200 kPa

用经验参数法求得Quk1=1.8×(35×8.0+29×12.0+1.0×55) +2200×0.2025=1674.9KN

用静力触探法求得Quk2=1.8×(36×8.0+43×12.0+1.0×111) +1784.5×0.2025=2008.4KN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并且确定桩数n和桩的布置

       先不考虑群桩效应,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为:

       R=Qsk/rs+Qpk/rp

    用经验参数法时:查表rs=rp=1.65

       R1=Qsk/rs+Qpk/rp=1229.4/1.65+445.5/1.65=1015.09KN

用静力触探法时:查表rs=rp=1.60

       R2=Qsk/rs+Qpk/rp=1647/1.60+361.4/1.60=1255.25KN

       Rz=min(R1,R2)= 1015.09 KN

  

四、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根据设计资料,以轴线⑦为例。

1、⑦轴A柱:Nmax=4239, Mmax=193KN.m,Vmax=75KN.m                                                             

柱的截面尺寸为:600×600mm;

按照轴力P和R粗估桩数n1为:

   n1=P/R=4239/1015.09=4.18,由于没有考虑弯矩M,基础及承台上土重,以及承台底土分担荷载作用桩数,n=1.1n1=4.6≈5根

由于n1>3,应按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先取桩数n=5根,桩的布置按梅花式排列,桩距Sa=(3~4)d=(3~4)×0.45=1.35~1.8m,取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为1d=0.45 m

2、⑦轴D柱:Nmax=4159, Mmax=324KN.m,Vmax=79KN.m                                                              

柱的截面尺寸为:600×600mm;

按照轴力P和R粗估桩数n1为:

   n1=P/R=4159/1015.09=4.10,由于没有考虑弯矩M,基础及承台上土重,以及承台底土分担荷载作用桩数,n=1.1n1=4.51≈5根

由于n1>3,应按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先取桩数n=5根,桩的布置按梅花式排列,桩距Sa=(3~4)d=(3~4)×0.45=1.35~1.8m,取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为1d=0.45 m。

五桩承台布置图如下:

3、⑦轴B、C柱(因为柱距近,故设置复合桩基):Nmax=8782KN, Mmax=593KN.m,Vmax=165KN.m                                                                                                                                                                                                                                                             

⑴柱的截面尺寸为:600×900mm;

按照轴力P和R粗估桩数n1为:

   n1=P/R=8782/1015.09=8。7,由于没有考虑弯矩M,基础及承台上土重,以及承台底土分担荷载作用桩数,n=1.1n1=9.57≈10根

由于n1>3,应按考虑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

先取桩数n=10根,桩的布置排列见图5,桩距Sa=(3~4)d=(3~4)×0.45=1.35~1.8m,取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为1d=0.45 m。承台布置如下图:

五: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根据上面承台布置,按下式计算复合桩基。

  

1、5桩承台

1).A柱

     

      由,查表8.16:

;      查表8.17:

 得:

    

查表:预制桩 

(1)       按中心荷载计算

    

(2)       按偏心荷载计算

           满足要求。

2).D柱

单桩承载力与A柱相同,但外荷载小于A柱,且承台设计与A柱相同,因此,D柱单桩受力验算也符合要求。

2联合承台

     

      由,查表8.16:

;      查表8.17:

 得:

    

查表8.9:预制桩 

桩基验算:

(3)       按中心荷载计算

    

(4)       按偏心荷载计算

 满足要求。

六、桩身设计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4.3MPa,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43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310Mpa。其余按结构图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要求。

七:承台设计

承台设计选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4.3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1.43MPa。

1、五柱承台

A柱:

(1)   柱对承台得冲切

    

        

 

     满足要求。

(2)       角柱对承台的冲切

        

    

     满足要求。

D柱:和A柱受力近似,故可以不验算承台抗冲切。

2、联合承台

  (1)单独考虑每个柱对承台得冲切

B

    

    

    

  满足要求。

C柱   

    

    

    

    满足要求。

(2)考虑B、C柱共同作用对承台的冲切作用

 

    

    

    

   满足要求。

(3)   角柱对承台得冲切作用

冲切力

柱1:   

          

     

     

     

     

       

  满足要求

柱2:   

          

      

     

     

     

       

  满足要求

八、沉降计算

1、五桩承台

A柱:

由于弯矩较小,故可按轴心受压计算。

等效作用面位于桩端平面,等效作用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等效作用附加应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

    (1)基底接触压力:

(2)基底附加应力                                                         :                           

(3)确定地基手压层深度:

故分两层,第一层:4.3m          

第二层:1.715m        

(4)       计算基础中心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5)       计算压缩模量:

(6)       软土地区且桩端无良好持力层时,当桩长l≤25m时,ψ取1.7;

   查附表H: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7)       计算A桩基沉降量:

D:柱

由于弯矩较小,故可按轴心受压计算。

等效作用面位于桩端平面,等效作用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等效作用附加应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

    (1)基底接触压力:

(2)基底附加应力                                                         :                           

(3)确定地基手压层深度:

故分两层,第一层:4.3m          

第二层:1.715m        

(4)       计算基础中心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5)       计算压缩模量:

(6)       软土地区且桩端无良好持力层时,当桩长l≤25m时,ψ取1.7;

   查附表H: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7)       计算A桩基沉降量:

2、联合承台

B、C桩基可认为是承受沿7轴线方向的偏心。等效作用面位于桩端平面,等效作用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等效作用附加应力近似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压力。

(1)       求基底接触压力:

      

(2)   求基底附加压力

     求出最大附加压力处的沉降和最小附加压力处的沉降,便可求出沉降差(略)

(3)确定地基手压层深度:

故分两层,第一层:4.3m          

第二层:1.715m        

(4)计算联合承台中心沉降:

软土地区且桩端无良好持力层时,当桩长l≤25m时,ψ取1.7;

   查附表: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3计算沉降差

(1)A、BC桩基沉降差:

 

(2)BC、D桩基沉降计算:

满足要求。

九、施工图

参考文献: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图集》(97G361)

  2.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更多相关推荐: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柱下桩基础方案姓名梁赛老师罗晓辉班级土木1103班第1页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学号U20xx15866目录一设计任务书设计资料3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桩基持力层3桩型桩长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HefeiUniversity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设计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基础工程课程设计08土木班胡晓军20xx年12月目录评分标准与成绩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设计计算书1234评分...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设计任务某建筑物双向板式片筏基础上部传来的总轴力为学号412120xx基础埋置深度18m修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钢筋设计此基础基础布置图如图1所示柱荷载如下表所示2筏形基础计算简图21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20xx年6月目录1前言111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112地基基础的设计内容11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32设计题目柱下独立基础设计43设计题目预制...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学生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桥梁群桩基础设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在学习桥梁基础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给定基本资料地质及水文资料荷载进行桥梁群桩基础的设计初步掌...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山东交通学院课程设计院系别土木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二一三年六月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图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11月11日至11月17日共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1基础类型柱下独立基础2地形拟建场地平整无不良地质现象3工程地质资料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粉土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ak...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岩土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地形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杂填土厚度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号土层粉质黏土厚度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号土层黏土层厚15m...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DesignofFoundationEngineering设计题目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利用所学基础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基础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填表说明1课程设计论文书第一项第二项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所属教研室主任审定后下达到学生2课程设计论文书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内容由学生填写由指导教师审定3课程设计论文完成后与课程设计图纸论文计算书调研报告等用专用文...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094班姓名梁权学号09403100416目录一工程概要411工程名称412工程目的413工程要求414设计资料415工程设计依据516工程任务要求517工程上交成果6二工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4

钻孔灌注桩方案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阅读工程资料收集课程设计相关书籍2选择桩基础的类型截面尺寸和桩长初步选择承台埋深3确定单桩承载力4确定桩的根数间距以及平面上的布置5桩基承载力与变形验算6桩基中各桩受力与结构...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总结(31篇)